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前驱体热解机理的理论研究──反应能量、自由基的轨道能级及相对稳定性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惠 翟高红 +4 位作者 冉新权 史启祯 文振翼 罗瑞盈 杨延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0-236,共7页
运用Gaussian 98程序包中的 AM1方法,通过对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设定的8种热裂解过程的反应能量、生成自由基的轨道能级、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的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研究了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的热反应活性及热裂解机理.计... 运用Gaussian 98程序包中的 AM1方法,通过对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设定的8种热裂解过程的反应能量、生成自由基的轨道能级、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的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研究了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的热反应活性及热裂解机理.计算结果表明:(1)各反应物的主反应路径均是苯环上甲基C-H键首先断裂.该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2)各反应物之间的热反应活性由大到小顺序为: C8H9OH(d1)>C8H9SH(d2)>C8H10(a)> C8H9CN(d3).同时亦说明,自由基前线轨道能级差及生成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和热力学等理论参数一样,亦适合于研究间二甲苯系列反应物的热解机理和热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前驱体 热裂解机理 AM1法 反应能量 间二甲苯 碳/碳复合材料 自由基 轨道能级
下载PDF
碳前驱体CH_3ArCH_2NH_2热解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DFT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惠 翟高红 +5 位作者 杨海峰 文振翼 史启桢 冉新权 罗瑞盈 杨延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00-804,共5页
在实验研究基础上 ,通过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对碳前驱体 CH3 Ar CH2 NH2 的热裂解机理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利用 Gaussian98程序包中 AM1方法及 DFT UB3 LYP/3 -2 1 G*方法 ,对化合物 5种可能热裂解路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CH3 Ar... 在实验研究基础上 ,通过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对碳前驱体 CH3 Ar CH2 NH2 的热裂解机理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利用 Gaussian98程序包中 AM1方法及 DFT UB3 LYP/3 -2 1 G*方法 ,对化合物 5种可能热裂解路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CH3 Ar CH2 NH2 热裂解的主反应路径为生成自由基 CH3 Ar CH2 ·和 NH2 · ,其主反应路径 AM1计算的活化能 Ea=2 3 0 .78k J/mol,DFT计算的活化能 Ea=3 2 1 .1 8k J/mol;比较键焓计算的数据与相应的实验数据 ,发现 DFT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通过分析优化的反应物及产物自由基的部分结构参数 ,了解了理论支持主反应的原因 ;计算的产物自由基的空间构型表明主反应路径生成的产物自由基相互间若进行稠环缩合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前驱体 热裂解机理 间甲基苄胺 量子化学 AMI DFT 碳/碳复合材料 动力学
下载PDF
碳材料用碳源化合物热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惠 冉新权 +4 位作者 史启桢 文振翼 翟高红 罗瑞盈 杨延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79-887,共9页
