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层间颗粒增韧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涵怡 柯红军 +2 位作者 汪东 张洋 李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5-582,共8页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具有高强高模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体育、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达到了材料轻量化的要求。目前使用较多的树脂基体以环氧树脂(EP)等热固性树脂为代表,普遍存在脆性大、韧性差的问题,导致复合材料层...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具有高强高模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体育、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达到了材料轻量化的要求。目前使用较多的树脂基体以环氧树脂(EP)等热固性树脂为代表,普遍存在脆性大、韧性差的问题,导致复合材料层合板容易在层间发生开裂。层间增韧是一种有效的增韧方式,它可以在不改变基体树脂粘度的情况下对特定区域进行增韧,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本文介绍了层间断裂模式并总结了层间断裂韧性(ILFT)测试的数据处理方法,总结了聚合物颗粒与无机纳米颗粒(主要是碳纳米管)的颗粒种类、增韧机制、引入方式,并主要通过层间断裂韧性评价了各种颗粒的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层间增韧 层间断裂韧性 聚合物颗粒 无机纳米颗粒 碳纳米管
下载PDF
CNTs/Cu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组织和性能研究
2
作者 徐雪霞 王勇 +4 位作者 李文彬 董国振 李国维 刘洹钰 丁海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9-72,共4页
采用扩散结合法将分散后的碳纳米管附着在铜箔表面,经裁剪、堆叠和预压后使用真空热压烧结炉进行烧结,制备出具有优良导电性的CNTs/Cu层状复合材料。使用SEM、EDS和XRD等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使用显微硬度计和导电率检测仪... 采用扩散结合法将分散后的碳纳米管附着在铜箔表面,经裁剪、堆叠和预压后使用真空热压烧结炉进行烧结,制备出具有优良导电性的CNTs/Cu层状复合材料。使用SEM、EDS和XRD等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使用显微硬度计和导电率检测仪等对样品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热压烧结过程中,一定量铜扩散到CNTs层中,有效改善了碳纳米管层和铜层的结合能力。相比于纯铜,CNTs/Cu层状复合材料在硬度提高45%的同时,在平行于碳纳米管层方向导电率达到91%IACS,而垂直于碳纳米管层方向也仍具有80.6%IACS的导电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扩散结合法 CNTs/Cu复合材料 导电性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MWCNT_(s)/PVA定向导热复合纤维膜
3
作者 谭桂珍 胡子悦 +5 位作者 张英明 吴伟健 侯哲瀚 余坚 陈相 郝志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4,共6页
将浓HNO_(3)和浓H_(2)SO_(4)酸化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_(s))加入聚乙烯醇(PVA)纺丝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不同MWCNT_(s)含量的MWCNT_(s)/PVA复合纤维膜。FT-IR分析表明,酸化后的MWCNT_(s)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和羧基。TEM分析表明... 将浓HNO_(3)和浓H_(2)SO_(4)酸化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_(s))加入聚乙烯醇(PVA)纺丝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不同MWCNT_(s)含量的MWCNT_(s)/PVA复合纤维膜。FT-IR分析表明,酸化后的MWCNT_(s)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和羧基。TEM分析表明,MWCNT_(s)在PVA内部呈定向线性排列。有效导热通道的形成,使得MWCNT_(s)/PVA复合纤维膜的水平导热系数显著增大,5%MWCNT_(s)/PVA的水平导热系数为1.32W/(m·K),为纯PVA纤维膜导热系数的6.6倍。同时,MWCNT_(s)的添加提高了复合纤维膜的热稳定性,5%MWCNT_(s)/PVA的热分解温度达到295.7℃,比纯PVA纤维膜提高了14.4℃。利用红外热像仪探测了MWCNT_(s)/PVA复合纤维膜应用于LED灯的散热效果,5%MWCNT_(s)/PVA纤维膜能有效降低LED灯珠的附近温度约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多壁碳纳米管 聚乙烯醇 复合纤维膜 导热性能
下载PDF
缠绕型碳纳米管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有效刚度和应力分析
4
作者 宋瑞兰 罗冬梅 汪文学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5-233,共9页
