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碳笼(Met-Cars)化学反应的理论研究 Ⅱ.Ti_8C_(12)与H_2O,C_2H_4生成Ti_8C_(12)(H_2O)_8和Ti_8C_(12)(C_2H_4)_4反应的ab initio研究
1
作者 封继康 葛茂发 +2 位作者 田维全 李志儒 黄旭日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631-635,共5页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Ti_8C_(12)分别与H_2O,C_2H_4作用形成Ti_8C_(12)(H_2O)_8,Ti_8C_(12)(C_2H_4)_4的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Ti_8C_(12)(H_2O)_8中,电子由H_2O向Ti_8C_(12)转移,在Ti_8C_(12)(C_2H_4)_4中,电子由Ti_8C_(12)向C...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Ti_8C_(12)分别与H_2O,C_2H_4作用形成Ti_8C_(12)(H_2O)_8,Ti_8C_(12)(C_2H_4)_4的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Ti_8C_(12)(H_2O)_8中,电子由H_2O向Ti_8C_(12)转移,在Ti_8C_(12)(C_2H_4)_4中,电子由Ti_8C_(12)向C_2H_4转移.从Ti_8C_(12)生成Ti_8C_(12)(H_2O)_8能量降低,稳定性增加,生成Ti_8C_(12)(C_2H_4)_4能量升高,稳定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12(H2O)8 Ti8C12(C2H4)4 金属碳笼 从头算
下载PDF
镍-磷纳米非晶合金催化剂晶化过程及其C_2H_4+H_2活性
2
作者 张卫华 张春华 +2 位作者 刘宗瑞 陈宝国 范以宁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Ni89.3P10.7非晶态纳米合金催化剂,用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分析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BET表面积测试及X-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新鲜样品及经过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表征,并用微型催化... 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Ni89.3P10.7非晶态纳米合金催化剂,用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分析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BET表面积测试及X-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新鲜样品及经过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表征,并用微型催化反应装置评价其C2H4+H2 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非晶态Ni-P纳米合金具有比其晶态更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 非晶态合金纳米催化剂 晶化 C2H4+H2 活性
下载PDF
C_2H_4在HSW型沸石上吸附的红外研究
3
作者 李守君 佟德成 杨治伟 《佳木斯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8-10,共3页
本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C2H4在HSW型沸石上的吸附状态,进而得到HSW型沸石对乙烯选择性好及该沸石寿命短的原因.
关键词 HSW型沸石 红外光谱 乙烯 吸附 沸石
下载PDF
C_2H_4分子红外吸收特性的光声探测
4
作者 张贵银 陈艳梅 李琦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2-85,共4页
用TEACO2激光做激发源,用光声法检测了9.2~10.8μm波长范围内C2H4分子的红外吸收特性,获得了C2H4分子的单脉冲激光光声谱,它与C2H4分子的红外吸收谱及光热谱符合的较好;并用光声法测得了样品气体中的声... 用TEACO2激光做激发源,用光声法检测了9.2~10.8μm波长范围内C2H4分子的红外吸收特性,获得了C2H4分子的单脉冲激光光声谱,它与C2H4分子的红外吸收谱及光热谱符合的较好;并用光声法测得了样品气体中的声速及C2H4分子的V-T驰豫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O2 激光 C2H4分子 光声光谱
下载PDF
