期刊文献+
共找到9,7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 Leakage Identification in Geosequestration Based on Real Tim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Atmospheric O_2 and CO_2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登龙 邓建强 张早校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6期634-642,共9页
The paper describes a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2 leakage in geological carbon dioxide sequestration. A real time monitoring parameter, apparent leakage flux(ALF), is presented to monitor abnormal CO2 leakage, which can... The paper describes a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2 leakage in geological carbon dioxide sequestration. A real time monitoring parameter, apparent leakage flux(ALF), is presented to monitor abnormal CO2 leakage, which can be calculated by atmospheric CO2 and O2 data. The computation shows that all ALF values are close to zero-line without the leakage. With a step change or linear perturbation of concentration to the initial CO2 concentration data with no leakage, ALF will deviate from background line. Perturbation tests prove that ALF method is sensitive to linear perturbation but insensitive to step change of concentration. An improved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real time analysis of surplus CO2 concentration in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process, called apparent leakage flux from surplus analysis(ALFs), which is sensitive to both step perturbation and linear perturbations of concentration. ALF is capable of detecting concentration increase when the leakage occurs while ALFs is useful in all periods of leakage. Both ALF and ALFs are potential approaches to monitor CO2 leakage in geosequestration pro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monitor carbon storage gas leakage O2/CO2 exchange correlation analyysis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Feature, Event, and Process Methods to Leakage Scenario Development for Offshore CO_(2) Geological Storage
2
作者 Qiang Liu Yanzun Li +2 位作者 Meng Jing Qi Li Guizhen Liu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英文版)》 CSCD 2024年第3期608-616,共9页
Offshore carbon dioxide(CO_(2)) geological storage(OCGS)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strategy for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by curtail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Nonetheless, the risk of CO_(2) leakage poses a substant... Offshore carbon dioxide(CO_(2)) geological storage(OCGS)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strategy for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by curtail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Nonetheless, the risk of CO_(2) leakage poses a substantial concern associated with this technology. This study introduce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establishing OCGS leakage scenarios, involving four pivotal stages, namely, interactive matrix establishment, risk matrix evaluation, cause–effect analysis, and scenario development, which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Basin in China. The initial phase encompas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raction matrix for OCGS systems based on features, events, and processes. Subsequent risk matrix evaluation and cause–effect analysis identified key system components, specifically CO_(2) injection and faults/features. Building upon this analysis, two leakage risk scenarios wer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ccompanied by the corresponding mitigation measure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scenario development to risk assessment, including scenario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verall, this research positively contributes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afe operation of OCGS projects and holds potential for further refinement and broader application to divers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and project requirements. This comprehensive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establishment of OCGS leakage scenarios and demonstrates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to risk assessment,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afe operation of ocean CO_(2) geological storage projects while proposing possibilities for future improvements and broader applications to different contex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shore CO_(2)geological storage Features events and processes Scenario development Interaction matrix Risk matrix assessment
下载PDF
PRP点注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烧伤后增生瘢痕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邓婉斯 李宁静 翁学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25-0028,共4页
