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ucidating 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 of Cang Zhu and Huang Bai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tegrating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GEO data
1
作者 Qian Deng Zining Peng +6 位作者 Weitian Yan Nian Liu Fanyu Meng Jianmei Yin Haozhe Zhang Xingqiang Wang Jiangyun Peng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943-964,共22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plored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Cang Zhu-Huang Bai (CZ-HB) against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and elucidated the associated mechanisms. The approach involved a systematic examination of t...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plored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Cang Zhu-Huang Bai (CZ-HB) against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and elucidated the associated mechanisms. The approach involved a systematic examination of the chemical ingredients of CZ-HB using TCMSP database. Subsequently, we predicted the targets corresponding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hrough the SwissTargetPrediction database. We constructed a comprehensive drug-ingredient-target network using Cytoscape (v 3.8.0), with the main ingredients of the drugs identified based on their degree values. We conducted a meticulous search across GEO, GeneCards, 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 (TTD), and PharmGkb databases to identify target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RA. The intersection of targets corresponding to the drugs'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hose associated with RA provided crucial insights. Functional analysis, including GO and KEGG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es, was performed on the intersecting targets using R (v 4.2.2). Additionally, a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 network of the intersecting targets was constructed using the String platform. The resulting drug-ingredient-target-disease topology network was visualized using Cytoscape (v 3.8.0), and the Cytohubba plugin facilitat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hub genes. The study revealed 35 active ingredients of CZ-HB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673 targets. We identified 14 major active ingredients crucial to the drug’s effects by focusing on the degree values. Furthermore, our investigation uncovered 784 targets associated with RA. 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of drug and disease targets, we pinpointed 34 active ingredients of CZ-HB capable of acting on 126 targets implicated in RA. The topological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intersected genes identified five hub genes. The binding affinity of these hub genes to the 14 primary active ingredients of the drug was confirmed through molecular docking. The enrichment results of the intersecting genes suggested that CZ-HB exerted its anti-RA effects through a multi-component, multi-target, and multi-pathway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pharmacology GEO Rheumatoid arthritis cang zhu Huang Bai Molecular docking
原文传递
朱子社仓与南宋乡村共同体的形成
2