C_(2)H_(2)/CH_(4)燃烧特性实验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刘宇 罗蒙蒙 +3 位作者 田富超 谷午 王凯 梁运涛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3-480,共8页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极易出现瓦斯与煤自燃灾害交织共生现象,增大灾害风险.为阐明煤与瓦斯共生灾害发生时的火焰传播特性,有必要开展煤自燃气体掺混对瓦斯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乙炔气体(C_(2)H_(2))是煤高温氧化时产生的主要气体之一...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极易出现瓦斯与煤自燃灾害交织共生现象,增大灾害风险.为阐明煤与瓦斯共生灾害发生时的火焰传播特性,有必要开展煤自燃气体掺混对瓦斯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乙炔气体(C_(2)H_(2))是煤高温氧化时产生的主要气体之一,甲烷(CH_(4))是瓦斯的主要成分,本文研究了0~2%体积分数C_(2)H_(2)掺混对CH_(4)层流燃烧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C_(2)H_(2)体积分数的增加,C_(2)H_(2)/CH_(4)混合燃料层流燃烧速度增大.层流燃烧速度受质热扩散作用、动力学和热力学效应的综合影响,当C_(2)H_(2)体积分数增加至2%时,混合燃料的(αLe)^(1/2)、T_(ad)分别增加了1.54%、2.98%,T_(a)减少了26.93%,说明动力学效应是C_(2)H_(2)促进CH_(4)层流燃烧速度增加的主导因素.由活性自由基体积分数分析可知,随着C_(2)H_(2)体积分数的增加,H、O、OH和CH_(3)等活性自由基体积分数均出现增加趋势,从而促进了CH_(4)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2)H_(2)/CH_(4)混合燃料 层流燃烧速度 动力学效应 敏感性分析 活性自由基
下载PDF
高石墨化度多孔炭的制备及其乙烷/乙烯分离性能
6
作者 刘汝帅 唐帆 +2 位作者 史晓东 郝广平 陆安慧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7-1036,共10页
乙烷(C_(2)H_(6))与乙烯(C_(2)H_(4))的高效分离对于制备聚合物级C_(2)H_(4)至关重要,需要开发选择性高和稳定性好的C_(2)H_(6)/C_(2)H_(4)吸附剂。本文以酚醛树脂为前驱体,FeCl_(3)为铁源,通过在室温下聚合及800℃下炭化的方法制备了... 乙烷(C_(2)H_(6))与乙烯(C_(2)H_(4))的高效分离对于制备聚合物级C_(2)H_(4)至关重要,需要开发选择性高和稳定性好的C_(2)H_(6)/C_(2)H_(4)吸附剂。本文以酚醛树脂为前驱体,FeCl_(3)为铁源,通过在室温下聚合及800℃下炭化的方法制备了高石墨化度多孔炭(GC-800,GC=Graphitized Carbon),并利用Vienna Ab-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VASP)计算证实了石墨化的多孔炭表面与C_(2)H_(6)分子间的结合能更高。石墨化度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多孔炭对C_(2)H_(6)的吸附能力,但高温下Fe的催化石墨化过程会破坏多孔炭的微孔结构,从而降低C_(2)H_(6)/C_(2)H_(4)的分离能力。通过调控炭化温度,实现了对多孔炭的石墨化度与孔隙结构的协同优化。结果表明,GC-800具有高的石墨化度,sp^(2)C的含量高达73%,比表面积高达574 m^(2)·g^(-1)。在298 K和1 bar的条件下GC-800对C_(2)H_(6)的平衡吸附容量为2.16 mmol·g^(-1),C_(2)H_(6)/C_(2)H_(4)(1∶1和1∶9,v/v)Ideal Adsorption Solution Theory(IAST)选择性分别达到2.4和3.8,显著高于大多数报道的高性能C_(2)H_(6)选择性吸附剂。动态穿透实验表明GC-800可以从C_(2)H_(6)和C_(2)H_(4)混合物中一步获得高纯度的C_(2)H_(4)。动态循环测试证实了GC-800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含湿条件下GC-800仍能高效分离C_(2)H_(6)/C_(2)H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炭 石墨化炭 C_(2)H_(6)/C_(2)H_(4)分离 反转吸附
下载PDF
低温阶段煤吸附C_(2)H_(4)的吸附特性研究
7
作者 文虎 李倬锋 +2 位作者 张铎 唐瑞 黎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5,共12页
为研究煤矿采空区封闭区遗煤吸附C_(2)H_(4)的演化特征,以宁夏灵新煤矿不粘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容量法进行煤吸附C_(2)H_(4)试验,分析温压与粒径对煤吸附C_(2)H_(4)过程中的吸附量、吸附速率和吸附热力学等特征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温... 为研究煤矿采空区封闭区遗煤吸附C_(2)H_(4)的演化特征,以宁夏灵新煤矿不粘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容量法进行煤吸附C_(2)H_(4)试验,分析温压与粒径对煤吸附C_(2)H_(4)过程中的吸附量、吸附速率和吸附热力学等特征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温度为30~60℃、压力为0.15~0.45 MPa、粒径为20~120目时,无论是温度降低、压力升高还是粒径减小,C_(2)H_(4)的吸附量均增加;吸附过程随时间由快变慢,进而趋于平衡,吸附速率快速趋于0;温度与粒径不变,平衡压力越大吸附速率越大;温度与压力不变,粒径越小吸附速率越快。吸附量相同,粒径越小等量吸附热越低;各粒径煤样吸附C_(2)H_(4)的等量吸附热为0.69~40.23 kJ/mol,属于物理吸附。引入压力修正系数进行拟合,温度不变,压力和粒径与吸附自由能降低值呈正比关系;粒径不变,温度与吸附自由能降低值呈反比关系。各粒径煤样吸附C_(2)H_(4)的吸附熵均为负值,吸附量增大,温度降低,吸附熵值均增大;吸附量相同条件下,粒径越大,吸附熵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阶段 C_(2)H_(4) 吸附特性 吸附速率 煤自燃 吸附热