以直线型、余弦波型和缠绕型空心碳纳米管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三维特征体积单元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满足精确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均质化法计算该模型的有效弹性模量和局部应力,分析碳纳米管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力学特性对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以直线型、余弦波型和缠绕型空心碳纳米管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三维特征体积单元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满足精确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均质化法计算该模型的有效弹性模量和局部应力,分析碳纳米管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力学特性对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经典混合法则、Halpin-Tsai法及其他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几何缠绕特性对横向变形有较好的限制作用;缠绕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曲线变化,比直线型和余弦波型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更容易受几何特性的影响:缠绕型碳纳米管的最大轴向应力和最大等效应力随碳纳米管外径的增大而增大,但碳纳米管的各向异性会降低碳纳米管的最大应力,导致缠绕型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传递应力的能力减弱;双尺度均质化法和有限元法结合能有效反映力学性能的变化特征,是分析具有复杂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化法 缠绕型碳纳米管 陶瓷基复合材料 有效力学性能 局部应力分布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RGO/CNT-CNP涂层吸光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黄颖璞 朱丽慧 +2 位作者 陈涵 黄清伟 何志聪 《上海金属》 CAS 2023年第3期32-37,共6页
为获得对可见光到近红外光具有优异吸收性能的吸光涂层,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作框架、碳纳米颗粒(carbon nano particles,CNP)和碳纳米管(carbon nano tubes,CNT)作附着物,采用高压静电喷涂技术制备了RGO/CNT_(... 为获得对可见光到近红外光具有优异吸收性能的吸光涂层,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作框架、碳纳米颗粒(carbon nano particles,CNP)和碳纳米管(carbon nano tubes,CNT)作附着物,采用高压静电喷涂技术制备了RGO/CNT_(x)-CNP吸光涂层(x为CNT的直径),研究了CNT的直径对RGO/CNT_(x)-CNP涂层形貌和吸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GO/CNP涂层对波长为400~1400 nm的光的平均吸收率为90.5%;加入CNT使RGO以一定角度倾斜堆叠,从而形成具有不同尺寸光学腔的复合结构,RGO/CNT_(x)-CNP涂层的光吸收性能显著改善;随着CNT直径的增大,CNT覆盖RGO框架的面积增加,RGO/CNT_(x)-CNP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增大,微米级和纳米级光学腔的数量增加,从而涂层的吸光率提高;采用直径为20 nm的CNT制备的RGO/CNT20-CNP涂层具有最佳的吸光性能,对可见光到近红外光的平均吸收率达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涂层 碳纳米管 还原氧化石墨烯 高压静电喷涂技术 光吸收率 光学腔
下载PDF
富含介孔结构的氮化碳/碳纳米管复合催化剂高效电催化还原CO_(2)为CO
6
作者 刘丙泽 钮东方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0-972,共13页
氮掺杂材料中的吡啶氮被认为是电还原CO_(2)为CO的最活跃的氮催化位点.以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A)为氮源,氧化碳纳米管(carbon oxide nanotubes,CNTs-O)为分散剂,通过静电吸附-煅烧法制备了富含吡啶氮的氮化碳/碳纳米管(CN_(x)/CNTs... 氮掺杂材料中的吡啶氮被认为是电还原CO_(2)为CO的最活跃的氮催化位点.以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A)为氮源,氧化碳纳米管(carbon oxide nanotubes,CNTs-O)为分散剂,通过静电吸附-煅烧法制备了富含吡啶氮的氮化碳/碳纳米管(CN_(x)/CNTs)介孔复合催化剂.通过改变DCDA与CNTs-O的质量比,合成了具有不同石墨化氮化碳(g-C_(3)N_(4))含量的复合催化剂.通过一系列表征及电化学测试得出,当DCDA/CNTs-O质量比为0.5时,得到的CN_(0.5)/CNTs具有最优的还原CO_(2)为CO的电催化性能.在-1.0 V vs.RHE下CN_(0.5)/CNTs的CO法拉第效率(Faradaic efficiency,FE)高达94.1%,生成CO的电流密度为-13.27 mA/cm^(2),通过24 h长时间电解后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法拉第效率(FECO>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还原CO_(2) CO 介孔 石墨化氮化碳 碳纳米管
下载PDF
电去离子系统复合型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7
作者 臧永静 袁朋 +2 位作者 李燕 乐茜蓉 杨德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80-86,91,共8页
电去离子技术(CDI)是基于双电层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低能耗、低成本、绿色高效的脱盐技术,其吸附电极是电去离子装置的最核心部件,决定了装置的吸附能力。电去离子装置的电极材料需要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合理的孔径分布和良好的导电性,国... 电去离子技术(CDI)是基于双电层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低能耗、低成本、绿色高效的脱盐技术,其吸附电极是电去离子装置的最核心部件,决定了装置的吸附能力。电去离子装置的电极材料需要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合理的孔径分布和良好的导电性,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发现,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均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吸附性能,在电去离子系统中表现出较好的吸附能力,但是以上4种材料也存在着循环寿命短、化学稳定性差、能量回收率低等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不断进行研究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去离子技术 活性炭 碳纳米管 石墨烯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下载PDF
