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溉对沙拐枣幼苗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彩变 曾凡江 +2 位作者 雷加强 高欢欢 徐立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2-580,共9页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5个灌溉梯度下(4.6、6.1、7.7、9.2、13.0 kg·株-1·次-1)沙拐枣幼苗氮素累积分配、利用和回收特征及其生长特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灌溉量增加,沙拐枣幼苗整株氮素累积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增加,但在最高灌溉...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5个灌溉梯度下(4.6、6.1、7.7、9.2、13.0 kg·株-1·次-1)沙拐枣幼苗氮素累积分配、利用和回收特征及其生长特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灌溉量增加,沙拐枣幼苗整株氮素累积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增加,但在最高灌溉量下沙拐枣幼苗出现严重病害。生长旺季干物质和氮素主要分配在同化枝中,平均分别占总株的39.5%和66.1%,随灌溉量增加分配比例显著增加;季末茎和老枝是干物质和氮素的主要累积器官,平均分别占总株的54.7%和47.8%,分配比例也随灌溉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干旱条件下沙拐枣幼苗具有较高的根冠比,增加灌溉量后显著下降。生长旺季沙拐枣幼苗具有较高氮素回收效率,平均为64.4%,灌溉后明显增加;季末平均为58.1%,灌溉后有下降趋势。在两个生长季平均氮素利用效率分别为120.5和235.8g/g,增加灌溉量虽可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但在最高灌溉量下氮素利用效率出现降低。由此可见,沙拐枣幼苗物质分配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可塑性,灌溉量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沙拐枣幼苗生长及氮素回收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因此中等灌溉量(7.7—9.2 kg·株-1·次-1)更有利于其生长及自身特性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拐枣幼苗 灌溉 干物质 氮素分配 氮素利用效率 氮素回收效率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头状沙拐枣光合器官生长对风蚀的响应与适应策略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生宇 徐新文 +7 位作者 雷加强 周宏伟 李应罡 靳正忠 常青 王鲁海 张建林 刘耀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60-866,共7页
风蚀是沙区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危害形式。分析不同植物种生长对风蚀的响应和适应策略,确定其耐风蚀阈值,是优良耐风蚀生态建设植物种筛选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纵向复合沙垄上栽植的头状沙拐枣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 风蚀是沙区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危害形式。分析不同植物种生长对风蚀的响应和适应策略,确定其耐风蚀阈值,是优良耐风蚀生态建设植物种筛选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纵向复合沙垄上栽植的头状沙拐枣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风蚀深度植株的部分枝条节上和全株光合器官生长状况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随风蚀强度增加,头状沙拐枣植株光合器官的单节同化枝数量、单节同化枝总长度和单根同化枝平均长度、单根同化枝平均重量、单株光合器官鲜重、单株同化枝表面积呈降低趋势,光合器官生长均与风蚀深度呈线性负相关。当风蚀深度小于40 cm时,头状沙拐枣的单节同化枝数量、单根同化枝长度、单节同化枝总长度降低幅度较小,但当风蚀深度大于40 cm后,单节同化枝数量、单根同化枝长度、单节同化枝总长度都大幅降低,全株光合器官的重量和表面积也大幅下降,而过强的风蚀可使植株死亡。头状沙拐枣光合器官对风蚀的适应方式是数量和形态变化,同化枝数量、长度、直径、表面积降低。对风蚀的适应策略是有限资源重点配置,即植株把能量主要分配在有限的节上,节上保持一定数量的光合器官生长,以维持植株存活。研究结果可为沙区生态建设适宜植物种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状沙拐枣 光合器官 形态适应 风蚀深度 耐风蚀阈值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下载PDF
灌溉对沙拐枣幼苗根区土壤氮素营养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彩变 曾凡江 +2 位作者 雷加强 徐立帅 高欢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2-157,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梯度下(4.6,6.1,7.7,9.2,13.0kg/株·次)沙拐枣幼苗根区氮素营养变化特征及植物吸氮能力差异。结果表明,自然土壤种植沙拐枣后,不同季节幼苗根区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成降低趋势,季末分...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梯度下(4.6,6.1,7.7,9.2,13.0kg/株·次)沙拐枣幼苗根区氮素营养变化特征及植物吸氮能力差异。结果表明,自然土壤种植沙拐枣后,不同季节幼苗根区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成降低趋势,季末分别降低70.9%~92.4%和20.3%~51.6%,且灌溉量越高降低越明显;根区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则成增加趋势,随灌溉量增加全氮含量变化较小,但有机质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与4.6kg/(株·次)处理相比,季末整株吸氮量分别增加10.8%,79.8%,85.4%和290.2%,干物质累积量相应增加13.2%,97.8%,197.6%和394.6%,但在最高灌溉量下植物出现严重病害。这表明灌溉后根区矿化氮亏缺主要与植物大量吸收和消耗有关。由此可见,灌溉量过低和过高均不利于沙拐枣幼苗生长,结合根区氮素供应变化,中等灌溉量7.7~9.2kg/(株·次)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拐枣幼苗 灌溉 硝态氮 铵态氮 全氮 有机质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对头状沙拐枣幼苗形态特征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宋聪 曾凡江 +4 位作者 刘波 张利刚 罗维成 彭守兰 Stefan K.Arndt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25-2233,共9页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荒漠-绿洲过渡带常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5mm左右,而在2010年,该地区却发生了偶发性强降水。对于多年生植物来说,如何去适应这种短期强降水,我们都不得而知。在此背景下,我们对该地区头状沙拐枣幼苗的形态特征和生...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荒漠-绿洲过渡带常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5mm左右,而在2010年,该地区却发生了偶发性强降水。对于多年生植物来说,如何去适应这种短期强降水,我们都不得而知。在此背景下,我们对该地区头状沙拐枣幼苗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等进行了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头状沙拐枣幼苗期,水分条件与其株高、冠幅、基径、根深等形态特征指标以及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增加根冠比是沙拐枣幼苗适应干旱的有效策略;在7、8月,根冠比随水分条件的减少而增加,它们在生长初期把更多生物量分配到地上用以竞争光照资源,生长后期把更多生物量分配到根系用以探索地下空间资源;沙拐枣幼苗能随水分改变而自我调节生长比例来适应环境,不同水分条件下其株高-基径生长均属于典型的异速生长关系。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头状沙拐枣幼苗生长规律,可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冠比 头状沙拐枣 塔克拉玛干沙漠 异速生长 极端降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