下载PDF
Direct Ethylene Purification from Cracking Gas via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Through Pore Geometry Fitting
8
作者 Yang Chen Zhenduo Wu +6 位作者 Longlong Fan Rajamani Krishna Hongliang Huang Yi Wang Qizhao Xiong Jinping Li Libo Li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84-92,共9页
The direct one-step separation of polymer-grade C_(2)H_(4) from complex light hydrocarbon mixtures has high industrial significance but is very challenging.Herein,an ethylene-adsorption-weakening strategy is applied f... The direct one-step separation of polymer-grade C_(2)H_(4) from complex light hydrocarbon mixtures has high industrial significance but is very challenging.Herein,an ethylene-adsorption-weakening strategy is applied for precise regulation of the pore geometry of four tailor-mad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with pillar-layered structures,dubbed TYUT-10/11/12/13.Based on its pore geometry design and functional group regulation,TYUT-12 exhibits exceptional selective adsorption selectivity toward C_(3)H_(8),C_(3)H_(6),C_(2)H_(6),C_(2)H_(2),and CO_(2) over C_(2)H_(4);its C_(2)H_(6)/C_(2)H_(4) adsorption selectivity reaches 4.56,surpassing the record value of 4.4 by Fe_(2)(O_(2))(dobdc)(dobdc^(4-)=2,5-dioxido-1,4-benzenedicarboxylate).The weak p–p stacking binding affinity toward C_(2)H_(4) in TYUT-12 is clearly demonstrated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neutron powder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Breakthrough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C_(2)H_(4) can be directly obtained from binary,ternary,quaternary,and six-component light hydrocarbon mixtures with over 99.95%pu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Pore regulation Adsorptive separation One-step purification C_(2)H_(4)purification
下载PDF
检测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气体C_(2)H_(4)的MoS_(2)@c-MOF传感器研究
9
作者 张振宇 雷达 +3 位作者 张屹峰 白志刚 张邯平 周渠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6-1103,共8页
