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稻矮秆长粒CSSL-Z688的QTL鉴定及SSSLs培育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苗苗 李儒香 +9 位作者 秦鱼河 邓岢莉 余金琎 徐光益 向思茜 杨正林 桑贤春 凌英华 何光华 赵芳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4,共12页
水稻株高、粒型等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复杂.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是研究复杂性状的理想遗传材料,然而目标基因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SSSL)的培育则需要多年多代逐步完成.以4代换片段的水稻矮秆长大粒CSSL-Z688为... 水稻株高、粒型等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复杂.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是研究复杂性状的理想遗传材料,然而目标基因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SSSL)的培育则需要多年多代逐步完成.以4代换片段的水稻矮秆长大粒CSSL-Z688为研究材料,鉴定出7个株高及粒型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进一步培育了目标QTL的5个纯合单片段代换系和5个杂合单片段代换系,其中6个QTLs(qPH1-1,qPH1-2,qGL1,qGL12,qRLW1和qGWT1)能够被纯合单片段代换系所验证.还鉴定出11个新QTLs,分别为qPH2,qGL1-2,qGL2,qGW1,qRLW1-2,qRLW2,qRLW12,qGWT1-2,qGWT2,qGWT6和qGWT12,其中7个QTLs尚未被报道.QTL加性和显性效应表明:水稻株高、粒长、千粒质量等表型同时受到多个QTL加性和显性效应的共同影响,如来自供体西恢18的qph1-1,qPH1-2,qPH2的加性效应和qPH1-1/qph1-1及qPH1-2/qph1-2和qPH2/qph2的显性效应共同影响株高的遗传;来自西恢18的qGL1,qgl1-2,qGL2和qGL12的加性效应及qGL1/qgl1的显性效应共同影响水稻粒长的遗传;来自西恢18的qGWT1,qGWT1-2,qGWT2,qGWT6和qGWT12的加性效应及qGWT1/qgwt1,qGWT1-2/qgwt1-2,qGWT6/qgwt6,qGWT2/qgwt2和qGWT12/qgwt12的显性效应共同影响千粒质量的遗传.这些结果表明单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可有效地将遗传复杂的数量性状分解为单位点进行研究,为以单片段代换系为平台的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重要遗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 粒型 株高 QTL定位
下载PDF
利用CSSL群体研究稻米AC和PC相关QTL表达稳定性 被引量:26
2
作者 翁建峰 万向元 +3 位作者 吴秀菊 王海莲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9,共6页
利用以Asominori为遗传背景具IR24染色体片段的置换系(CSSL)群体,在“2年4点”8个环境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AC)和蛋白质含量(PC)进行QTL定位和表达稳定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8个AC和PC相关QTL,其中2个QTL在8个环境中都能重复出现... 利用以Asominori为遗传背景具IR24染色体片段的置换系(CSSL)群体,在“2年4点”8个环境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AC)和蛋白质含量(PC)进行QTL定位和表达稳定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8个AC和PC相关QTL,其中2个QTL在8个环境中都能重复出现,即影响AC的qAC-8和控制PC的qPC-8,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1.0%和26.9%。qAC-8和qPC-8对应置换系与背景亲本Asominori在8个环境中相应性状的表现型都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都仅与8个环境中的2个环境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说明qAC-8和qPC-8的效应显著且稳定性较高。此外,qAC-8和qPC-8都被定位在第8染色体R727~G1149区间,IR24的等位基因可同时提高AC和PC,这为研究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形成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碳氮代谢协同调控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链淀粉含量 蛋白质含量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 QTL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CSSL的水稻穗颈长度QTL的代换作图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德卫 朱镇 +5 位作者 张亚东 林静 陈涛 赵凌 朱文银 王才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41-747,共7页