CNT网络材料微观结构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金雨林 赵军华 《轻工机械》 CAS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为探究力学载荷作用对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网络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笔者建立了CNT网络材料的粗粒化模型,运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CNT网络在力学载荷作用下的微观结构变化行为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CNT网络材料的取... 为探究力学载荷作用对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网络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笔者建立了CNT网络材料的粗粒化模型,运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CNT网络在力学载荷作用下的微观结构变化行为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CNT网络材料的取向程度在拉伸应变增加初期增大速率较快,后续随着拉伸应变的增加取向程度趋于平稳,最终会趋近于稳定值0.95;在压缩载荷作用下,CNT网络材料的取向程度会随着应变的增大而减小,且最后减小至0.15;力学载荷速率不会影响CNT网络取向程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CNT网络材料 微观结构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 取向程度
下载PDF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Other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Nanofluids Based on Functionalized (-OH) Mwcnt Nanoparticles Dispersed in Distilled Water
9
作者 Alexandre Melo Oliveira Amir Zacarias Mesquita +2 位作者 João Gabriel de Oliveira Marques Enio Pedone Bandarra Filho Daniel Artur Pinheiro Palma 《Advances in Nanoparticles》 CAS 2023年第1期32-52,共21页
A possible way to increas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working fluids, while keeping pressure drop at acceptable levels, is through nanofluids. Nanofluids are nano-sized particles dispersed in conventional working fluids.... A possible way to increas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working fluids, while keeping pressure drop at acceptable levels, is through nanofluids. Nanofluids are nano-sized particles dispersed in conventional working fluids. A great number of materials have potential to be used in nanoparticles production and then in nanofluids;one of them is Multi-Walled Carbon Nano Tubes (MWCNT). They have thermal conductivity around 3000 W/mK while other materials used as nanoparticles like CuO hav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76.5 W/mK. Due to this fact, MWCNT nanoparticles have potential to be used in nanofluids production, aiming to increase heat transfer rate in energy systems. In this context, the main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from the synthesis to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nanofluid samples based on functionalized (-OH) MWCNT nanoparticles. They will be analyzed nano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ization degrees (4% wt, 6% wt, and 9% wt). In addition, it will be quantified other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dynamic viscosity, specific heat and specific mass) of the synthetized nanofluids. So, the present work can