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lse positive detection of serum cryptococcal antigens due to insufficient sample dilution:A case series
1
作者 Wen-Yu Chen Cheng Zhong +1 位作者 Jian-Ying Zhou Hua Zho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8期1837-1846,共10页
At presen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the detection of cryptococcal antigen(CRAG)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cryptococcosis.However,the three major CRAG detection technologies,late... At presen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the detection of cryptococcal antigen(CRAG)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cryptococcosis.However,the three major CRAG detection technologies,latex agglutination test(LA),lateral flow assay(LFA)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have certain limitations.Although these techniques do not often lead to false-positive results,once this result occurs in a particular group of patients(such as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patients),it might lead to severe consequ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PTOCOCCOSIS capsular antigen detection False positive TISSUE Case report
下载PDF
开展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对肺隐球菌病诊疗的影响
2
作者 陈桂荣 秦志强 +6 位作者 韦彩周 周怀海 梁秋妹 梁亮 黄陆颖 蒙建凤 冯广弘 《内科》 2024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开展隐球菌荚膜抗原(CrAg)检测对肺隐球菌病(PC)诊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及住院诊断的141例PC患者(均为血HIV抗体阴性)的临床资料。比较开展CrAg... 目的探讨开展隐球菌荚膜抗原(CrAg)检测对肺隐球菌病(PC)诊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及住院诊断的141例PC患者(均为血HIV抗体阴性)的临床资料。比较开展CrAg检测前后(2018年6月开展CrAg检测)门诊诊断PC情况、住院诊断PC患者占同期出院患者的比例,以及开展CrAg检测前后住院PC患者病原学诊断方式的变化。结果开展CrAg检测前,并无门诊临床诊断PC的病例;开展CrAg检测后,39例患者在门诊诊断PC。开展CrAg检测后,住院诊断PC的患者占同期出院患者的比例较开展前增加[11.3‰(74/6522)比3.8‰(28/7449),P<0.05],通过经皮肺穿刺活检来诊断PC的患者比例较开展前下降[43.2%(32/74)比75.0%(21/28),P<0.05]。结论开展CrAg检测使部分PC患者在门诊即得到诊断和治疗,同时提高了住院患者的PC诊断率,有助于减少有创性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 诊断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脑炎并发培养阴性抗原阳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姚怡婷 潘允琪 +1 位作者 曾健 徐伟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分析1例隐球菌培养阴性,宏基因组测序检出新型隐球菌序列,隐球菌抗原检测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并发肺隐球菌感染病例的诊治过程,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肺隐球菌病提供帮助。方法分析1例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 目的分析1例隐球菌培养阴性,宏基因组测序检出新型隐球菌序列,隐球菌抗原检测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并发肺隐球菌感染病例的诊治过程,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肺隐球菌病提供帮助。方法分析1例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常规检测、生化检测、微生物培养和气管镜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等方法进行复查,明确肺炎感染类型,并结合文献对肺隐球菌病进行复习讨论。结果该例患者HIV检测阴性,痰液Xpert MTB/RIF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阴性;痰液、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结果为正常菌群生长,隐球菌培养阴性;血培养阴性。脑脊液常规检测、生化检测、微生物培养结果均正常,隐球菌抗原阴性,墨汁染色未检出隐球菌;气管镜肺泡灌洗液mNGS结果提示新型隐球菌,序列数6,相对丰度46.15%,覆盖度0.0010%。口服氟康唑治疗3个月后患者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下叶类圆形结节影伴空洞较之前缩小。结论临床工作中遇到免疫功能低下、且肺部影像学检查出空洞的患者,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和呼吸道标本mNGS联合检测可以有效辅助临床对肺隐球菌病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自身免疫性脑炎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下载PDF
血清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与阴性的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章宗悦 聂汉祥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810-1814,共5页
