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 VIRTUAL ENDOSCOPY IN ASSESSING OSSICULAR CHAIN DISRUPTION CSUSED BY TEMPORAL BONE FRACTURE AND EAR TRAUMA
1
《Journal of Otology》 2013年第2期104-111,共8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VE) in assessing ossicular chain disruption in temporal bone fracture and ear trauma with intact tympanum. Methods High resolution spiral comput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VE) in assessing ossicular chain disruption in temporal bone fracture and ear trauma with intact tympanum. Methods High resolution spir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 was completed in 35 cases of temporal bone fracture and 5 cases of tympanum trauma, all with intact or healed tympanum.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was completed using a virtual endoscopy software. Audiological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all patients and evaluation of facial nerve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s with mild conductive deafness, ossicular chain subluxation on VE, and no facial paralysis were treated conservatively for 4-12 weeks with repeated hearing evaluation; those with facial paralysis underwent surgery if no recovery after 4- 8 weeks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conductive hearing loss or mixed hearing loss, incus long process fracture or dislocation on VE and facial paralysis, underwent ossicular chain reconstruction and facial nerve decompression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4-8 weeks, or exploratory tympanotomy only if no facial paralysis. VE, audiological tests and facial nerve function tests were repeated in 3-6 months after surgery. Results Of the 6 cases with mild conductive hearing loss, ossicular chain subluxation and no facial paralysis, 3recovered to normal hearing spontaneously and 3 showed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after 4-12 weeks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4-8 weeks, 3 of the 12 cases with mild conductive deafness, ossicular chain dislocation on VE and facial paralysis recovered to normal hearing and HouseBrackmann(HB) grade I facial function from HB grade II,4 showed facial function recovery to HB grade I(n=2) or II(n=2) from HB grade III but no hearing recovery, and 5 gained no recovery and went on to receive exploratory tympanotomy and facial nerve decompression. The 11 case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conductive deafness, incus long process fracture or dislocation on VE and facial paralysis all received ossicular chain reconstruction and facial nerve decompression after 4-8 weeks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he 7 case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conductive deafness, dislocated or fallen incus on VE but no facial paralysis received ossicular chain reconstruction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he 4 cases with mixed hearing loss, dislocated or fallen incus on VE and no facial paralysis received ossicular chain repair via the intact canal wall epitympanum approach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Pharmacological therapies continued postoperatively in these patients to treat sensorineural deafness. Although temporal bone CT scans displayed the fracture line and malleus/incus abnormalities, VE provided additional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dislocation of incudomalleal and incudostapedial joints, incus dislocation or fracture, separation between crus longum incudis and stapes, and incus shifting. These were all confirmed during surgery. VE results and surgery findings were 100% consistent in patients with ossicular chain disruption. Conclusion VE can provide reliable visual evidence for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raumatic ossicular chain disruption, timing of surgery and individualizing surgical strategies and postoperative follow-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ral bone fracture ear trauma virtual ct endoscopy(V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 ossicular chain disruption
