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仪在房颤中的应用及进展
1
作者 黄义梅 赵璐露 华宝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95-3100,共6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以心房激活不协调和心房收缩无效为特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高,常并发卒中、心力衰竭和心动过速致心功能降低诱发心肌病等不良事件,给患者及家庭造成巨大负担。综合管理房颤至关重要,可有效降低房颤病死率、致...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以心房激活不协调和心房收缩无效为特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高,常并发卒中、心力衰竭和心动过速致心功能降低诱发心肌病等不良事件,给患者及家庭造成巨大负担。综合管理房颤至关重要,可有效降低房颤病死率、致残率及改善预后。但传统心电图监测大概率漏诊了无症状及阵发性房颤。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仪(insertable cardiac monitor,ICM)作为新一代监测工具,可弥补传统心律监测工具缺点,提供实时心律监测心电图并为使用者提供警报。ICM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领域,临床主要应用于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近年其适应证研究逐渐扩展到房颤监测,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未受到重视。结合相关文献,该文就ICM在房颤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合优缺点进行评估,让医师在临床实践中重视其应用,以期为管理房颤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仪 临床应用 综合管理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大鼠心肌细胞H9C2多元复合支架的制备及优选
2
作者 刘婕 刘旭 朱小奕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制备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聚己内酯(PCL)/壳聚糖(CS)多元复合支架,并优选有利于H9C2细胞生长的支架。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PCL/CS支架(支架A)、PCL/CS/氧化锌(ZnO)支架(支架B)、PCL/CS/ZnO/碳纳米管(CNTs)支架(支架C)三种多元复合支... 目的制备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聚己内酯(PCL)/壳聚糖(CS)多元复合支架,并优选有利于H9C2细胞生长的支架。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PCL/CS支架(支架A)、PCL/CS/氧化锌(ZnO)支架(支架B)、PCL/CS/ZnO/碳纳米管(CNTs)支架(支架C)三种多元复合支架,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拉曼光谱测试等方法验证支架制备是否成功,采用电镜观察及拉伸应力、水接触角、电导率、膨胀率检测等方法评估三种支架的理化特性,采用DAPI染色、电镜观察、CCK-8实验等方法评估三种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XRD、FTIR、TG、拉曼光谱测试结果显示三种支架制备成功。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支架C的纤维直径显著长于支架A、B(F=73.050,t=8.724、9.747,P<0.05);拉伸应力测试结果显示支架B的拉伸应力显著高于支架A、C(F=13.833,t=3.641、3.802,P<0.05);水接触角检测结果显示三种支架皆亲水;电导率测试结果显示支架B、C的电导率显著高于支架A(F=798.780,t=32.155、30.048,P<0.05);膨胀率测试结果显示,在PBS缓冲液中浸泡后,支架A第5小时膨胀率显著高于第0.5小时(F组内=53.103,P<0.05),支架C在第2~5小时中各时间点膨胀率显著高于第0.5小时(F组内=103.748,P<0.05);在第0.5~4小时中各时间点,支架A膨胀率显著高于支架B、C,在第0.5~2小时中各时间点,支架B膨胀率显著高于支架C(F组间=35.226~162.448,P<0.05)。DAPI染色及电镜图像结果显示,在三种支架上培养96 h以后,支架B、C表面H9C2细胞数量较支架A增多。CCK-8实验结果显示,支架A、B、C表面H9C2细胞在第18小时~第5天中各时间点的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第12小时(F组内=37.159~67.083,P<0.05);在第12小时~第5天各时间点,支架C表面H9C2细胞的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支架A、B(F组间=26.039~80.994,P<0.05)。结论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多元复合支架符合细胞外基质特征,能够支持心肌细胞生长,其中PCL/CS/ZnO/CNTs支架显示出较高的生物相容性,比纯PCL/CS支架在心脏组织工程中更具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 壳聚糖 细胞外基质 组织工程 组织支架 肌细胞 心脏
下载PDF
苦参碱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吴珂 欧阳静萍 +2 位作者 王保华 郑汉巧 杨海鹭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35-238,261,T002,共6页
目的 :研究苦参碱 (matrine)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诱导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cardialfibroblasts,C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探讨其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建立AngⅡ诱导新生大鼠CFb纤维化模型 ,采用MTT法检测Mat对CFb增... 目的 :研究苦参碱 (matrine)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诱导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cardialfibroblasts,C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探讨其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建立AngⅡ诱导新生大鼠CFb纤维化模型 ,采用MTT法检测Mat对CFb增殖的影响 ;羟脯氨酸测定检测CFB胶原合成量 ;RT PCR检测Mat作用下CFb的Ⅰ型胶原、间质胶原酶 (MMP 13)、组织金属白酶抑制因子 1(TIMP 1)、TGFβ 1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①在一定范围内 ,苦参碱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AngⅡ诱导CFb的增殖和胶原合成 (P <0 .0 1) ,②苦参碱可以降低Ⅰ型胶原和TGFβ 1基因mRNA表达 ,③苦参碱可以提高MMP 13基因mRNA表达。结论 :苦参碱通过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和胶原合成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血管紧张素Ⅱ 诱导 新生大鼠 心肌 成纤维细胞 增殖 胶原 合成 影响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脉管瘤栓与病理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志才 管福顺 +3 位作者 郭建庄 崔文涛 王振海 王富强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0-532,共3页
