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diac CT blooming artifacts:clinical significance,root cause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1
作者 Jed DPack Mufeng Xu +3 位作者 Ge Wang Lohendran Baskaran James Min Bruno De Man 《Visual Computing for Industry,Biomedicine,and Art》 EI 2022年第1期352-364,共13页
This review paper aims to summarize cardiac CT blooming artifacts,how they present clinically and what their root cause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are.A literature survey was performed covering any publications with a s... This review paper aims to summarize cardiac CT blooming artifacts,how they present clinically and what their root cause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are.A literature survey was performed covering any publications with a specific interest in calcium blooming and stent blooming in cardiac CT.The claims from literature are compared and interpreted,aiming at narrowing down the root causes and most promising solutions for blooming artifacts.More than 30 journal publications were identified with specific relevance to blooming artifacts.The main reported causes of blooming artifacts are the partial volume effect,motion artifacts and beam hardening.The proposed solutions are classified as high-resolution CT hardware,high-resolution CT reconstruction,subtraction techniques and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deep learning(DL)techniques.The partial volume effect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blooming artifacts.The partial volume effect can be minimized by increasing the CT spatial resolution through higherresolution CT hardware or advanced high-resolution CT reconstruction.In addition,DL techniques have shown great promise to correct for blooming artifacts.A combination of these techniques could avoid repeat scans for subtraction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c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Calcium blooming In-stent restenosis Partial volume Motion artifacts Beam hardening
下载PDF
Validation of a Novel Method for Cardiac Output Estimation by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2
作者 Hetal H. Mehta Brian G. Choi +5 位作者 Reza Sanai Raman S. Dusaj Amr Mohsen Chunlei Liang Jannet F. Lewis Robert K. Zeman 《Advances in Computed Tomography》 2012年第2期11-16,共6页
Background: Cardiac output can be estimated during retrospectively gated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by anatomically determining left ventricular volumes;prospective triggering to minimize radiation precludes this methodo... Background: Cardiac output can be estimated during retrospectively gated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by anatomically determining left ventricular volumes;prospective triggering to minimize radiation precludes this methodology. We propose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cardiac output estimation based on preclinical models suggesting that cardiac output may be inversely related to contrast washout from the aortic root during timing bolus scanning, as measured by peak aortic root contrast attenuation. Methods: 34 patients had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timing bolus performed with 20 ml iodixanol at 5.5 ml/s followed by 20 ml normal saline at 5.5 ml/s through an 18-Ga antecubital catheter. Peak aortic root contrast attenuation was correlated to cardiac output calculated by echocardiography using heart rate stroke volume from biplane Simpson’s method.Results: Mean age was 58 ± 13 years;body surface area, 2.0 ± 0.5 m2. 53% were women. Stroke volume, cardiac output and cardiac index were 67 ± 19 ml, 4.5 ± 1.6 L/min, and 2.2 ± 0.7 L/min/m2, respectively. Peak aortic root contrast attenuation was 207 ± 46 HU and correlated to cardiac output and cardiac index with r = –0.64, p Conclusion: This novel method for cardiac output estimation by CTCA appears feasible. The CT physiologic parameters using the timing test-bolus data moderately correlated with echocardiographic assessment of cardiac output. The calculation of cardiac output adds important hemodynamic data to anatomic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CTCA,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is method may preserve assess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performance in prospective trigg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c Output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HEMODYNAMICS PROSPEctIVE TRIGGERING VALIDATION