观察自体富小板血浆(PRP)点注技术与CO_2点阵激光技术联合治疗烧伤后增生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在本院烧伤整形科就诊的烧伤后并发瘢痕增生患者列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访谈和研究知情同意书签署结果将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3... 观察自体富小板血浆(PRP)点注技术与CO_2点阵激光技术联合治疗烧伤后增生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在本院烧伤整形科就诊的烧伤后并发瘢痕增生患者列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访谈和研究知情同意书签署结果将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纳为观察组,并选择未参与本研究,接受常规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瘢痕增生常规给予CO_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自体PRP微针点注技术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每2个月治疗一次,连续治疗3次为一疗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的皮损治疗效果、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统计共90.00%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66.67%的治疗有效率,组间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两组到诊时的首次VSS测试结果,平均得分相近(P>0.05),一疗程后,两组的VS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体PRP点注技术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不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还能有效改善VS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P CO_2点阵激光 瘢痕增生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加气灌溉对番茄地土壤CO_2排放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慧 侯会静 +2 位作者 蔡焕杰 朱艳 王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380-3390,共11页
【目的】CO_2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起到重要作用。加气灌溉通过改善土壤通气状态,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等已被大量研究证实,然而加气灌溉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较少,且通过静态箱法系统地研究加气灌溉对设... 【目的】CO_2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起到重要作用。加气灌溉通过改善土壤通气状态,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等已被大量研究证实,然而加气灌溉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较少,且通过静态箱法系统地研究加气灌溉对设施菜地土壤CO_2排放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分析加气灌溉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对评估加气灌溉技术的农田生态效应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供试番茄品种为‘飞越’,通过温室小区试验利用文丘里计作为加气设备,通过地下滴灌系统实现水气结合的加气灌溉方式。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温室番茄地土壤CO_2排放进行原位观测,研究加气灌溉对土壤CO_2排放的调控效应。试验按灌水量(充分灌溉、亏缺灌溉)和加气(加气、不加气)的双因素设计,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加气亏缺灌溉(AI1)、不加气亏缺灌溉(CK1)、加气充分灌溉(AI2)和不加气充分灌溉(CK2),每个处理3个重复。研究加气和充分灌溉较不加气和亏缺灌溉对温室番茄地土壤CO_2排放、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番茄整个生育期,不同加气灌溉模式下土壤CO_2排放通量随移植后天数增加呈波动性变化,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峰值均出现在番茄开花坐果期。加气和充分灌溉处理较对应的不加气和亏缺灌溉处理增加了番茄整个生育期土壤CO_2平均排放通量和排放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AI1、CK1、AI2和CK2处理土壤CO_2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229.31、193.66、259.10和224.76 mg·m^(-2)·h^(-1),且以AI2处理土壤CO_2排放量最大(6 383.43 kg·hm^(-2)),分别是AI1、CK1和CK2处理的1.12、1.32和1.13倍。此外,不同加气灌溉模式下土壤充水孔隙率(WFPS)在番茄整个生育期内大致呈下降的趋势;土壤温度(T)大致呈上升的趋势,且同一时刻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较小;而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呈波动性变化且番茄整个生育期SOC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加气灌溉较对应的不加气灌溉降低了T和WFPS,增加了SOC含量,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充分灌溉较对应的亏缺灌溉增加了WFPS和SOC,但不显著,对T的影响不一。此外,经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CO_2排放通量与土壤充水孔隙率呈负相关,与土壤温度和有机碳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结论】通过温室小区试验得出,加气灌溉增加了土壤CO_2排放,但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评估加气灌溉技术的农田生态效应和设施菜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气灌溉 CO_2 排放 土壤 番茄 有机碳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倍增对宁夏枸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曹兵 宋培建 +2 位作者 康建宏 侯晶东 宋丽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3-198,共6页
以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产生显著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特别是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生理影响及植物的响应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生理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张晶晶... 以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产生显著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特别是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生理影响及植物的响应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生理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张晶晶等,2006;邓可洪等,2006;贾夏等,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CO_2浓度升高 生长 活性成分含量
下载PDF
Effect of Allelochemicals of Chinese-fir root extracted by supercritical CO_2 extraction on Chinese fir 被引量:9
6
作者 林思祖 曹光球 +1 位作者 杜玲 王爱萍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2-126,共5页
Allelochemicals of Chinese-fir root was extracted by technology ofsupercritical CO_2 extraction under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and it was used to analyzeallelopathic activity of Chinese-fir through bioassay of se... Allelochemicals of Chinese-fir root was extracted by technology ofsupercritical CO_2 extraction under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and it was used to analyzeallelopathic activity of Chinese-fir through bioassay of seed germin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as to the available rate of allelochemicals, th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f extraction were the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e allelochemicals of Chinese-fir root extracted by pure CO_2 and ethanolmixed with CO_2 have different allelopathic activities to seed germination, and the allelochemicalsextracted by ethanol mixed with CO_2 had stronger inhibitory effects on seed germination than thatextracted by pure 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fir autointoxication supercritical CO_2 extraction BIOASSAY SEEDGERMINATION
下载PDF
火力发电企业CO_2排放量和减排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于海琴 李进 +3 位作者 安洪光 魏庆朝 田秀君 陈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分析了电力企业CO2排放量的计算模式,提出IPCC排放因子计算模式、实测方法、物料衡算方法和宏观模型方法,并就影响排放因子的因素进行校核,提出电力生产低碳发展静脉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捕获和资源化应用CCU减排思路.