目的探究免疫功能正常(ICH)人群中疑诊肺隐球菌病(PC)患者在血清隐球菌荚膜抗原(CrAg)阴性时需进行病理活检诊断PC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隐球菌病(ICH-PC)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究免疫功能正常(ICH)人群中疑诊肺隐球菌病(PC)患者在血清隐球菌荚膜抗原(CrAg)阴性时需进行病理活检诊断PC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隐球菌病(ICH-P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血清CrAg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CrAg阳性组和CrAg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7例ICH-PC患者中,55例(63.2%)患者血清CrAg阳性,32例(36.8%)患者血清CrAg阴性。CrAg阴性组ICH-PC患者合并肺部慢性疾病(12.5%vs 32.7%),出现发热(9.4%vs 29.1%)、胸痛胸闷(28.1%vs 52.7%)症状的比例低于CrAg阳性组(均P<0.05),而CrAg阴性组无症状(43.8%vs 10.9%)比例高于CrAg阳性组(P<0.05)。CrAg阴性组ICH-P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58.8±9.7)%vs(64.5±11.2)%]、血沉[(7.6±4.9)mm/h vs(31.0±31.3)mm/h)]均低于CrAg阳性组(P<0.05),而CrAg阴性组ICH-P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30.3±8.6)%vs(25.2±10.0)%)]高于CrAg阳性组(P<0.05)。CrAg阴性组患者肺部单发结节或团块的比例(53.1%vs 14.5%)高于CrAg阳性组(均P<0.05);与CrAg阴性组比较,CrAg阳性组患者肺部病灶分布范围更广(32.7%vs 12.5%),浸润实变类型(41.8%vs 12.5%)及伴有空洞(25.5%vs 6.3%)、晕征(61.8%vs 37.5%)、纵隔淋巴结肿大(18.2%vs 0)和胸腔积液的比例(14.5%vs 0)更大(均P<0.05)。结论对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无明显异常,肺部影像学示靠近胸膜伴晕征的局限性结节或团块特点的PC疑诊患者,血清CrAg检测易出现假阴性结果,需要积极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血清荚膜抗原检测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点
下载PDF
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隐球菌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在肺隐球菌病中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曾中华 郄丽琴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8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隐球菌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rAg-LFA)两种方法在肺隐球菌病患者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疑似肺隐球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血清、支气管肺... 目的探讨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隐球菌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rAg-LFA)两种方法在肺隐球菌病患者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疑似肺隐球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rAg-LFA及肺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将肺穿刺组织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rAg-LFA在肺隐球菌病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60例疑似肺隐球菌病经肺穿刺组织确诊51例,阳性率为85.00%。血清CrAg-LFA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2.55%、66.67%、71.67%,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61,P=0.021);肺泡灌洗液CrAg-LFA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12%、88.89%、93.33%,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60,P<0.001)。肺泡灌洗液CrAg-LFA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高于血清CrAg-LFA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泡灌洗液CrAg-LFA诊断肺隐球菌病的效能较血清CrAg-LFA诊断理想,其与肺穿刺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更高,临床针对高度疑似肺隐球菌病患者,首先考虑采取肺泡灌洗液CrAg-LFA检查,可减少临床漏诊与误诊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支气管肺泡液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在肺隐球菌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栎江 吴庆 +2 位作者 徐春泉 周翠 孙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在肺隐球菌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影像学检查示肺部阴影或结节患者3,130例,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追踪分析部分诊疗过程相对规范完整的患者的最终诊... 目的研究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在肺隐球菌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影像学检查示肺部阴影或结节患者3,130例,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追踪分析部分诊疗过程相对规范完整的患者的最终诊断及治疗情况,将抗原检测和肺组织病理检查以及传统的镜检、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最终诊断肺隐球菌病53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试验阳性52例,敏感度达98.1%,相比肺组织病理检查以及传统的镜检、培养法均要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隐球菌病患者2922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试验均阴性,特异度为100%。