下载PDF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在学龄儿童心脏CTA中的应用
3
作者 谢汉民 张若仙 +2 位作者 李悦龙 刘永熙 黄育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82-84,共3页
目的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与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的辐射剂量在学龄儿童心脏CTA检查中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7例学龄儿童心脏CTA检查的影像资料,手工勾勒中心层面轮廓作为感兴趣区(ROI),... 目的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与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的辐射剂量在学龄儿童心脏CTA检查中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7例学龄儿童心脏CTA检查的影像资料,手工勾勒中心层面轮廓作为感兴趣区(ROI),测量ROI的平均最大左右径(LAT)、CT值(CT_(ROI))、面积(A_(ROI))。依据LAT进行分组:A组LAT<22cm,33例;B组22cm≤LAT<25cm,26例;C组25cm≤LAT<30cm,18例。记录并计算转换因子F_(DW)和SSDE_(Dw),分析CTDI_(vol)与SSDE_(Dw)的差异,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性别、年龄、AROI和LAT与SSDEDW的相关性。结果A、B、C组SSDEDw较CTDIvol分别高197.37%、192.01%、187.68%,各组间CTDIvol与SSDEDw均存在差异(P<0.05)。LAT与SSDEDw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性别、年龄、AROI与SSDEDw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SSDE_(Dw)相比CTDI_(vol)评估学龄儿童心脏CTA辐射剂量更为准确。LAT与SSDE_(Dw)呈正线性相关关系,LAT每增加1cm,SSDE_(Dw)增加0.44M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ct剂量指数 心脏ctA 学龄儿童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
下载PDF
心心相印——心脏CT
4
作者 陈高燕 王超越 +3 位作者 高娟娟 王俊科 宗盈晓 陈建成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9期146-150,共5页
心脏冠状动脉CT(心脏CT)检查是将碘造影剂注射入血管进行造影的医学检查技术,心血管内科医生可根据影像对心脏冠状动脉的堵塞和血流速度作出诊断。检查之前,患者需保持稳定的心率,一般要求每分钟不高于60次,如心率过快可利用β-受体阻... 心脏冠状动脉CT(心脏CT)检查是将碘造影剂注射入血管进行造影的医学检查技术,心血管内科医生可根据影像对心脏冠状动脉的堵塞和血流速度作出诊断。检查之前,患者需保持稳定的心率,一般要求每分钟不高于60次,如心率过快可利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降低。此技术检查时间短、副作用小、漏检率和误检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ct Β-受体阻滞剂 碘化造影剂 硝酸甘油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Cardiac 1预设重建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孙亚军 王达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1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Cardiac 1预设重建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疑似肋软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骨折部位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成像,并分别采用三维重建及Card...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Cardiac 1预设重建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疑似肋软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骨折部位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成像,并分别采用三维重建及Cardiac 1预设重建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肋软骨骨折的检出情况。结果Cardiac 1预设重建成像对肋软骨骨折的检出率及骨折分型诊断的正确率均为100%,显著高于三维重建的43.16%及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441、23.978,P均<0.001);Cardiac 1预设重建成像对肋软骨骨折分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三维重建。结论多层螺旋CT Cardiac 1预设重建对肋软骨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cardiac 1预设重建 肋软骨骨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心脏血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顾成东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心脏血管狭窄疾病的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3年12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接诊的疑似心脏血管狭窄患者134例,均接受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心脏血管狭窄疾病的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3年12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接诊的疑似心脏血管狭窄患者134例,均接受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同时分析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狭窄位置、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34例疑似心脏血管狭窄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90例(67.16%)患者确诊心脏血管狭窄情况,44例(32.84%)患者无心脏血管狭窄问题,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的灵敏度为97.78%(88/90)、特异度为100.00%(44/44),准确度为98.51%(132/134),kappa值为0.966。进一步分析显示,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技术诊断心脏血管狭窄位置及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心脏血管狭窄可通过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技术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为后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脉造影 心脏血管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CT、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效能分析
7