水稻穗颈长度是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提高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文章利用94个以籼稻品种9311为遗传背景、粳稻品种日本晴为染色体片段供体的覆盖全基因组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为材料,调查和分... 水稻穗颈长度是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提高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文章利用94个以籼稻品种9311为遗传背景、粳稻品种日本晴为染色体片段供体的覆盖全基因组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为材料,调查和分析CSSL群体及双亲的穗颈长度。结果表明:在17个置换系中检测到8个控制水稻穗颈长度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分别位于第2、3、7、8、9和第11染色体;利用代换作图法,定位了其中的7个穗颈长度QTL;其加性效应值介于0.10~3.20之间,其中qPE-9和qPE-11的加性效应值较大,平均效应值分别为3.15和2.95,表现为主效基因特征;qPE-2-2、qPE-3-1、qPE-3-2、qPE-7和qPE-8等5个QTL被定位在小于10.0cM的区段内。利用CSSL可以有效地鉴定水稻穗颈长度QTL,这些QTL为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穗颈长度适中的水稻品系及其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颈长度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 代换作图
下载PDF
基于CSSL的水稻抽穗期QTL定位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德卫 张亚东 +5 位作者 朱镇 赵凌 林静 陈涛 朱文银 王才林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197,共9页
抽穗期是水稻(Oryza sativa)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适宜的抽穗期是获得理想产量的前提。鉴定和定位水稻抽穗期基因/QTL,分析其遗传效应对改良水稻抽穗期至关重要。以籼稻品种9311(Oryzasativa ssp.indica‘Yangdao 6’)为受体,粳稻品... 抽穗期是水稻(Oryza sativa)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适宜的抽穗期是获得理想产量的前提。鉴定和定位水稻抽穗期基因/QTL,分析其遗传效应对改良水稻抽穗期至关重要。以籼稻品种9311(Oryzasativa ssp.indica‘Yangdao 6’)为受体,粳稻品种日本晴(Oryza sativa ssp.japonica‘Nipponbare’)为供体构建的94个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为材料,以P≤0.01为阈值,对置换片段上的抽穗期QTL进行了鉴定。采用代换作图法共定位了4个控制水稻抽穗期的QTL,分别位于第3、第4、第5和第8染色体;QTL的加性效应值变化范围为–6.4––2.7,加性效应百分率变化范围为–6.4%––2.7%;qHD-3和qHD-8加性效应值较大,表现主效基因特征。为了进一步定位qHD-3和qHD-8,在目标区域加密16对SSR引物,qHD-3和qHD-8分别被界定在第3染色体RM3166–RM16206之间及第8染色体RM4085–RM8271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13.9cM和6.4cM。研究结果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抽穗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 抽穗期 数量性状位点(QTL) 水稻 代换作图
下载PDF
利用RIL和CSSL群体检测水稻种子休眠性QTL 被引量:32
5
作者 江玲 曹雅君 +3 位作者 王春明 翟虎渠 万建民 吉村醇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3-458,共6页
利用由粳稻品种Asominori与籼稻品种IR2 4的杂交组合衍生的重组自交F1 0 家系 (RecombinantInbredLines,RIL)群体及其衍生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ChromosomeSegmentSubstitutionLines,CSSL)群体 ,进行了种子休眠性QTL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 利用由粳稻品种Asominori与籼稻品种IR2 4的杂交组合衍生的重组自交F1 0 家系 (RecombinantInbredLines,RIL)群体及其衍生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ChromosomeSegmentSubstitutionLines,CSSL)群体 ,进行了种子休眠性QTL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其中CSSL群体有 2个 ,即CSSL1(以Asominori为背景 ,置换片段来自IR2 4)和CSSL2 (以IR2 4为背景 ,置换片段来自Asominori)。在RIL群体上共检测到 3个种子休眠性QTL ,分别位于第 3、6和 9染色体上 ;在CSSL1群体中检测到分布在第 1、3和 7染色体上的 3个休眠性QTL ;而在CSSL2群体上检测到的 3个QTL则分别位于第 1、2和 7染色体上。同时在两套CSSL群体上 ,分别检测到位于第 1、7染色体上位置相近且效应一致的休眠性QTL ,分析表明其所在的Asominori片段含对种子休眠性的增效基因 ,相应的IR2 4片段含有减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子休眠性 重组自交系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数量性状基因座
下载PDF