结论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具有准确率高、快速简便的特点,可作为肺隐球菌病的早期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肺隐球菌病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艾滋病继发隐球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谢海花 张宇 +3 位作者 吴绍贵 李圣聪 周淑燕 柳丽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LFA)和乳胶凝集试验(LA)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艾滋病患者继发隐球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治疗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LFA和LA对艾滋病患者继发隐球菌感染治疗前后的脑脊液标本和血清标本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LFA)和乳胶凝集试验(LA)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艾滋病患者继发隐球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治疗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LFA和LA对艾滋病患者继发隐球菌感染治疗前后的脑脊液标本和血清标本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并与脑脊液墨汁染色和真菌培养进行比较,评价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动态观察治疗期间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滴度的变化,和LFA的干扰因素。结果 LFA和LA对脑脊液标本隐球菌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97.73%和95.45%,血清标本的敏感度也分别为97.73%、95.45%;对脑脊液标本的特异性分别为95.83%、95.83%,对血清标本的特异性分别为89.39%和87.12%。艾滋病继发隐球菌感染患者脑脊液标本中的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滴度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治疗前后脑脊液和血清中荚膜抗原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09,P<0.001;t=6.814,P<0.001)。结论 LFA与LA适用于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的快速诊断;脑脊液隐球菌多糖荚膜抗原的动态监测对艾滋病患者继发隐球菌感染的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隐球菌性脑膜炎 胶体金免疫层析 乳胶凝集试验
下载PDF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尚鹏程 许娇 裴晓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9期2836-2837,2839,共3页
目的探讨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对HIV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诊断及治疗观察的意义。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华西医院HIV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23例。采集隐球菌脑膜炎治疗前后的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作墨汁染色并用APl20CAUX真... 目的探讨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对HIV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诊断及治疗观察的意义。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华西医院HIV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23例。采集隐球菌脑膜炎治疗前后的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作墨汁染色并用APl20CAUX真菌鉴定试剂条鉴定到种,行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并对其中13例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荚膜抗原滴度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脑脊液和血清标本中隐球菌荚膜抗原滴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患者隐球菌脑膜脑炎治疗有效,但真菌培养及涂片均显示阴性后,部分患者隐球菌荚膜抗原仍为阳性。结论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有利于提高HIV感染继发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抗原滴度能用来判断疗效,但不能作为治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隐球菌性脑膜炎 乳胶凝集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郑继平 郭桂英 +2 位作者 韦双双 周海龙 张兆山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5期826-829,共4页
猪链球菌2型可引起人、猪急性败血型、脑膜炎型和关节炎型等传染病,致死率极高,是近年来致病性最强、危害性最大的猪链球菌类型之一。目前因该菌的致病机理不清、抗原类型复杂,限制了疫苗研究的顺利进行。当前在研的猪链球菌2型疫苗类... 猪链球菌2型可引起人、猪急性败血型、脑膜炎型和关节炎型等传染病,致死率极高,是近年来致病性最强、危害性最大的猪链球菌类型之一。目前因该菌的致病机理不清、抗原类型复杂,限制了疫苗研究的顺利进行。当前在研的猪链球菌2型疫苗类型有死疫苗、弱毒苗、蛋白亚单位疫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抗原 疫苗
下载PDF
免疫功能缺陷宿主与非免疫缺陷宿主的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丽侠 李明晖 +2 位作者 阮永春 周宜庆 曾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期12-17,共6页