contribute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hat will help researches in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MWCNT nanofluid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maximum increment obtained in thermal conductivity was 10.65% in relation to the base fluid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fluids Multi-Walled Carbon Nano Tubes (MWCNT) Functionalization Degree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机械球磨与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制备碳纳米管/铜复合材料 被引量:17
10
作者 聂俊辉 贾成厂 +2 位作者 张亚丰 史娜 李一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50,共7页
采用机械球磨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铜复合材料。利用SEM和TEM对材料组织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球磨时间、CNTs含量、SPS烧结压力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的CNTs可在铜基体中... 采用机械球磨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铜复合材料。利用SEM和TEM对材料组织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球磨时间、CNTs含量、SPS烧结压力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的CNTs可在铜基体中获得良好分散;CNTs与铜基体界面结合良好,有利于应力在基体与CNTs之间传递,从而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球磨时间大于120 min以后,粉体形貌和粒径不再发生明显改变;烧结压力和温度分别为40 MPa和850℃时,质量分数为1%CNT/Cu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较纯铜提高了59.6%,导电率可以达到纯铜的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碳纳米管 力学性能 界面
下载PDF
碳纳米管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7
11
作者 曲建俊 李显凌 宋宝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337,共5页
评价了用不同含量碳纳米管(CNTs)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CNTs含量对PTFE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试样磨损表面及磨屑形貌,并探讨其磨损机理.结果... 评价了用不同含量碳纳米管(CNTs)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CNTs含量对PTFE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试样磨损表面及磨屑形貌,并探讨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CNTs能够提高PTFE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冲击强度,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当CNTs的质量分数为7%时,PT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CNTs能够增加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降低其磨损量,当其质量分数为10%时,PTFE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最佳.纤维状碳纳米管可以阻止PTFE带状结构的大面积破坏,以及在摩擦过程中于偶件表面能够形成转移膜并隔离复合材料与偶件的直接接触是其减摩耐磨作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CNTs) 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技术测定茶叶中草甘膦、草铵膦、氨甲基膦酸残留量 被引量:21
12
作者 冯月超 马立利 +4 位作者 贾丽 张春梅 刘艳 范筱京 潘灿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147-1154,共8页
目的:建立茶叶中草甘膦、草铵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水提取后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技术,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N-丙基乙二胺键合固相吸附剂(PSA)吸附提取液中的杂质,上清液用9-芴基氯甲酸酯... 目的:建立茶叶中草甘膦、草铵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水提取后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技术,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N-丙基乙二胺键合固相吸附剂(PSA)吸附提取液中的杂质,上清液用9-芴基氯甲酸酯(FMOC-Cl)衍生。衍生物用 BEH C18进行分离,以乙腈-4 mmo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ESI+),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MRM),外标法定量。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1~1μg/mL,相关系数大于0.999,定量限为10μg/kg,以绿茶为基质,三种物质添加水平分别为0.25、0.50、1.00 mg/kg,回收率范围分别为草甘膦95%~116%,草铵膦98%~118%,氨甲基膦酸74%~84%,精密度均小于6.79%(n=6)。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等特点,适合于测定茶叶中草甘膦、草铵膦和氨甲基膦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质联用 草甘膦 草铵膦 氨甲基磷酸 茶叶 多壁碳纳米管 分散固相萃取