运用 Gaussian 98程序包中的 AM1方法,对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的热反应活性及热裂解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温度下标准热力学量的计算和自由基间的轨道能级差的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1)当温度低于 800℃时 ,对各反应物来说... 运用 Gaussian 98程序包中的 AM1方法,对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的热反应活性及热裂解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温度下标准热力学量的计算和自由基间的轨道能级差的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1)当温度低于 800℃时 ,对各反应物来说热力学支持的主反应路径均是苯环上甲基 C H键首先断裂。当温度达到 800℃时 ,热裂解路径由首先选择 C H键的断裂变成首先选择苯环与甲基间 C C键的断裂。该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2)各反应物之间的热反应活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4二甲基苯酚 > 2,4二甲基 1巯基苯 >间二甲苯 > 2,4二甲基 1氰基苯。同时亦说明,自由基之间的前线轨道能级差和热力学量的变化等理论参数一样亦可用于判断间二甲苯系列反应物的热解机理和热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材料 碳源化合物 热裂解机理 AM1法 间二甲苯
下载PDF
一种碳前驱物热解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惠 罗瑞盈 +3 位作者 杨延清 翟高红 冉新权 文振翼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5,共7页
根据量子化学理论研究了碳前驱物CH3-Ar—CH2-NH2的热裂解机理.利用Gaussian98程 序包中的AM1法,用UHF计算对化合物五种可能的热裂解路径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碳前驱物CH3-Ar-... 根据量子化学理论研究了碳前驱物CH3-Ar—CH2-NH2的热裂解机理.利用Gaussian98程 序包中的AM1法,用UHF计算对化合物五种可能的热裂解路径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碳前驱物CH3-Ar-CH2-NH2将首先发生生成自由基CH3-Ar-CH2和NH2的热裂解主反应,活化能Ea-230.78kJ/mol;而碳前驱物CH3-Ar-CH2-NH2的实验表观活化能Ea=206.78kJ/mol;键能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得比较好;通过分析优化的反应物及产物自由基的部分结构参数,了解了理论支持主反应的原因;计算的产物自由基的空间构型表明主反应路径生成的产物自由基相互间若进行稠环缩合反应,将获得分子平面取向性很好的稠环芳烃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前驱物 热裂解机理 活化能 AMI 热力学 芳香烃 碳/碳复合材料
下载PDF
2,4-二甲基卤代苯热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惠 罗瑞盈 +3 位作者 杨延清 翟高红 冉新权 文振翼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3-36,共4页
用 Gaussian98程序包中的 AM1法 ,通过 UHF计算对模拟设计的 2 ,4-二甲基苯系列化合物的 5种热解途径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 :卤素的存在对本系列化合物甲基 C— H键的热解断裂难易有影响且表现为“二分组效应”,即 F,C... 用 Gaussian98程序包中的 AM1法 ,通过 UHF计算对模拟设计的 2 ,4-二甲基苯系列化合物的 5种热解途径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 :卤素的存在对本系列化合物甲基 C— H键的热解断裂难易有影响且表现为“二分组效应”,即 F,Cl对苯环上甲基 C— H键有热活化作用 ,而 Br,I有热稳定作用 ,但差异不大。对于 C— X键 ,当卤素原子是 Cl与 I时 ,卤代苯上的 C— X键的热反应活性大于甲基上的 C—H键。对以上结果从优化的几何构型、自由基的生成焓及相对总能量上进行了分析 ,且得到相一致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化合物 热解机理 2 4-二甲基卤代苯 量子化学 热解断裂 自由基 相对生成焓
下载PDF
碳前驱体CH_3ArCH_2NH_2的热解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惠 杨海峰 +2 位作者 罗瑞盈 杨延清 冉新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4-239,共6页
通过密闭压力容器法、常压DSC、高压DSC及紫外分光光度定量分析法等实验手段 ,对液相沉积法制碳 /碳复合材料用碳前驱体CH3ArCH2 NH2 的热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 ,获得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该碳前驱体的热分解温度和残碳率 ,用等温动力学... 通过密闭压力容器法、常压DSC、高压DSC及紫外分光光度定量分析法等实验手段 ,对液相沉积法制碳 /碳复合材料用碳前驱体CH3ArCH2 NH2 的热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 ,获得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该碳前驱体的热分解温度和残碳率 ,用等温动力学和非等温动力学方法获得了热裂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实验结果表明 ,常压热裂解温度大约为 5 30 15~ 5 5 6 5 5K ,1~ 3MPa的高压范围内的热裂解温度大约在 6 18 34~6 75 49K ;密闭压力容器中的残碳率为 5 6 2 3 % ,常压下的残碳率为 2 8 96 %~ 36 47% ,而高压下残碳率可达 5 9 11% ;根据基辛格等方法获得了等温条件下和非等温条件下热裂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 分别为2 0 6 78kJ/mol和 183 93kJ/mol,反应级数n≈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碳前驱体 密闭压力容器法 热裂解温度 表观活化能 液相沉积