作者 孔维仁 李双战 陈亚南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809-811,815,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CT、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及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患者52例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CT、MRI...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CT、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及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患者52例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CT、MRI对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检出的正确率。结果CT对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检出的正确率为73.08%,MRI正确率为78.85%,二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52例患者中,CT检查发现26例为右心房占位,7例为右心室占位,5例仅表现为大量心包积液,14例未发现明显异常;MRI检查发现38例表现为右心房占位,3例表现为为纵隔占位,11例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有赖于多种影像学的辅助诊断,CT检查和心脏MRI对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为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 ct MRI 影像学特征 诊断效能
下载PDF
Inhibition of the Oversensing of Cardiac Pacemakers in Chest CT
8
作者 Norihiko Akiba Masashi Takeda +7 位作者 Giichiro Nakaya Osamu Nakamura Mika Tsuboi Joel Matsumoto Kyoichi Ito Yasuo Okuyama Morio Shimada Kohki Yoshikawa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2012年第4期119-124,共6页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how to manage oversensing of pacemakers in chest CT. Methods: Four different models of pacemakers were examined to select the pacemaker generating oversensing. To t...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how to manage oversensing of pacemakers in chest CT. Methods: Four different models of pacemakers were examined to select the pacemaker generating oversensing. To the pacemaker with oversensing, intermittent switching X-ray was exposed using ECG-gated CT helical scan system at prospective CTA mode. IVY Model was used to synchronize the ECG. Only during in the alert period that is non-refractory and sensing is available, intermittent switching X-ray (300 msec/sec) was exposed in chest CT. For comparison, the same intermittent switching X-ray (300 msec/sec) was exposed in the refractory period when sensing was not available. Results: Oversensing was detected only in one of the four pacemakers tested. In this pacemaker, oversensing was generated by exposure of the intermittent switching X-ray in the alert (non-refractory) period, but oversensing was not observed in the refractory period. Conclusion: A pacemaker has alert and refractory periods. Oversensing of a pacemaker was found to be inhibited by selective ECG-synchronized exposure in the refractory period. Since all pacemakers have the refractory perio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the patients with pacemakers in chest CT, and their chest CT can be operated saf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c PACEMAKER REFRActORY Period OVERSEN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CHEST ct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技术联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9
作者 刘世雄 张璇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1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究CT血管造影技术(CTA)联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延安市黄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A、心脏彩超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C... 目的:探究CT血管造影技术(CTA)联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延安市黄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A、心脏彩超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阳性及阴性检出情况,诊断效能。结果:CAG诊断结果显示,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阳性50例,阴性30例;心脏彩超诊断阳性45例,阴性35例;CTA诊断阳性45例,阴性35例;心脏彩超联合CTA诊断阳性62例,阴性18例。心脏彩超联合CTA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心脏彩超、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CTA、心脏彩超联合CTA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联合心脏彩超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t血管造影技术 心脏彩超 阳性检出率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心脏移植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流储备分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10
作者 成跃 张博洋 王征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70-974,共5页