下载PDF
MRI联合CTVE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邱娅 周仁冰 +3 位作者 吴仕吉 田序伟 戴国朝 阿迪力·阿布来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3期45-47,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联合CT仿真内窥镜(CTVE)检查在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6月于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行MRI及CTVE检查,且于检查后2周内接受手术治疗,以肠...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联合CT仿真内窥镜(CTVE)检查在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6月于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行MRI及CTVE检查,且于检查后2周内接受手术治疗,以肠镜取样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将MRI检查、CTVE检查及MRI联合CTVE检查结果分别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MRI检查T分期与病理一致43例,17例不一致,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71.67%;CTVE检查T分期与病理一致50例,10例不一致,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3.33%;MRI联合CTVE检查T分期与病理一致57例,3例不一致,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5.00%;MRI联合CTVE检查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RI、CTVE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0,3.333,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MRI联合CTVE检查是一种准确度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准确评估术前T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ct仿真内窥镜 结直肠癌 术前分期 诊断
下载PDF
利用ERCP后留置管行CTVE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詹松华 董宁欣 +2 位作者 郑少强 杨振燕 吴元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 :探讨ERCP后利用留置管进行螺旋CT仿真内窥镜 (CTVE)检查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2 6例行ERCP术后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和CTVE重建 ,分析CTVE图像显示病变的能力。结果 :CTVE图像显示 ,胆管、胆囊未见明显异常 5例 ,表... 目的 :探讨ERCP后利用留置管进行螺旋CT仿真内窥镜 (CTVE)检查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2 6例行ERCP术后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和CTVE重建 ,分析CTVE图像显示病变的能力。结果 :CTVE图像显示 ,胆管、胆囊未见明显异常 5例 ,表现为胆管内径匀称 ,壁光整 ;胆系结石 14例 ,见胆管或胆囊内光整的隆起性改变 ,临近管壁光整 ;胆系癌肿 5例 ,表现为腔内隆起性改变 ,表面不光整 ,周围管壁凹凸不平 ;胆总管炎性狭窄 2例 ,表现为胆总管腔渐进性狭窄。结论 :ERCP后CTVE较为满意地显示了胆系疾病腔内改变的细节 ,可获得类似于内窥镜效果的图像 ,对临床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 螺旋ct 仿真内窥镜
下载PDF
Diagnostic Value of 128-slice Spiral CT Combined with Virtual Colonoscopy for Colorectal Cancer 被引量:4
4
作者 Wen-juan TANG Zhuang NIE +3 位作者 Wen-liang FAN Lan CHENG Zi-qiao LEI Ming YANG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19年第1期146-152,共7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128-slice spiral CT combined with virtual colonoscopy in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45 patients of colorectal diseas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128-slice spiral CT combined with virtual colonoscopy in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45 patients of colorectal diseases who underwent definition AS+128-slice spiral CT combined with virtual colonoscopy after bowel preparation and gas injection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of this technology.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electronic colonoscopy and were confirmed by pathology.In total,colorectal cancer was confirmed in 42 cases and inflammation in 3 cases.Diagnostic results shows:there were 17 cases of lump,10 cases of infiltration,6 cases of ulcer,9 cases of mixed type,4 cases of liver metastases,and 36 case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128-slice spiral CT combined with virtual colonoscopy and electronic colonoscopy in detection,localiz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lorectal tumors.CT virtual endoscopy has great advantages in observing the invasion around the lesion and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metastasis in distant organs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It is also possible to understand the shape of the lesion in the intestinal lumen and the length of the lesion involving the lumen of the intest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8-slice SPIRAL ct virtual endoscopy COLOREctAL cancer