背景与目的:脉管瘤栓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常见现象,据文献报道,胃癌、乳癌有脉管瘤栓及食管癌淋巴结阴性,而有脉管瘤栓者,预后较差。而影响脉管瘤栓生成因素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食管贲门癌脉管瘤栓与病理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 背景与目的:脉管瘤栓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常见现象,据文献报道,胃癌、乳癌有脉管瘤栓及食管癌淋巴结阴性,而有脉管瘤栓者,预后较差。而影响脉管瘤栓生成因素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食管贲门癌脉管瘤栓与病理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9例有脉管瘤栓的食管贲门癌病例进行了脉管瘤栓与肿瘤浸润深度(T)、淋巴结转移数目(N)和癌细胞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脉管瘤栓与病理的几个因素关系,①肿瘤浸润深度:T1、T2、T3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4与T1、T2、T3比较差异则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②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与脉管瘤栓的发生率越高,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癌细胞分化程度低/未分化的较高/中分化的脉管瘤栓发生率高(P<0.01)。结论:食管贲门癌的脉管瘤栓与临床病理的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数目和细胞低分化有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脉管瘤栓 肿瘤浸润 淋巴结转移 肿瘤细胞分化
下载PDF
心脏外伤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继勇 张健群 +3 位作者 陈宝田 伯平 顾承雄 杨能善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心脏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89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18例心脏外伤患者,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6~55岁,平均(24.4±8.5)岁,刀刺伤10例,车祸伤5例,枪伤3例;急诊入院9例,门诊入院9例。其中诊断创伤性室间隔缺... 目的:总结分析心脏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89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18例心脏外伤患者,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6~55岁,平均(24.4±8.5)岁,刀刺伤10例,车祸伤5例,枪伤3例;急诊入院9例,门诊入院9例。其中诊断创伤性室间隔缺损7例。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死亡。结论:心脏外伤应尽快确定诊断,即刻手术,提高抢救成功率。合并的室间隔缺损或瓣膜病变,如果不危及患者生命,可以择期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伤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肌钙蛋白Ⅰ与肌红蛋白联合检测在评价缺血导致心肌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袁瑾 李娜娜 +1 位作者 李文花 鲜春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5期547-549,551,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与肌红蛋白(Mb)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缺血中,对评价心肌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模型,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程度...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与肌红蛋白(Mb)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缺血中,对评价心肌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模型,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程度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cTnI含量与外周血Mb表达水平,同时结合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分析心肌梗死后血清中cTnI检测的灵敏性,分析大鼠心肌缺血后外周血Mb与心肌缺血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取大鼠心肌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采用末端标记法对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心肌细胞是否凋亡及凋亡的程度与心肌缺血的关系,以凋亡细胞占细胞总数的平均百分比表示。结果 (1)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大鼠心肌梗死后血清中cTnI含量明显升高,与CK、CK-MB的升高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升高的倍数均大于CK、CK-MB,且随着心肌梗死程度的加重,血清中cTnI的含量越高。(2)Mb在缺血早期升高较早且幅度较大,随缺血程度的进一步加重,其升高也随之增加。(3)心肌细胞凋亡检测可见,对照组未见明显凋亡细胞,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相继出现数量不等的棕黄色颗粒,而高剂量组出现大量棕黄色颗粒。结论 cTnI与Mb都可作为缺血心肌损伤程度评价的指标,cTnI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并随缺血程度加深而升高。Mb在缺血发生的早期即可大幅升高,但对于缺血程度的评价价值不及cTnI。随着缺血程度的加深,心肌细胞除缺血坏死外还可出现凋亡,说明凋亡也是加重缺血表现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肌钙蛋白I 肌红蛋白 凋亡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OPN及ucMGP浓度与心血管钙化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国刚 刘惠兰 +1 位作者 张坤英 段晓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骨相关蛋白中骨桥蛋白(OPN)和非活性基质Gla蛋白(ucMGP)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瓣膜钙化中的关系。方法55例MHD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2组受试者血中OPN和ucMGP含量。测... 目的探讨骨相关蛋白中骨桥蛋白(OPN)和非活性基质Gla蛋白(ucMGP)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瓣膜钙化中的关系。方法55例MHD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2组受试者血中OPN和ucMGP含量。测定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IMT),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瓣膜是否出现钙化,分析骨相关蛋白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瓣膜钙化之间的关系。结果MHD患者血中OPN及ucMGP显著升高。MGP在伴有颈动脉斑块和心脏瓣膜钙化组显著增高,其中OPN含量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呈正相关关系(r=0.55,P<0.05)。