目的 分析心脏移植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血流储备分数(FFR)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入院并接受心脏移植的7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CTA检测FFR值,根据FFR变化分为FFR降低组(n=48)和FFR升高组(n=25... 目的 分析心脏移植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血流储备分数(FFR)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入院并接受心脏移植的7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CTA检测FFR值,根据FFR变化分为FFR降低组(n=48)和FFR升高组(n=25)。收集并分析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心率、移植病因、既往病史以及供者的年龄、脏器的冷缺血时间等。随访入组患者是否发生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发生时间、合并症等情况。结果 FFR升高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体质指数(BMI)、心率、收缩压、术后时间均低于FFR降低组(P<0.05)。FFR降低组和FFR升高组的心脏移植病因最常见的是扩张型心肌病。FFR升高组的心功能优于FFR降低组(P<0.05)。FFR升高组接受术前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率、术中ECMO辅助率、术后ECMO辅助率、术后ECMO持续时间、术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率、术后CRRT治疗率和术后CRRT持续时间均低于FFR降低组(P<0.05)。FFR升高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FFR降低组(P<0.05)。FFR升高组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心肌重量指数均低于FFR降低组(P<0.05)。随访结果显示,FFR升高组的无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于FFR降低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支持治疗率、左心室射血分数、收缩末期容积和FFR均为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FFR升高组术后1~3个月和术后6~12个月心脏移植物的血管病变发生率低于FFR降低组(P<0.05),FFR降低组术后3~6个月血管病变发生率低于FFR升高组(P<0.05)。FFR升高组高脂血症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FFR降低组(P<0.05)。结论 FFR的变化对接受心脏移植患者的心功能以及预后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 血流储备分数(FFR) 心功能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心脏血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张瑞 聂银银 范倩倩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CTA)在心脏血管狭窄中的诊断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进行CT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患者86例,以DSA检查为金标准,统计CTA检查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经CTA技术检查后,灵敏度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CTA)在心脏血管狭窄中的诊断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进行CT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患者86例,以DSA检查为金标准,统计CTA检查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经CTA技术检查后,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81.82%、阳性预测值为97.18%、阴性预测值为60.00%、准确度为90.70%。结论CTA在心脏血管狭窄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血管狭窄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模糊水平集心脏CT图像序列分割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振华 梅雪 +1 位作者 郭笑妍 黄嘉爽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30-3034,3045,共6页
为解决心脏CT图像序列传统分割方法人工交互复杂、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模糊水平集分割方法。只需选定单张心脏CT图像,利用改进后的模糊聚类算法获取感兴趣区域初始轮廓,将其结果用于引导C-V模型水平集进行心脏组织精准分割。为有效减... 为解决心脏CT图像序列传统分割方法人工交互复杂、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模糊水平集分割方法。只需选定单张心脏CT图像,利用改进后的模糊聚类算法获取感兴趣区域初始轮廓,将其结果用于引导C-V模型水平集进行心脏组织精准分割。为有效减少图像序列分割时间及人工交互,由单张图像分割结果作为其空间相邻图像水平集的初始轮廓,避免重复性聚类过程,循环迭代得到每张图像最终轮廓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分割出心脏各组织边缘,时间代价小、人工交互简单,分割结果能为心脏三维重建提供准确的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集方法 图像分割 模糊聚类 心脏图像序列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中老年房间隔缺损的心脏CT与经食管超声评估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会军 张戈军 +7 位作者 徐仲英 郑宏 胡海波 金敬琳 李世国 吴文辉 徐亮 蒋世良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71-176,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CT血管成像(CTA)在评估房间隔缺损(ASD)方面的精确性及对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已行ASD封堵术或手术修补的中老年患者63例资料,男性18例,女性45例,年龄50~77岁,平均(56.9±5.8)岁,患者均于术前... 目的:探讨心脏CT血管成像(CTA)在评估房间隔缺损(ASD)方面的精确性及对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已行ASD封堵术或手术修补的中老年患者63例资料,男性18例,女性45例,年龄50~77岁,平均(56.9±5.8)岁,患者均于术前行经胸超声(TTE)和经食管超声(TEE)检查,并常规行CTA检查以除外冠心病。在GE工作站上行ASD三维(3D)重建,以CT横断面辅助测量技术(CTAS)测量缺损大小及边缘长度,与TTE及TEE对比,并总结其他重要影像学表现。结果:在缺损大小方面,CTA与TTE及TEE分别相差约4.48(3.28~5.76)mm和1.98(0.94~3.03)mm;CTA与TTE及TEE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且与后者相关性最强;在房间隔长度及缺损边缘方面,除下腔侧边缘外,CTA及TEE测量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A所测下腔侧边缘长度较TEE测量值约〉2.2(1.35~3.08)mm;15例患者因CTA提供重要解剖信息而改变治疗方案,其中13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2例于介入封堵ASD同时行冠状动脉成形及支架置入术。结论:对于拟行ASD封堵术的中老年患者,术前心脏CT检查可准确测量缺损大小及边缘长度,且在评估下腔侧边缘方面可能优于T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导管插入术 经食管心脏超声 心脏ct 中年人 老年人
下载PDF
