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肌组织Ca^(2+)-Mg^(2+)-ATP 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妍 周亚滨 《中医药信息》 2008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肌组织Ca2+-Mg2+-ATP ase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家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7只,即:空白组、养心颗粒防治组、养心颗粒治疗组、胺碘酮治...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肌组织Ca2+-Mg2+-ATP ase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家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7只,即:空白组、养心颗粒防治组、养心颗粒治疗组、胺碘酮治疗组、模型组,在高脂饮食8周后给予耳缘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复制类似于人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病理变化的家兔模型,观察养心颗粒对其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养心颗粒可以提高心肌组织Ca2+-Mg2+-ATP ase的活性,使快速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延迟,持续时间缩短。结论:养心颗粒通过提高心肌组织Ca2+-Mg2+-ATP ase的活性来增加Ca2+由肌浆逆浓度梯度主动转运到纵管系统,从而维持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以及调节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快速性心律失常 Ca^2+-Mg^2+-atp ase 养心颗粒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内外Ca^(2+)、ATP含量及膜Ca^(2+)-Mg^(2+)ATPase活性变化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爱芬 王凤丽 郭洪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 (CI)患者急性期红细胞 (RBC)内外 Ca2 + 、ATP含量及膜 Ca2 + - Mg2 + ATPase活性变化的规律。方法 用 FACS Vantage流式细胞仪检测 30例急性期 CI患者及 2 8名健康对照者 RBC内游离 Ca2 + 浓度 ([Ca2 + ]i)、ATP含量... 目的 探讨脑梗死 (CI)患者急性期红细胞 (RBC)内外 Ca2 + 、ATP含量及膜 Ca2 + - Mg2 + ATPase活性变化的规律。方法 用 FACS Vantage流式细胞仪检测 30例急性期 CI患者及 2 8名健康对照者 RBC内游离 Ca2 + 浓度 ([Ca2 + ]i)、ATP含量及 RBC膜 Ca2 + - Mg2 + ATPase活性 ,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CI组 RBC[Ca2 + ]i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而 ATP含量、膜 Ca2 + - Mg2 + ATPase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分别为 P<0 .0 5、P<0 .0 0 1)。上述结果老年组较青年组明显。CI组 RBC[Ca2 + ]i:发病第 1~ 2天即明显升高 ,3~7天最高 ,于 8~ 15天逐渐降至较发病 1~ 2天时稍低水平 ,但仍比对照组高。而 RBC内 ATP含量、膜 Ca2 + -Mg2 + ATPase活性在发病第 1~ 2天即明显下降 ,3~ 4天降至最低值 ,1周后两者均略有回升。 CI患者 RBC[Ca2 + ]i分别与膜 Ca2 + - Mg2 + ATPase、ATP含量呈明显负相关 (r=- 0 .90 4、r=- 0 .978,均 P<0 .0 5 ) ;RBC内 ATP含量与膜 Ca2 + - Mg2 + ATPase活性之间呈正相关 (r=0 .835 ,P<0 .0 5 )。结论  CI急性期存在 RBC内钙超载 ,RBC内 ATP含量、膜 Ca2 + - Mg2 + ATPase活性也参与了 RBC内钙超载的病理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红细胞 atp Ca^2+-Mga^2+atpase
下载PDF
旱黑口服液对衰老小鼠心、脑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丁玉琴 杨坦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5年第10期1343-1345,共3页
