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交联剂P-CPMI新工艺合成研究
1
作者 孙瑞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20期45-47,共3页
研究了以顺丁烯二酸酐和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材料,丙酮为溶剂,在脱水剂作用下合成对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工艺。研究表明:确脱水闭环反应温度95℃,马来酸酐与间苯二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2∶1,第一步酰胺化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5h。丙... 研究了以顺丁烯二酸酐和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材料,丙酮为溶剂,在脱水剂作用下合成对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工艺。研究表明:确脱水闭环反应温度95℃,马来酸酐与间苯二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2∶1,第一步酰胺化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5h。丙酮的总用量为对氨基苯甲酸重量的5倍为宜,在该条件下反应容易控制,产品收率达到90.2%;脱水剂和间苯二胺物质的量比为1.15∶1时产品收率为90.4%,脱水闭环时间为2h产品有较好的收率和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pmi 酰胺化法 脱水闭环
下载PDF
CPMIS系统与i-MAN系统集成
2
作者 赵毅 《洪都科技》 2006年第3期33-36,共4页
简要介绍了i-MAN系统和CPMIS系统的各自功能和作用;论述两大系统的数据集成的内容,以及系统集成的框架和采用的模式。
关键词 cpmiS i-MAN EBOM PBOM
下载PDF
工艺计划管理在CPMIS系统与EPDM系统中应用浅谈
3
作者 魏莹 刘平 《科技视界》 2012年第18期183-184,共2页
本文就公司内在CPMIS系统与EPDM系统的应用从工艺计划管理应用角度进行了优缺点的分析对比,并从应用角度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工艺计划 cpmiS EPDM
下载PDF
CPMIS综合查询及数据维护技术方法与功能分析
4
作者 李军 《洪都科技》 1999年第3期32-34,共3页
通过对产品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情况的分析,介绍了实现综合查询及数据维护部分的技术方法,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具体的剖析。
关键词 cpmiS 产品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 网络
下载PDF
洪都集团CPMIS与ERP集成技术
5
作者 郑和兴 孙建军 《洪都科技》 2003年第2期24-27,共4页
通过对洪都集团信息化现状分析,提出CPMIS系统与ERP系统集成的技术方案和数据处理流程。
关键词 集团 ERP系统 信息化现状 数据处理流程 集成技术 技术方案
下载PDF
Children with Sickle Cell Disease in Northern Benin: Follow up of a Cohort at the Borgou/Alibori Branch of Integrated Medical Healthcare Center for Infants and Pregnant Women with Sickle Cell Disease from 2017 to 2022
6
作者 Falilatou Agbeille Mohamed Alphonse Noudamadjo +6 位作者 Médétinmè Gérard Kpanidja Yémalin Zinsou François Anikè Akinola Kpedio Clarisse Marie Chantal Bossa Julien Didier Adédémy Joseph Agossou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4年第3期445-458,共14页
Introduction: Sickle cell disease i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sub-Saharan Africa. A national referral center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fants and pregnant women with sickle cell disease (CPMI-NFED) was created three de... Introduction: Sickle cell disease i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sub-Saharan Africa. A national referral center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fants and pregnant women with sickle cell disease (CPMI-NFED) was created three decades ago in Cotonou, in the south of Benin with two regional branches including that of Parakou in the North for better access of patients to specialized care. This work is a review of five years of activities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hemat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profiles of the children followed up in the said branch. Method: This was a descriptive and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the medical records of children with sickle cell disease, followed up at the regional branch of CPMI-NFED in Borgou/Alibori from June 1, 2017 to May 31, 2022. The variables studied were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bi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Results: A total of 101 children with sickle cell disease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including 78 homozygous SS (77.2%) and 23 heterozygous SC (22.8%). Their mean age at inclusion was 51.2 ± 37.6 months [6 - 204]. The sex ratio was 1.4. Vaso-occlusive crises were the main diagnostic circumstances in 42.3% of homozygotes. More than half of the children (51.5%) had a regular follow-up. The average baseline level of hemoglobin (Hb) in homozygous children was 8.8 ± 1.4 g/dl [5.8 - 11.5];and the rate of Hb S varied between 61.9 and 94.7%. In heterozygous SC children, the mean baseline level of Hb was 10.7 ± 0.6 g/dl [9.7 - 11.5]. Acute complications observed during follow-up were dominated by pneumonia and vaso-occlusive crises in both phenotypes. The overall mortality was 3% and only affected homozygous patients. Conclusion: On average, three out of four children were homozygous in our cohort. The main acute complications were infectious and vaso-occlusive. The mortality only affected homozygous carriers. Specialized follow-up has contributed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hildren with sickle cell disease. This could be implemented on a large scale for better survival of children with sickle cell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kle Cell Disease CHILDREN cpmi-NFED Parakou BENIN