利用CSSL群体研究稻米加工品质相关QTL表达的稳定性 被引量:21
6
作者 翁建峰 万向元 +3 位作者 郭涛 江玲 翟虎渠 万建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28-2135,共8页
【目的】研究稻米加工品质的分子遗传基础,为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用信息。【方法】利用Asominori为遗传背景具有IR24染色体片段的置换系(CSSL)群体,在4个环境下对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进行QTL定位和稳定性分析。... 【目的】研究稻米加工品质的分子遗传基础,为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用信息。【方法】利用Asominori为遗传背景具有IR24染色体片段的置换系(CSSL)群体,在4个环境下对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进行QTL定位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结果共检测到30个QTL与稻米加工品质相关,其中qMR-6、qMR-8、qHR-3和qHR-6在4个环境中都能被重复检测到,影响精米率的qMR-6和qMR-8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1.1%和22.2%;与整精米率相关的qHR-3和qHR-6,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4.6%和22.3%;且qMR-6、qMR-8、qHR-3和qHR-6对应的置换系与背景亲本Asominori在4个环境中相应性状的表现型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qMR-8、qBR-8b和qHR-8共定位在第8染色体R727-G1149区间的QTL簇上,在笔者以前的研究中发现该QTL簇包含与稻米蒸煮食味、外观和营养品质等相关的多个主效QTL,这为剖析同一染色体区段内的1个或多个基因协同调控多个品质性状形成的复杂代谢网络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加工品质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QTL定位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海岛棉CSSLs分子评价及纤维品质、产量性状QTL定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超 李志坤 +10 位作者 谷淇深 杨君 柯会锋 吴立强 王国宁 张艳 吴金华 张桂寅 阎媛媛 马峙英 王省芬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4-1126,共13页
本课题组前期以陆地棉中棉所8号(CCRI8)为轮回亲本,海岛棉Pima 90-53为供体亲本培育了一套陆地棉中棉所8号为背景的海岛棉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对该置换系群体BC3F5进行基因型检测,在3个不同环境下(河北保定、青... 本课题组前期以陆地棉中棉所8号(CCRI8)为轮回亲本,海岛棉Pima 90-53为供体亲本培育了一套陆地棉中棉所8号为背景的海岛棉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对该置换系群体BC3F5进行基因型检测,在3个不同环境下(河北保定、青县和新疆轮台)鉴定其纤维品质和产量相关性状并进行QTL定位。该置换系群体包含182个家系,置换片段数在1~15个之间,平均为6.6个;导入片段长度在0.7~83.2 cM之间,平均长度为16.8 cM;置换片段总长度20 249.6 cM;背景回复率在92.3%~99.6%之间,平均为96.2%。共检测出59个相关的QTL,其中与纤维品质性状相关的41个,单个QTL的贡献率为1.27%~26.66%;与产量性状相关的18个,单个QTL的贡献率为2.03%~19.38%;检测到14个稳定的QTL,其中4个马克隆值和2个纤维伸长率相关的稳定QTL增效基因均来自高值亲本海岛棉Pima 90-53,2个铃重相关的稳定QTL增效基因来自高值亲本陆地棉中棉所8号。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的QTL精细定位、QTL间互作和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海岛棉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纤维品质 产量 QTL 定位
下载PDF
Heterotic loci identified for plant height and ear height using two CSSLs test populations in maize 被引量:1
8
作者 WANG Hong-qiu ZHANG Xiang-ge +6 位作者 YANG Hui-li CHEN Yong-qiang YUAN Liang LI Wei-hua LIU Zong-hua TANG Ji-hua KANG Ding-m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2726-2735,共10页
