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nopy Temperature Depression as a Potential Selection Criterion for Drought Resistance in Wheat 被引量:35
1
作者 FAN Ting-lu Maria Balta +1 位作者 Jackie Rudd William A Payn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93-800,共8页
Field studies were conducted at Bushland, Texas, USA, in 2004 to examine usefulness of canopy temperature depression (CTD), the difference of air-canopy temperature, in screening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genot... Field studies were conducted at Bushland, Texas, USA, in 2004 to examine usefulness of canopy temperature depression (CTD), the difference of air-canopy temperature, in screening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genotypes for yield under dryland and irrigated. Forty winter wheat genotypes were grown under irrigation and dryland. CTDs were recorded after heading between 1 330 and 1 530 h on 6 clear days for dryland and 9 days for irrigation. Drought susceptible index (DSI) for each genotype was calculated using mean yield under dryland and irrigated conditions. Genotypes exhibited great differences in CTD under each environment. The dryland CTDs averaged 1.33℃ ranging from -0.67 to 2.57℃, and the average irrigation CTD were 4.59℃ ranging from 3.21 to 5.62℃. A low yield reduction was observed under dryland conditions relative to irrigated conditions for high-CTD genotypes. CTD values were high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DSI under dryland, and genotypes of CTDs = 1.3℃ in dryland condition were identified as drought resistant. For 21 genotypes classified as drought resistant by DSI, their CTDs were 1.68℃ for dryland and 4.35℃ for irrigation on average; for 19 genotypes classified as drought susceptible by DSI, average CTD was 0.94℃ in dryland and 4.85℃ in irrigation. The high-yield genotypes consistently had high CTD values, and the low-yield ones had low CTD values for all measurements in dryland. After heading, genotypes maintained consistent ranking for CTD. Regression results for CTD and yield suggested that the best time for taking CTD measurement was 3-4 weeks after heading in irrigation but any time before senescence in dryland. Crop water stress index (CWSI) calculated from CTD data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CWSI calculated from yield, which suggesting traditional costly CWSI measurement may be improved by using portable infrared thermometers. Most importantly, grain yield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CTD under dryland (R^2 = 0.79-0.86) and irrigation (R^2 = 0.46-0.58) conditions. These results clearly indicated grain yield and water stress can be predicted by taking CTD values in field, which can be used by breeding programs as a potential selection criterion for grain yield and drought resistance in wheat, but a second study year is needed to confirm fur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opy temperature depression Crop water stress index Drought susceptible index Winter wheat
下载PDF
不同冬小麦品种气冠温差与抗旱节水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吕树作 谢惠民 +1 位作者 张洁 王宏礼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3-538,共6页
为给小麦抗旱性快速鉴定中气冠温差(CTD)的应用提供依据,采用20个冬小麦品种,设置水、旱两种处理,研究了冬小麦不同抗旱节水性品种的气冠温差CTD的信号表达差异及其最佳测定时期(生育期、单日时间)和影响因素,探讨品种鉴定筛选的量... 为给小麦抗旱性快速鉴定中气冠温差(CTD)的应用提供依据,采用20个冬小麦品种,设置水、旱两种处理,研究了冬小麦不同抗旱节水性品种的气冠温差CTD的信号表达差异及其最佳测定时期(生育期、单日时间)和影响因素,探讨品种鉴定筛选的量化评判指标。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期的13∶30-14∶00时利用红外测温仪和精密温度计测定CTD,能够较好地鉴别出不同品种对水分反应的生理特性差异。不同小麦品种间的CTD差异很大,但不同水旱处理的CTD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小麦扬花期(4月30日前后)CTD出现最高值,单日测定时间在13∶30-14∶00时出现最高值,且品种间差异较大。旱作处理下CTD平均值为7.09℃,变化范围为5.6-8.5℃;灌水处理CTD平均值8.81℃,变化范围为7.8-10.3℃;CTD与产量、抗旱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CTD既可作为旱作条件下抗旱品种的选择指标,也可作为灌溉条件下高效节水品种的选择指标。CTD≥7.92℃的品种抗旱性好,CTD≥9.55的品种水分利用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气冠温差 抗旱指数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早稻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山 王伟 +4 位作者 毕永基 曾罗华 刘庆友 谭雪明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9-1184,共6页