下载PDF
Resol型酚醛树脂热解特征的TG—MS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复铭 周伟良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3,共6页
合成了一种低醛 /酚摩尔比 (1.3∶1)的Resol型酚醛预聚物。利用TG -MS详细研究了热交联固化后树脂的热分解特征。低于 35 0℃时 ,主要表现为分子内醚键断裂和脱端羟甲基 ,并逸出H2 O、CO2 和CH3 OH等产物及它们的碎片。在 35 0℃~ 75 ... 合成了一种低醛 /酚摩尔比 (1.3∶1)的Resol型酚醛预聚物。利用TG -MS详细研究了热交联固化后树脂的热分解特征。低于 35 0℃时 ,主要表现为分子内醚键断裂和脱端羟甲基 ,并逸出H2 O、CO2 和CH3 OH等产物及它们的碎片。在 35 0℃~ 75 0℃范围内 ,大分子主链在不同位置发生主链断裂而形成一甲基苯酚、二甲基苯酚和三甲基苯酚等产物及它们的碎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o1型 酚醛树脂 热分解 TG-MS C/C复合材料 前驱体 裂纹缺陷
下载PDF
碳/碳复合材料的基体前驱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付东升 张康助 +1 位作者 孙福林 姚冬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9-21,29,共4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碳 /碳复合材料基体前驱体的研究进展状况。讨论了不同物质 ,其中包括工业沥青、酚醛树脂、呋喃树脂、缩合多核芳香 (COPNA)树脂以及聚芳基乙炔树脂作为碳 /碳复合材料基体前驱体的特点。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基体前驱体 研究进展 沥青 酚醛树脂 呋喃树脂
下载PDF
碳/碳复合材料用基体先驱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雷毅 王俊山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9,共4页
综述了碳 /碳复合材料用基体先驱体如沥青、酚醛树脂、邻苯二甲腈树脂和炔类树脂的合成及改性研究。为开发新一代低成本、高性能碳 /碳复合材料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碳/碳材料 树脂 基体先驱体
下载PDF
炭/炭复合材料用基体前驱体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10
10
作者 林起浪 李铁虎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16,共4页
介绍了几种炭 /炭复合材料的基体前驱体的性质及制备方法。指出研制低成本、高性能、工艺性好的基体前驱体材料是研制低成本、高性能的炭 /炭复合材料的关键。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基体前驱体 残炭率
下载PDF
碳前驱体热解机理的量子化学理论研究——几何结构、反应焓变、化学键和热反应活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翟高红 朱卡克 +5 位作者 王惠 冉新权 史启桢 文振翼 罗瑞盈 杨延清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2000年第4期10-14,共5页
运用 Gaussian98程序包中半经验的量子化学 ( AM1)方法 ,对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苯环上引入不同取代基 - OH、- SH、- CN时的化合物 )的热裂解机理进行了研究 ,对设定的 8种有自由基形成的热裂解过程中的反应物、产物的全优化几何构型和... 运用 Gaussian98程序包中半经验的量子化学 ( AM1)方法 ,对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苯环上引入不同取代基 - OH、- SH、- CN时的化合物 )的热裂解机理进行了研究 ,对设定的 8种有自由基形成的热裂解过程中的反应物、产物的全优化几何构型和反应的热力学量的计算结果表明 :无论苯环上联接的是吸电子基团还是供电子基团 ,这些化合物的热裂解键 ,都是首先从苯环上甲基碳氢键开始 ,也就是说甲基碳氢键是这类化合物最易断裂的键 ,也是热裂解的最初反应过程 ,该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间二甲苯上若联有供电子取代基 ( - OH,- SH) ,反应物的热反应活性将增大 ,若联有吸电子取代基 ( - CN) ,反应物的热反应活性将减小。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的热反应活性的顺序为 :d1>d2 >a>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前驱体 热裂解机理 间二甲苯 量子化学
下载PDF
C_f/SiC复合材料先驱体转化法浸渍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所俊 郑文伟 +1 位作者 肖加余 陈朝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9-32,共4页