下载PDF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技术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栾海 王春生 李宏伟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如何改进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技术,以提高腺样体肥大患者三维成像质量。方法:利用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对32例腺样体肥大患者进行检查,合理调整扫描参数、控制成像方向,形成三维鼻咽前视位及后视位仿真内镜影像,将螺旋CT检查... 目的:探讨如何改进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技术,以提高腺样体肥大患者三维成像质量。方法:利用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对32例腺样体肥大患者进行检查,合理调整扫描参数、控制成像方向,形成三维鼻咽前视位及后视位仿真内镜影像,将螺旋CT检查情况与术中或鼻内窥镜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本组腺样体肥大患者全部完成CTVE检查,CTVE前视位与NE检查后鼻孔阻塞程度结果进行统计学一致性分析,配对卡方χ2=4.000,P=0.261(>0.05),Kappa检验值为0.806(>0.75)。提示2组数据一致性较好,诊断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对腺样体肥大患者检查时合理调整扫描参数、控制成像方向,可取得对临床有价值的三维重建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螺旋ct仿真内窥镜 鼻内窥镜 成像质量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筛查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6
作者 刘居上 李楠馨 李慧芳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9期1087-1088,1091,共3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筛查价值及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CT检查和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 目的:分析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筛查价值及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CT检查和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CT检查和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检查的准确率。结果:经病理检查确诊有120例为恶性结直肠癌,另外40例为良性结直肠肿瘤;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良性预测值、恶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常规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54、9.842、9.830、17.245、19.472,P<0.05);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检查的DLP、CTDlw显著低于常规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143、127.114,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能够准确的诊断筛查早期结直肠癌,并能够获得比CT更高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 早期结直肠癌 诊断 筛查价值 准确性
下载PDF
CT仿真内镜临床应用的评价 被引量:46
7
作者 陈峰 郑凯尔 +4 位作者 居胜红 刘万花 毛文萍 徐秋贞 肖文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初步评价CT仿真内镜 (CTVE)临床应用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应用GE公司HispeedCTi螺旋CT扫描机及CTVE软件Navigator对 113例 (86例患者 ,2 7例正常人 )进行临床应用 ,其中气道 39例 ,消化道 33例 ,喉 13例 ,心血管 12例 ,耳部 6例 ... 目的 初步评价CT仿真内镜 (CTVE)临床应用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应用GE公司HispeedCTi螺旋CT扫描机及CTVE软件Navigator对 113例 (86例患者 ,2 7例正常人 )进行临床应用 ,其中气道 39例 ,消化道 33例 ,喉 13例 ,心血管 12例 ,耳部 6例 ,胆道4例 ,膀胱、输尿管 3例 ,副鼻窦 3例。 72例患者经病理证实。结果 CTVE所见正常解剖及病变与纤维内镜所见类似。CTVE可清楚显示管腔狭窄与闭塞、5mm以上的肿块性病变及 14mm以上的溃疡性病变。CTVE具有一定的病变定位、定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仿真内镜 ctve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6
8
作者 潘自来 张欢 +3 位作者 张绍斌 宋琦 凌华威 陈克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8-481,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 (CTVE)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以手术病理或电子内镜检查结果为最终判断依据 ,对 4 0例患者进行CTVE检查 ,探讨该检查手段的检查前准备 ,扫描参数 ,三维后处理方式及其...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 (CTVE)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以手术病理或电子内镜检查结果为最终判断依据 ,对 4 0例患者进行CTVE检查 ,探讨该检查手段的检查前准备 ,扫描参数 ,三维后处理方式及其与原始图像相结合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比较CTVE的肿瘤显示与最终诊断的符合程度及各种重建方式对胃癌显示的有效性。结果 CTVE检查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 97% ,特异性为 75 % ,准确性为 95 % ,漏诊率为 3% ,误诊率为 2 5 % ,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7%和 7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仿真内镜技术 胃癌 诊断