关键词 火力发电 CO_2排放量 计算模式 排放因子 静脉低碳模式
下载PDF
凋落茶叶对华中地区酸化茶园土壤N_2O与CO_2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田亚男 何志龙 +2 位作者 吕昭琪 夏文建 林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25-1632,共8页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凋落茶叶添加(0、5、10 g·kg-1和20 g·kg^(-1))对酸化茶园土壤N_2O和CO_2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添加水平下,N_2O和CO_2排放通量分别为0.24~3.92μg·kg^(-1)·h^(-1)和0.33~1.84 m...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凋落茶叶添加(0、5、10 g·kg-1和20 g·kg^(-1))对酸化茶园土壤N_2O和CO_2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添加水平下,N_2O和CO_2排放通量分别为0.24~3.92μg·kg^(-1)·h^(-1)和0.33~1.84 mg·kg^(-1)·h^(-1);凋落茶叶的添加显著促进了酸化茶园土壤N_2O和CO_2排放(P<0.05),且两种气体的排放通量随着凋落茶叶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凋落茶叶显著提高了酸化土壤pH值(P<0.05),且添加量越多,pH值变幅越大,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茶园土壤酸化现象。茶园土壤铵态氮与N_2O排放通量呈极显著相关,而硝态氮与N_2O排放通量未呈显著相关性。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与N_2O和CO_2排放通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茶园土壤N_2O排放通量和CO_2排放通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凋落茶叶对茶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规律,且对了解茶园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茶叶 酸化茶园 N_2O排放 CO_2排放 PH值
下载PDF
低压电场驱动下膜分离CO_2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一民 谢凯 +2 位作者 盘毅 许静 雍成纲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8-40,56,共4页
以离子交换膜为基础 ,进行预处理和化学改性。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化学改性方法及低压电场的电压对离子交换膜的CO2 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进处理条件、施加低压电场及在膜中加入亲水物质可明显地增加离子交换膜的二氧化碳通量。
关键词 CO_2 通量 离子交换膜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和施氮对冬小麦花前贮存碳氮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许育彬 沈玉芳 李世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65-1474,共10页
为探讨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花前贮存碳氮转运的影响及氮素营养的调节作用,以小偃22和小偃6号为材料,于2007-2009连续2个生长季,利用开顶式气室进行盆栽试验,对背景CO2浓度(375μLL-1)和高CO2浓度(2007-2008年度680μLL-1,2008-2009... 为探讨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花前贮存碳氮转运的影响及氮素营养的调节作用,以小偃22和小偃6号为材料,于2007-2009连续2个生长季,利用开顶式气室进行盆栽试验,对背景CO2浓度(375μLL-1)和高CO2浓度(2007-2008年度680μLL-1,2008-2009年度750μLL-1)条件下不同施氮处理的干物质和氮素在籽粒、花前地上部中的累积以及花后营养器官的转运进行了评价。2007—2008年度设4个施氮水平,分别是0、0.1、0.2和0.3gkg-1土;2008—2009年度设3个施氮水平,分别是0、0.15和0.30gkg-1土。结果表明,施氮和CO2浓度升高促进了干物质和氮素在籽粒和花前营养器官的积累,增加了花前营养器官和地上部贮存干物质和氮素向籽粒的转运量,适量施氮提高了CO2浓度升高对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以及花后向籽粒转运的正向效应。与背景CO2浓度相比,高CO2浓度提高了花前营养器官和地上部干物质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和转运率,但CO2浓度升高对花前氮素的贡献率和转运率的影响因年份和品种而异。CO2浓度升高后,2007-2008年度各营养器官和地上部,以及2008-2009年度茎鞘和穗的氮素贡献率和转运率均增加,但2008-2009年度2个品种叶片和地上部氮素贡献率在施氮时均显著降低,小偃22叶片和地上部氮素转运率在各施氮水平下以及小偃6号地上部氮素转运率在0.13gkg-1土施氮水平下均明显增加。适量施氮也在大多数情况下增强了CO2浓度升高对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的贡献率和转运率的正向效应。说明CO2浓度升高后小麦产量和氮素积累增加与其促进花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花后向籽粒的转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CO_2浓度 施氮 产量 物质积累和转运