目的分析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CM)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缺陷分为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组(ICH-CM组... 目的分析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CM)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缺陷分为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组(ICH-CM组)和非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组(NON-ICH-CM组),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脑脊液隐球菌荚膜抗原的差异,并观察血液和脑脊液隐球菌荚膜抗原滴度对隐球菌脑膜炎的评估价值。其中ICH-CM组患者61例,NON-ICH-CM组17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及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和既往或同时存在颅内病变的情况。结果ICH组与NON-ICH组在临床表现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缺乏典型的表现,两组均可表现为脑膜强化、脑梗死、多发缺血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脊液的隐球菌荚膜抗原滴度为(977.06±799.12),高于血的(498.13±46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H-CM组死亡20例(32.78%),NON-ICH-CM组死亡1例(5.88%),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受损宿主容易合并各种感染,其中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较隐匿,缺乏特征性,尤其是长期接受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性脑膜炎 免疫受损宿主 非免疫缺陷宿主 隐球菌荚膜抗原
下载PDF
LA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在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珍琼 熊国亮 辛茶香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446-447,共2页
目的探讨乳胶凝集试验(LA)在隐球菌性脑膜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6例确诊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和25例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并与真菌培养和直接镜检方法相比较,评价... 目的探讨乳胶凝集试验(LA)在隐球菌性脑膜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6例确诊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和25例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并与真菌培养和直接镜检方法相比较,评价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乳胶凝集试验、真菌培养和直接镜检3种方法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1.1%、69.6%和73.2%,乳胶凝集试验特异度分别为96.0%、100%、100%。结论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可作为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疑集试验 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下载PDF
鸡大肠杆菌荚膜多糖──蛋白质抗原免疫原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淑坚 林维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8-32,共5页
用碳化二亚胺作为交联剂将荚膜多糖与载体蛋白质交联后加入蜂胶佐剂制成疫苗免疫鸡只。7周龄同源菌株攻毒结果表明,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苗组鸡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且试验重复性好;在免疫后3个月的同源攻毒保护指数也达13/20以... 用碳化二亚胺作为交联剂将荚膜多糖与载体蛋白质交联后加入蜂胶佐剂制成疫苗免疫鸡只。7周龄同源菌株攻毒结果表明,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苗组鸡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且试验重复性好;在免疫后3个月的同源攻毒保护指数也达13/20以上。但对异源菌株的攻毒没有明显保护效果。该研究采用微量法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了免疫鸡抗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荚膜多糖-蛋白质抗原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学观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丹宇 康军 李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945-94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白内障时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密度及形态学差异,检测LECs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探讨白内障术后残留LECs增殖与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白内障时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密度及形态学差异,检测LECs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探讨白内障术后残留LECs增殖与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关系及儿童后发性白内障高发的原因。方法:按年龄段分为儿童组(<12岁)及老年组(51~80岁)各20眼,在白内障手术时环形撕囊后获取晶状体中央区前囊膜,一分为二,一半HE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40)对两组每张LECs铺片其细胞形态,胞质及细胞核染色情况观察并照像。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观察两组LECs铺片的细胞密度。另一半用免疫组化染色及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检测PCNA的表达及积分光密度值,取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组细胞分布比较均匀,核染色较深,有细胞重叠区。老年组LECs分布不均匀,形态不规则,明显可见细胞核大小不等,淡染扩大的上皮细胞多见。染色质呈深染的粗颗粒状,胞质内有大量的空泡,呈泡沫状。LECs密度在儿童组为5020.25±246.01个/mm2,老年组为4340.00±240.95个/mm2,t=3.405,P<0.05。PCNA表达定量检测(积分光密度值)。儿童组为2.89±0.57,老年组为2.13±0.63,t=2.933,P<0.05。结论:本研究中儿童组LECs细胞分布均匀,核染色深,前囊膜中央细胞重叠区较老年组多见,且LECs密度,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老年组,提示可能为儿童后发性白内障高发的重要因素,通过PCNA表达的检测可能为判断PCO高危眼提供依据。同时抑制PCNA对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后囊膜混浊 后发性白内障 儿童
下载PDF
