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AP)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曾蒙苏 王滨 周康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8-102,共5页
近年来,经动脉门脉造影CT(computed tomography arterial portography,CTAP)仅少数国外作者进行了原发或继发性肝癌诊断研究。我们共进行了25例CTAP 检查,其目的为了解CTAP 法在发现肝脏实质占位病灶(直径≤3.0cm)的敏感性如何,并且同... 近年来,经动脉门脉造影CT(computed tomography arterial portography,CTAP)仅少数国外作者进行了原发或继发性肝癌诊断研究。我们共进行了25例CTAP 检查,其目的为了解CTAP 法在发现肝脏实质占位病灶(直径≤3.0cm)的敏感性如何,并且同其他影像诊断技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5例小肝癌病人经手术病理证实共发现21个病灶(肿瘤直径≤3.0cm),CTAP 对肿瘤直径≤3.0cm 和≤1.0cm 的敏感性分别为90.5%(19/21)和75%(6/8),明显高于其他影像诊断技术。我们对肝癌在CTAP图上的表现和是否存在门静脉参与供血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总之,CTAP 在发现肝内小占位病灶(尤其直径≤1.0cm)的敏感性是目前所有影像诊断技术中最高的一种检查方法。怀疑肝内有占位病灶者,可合理选择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门脉造影 CT 小肝癌 敏感性 影像诊断技术 ctap
下载PDF
SCTAP对肝癌检测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曹觉 李海平 +6 位作者 彭光春 王志明 龙学颖 陈友良 李乔秀 谢江平 简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14-217,共4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经动脉门静脉造影 (SCTAP)对肝癌的检测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 2 3例肝局灶性病变采用SCTAP、常规CT、DSA显示病灶个数的差异性 ,分析肝局灶性病变SCTAP影像学征象。结果 :SCTAP较常规CT及DSA对显示小于 30 ... 目的 :评价螺旋CT经动脉门静脉造影 (SCTAP)对肝癌的检测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 2 3例肝局灶性病变采用SCTAP、常规CT、DSA显示病灶个数的差异性 ,分析肝局灶性病变SCTAP影像学征象。结果 :SCTAP较常规CT及DSA对显示小于 30 .0mm病灶数及小于 10 .0mm病灶数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或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对大于 30 .0mm病灶的显示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病灶周边可有门脉供血而内部无门脉供血是肝癌的特征性表现。SCTAP为肝癌的可切除性判断及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结论 :SCTAP与常规CT、DSA比较 ,对小肝癌或微小肝癌的检测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结合其它影像学手段 ,可明显提高其特异性。对于肝癌治疗方案的选择 ,SCTAP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门静脉造影 肝肿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诊断 治疗 Sctap
下载PDF
CTHA、CTAP在肝癌介入治疗后复查中的作用和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海珺 韩铭钧 任克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研究CTHA、CTAP在肝癌介入治疗复查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材料与方法  14例原发性肝癌TAE术后患者进行CTHA、CTAP检查。结果 CTHA、CTAP发现已栓塞灶周边复发 2 1个 ( 91.3 % ) ,新病灶 3 7个 ( 92 .5 % )。CTHA、CTAP清晰显示... 目的 研究CTHA、CTAP在肝癌介入治疗复查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材料与方法  14例原发性肝癌TAE术后患者进行CTHA、CTAP检查。结果 CTHA、CTAP发现已栓塞灶周边复发 2 1个 ( 91.3 % ) ,新病灶 3 7个 ( 92 .5 % )。CTHA、CTAP清晰显示了肝硬化结节的形态及血供变化。结论 CTHA、CTAP是肝癌介入治疗复查中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 ,对于评价疗效及早期发现病灶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复查 肝癌 介入疗法 CTHA ctap
下载PDF
门静脉螺旋CTAP三维重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金泳海 刘一之 丁乙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2期1303-1305,共3页
目的 评价门静脉螺旋CTAP(S- CTAP) 三维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并比较两种三维成像方法:表面阴影显示(SSD) 和最大强度投影(MIP) 对门静脉显示的差别。方法 对36 例肝癌患者经肠系膜上动脉(SMA) 置管行... 目的 评价门静脉螺旋CTAP(S- CTAP) 三维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并比较两种三维成像方法:表面阴影显示(SSD) 和最大强度投影(MIP) 对门静脉显示的差别。方法 对36 例肝癌患者经肠系膜上动脉(SMA) 置管行S- CTAP。结果 ①门静脉S- CTAP三维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门脉4 ~5 级小分支,并显示门脉分支受压、推移、破坏、中断等多种形态改变,优于间接门脉DSA。②SSD 能良好显示门脉主干及1 ~2 级大分支的立体解剖关系,MIP则对门脉4 ~5 级小分支和因病变引起的形态改变显示较好。结论 ①S- CTAP三维成像门脉显示优于间接门脉DSA。②SSD 能显示门脉血管树的立体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螺旋CT ctap 三维 肝肿瘤
下载PDF