作者 张文 孙世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随着宋代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分化加剧,乡村贫富矛盾日益尖锐,这在南宋初年的乡村社会尤其明显。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各种单一共同体成为小群体的生存策略,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乡村共同体反而受到削弱。在一些生存困难的地区,由常规性春... 随着宋代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分化加剧,乡村贫富矛盾日益尖锐,这在南宋初年的乡村社会尤其明显。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各种单一共同体成为小群体的生存策略,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乡村共同体反而受到削弱。在一些生存困难的地区,由常规性春荒引发的贫富对立就足以造成乡村共同体的分裂,更在饥荒期间造成乡村共同体的崩溃。为此,如何建立一种能够纾解民困、缓解贫富矛盾并修复乡村共同体的有效机制,成为南宋士大夫们尤其是理学家们重点思考的问题。朱熹的方案是:通过建立由士人领导的立足乡村的公益设施——社仓,构建一种利益平衡机制,贫民能够以较低代价获得所需口粮,乡里借贷利率也得以整体降低;富民尽管做出部分让步,并投入大量精力从事公益服务,但避免了社会崩溃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在这一体系中,士人作为儒家传统的代言人为系统注入道德内聚性,公益服务与慈善活动增进了结构的精神属性。由此,一个在官方监督下的由士人领导的建立在乡里社会场域上的地缘共同体得以成立。这种模式尽管并非尽善尽美,但在应对乡村社会分化导致的地缘共同体分裂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而被后世所继承,这无疑是朱子社仓超越南宋时代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社仓 南宋乡村 共同体
下载PDF
熟地、苍术及两者不同配伍比例保护大鼠残余肾和抑制转化生长因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法荣 孟志云 赵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熟地、苍术及二者不同配伍比例保护大鼠残余肾和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作用,并寻找熟地、苍术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除动物模型,分为单味熟地组、熟地伍苍术(1∶1)组、熟地伍苍术(2∶1)组、熟地伍苍术(1∶2)组... 目的:观察熟地、苍术及二者不同配伍比例保护大鼠残余肾和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作用,并寻找熟地、苍术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除动物模型,分为单味熟地组、熟地伍苍术(1∶1)组、熟地伍苍术(2∶1)组、熟地伍苍术(1∶2)组、单味苍术组、模型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一般状况、血红蛋白(Hb)、肾功能(血清肌酐,Sc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单味熟地组、熟地伍苍术(1∶1)组、熟地伍苍术(2∶1)组与模型组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组间比较:熟地伍苍术(1∶1)组与单味熟地、熟地伍苍术(1∶2)、熟地伍苍术(2∶1)、单味苍术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单味熟地、熟地伍苍术(1∶1)、熟地伍苍术(2∶1)均有抗肾纤维化的作用,尤以熟地伍苍术(1∶1)疗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 苍术 配伍 转化生长因子
下载PDF
熟地 苍术及两者不同配伍比例对大鼠残余肾功能的影响及其相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法荣 苏珊珊 +1 位作者 孟志云 朱继东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12期2230-2232,共3页
目的:观察熟地、苍术及二者不同配伍比例保护大鼠残余肾的作用,探讨熟地、苍术的相使作用,并寻找熟地、苍术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除动物模型,分为单味熟地组、熟地+苍术(1∶1)组、熟地+苍术(2∶1)组、熟地+苍术(1∶2)... 目的:观察熟地、苍术及二者不同配伍比例保护大鼠残余肾的作用,探讨熟地、苍术的相使作用,并寻找熟地、苍术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除动物模型,分为单味熟地组、熟地+苍术(1∶1)组、熟地+苍术(2∶1)组、熟地+苍术(1∶2)组、单味苍术组、模型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后血红蛋白(HGb)、肾功能(Scr)、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单味熟地组、熟地+苍术(1∶1)组、熟地+苍术(2∶1)组与模型组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组间比较:熟地伍苍术(1∶1)组与单味熟地、熟地伍苍术(1∶2)、熟地伍苍术(2∶1)、单味苍术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熟地与苍术配伍应用具有良好的中药相使作用,且以1∶1的配伍比例应用,疗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 苍术 配伍 TGF-Β1
下载PDF
浅议南宋社仓制度 被引量:16
5
作者 许秀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4-117,共4页
南宋朱熹创建社仓,从此,常平仓、义仓和社仓三仓齐备,构成了中国古代仓储制度的三种主要类型。作为民办仓储,社仓是官办仓储的有力补充,在南宋基层社会的防灾备荒中,发挥了及时赈济、助民生存的重要作用,同时,创建社仓也从管理制度上有... 南宋朱熹创建社仓,从此,常平仓、义仓和社仓三仓齐备,构成了中国古代仓储制度的三种主要类型。作为民办仓储,社仓是官办仓储的有力补充,在南宋基层社会的防灾备荒中,发挥了及时赈济、助民生存的重要作用,同时,创建社仓也从管理制度上有力地减少了渎职和舞弊现象。社仓制度的建立,促使中国古代的仓储制度在南宋时期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社仓制度 救荒功能 朱熹