揭示不同双季早稻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对早稻耐热品种选育和耐热栽培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置3个施氮量水平(分别为0,120,180 kg/hm2),采用红外线测温仪在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监测了10个早稻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结果... 揭示不同双季早稻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对早稻耐热品种选育和耐热栽培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置3个施氮量水平(分别为0,120,180 kg/hm2),采用红外线测温仪在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监测了10个早稻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冠层温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品种间冠层温度的差异随生育期和氮肥用量的变化而变化。聚类分析表明,陆两优996在不同施氮量下冠层温度均最低,属于低温型品种;而赣早籼2号冠层温度均最高,属于高温型品种。在不同氮肥用量下,各生育期气冠温差与产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实率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无氮处理下,气冠温差与剑叶长度呈显著正相关。气冠温差与顶三叶叶角呈负相关关系。不同氮肥用量下,冠层温度与抽穗期群体的透光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冠层温度 气冠温差 产量 品种
下载PDF
水分亏缺冬小麦近等基因系冠气温差与群体总耗水量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梅旭荣 黄桂荣 +6 位作者 严昌荣 刘晓英 张欣莹 王雅静 顾峰雪 郭瑞 钟秀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4-253,共10页
研究品种之间群体耗水特性的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为品种耗水特性评价与低耗水品种鉴选方法提供依据。选用水分亏缺条件下产量差异不显著,但耗水量差异极显著的冬小麦品种晋麦47和京411及其15个近等基因系为实验材料。利用防雨池和防... 研究品种之间群体耗水特性的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为品种耗水特性评价与低耗水品种鉴选方法提供依据。选用水分亏缺条件下产量差异不显著,但耗水量差异极显著的冬小麦品种晋麦47和京411及其15个近等基因系为实验材料。利用防雨池和防雨棚开展实验,模拟水分亏缺条件。监测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计算总耗水量,收获后测定籽粒产量,计算水分利用效率(WUE)。同时,分别在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期3个不同生育期监测冠层-大气温度差值(CTD)、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结果表明,3个不同生育期,15个近等基因系及其亲本之间,CTD均达到显著差异。CTD的方差分析表明,基因型和年份均对不同生育期的CTD有显著影响,但是二者之间仅在抽穗-开花期存在互作(P=0.0002)。15个近等基因系及其亲本之间耗水量存在显著差异,产量没有显著差异。源于耗水量的差异,部分品种/系之间WUE达显著差异。3个不同生育期,15个近等基因系及其亲本之间,CTD与总耗水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抽穗-开花期最高,2012—2013年度和2016—2017年度分别达到0.7042和0.6095。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与群体总耗水量之间相关性很弱,3个生育期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对该组近等基因系材料,影响群体总耗水量的关键因素不是叶片蒸腾生理特性,而是群体冠层生长特性。表明构建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不仅是获得高产的途经,而且是调控群体总耗水量,提高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 耗水量 冠气温差 叶片蒸腾速率
下载PDF
冬小麦品种生育后期的耐热性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闫长生 肖世和 +1 位作者 张秀英 海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17,共3页
冬小麦品种生育后期耐热性遗传差异的表现受环境影响较大。通过1997-2000年间在北京对群体气-冠温差、灌浆特性、热感指数等三种耐热性评价方法有效性的比较研究,认为热感指数反映品种对后期热胁迫的敏感程度,利用千粒重热感指数可鉴定... 冬小麦品种生育后期耐热性遗传差异的表现受环境影响较大。通过1997-2000年间在北京对群体气-冠温差、灌浆特性、热感指数等三种耐热性评价方法有效性的比较研究,认为热感指数反映品种对后期热胁迫的敏感程度,利用千粒重热感指数可鉴定出后期耐热性较好的基因型。气-冠温差法快速、简便、准确,但叶片持绿期长的品种气-冠温差一般较大,可结合对灌浆速率的评价来筛选生育期适中的耐热基因型。在3年的试验中,小麦品种鲁936098表现耐热性强,千粒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生育期 耐热性评价 遗传差异 环境条件 热感指数 千粒重 基因型
下载PDF
不同晚籼稻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山 王伟 +3 位作者 段德洪 黄鑫 朱忠仁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1-576,共6页
明确不同水稻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对耐热基因型的选育以及制定合理的避热栽培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晚籼稻品种白天平均冠层温度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以14:00的冠层温度进行的聚类分析表明,品种间... 明确不同水稻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对耐热基因型的选育以及制定合理的避热栽培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晚籼稻品种白天平均冠层温度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以14:00的冠层温度进行的聚类分析表明,品种间冠层温度的差异在不同生育期表现较为一致。其中,五优308在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冠层温度均最低,而M112和金优998在3个时期的冠层温度均最高,分别属于低温型和高温型品种。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气冠温差(气温与冠层温度的差值)与水稻产量和结实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气冠温差与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每穗粒数呈正相关关系,但仅在抽穗期达到显著水平。气冠温差与水稻的株高、剑叶的长度、顶3叶的叶角以及倒1节的长度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气冠温差与群体的透光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根系伤流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籼稻 冠层温度 气冠温差 产量 品种
下载PDF
干旱条件下冬小麦近等基因系水分利用效率及其与气冠温差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桂荣 梅旭荣 +6 位作者 刘晓英 严昌荣 张欣莹 王雅静 顾峰雪 郭瑞 钟秀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4-179,共6页