下载PDF
Fe_3O_4包覆碳纳米管软磁性纳米复合微粒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蒋峰景 浦鸿汀 +1 位作者 杨正龙 殷俊林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用水解沉淀法在碳纳米管(CNTs)外包覆Fe3O4,制备了CNTs/Fe3O4纳米复合磁性微粒,借助透射电镜、振动探针式磁强计和外加磁场黏度计对其微观形貌、静态磁性能、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O4在碳纳米管(直径约20nm)... 用水解沉淀法在碳纳米管(CNTs)外包覆Fe3O4,制备了CNTs/Fe3O4纳米复合磁性微粒,借助透射电镜、振动探针式磁强计和外加磁场黏度计对其微观形貌、静态磁性能、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O4在碳纳米管(直径约20nm)表面形成了紧密的包覆层,微粒呈一维纳米管状结构,平均管径约60nm,平均表观密度为1.8g/cm3,为传统磁流变液中所用铁粉等软磁性颗粒密度的四分之一。复合微粒的磁滞回线与Fe3O4纳米颗粒较为相似,具有较好的软磁性,其饱和磁感应强度(Bs)为0.21T,矫顽力(Hc)为7.67kA/m,用该软磁性复合微粒配制的磁流变液具有良好的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性微粒 碳纳米管 FE3O4 沉降稳定性 磁流变
下载PDF
新型碳系吸波涂层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陶睿 刘朝辉 +3 位作者 班国东 林锐 丁逸栋 杨洪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5-171,共7页
作为解决电磁污染问题与实现装备战场隐身的有效手段,吸波涂层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碳系材料因其广泛的来源、简单的制备工艺、低密度、高导电率等优点,在吸波涂层材料领域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对吸波涂层材料的损耗机制... 作为解决电磁污染问题与实现装备战场隐身的有效手段,吸波涂层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碳系材料因其广泛的来源、简单的制备工艺、低密度、高导电率等优点,在吸波涂层材料领域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对吸波涂层材料的损耗机制进行了叙述,介绍了电阻型损耗、电介质型损耗以及磁损耗三种损耗机制中电磁波的损耗和吸收原理。综述了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碳系材料的特性及其在吸波涂层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对碳纤维进行活化处理或使用多孔碳纤维、螺旋碳纤维等代替普通碳纤维能够有效提高其吸波性能。碳纳米管具有多种结构,其中阵列状多壁碳纳米管吸波性能最佳,采用一些具备磁损耗的材料与碳纳米管进行共混、包覆或填充处理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石墨烯几乎没有磁损耗,单独使用时,阻抗匹配较差,影响其吸波性能的发挥,通常将石墨烯与磁损耗型材料复合,改善材料的阻抗匹配,提高吸波效果。最后,根据碳系吸波涂层材料的研究现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涂层材料 损耗机制 碳系材料 碳纤维 碳纳米管 石墨烯
下载PDF
碳纳米管电化学储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克芝 徐艳辉 +2 位作者 任伟 张倩 王晓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4-320,共7页
由于碳纳米管的特殊结构导致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使得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引起多方面重视。根据国内外碳纳米管开发利用现状 ,总结了近年来各种不同规格碳纳米管在电化学储氢、电化学储锂、电化学电容器等电化学储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指... 由于碳纳米管的特殊结构导致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使得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引起多方面重视。根据国内外碳纳米管开发利用现状 ,总结了近年来各种不同规格碳纳米管在电化学储氢、电化学储锂、电化学电容器等电化学储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指出了各方面研究发现的问题 ,如电化学储锂的电压滞后 ,不可逆容量较大 ,电化学储氢时氢在碳纳米管中的存在状态难以确定等 ;今后的工作应从理论及实验两个方面来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电化学储能 电化学储氢 电化学储锂 电化学电容器 锂离子蓄电池
下载PDF
CNTs/KClO_4复合材料的形貌特征及热行为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步允 焦清介 +4 位作者 任慧 贾永杰 张阔 武冠男 刘国权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1-404,共4页