下载PDF
CT仿真胃镜及三维成像在胃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郑凯尔 陈峰 +4 位作者 居胜红 仲刚才 陈龙桂 张俭 李国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716-719,共4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仿真胃镜 (CTVG)及三维成像技术在胃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5例可疑胃部疾病患者螺旋CT扫描后原始数据行CTVG、表面遮盖显示 (SSD)及透明成像 (Raysum)三种图像后处理 ,并与X线钡餐 (GI)及纤维胃镜 (FG)结... 目的 探讨螺旋CT仿真胃镜 (CTVG)及三维成像技术在胃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5例可疑胃部疾病患者螺旋CT扫描后原始数据行CTVG、表面遮盖显示 (SSD)及透明成像 (Raysum)三种图像后处理 ,并与X线钡餐 (GI)及纤维胃镜 (FG)结果比较。结果 临床应用表明 ,CTVG在胃部疾病中可获得FG效果 ,对胃部疾病定位准确 ,定性有一定帮助 ,尤其对胃癌可准确进行CT分型。结论 目前 ,CTVG尚不能取代FG。CTVG、SSD、Raysum和轴位影像相结合对胃部病变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G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仿真成像 三维成像 胃部病变
下载PDF
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CT仿真显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詹松华 毛新清 +2 位作者 杨振燕 郑少强 张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 探讨CT仿真 (CTVE)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15只新西兰大白兔 ,喂以高脂饲料 3个月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对其主动脉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 ,将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CTVE重建 ,将影像所见与病理结果对照进行统计... 目的 探讨CT仿真 (CTVE)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15只新西兰大白兔 ,喂以高脂饲料 3个月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对其主动脉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 ,将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CTVE重建 ,将影像所见与病理结果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VE对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68.75 %、71.43 %、2 8.5 7%、3 1.2 5 %、73 .3 3 %和 66.67%。CTVE检查与病理检查之间具有相关性 (rs=0 .3 2 7,P <0 .0 5 )。结论 CTVE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具有形象直观和无创伤性的优点 ,可作为其他诊断方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ct仿真内镜 影像学诊断 图像重建 动物模型 AS
下载PDF
CT仿真内镜对鞍底的显示及在经蝶垂体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蔡梅钦 秦峰 +6 位作者 邹艳 李文胜 胡冰 王辉 何海勇 凌聪 郭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4-787,792,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技术(CTVE)对鞍底的显示情况及其在经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9例垂体瘤经蝶手术中,对术前常规CT检查数据进行CTVE及多平面重建(MPR),比较两种方法对鞍底的显示情况。通过传输函数设计容积重建技术透视鞍...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技术(CTVE)对鞍底的显示情况及其在经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9例垂体瘤经蝶手术中,对术前常规CT检查数据进行CTVE及多平面重建(MPR),比较两种方法对鞍底的显示情况。通过传输函数设计容积重建技术透视鞍底,了解其深部颈内动脉的位置。【结果】CTVE能以三维图像的形式显示鞍底表面解剖结构,在119例蝶窦中共发现平坦形鞍底23个(19.3%)、球形鞍底96个(80.7%)、鞍底骨质破坏22个(18.5%)。通过CTVE的透视功能,能透过鞍底直接观察到鞍底深部增强的颈内动脉,在微腺瘤中同时能观察到增强的垂体组织。【结论】CTVE能以三维图像的形式显示鞍底的表面解剖结构,通过透视功能可透过鞍底显示深部的颈内动脉及部分垂体组织。对于垂体瘤经蝶手术,术前CTVE可帮助了解鞍底的三维解剖结构及手术计划的形成,术中可指导对鞍底辨认及鞍底骨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仿真内镜 垂体瘤 经蝶入路 鞍底
下载PDF
小肠CT仿真内镜临床应用初探 被引量:11
12
作者 梁宝松 葛英辉 +6 位作者 郭滢 朱绍成 孙晓平 杨玉秀 谢瑞刚 张继良 程天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67-272,共6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材料和方法 :32例病人采用内镜插管法充气 (9例 )或口服产气粉加逆行注气 (23例 )的方法进行多层螺旋CT小肠段仿真内镜研究。对照组14例采用口服10 %的300mg/ml非离子型造影...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材料和方法 :32例病人采用内镜插管法充气 (9例 )或口服产气粉加逆行注气 (23例 )的方法进行多层螺旋CT小肠段仿真内镜研究。对照组14例采用口服10 %的300mg/ml非离子型造影剂的方法充盈小肠。10例小肠病变CTVE表现与手术和其他检查方法对照。结果 :小肠扩张程度以充气法好于服造影剂法。10例小肠病变CTVE表现能较正确地反映病变在肠腔内的改变(对照手术结果 ) ,结合CT容积扫描的MPVR与横断面图像 ,在显示病变位置、范围、腔内外和周围组织情况等方面有其优越性。