下载PDF
利苍原是俚族王
6
作者 余云华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68-69,共2页
周总理生前指示,“应该将(马王堆)墓主人的身份搞清楚”,但迄今仍聚讼纷纭。其实,《汉书》已有记载,“黎朱苍”就是俚人之主(王)苍。只是当代学者囿于古今语言差异,难有认同而已。
关键词 利苍 俚族
下载PDF
朱熹创立的社仓制度是成功的吗? 被引量:1
7
作者 魏伯河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88-92,共5页
朱熹创立的社仓制度,被南宋和明清政府长期推行,被视为中国古代仓储制度的三种主要类型之一。但在近年来的仓储制度研究中,存在着高估社仓制度作用的倾向。从各种历史资料的梳理中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社仓制度是经由有济世情怀的士大夫... 朱熹创立的社仓制度,被南宋和明清政府长期推行,被视为中国古代仓储制度的三种主要类型之一。但在近年来的仓储制度研究中,存在着高估社仓制度作用的倾向。从各种历史资料的梳理中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社仓制度是经由有济世情怀的士大夫提出创意试办,并得到历代最高统治者认可和倡导才得以推广实施,但因为超越了社会现实而屡屡受挫的社会经济改革措施,与王安石的青苗法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在官僚体制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信用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完全没有形成的条件下,其最终归于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仓制度 经济改革 朱熹 黄震 雍正 黄恩彤
下载PDF
典籍分类与学术演进——论《葆醇堂藏书录》的八分法体系
8
作者 胡晨光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5,126,共8页
朱文藻编著的《葆醇堂藏书录》采用"经、艺、史、志、子、集、类、说"八分法,试图打破四部分类框架。他整合小类设立艺部,把志部、类部、说部提升为一级类目,调整部分二、三级类目的划分、名称和顺序,对类书的性质和丛书的价... 朱文藻编著的《葆醇堂藏书录》采用"经、艺、史、志、子、集、类、说"八分法,试图打破四部分类框架。他整合小类设立艺部,把志部、类部、说部提升为一级类目,调整部分二、三级类目的划分、名称和顺序,对类书的性质和丛书的价值做出新认识,反映出以小学、金石学、舆地之学等为代表的乾嘉学术风貌。《葆醇堂藏书录》本着灵活变通的编目原则,力求突破四分法的桎梏,在图书分类上体现学术发展,是古籍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积极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文藻 葆醇堂藏书录 图书分类 八分法
下载PDF
《英藏敦煌医学文献图影与注疏》补正
9
作者 汤伟 《保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3-96,共4页
综合运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和文献学的相关知识,对《英藏敦煌医学文献图影与注疏》以及诸家整理本在录文、句读、注释、补脱等方面存在的15条失误和不足加以订补,有助于敦煌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关键词 敦煌文献 医学文献 《英藏敦煌医学文献图影与注疏》 训诂
下载PDF
北大漢簡《節》編聯芻議
10
作者 龎壯城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1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通過北大漢簡《節》簡背刻痕的研究,發現可據刻痕將簡文分爲三個部分:1."月令",説明一年中四立、二分、二至的時序與宜忌;2."刑德",説明刑德七處的相關理論與應用;3."陰陽總綱",將陰陽理論推展至"... 通過北大漢簡《節》簡背刻痕的研究,發現可據刻痕將簡文分爲三個部分:1."月令",説明一年中四立、二分、二至的時序與宜忌;2."刑德",説明刑德七處的相關理論與應用;3."陰陽總綱",將陰陽理論推展至"戰争舉事""居處宜忌"與"兵家戰陣"。而由本篇的簡背刻痕問題,可擴及北大漢簡相關諸篇(如《趙正書》《荆决》《雨書》等)的編聯問題,即便文意通暢,其刻痕仍存在着重刻、紊亂、替换等現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 《節》 編聯 簡背刻痕
下载PDF
傅增湘与朱文钧交往事迹钩沉
11
作者 付明易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23年第3期77-82,89,共7页
傅增湘与朱文钧同为近代著名藏书家,二人交游或始于1921年,止于1937年朱文钧逝世,历时十余载。两人以书为缘,交往活动有集会、借书、校书、鉴定版本等。傅增湘对朱文钧在古籍收藏、鉴定方面的功力颇为赏识,朱文钧家藏善本对傅增湘的校... 傅增湘与朱文钧同为近代著名藏书家,二人交游或始于1921年,止于1937年朱文钧逝世,历时十余载。两人以书为缘,交往活动有集会、借书、校书、鉴定版本等。傅增湘对朱文钧在古籍收藏、鉴定方面的功力颇为赏识,朱文钧家藏善本对傅增湘的校勘事业也帮助良多。本文从两人书信、题跋、日记、年谱、书目等文献中辑录相关信息,梳理出二人之间的交往脉络,还原一代藏书家之间的书缘及友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增湘 朱文钧 《萧山朱氏六唐人斋藏书录》 藏书家
下载PDF
清罗聘《烟雨归耕图》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菲菲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17,共11页
山东博物馆所藏罗聘《烟雨归耕图》,是以波臣派画家戴苍所画朱彝尊小像为母本的临摹之作。原作曾因朱彝尊在文人间的影响力而引人注目,但流传经历已难考证。本文根据画上题跋和文献记载,推知原作曾由乾嘉时人钱楷收藏;并探讨临作的绘制... 山东博物馆所藏罗聘《烟雨归耕图》,是以波臣派画家戴苍所画朱彝尊小像为母本的临摹之作。原作曾因朱彝尊在文人间的影响力而引人注目,但流传经历已难考证。本文根据画上题跋和文献记载,推知原作曾由乾嘉时人钱楷收藏;并探讨临作的绘制时间、背景和流传经历,其应为清嘉庆二年(1797年)罗聘辞京南归之际,应翁方纲之请而临,历经翁方纲、曹振镛、李鹤年、李玉棻及山东省立图书馆收藏。它既是了解原作的重要参照,也是清代文人、画家诗画交游的珍贵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聘 朱彝尊 烟雨归耕图 戴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