为有效避免点火药中纳米级氧化剂颗粒的团聚,进一步提高点传火稳定性,通过NH4ClO4溶液和KOH溶液的复分解反应制备了碳纳米管/高氯酸钾(CNTs/KClO4)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热分析(DSC)和比表面积(SSA... 为有效避免点火药中纳米级氧化剂颗粒的团聚,进一步提高点传火稳定性,通过NH4ClO4溶液和KOH溶液的复分解反应制备了碳纳米管/高氯酸钾(CNTs/KClO4)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热分析(DSC)和比表面积(SSA)分析研究了CNTs/KClO4复合材料的形貌特征及热行为。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制备的KClO4能有效涂敷在碳纳米管上。与纯CNTs相比,负载KClO4的碳纳米管管径明显增粗,CNTs/KClO4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降低了40.719 m2·g-1。与KClO4相比,CNTs/KClO4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前移了75℃,晶型转变峰温前移了5℃。与以KClO4为原料制备的Mo/KClO4点火药相比,以CNTs/KClO4复合材料为原料制备的Mo/KClO4点火药的热导率提高了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碳纳米管(CNTs) 高氯酸钾(KClO4) 负载 复合材料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碳纳米管负载的氧电极材料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和庆钢 马紫峰 +2 位作者 原鲜霞 蒋淇忠 吴卫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3-656,共4页
本文介绍了碳纳米管 (CNTs)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中的应用 ,对Pt CNTs及Pt C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径、孔分布及金属表面分散情况进行了比较。实验发现 ,具备典型中孔结构的CNTs使得铂金属在其表面分散更加均匀。在催化剂制备工艺... 本文介绍了碳纳米管 (CNTs)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中的应用 ,对Pt CNTs及Pt C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径、孔分布及金属表面分散情况进行了比较。实验发现 ,具备典型中孔结构的CNTs使得铂金属在其表面分散更加均匀。在催化剂制备工艺的研究中发现 ,合适的硝酸 (4 0 %)处理会使催化剂载体具备更加适宜的孔结构。通过本文的讨论 ,可以认为Pt CNTs是一种可以应用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上很有前景的电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PEMFC 孔结构
下载PDF
石墨及其改性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永清 齐暑华 +1 位作者 张翼 李珺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53-57,共5页
天然石墨是具有片层结构的含碳无机材料,层间由范德华力连接,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它分子、原子、离子甚至原子团插入其层间,生成石墨层间化合物(GIC);GIC经高温膨胀可得到体积为其几百倍的膨胀石墨(EG);在超声粉碎时,膨胀石墨上的石... 天然石墨是具有片层结构的含碳无机材料,层间由范德华力连接,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它分子、原子、离子甚至原子团插入其层间,生成石墨层间化合物(GIC);GIC经高温膨胀可得到体积为其几百倍的膨胀石墨(EG);在超声粉碎时,膨胀石墨上的石墨微片剥离,得到纳米石墨微片(NanoG)。近年来,富勒烯(Fullerence)、碳纳米管(CNT)、石墨烯(Graphene)的先后开发,为石墨家族注入新的活力,并为其应用开辟了新的空间。系统论述了天然石墨及其改性产物如EG、NanoG、Graphene、CNT、Fullerence的结构、制备方法、性质及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纳米石墨微片 石墨烯 碳纳米管 富勒烯
下载PDF
碳系填充型导电塑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立军 方宏锋 +2 位作者 张欣宇 杨建 李荣先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8-81,共4页
综述了碳系填充型导电塑料的优点、常用制备方法和炭黑、石墨、碳纤维、超导碳粉和碳纳米管等碳系填充型导电塑料的研究进展。高导电碳纤维和高性价比导电填料的开发、导电机理研究的加强及纳米导电填料的应用将是未来碳系填充型导电塑... 综述了碳系填充型导电塑料的优点、常用制备方法和炭黑、石墨、碳纤维、超导碳粉和碳纳米管等碳系填充型导电塑料的研究进展。高导电碳纤维和高性价比导电填料的开发、导电机理研究的加强及纳米导电填料的应用将是未来碳系填充型导电塑料的研究方向和开发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系填充型导电塑料 碳纤维 碳纳米管
下载PDF
有机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电极的修饰 被引量:6
20
作者 苏岳锋 吴锋 +1 位作者 刘亚栋 包丽颖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3,共4页
利用石墨、炭黑、碳纳米管三种导电碳材料,对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进行掺杂修饰,制备有机电解液双电层电容器用薄膜电极。经电化学测试发现,在 1 mol/L 的 LiPF6/EC-DEC(体积比 1∶1)溶液中,经不同导电材料修饰后的活性炭电极,其单电极比容... 利用石墨、炭黑、碳纳米管三种导电碳材料,对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进行掺杂修饰,制备有机电解液双电层电容器用薄膜电极。经电化学测试发现,在 1 mol/L 的 LiPF6/EC-DEC(体积比 1∶1)溶液中,经不同导电材料修饰后的活性炭电极,其单电极比容量和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均有较大改善。其中,掺杂 10%(质量分数)碳纳米管的活性炭电极,在 330 mA/g 电流密度下的单电极比容量可达 81 F/g,比未掺杂活性炭电极 60 F/g 的比容量提高了 35%;电流密度从 60 mA/g 增至 330 mA/g,该电极的容量保持率为 7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有机电解液 双电层电容器 活性炭电极 修饰 碳纳米管 炭黑 石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