目的观察旱黑口服液对D-gal衰老小鼠心肌细胞膜、脑细胞膜上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旱黑口服液在延缓衰老方面的效应机制。方法以D-gal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同时给予旱黑口服液治疗,6周后测定心、脑细胞膜... 目的观察旱黑口服液对D-gal衰老小鼠心肌细胞膜、脑细胞膜上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旱黑口服液在延缓衰老方面的效应机制。方法以D-gal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同时给予旱黑口服液治疗,6周后测定心、脑细胞膜上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衰老组心、脑细胞膜上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降低,经旱黑口服液治疗后心、脑细胞膜上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活性明显提高。结论旱黑口服液具有提高D-gal致衰老小鼠心、脑细胞膜上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延缓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黑口服液 D-半乳糖 衰老 心肌细胞膜 脑细胞膜 NA^+-K^+-atpase atpase活性 衰老小鼠 口服液 Ca^2+-Mg^2+-atpase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2+)-Mg^(2+)-ATP_(ase)活性变化研究
4
作者 何剑峰 仇宜解 鲍连云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7年第6期162-165,共4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2+)-Mg^(2+)-ATP(ase)活性变化,探索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方法:应用孔雀绿比色分析法对糖尿病大鼠发病后不同时期内视网膜组织中Ca^(2+)-Mg^(2+)-ATP(ase)活性进行了检测,并与... 目的:了解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2+)-Mg^(2+)-ATP(ase)活性变化,探索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方法:应用孔雀绿比色分析法对糖尿病大鼠发病后不同时期内视网膜组织中Ca^(2+)-Mg^(2+)-ATP(ase)活性进行了检测,并与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视网膜组织中Ca^(2+)-Mg^(2+)-ATP(ase)含量及病程进行了分析。结果: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2+)-Mg^(2+)-ATP(ase)活性明显下降,Mg^(2+)含量下降,而Ca^(2+)含量则增加,Ca^(2+)-Mg^(2+)-ATP(ase)活性变化与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视网膜组织中Mg^(2+)含量的变化及病程密切相关。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2+)-Mg^(2+)-ATP(ase)活性下降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鼠 视网膜 Ca2+-Mg(2+)-atpase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及Na^+-K^+-ATPase、Ca^(2+)-Mg^(2+)-ATPase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雍文成 冷玉芳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7期662-663,共2页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清GSH-P2X、MDA及心肌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利多卡因组(C组),每组8只。B组、C组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清GSH-P2X、MDA及心肌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利多卡因组(C组),每组8只。B组、C组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再灌注90min,A组仅穿线不结扎。C组于开放冠状动脉再灌注前经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mg/kg,B、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90min取颈静脉血测定GSH-PX、MDA;再灌注90min后取心肌组织测定Na+-K+-ATPase、Ca2+-Mg2+-ATPase。结果血清GSH-PXB组较A、C组降低(P<0.01)、血清MDA B组较A、C组升高;心肌组织Ca2+-Mg2+-ATPase、Na+-K+-ATPaseB组较A、C组降低(P<0.01)。结论利多卡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CA^2+-MG^2+-atp Na^+-K^+-atp
下载PDF
低温及轮纹病菌胁迫对鸭梨果肉ATP含量及H^+ATPase、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艳娜 王贵禧 +1 位作者 梁丽松 赵晓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2-76,共5页