下载PDF
甜菜糖厂滤泥与生物炭配施对东北黑土农田土壤性质和有机碳组分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赵佳 胡晓航 李彦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6期38-45,共8页
本研究以东北地区黑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甜菜糖厂废弃物滤泥与生物炭配施还田对农田土壤基本性质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实验共设置了8个处理组,包括无物料还田(CK1)、不施加滤泥施加20000 kg/hm^(2)生物炭(CK2)、施加16.67 kg/hm^(2)滤... 本研究以东北地区黑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甜菜糖厂废弃物滤泥与生物炭配施还田对农田土壤基本性质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实验共设置了8个处理组,包括无物料还田(CK1)、不施加滤泥施加20000 kg/hm^(2)生物炭(CK2)、施加16.67 kg/hm^(2)滤泥不施加生物炭(T_(1))、施加16.67 kg/hm^(2)滤泥施加20000 kg/hm^(2)生物炭(T_(2))、施加33.33 kg/hm^(2)滤泥不施加生物炭(T_(3))、施加33.33 kg/hm^(2)滤泥施加20000 kg/hm^(2)生物炭(T_(4))、施加50 kg/hm^(2)滤泥不施加生物炭(T_(5))、施加50 kg/hm^(2)滤泥施加20000 kg/hm^(2)生物炭(T_(6))。测定土壤总碳(TC)、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水溶性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探讨各处理对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同时探讨环境因素(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和土壤生物活性(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对碳固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滤泥生物炭配施还田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滤泥生物炭的施用可以通过增加速效养分和酶活性影响活性碳组分,进而增加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综上所述,T_(4)处理,即33.33 kg/hm^(2)滤泥和20000 kg/hm^(2)生物炭配施还田效果最好,能实现土壤固碳,CPMI含量增加,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甜菜糖厂废弃物 滤泥 生物炭 土壤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生物活性 碳固定 有机碳组分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黄土丘陵区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强 梁鑫 +4 位作者 董佩丽 李湘 史爱玲 王莉霞 徐德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6-452,共7页
基于中科院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施肥措施,包括不施肥(CK)、氮磷肥配施(NP)、氮磷钾肥配施(NPK)、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肥配施氮磷肥(MNP)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 基于中科院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施肥措施,包括不施肥(CK)、氮磷肥配施(NP)、氮磷钾肥配施(NPK)、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肥配施氮磷肥(MNP)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能增加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且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施用有机肥处理(M和MNP)0~20 cm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显著高于化肥处理(NP和NPK)和CK处理;与CK处理相比,M和MNP处理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133.59%、118.52%(P<0.05),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51.73%、48.20%(P<0.05),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61.54%、53.21%(P<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分别增加68.34%、113.04%(P<0.05);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以外,不同施肥处理20~40 cm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0~20 cm土壤CPMI,M处理下CPMI在所有施肥处理中最高。因此,施用有机肥是有效提高旱区土壤质量,增强土壤碳“汇”功能的农田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措施 黄土丘陵区 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五邑大学校园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袁国清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64-67,共4页
尝试开发、应用校园规划管理信息系统(CPMIS)为学校的土地利用及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
关键词 校园规划 管理信息系统 cpmiS 高校 GIS
全文增补中
现代土壤有机质研究中新的量化指标概述 被引量:49
10
作者 王晶 张旭东 +2 位作者 解宏图 朱平 姜桂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809-1812,共4页
