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拟Cantor集的构造及其特性
1
作者 李艳红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277-279,共3页
文章在传统康托尔(Cantor)三分集构造的基础上,应用中心删去法重新构造了更为一般的s-拟Cantor集。此外,讨论了该s-拟Cantor集的一些特殊性质。事实表明,该s-拟Cantor集保持了传统Cantor集较好的特性,但其测度却不再为零,这为它进一步... 文章在传统康托尔(Cantor)三分集构造的基础上,应用中心删去法重新构造了更为一般的s-拟Cantor集。此外,讨论了该s-拟Cantor集的一些特殊性质。事实表明,该s-拟Cantor集保持了传统Cantor集较好的特性,但其测度却不再为零,这为它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积分 中心删去法 s-拟cantor 自密集 完备集
下载PDF
Zeno and the Wrong Understanding of Motion—A Philosophical-Mathematical Inquiry into the Concept of Finitude as a Peculiarity of Infinity
2
作者 Andreas Herberg-Rothe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4年第3期912-929,共18页
In contrast to the solutions of applied mathematics to Zeno’s paradoxes, I focus on the concept of motion and show that, by distinguishing two different forms of motion, Zeno’s apparent paradoxes are not paradoxical... In contrast to the solutions of applied mathematics to Zeno’s paradoxes, I focus on the concept of motion and show that, by distinguishing two different forms of motion, Zeno’s apparent paradoxes are not paradoxical at all. Zeno’s paradoxes indirectly prove that distances are not composed of extensionless points and, in general, that a higher dimension cannot be completely composed of lower ones. Conversely, lower dimensions can be understood as special cases of higher dimensions. To illustrate this approach, I consider Cantor’s only apparent proof that the real numbers are uncountable. However, his widely accepted indirect proof has the disadvantage that it depends on whether there is another way to make the real numbers countable. Cantor rightly assumes that there can be no smallest number between 0 and 1, and therefore no beginning of counting. For this reason he arbitrarily lists the real numbers in order to show with his diagonal method that this list can never be complete. The situation is different if we start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between 0 and 1 (0.999…) and use the method of an inverted triangle, which can be understood as a special fractal form. Here we can construct a vertical and a horizontal stratification with which it is actually possible to construct all real numbers between 0 and 1 without exception. Each column is infinite, and each number in that column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 new triangle, while each row is finite. Even in a simple sine curve, we experience finiteness with respect to the y-axis and infinity with respect to the x-axis. The first parts of this article show that Zeno’s assumptions contradict the concept of motion as such, so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is misconstruction leads to contradictions. In the last part, I discuss Cantor’s diagonal method and explain the method of an inverted triangle that is internally structured like a fractal by repeating this inverted triangle at each column. The consequence is that we encounter two very different methods of counting. Vertically it is continuous, horizontally it is discrete. While Frege, Tarski, Cantor, Gödel and the Vienna Circle tried to derive the higher dimension from the lower, a procedure that always leads to new contradictions and antinomies (Tarski, Russell), I take the opposite approach here, in which I derive the lower dimension from the higher. This perspective seems to fail because Tarski, Russell, Wittgenstein, and especially the Vienna Circle have shown that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absolute itself is logically contradictory. For this reason, we agree with Hegel in assuming that we can never fully comprehend the Absolute, but only its particular manifestations—otherwise we would be putting ourselves in the place of the Absolute, or even God. Nevertheless, we can understand the Absolute in its particular expressions, as I will show with the modest example of the triangle proof of the combine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untability of the real numbers, which I developed in rejection of Cantor’s diagonal proo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no False Assumptions about Motion Finitude INFINITY cantors diagonal method Inverted Triangle as a Different metho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mensions Quantum Theory Relativity of space and Time Depending on Velocity