鉴定比较供体亲本京411和轮回亲本晋麦47及其34个近等基因系材料之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同时测定不同生育期的气冠温差(CTD),分析WUE在这些材料之间的变异范围,筛选WUE与轮回亲本显著差异的材料用于QTL定位,同时探索干旱条件下CT... 鉴定比较供体亲本京411和轮回亲本晋麦47及其34个近等基因系材料之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同时测定不同生育期的气冠温差(CTD),分析WUE在这些材料之间的变异范围,筛选WUE与轮回亲本显著差异的材料用于QTL定位,同时探索干旱条件下CTD与产量和WUE的关系及其随生育期进程变化的趋势。利用防雨棚和渗漏池开展模拟干旱试验。结果表明,34个近等基因系及其父母本WUE为1.30~1.92 kg/m^3,其中9个品系WUE显著低于轮回亲本晋麦47,表明WUE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且存在明显的加性效应。CTD与产量和WUE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的是,随生育期进程推进,CTD与产量的相关性增强,在灌浆期最高,R2达到0.684 9,而与WUE的相关性减弱,R2在拔节-孕穗期最高,达到0.769 8。研究初步表明,CTD可以作为干旱条件下产量和WUE的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冠温差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近等基因系
下载PDF
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气冠温差的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豪圣 李法计 +4 位作者 程敦公 刘建军 付雪丽 刘爱峰 宋健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0-195,共6页
研究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气冠温差(CTD)的差异,探讨气冠温差与产量性状的关系,对高产品种(系)选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灌溉条件下,选用28个强筋型和27个中筋型冬小麦品种(系),分别对抽穗期、开花期、花后7 d、花后14 d、花后21 d和花... 研究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气冠温差(CTD)的差异,探讨气冠温差与产量性状的关系,对高产品种(系)选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灌溉条件下,选用28个强筋型和27个中筋型冬小麦品种(系),分别对抽穗期、开花期、花后7 d、花后14 d、花后21 d和花后28 d的气冠温差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强筋型与中筋型冬小麦品种间的CTD在各个测量时期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中筋品种花后21 d的CTD与产量和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CTD对冬小麦产量影响,主要通过粒重途径实现的。强筋型品种与中筋型品种的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分别为51.72%和63.45%,其中,花后21 d的CTD分别在强筋品种第2主成分和中筋品种第1主成分表现CTD差异越大,产量越高,贡献率分别为16.91%和36.95%。根据因子得分,筛选出CTD综合表现差异大,籽粒产量高的强筋品种(系)有济南17、鲁0540258、鲁0540261、鲁056479和鲁0540252;中筋品种(系)有济麦22、鲁055359、鲁055282、鲁0540319和鲁055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气冠温差 强筋类型 中筋类型 产量性状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早籼稻气冠温差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毕永基 彭春花 +2 位作者 黄山 谭雪明 潘晓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1期9-15,共7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基因型早籼稻气冠温差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为快速筛选优异种质资源和合理的栽培调控提供理论支持。选用36个早籼稻品种及主要的恢复系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红外测温仪,在相同的施肥和灌水条件下,监测不同品种孕穗期...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基因型早籼稻气冠温差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为快速筛选优异种质资源和合理的栽培调控提供理论支持。选用36个早籼稻品种及主要的恢复系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红外测温仪,在相同的施肥和灌水条件下,监测不同品种孕穗期、抽穗期和乳熟期的冠层温度,并分析其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气冠温差一直为正值,抽穗期不同基因型早稻白天气冠温差与气穗温差呈极显著正相关。早稻产量与孕穗期和抽穗期白天气冠温差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孕穗期和抽穗期夜间气冠温差均呈负相关,其中在抽穗期达到显著水平。抽穗期气穗温差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产量构成因子与气冠温差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对参试品种3个生育期的气冠温差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其分为高温型、中温型和低温型水稻3种温度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基因型 气冠温差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温型早籼稻叶片光合及生理性状的差异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春花 毕永基 +2 位作者 黄山 谭雪明 潘晓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6期13-17,共5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温型早籼稻气冠温差(CTD)与叶片光合及生理性状的关系,为快速筛选优质种质资源以及制定合理的栽培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低温型和高温型早籼稻品种各3个作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栽培管理措施下,监测孕穗期、抽穗期...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温型早籼稻气冠温差(CTD)与叶片光合及生理性状的关系,为快速筛选优质种质资源以及制定合理的栽培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低温型和高温型早籼稻品种各3个作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栽培管理措施下,监测孕穗期、抽穗期各品种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并测定叶片光合性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以明确气冠温差与叶片光合及生理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与高温型品种相比,低温型品种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也较高,且SOD、CAT、POD活性较强,丙二醛含量较低,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相差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早籼稻CTD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CTD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SPAD值和SOD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气冠温差 光合 生理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