以鸭梨为试材,用荧光素酶法和钼蓝比色法分别测定低温、病原菌胁迫条件下ATP含量和测定H+-ATPase、Ca2+-ATPase活性。结果表明:采后0~60d低温贮藏果实为维持呼吸等代谢活动ATP大量消耗;H+-ATPase活性显著增强,活性增强幅度与温度有关;C... 以鸭梨为试材,用荧光素酶法和钼蓝比色法分别测定低温、病原菌胁迫条件下ATP含量和测定H+-ATPase、Ca2+-ATPase活性。结果表明:采后0~60d低温贮藏果实为维持呼吸等代谢活动ATP大量消耗;H+-ATPase活性显著增强,活性增强幅度与温度有关;Ca2+-ATPase活性高峰推后且峰值增大。受病原菌侵染的果实60h内表现为ATP含量显著降低;H+-ATPase活性增强36h达最高峰;Ca2+-ATPase活性降低且降低速率高于对照。由此推测无论低温还是病原菌胁迫均为一个大量耗能的过程,通过H+-ATPase活性提高改变渗透压使细胞抵御逆境,而低温可以使果实Ca2+-ATPase活性推迟而延缓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梨 atp H^+-atpase CA^2+-atpase
下载PDF
枸杞体细胞胚发生中Ca^(2+)和ATPase的超微结构定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杉 邢更妹 +4 位作者 崔凯荣 余春红 张霞 徐海霞 王亚馥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4-420,共7页
研究2,4-D诱导枸杞体细胞胚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Ca^(2+)含量和ATPase活性时空分布动态之间的关系,以探讨2,4-D诱导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的作用机理。采用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的方法,跟踪分析了体细胞胚发生与发育的不同时期,Ca^(2+)和ATPase活... 研究2,4-D诱导枸杞体细胞胚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Ca^(2+)含量和ATPase活性时空分布动态之间的关系,以探讨2,4-D诱导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的作用机理。采用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的方法,跟踪分析了体细胞胚发生与发育的不同时期,Ca^(2+)和ATPase活性的时空分布动态。结果表明:2,4-D是诱导离体培养的枸杞体细胞进入胚胎状态的关键激素。在含有2,4-D和不含2,4-D的培养条件下,分别诱导枸杞体细胞脱分化后,再转入除去2,4-D的MS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结果前者可分化形成体细胞胚,因而称为胚性愈伤组织。后者在相同条件却不能分化形成胚,故称为非胚性愈伤组织。在2,4-D诱导枸杞的胚性愈伤组织中,胚性细胞分化早期的细胞间隙和细胞壁上均有Ca^(2+)沉淀。随着胚性细胞的分化、分裂和多细胞原胚形成,这时Ca^(2+)在细胞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细胞膜和液泡膜上;球形胚期在细胞核中Ca^(2+)呈弥散性分布。在此过程中,ATPase活性时空分布与Ca^(2+)的定位变化具有高度一致性,仅仅稍滞后于Ca^(2+)出现的时间。而在胚性细胞分化早期,ATPase活性同样位于质膜上,随后在液泡和细胞核都可见ATPase活性分布。而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则未见Ca^(2+)和ATPase活性呈时空动态分布,而且随着非胚性细胞的液泡化,无论是Ca^(2+)含量,还是ATPase活性都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Ca^(2+)和ATPase活性变化与2,4-D诱导的胚性细胞分化和发育密切相关。并由此推测,Ca^(2+)和ATPase的时空分布对胚性细胞分化中的信息传递和调控相关基因表达起着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体细胞胚 发生 CA^2+ atpase 超微结构 atp 定位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对大鼠心肌Ca^(2+)ATPase和Na^+/K^+ATPase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曹春梅 夏强 +4 位作者 傅琛 蒋惠娣 叶治国 沈岳良 陈君柱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90,共8页
为了探讨IL 2对心肌细胞内钙影响的可能机制 ,用光学法检测心肌肌浆网Ca2 + ATPase的活性 ,以及细胞膜Ca2 + ATPase和Na+ /K+ ATPase的活性。结果 :(1)用IL 2 (10、40、2 0 0、80 0U/ml)灌流心脏后 ,其肌浆网Ca2 +ATPase的活性随IL 2浓... 为了探讨IL 2对心肌细胞内钙影响的可能机制 ,用光学法检测心肌肌浆网Ca2 + ATPase的活性 ,以及细胞膜Ca2 + ATPase和Na+ /K+ ATPase的活性。结果 :(1)用IL 2 (10、40、2 0 0、80 0U/ml)灌流心脏后 ,其肌浆网Ca2 +ATPase的活性随IL 2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2 )在ATP浓度为 0 1~ 4mmol/L时 ,Ca2 + ATPase的活性随ATP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由IL 2 (2 0 0U/ml)灌流后的心脏获得肌浆网 (SR) ,其Ca2 + ATPase的活性对ATP的反应强于对照组 ;(3 )在 [Ca2 + ]为 1~ 40 μmol/L时 ,心脏SRCa2 + ATPase的活性随 [Ca2 + ]增加而增强 ,而IL 2灌流心脏后分离的SR ,其Ca2 + ATPase活性在 [Ca2 + ]升高时没有明显改变 ;(4)用nor BNI (10nmol/L)预处理 5min后 ,IL 2 (2 0 0U/ml)灌流后不再使SRCa2 + ATPase的活性增强 ;(5 )用PTX (5mg/L)预处理后 ,IL 2对SRCa2 + ATPase的影响减弱 ;(6)用磷脂酶C (PLC)抑制剂U73 12 2 (5 μmol/L)处理后 ,IL 2不再使SRCa2 + ATPase活性增高 ;(7)用IL 2直接处理从正常大鼠分离的SR后 ,对SRCa2 + ATPase活性无明显影响 ;(8)IL 2灌流后 ,对心肌细胞膜Ca2 + ATPase和Na+ /K+ATPase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 ,IL 2灌流心脏后使心肌肌浆网Ca2 + ATPase的活性增加 ,心肌细胞膜上的κ 阿片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白细胞介素2 分光光度法 心脏 肌浆网 Ca^2+转运atp 阿片样受体