随着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的深化,在现代土壤有机质研究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量化指标和相应的测定方法,如溶性有机质(DOC)、土壤水溶性有机质(WSOC)、热溶性有机质(HWC)、易氧化有机质(ROC)、土壤微生物碳(MBC)和土壤微生物氮(MBN)、潜在可矿化... 随着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的深化,在现代土壤有机质研究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量化指标和相应的测定方法,如溶性有机质(DOC)、土壤水溶性有机质(WSOC)、热溶性有机质(HWC)、易氧化有机质(ROC)、土壤微生物碳(MBC)和土壤微生物氮(MBN)、潜在可矿化碳(PMC)和潜在可矿化氮(PMN)、氨基葡萄糖(Glu)、氨基半乳糖(Gla)、氨基甘露糖(Man)、胞壁酸(Mur)、碳同位素丰度(δ13C)、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等等.为了澄清和了解这些指标,从其由来、概念、应用和测定方法几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概述.这对在土壤有机质研究中掌握此方面知识,尤其是对现代土壤研究中新观念、新指标和新方法的运用,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指标 土壤有机质 溶性有机质 碳同位素丰度 氨基糖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双季稻区保护性耕作下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李琳 伍芬琳 +1 位作者 张海林 陈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8-253,共6页
本文以双季稻区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保护性耕作下土壤不同层次总有机碳、活性碳的动态变化,并计算了各处理的碳库活度、活度指数、碳库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碳均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0~10cm... 本文以双季稻区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保护性耕作下土壤不同层次总有机碳、活性碳的动态变化,并计算了各处理的碳库活度、活度指数、碳库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碳均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0~10cm和10~20cm土壤总有机碳分层受耕作方式影响大,而活性碳分层受秸秆还田影响大。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各层总有机碳,免耕提高土壤0~10cm总有机碳,而旋耕和翻耕提高土壤10~20cm总有机碳;其中旋耕提高土壤0~10cm总有机碳,以及翻耕和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各层总有机碳具有可持续增加的潜力。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提高土壤0~20cm土层活性碳。秸秆还田提高土壤0~10cm总有机碳、活性碳、稳态碳、碳库指数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同时提高了10~20cm各项碳库指数,但降低了0~10cm碳库活度和活度指数;免耕和旋耕分别提高土壤0~10cm和10~20cm的各项碳库管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少免耕 水稻田 总有机碳 活性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109
12
作者 李琳 李素娟 +1 位作者 张海林 陈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6-109,共4页
以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不同层次的总碳、活性碳的影响,并计算了各处理的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碳均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其0~30cm平均总有机碳... 以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不同层次的总碳、活性碳的影响,并计算了各处理的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碳均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其0~30cm平均总有机碳含量大小为旋耕〉免耕〉翻耕〉对照,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耕层总有机碳,旋耕和免耕提高表层土壤有机碳.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土壤活性碳平均含量为旋耕〉翻耕〉对照〉免耕,旋耕和翻耕提高土壤活性碳,免耕则降低土壤活性碳,尤其是10~20cm土层活性碳比旋耕下降了27.33%。华北平原0~30cm土层的碳库各项指数受表层的影响比较大,其中保护性耕作(少免耕和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层的总有机碳、稳态碳和碳库指数;而翻耕秸秆还田则提高了土壤的A和AI,少免耕则降低了土壤的A和AI;就碳库管理指数来讲,秸秆还田的贡献大于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总有机碳 活性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不同配肥方案对黑土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赵红 吕贻忠 +2 位作者 杨希 周连仁 靳向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164-3169,共6页
【目的】研究减施化学氮肥而相应增施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寻找最佳的有机无机配比施肥方案。【方法】以黑龙江双城黑土为研究对象,共设5个施肥处理,分别为单施化肥(T1)、施5/6(N)+1/6有机肥(T2)、施4/6(N)+2/6... 【目的】研究减施化学氮肥而相应增施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寻找最佳的有机无机配比施肥方案。【方法】以黑龙江双城黑土为研究对象,共设5个施肥处理,分别为单施化肥(T1)、施5/6(N)+1/6有机肥(T2)、施4/6(N)+2/6有机肥(T3)、施3/6(N)+3/6有机肥(T4)、施2/6(N)+4/6有机肥(T5)。选用经典测定方法对各处理进行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的测定,进而算出碳库管理指数。【结果】施2/6(N)+4/6有机肥与施3/6(N)+3/6有机肥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比单施无机肥高15.7%、6.4%和8.2%、10.9%;施3/6(N)+3/6有机肥与施5/6(N)+1/6有机肥碳库管理指数(CPMI)最高,其平均值比施2/6(N)+4/6有机肥和单施无机肥处理均高13.0%;单施无机肥、施5/6(N)+1/6有机肥与施3/6(N)+3/6有机肥粮食产量平均值高于其它处理9.1%。【结论】有机肥无机肥的不同配比对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及粮食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施3/6(N)+3/6有机肥的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及粮食产量,是双城有机无机配肥的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库管理指数 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配肥方案
下载PDF
秸秆促腐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76
14
作者 马超 周静 +4 位作者 刘满强 郑学博 崔键 李辉信 康炳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5-921,共7页