结论MHD患者血中OPN及ucMGP的增高伴随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瓣膜钙化的发生,可作为心血管钙化程度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无活性基质Gla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瓣膜钙化 血液透析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抑制PGF2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英婷 黄燮南 王风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1-615,共5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对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PGF2α)所致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利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以细胞直径、蛋白含量?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mRNA的表达为心肌肥大...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Rg1)对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PGF2α)所致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利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以细胞直径、蛋白含量?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mRNA的表达为心肌肥大标志,观察药物的抗心肌肥大效应。AN-FmRNA的表达用Real-time PCR检测;用Fura-2/AM负载的培养心肌细胞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一氧化氮试剂盒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代谢物的含量,以探讨Rg1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PGF2α0.1μmol·L-1使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增大,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ANF mRNA的表达增强,并使[Ca2+]i明显升高。Rg115.6、31.2和62.4μmol·L-1使经PGF2α处理的心肌细胞的直径分别缩短18.4%、32.7%和43.8%;使心肌细胞蛋白含量分别减少8.2%、14.6%和17.7%;Rg1 62.4μmol·L-1还使ANF mRNA的表达降低;Rg1 15.6、31.2和62.4μmol·L-1呈剂量依赖地抑制PGF2α所致的[Ca2+]i升高;NO前体L-精氨酸(L-arg)1 mmol.L-1具有相似的作用。此外,NO合酶抑制剂L-NAME可取消L-arg的作用,并部分抑制Rg1的效应;Rg1还明显升高心肌细胞上清液NO代谢物的含量。结论Rg1可抑制PGF2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该作用可能与其促进心肌细胞NO的释放,降低由PGF2α所升高的心肌细胞[Ca2+]i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F2Α 一氧化氮 人参皂苷RGL 心肌细胞 肥大 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下载PDF
肾损伤分子-1在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彩妹 王凉 +5 位作者 李明秋 刘斌 祁真 刘晓斌 华佳 孙铸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03-2205,共3页
目的:探讨尿肾损伤分子-1(Kim-1)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0年5-11月无锡人民医院心外科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符合入组标准的84例患者,分别检测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尿Kim-1及血肌酐(Scr)水平,根据AKI... 目的:探讨尿肾损伤分子-1(Kim-1)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0年5-11月无锡人民医院心外科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符合入组标准的84例患者,分别检测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尿Kim-1及血肌酐(Scr)水平,根据AKI诊断标准将其分为AKI组及非AKI组进行分析。结果:AKI组Scr升高峰值出现在12~48h,而尿Kim-1水平从术后2h起便显著升高,且术后6h后各时间点的尿Kim-1水平都显著高于非AKI组。经尿肌酐(Ucr)校正后,相应时间点的尿Kim-1/Ucr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术后2h尿Kim-1和尿Kim-1/Ucr的界点值分别在300ng/L和2.0ng/mg时,诊断AKI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术后2h尿Kim-1、尿Kim-1/Ucr可作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发生的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急性肾损伤 肾损伤分子 心脏手术
下载PDF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Amplatzer封闭器介入外科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英文)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荣 孔祥清 +9 位作者 盛燕辉 曹克将 许迪 陈明龙 秦建伟 陈亦江 陈广明 吴延虎 陈亮 骆金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4期33-36,共4页
目的 对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Ⅱ )的Amplatzer间隔封闭器 (ASO)介入和外科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接受ASO治疗的 72例和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 6 6例ASDⅡ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SO组和... 目的 对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Ⅱ )的Amplatzer间隔封闭器 (ASO)介入和外科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接受ASO治疗的 72例和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 6 6例ASDⅡ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SO组和外科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 97.2 % (70 /72例 )和 10 0 % ;ASO组的手术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外科组 (71.8± 11.6 )min和 (15 8.4± 31.8)min ;(8.8± 2 .3)d和 (2 6 .9± 9.9)d ,(P<0 .0 5 ) ;ASO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外科组 (7.1%和 2 2 .7% ,P <0 .0 5 ) ;ASO组无病人接受输血 ,外科组接受输血率 89.1% (5 9/6 6例 ) ;ASO组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 (4 .4 5± 0 .5 3)万元和 (1.87± 0 .5 4 )万元 ,(P <0 .0 5 )。