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百色盆地古近系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袁鹤然 乜贞 +1 位作者 刘俊英 王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92-1697,共6页
通过研究广西百色盆地地表斩龙颈剖面、百东河剖面、六吜剖面、那周剖面记录的沉积特征、沉积标志、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及CaCO3指数的古气候信息,再结合ESR测年数据,确定了古近系古新统晚期六吜组一始新统晚期百岗组(63.1~33.7MaBP)地层... 通过研究广西百色盆地地表斩龙颈剖面、百东河剖面、六吜剖面、那周剖面记录的沉积特征、沉积标志、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及CaCO3指数的古气候信息,再结合ESR测年数据,确定了古近系古新统晚期六吜组一始新统晚期百岗组(63.1~33.7MaBP)地层时间序列,反应该区自晚古新世至始新世晚期气候由半干早、干旱—潮湿(偏凉)—温暖潮湿—潮湿(偏热)—温暖潮湿向偏干转化的6个古气候演变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色盆地 沉积特征 粘土矿物组合类型 caco3指数 古气候
下载PDF
碳酸钙胁迫下枳壳愈伤组织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吉前华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292,共4页
测定碳酸钙(CaCO3)胁迫下枳壳愈伤组织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结果表明:除全Fe含量外,CaCO3浓度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活性Fe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愈伤组织增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 测定碳酸钙(CaCO3)胁迫下枳壳愈伤组织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结果表明:除全Fe含量外,CaCO3浓度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活性Fe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愈伤组织增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培养液pH值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培养的进程,POD活性、活性Fe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愈伤组织增重呈降低趋势,SOD和CAT活性先升后降,含高浓度CaCO3的培养液pH值仅在20日左右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组织 碳酸钙 指标变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枳壳 胁迫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过氧化物酶(POD) 过氧化氢酶(CAT) 培养液pH值 生理生化指标 Fe含量 POD活性 CAT活性 caco3 O3浓度 负相关 正相关
下载PDF
封闭系统中CaCO_3在天然水中溶解或沉淀的水化学后果 被引量:5
3
作者 钱会 李雨新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54-60,共7页
文章在计算水溶液化学组份平衡分布及其pH值的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封闭系统中CaCO3溶解或沉淀所引起的水化学后果,并依据计算数据和借助作图的办法得出了如下结论,即CaCO3溶解会使水溶液pH值增大,H2CO3含量减少... 文章在计算水溶液化学组份平衡分布及其pH值的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封闭系统中CaCO3溶解或沉淀所引起的水化学后果,并依据计算数据和借助作图的办法得出了如下结论,即CaCO3溶解会使水溶液pH值增大,H2CO3含量减少;相反,CaCO3沉淀会使水溶液pH值减小,H2CO3含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液 天然水 碳酸钙 沉淀 水化学
下载PDF
天然水CaCO_3侵蚀量与沉淀量的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钱会 胡建刚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45-52,共8页
天然水CaCO3侵蚀量与沉淀量的计算是岩溶地球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指出有关文献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存在严重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天然水CaCO3侵蚀量与沉淀量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水溶液相对CSCO3饱和度的计算... 天然水CaCO3侵蚀量与沉淀量的计算是岩溶地球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指出有关文献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存在严重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天然水CaCO3侵蚀量与沉淀量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水溶液相对CSCO3饱和度的计算为基础,对CaCO3溶解或沉淀所引起的水溶液pH值、组分的活度系数以及水溶液中各组分存在形式含量的变化统一地作了考虑,且区分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了计算。实际水样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中若不考虑上述的种种变化,则计算结果的误差将是相当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 侵蚀量 饱和度 碳酸 沉淀量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IFR对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协效阻燃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驰祥 姜修磊 +1 位作者 刘涛 赵玲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3,共4页
通过氧指数(LOI)、力学性能、泡孔结构及热重分析(TG),探究了纳米碳酸钙/IFR复合阻燃体系对PP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Nano-Ca CO_3与IFR存在协效作用,能有效改善PP复合泡沫材料的阻燃性能,使氧指数显著提升;Nano-Ca CO_3... 通过氧指数(LOI)、力学性能、泡孔结构及热重分析(TG),探究了纳米碳酸钙/IFR复合阻燃体系对PP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Nano-Ca CO_3与IFR存在协效作用,能有效改善PP复合泡沫材料的阻燃性能,使氧指数显著提升;Nano-Ca CO_3的添加能提升阻燃PP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且添加量存在最优值。另外通过扫描电镜发现:Nano-Ca CO_3的添加可以提高IFR与PP的相容性,使阻燃PP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更规整,泡孔孔径减小,孔密度增大。TG结果表明:Nano-Ca CO_3能提高阻燃PP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形成更致密的炭层,提升了热失重率。随着Nano-Ca CO_3添加量的增大,PP/IFR/Nano-Ca CO_3复合发泡材料的氧指数、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因此当PP/IFR/Nano-Ca CO_3质量比为80:20:2时,复合发泡材料综合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膨胀型阻燃剂 纳米碳酸钙 发泡材料 氧指数 热稳定性
下载PDF
PVC/AB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增韧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金诚 蔡梦军 吴秋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分别采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C)、氯化聚乙烯(CPE)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三种弹性体为增韧剂,研究增韧剂种类及用量对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极限氧指数的影... 分别采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C)、氯化聚乙烯(CPE)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三种弹性体为增韧剂,研究增韧剂种类及用量对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极限氧指数的影响,并对纳米CaCO_3填充改性PVC/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和极限氧指数(LOI)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CPE增韧改性的PVC/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效果均优于EVAC和SBS改性体系;PVC/ABS/CPE/CaCO_3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在纳米CaCO_3用量为6份时达到极大值,随着纳米Ca CO3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逐渐下降,LOI有所降低,在纳米CaCO_3用量为4份时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3 ABS PVC 增韧剂 极限氧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