主要研究了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碳纤维三维编织物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浸渍工艺条件 ,探讨了不同温度、压力对PCS/DVB溶液法和PCS熔融法浸渍效率的影响 ,优化出最佳浸渍工艺参数。结果表明 ,温度对PCS/DVB溶液粘度影响较大 ,升高温度可急... 主要研究了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碳纤维三维编织物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浸渍工艺条件 ,探讨了不同温度、压力对PCS/DVB溶液法和PCS熔融法浸渍效率的影响 ,优化出最佳浸渍工艺参数。结果表明 ,温度对PCS/DVB溶液粘度影响较大 ,升高温度可急剧降低PCS/DVB溶液的粘度 ,有利于浸渍。PCS/DVB溶液法浸渍的最佳工艺参数为 :50℃~ 6 0℃ ,2MPa。PCS熔融法浸渍的最佳工艺参数为 :30 0℃ ,2MPa。采用PCS/DVB溶液法浸渍时的浸渍效率优于PCS熔融法。经四个浸渍裂解周期后溶液法制备的材料密度 (1.53g/cm3~ 1.6 1g/cm3)明显优于先驱体熔融法 (1.4 3g/cm3~ 1.52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编织物 先驱体转化 C5/SiC 碳化硅 纤维增强
下载PDF
炭/炭复合材料用基体前驱体煤沥青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晶宇 林起浪 +1 位作者 杨琴 李铁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59-61,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炭/炭复合材料用基体前驱体煤沥青的研究动态,重点阐述了不同改性方法对煤沥青的残炭率及高温流变性能的影响,指出了开发综合性能优良的改性煤沥青是制备低成本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关键。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煤沥青 残炭率 高温流变性能
下载PDF
新型C/C复合材料基体前驱体——酚醛型氰酸酯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锦霞 陈淳 孙超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9期3614-3616,共3页
以苯酚、甲醛为原料,草酸为催化剂自制改性酚醛本体;所得酚醛本体与溴化氰,在三乙胺催化下反应得到酚醛型氰酸酯树脂.采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流变仪等分析了酚醛型氰酸酯树脂的纯度、残碳率及粘度特性。以合成的酚醛型氰酸酯... 以苯酚、甲醛为原料,草酸为催化剂自制改性酚醛本体;所得酚醛本体与溴化氰,在三乙胺催化下反应得到酚醛型氰酸酯树脂.采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流变仪等分析了酚醛型氰酸酯树脂的纯度、残碳率及粘度特性。以合成的酚醛型氰酸酯树脂为基体前驱体,采用RTM工艺浸渍增密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坯体,制备出了酚醛型氰酸酯基二维C/C复合材料制品,并对C/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酚醛型氰酸酯树脂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新型C/C复合材料基体前驱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型氰酸酯树脂 C/C复合材料 前驱体 残碳率 RTM
下载PDF
磺化Resol-Novalak共聚酚醛树脂热解特征的TG—MS研究
15
作者 周伟良 徐复铭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8,共5页
合成了一种含磺酸基的热固性Resol Novalak共聚酚醛树脂 (C—PF/SPF)。TG—MS(热失重—质谱 )的研究结果表明 ,C—PF/SPF在低于 35 0℃时 ,主要发生与磺酸基相关的热分解并逸出SO2 等产物 ;在4 5 0℃~ 82 0℃范围 ,只观察到CO2 (m/z =4... 合成了一种含磺酸基的热固性Resol Novalak共聚酚醛树脂 (C—PF/SPF)。TG—MS(热失重—质谱 )的研究结果表明 ,C—PF/SPF在低于 35 0℃时 ,主要发生与磺酸基相关的热分解并逸出SO2 等产物 ;在4 5 0℃~ 82 0℃范围 ,只观察到CO2 (m/z =4 4 )、CO (m/z =2 8)和H2 O (m/z=18)等产物及其碎片 ;在 110℃~82 0℃的测试温度范围未检测到与主链断裂有关的酚类热解产物 ,显示出优越的热稳定性 ;这是由于部分磺酸基中的硫在热处理过程中与酚醛树脂的芳环发生交联 ,从而大大增加了C—PF/SPF的热稳定性。基于TG—MS结果的理论计算表明 ,C—PF/SPF经 35 0℃热处理后的理论残碳率可达 8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酚醛树脂 热解特征 Resol—Novalak C/C复合材料 热稳定性 酚醛树脂改性
下载PDF
炭纤维编织物中引入SiC微粉的超声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文伟 陈朝辉 姚俊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4,共4页