下载PDF
渗透胁迫下小麦根质膜Ca^(2+)-ATP_(ase)活性及动力学 被引量:5
9
作者 吕金印 高俊凤 曹翠玲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1-45,共5页
在渗透势为-0.5和-1.0MPa的PEG溶液胁迫下,小麦抗旱品种陕合6号根质膜(PM)Ca2+-ATPase活性分别增加59%和25%,水分敏感品种郑引1号该酶活性是先略降5%而后增加43%。8mmol/LEGTA... 在渗透势为-0.5和-1.0MPa的PEG溶液胁迫下,小麦抗旱品种陕合6号根质膜(PM)Ca2+-ATPase活性分别增加59%和25%,水分敏感品种郑引1号该酶活性是先略降5%而后增加43%。8mmol/LEGTA能明显抑制PMCa2+-ATPase活性,陕合6号抑制率为43%~77%,郑引1号为46%~56%,其中两品种在PEG胁迫以后,EGTA的抑制率减小。经对Ca2+-ATPase的动力学分析表明: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陕合6号Km值分别下降46%和22%,Vmax虽略有增加,但变化不大。郑引1号Km值分别下降75%和82%,Vmax约降低到对照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胁迫 冬小麦 酶活性
下载PDF
心肌细胞肌浆网Ca^(2+)-ATPase及其相关Ca^(2+)调节蛋白 被引量:3
10
作者 惠海鹏 李小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67-869,共3页
关键词 Ca^2+转运atp 钙调节蛋白 肌浆网 心肌
下载PDF
BCAA对大鼠LDH、TNF_α、Ca^(2+)-ATPase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先远 金宏 +2 位作者 许志勤 南文考 高兰兴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2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 :初步探讨BCAA对大鼠LDH、Ca2 + ATPase、TNFα 的影响。方法 :Wistar鼠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BCAA实验组。正常对照组摄食普通酪蛋白饲料 ,BCAA实验组饲料添加BCAA ,5周后处死动物取标本待测。结果 :BCAA显著增加血中TNFα 水... 目的 :初步探讨BCAA对大鼠LDH、Ca2 + ATPase、TNFα 的影响。方法 :Wistar鼠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BCAA实验组。正常对照组摄食普通酪蛋白饲料 ,BCAA实验组饲料添加BCAA ,5周后处死动物取标本待测。结果 :BCAA显著增加血中TNFα 水平 ,明显增加骨骼肌LDH活力 ,显著增强心肌和骨骼肌中Ca2 + ATPase活性 ,但不影响血乳酸、肌中LDH活力和心肌及骨骼肌中糖原含量。结论 :BCAA具有调节LDH、Ca2 + ATPase活力 ,促进TNF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氨基酸 乳酸脱氢酶 atp 肿瘤坏死因子α BCAA 大鼠 LDH TNFα CA^2+-atpase
下载PDF
维药迪娜口服液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组织MDA、GSH-Px含量及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正清 贾鹏鹏 +2 位作者 许闪 王桐生 吾布力.吐尔迪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维药迪娜口服液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Ca2+转运ATP酶(Ca2+-ATPase)活性的影响及其保肝作用机制。方法取小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 目的探讨维药迪娜口服液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Ca2+转运ATP酶(Ca2+-ATPase)活性的影响及其保肝作用机制。方法取小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组(3.75mg/kg)及迪娜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4.78、9.55、19.10g迪娜口服液/kg体质量,相当于人用量95.5g/d的5、10、20倍),每组10只。各实验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分别按剂量灌胃给药0.2mL/10g体质量,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连续给药7d,禁食不禁水12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动物腹腔注射0.15%CCl4-花生油溶液(0.1mL/10g)。