Heterosis is an important biological phenomenon, and it has been used to increase grain yield, quality and resistance to abiotic and biotic stresses in many crops. However,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heterosis remains u... Heterosis is an important biological phenomenon, and it has been used to increase grain yield, quality and resistance to abiotic and biotic stresses in many crops. However,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heterosis remains unclear up to now. In this study, a set of 184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CSSLs) population, which derived from two inbred lines Ix9801 (the recurrent parent) and Chang 72 (the donor parent), were used as basal material to construct two test populations with the inbred lines Zheng 58 and Xun 9058. The two test populations were evaluated in two locations over two years, and the heterotic loci for plant height and ear height were identified by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each test hybri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K at P〈0.05 significant level using one-way ANOVA analysis and Duncan's multiple comparisons. There were 24 and 29 different heterotic loci (HL) identified for plant height and ear height in the two populations at two locations over two years. Three HL (hlPH4a, hlPH7c, hlPHlb) for plant height and three (hlEHld, hlEH6b, hlEHlb) for ear height were identified in the CSSLs×Zheng 58 and CSSLs×Xun 9058 populations as contributing highly to heterosis performance of plant height and ear height across four environments. Among the 29 HL identified for ear height, 12 HL (41.4%) shared the same chromosomal region associated with the HL (50.0%) identified for plant height in the same test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cssls test population plant height ear height heterotic loci
下载PDF
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BIL)和染色体片断置换系群体(CSSL)检测水稻生物量相关性状的QTL
9
作者 纪晓卿 周峰 +1 位作者 谢坤 江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1-697,共7页
利用水稻籼粳亚种间组合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IL)群体的98个株系,以株高、穗重、秆重、粒重为生物量的鉴定指标,对生物量数量性状基因座(QTL)进行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检测到控制株高、单穗总重、单秆重、单... 利用水稻籼粳亚种间组合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IL)群体的98个株系,以株高、穗重、秆重、粒重为生物量的鉴定指标,对生物量数量性状基因座(QTL)进行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检测到控制株高、单穗总重、单秆重、单穗粒重的QTL分别为3个、3个、1个和5个。利用以Nipponbare为遗传背景、Kasalath为置换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的54个家系,对BIL群体中定位到的生物量相关QTL进行验证,结果表明,Kasalath置换片段携带QTL的对应家系的表型与背景亲本Nipponbare有极显著的差异,证实BIL群体中检测到的生物量相关QTL真实存在,其中控制株高、单穗总重、单秆重的QTL来自Kasalath的等位基因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控制单穗粒重的QTL来自Kasalath的等位基因则具有减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物量 回交重组自交系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数量性状位点
下载PDF
基于不同遗传群体的大豆分枝数QTL定位分析
10
作者 朱晨博 张东梅 +7 位作者 孙明明 刘淼 袁明 贾晓轲 赵艳强 张艳婷 杨明亮 陈庆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7-1028,共12页