结论 继发孔ASD的ASO治疗在有适应症的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 ,降低ASO费用有助于更广泛推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Amplatzer间隔封闭器 心脏外科手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心脏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高玉军 武会志 +2 位作者 于海侠 姚晶晶 刘春涛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564-156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01月至2017年1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康复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慢性心衰的常规治疗,康复组...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01月至2017年1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康复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慢性心衰的常规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心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康复组患者心力衰竭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再次发生心力衰竭的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且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心脏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康复治疗 生活质量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低剂量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高龄晚期贲门癌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殿森 贾瑞诺 +5 位作者 高社干 冯笑山 潘利咸 宋娜莎 王玉峰 丁凯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6-399,共4页
目的:评价低剂量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高龄晚期贲门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年龄75岁以上晚期GCA按区组随机法分为低剂量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替吉奥低剂量组50 mg/m^2,对照组80 mg/m^2,均bid口服,d1~d14,同时联合L-OHP 65 mg... 目的:评价低剂量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高龄晚期贲门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年龄75岁以上晚期GCA按区组随机法分为低剂量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替吉奥低剂量组50 mg/m^2,对照组80 mg/m^2,均bid口服,d1~d14,同时联合L-OHP 65 mg/m^2静滴2 h,d1,d8,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4个周期。结果: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有效率(RR)分别为59.4%、59.3%;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3.8%、88.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剂量组、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分别为46.9%、75.0%;贫血分别为53.1%、78.6%;血小板减少分别为43.8%、7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50mg/m^2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高龄晚期贲门癌,与80mg/m^2比较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耐受性和治疗依从性更好,推荐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 奥沙利铂 贲门癌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辩证思维在心脏外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海洲 郭兰敏 邹承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38,共1页
辩证思维是最普遍适用,最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之一。介绍尝试将辩证思维应用于心脏外科工作中的心得,并用具体案例介绍了在心脏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辩证思维常用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辩证思维 心脏疾病 心脏外科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停通气缺氧预处理减轻窒息致心停跳大鼠脑缺血损伤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永旺 金海龙 +2 位作者 王保国 史中华 李锦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6期1577-1579,1581,共4页
目的观察停通气缺氧预处理对窒息致心停跳大鼠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心停跳(ACA)组,大鼠遭受4min窒息心停跳后复苏;预处理加心停跳(HP+ACA)组,先给予大鼠1min的停通气缺氧预处理4次,每次间隔5min。24h后... 目的观察停通气缺氧预处理对窒息致心停跳大鼠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心停跳(ACA)组,大鼠遭受4min窒息心停跳后复苏;预处理加心停跳(HP+ACA)组,先给予大鼠1min的停通气缺氧预处理4次,每次间隔5min。24h后给予4min窒息心停跳并复苏;对照(C)组,不进行预处理和心停跳。观察各组大鼠心肺复苏后24h死亡率;心跳停止所需窒息时间(TCA);恢复自主循环所需时间(TROSC);测定心肺复苏后24h脑含水量;心肺复苏后24、48、72h神经功能评分(NDS),包括神智清醒程度,颅神经功能,感觉运动功能以及简单的行为测试等,完全正常为100分,死亡为0分。结果对照组大鼠全部存活,预处理组大鼠死亡率为5%,心停跳组大鼠死亡率为30%;与心停跳组相比,预处理组TCA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ROSC则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停跳组与预处理组相比脑水含量也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组和心停跳组大鼠ND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停跳组大鼠NDS较预处理组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停通气缺氧预处理能明显减轻窒息致心停跳大鼠脑缺血损伤,并改善神经预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心停跳 脑缺血 心肺复苏
下载PDF
Amplatzer堵闭器与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阮兢 邓向红 +4 位作者 陈简 蔡仕俊 李明 林茹珠 胡丹丹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90-191,共2页