CTAP、CTHA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海珺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0年第2期82-86,共5页
动脉性门脉成像(CTAP)、CT肝动脉成像(CTHA)是目前公认的检测小肝癌最敏感的方法,本文详述了由于螺旋CT技术的引进带来的CTAP、CTHA技术进展,侧重于二者的联合应用。并分类介绍了CTAP灌注异常的影像特点及在CTHA上的影像表现。最后介绍... 动脉性门脉成像(CTAP)、CT肝动脉成像(CTHA)是目前公认的检测小肝癌最敏感的方法,本文详述了由于螺旋CT技术的引进带来的CTAP、CTHA技术进展,侧重于二者的联合应用。并分类介绍了CTAP灌注异常的影像特点及在CTHA上的影像表现。最后介绍了它们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CT 诊断 ctap CTHA
下载PDF
肝脏CTHA/CTAP的检查体会
6
作者 张军华 叶平 +2 位作者 李勇武 董竞辉 吴铭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第7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CTHA/CTAP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双期CT扫描发现可疑病灶(含肝癌栓塞术后可疑复发的病例)69例患者行CTHA/CTAP检查。结果 确诊为肝癌42例;明确血管瘤诊断8例;可疑炎性假瘤1例;肝脏异常灌注10例。结论... 目的 探讨CTHA/CTAP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双期CT扫描发现可疑病灶(含肝癌栓塞术后可疑复发的病例)69例患者行CTHA/CTAP检查。结果 确诊为肝癌42例;明确血管瘤诊断8例;可疑炎性假瘤1例;肝脏异常灌注10例。结论与CT相比,CTHA/CTAP可明显提高肝癌的诊断率,并可判断病灶的血供来源,推测肝脏占位性病灶的恶性程度,指导临床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 ctap CTHA 查体 诊断价值 栓塞术后 CT扫描 炎性假瘤 肝脏异常 恶性程度
下载PDF
八层全功能螺旋CTAP、CTA在肝癌的诊断及介入中的作用
7
作者 马宝祥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16期608-609,共2页
  肝细胞癌(HCC)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75%~85%.我国为高发区.其起病隐匿,预后极差.多种影像检查方法的出现.为肝癌的诊断与治疗供了手段.特别是将CT扫描与血管造影技术相结合的肝脏颈动脉门脉造影CT(CTPA)和肝...   肝细胞癌(HCC)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75%~85%.我国为高发区.其起病隐匿,预后极差.多种影像检查方法的出现.为肝癌的诊断与治疗供了手段.特别是将CT扫描与血管造影技术相结合的肝脏颈动脉门脉造影CT(CTPA)和肝动脉造影CT(CTA)检查,在肝癌监测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备受重视.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应用使该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虽然CTPA、CTA检查依靠血管造影技术,但其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却少有报道.本文对我院2003年5月~2004年4月期间16例肝癌患者于介入治疗中进行了八层螺旋CTPA、CTA检查,探讨其应用价值和意义.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造影 肝癌 肝脏肿瘤 ctap 门脉主干 碘油沉积 间接门脉造影 螺旋
下载PDF
CTA和CTAP联合应用诊断肝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魏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360-362,共3页
关键词 CTA ctap 肝肿瘤 诊断
下载PDF
CTHA、CTAP联合应用技术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海珺 韩铭钧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CTHA ctap 肝动脉造影
下载PDF
CTHA与CTAP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守忠 戴峰 +2 位作者 丁苇 王晓维 江丽琴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7-809,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的肝动脉造影CT(CTHA)和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AP)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l例肝癌患者CTHA/CTAP图象与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形(DSA)进行分析对照,其中包括16例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 目的:探讨螺旋CT的肝动脉造影CT(CTHA)和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AP)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l例肝癌患者CTHA/CTAP图象与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形(DSA)进行分析对照,其中包括16例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患者。结果:三期增强扫描病灶检出率为72.4%,CTHA/CTAP联合应用病灶检出率为98.7%;CTHA/CTAP发现栓塞周边复发新发病灶25个.DSA发现8个。结论:CTHA/CTAP联合应用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对于疗效评价及早期发现病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造形CT 经动脉动脉造形CT 3期增强螺旋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形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CTHA、CTAP、Lp-CT判别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及瘢痕病灶
11