造模24h后取肝脏做组织匀浆,检测MDA含量、GSH-Px活力与Ca2+-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DA含量明显升高,GSH-Px活力与Ca2+-ATPase活性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迪娜各剂量组MDA含量均降低,GSH-Px活力及Ca2+-ATPase活性提高,其中迪娜中剂量组MDA含量降低及组织Ca2+-ATPase活性提高最为明显(P<0.05),迪娜高剂量组GSH-Px活力上升较为明显。结论迪娜口服液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损伤和保护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娜口服液 急性肝损伤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Ca^2+转运atp
下载PDF
定悸复脉汤及其拆方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大鼠心电图及Ca^(2+)-Mg^(2+)-ATP酶的影响
13
作者 康亚菲 景梦婷 廖慧玲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 观察定悸复脉汤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大鼠心电图及Ca^(2+)-Mg^(2+)-ATP酶的影响,并探讨其组方的合理性。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用定悸复脉汤及其拆方大鼠适应性喂养2周,2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维拉帕米、定悸复脉汤全方、拆方... 目的 观察定悸复脉汤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大鼠心电图及Ca^(2+)-Mg^(2+)-ATP酶的影响,并探讨其组方的合理性。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用定悸复脉汤及其拆方大鼠适应性喂养2周,2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维拉帕米、定悸复脉汤全方、拆方1号(去龙骨)、拆方2号(去合欢皮)6个组,每组8只。每日予以相应药物灌胃,共14 d,末次给药后,各组(除空白组)外大鼠予以氯化钙溶液尾静脉注射诱导快速型心律失常。氯化钙注射10 s后开始观察心电图变化,并记录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心脏骤停(CA)的开始时间等。大鼠心脏骤停后,取心脏组织用于Ca^(2+)-Mg^(2+)-ATP酶的检测。结果 心电图提示,各药物组造模成功率均为100%;定悸复脉汤全方及拆方组使大鼠心电图QT离散度、T波起点至T波终点的距离(To-Tp)、T波起点至波峰的距离(Tp-Te)明显缩短(P<0.05);定悸复脉汤全方及拆方组使大鼠心脏组织中Ca^(2+)-Mg^(2+)-ATP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 定悸复脉汤及拆方1号、拆方2号均有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稳定心肌细胞电活动、增加心脏组织中Ca^(2+)-Mg^(2+)-ATP酶活性有关,其中龙骨、合欢皮两味药物在抗快速型心律失常机制中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心电描记术 定悸复脉汤 Ca^(2+)-Mg^(2+)-atp
下载PDF
爱大霉素和庆大霉素对肾皮质内质网^45Ca^2+摄取及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14
作者 李忠东 洪文清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8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研究爱大霉素和庆大霉素对大鼠肾皮质内质网^45Ca^2+摄取以及对内质网膜上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45Ca^2+示踪技术和孔雀蓝分光光度法。结果:爱大霉素和庆大霉素在大于或等于3.4×10^-4mol·L^-1时,能... 目的:研究爱大霉素和庆大霉素对大鼠肾皮质内质网^45Ca^2+摄取以及对内质网膜上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45Ca^2+示踪技术和孔雀蓝分光光度法。结果:爱大霉素和庆大霉素在大于或等于3.4×10^-4mol·L^-1时,能抑内质网^45Ca^2+摄取(抑制率分别大于或等于17.4%和25.5%);在3.4×10^-2mol·L^-1时,对内质网膜上Ca^2+-Mg^2+-ATPase活性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4.17%和29.19%)。结论:爱大霉素和庆大霉素在较高浓度时可使胞浆钙升高,这可能与其产生肾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大霉素 庆大霉素 肾皮质内质肉 ^45Ca^2+-摄取 Ca^2+-Mg^2+-atpase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烫伤大鼠红细胞及心肌细胞膜(Ca^2+—Mg^2+)—ATPase和(Na^+—K^+)—ATPase活性影响
15
作者 张海港 李晓辉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0年第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三七总皂甙 烫伤 红细胞 心肌细胞膜 (Ca^2+-Mg^2+)-atpase (Na^+-K^+)-atpase 中药
下载PDF