下载PDF
北京山区辽东栎林土壤释放CO_2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57
11
作者 蒋高明 黄银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77-482,共6页
模拟北京山区辽东栎林群落,对该类型土壤释放CO2过程进行了连续3a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栎林土壤呼吸强度平均为5.92±1.32μmolCO2m-2s-1,在不同月份中,以8月份最高,10月最低,依次为8月>... 模拟北京山区辽东栎林群落,对该类型土壤释放CO2过程进行了连续3a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栎林土壤呼吸强度平均为5.92±1.32μmolCO2m-2s-1,在不同月份中,以8月份最高,10月最低,依次为8月>7月>6月>9月>10月(P<0.05);13:00为土壤日呼吸的最高峰。温度为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因子,二者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r=0.5668,p<0.001,n=94)。据3a观测的土壤呼吸日平均值计算得出,模拟辽东栎林土壤释放CO2的通量估计范围为171.5~275.1kgCO2hm-2d-1,平均为223.3kgCO2hm-2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栎林 土壤呼吸 CO_2 模拟实验
下载PDF
Cl^-含量对J55钢CO_2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雷 国大鹏 路民旭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
利用高温高压模拟实验、微观形貌观察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介质中Cl^-含量对J55钢CO_2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Cl^-含量为0~200 g/L),随Cl^-含量的增加,J55钢均匀腐蚀速率减小,腐蚀产物膜变得更加致密,对基体保护能力增强... 利用高温高压模拟实验、微观形貌观察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介质中Cl^-含量对J55钢CO_2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Cl^-含量为0~200 g/L),随Cl^-含量的增加,J55钢均匀腐蚀速率减小,腐蚀产物膜变得更加致密,对基体保护能力增强,且无明显局部腐蚀。Cl^-含量的变化没有改变电极反应活化控制步骤,但随含量增加,溶液的pH值降低,同时更多Cl^-占据阴极活性点,阻滞了阴极反应,提高了腐蚀电位。Cl^-含量较低时电化学阻抗谱呈现三个时间常数,随Cl^-含量增加,中低频区感抗弧逐渐消失,金属表面被完整的腐蚀产物膜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 CO_2腐蚀 J55钢 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
下载PDF
O_2/CO_2煤粉燃烧时细灰颗粒中痕量元素分布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意 盛昌栋 +2 位作者 刘小伟 姚洪 徐明厚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36-1238,共3页
通过三个煤种在沉降炉中的燃烧实验,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实验收集的细灰颗粒物的元素组成进行定量测定,研究了O_2/CO_2煤粉燃烧对痕量元素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O_2/N_2燃烧相比,O_2/CO_2燃烧对LPI颗粒物中Cu、Zn和Mn元素的分布形... 通过三个煤种在沉降炉中的燃烧实验,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实验收集的细灰颗粒物的元素组成进行定量测定,研究了O_2/CO_2煤粉燃烧对痕量元素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O_2/N_2燃烧相比,O_2/CO_2燃烧对LPI颗粒物中Cu、Zn和Mn元素的分布形式没有影响,但显著增加了Cu、Zn元素在亚微米颗粒中的富集程度,Mn元素在细灰颗粒上没有出现富集,但O_2/CO_2燃烧时Mn在亚微米和超微米颗粒中的含量均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O_2/CO_2燃烧 痕量元素 细灰颗粒
下载PDF