心脏原发恶性肿瘤CT及MRI表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姗 张志勇 +4 位作者 曾蒙苏 王佩芬 陈财忠 沈继章 陈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了解心脏原发恶性肿瘤的CT、MRI表现,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12例经病理证实心脏恶性肿瘤的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行胸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9例做心脏MR检查,其中7例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发生部位以右... 目的:了解心脏原发恶性肿瘤的CT、MRI表现,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12例经病理证实心脏恶性肿瘤的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行胸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9例做心脏MR检查,其中7例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发生部位以右心房最多见(6/12)。跨心腔生长或累及邻近大血管及心包常见(10/12)。伴有心包和胸腔积液(9/12)。肿瘤多以中度不均匀强化为主,血管肉瘤内见同血管强化一致条状影,横纹肌肉瘤呈后期明显均匀强化。肿瘤MR信号以T1WI等略低信号,T2WI为混杂高信号表现为主,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T2WI呈明显低信号较特征。结论:心脏恶性肿瘤具有一般恶性肿瘤侵袭性生长之特点,CT、MRI评价病变范围、组织特征具有优势,有助于诊断及治疗方案实施,进一步组织学定性、鉴别有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恶性肿瘤 ct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肺动脉成像联合心脏超声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曾贞 陶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CT肺动脉成像联合心脏超声对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心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0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163例P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心功能损害发生情况;比较发生组和未发生组CT肺动脉成像和心脏超声... 目的探讨CT肺动脉成像联合心脏超声对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心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0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163例P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心功能损害发生情况;比较发生组和未发生组CT肺动脉成像和心脏超声有关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肺动脉成像联合心脏超声对PAH患者心功能损害的诊断效能。结果163例PAH患者中,39例发生心功能损害,发生率为23.93%。发生组肺动脉直径、右室横径大于未发生组(P<0.05),右心室收缩压(RVSP)高于未发生组(P<0.05),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低或小于未发生组(P<0.05)。ROC曲线显示,肺动脉直径、右室横径、RVEF、RVSP、TAPSE评估PAH患者心功能损害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3.15 mm、42.75 mm、34.83%、53.78 mmHg、16.03 mm;CT肺动脉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4.1%(95%CI:0.597,0.687)、90.3%(95%CI:0.852,0.992)、0.843(95%CI:0.778,0.895);心脏超声的敏感性、特异性及AUC分别为61.5%(95%CI:0.573,0.649)、92.7%(95%CI:0.881,0.947)、0.827(95%CI:0.760,0.882);CT肺动脉成像、心脏超声对PAH患者心功能损害的诊断效能相近(P>0.05);CT肺动脉成像联合心脏超声的敏感性、特异性及AUC分别为64.1%(95%CI:0.596,0.686)、99.2%(95%CI:0.952,1.032)、0.917(95%CI:0.853,0.958),CT肺动脉成像联合心脏超声对PAH患者心功能损害诊断效能的AUC大于肺动脉直径、右室横径、RVEF、RVSP、TAPSE单独诊断的AUC(P<0.05)。结论CT肺动脉成像联合心脏超声对PAH患者心功能损害的诊断效能较高,二者联合适用于对PAH患者患者心功能损害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心功能损害 ct肺动脉成像 心脏超声
下载PDF
CT测量主肺动脉/降主动脉截面积比值与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军 何晓兰 +1 位作者 黄雨农 蒋奕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CT测量主肺动脉(MPA)/降主动脉(DA)截面积比值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人员50例为对照组。CT测量两... 目的探讨CT测量主肺动脉(MPA)/降主动脉(DA)截面积比值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人员50例为对照组。CT测量两组MPA和DA截面积,检测右心功能指标及实验室指标,Pearson检验MPA/DA截面积比值与心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MPA截面积、DA截面积、MPA/DA截面积比值、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利钠肽(BNP)分别为(808.64±98.64)mm^(2)、(498.34±94.57)mm^(2)、(1.62±0.12)、(96.34±20.47)mg/L、(69.56±6.38)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2.06±23.52)mm^(2)、(449.53±89.36)mm^(2)、(1.31±0.18)、(4.37±1.49)mg/L、(20.93±3.15)ng/L。病例组的右室射血分数(EFRV)、右室舒张末期内径(EDRV)及右室前壁(RVAW)分别为(47.68±3.13)%、(11.07±1.19)mm、(3.41±0.51)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31±5.46)%、(17.57±2.29)mm、(5.82±0.4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A/DA截面积比值与hs-CRP及BNP呈正相关关系(r=0.6538/0.7106,P均<0.05),与EFRV、EDRV、RVAW呈负相关关系(r=-0.6964/-0.7839/-0.7322,P均<0.05)。结论CT测量MPA/DA截面积比值与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有助于监测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功能 ct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心脏静脉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锡海 蔡祖龙 +1 位作者 杨立 徐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评价心脏静脉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筛选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经影像学和临床其他检查最终证实为无冠状动脉疾病及心肌病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53.5岁),将其冠状动脉CTA图像数据进行最大密度...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评价心脏静脉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筛选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经影像学和临床其他检查最终证实为无冠状动脉疾病及心肌病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53.5岁),将其冠状动脉CTA图像数据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采用血管分析测量冠状窦、心大静脉、心中静脉、侧静脉和后静脉近端直径,心中静脉、侧静脉、后静脉及从冠状窦口至心大静脉肉眼可辨别的最远端管腔中心线的长度,对冠状静脉血管图像质量进行评分(0~3分),并测定心脏静脉的对比噪声比(CNR)。结果:冠状窦、心大静脉、心中静脉、侧静脉和后静脉的近端直径分别为9.3±2mm、6.8±2.2mm、4.9±1.1mm、3.6±0.9mm、2.5±0.8mm,冠状窦近端上下径明显大于前后径(P<0.05),横截面积为71.4±29.2mm2,冠状窦瓣显示率75%。心脏静脉CT冠状动脉成像重建图像表现为较好的图像质量和较高的对比噪声比。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评价冠状动脉的同时可以评价心脏静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像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心脏静脉