通过2年的小麦-玉米轮作田间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F)、化肥+秸秆(FS)、化肥+秸秆+腐秆剂(FSD)、磷钾肥减施20%(按P2O5和K2O计,与F比较)+秸秆+腐秆剂(F4/5SD),通过分析作物收获后土壤耕层养分、活性有机碳和微生... 通过2年的小麦-玉米轮作田间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F)、化肥+秸秆(FS)、化肥+秸秆+腐秆剂(FSD)、磷钾肥减施20%(按P2O5和K2O计,与F比较)+秸秆+腐秆剂(F4/5SD),通过分析作物收获后土壤耕层养分、活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计算土壤不同形态碳素有效率和碳库管理指数等,探讨秸秆促腐还田对沿淮砂姜黑土土壤养分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常规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3.0%、4.6%和10.7%,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增加12.0%和11.1%,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提高30.6%;(2)秸秆促腐还田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7.4%、40.5%和12.4%,土壤活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和可溶性有机碳分别增加12.0%、9.5%和51.3%,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提高了102.3%;(3)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养分含量、土壤碳素有效率等的相关性较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有显著提高。可见,秸秆促腐还田较常规秸秆还田更利于提高沿淮砂姜黑土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中活性组分含量及其有效率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即使减施磷、钾肥20%,该措施的增肥和培土效果也不会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腐秆剂 土壤养分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砂姜黑土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碳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吕瑞珍 熊瑛 +2 位作者 李友军 吕强 黄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6-209,217,共5页
为了探讨土壤碳库特性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在大田豆麦轮作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各层次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计算各处理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率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和... 为了探讨土壤碳库特性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在大田豆麦轮作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各层次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计算各处理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率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均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且秸秆覆盖处理效果显著高于不覆盖处理,其0-40cm平均总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旋耕覆盖>深松覆盖>免耕覆盖>翻耕覆盖>翻耕,免耕覆盖有利于提高0-10cm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相反,翻耕则降低土壤总有机碳,促进土壤活性碳的分解。与翻耕相比,免耕覆盖能够显著提高表层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率,深松覆盖和旋耕覆盖则有利于耕层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的提高。翻耕有利于0-10cm土壤碳库各项参数的提高,10-20cm和20-40cm则降低碳库活度和活度指数;保护性耕作措施均有利于各层次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提高。说明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显著改善土壤经营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土壤质量向着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覆盖 总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施用生物炭后塿土土壤有机碳、氮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 被引量:28
16
作者 王月玲 耿增超 +4 位作者 尚杰 曹胜磊 耿荣 赵军 林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2-539,共8页
通过2年4季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添加0~80 t·hm^(-2)果树枝条生物炭后,土壤总有机碳(TOC)、全氮(TN)、p H、土壤活性有机碳(AOC)、土壤中活性有机碳(MAOC)、土壤高活性有机碳(HAOC)、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碳库管理指数(CPMI)... 通过2年4季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添加0~80 t·hm^(-2)果树枝条生物炭后,土壤总有机碳(TOC)、全氮(TN)、p H、土壤活性有机碳(AOC)、土壤中活性有机碳(MAOC)、土壤高活性有机碳(HAOC)、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变化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第四季作物收获后,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TOC增加59.80%~180.52%、TN增加13.22%~20.92%、p H增加0.76%~1.28%;HAOC和CPMI均在生物炭用量为60 t·hm^(-2)时达到最大,分别较对照增加70.36%和52.43%;AOC前两季在生物炭用量为40 t·hm^(-2)时达到最大,后两季在生物炭用量为60 t·hm^(-2)时达到最大,而整个试验期内各施炭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18.46%~73.42%;WSOC在前三季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各施炭处理分别比对照低8.00%~42.77%。相关性分析表明,除MAOC外,上述各指标均与生物炭用量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研究认为,施用生物炭能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含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为农田土壤可持续利用和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固碳减排 水溶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曾研华 吴建富 +5 位作者 潘晓华 石庆华 吴自明 邓伟明 杨小华 吴玉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77-81,共5页