管道倾斜角度对超临界CO_2管内换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传勇 徐进良 +1 位作者 王晓东 张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22-1528,共7页
在恒热流加热工况下,对超临界CO2在不同倾角的微细圆管内混合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FLUENT软件分析了不同倾角时管内截面温度、轴向速度、二次流、上母线传热系数、周向壁面温度和Nuw的变化规律,并引入相对二次流动能定量表示二... 在恒热流加热工况下,对超临界CO2在不同倾角的微细圆管内混合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FLUENT软件分析了不同倾角时管内截面温度、轴向速度、二次流、上母线传热系数、周向壁面温度和Nuw的变化规律,并引入相对二次流动能定量表示二次流强度。研究发现:倾斜管内顶部流体温度高于底部,周向Nuw在底部高于顶部,速度分布不是中心对称且其峰值出现在管中心轴线下侧;浮升力引发的二次流先增大后减小,且在靠近入口处达到峰值;倾斜管内上母线温度高于下母线,上母线传热系数在拟临界温度附近达到峰值。通过水平管中浮升力判据,得到了浮升力对对流换热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混合对流 超临界CO_2 浮升力
下载PDF
CO_2 浓度升高对水稻根系分泌物的影响——总有机碳、甲酸和乙酸含量变化 被引量:59
15
作者 王大力 林伟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0-572,共3页
在大气 C O2 浓度升高条件下采用水培方法对水稻根系生长及根系分泌物进行了初步研究。 C O2 浓度倍增对水培水稻的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约为70% ,但是根冠比却有所降低。水稻根系单位干重总有机碳、乙酸以及甲酸的... 在大气 C O2 浓度升高条件下采用水培方法对水稻根系生长及根系分泌物进行了初步研究。 C O2 浓度倍增对水培水稻的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约为70% ,但是根冠比却有所降低。水稻根系单位干重总有机碳、乙酸以及甲酸的释放量在 C O2 浓度倍增条件下变化不明显,但是单株根系分泌物总量、乙酸以及甲酸的释放总量在 C O2 倍增处理下明显增加。推测水稻根系分泌物的增加是高浓度 C O2 下稻田 C H4 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系分泌物 CO_2倍增 总有机碳 乙酸 甲酸
下载PDF
自生CO_2结合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6
作者 汤勇 汪勇 +2 位作者 邓建华 杨付林 薛芸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7-113,共7页
层内自生CO_2吞吐是低渗小断块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新型技术,既发挥了CO_2混相或非混相驱油机理又解决CO_2气源和注入过程井筒腐蚀等问题。针对目前自生CO_2以及结合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的参数优化研究很少等情况,探索了应用化学驱、热采模... 层内自生CO_2吞吐是低渗小断块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新型技术,既发挥了CO_2混相或非混相驱油机理又解决CO_2气源和注入过程井筒腐蚀等问题。针对目前自生CO_2以及结合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的参数优化研究很少等情况,探索了应用化学驱、热采模型对层内自生CO_2以及注入表面活性剂的操作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基于某实际低渗透油藏单井径向模型和室内自生CO_2及表面活性剂实验测试结果,在对流体相态、自生CO_2过程、表面活性剂驱相关参数及生产动态拟合的基础上,开展生气剂注入量、生气剂浓度、注入速度、关井时间、采液强度对复合吞吐效果影响的模拟研究。结果显示,生气剂注入量、注入浓度和采液强度对复合吞吐效果影响较大,并且存在最佳的取值范围,其中:最佳生气剂量为200~250 t、摩尔分数为3.0%~5.0%、采液强度为7 m^3/d;适当增加注入速度和延长关并时间有助于提高吞吐效果。该研究对于自生CO_2复合吞吐的优化以及该技术在小断块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领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CO_2 表面活性剂 复合吞吐 操作工艺参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贵州织金洞洞穴CO_2的来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绍云 周忠发 +1 位作者 张强 谢雅婷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7-313,共7页