下载PDF
采样点个数对T-S模糊建模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福才 陈超 张彦柳 《智能系统学报》 2008年第6期541-547,共7页
在模糊建模中所取的采样点个数会对辨识出的模型精度产生影响,在只给出有限个数据采样点且数据分布不能人为控制的情况下怎样选取最优的采样点个数是模糊辨识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采样点个数变化的模糊辨识算法来研究模糊建模中采样... 在模糊建模中所取的采样点个数会对辨识出的模型精度产生影响,在只给出有限个数据采样点且数据分布不能人为控制的情况下怎样选取最优的采样点个数是模糊辨识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采样点个数变化的模糊辨识算法来研究模糊建模中采样点个数对模型描述性能的影响.基于T-S模糊模型,采用对称三角形模糊划分和"网格对角线法"提取模糊规则,通过对DISO系统和Mackey-Glass无序时间序列进行建模,给出模糊模型训练性能指标和检验性能指标随采样点个数增加的变化趋势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辨识 样本点个数 三角形隶属函数 网格对角线法 T—s模糊模型
下载PDF
罗素悖论与康托在集合论中的两个失误 被引量:16
4
作者 欧阳耿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81-84,共4页
分析了罗素悖论与康托的实数集合不可数证明及康托定理S <P(S)证明之间的本质性联系 ,发现康托在这两个非构造性证明中所依赖的、用对角线法所构造出的矛盾其实就是罗素悖论中所揭示的逻辑矛盾 .得到明确的结论 :康托在这两个证明中... 分析了罗素悖论与康托的实数集合不可数证明及康托定理S <P(S)证明之间的本质性联系 ,发现康托在这两个非构造性证明中所依赖的、用对角线法所构造出的矛盾其实就是罗素悖论中所揭示的逻辑矛盾 .得到明确的结论 :康托在这两个证明中的思路与做法是错误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论 非构造性证明 实数集合 康托定理 s^=〈P(s)^= 对角线法 罗素悖论 无穷理论
下载PDF
论序数及连续统的可数性与正则公理 被引量:4
5
作者 沈卫国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年第5期51-62,共12页
在前期一系列论文及著作中([2][4][5])对实数集(连续统)的可数性、康托对角线法等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序数的可数性问题进行分析,并由此引出对ZFC公理系统中的正则公理(基础公理,限制公理)的讨论。对与斯梅尔第18问题密切相关的哥... 在前期一系列论文及著作中([2][4][5])对实数集(连续统)的可数性、康托对角线法等问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序数的可数性问题进行分析,并由此引出对ZFC公理系统中的正则公理(基础公理,限制公理)的讨论。对与斯梅尔第18问题密切相关的哥德尔定理进行了分析,得到全新结论。提出实数的一进制表示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康托对角线法的局限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数 康托对角线法 连续统 可数 正则公理 哥德尔定理 一进制实数 直觉主义悖论 丘奇悖论
下载PDF
白姑矿通风阻力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彦波 张敬奇 +1 位作者 刘骥 胡加财 《云南冶金》 2016年第2期15-20,41,共7页
矿井通风系统主要是由通风网络、通风动力及通风构筑物三部分组成的大型复杂关联系统,对其通风网络进行通风阻力测定是通风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白姑矿通风系统为东西两翼对角式通风实际,选择东西两翼两条主测路线进行全矿... 矿井通风系统主要是由通风网络、通风动力及通风构筑物三部分组成的大型复杂关联系统,对其通风网络进行通风阻力测定是通风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白姑矿通风系统为东西两翼对角式通风实际,选择东西两翼两条主测路线进行全矿通风阻力测定及两条辅测路线来验证局部主要测定路线数据的准确性,并根据不同测定方法对该矿实用性比较,采用基点法进行测定。根据测定数据运用风网进行解算,系统掌握了矿井通风系统现状及相关通风技术参数,为该矿实现科学的通风系统及网络结构,保证矿井通风合理、稳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翼对角式 通风阻力 基点法测定 风网解算 评价管理
下载PDF
对若干“历史性”问题的讨论——信息的本质、四色问题、康托对角线法、芝诺悖论、麦克斯韦妖的再认识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卫国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9年第6期99-107,共9页
针对标题所列"历史性"科学问题,结合以往有关学术思想,提出、补充若干新的视角、观点、证明等,以使这些问题的解决更加明确和易于理解。
关键词 信息 四色问题 康托对角线法 芝诺悖论 麦克斯韦妖
下载PDF
无尽的对角线 被引量:1
8
作者 邢滔滔 《科学文化评论》 2014年第3期5-20,共16页
本文尝试以简单的对角线直观,连贯起数理逻辑史上的几个重大结果,一方面介绍其背后的动机、思想,另一方面强调对角线方法的意义。文章重思想,不重技术,或许可为从思想方面理解这些结果提供一条线索。
关键词 对角线方法 康托尔定理 罗素悖论 塔斯基定理 哥德尔定理
下载PDF
拟对角占优矩阵方程组迭代解法的收敛性 被引量:3
9
作者 苏岐芳 《台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8-11,共4页
讨论了系数矩阵为拟对角占优矩阵的方程组迭代解法的收敛性,给出了解拟对角占优矩阵方程组Jacobi迭代法,G-S迭代法和SOR方法的收敛条件。
关键词 拟对角占优矩阵 不可约矩阵 JACOBI迭代法 G—s迭代法 sOR方法 收敛
下载PDF
康托在集合论中的两个失误
10
作者 欧阳耿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84-287,共4页
分析了罗素悖论与康托在现有集合论中两个重要证明之间的本质性联系 ,结果发现 ,康托关于实数集合不可数及康托定理 S<P(S)
关键词 集合论 对角线法 罗素 康插 悖论
下载PDF
采用斜撑加固钢吊车梁的设计分析与现场动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山锁 郭锦芳 +3 位作者 陈爱国 杨勇 温晓明 梁雨多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0-96,共7页
本文结合太钢(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主厂房由于生产工艺改造要求,加大多台重型吊车吨位后,对钢吊车梁系统进行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的实际工程,介绍了一种在不停产情况下采用钢斜撑方案加固在用钢吊车梁的方案设计与可行性分析;并结合... 本文结合太钢(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主厂房由于生产工艺改造要求,加大多台重型吊车吨位后,对钢吊车梁系统进行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的实际工程,介绍了一种在不停产情况下采用钢斜撑方案加固在用钢吊车梁的方案设计与可行性分析;并结合对已经加固施工并投产使用的三榀钢吊车梁的现场实际动测结果,按考虑下部钢斜撑与钢吊车梁二者协同工作的原理对钢吊车梁与下部斜撑之间的荷载分配比例以及加固后钢吊车梁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计算验证和对比分析,论证了采用钢斜撑方案加固已有钢吊车梁的可行性。计算分析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钢斜撑加固钢吊车梁以满足吊车吨位增加要求的方案设计是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本文提出的按协同工作方法对钢吊车梁采用钢斜撑方案进行加固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可行,可以在今后的工业厂房吊车梁系统改造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吊车梁 加固 斜撑 加固 现场动测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