结论 :小肠CTVE检查技术操作简单 ,安全 ,无痛苦 ,是一项有待开发的新的检查项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疾病 ct仿真内镜 临床应用 内镜插管法 产气粉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与电子肠镜在诊断大肠癌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志清 罗帝林 +5 位作者 吴冬 谭永良 侯瑜 专庆春 黄春元 郑可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90-89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CTVC)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1例大肠癌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仿真内镜成像,并与电子肠镜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1例大肠癌患者中,CTVC检出了全部肿瘤,检出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CTVC)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1例大肠癌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仿真内镜成像,并与电子肠镜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1例大肠癌患者中,CTVC检出了全部肿瘤,检出率为100.0%;电子肠镜检出肿瘤19个,检出率为90.5%。CTVC对肿块型大肠癌的判断较电子肠镜准确,两种方法对肿块型大肠癌的分型符合率分别为9/9和8/9;CTVC对浸润型、溃疡型及混合型大肠癌的判断与电子肠镜相当。CTVC对右半结肠癌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0%,高于电子肠镜的85.7%,对左半结肠癌的定位诊断符合率(100.0%)与电子肠镜(100.0%)相同。结论多层螺旋CTVC可旋转任意角度及远、近两端分别观察肿瘤的形态特征,并能准确定位及判断肿瘤浸润范围,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ct仿真内镜 电子肠镜
下载PDF
多层面螺旋CT结肠仿真内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玉林 陈宪 +4 位作者 安连峰 陈军 杜东平 葛鸿惠 付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探讨MSCT结肠仿真内镜优化的成像参数。方法 猪结肠 8段 ,于肠壁内面模拟病变后行MSCT扫描 ,准直层厚 1.0mm、2 .5mm、5 .0mm ,螺距 1.2 5、1.75及重叠重建率 0 %、5 0 %、70 %分别匹配 ,共 16组图像分别行VC观察。结果 第 1组 ... 目的 探讨MSCT结肠仿真内镜优化的成像参数。方法 猪结肠 8段 ,于肠壁内面模拟病变后行MSCT扫描 ,准直层厚 1.0mm、2 .5mm、5 .0mm ,螺距 1.2 5、1.75及重叠重建率 0 %、5 0 %、70 %分别匹配 ,共 16组图像分别行VC观察。结果 第 1组 (准直层厚 1.0mm ,Pitch 1.2 5 ,重叠重建率 5 0 % )病变检出准确率最高 ,但与第 2~ 4、9~ 12组病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其中第 12组 (准直层厚 2 .5mm ,Pitch 1.75 ,重叠重建率 5 0 % )的扫描时间和CTDI最小 ,容积重建法VC的检出准确率高于表面重建法VC。结论 层厚和重叠重建率对MSCTVC的病变检出准确率有明显影响 ,优化参数为 :准直层厚 2 .5mm ,螺距 1.75 ,5 0 %重叠重建 ,容积重建法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仿真内镜 结肠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正常中耳腔的CT仿真内窥镜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合新 许庚 +3 位作者 虞春堂 史剑波 吕剑霆 王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1-262,265,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听骨链的CT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技术方法及其对中耳结构显示程度.方法:15例无中耳疾病的健康人,层厚1mm、螺距1.0轴位薄层扫描,骨算法、0.1~0.2mm间隔重建,行CTVE成像,观察正常听骨链的情况.结果:采用CTVE技术,对锤骨、... 目的:探讨正常听骨链的CT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技术方法及其对中耳结构显示程度.方法:15例无中耳疾病的健康人,层厚1mm、螺距1.0轴位薄层扫描,骨算法、0.1~0.2mm间隔重建,行CTVE成像,观察正常听骨链的情况.结果:采用CTVE技术,对锤骨、砧骨及锤砧关节及砧镫关节的显示率均能清晰的显示,砧镫关节呈'L'形.但镫骨底板和镫骨的前、后脚显示欠佳,约有1/3可以显示.结论:CTVE成像技术能很好地显示中耳腔内部的听骨链立体结构,特别是可以部分显示镫骨底板,该技术将在活体上对中耳腔形态及功能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内窥镜 中耳腔 听骨链
下载PDF
CT仿真内镜与多平面重建对垂体瘤患者蝶窦显示情况的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蔡梅钦 胡冰 +5 位作者 王辉 李文胜 石德金 何海勇 陈少琼 郭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2-414,419,共4页
目的:比较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简称CTVE)与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ar reconstruction,MPR)对垂体瘤患者蝶窦、鞍底的显示情况。方法:在119例垂体瘤经蝶手术中,对术前常规垂体CT检查数据分别进行MPR及CTVE重建,对两者显示... 目的:比较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简称CTVE)与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ar reconstruction,MPR)对垂体瘤患者蝶窦、鞍底的显示情况。方法:在119例垂体瘤经蝶手术中,对术前常规垂体CT检查数据分别进行MPR及CTVE重建,对两者显示的蝶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蝶窦表面解剖结构:蝶窦开口、蝶窦中隔、鞍底形状、斜坡凹陷、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管隆起方面,CTVE与MPR的显示率无明显差别,CTVE对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的显示率优于MPR,CTVE所提供的为三维图像,MPR提供的为二维图像。在显示深部解剖标志:斜坡松质骨、蝶窦壁厚度方面MPR明显优于CTVE。结论:CTVE能显示蝶窦浅表解剖结构的三维图像,可做为经蝶垂体瘤手术的术前了解蝶窦三维解剖结构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仿真内窥镜 多平面重建技术 垂体瘤 蝶窦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及血管仿真内镜技术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与评价 被引量:22
17