为缩短先驱体浸渍裂解制备炭纤维三维编织物(3D-BCf)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工艺周期,在3D-BCf中采用超声浸渍法预先引入SiC微粉。考察了微粉粒度、浆料SiC/无水乙醇(EtOH)质量比等参数对引入SiC微粉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C微... 为缩短先驱体浸渍裂解制备炭纤维三维编织物(3D-BCf)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工艺周期,在3D-BCf中采用超声浸渍法预先引入SiC微粉。考察了微粉粒度、浆料SiC/无水乙醇(EtOH)质量比等参数对引入SiC微粉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C微粉粒度为0.4μm、浆料SiC/EtOH质量比为1∶1时超声浸渍效果最佳,在3D-BCf中引入SiC微粉的体积分数可达到16.4%,预先引入SiC微粉可以缩短材料的致密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浸渍法 炭纤维三维编织物 SIC微粉 陶瓷基复合材料 先驱体浸渍裂解
下载PDF
Al_2O_3/C复合材料中抗氧化添加剂对预氧丝原位碳化及强度的影响
17
作者 刘红卫 陈康华 包崇玺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1997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研究了不同抗氧化添加剂B_4C粉、SiC粉和铝粉对碳纤维前驱体即预氧丝在氧化铝/炭复合材料中原位碳化的影响及其碳化后纤维对材料的强化效果。研究表明,在氧化铝/碳复合材料中添加B_4C后,由于高温下在材料表面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玻璃相物... 研究了不同抗氧化添加剂B_4C粉、SiC粉和铝粉对碳纤维前驱体即预氧丝在氧化铝/炭复合材料中原位碳化的影响及其碳化后纤维对材料的强化效果。研究表明,在氧化铝/碳复合材料中添加B_4C后,由于高温下在材料表面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玻璃相物质,抗氧化效果最为明显,预氧丝原位碳化后达到同类碳纤维的强度,复合材料强度也大幅度提高。其次,添加少量铝粉也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复合材料 预氧丝及碳纤维 原位碳化 纤维强化
下载PDF
甲基苯热裂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乔占平 王惠 +1 位作者 赵文立 冉新权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3,共5页
在半经验UAM1方法及从头算UHF 3 2 1G 水平的基础上 ,用考虑了电子相关效应的密度泛函UB3LYP 3 2 1G 方法对碳前驱体甲基苯的热裂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并对反应物、产物自由基及过渡态的结构进行了能量梯度法全优化。计算结果表明 ... 在半经验UAM1方法及从头算UHF 3 2 1G 水平的基础上 ,用考虑了电子相关效应的密度泛函UB3LYP 3 2 1G 方法对碳前驱体甲基苯的热裂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并对反应物、产物自由基及过渡态的结构进行了能量梯度法全优化。计算结果表明 ,甲基苯的热裂解温度较低时 ,首先支持苯环甲基上的C—H键断裂 ,继而发生生成联二甲苯的反应。随着温度的提高 ,生成苯自由基的反应比例将增加 ,同时发生少量的苯环上C—H键断裂的反应。该反应机理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用密度泛函方法UB3LYP 3 2 1G 计算的反应标准焓变ΔH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前驱体 甲基苯 热裂解机理 密度泛函 反应路径 碳材料
下载PDF
碳/碳复合材料致密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锦 刘秀军 +1 位作者 胡子君 李同起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5,共5页
综述了致密化方法、碳纤维表面改性、基体碳前驱体、添加剂及碳纤维编织结构在C/C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对C/C复合材料致密化的影响.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致密化 表面改性 基体碳前驱体
下载PDF
抗氧化添加剂对预氧丝原位碳化及强度的影响
20
作者 刘红卫 陈康华 包崇玺 《湖南冶金》 1999年第4期15-18,24,共5页
研究了不同抗氧化添加剂B4C粉、SiC粉和铝粉对预氧丝在氧化铝/碳复合材料中原位碳化的影响及其碳化后纤维对材料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氧化铝/碳复合材料中添加B4C后,由于高温下在材料表面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玻璃相物质... 研究了不同抗氧化添加剂B4C粉、SiC粉和铝粉对预氧丝在氧化铝/碳复合材料中原位碳化的影响及其碳化后纤维对材料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氧化铝/碳复合材料中添加B4C后,由于高温下在材料表面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玻璃相物质,抗氧化效果明显,预氧丝原位碳化后达到同类碳纤维的强度,复合材料强度也大幅度提高。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预氧丝 原位碳化 强度 抗氧化添加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