补肾、健脾、活血方法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及骨骼肌中Ca^(2+)-Mg^(2+)-ATP酶含量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鑫 杨芳 +2 位作者 邓洋洋 郑洪新 王拥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6-417,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法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骼及骨骼肌中Ca2+-Mg2+-ATP酶含量的影响,探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药物灌胃8周后,ELISA法测定股骨及骨骼肌中Ca2+-Mg2+-ATP酶的含量。结果:补肾组、福善美组小...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法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骼及骨骼肌中Ca2+-Mg2+-ATP酶含量的影响,探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药物灌胃8周后,ELISA法测定股骨及骨骼肌中Ca2+-Mg2+-ATP酶的含量。结果:补肾组、福善美组小鼠骨骼及骨骼肌的Ca2+-Mg2+-ATP酶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结论: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可能与骨及骨骼肌Ca2+-Mg2+-ATP酶含量异常有关;补肾、健脾方法通过调控骨质疏松症小鼠的骨及骨骼肌Ca2+-Mg2+-ATP酶含量,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骼肌 CA^2+-MG^2+-atp
下载PDF
中医不同治法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及骨骼肌Ca^(2+)-Mg^(2+)-ATP酶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芳 郑洪新 +2 位作者 王剑 朱辉 张国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骨骼肌Ca2+-Mg2+-ATP酶变化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雌雄各半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空组)、补肾中药组、健脾中药组、活...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骨骼肌Ca2+-Mg2+-ATP酶变化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雌雄各半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空组)、补肾中药组、健脾中药组、活血化瘀中药组和骨疏康中药组6个组。用地塞米松肌注造模。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骨骼肌Ca2+-Mg2+-ATP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大鼠离体股骨上1/3骨密度。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空组大鼠离体股骨上1/3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空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股骨上1/3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补肾中药组升高程度最为显著(P<0.01),其余各治疗组骨密度较模空组升高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与正常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骨骼肌的Ca2+-Mg2+-ATP酶显著降低(P<0.01);与模空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骨骼肌的Ca2+-Mg2+-ATP酶均明显升高(P<0.01);补肾组大鼠骨骼肌的Ca2+-Mg2+-ATP酶升高最为明显,明显高于骨疏康组、活血组、健脾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活血组大鼠骨骼肌的Ca2+-Mg2+-ATP酶升高程度最低,与补肾组、健脾组、骨疏康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健脾组和骨疏康组升高程度也比较明显,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健脾方法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密度和Ca2+-Mg2+-ATP酶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 健脾 骨密度 CA^2+-MG^2+-atp
下载PDF