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其固有的放热特性以及在电解液中使用易燃有机溶剂,存在着巨大的热失控风险,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事故,因此对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气体的实时监测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针对目前SnS_(2)/MoS_(2)气体传感器存在工作温度高... 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其固有的放热特性以及在电解液中使用易燃有机溶剂,存在着巨大的热失控风险,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事故,因此对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气体的实时监测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针对目前SnS_(2)/MoS_(2)气体传感器存在工作温度高、灵敏度低等难题,基于导电金属有机框架c-MOF在提升导电性能和增强选择性方面的独特优势,开展了SnS_(2)/MoS_(2)@c-MOF气敏材料制备、C_(2)H_(4)传感特性及检测机理研究。首先利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SnS_(2)@c-MOF和MoS_(2)@c-MOF复合气敏材料,并利用XRD和SEM表征手段验证了复合气敏材料的成功制备。然后,制成了平面式SnS_(2)@c-MOF和MoS_(2)@c-MOF传感器,测试了传感器对C_(2)H_(4)的浓度响应、响应恢复时间和稳定性。结果表明,MoS_(2)@c-MOF传感器对10ppm C_(2)H_(4)气体的响应值为4.42%,响应时间/恢复时间为121 s/124 s,优于SnS_(2)@c-MOF传感器,同时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最后,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从吸附能、吸附距离、态密度和电荷转移角度对比分析了SnS_(2)@c-MOF和MoS_(2)@c-MOF材料对C_(2)H_(4)的吸附性能和响应特性。本文研究成果为开发用于检测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产生的C_(2)H_(4)气体的高性能MoS_(2)@c-MOF传感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热失控气体 C_(2)H_(4) SnS_(2)/MoS_(2)@c-MOF 传感器
下载PDF
高通量计算筛选分离乙烷/乙烯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10
作者 杜信明 陈广慧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19,F0002,共18页
乙烯属于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之一,从乙烷蒸汽裂解产生乙烯后的混合气体中分离乙烯具有重要的应用,筛选用于C_(2)H_(6)/C_(2)H_(4)吸附分离的高性能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迫在眉睫.通过先前文献报道从CoRE MOFs(2019)数据库中得出的... 乙烯属于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之一,从乙烷蒸汽裂解产生乙烯后的混合气体中分离乙烯具有重要的应用,筛选用于C_(2)H_(6)/C_(2)H_(4)吸附分离的高性能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迫在眉睫.通过先前文献报道从CoRE MOFs(2019)数据库中得出的重要结构吸附性质关系(SAPR),随后用于在G-MOFs和hMOFs数据库中筛选高性能MOFs.综合考虑热稳定性和吸附剂性能评分(APS),筛选出6种有希望用于C_(2)H_(6)/C_(2)H_(4)分离的MOFs,其中C_2H_6吸附量均大于1.05 mmol/g,选择性均大于1.99,其性能优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框架.研究发现这些MOFs对C_2H_6,C_2H_4的吸附等温线属于I型曲线,C_(2)H_(6)/C_(2)H_(4)分离的机理为热力学分离.此外,通过能量分解分析(EDA)的独立梯度模型(IGMH)电子结构计算,发现客体与框架之间的相互作用为vdW作用.当前采用的基于SAPR筛选方法有助于快速预测分离新型MOF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计算筛选 GCMC模拟 密度泛函理论 C_(2)H_(6)/C_(2)H_(4)分离
下载PDF
船舶尾气中NO臭氧氧化研究——反应温度和尾气中碳氢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文佳 杨国华 +1 位作者 周江华 于春令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8年第5期341-346,共6页
用管式反应器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和[O3]/[NO]对臭氧氧化NO的影响。结果表明,O3/N2/O2体系在常温、200℃和275℃下均不发生反应,N2不能被O3氧化;在O3/NO/N2/O2体系中,NO主要氧化为NO2,当[O3]/[NO]=1,反应温度分别为常温和200℃时,NO氧化... 用管式反应器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和[O3]/[NO]对臭氧氧化NO的影响。结果表明,O3/N2/O2体系在常温、200℃和275℃下均不发生反应,N2不能被O3氧化;在O3/NO/N2/O2体系中,NO主要氧化为NO2,当[O3]/[NO]=1,反应温度分别为常温和200℃时,NO氧化率都达到100%,而在275℃时,NO氧化率只有72%,表明反应温度影响显著,原因主要与较高温度下O3分解加快有关。