作者 谭理连 李扬彬 +3 位作者 傅慧芳 江金带 李树欣 周少萍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及血管仿真内镜技术(CTVE)在肾动脉狭窄(RAS)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例RAS及1例RAS肾切除术后患者行肾动脉SCTA及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表面遮盖成像(SS...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及血管仿真内镜技术(CTVE)在肾动脉狭窄(RAS)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例RAS及1例RAS肾切除术后患者行肾动脉SCTA及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表面遮盖成像(SSD)和最大密度投影(MIP)。3例同时行肾动脉血管CTVE成像。结果:SCTA 2DCT图像显示7例RAS患侧肾体积明显缩小,肾皮质明显变薄,无或部分强化。7例RAS SSD和MIP均可清晰显示肾动脉主干狭窄的部位、狭窄程度与范围,但不能显示肾段较小肾动脉的狭窄情况。1例RAS肾切除术后MIP和SSD未见肾动脉及其分支显示。3例肾血管CTVE能显示狭窄的肾动脉开口及管腔明显变窄。结论:SCTA及CTVE是诊断肾动脉主干狭窄的有效方法,基本上可代替动脉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 仿真内镜 螺旋ct
下载PDF
CT仿真内镜显示鞍底神经血管及其解剖标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蔡梅钦 秦峰 +4 位作者 胡冰 凌聪 王辉 李文胜 郭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显示鞍底深部血管神经及其表面解剖标志在经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8例垂体瘤经蝶手术中,利用Navigator Guide软件对术前垂体CT检查数据进行蝶窦CTVE重建,了解CTVE对鞍底血管、神经...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显示鞍底深部血管神经及其表面解剖标志在经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8例垂体瘤经蝶手术中,利用Navigator Guide软件对术前垂体CT检查数据进行蝶窦CTVE重建,了解CTVE对鞍底血管、神经及其解剖标志的显示情况。结果 CTVE能以三维图像的形式显示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管隆起、视神经管-颈内动脉隐窝,三者的显示率分别为:43.4%(111例)、37.5%(96例)、57.0%(146例)。通过传输函数设计技术(transfer functions),CTVE能透视显示出增强的颈内动脉100%(256例),可观察到有43.8%(112例)中隔附着于颈内动脉的浅面。通过动态调高观察阈值,CTVE能显示视神经管99.6%(255例),可观察到约17.3%(44例)中隔附着于视神经管表面。结论在经蝶手术中,术前CTVE能以三维图像的形式显示鞍底深部血管、神经及其解剖标志;术中能指导对上述鞍底血管、神经的辨认及鞍底骨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ct仿真内镜 视神经管 垂体瘤 经蝶手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仿真椎管镜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向子云 韦日宇 +3 位作者 肖树恺 赵立仁 陈平 侯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椎管内镜 (MSCT VEVC)的成像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6例正常人的椎管 (颈段椎管 14例、胸段椎管 8例、腰段椎管 12例 ,骶段椎管 2例 )和 2 8例病变椎管脊椎行多层螺旋CT扫描 ,扫描结束后行薄层重建 ,将图...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椎管内镜 (MSCT VEVC)的成像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6例正常人的椎管 (颈段椎管 14例、胸段椎管 8例、腰段椎管 12例 ,骶段椎管 2例 )和 2 8例病变椎管脊椎行多层螺旋CT扫描 ,扫描结束后行薄层重建 ,将图像传入CT 3D工作站 ,用Fly Through软件作仿真内镜处理 ,并就MSCT VEVC图像与CT轴位、多平面成像 (MPR)、表面遮盖法成像 (SSD)、容积成像 (VR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受检椎管均成功进行CT仿真椎管镜成像 ,MSCT VEVC像清楚显示相应正常骨性椎管及病理改变的管内表面情况。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椎管镜能立体、直观、全面地展示椎管形态改变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充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仿真镜 椎管
下载PDF
多层面CT仿真内镜对中央气道良性病变的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红 李惠民 +4 位作者 肖湘生 刘士远 李成洲 张沉石 金莉卿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virtual endoscopy,VE)在中央气道良性病变评价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9例中央气道良性病变,包括解剖性异常5例(气管性支气管2例、气管憩室1例、先天性支气管闭锁1例、食管气管瘘1例),炎症性病变14例(支气...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virtual endoscopy,VE)在中央气道良性病变评价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9例中央气道良性病变,包括解剖性异常5例(气管性支气管2例、气管憩室1例、先天性支气管闭锁1例、食管气管瘘1例),炎症性病变14例(支气管内膜结核9例、复发性多软骨炎3例、慢性炎症瘢痕2例)和其他10例(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撕裂2例、支气管腔内血凝块1例、支气管腔内痰栓5例、血管压迫2例)。痰液经CT复查或纤微支气管镜证实,其余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Fibrobronchoscope,FOB)及活检证实。采用多层面CT机,准直2.5mm或5mm,p=1.25或1.75,重建间隔1.6mm或2mm,容积性VE观察。结果:解剖性异常和疾液栓VE明确诊断(12/12),显示详细;其他气道良性疾病能一定程度上显示补充信息,对有辅助定位及判断良性狭窄的程度或范围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与FOB有较好的一致性(22/24)。结论:VE能充分显示良性病变,对横断面起很好的补充说明作用。解剖性异常和多数痰液栓能明确诊断,可免除FOB或重复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面ct仿真内镜 气道良性病变 气管性支气管 食管气管瘘 支气管内膜结核 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撕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