分枝数是大豆重要的农艺性状,与大豆株型结构、产量潜力和适应性密切相关。为挖掘大豆分枝数稳定遗传位点,本研究以多分枝大豆Charleston和主茎型大豆东农594为亲本构建的148份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和以主茎型大豆绥农14和多分枝野生大... 分枝数是大豆重要的农艺性状,与大豆株型结构、产量潜力和适应性密切相关。为挖掘大豆分枝数稳定遗传位点,本研究以多分枝大豆Charleston和主茎型大豆东农594为亲本构建的148份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和以主茎型大豆绥农14和多分枝野生大豆ZYD00006为亲本构建的213份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s)2个遗传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ICIMapping软件中的完备区间作图法(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ICIM)和Win-QTL-Cart 2.5软件中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对2018-2021年两个遗传群体的分枝数表型数据进行QTL分析,对QTL置信区间内的候选基因进行挖掘。共检测到17个与大豆分枝数性状相关的QTL位点,其中qBNA2_1和qBNK_1在不同年份和不同群体中稳定出现,分布在第8和9号染色体。根据基因注释等信息对两个QTL区间内的候选基因进行筛选,并通过qRT-PCR预测Glyma.08G053700、Glyma.08G068200、Glyma.08G082400和Glyma.09G167100为调控分枝数的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探明大豆分枝数形成的遗传机制,为大豆理想株型研究提供候选基因与材料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重组自交系(RIL)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 分枝数 QTL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CSSL37的YSA基因进行定点编辑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德卫 郑向华 +6 位作者 项光海 曹源伟 程朝平 叶宁 黄凤凰 王皓毅 叶新福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18-1824,共7页
水稻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是作物新资源的挖掘、数量遗传研究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理想工具和材料。CRISPR-Cas9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基因编辑技术,通过该技术已对多种植物的基因组进行... 水稻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是作物新资源的挖掘、数量遗传研究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理想工具和材料。CRISPR-Cas9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基因编辑技术,通过该技术已对多种植物的基因组进行了编辑。YSA的突变体ysa,由于在编码区5个碱基的缺失导致白化的性状,ysa在3叶期以前发育出白化叶,之后叶片逐渐变绿,到6叶期完全恢复成正常绿色。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同时含有2个sg RNA载体,以CSSL37株系为材料,通过对YSA基因进行定向编辑和修饰。结果表明,获得CSSL37株系的转基因苗20株,有18个株系在目标区域内序列均发生变化,其中有2个株系在T0代已经纯合,出现目标性状的表型。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基因编辑体系和创制优异的水稻新材料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 基因编辑 新材料
原文传递
大豆株高QTL定位及候选基因挖掘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海洋 侯立龙 +4 位作者 曹富斌 魏茹茹 谢建国 蒋洪蔚 陈庆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3-292,共10页
大豆株高(plant height,PH)对理想株型和产量有重要影响,为筛选株高相关候选基因,以包含208个株系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群体为材料,对大豆株高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12个与大豆株高相关... 大豆株高(plant height,PH)对理想株型和产量有重要影响,为筛选株高相关候选基因,以包含208个株系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群体为材料,对大豆株高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12个与大豆株高相关的QTL位点,其中qPH7-1、qPH12-1和qPH16-1在不同年份被重复检测到。对3个QTL区间进行基因注释得到35个基因。根据基因注释、双亲序列比对和qRT-PCR,最终预测Glyma.16G198800和Glyma.16G199000为调控大豆株高的候选基因。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Glyma.16G198800中SNP-4034在双亲间的差异可能是导致株高产生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 株高 QTL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利用粳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检测水稻抗亚铁毒胁迫有关性状QTL(英文) 被引量:20
13
作者 万建林 翟虎渠 +2 位作者 万建民 安井秀 吉村淳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93-898,共6页