泻肺定喘注射液对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的红细胞膜Ca^(2+)-Mg^(2+)-ATP酶和Na^+-K^+-ATP酶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熊旭东 沈晓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利用测定红细胞膜 Ca2 + Mg2 + ATP酶和 Na+ K+ ATP酶活性来探讨泻肺定喘注射液对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18只大鼠采用野百合碱制成肺动脉高压模型 ,予以泻肺定喘注射液治疗 ,采用心导管法和孔雀绿比色法测定肺动脉压力和... 目的 :利用测定红细胞膜 Ca2 + Mg2 + ATP酶和 Na+ K+ ATP酶活性来探讨泻肺定喘注射液对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18只大鼠采用野百合碱制成肺动脉高压模型 ,予以泻肺定喘注射液治疗 ,采用心导管法和孔雀绿比色法测定肺动脉压力和红细胞膜 Ca2 + Mg2 + ATP酶及 Na+ K+ ATP酶活性。结果 :泻肺定喘组 Ca2 + Mg2 + ATP酶和 Na+ K+ ATP酶活性比肺动脉高压组显著升高。结论 :泻肺定喘注射液能降低肺动脉高压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红细胞膜 Ca2 + Mg2 + ATP酶和 Na+ K+ ATP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肺动脉高压 孔雀发比色法 Ca^2+-Mg^2+
下载PDF
周期性牵张体外培养面颌成肌细胞肌浆网Ca^(2+)-Mg^(2+)ATP酶活性及其mRNA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车晓霞 曾宏 罗颂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1-283,286,共4页
目的 观察牵张引起的成肌细胞内Ca2 + _Mg2 + ATP酶活性及mRNA变化 ,探求口腔正畸功能矫形治疗中肌肉改建机理 ,为正畸临床治疗及防止复发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 采用四点弯曲加力装置 ,使体外培养的SD大鼠面颌部成肌细胞发生牵张变形... 目的 观察牵张引起的成肌细胞内Ca2 + _Mg2 + ATP酶活性及mRNA变化 ,探求口腔正畸功能矫形治疗中肌肉改建机理 ,为正畸临床治疗及防止复发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 采用四点弯曲加力装置 ,使体外培养的SD大鼠面颌部成肌细胞发生牵张变形后 ,无机磷 -钼酸铵直接比色法测定加力后不同时段Ca2 + _Mg2 + ATP酶活性 ,RT_PCR测定肌浆网Ca2 + _Mg2 + ATP酶mRNA变化。结果 SD大鼠体外培养成肌细胞在加力变形后的 4h内Ca2 + _Mg2 + ATP酶活性显著降低 ,8h到 2 4h期间明显升高 ,4 8h基本接近对照组水平 ;此外 ,RT_PCR结果显示成肌细胞受牵张力后Ca2 + _Mg2 + ATP酶mRNA水平在各时间段组均较对照组升高 ,其中以 2h和 4 8h段组升高最明显。结论 随着受力时间的延长 ,成肌细胞发生了适应性变化 ,Ca2 + _Mg2 + ATP酶活性变化的控制发生在基因翻译前水平 ,Ca2 + _Mg2 + ATP酶活性及其mRNA变化会直接影响对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的调节 ,继而引起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学反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 成肌细胞 Ca^2+-Mg^2+atp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ET与红细胞膜Na^+-K^+,Ca^(2+)-Mg^(2+)ATP酶的关系及其对血液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久波 何国厚 +1 位作者 杨青山 黄平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 (CI)血浆内皮素 (ET)水平与红细胞膜Na+ -K+ 、Ca2 + -Mg2 + ATPase活力的关系及其对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 :测定 49例CI和 2 9例健康人的ET、Na+ -K+ ATPase、Ca2 + -Mg2 + ATPase以及血液粘度等指标。结果 :CI组...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 (CI)血浆内皮素 (ET)水平与红细胞膜Na+ -K+ 、Ca2 + -Mg2 + ATPase活力的关系及其对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 :测定 49例CI和 2 9例健康人的ET、Na+ -K+ ATPase、Ca2 + -Mg2 + ATPase以及血液粘度等指标。结果 :CI组 :ET水平与Na+ -K+ ATPase、Ca2 + -Mg2 + ATPase活力呈明显负相关 (P均 <0 .0 5 ) ;与 ηb、ηp、ηre、HCT、K值、EAT、TK呈明显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统计分析 :ηb与ET的关系最为密切 (P <0 .0 1)。 结论 :①ET、Na+ -K+ ,Ca2 + -Mg2 + ATP酶活力的变化能引起血液粘度改变。其中ET主要是通过收缩血管 ,改变红细胞膜Na+-k+ 泵、Ca2 + 泵的活性 ,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②临床上采用保护血管张力的药物、稀释血液等综合治疗 ,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和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ET 红细胞膜 Na^+-K^+交换atp Ca^2+-Mg^2+atp 血液粘度 血液流变学 血浆内皮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