下载PDF
非心电控CT扫描对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钙化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云飞 苏工 +5 位作者 廖敏蕾 高明 喜徐中 顾俊英 江柳月 姚伟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5期1-3,10,共4页
目的探讨非心电控CT扫描对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钙化的诊断价值以及冠脉血管钙化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100例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冠脉血管钙化进行分组,其... 目的探讨非心电控CT扫描对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钙化的诊断价值以及冠脉血管钙化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100例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冠脉血管钙化进行分组,其中发生冠脉血管钙化的52例患者作为钙化组,未出现冠脉血管钙化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炎症标志物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冠脉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FEV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钙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COPD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非钙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FEV1%是影响冠脉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患者FEV1%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呈负相关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非钙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心电控CT扫描能为诊断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提供可靠依据,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冠脉血管钙化时系统性炎症会出现增强,FEV1%是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出现冠脉血管钙化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电控ct扫描 慢阻肺 冠心病 冠脉血管钙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心律对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其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真林 郭应坤 +2 位作者 胡刚 马恩森 袁元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心律对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其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687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所有图像进行回顾分析。按照心率波动幅度将其分为4组,比较各组图像质量。对部分心律不齐或异常患者采用了多时相... 目的探讨心律对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其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687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所有图像进行回顾分析。按照心率波动幅度将其分为4组,比较各组图像质量。对部分心律不齐或异常患者采用了多时相重建(n=76)及心电编辑技术(n=21),并对其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间图像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5.040,P<0.001),心率波动幅度越大,图像质量越差。采用心电图编辑软件处理后图像质量有明显提高(Z=-3.385,P=0.001)。76例患者采用了多时相重建技术,对于75%R-R间期重建不满意的病例,40%R-R间期重建有助于提高右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Z=-4.209,P<0.001)。结论心律是影响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但采用合适的后处理技术有利于图像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 冠状动脉疾病 ct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高危非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曹丽妃 丁汉军 +1 位作者 吴红珍 崔嵩 《现代医院》 2015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对高危非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CCTA)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8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中。比较两组患者CCTA检查依从性和图像质...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对高危非心脏手术冠状动脉CT造影(CCTA)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8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中。比较两组患者CCTA检查依从性和图像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应用思维导图后,观察组患者CCTA检查依从性良好达69例,对照组仅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7.66,p<0.01);观察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3分以上者有83例,对照组仅3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9.36,p<0.01)。结论 CCTA检查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紧张恐惧心理,提升患者在检查中的依从性,达到提高CCTA成像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高危非心脏手术 冠状动脉ct造影 成像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