潜育性水稻田广泛分布于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塞拉里昂、利比亚、尼日利亚、哥伦比亚和菲律宾等国 ,其中我国南方稻区就有近 70 0万公顷低产潜育性水稻田。该类水稻田还原性强 ,矿质营养失调 ,尤以Fe2 + 过量积累 ,对水... 潜育性水稻田广泛分布于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塞拉里昂、利比亚、尼日利亚、哥伦比亚和菲律宾等国 ,其中我国南方稻区就有近 70 0万公顷低产潜育性水稻田。该类水稻田还原性强 ,矿质营养失调 ,尤以Fe2 + 过量积累 ,对水稻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逆境胁迫作用。培育抗亚铁毒的水稻品种是简便、经济有效地提高稻谷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利用由粳稻品种Asominori与籼稻品种IR2 4杂交衍生的Asominori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SegmentSubstitutionLines,CSSLs)群体为材料 ,检测与抗亚铁毒胁迫有关性状QTL。共检测到与抗亚铁毒胁迫有关性状QTL14个 ,各QTL的LOD值为 2 72~ 6 6 3。其中检测到与抗亚铁毒胁迫直接有关的性状叶片棕色斑点指数QTL 3个 ,分别位于第 3、9、11染色体C5 15~XNpb2 79、R2 6 38~C12 6 3和G14 6 5~C95 0之间 ,对应的贡献率分别为 16 4 5 %、11 16 %和 2 8 0 2 % ;与其他已发表的定位结果比较发现 ,位于第三染色体C5 15~XNpb2 79间控制叶片棕色斑点指数的QTL与水稻功能图谱上控制叶绿素含量的QTL的位置一致 ;表明在亚铁毒胁迫条件下 ,水稻在其叶片表面出现棕色斑点 ,叶片衰老 ,产生一些叶绿素降解物或衍生物 ,以提高叶片细胞对亚铁等重金属毒害的耐受力。另外 ,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亚铁毒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 数量性状位点(QTLs)
下载PDF
多环境下野生大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农艺性状相关QTL/片段的鉴定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向仕华 王吴彬 +5 位作者 何庆元 杨红燕 刘成 邢光南 赵团结 盖钧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2,共13页
【目的】改进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挖掘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中蕴藏的农艺性状优异等位变异,为拓宽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遗传基础提供材料和依据。【方法】通过标记加密和剔除部分单标记型片段的方法,改... 【目的】改进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挖掘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中蕴藏的农艺性状优异等位变异,为拓宽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遗传基础提供材料和依据。【方法】通过标记加密和剔除部分单标记型片段的方法,改进以野生大豆N24852为供体,栽培大豆NN1138-2为受体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群体Soja CSSLP1;对改进后的群体(Soja CSSLP2)进行3年2点田间试验,通过单标记分析、区间作图、完备复合区间作图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等4种定位方法,结合与轮回亲本有显著差异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间相互比对,检测与大豆开花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相关的野生片段。【结果】改进后的群体(Soja CSSLP2)由150个CSSL构成,其中,有130个家系与Soja CSSLP1相同;在原遗传图谱上,新增40个SSR标记,相邻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由16.15 c M变为12.91 c M,大于20 c M的区段由32个减少至17个,标记覆盖遗传距离总长度较原图谱(2 063.04 c M)增加103.52 c M;群体NN1138-2背景回复率变幅为79.45%—99.70%,平均为94.62%。利用Soja CSSLP2群体,分别鉴定到与开花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相关的4、5、5、7、14和3个工作QTL(working QTL)/片段,其中有15个工作QTL/片段能在多个环境下检测到,属共性工作QTL(joint working QTL);除片段Sct_190—Sat_293上的主茎节数位点外,野生等位变异具有的加性效应方向与双亲表型差异方向一致;单个位点分别能解释5%—64%的表型变异;同时,分别检测到3、2和2个与地点存在互作的株高、主茎节数和单株荚数QTL/片段,其中与凤阳环境的互作均具有增加表型的效应,这可能与凤阳较南京所处纬度高有关;这些位点/片段分布在26个染色体片段上,其中有7个片段与2个及以上性状相关,可能是性状相关的遗传基础;与前人结果比较,有3个开花期、3个株高、2个主茎节数、2个单株荚数、8个百粒重、2个单株粒重位点能在其他遗传背景栽培大豆中检测到,说明在这些位点上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间及栽培大豆间均存在遗传差异;另外18个位点(片段)为本研究利用野生大豆的新发现。【结论】大豆开花期、株高和主茎节数的遗传基础较百粒重简单,前者均存在效应较大位点/片段,后者多由小效应位点控制,遗传基础极为复杂;野生大豆中蕴藏着新的等位变异,能拓宽栽培大豆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 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 Merr.)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覆盖野生稻基因组的染色体片段替换系的构建及其米质相关数量性状基因座位的鉴定 被引量:26