蛇毒去整合素Kistrin对正常及糖尿病兔LECs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少健 韦琦 +3 位作者 姬翔 陈金卯 何剑峰 梁皓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高血糖对兔眼晶状体摘出术后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影响,探讨蛇毒去整合素Kistrin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制作正常血糖及糖尿病兔PCO模型,随机分组:... 目的观察高血糖对兔眼晶状体摘出术后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影响,探讨蛇毒去整合素Kistrin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制作正常血糖及糖尿病兔PCO模型,随机分组:正常血糖组分为A、B两组(每组3只兔3眼),糖尿病组分为C、D两组(每组3只兔3眼),A、C组为对照组(术毕前房注入林格氏液),B、D组为用药组(术毕前房注入80mg·mL-1的Kistrin2mL)。注药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4组PCO发生情况及形态并计算增殖指数(PI),注药后14d时取材,检测LECs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兔PCO发生程度重于正常血糖兔;A组PI为0.25±0.05,B组0.03±0.01,C组0.86±0.04,D组0.65±0.08,A组PI明显小于C组(P=0.00),用药后B、D组PI均分别明显小于A、C组(均为P=0.01),但B组PI明显小于D组(P=0.00)。结论与正常血糖兔相比,糖尿病兔的PCO发生率较高,其LECs的增殖能力较强,Kistrin可明显抑制正常血糖及糖尿病兔的LE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混浊 糖尿病 去整合素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多杀性巴氏杆菌菌体成份分析
15
作者 沈心亮 袁皓加 +3 位作者 魏天文 宁磊 陈红 吴祥林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1993年第3期135-139,共5页
将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1059(血清3型)和A-898(荚膜A群)二种菌株分别加热抽提制成粗制菌体抗原或荚膜抗原,再作提纯与分析。结果表明:将抗原粗提物盐析时,沉淀中有效抗原组份随硫酸铵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经高压液相... 将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1059(血清3型)和A-898(荚膜A群)二种菌株分别加热抽提制成粗制菌体抗原或荚膜抗原,再作提纯与分析。结果表明:将抗原粗提物盐析时,沉淀中有效抗原组份随硫酸铵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经高压液相层析,P-1059菌体抗原分为4个峰,A-898荚膜抗原分为3个峰,二者有效抗原组分均在第一峰中;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1059一峰分出3条蛋白带,相应的分子量约为54.3、45.9和38.3kD;用链霉蛋白酶E、神经氨酸酶、蛋白酶K和高碘酸钠分别处理P-1059一峰和A-898一峰后,经ELISA测定,高碘酸钠对P-1059及A-898一峰有分解作用,说明其相应抗原决定簇可能与糖基有关;ELISA交叉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只有A-893一峰对P-1059一峰有弱抑制,说明P-1059菌体中有微量的荚膜成份,而A-898荚膜抗原中无P-1059菌体抗原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菌体抗原 荚膜抗原 提纯 生化免疫分析
下载PDF
前列腺被膜支动脉阻力指数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萍 钱孝纲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被膜支动脉阻力指数(RI)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直肠超声导向前列腺四区10点法+阳性病灶的组织学活检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28例,其中前列腺癌患者63例(前列腺... 目的探讨前列腺被膜支动脉阻力指数(RI)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直肠超声导向前列腺四区10点法+阳性病灶的组织学活检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28例,其中前列腺癌患者63例(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5例(对照组),经直肠超声检测两组患者被膜支动脉阻力指数(RI)、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前列腺体积,并由此计算PSAD,比较分析RI、PSAD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前列腺癌组被膜支动脉的RI、PSAD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列腺被膜支动脉RI≥0.80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2.54%,特异性为72.31%,准确性77.34%;PSAD>0.30ng/(ml·cm3)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70.77%,准确性为79.69%。结论前列腺被膜支动脉RI与PSAD均为诊断前列腺癌的可靠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被膜支动脉 阻力指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下载PDF
前列腺被膜支动脉血流相关参数与血清tPSA含量和fPSA/tPSA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季勇 钱孝纲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tPSA浓度和fPSA/tPSA比值与前列腺癌(PC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关系。方法:选择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前列腺组织学活检术和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160例,其中PCa84例,前列腺增生症(BPH)76例(对照组),术前常规检测前列腺被膜支动... 目的:探讨血清tPSA浓度和fPSA/tPSA比值与前列腺癌(PC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关系。方法:选择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前列腺组织学活检术和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160例,其中PCa84例,前列腺增生症(BPH)76例(对照组),术前常规检测前列腺被膜支动脉的血流峰值速度(Vmax)、阻力指数(RI),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tPSA、fPSA浓度,计算fPSA/tPSA的比值,进行对照分析。