O3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试验发现,O3在常温下分解很慢;200℃时分解加快,在反应器中停留9s时,O3的分解率为59%,而275℃时分解更快,在反应器中停留9s时,O3的分解率为80%。NO的氧化率与[O3]/[NO]成线形相关,C2H4对NO氧化成NO2有促进作用。在[O3]/[NO]=0.6,反应温度分别为常温、200℃和275℃时,加入400×10-6C2H4,NO氧化率率由61%、62.6%和38.5%分别提高到63.8%、63%和41%。C2H4的促进机理,可能是O3与C2H4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过氧自由基CH3O2和HO2,这些自由基参与了NO的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脱硝 反应温度 乙烯 臭氧
下载PDF
管载二氧化钛凝胶镀膜光催化清除乙烯气体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义军 陈启林 向卫东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39-242,共4页
报道了用sol gel方法在玻璃管上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对清除乙烯气体的光催化实验,研究了二氧化钛一次镀膜对乙烯浓度随催化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发现,二氧化钛镀膜有较好的清除乙烯的效果,当反应进行到46h时乙烯气体的色谱峰完全消失,... 报道了用sol gel方法在玻璃管上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对清除乙烯气体的光催化实验,研究了二氧化钛一次镀膜对乙烯浓度随催化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发现,二氧化钛镀膜有较好的清除乙烯的效果,当反应进行到46h时乙烯气体的色谱峰完全消失,即乙烯气体已经被完全清除掉,对相同处理条件下的二氧化钛粉体做XRD分析知该条件下的二氧化钛为锐钛矿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薄膜 玻璃管 sol—gel方法 乙烯 光催化 清除 镀膜
下载PDF
第二固氮系统在蓝细菌红萍鱼腥藻中的发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玲芬 林惠民 何慧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83-185,共3页
人们一般认为金属钼是生物固氮必需的条件,钼是固氮酶的主要催化活性的组成部分。早先一些学者曾研究以钒、锰代替钼的氮固定作用,到1980年美国的Bishop等人首先提出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具有不含铝的第二固氮系统。通过... 人们一般认为金属钼是生物固氮必需的条件,钼是固氮酶的主要催化活性的组成部分。早先一些学者曾研究以钒、锰代替钼的氮固定作用,到1980年美国的Bishop等人首先提出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具有不含铝的第二固氮系统。通过棕色固氮菌缺失编码固氮酶蛋白基因突变株研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萍 鱼腥藻 第二固氮系统
下载PDF
玻璃管载二氧化钛粉体对乙烯气体的光催化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义军 向卫东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报道了玻璃管上负载光催化TiO2粉体对清除乙烯气体的光催化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玻璃管载二氧化钛粉体有较好清除乙烯的效果,当反应进行到4.5h时乙烯气体的色谱峰完全消失,即乙烯气体已经被完全清除掉,对相同处理条件下的二氧化钛粉体... 报道了玻璃管上负载光催化TiO2粉体对清除乙烯气体的光催化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玻璃管载二氧化钛粉体有较好清除乙烯的效果,当反应进行到4.5h时乙烯气体的色谱峰完全消失,即乙烯气体已经被完全清除掉,对相同处理条件下的二氧化钛粉体做XRD分析得知该条件下的二氧化钛为锐钛矿晶型。在紫外区域作吸收曲线发现光催化TiO2紫外吸收边发生蓝移,产生量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管载二氧化钛粉体 乙烯气体 光催化效应 清除效果
下载PDF
ADSORPTION EQUILIBRIUM OF ETHYLENE-CARBON DIOXIDE MIXTURE ON ZEOLITE ZSM5 AND ITS CORRELATION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金渠 张永春 +2 位作者 Ma Yi Hua Li Haiqing Tang Tude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2年第2期208-215,共8页