15
作者 郝伟 金健 +2 位作者 孙世勇 朱美珍 林鸿宣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4-362,共9页
染色体片段替换系(CSSL)是基因组水平快速初步定位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的良好材料,而水稻的品质性状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因此可用替换系鉴定控制水稻品质性状的QTL。本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MAS)构建了由133个株系组成的以‘... 染色体片段替换系(CSSL)是基因组水平快速初步定位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的良好材料,而水稻的品质性状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因此可用替换系鉴定控制水稻品质性状的QTL。本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MAS)构建了由133个株系组成的以‘特青’(籼稻品种)为轮回亲本,以海南的一种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覆盖绝大部分野生稻基因组的染色体片段替换系。利用这套替换系,初步定位了控制稻米外观和理化品质性状的15个QTL,为今后水稻品质性状QTL的克隆以及稻米品质相关性状的改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片段替换系(cssl) 外观品质 理化品质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
下载PDF
两种供氮水平下水稻生长后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英文) 被引量:7
16
作者 童汉华 梅捍卫 +4 位作者 余新桥 徐小艳 李明寿 章善庆 罗利军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8-467,共10页
以特青为母本与Lemont杂交,然后用特青为轮回亲本回交,建立特青背景下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在正常和低氮条件下分别在生长后期对株高(PH)、单株穗数(PN)、叶绿素含量(CC)、地上部干物重(SDW)和单株籽粒产量(YD)等性状进行了QT... 以特青为母本与Lemont杂交,然后用特青为轮回亲本回交,建立特青背景下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在正常和低氮条件下分别在生长后期对株高(PH)、单株穗数(PN)、叶绿素含量(CC)、地上部干物重(SDW)和单株籽粒产量(YD)等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共检测到31个QTL。其中在正常供氮水平下控制PH、PN、CC、SDW和YD的QTL 数目均为 3 个;在低氮水平下检测到 5、4、5 和 2 个影响 PH、PN、CC 和 SDW 的 QTL,在低氮水平下没有检测到控制YD的位点。大部分QTL集中在第2、3、7、11和12染色体上,影响不同性状或在两种供氮水平下影响同一性状的QTL 在染色体上成串或成簇分布。其中 RM30-RM439、RM18-RM478、RM309-RM270、RM235-RM17 等区域同时检测到控制两个以上性状的 QTL,表现出明显的一因多效现象。推测仅在低氮水平下检测到的 QTL 可能跟水稻对低氮胁迫耐性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数量性状座位(QTL)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水稻株高性状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5
17
作者 范桂枝 蔡庆生 +2 位作者 王春明 万建民 朱建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3-440,共8页
以粳稻品种Asominori与籼稻品种IR24的杂交组合所衍生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为材料,田间试验分别在FACE(CO2浓度约570μmol mol-1)和对照(CO2浓度约370μmol mol-1)下,对水稻株高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somi... 以粳稻品种Asominori与籼稻品种IR24的杂交组合所衍生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为材料,田间试验分别在FACE(CO2浓度约570μmol mol-1)和对照(CO2浓度约370μmol mol-1)下,对水稻株高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sominori和IR24的株高、穗长、上位第一节间长和上位第二节间长在FACE和对照下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供试株系的4个株高性状对CO2浓度升高都呈正负两种响应,其变化最大的株系为AI7和AI44(株高分别增加14.2cm和降低4.54 cm),AI9和AI12(穗长分别增加3.56 cm和降低2.39 cm),AI39和AI27(上位第一节间长分别增加15.74cm和降低1.49 cm),AI32和AI53(上位第二节间长分别增加8.09 cm和降低3.00 cm);FACE和对照下分别检测出14和15个QTL,分布在除第2、7、9和第10号染色体外的各染色体上,其中5个(qPH6-4、qPH8-4、qPL8-4、qPL12-4和qLFN6-4)在FACE和对照条件下同时检测到,分布在第6、8和第12染色体上,而其余的只在FACE或对照下检测到。这29个QTLs中,3个(qPH6-4QE、qPH8-4QE和qLSN5-4QE)具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在不同的CO2环境下,测试性状发生不同程度的表型变异。结果推论,对CO2浓度增加敏感的QTL位点,可能受到CO2浓度增加的诱导,可见控制水稻株高性状的QTL与CO2增加的环境发生了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cssls QTL 水稻 株高