作者 邓辉 谢太喜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5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CTHA、CTAP和碘油CT(Lp-CT)在判别原发性肝癌术后小复发灶,特别是手术口周复发与瘢痕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8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19个≤3cm复发灶及手术口瘢痕的螺旋CT、DSA、CTHA、CTAP和Lp-CT表现。结果 Lp-CT19个碘油沉积... 目的探讨CTHA、CTAP和碘油CT(Lp-CT)在判别原发性肝癌术后小复发灶,特别是手术口周复发与瘢痕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8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19个≤3cm复发灶及手术口瘢痕的螺旋CT、DSA、CTHA、CTAP和Lp-CT表现。结果 Lp-CT19个碘油沉积灶,其中16个肝内病灶。螺旋CT、DSA、CTHA和CTAP结合检出个数分别是12、9、15,检出率分别是75%、56.3%、93.8%。手术瘢痕周围3个小复发灶,螺旋CT、DSA、CTHA和CTAP均未明确显示。结论 CTHA和CTAP结合是发现肝内复发小肝癌灶最敏感的方法,Lp-CT在发现微小肝癌和肝癌术后瘢痕周围小复发灶优于CTHA、CTAP。CTHA、CTAP和Lp-CT结合是区别肝癌术后瘢痕和复发灶最敏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HA ctap Lp-CT 原发性肝癌 术后复发
下载PDF
Role of Time Parameters for CTA and CTAP in the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12
作者 UnChen MingZhao YiOuyang LiLi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D 2005年第3期658-661,共4页
OBJECTIVE CT scans have become a conventional examin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mputed tomography arteriography (CTA)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arterial portography (CTAP) are more sensitive. In this investiga... OBJECTIVE CT scans have become a conventional examin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mputed tomography arteriography (CTA)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arterial portography (CTAP) are more sensitive. In this investigation, we defined the optimal time of CTA and CTAP during a dynamics can. METHODS CTAP: a 5-F Yashiro catheter was inserted to the superior mesentery artery under DSA, and the whole liver scanned 6 s after contrast medium injection. CTA: the 5-F Yashiro was inserted to the proper hepatic artery and a scan of the whole liver was performed 6-8 s after contrast medium injection. RESULTS In CTA, the contrast between enhancement of liver cancer and the normal liver tissue reached a peak after the contrast medium had been injected for 6-8 s. The focus was concealed by non-pathological enhancement in three cases. When the scan was delayed to 30 s after injection, the lesion could be detected clearly (P <0.05). The contrast of the image was not as good as 60-180 s after injection, and pathological enhancement also was not found (P >0.05). During CTAP, the frequency of an abnorminal non-perfusion area was 19.0% (4/21) at 6-8 s after injection; the contrast of low-perfusion focus and the normal liver was evident and the lesion could be detected clearly (P <0.01). The contrast was decreased at 120-180 s after injection and the image was not as clear (P >0.05). CONCLUSION CTA and CATP are effective techniques to detect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o define the position of lesions and to estimate the feasibility of re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ctap 时间参数 诊断方法 肝细胞癌
下载PDF
CTAP,CTA联合应用诊断肝小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魏玮 郑敏 +4 位作者 市川太郎 魏庆堂 赵锦龙 马志文 何冰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 :探讨CTAP ,CTA联合应用诊断肝小肿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1996 0 1~ 2 0 0 0 0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肝脏CT平扫和增强发现小于 3cm病灶 ,需进一步精查者 ,共 5 0例 ,年龄33~ 8... 目的 :探讨CTAP ,CTA联合应用诊断肝小肿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1996 0 1~ 2 0 0 0 0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肝脏CT平扫和增强发现小于 3cm病灶 ,需进一步精查者 ,共 5 0例 ,年龄33~ 80岁 ,男女比例为 4∶1。每位患者均行CTAP和CTA两种检查。结果 :10 7个病灶 ,用CTAP和CTA联合检出病灶 10 4个 ,定性病灶 95个。手术和病理证实 70个。CTAP对检出小病灶敏感性高达 93 % ,而CTA对病灶的特异性好。结论 :CTAP和CTA联合应用可大大地提高正确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CT CT肝动脉造影 CT门脉造影 诊断