Binary gas mixtur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data for the ethylene-carbon dioxide system were obtained for cation exchanged forms of ZSM5 (Li^+, Na^+, K^+, Rb^+, Mg^(+2), Ca^(+2), Sr^(+2), and Ba^(+2)) for the gas phase ... Binary gas mixtur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data for the ethylene-carbon dioxide system were obtained for cation exchanged forms of ZSM5 (Li^+, Na^+, K^+, Rb^+, Mg^(+2), Ca^(+2), Sr^(+2), and Ba^(+2)) for the gas phase CO_2 mole fracion of 0.766 at 308K and 101. 3kPa. The experimental adsorption phase diagrams were obtained for CO_2-C_2H_4 on NaZSM5 and MgZSM5. Single component adsorption isotherms for CO_2 and C_2H_4 were also obtained for these two zeolites. The single component data were used to obtain parameters derived in the vacancy solution model (VSM) and the 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 model(STM). These parameters were, in turn, used to predict binary mixture isotherms for these two zeolites. The agreement between experimental data and predicted value is generally g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ORPTION ion-exchange CO_2 c_2h_4 zeolite ZSM5
下载PDF
关于PTC陶瓷发热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梦魁 杨孝安 +3 位作者 石文善 陶振英 王志凡 李开生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1-3,共3页
制成性能优良的以BaT_iO_3为基的PTC陶瓷体是全课题的主要任务。本文独立地给出了用化学共沉淀方法研制Ba_(1-x)Sr_xT_iO_3基PTC陶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阐述了制备低烧结温度、高性能的热敏陶瓷材料的过程和... 制成性能优良的以BaT_iO_3为基的PTC陶瓷体是全课题的主要任务。本文独立地给出了用化学共沉淀方法研制Ba_(1-x)Sr_xT_iO_3基PTC陶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阐述了制备低烧结温度、高性能的热敏陶瓷材料的过程和方法,并对某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 Ba_(1-x)Sr_xT_iO(C_2O_4)_2·4H_2O.热分解
下载PDF
PEBA2533/PEG600/CuNaY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对C_(3)H_(6)/C_(2)H_(4)混合气的分离性能
17
作者 张茜 王晓东 黄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7-736,共10页
以聚醚嵌段共聚酰胺(PEBA2533)和聚乙二醇(PEG600)共混物为有机基质、自制CuNaY分子筛为添加剂,利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PEBA2533/PEG600/CuNaY混合基质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衰减全反射傅里... 以聚醚嵌段共聚酰胺(PEBA2533)和聚乙二醇(PEG600)共混物为有机基质、自制CuNaY分子筛为添加剂,利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PEBA2533/PEG600/CuNaY混合基质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方法对PEBA2533/PEG600/CuNaY混合基质膜进行表征,考察了CuNaY分子筛中Cu^(2+)交换度和含量对混合基质膜微结构和C_(3)H_(6)/C_(2)H_(4)混合气(摩尔比50/50)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uNaY与PEBA2533/PEG600发生物理混合,并使有机基质链的移动性增强;CuNaY分子筛在混合基质膜中质量分数不大于6%时,其分布均一,与有机基质结合良好;极化能力更强的Cu^(2+)取代Na^(+)提高了混合基质膜的分离性能,Cu^(2+)交换度对C_(3)H_(6)选择性存在最佳值,低温有利于提高C_(3)H_(6)/C_(2)H_(4)选择性。在温度-35℃、压力0.2 MPa的条件下,添加CuNaY分子筛质量分数6%、Cu^(2+)交换度12.90%时制备的混合基质膜对C_(3)H_(6)/C_(2)H_(4)混合气的分离性能最佳,C_(3)H_(6)/C_(2)H_(4)选择性可达10.5,C_(3)H_(6)渗透系数为350 barr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BA2533/PEG600/CuNaY混合基质膜 C_(3)H_(6)/C_(2)H_(4)混合气 交换度 分离 渗透系数
