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尿集落刺激因子的分离及其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洪云 汪涛 +2 位作者 杨宏德 易剑 孔向蓉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49-251,共3页
本文报道经高岭土吸附、SephadexG—75和DE—32层析柱分离人尿CSF的方法,分离物具有维待成熟粒细胞存活、刺激骨髓CFU-GM增殖,提高受照小鼠存活率的功能。
关键词 集落刺激因子 分离 活性 辐射损伤
下载PDF
腹腔血不加抗凝剂自体回输18例报告
2
作者 吴佩芬 吕荣林 包湛恩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13-213,共1页
24h内18例腹腔内脏器破裂山血性休克用其腹腔血不加抗凝剂自体回输,未出现不良反应。
关键词 腹腔血 抗凝剂 自体回输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初分离工艺的研究
3
作者 王永存 梁秋波 李邦东 《黑龙江医药》 CAS 2002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初分离工艺。方法:GM-CSF基因工程菌,通过改变溶菌酶浓度,TritonX-100浓度和尿素浓度,得到不同纯化程度的包涵体。结果:包涵体最终纯度可达到75%。结论:初分离后得到的包涵体纯...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初分离工艺。方法:GM-CSF基因工程菌,通过改变溶菌酶浓度,TritonX-100浓度和尿素浓度,得到不同纯化程度的包涵体。结果:包涵体最终纯度可达到75%。结论:初分离后得到的包涵体纯度较高,且方法简单,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 初分离 工艺
下载PDF
光量子疗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症3例报告
4
作者 陆惠珍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44-244,246,共2页
采用光量子疗法治疗3例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症均获显效,并对其治疗机理作讨论.
关键词 光量子疗法 一氧化碳中毒 后遗症
下载PDF
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再认识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杨 郭虎 郑帼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早期诊断与治疗有助于疾病恢复,现回顾分析病例与文献,提高对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6月46例格林-巴利... 目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早期诊断与治疗有助于疾病恢复,现回顾分析病例与文献,提高对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6月4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预后资料,根据起病时的主要表现,分为4组,分别为双下肢无力组、共济失调组、外展神经麻痹组、感觉异常组,其中双下肢无力组37例均予以丙种球蛋白治疗[400 mg/(kg·d),5 d为1疗程],共济失调组6例中3例予以丙种球蛋白治疗[400 mg/(kg·d),5 d为1疗程]、3例予以地塞米松治疗[0.25 mg/(kg·d),治疗10 d],外展神经麻痹组2例均予以地塞米松治疗(0.25 mg/(kg·d),治疗10 d],感觉异常组1例予以甲钴胺0.5 mg/(kg·d)和神经节苷脂20 mg/(kg·d)治疗2周,观察治疗效果,并结合国内外报道,探讨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再认识。结果双下肢无力组以双下肢乏力起病37例,其中35例伴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共济失调组以共济失调起病6例,指鼻不准、行走不稳,膝腱反射消失;外展神经麻痹组以孤立眼球外展受限起病2例,膝腱反射正常,四肢电生理正常,脑脊液正常;感觉异常组以感觉异常起病1例,双下肢麻木,膝腱反射减弱,电生理示感觉神经损害。结论格林-巴利综合征多以双下肢乏力起病,少数以共济失调、眼球外展受限、感觉异常起病,多伴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电生理周围神经损害表现,少数脑脊液细胞蛋白正常、电生理检查正常,孤立外展神经麻痹是格林-巴利综合征局部变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共济失调 肌肉麻痹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原文传递
微矿分离:煤炭清洁化与土壤改良的新契机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昌宁 翁力 +10 位作者 李俊国 贾昊霖 王欣 陈加利 黄伟 胡顺轩 曹道帆 周宝楠 楚长青 赵冰龙 刘科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5期3352-3364,共13页
报道一种新型的矿物分离技术.该技术集成了磨矿、分离、颗粒级配和土壤改良技术,是结合微纳米科学与材料加工技术等开发的一种多学科交叉的能源化工创新性技术.利用此技术可以高效地选择性脱除含碳材料源中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制备出清... 报道一种新型的矿物分离技术.该技术集成了磨矿、分离、颗粒级配和土壤改良技术,是结合微纳米科学与材料加工技术等开发的一种多学科交叉的能源化工创新性技术.利用此技术可以高效地选择性脱除含碳材料源中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制备出清洁固体燃料(clean solid fuel,CSF)、清洁类液体燃料(pseudo liquid fuel,PLF)以及土壤改良矿物质(soil remediation minerals,SRM),简称为微矿分离(RMS)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4个工艺步骤:(1)基于矿物嵌布形态解构,采用流体磨实现碳质组分与无机组分的高效解离;(2)采用颗粒表面改性、多相流界面调控及专用助剂等将碳质颗粒和无机颗粒高效分离;(3)分离之后形成的碳质颗粒流,脱水制成CSF,或者进入PLF制备单元,同时无机颗粒流经脱水制成SRM;(4)采用多峰级配将碳质颗粒制成高浓度PLF.RMS工艺技术经小试和工业放大试验,已完成工业放大验证,可燃体回收率大于80%的同时CSF灰分小于7%.SRM制成的天然矿物质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可有效缓解表土流失问题,提高植被及作物产量,通过植物及土壤增量固碳,进而达到碳中和目的.RMS技术可生产低成本的清洁燃料并可实现煤基固废的资源化利用,为煤炭的高效清洁化利用和CO2减排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分离 清洁固体燃料 类液体燃料 土壤改良矿物质 碳中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