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柱红山茶种子营养成分的产地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晓梅 刘海燕 邹天才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11,共6页
长柱红山茶(Camellia longistyla)种子颇具油用价值。以黔东南雷公山区和黔北赤水河谷采集的野生种子为材料,分别测试分析其种子形态特征、内含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的差异,以探讨环境对种子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柱红山茶种子属... 长柱红山茶(Camellia longistyla)种子颇具油用价值。以黔东南雷公山区和黔北赤水河谷采集的野生种子为材料,分别测试分析其种子形态特征、内含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的差异,以探讨环境对种子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柱红山茶种子属大粒种子,千粒重达3 038.32g,脂肪含量达42.86%;不同产地的种子形态达到显著差异、种子千粒重呈极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脂肪含量不显著差异。2)产于雷公山区和赤水河谷的种子中皆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6种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TAA)含量分别为19.37,33.01mg/g,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分别为8.01,13.29mg/g,其中组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5.79mg/g和10.14mg/g),亮氨酸次之(分别为2.07mg/g和3.41mg/g),色氨酸最低(分别为0.18mg/g和0.03mg/g);不同产地种子氨基酸含量中除胱氨酸、缬氨酸含量差异显著外,其余11种氨基酸、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差异。3)2个产地的种子营养评价皆达到WHO/FAO的理想蛋白质标准,可作为贵州特有的油用山茶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柱红山茶 种子氨基酸含量 营养评价 不同产地 差异性分析
下载PDF
小黄花茶和长柱红山茶种质资源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邹天才 《贵州科学》 2000年第3期209-216,共8页
小黄花茶 (CamellialuteofloraY .K .Li)和长柱红山茶 (C .longistylaChangapuezengetzhou)是分布极狭的贵州特有植物 ,由于其花、果、叶、形的优良观赏性状 ,因而具有观赏园艺价值和消费市场开发的需要。经过在种苗扩繁与栽培技术和产... 小黄花茶 (CamellialuteofloraY .K .Li)和长柱红山茶 (C .longistylaChangapuezengetzhou)是分布极狭的贵州特有植物 ,由于其花、果、叶、形的优良观赏性状 ,因而具有观赏园艺价值和消费市场开发的需要。经过在种苗扩繁与栽培技术和产品开发与市场预测等方面进行的研究证明 ,最有效的方法及其优选模式为“组织培养 >扦插繁殖 >嫁接繁殖” ,3种途径都能形成批量苗木 ,并适合产品市场化 ,投资收益率可分别达到50 %± 30 %、50 %± 15%和 50 %± 10 % ;但由于该两种物种资源的分布狭限和稀少 ,只有在引种和繁殖一定种质资源 (原植物 )的基础上采用扦插繁殖和快速高效组织培养 ,培育基地苗木 ,再进行扩大再生产 ,组装配套流水线高技术生产作业和实现大批量苗木生产以供应市场需求。小黄花茶和长柱红山茶扦插繁殖插穗宜采用当年生刚木质化而无病虫害的健壮春梢 ,于 5~ 6月采集为宜 ,插床要求遮阴度 2 0 %~ 30 % ;用 30 0~50 0 μg/LNAA溶液浸泡 12~ 16h ,取出用清水清洗后进行扦插 ,对促进生根效果好 ,生根率可分别达到 6 5%~ 80 %和 6 0 %~ 90 % ,其中以 30 0 μg/L浓度处理的成活率最高 ,可达到 80 %以上 ;嫁接繁殖受贴木和接穗材料来源限制 ,大树嫁接和芽接两种方法获得的成活率分别达到 4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花茶 长柱红山 种苗生产 扦插繁殖 种质资源
下载PDF
金花茶新变种——防城金花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俊愉 汪小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154-157,共4页
本文论述了将长柱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 form.longistyla S.L.Mo et Y.C.Zhong升格为新变种,即C.chrysantha(Hu) Tuyama van.,longistyla(S.L.Mo et Y.C.Zhong)J.Y. Chen et X.L.Wang,var.D.ncv.的多种理由,主要是花粉... 本文论述了将长柱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 form.longistyla S.L.Mo et Y.C.Zhong升格为新变种,即C.chrysantha(Hu) Tuyama van.,longistyla(S.L.Mo et Y.C.Zhong)J.Y. Chen et X.L.Wang,var.D.ncv.的多种理由,主要是花粉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羞男l】,尤其是扫描电镜下的外壁纹饰差异。同时,相应将中名改称防城金花茶,借以表明其主要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新变种 防城金花茶 长柱金花茶 形态
下载PDF
长柱金花茶叶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秋虹 黄艳 +4 位作者 周洁洁 覃祖前 刘布鸣 柴玲 莫建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845-4850,共6页
目的研究长柱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var.longistyl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长柱金花茶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 目的研究长柱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var.longistyl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长柱金花茶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3,5,6,7,4′-五羟基二氢黄酮(2)、6-羟基山柰酚(3)、(-)-表阿福豆素(4)、(-)-表儿茶素(5)、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6)、α-菠菜甾醇(7)、β-胡萝卜苷(8)、5,7,3′,4′-四甲氧基黄酮(9)、7,3′,4′-三甲氧基-5-羟基黄酮(10)、5,7,3′,4′,5′-五甲氧基黄酮(11)、3-O-乙酰齐墩果酸(12)、正三十四烷醇(13)、β-香树脂醇(14)、α-菠菜甾醇-3-O-β-D-吡喃半乳糖苷(15)、芦丁(1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3、9~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长柱金花茶 黄酮 6-羟基山柰酚 5 7 3′ 4′-四甲氧基黄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