为探索喀斯特高原峡谷地区高位旱洞内CO_2来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于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按月实施定位监测,对贵州织金洞洞穴CO_2浓度和洞穴水、土壤CO_2浓度和土壤水以及大气降水、山顶泉水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织金洞上覆土壤CO_2浓... 为探索喀斯特高原峡谷地区高位旱洞内CO_2来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于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按月实施定位监测,对贵州织金洞洞穴CO_2浓度和洞穴水、土壤CO_2浓度和土壤水以及大气降水、山顶泉水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织金洞上覆土壤CO_2浓度是大气CO_2浓度的11~17倍,是洞穴CO_2的4~7倍。织金洞洞内CO_2的来源,横向上主要来自于气流的交换、游客的呼吸作用;垂直方向上主要来自于洞穴上方延伸入基岩中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洞穴上覆基岩溶隙、溶管中进入洞穴内的大气CO_2,地下河水脱气以及洞穴滴水碳酸钙的沉积释放的CO_2。(2)织金洞为多进口洞,C02浓度插值空间分布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在1 200×10^(-6)~1 400×10^(-6)高值区范围内出现800×10^(-6)~1 000×10^(-6)低值区特征。整体上,洞穴CO_2随着进、出洞口两端海拔向洞内升高而呈上升趋势,在洞穴中部灵霄殿达到最大值。(3)洞内水和洞外土壤水均为HCO_3^--Ca^(2+)型水,大气降水、山顶泉水为SO_4^(2-)-Ca^(2+)型水。在垂直迁移过程中,大气降水-山顶泉水-土壤水-洞穴水不同部位水中备化学成分(硬度、Ca^(2+)/Mg^(2+)、HCO^(3-)/SO_4^(2-)、P_(CO_2)、SIc)备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水化学 空间差异 织金洞
下载PDF
13Cr钢高温高压CO_2腐蚀电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吕祥鸿 赵国仙 +3 位作者 杨延清 马志军 陈长风 路民旭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20,共5页
通过模拟塔里木油田环境进行腐蚀实验 ,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高温高压条件下 13Cr油井管钢的 CO2 腐蚀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 :在 15 0℃时 ,13Cr钢的自腐蚀电位较低 ,而自腐蚀电流密度很高 ,钝化区间不太明显 ;2 4 ,4 8,72 ,96 h时的交... 通过模拟塔里木油田环境进行腐蚀实验 ,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高温高压条件下 13Cr油井管钢的 CO2 腐蚀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 :在 15 0℃时 ,13Cr钢的自腐蚀电位较低 ,而自腐蚀电流密度很高 ,钝化区间不太明显 ;2 4 ,4 8,72 ,96 h时的交流阻抗图谱均具有三个时间常数 ,并且随腐蚀时间的延长 ,腐蚀孔内溶液的粘度不断加大 ,使电荷传递和扩散传质的阻力越来越大 ,Warburg阻抗逐渐增加 ,整个电极表面金属 /钝化膜与溶液之间的双电层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r钢 CO2腐蚀 高温高压 电化学
下载PDF
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提取青蒿素的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何春茂 梁忠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97-499,共3页
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对植物黄花蒿进行萃取研究,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及时间对青蒿素收率的影响。萃取产物经简单的分离后得到纯度≥95%青蒿素产品,经 TLC、IR、MS、^(1)HNMR和^(13)CNMR分析确认。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萃取 青蒿素 黄花蒿
下载PDF
济阳坳陷火山活动和CO_2气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兴谋 邱隆伟 +1 位作者 姜在兴 郭栋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22-427,共6页
济阳坳陷CO2气藏和火山活动的关系密切,表现在:1火成岩和气藏的分布具有空间上直接或间接的相关性;2火山活动可以为气藏直接提供CO2,在火成岩类型上碱性玄武岩浆活动较有利于气藏形成,在时间上馆陶期火山活动对CO2的形成较为有利,在火... 济阳坳陷CO2气藏和火山活动的关系密切,表现在:1火成岩和气藏的分布具有空间上直接或间接的相关性;2火山活动可以为气藏直接提供CO2,在火成岩类型上碱性玄武岩浆活动较有利于气藏形成,在时间上馆陶期火山活动对CO2的形成较为有利,在火成岩相带上浅成侵入相、次火山岩相以及火山通道相较有利于气藏的聚集和成藏,而喷发相则较差;3侵入体对碳酸盐岩围岩的烘烤变质也可以间接提供CO2气;4火山通道中充填的火成岩可以形成有效的裂缝系统而成为气体从岩浆房上移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火山活动 CO2气 气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