结果:PCa组血清tPSA浓度及被膜支动脉RI的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01),而PCa组的fPSA/tPSA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前列腺被膜支动脉RI值与血清tPSA浓度呈线性正相关(r=0.32,P<0.001)。结论:本文分析显示,前列腺被膜支动脉RI值与血清tPSA浓度密切相关。本文被膜支动脉RI≥0.80指标在预测PCa方面的准确性高于血清tPSA和fPSA/tPSA比值中任一单项指标,在临床超声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被膜支动脉 阻力指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袢的角度与后发性白内障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清云 张丰菊 +2 位作者 罗肇文 郭建华 杨路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后发性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袢角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9只科研兔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6眼。麻醉后 ,行透明晶状体囊外摘出术 ,并分别植入袢角度不同的PMMA人工晶状体 ,第 1组植入 0°袢人工晶状体 ,第 2组植入 5°袢人... 目的 探讨后发性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袢角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9只科研兔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6眼。麻醉后 ,行透明晶状体囊外摘出术 ,并分别植入袢角度不同的PMMA人工晶状体 ,第 1组植入 0°袢人工晶状体 ,第 2组植入 5°袢人工晶状体 ,第 3组植入 10°袢人工晶状体。术后 6个月 ,裂隙灯下观察晶状体后囊混浊情况并分级 ,取出晶状体后囊 ,行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查 ,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晶状体后囊染色 ,然后采用医用多功能图像分析软件对晶状体后囊表面及赤道部的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 arantigen ,PCNA)进行定量检测 ,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裂隙灯下可见术后随着人工晶状体袢角度的增加 ,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例数及等级均呈下降趋势。光镜及透射电镜扫描可见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晶状体后囊表面有一层或多层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 ,未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晶状体后囊表面无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 ,赤道部均可见多层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PCNA定量结果 :植入 0°袢人工晶状体组与植入 5°袢人工晶状体组之间后囊表面及赤道部PCNA阳性率 (分别为 10 .5 0 0±2 2 5 8,9.16 7± 2 .2 2 9)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植入 10°袢人工晶状体组 (4.5 0 0± 1.871)与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袢角度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鼠疫耶尔森菌疫苗株荚膜抗原的纯化
19
作者 王梅 张爱萍 +7 位作者 于守鸿 赵忠智 谢辉 李君 冯建萍 杨永海 郑谊 唐新元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第5期10-12,共3页
利用AKTA purifier 100纯化系统纯化盐析法制备的粗制鼠疫荚膜抗原,并将纯化洗脱的蛋白进行透析、浓缩后采用UltrospecTM8000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纯度、蛋白浓度和RIHA试验和胶体金纸色谱法对其主要成份的鉴定。结果发现,粗... 利用AKTA purifier 100纯化系统纯化盐析法制备的粗制鼠疫荚膜抗原,并将纯化洗脱的蛋白进行透析、浓缩后采用UltrospecTM8000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纯度、蛋白浓度和RIHA试验和胶体金纸色谱法对其主要成份的鉴定。结果发现,粗制鼠疫荚膜抗原经过蛋白纯化仪SuperdexTM凝胶层析柱获得主要组份是种小分子蛋白,其纯度为88.5%,蛋白浓度为1.594 mg/mL,而且RIHA试验证实此蛋白是鼠疫菌F1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菌 荚膜抗原 纯化 F1抗原
下载PDF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廖一群 龚骏杰 +2 位作者 邹琴娓 卢洪飞 丁小丽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rypto-coccalantigen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CrAgLFA)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1年10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7例确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rypto-coccalantigen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CrAgLFA)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1年10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7例确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33例同期经临床确诊为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或脑部肿瘤等非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为对照组,应用CrAg-LFA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并与真菌培养法和墨汁染色法比较,评价其在隐球菌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CrAg-LFA、真菌培养法、墨汁染色法检测隐球菌的灵敏度分别为96.30%、70.37%、37.04%,特异度分别为96.97%、100.00%、100.00%。结论:CrAg-LFA是一种简便快速的筛查方法,对早期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隐球菌性脑膜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