下载PDF
La_2O_3基催化剂表面的某些特征对其甲烷氧化偶联反应行为的影响
18
作者 刘玉达 张鸿斌 +1 位作者 林国栋 蔡启瑞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220-224,共5页
对于La_2O_3-BaCO_3系催化剂,随着其组成的变化,其C_2烃收率经历了一个火山状的变化过程,这可以认为是由催化剂表面活性相La_2O_3和惰性相BaCO_3浓度的变化造成的。只有当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相浓度控制... 对于La_2O_3-BaCO_3系催化剂,随着其组成的变化,其C_2烃收率经历了一个火山状的变化过程,这可以认为是由催化剂表面活性相La_2O_3和惰性相BaCO_3浓度的变化造成的。只有当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相浓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催化剂才表现出最佳的催化行为。用BaCO_3、k_2SO_4、Cs_2SO_4对活性相La_2O_3进行修饰,抑制了产物C_2H_4深度氧化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这些修饰组份是通过它们在活性相表面对气相中含氧自由基的猝灭效应发生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活性相浓度 c_2h_4 猝灭效应
下载PDF
C_(2)H_(4)在烟煤中吸附的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文虎 刘名阳 +4 位作者 唐瑞 张铎 樊世星 黎杰 李倬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82,共6页
C_(2)H_(4)作为评价煤自燃过程的标志气体,煤对C_(2)H_(4)的吸附会使得矿井空气中C_(2)H_(4)气体体积分数的降低,进而影响对煤自燃过程评估的准确性。为了揭示C_(2)H_(4)在烟煤中吸附的微观机理,构建Wiser烟煤分子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 C_(2)H_(4)作为评价煤自燃过程的标志气体,煤对C_(2)H_(4)的吸附会使得矿井空气中C_(2)H_(4)气体体积分数的降低,进而影响对煤自燃过程评估的准确性。为了揭示C_(2)H_(4)在烟煤中吸附的微观机理,构建Wiser烟煤分子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温度为293.15~313.15 K、压力为0.1~3.0MPa时,C_(2)H_(4)在烟煤分子模型中吸附过程,并对吸附过程中吸附热、吸附势能和吸附熵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_(2)H_(4)在烟煤分子中的吸附量随压力的升高先迅速增加,然后趋于平缓;压力相同时,温度越高,C_(2)H_(4)的吸附量越低;Langmuir-Freundlich模型对C_(2)H_(4)吸附过程拟合效果最好,C_(2)H_(4)的最大吸附量a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不同温度条件下,C_(2)H_(4)的平均吸附热为35.29~37.65 kJ/mol,表明C_(2)H_(4)在烟煤中的吸附为物理吸附;C_(2)H_(4)的吸附势能和吸附熵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C_(2)H_(4) 烟煤 吸附 蒙特卡洛 分子模拟
下载PDF
甲基咪唑盐酸盐/草酸型低共熔溶剂的制备及其在模拟油中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侯良培 赵荣祥 +1 位作者 李秀萍 石薇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972-3980,共9页
通过简单加热并搅拌甲基咪唑盐酸盐和草酸的混合物合成了甲基咪唑盐酸盐/草酸([HMIM]Cl/H_2C_2O_4)型酸性低共熔溶剂,以[HMIM]Cl/H_2C_2O_4为萃取剂和催化剂、H_2O_2为氧化剂催化氧化法脱除模拟油中的二苯并噻吩,考察不同的脱硫体系、... 通过简单加热并搅拌甲基咪唑盐酸盐和草酸的混合物合成了甲基咪唑盐酸盐/草酸([HMIM]Cl/H_2C_2O_4)型酸性低共熔溶剂,以[HMIM]Cl/H_2C_2O_4为萃取剂和催化剂、H_2O_2为氧化剂催化氧化法脱除模拟油中的二苯并噻吩,考察不同的脱硫体系、反应温度、催化剂加入量、氧硫比、模拟油中含硫化合物类型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模拟油量为5 ml、[HMIM]Cl/H_2C_2O_4加入量为1.25 ml、O/S=12、反应时间为140 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可以达到92.2%。动力学分析表明,该氧化脱硫体系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循环使用7次后催化剂的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咪唑盐酸盐 [HMIM]Cl/H_2C_2O_4 催化剂 低共熔溶剂 氧化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