为了明确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对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C_(TOC))、活性有机碳(C_A)、矿化碳(C_M)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计算各处理碳库活度(A)、碳库活度指数(AI)、碳库指数(CPI)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表明... 为了明确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对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C_(TOC))、活性有机碳(C_A)、矿化碳(C_M)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计算各处理碳库活度(A)、碳库活度指数(AI)、碳库指数(CPI)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早晚稻两季稻草还田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矿化碳含量及其碳素有效率。等养分条件下,稻草还田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其碳素有效率均高于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处理,且活性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其大小趋势为稻草全量还田>稻草烧灰还田>稻草不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田 稻草还田 总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矿化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下载PDF
黄土台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氧化稳定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梦云 付东磊 +1 位作者 常庆瑞 齐雁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15-2424,共10页
以黄土台塬乔木、灌木、乔灌混交、草和农田为对象,进行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易氧化态碳、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1)与耕地相比,林地和草地土壤易氧化态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分别提高了171%~218%、55%~71%,碳库指数、碳库活度指数和... 以黄土台塬乔木、灌木、乔灌混交、草和农田为对象,进行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易氧化态碳、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1)与耕地相比,林地和草地土壤易氧化态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分别提高了171%~218%、55%~71%,碳库指数、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分别提高了73%~116%、103%~163%和233%~330%,有机碳氧化稳定系数降低了15%~21%(0~5cm土层)。(2)草地和乔木林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略高于其他;0~5cm土层,草地和林地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分别高于耕地98%~211%、88%~117%;灌木林地脲酶活性分别高于耕地、天然草地69%和144%。(3)0~5、5~20cm和20~40cm土层,CPMI敏感系数为其他参数的1.29~14.58倍;各酶活性相比较,土壤脲酶活性能更好地体现有机碳氧化稳定性强弱和碳库活度,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可较好体现土壤有机碳总体水平和转化程度;4种酶活性与CPMI达显著以上正相关水平。因此,土壤CPMI可作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影响和碳固定的评价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台塬 土地利用方式 易氧化态碳 碳库管理指数 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有机废弃物堆肥对土壤有机碳库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仝少伟 时连辉 +3 位作者 刘登民 高东升 束怀瑞 胡雨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3-258,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探讨了施用50g/kg的啤酒污泥堆肥(BSC)、牛粪堆肥(DMC)和菇渣堆肥(SMC)对苹果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AC)、水溶性有机碳(WSOC)、可矿化碳(PMC)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以及5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探讨了施用50g/kg的啤酒污泥堆肥(BSC)、牛粪堆肥(DMC)和菇渣堆肥(SMC)对苹果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AC)、水溶性有机碳(WSOC)、可矿化碳(PMC)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以及5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啤酒污泥、牛粪和菇渣3种堆肥化处理有机物后,土壤SOC、AC、WSOC、PMC含量明显增加,SOC含量分别是CK的2.51,2.46,2.65倍,AC含量分别是CK的5.70,5.45,5.00倍;WSOC含量分别比CK高361.21%,382.90%,312.73%;PMC含量分别比CK高349.57%,341.59%,318.11%,并且其有效率在短期呈增加趋势,土壤CPMI显著提高,分别是CK的6.86,6.49,5.66倍;BSC、DMC、SMC处理的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蛋白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啤酒污泥堆肥(BSC)因含有活性颗粒,所以对土壤有机碳库及酶活性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牛粪堆肥(DMC),菇渣堆肥(SMC)因有机碳趋于稳定,表现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弃物堆肥 有机碳库 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54
20
作者 沈宏 曹志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63-668,共6页
讨论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活性碳库和碳库管理指数 ( CPMI) ,结果表明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 CPMI明显受施肥、气候、土壤利用方式、耕种年限等因素的影响。供试土壤的活性碳含量范围为 0 .4 9~ 4 .99mg/ g,土壤 CPMI为51 .6~ 1... 讨论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活性碳库和碳库管理指数 ( CPMI) ,结果表明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 CPMI明显受施肥、气候、土壤利用方式、耕种年限等因素的影响。供试土壤的活性碳含量范围为 0 .4 9~ 4 .99mg/ g,土壤 CPMI为51 .6~ 1 65。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 CPMI的影响顺序为绿肥 ( GM) >厩肥 ( FYM) >FYM+NPK>参考 ( REF) >NPK>对照 ( CK) ;在水稻土中 ,其相应的影响顺序为 :稻草 ( RSC) >FYM>FYM+NPK>PEF>NPK>CK。黄棕壤中 ,与 PEF的 CPMI值相比 ,GM、FYM和 FYM+NPK3个处理分别提高了 50 %、4 5.9%和 2 1 .9% ,NPK和 CK处理分别下降了6%和 38.1 %。潮土中 ,施肥 1 0 a的 CPMI值与施肥 5a的值相比较 ,FYM和 FYM+NPK处理提高了 2 8.4 %和 1 9.7% ,而 NPK和 CK处理分别下降 8.7%和 1 7.9%。相关分析表明 :CPMI与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 H的相关性高于 CPI、A、AI。 CPMI可灵敏地反映农业生产措施对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库管理指数 施肥 土壤碳库 农田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