下载PDF
CT、MRI和CTAP在恶性肝脏病变检查中的比较
14
作者 王薇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1年第6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CT MRI ctap 恶性肝脏疾病 敏感性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慢性肝损害患者经CTAP和CTHA诊断多血管性肝细胞癌的准确性
15
作者 赵大伟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1年第6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慢性肝损害 CTHA ctap 多血管性 肝细胞癌 准确性 检测能力
下载PDF
经动脉门静脉造影CT(CTAP)的价值及选用
16
作者 田树时 王岩红 叶慧义 《肝胆胰脾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经动脉门静脉造影CT(CT arterial portography,CTAP)是发现肝内肿瘤最敏感的检查技术。熟悉其原理与技术,掌握图像特征和合理选用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现复习CTAP的原理与技术,图像特征,适应证及如何选用。
关键词 经动脉门静脉造影CT ctap 肝内肿瘤 适应证
原文传递
CTA、CTAP及碘油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万高 辛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3期503-504,共2页
关键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 ctap 碘油CT 诊治 早期诊断 门脉血管造影 治疗效果 肿瘤死亡率 恶性肿瘤 年死亡率
原文传递
小肝癌的CTA和CTAP影像学表现
18
作者 佟元涛 李利利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8期73-73,共1页
多层螺旋CT是检查小肝癌的一种相当敏感的方法,经病理检测证实,证实的敏感性为80%,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肝内小的瘤灶检出率,高于常规CT和动态CT。 CT血管造影是CT与血管造影两种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根据插管的部位、扫描... 多层螺旋CT是检查小肝癌的一种相当敏感的方法,经病理检测证实,证实的敏感性为80%,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肝内小的瘤灶检出率,高于常规CT和动态CT。 CT血管造影是CT与血管造影两种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根据插管的部位、扫描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动脉造影CT(computed tomographic artemgraphy,C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p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小肝癌 影像学表现 病理检测 动态CT 常规CT 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非肿瘤性灌注缺损在双期螺旋CT经动脉门脉造影上的表现
19
作者 张开贤 李培勇 +2 位作者 牛家成 周玉滕 王洪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 :评价双期螺旋CT经动脉门脉造影 (CTAP)能否降低非肿瘤性灌注缺损 (NPD)的发生率。方法 :36例经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双期螺旋CTAP检查。在注入造影剂 30s后开始第 1期扫描 ,第 1期扫描结束后 10~ 15s开始第 2期扫描。两... 目的 :评价双期螺旋CT经动脉门脉造影 (CTAP)能否降低非肿瘤性灌注缺损 (NPD)的发生率。方法 :36例经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双期螺旋CTAP检查。在注入造影剂 30s后开始第 1期扫描 ,第 1期扫描结束后 10~ 15s开始第 2期扫描。两期扫描所见分别与碘油CT、肝动脉造影CT及重复性CT检查结果相联系。结果 :两期扫描的NPD发生率分别为 36 .1%和 8.3% (P <0 .0 5 )。结论 :双期螺旋CTAP能明显降低NP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门静脉造影术 NPD 双期螺旋ctap
下载PDF
螺旋CT肝动脉造影和经动脉门静脉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
作者 戴锋 付守忠 +1 位作者 丁苇 王晓维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3期2834-2835,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的肝动脉造影CT(CTHA)和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AP)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行CTHA/CTAP与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和DSA分析对照。结果CTHA/CTAP发现已栓塞周边复发23个(92%),DSA室发现8个... 目的探讨螺旋CT的肝动脉造影CT(CTHA)和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AP)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行CTHA/CTAP与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和DSA分析对照。结果CTHA/CTAP发现已栓塞周边复发23个(92%),DSA室发现8个(32%),CT发现10个(40%),CTHA/CTAP发现新发病灶40(93%),DSA发现13个(39%),常规CT发现新发病灶9个(20%)。结论CTHA/CTAP联合应用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对于疗效评价及早期发现病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CTHA ctap 三期增强螺旋 CT DSA TA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