下载PDF
棉花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芳 马军 +4 位作者 郭玉平 郭显 刘圆圆 孙学振 宋宪亮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棉花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s)为材料,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铃数、单铃重、株高、果枝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0.327、0.275、0.265,均达极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增加铃数、果枝数,提高铃重... 以棉花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s)为材料,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进行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铃数、单铃重、株高、果枝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0.327、0.275、0.265,均达极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增加铃数、果枝数,提高铃重、株高是获得较高产量的基础。通径分析表明单株铃数对皮棉产量有最高的直接效应(通径系数为0.8960),其次为铃重(通径系数为0.3729)。因而,棉花高产育种中应注重植株中等偏高、果枝始节低、果枝数多、铃多铃大性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sls 棉花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基于染色体置换系的野生稻抽穗期及紫色性状QTL的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静 孙妍 +10 位作者 齐兰 苏龙 丁膺宾 许睿 张莉珍 王艳艳 郑晓明 张丽芳 程云连 乔卫华 杨庆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8-577,共10页
利用一套以9311为背景的普通野生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为研究材料,进行野生稻相关QTL的定位与基因的鉴定。在多年多点的抽穗期调查数据基础上,结合200多个分子标记引物的基因型鉴定结果,定位到11个与抽穗期相关的QTL;选取携带相关QTL... 利用一套以9311为背景的普通野生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为研究材料,进行野生稻相关QTL的定位与基因的鉴定。在多年多点的抽穗期调查数据基础上,结合200多个分子标记引物的基因型鉴定结果,定位到11个与抽穗期相关的QTL;选取携带相关QTL导入片段的两个置换系进一步研究,发现2个抽穗期主效QTL均为已克隆基因的等位基因。利用叶鞘、稃尖、柱头颜色与9311差异显著的一个单片段置换系定位到来自野生稻的紫色性状基因Or C,初步鉴定与栽培稻的等位基因功能不同。这些结果再次表明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是行之有效的QTL定位以及基因发掘的遗传群体。通过对抽穗期、紫色性状相关QTL的定位与基因的鉴定,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ssl 抽穗期 紫色性状 QTL定位
下载PDF
多环境下稻米粒重的QTL定位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秀菊 万向元 +5 位作者 江玲 肖应辉 刘世家 陈亮明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71-1776,共6页
以粳稻Asominori为遗传背景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群体为材料,利用基于性状-标记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稻谷粒重和精米粒重进行多环境的QTL定位。结果在5个环境共检测到6个粒重相关QTL,分布于第1、6、7和8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 以粳稻Asominori为遗传背景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群体为材料,利用基于性状-标记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稻谷粒重和精米粒重进行多环境的QTL定位。结果在5个环境共检测到6个粒重相关QTL,分布于第1、6、7和8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介于13%~35%;其中控制精米粒重的qMRW-1α和稻谷粒重的qPRW-1在不同环境中均能稳定表达,且均佗于第1染色体RFLP标记XNpb113附近,该基因座还同时控制着粒宽。qMRW-1α和qPRW-1共同对应的置换系AIS8和AIS11与Asominori的粒重差异在不同环境中均显著(P〈0.05),表明该QTL的等位基因在不同环境中效应显著。比较发现该QTL在不同遗传群体中均能被重复检测到,且与蔗糖磷酸合酶基因(SPS)位置一致,推测该QTL与淀粉合成代谢有关。qMRW-1。和qPRW-1在不同环境条件和遗传背景中表达,因此可用于进一步的精细定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米粒重 稻谷粒重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