目的对Amplatzer堵闭器(ADO)与开胸结扎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21例PDA患儿在透视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堵闭器封堵PDA,术后30min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术后24h、1月、3月、6月及1年、2年、3年,... 目的对Amplatzer堵闭器(ADO)与开胸结扎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21例PDA患儿在透视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堵闭器封堵PDA,术后30min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术后24h、1月、3月、6月及1年、2年、3年,分别行彩色超声心动图、胸片、心电图等随访观察;与行开胸结扎术的18例PDA患儿做比较。结果ADO介入组与开胸组治疗成功率均达100%。ADO介入组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与开胸组比较均有显著减少,ADO介入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结论介入组痛苦更少、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且无需输血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ADO介入治疗在有适应症的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堵闭器 心脏外科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建敏 杜书章 张晓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4-608,共5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法评价依达拉奉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疗效。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Pubmed、Highwire Press、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科技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文献及... 目的:运用meta分析法评价依达拉奉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疗效。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Pubmed、Highwire Press、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科技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文献及其参考文献,检索年限为2001年4月至2010年7月。筛选所有依达拉奉防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IR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Man5.0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方法学质量评价为B级。与对照组相比,依达拉奉组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显著增加(RR=1.54,95%CI=1.05~2.25,P=0.03),术后24h血清SOD水平恢复较快(95%CI=0.47~1.18,SMD=0.82,P〈0.001),动脉开放后2h血浆丙二醛(MDA)水平、动脉开放后6h和24h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血浆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心肌IRI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ETA分析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下载PDF
无氧阈值下代谢当量及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对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斯斯 杨雪 +1 位作者 孟宇博 孟晓萍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9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冠心病患者无氧阈(anaerobic threshold,AT)值下的代谢当量(metabolite equivalents,METs),以及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其心肺运动试验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16... 目的探讨中国冠心病患者无氧阈(anaerobic threshold,AT)值下的代谢当量(metabolite equivalents,METs),以及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其心肺运动试验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16例,其中男性161例,女性155例,均进行运动心肺评估。将患者按年龄分为50岁以内、50~59岁、60~70岁、70岁以上年龄组,比较各组之间AT下的METs与最终METs值的差异,分析BMI与AT下METs的相关性。结果各年龄组内男性及女性最终METs值及AT下METs值差异无显著性。各年龄组间相比最终METs值差异有显著性,并与年龄呈负相关,所有年龄组AT下METs值均差异无显著性。男性与女性的最终METs值及AT下METs值差异均无显著性。BMI与最终METs值呈负相关,但与AT下METs值无关。结论冠心病患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AT下代谢当量均较低,平均约3.0~4.5,AT下METs值与年龄、性别及BMI均无关,最终METs值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呈负相关,年龄越高,最终METs值越小;与BMI值呈负相关,BMI值越高,最终METs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无氧阈值 代谢当量 心脏康复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令凤 杨康 +2 位作者 张玉霞 廖克龙 王海东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773-1774,共2页
目的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  3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 ,其余均采用中低温 (2 6~ 31℃ )体外循环方法。选用膜式氧合器 ,大剂量胶体预充 ,氧合血持续灌注 ,术中行常规和改良超滤相结合。结果 本组体外循环时间 4 ... 目的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  3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 ,其余均采用中低温 (2 6~ 31℃ )体外循环方法。选用膜式氧合器 ,大剂量胶体预充 ,氧合血持续灌注 ,术中行常规和改良超滤相结合。结果 本组体外循环时间 4 3~ 2 32min ,心肌阻断 2 4~ 16 1min ,停循环时间 2 5~ 6 2min ,心脏自动复跳率 76 % ,死亡 2 1例 ,余康复出院 ,随访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救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疾病 瓣膜置换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内皮缩血管肽A受体拮抗剂ETP-508对内皮缩血管肽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厚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昕 孟令丽 +3 位作者 贾勇圣 梁远军 张树卓 郑建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观察内皮缩血管肽(ET)A受体拮抗剂ETP-508对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厚的作用。方法心肌细胞用ET-1(10nmol·L-1)或ET-1+ETP-508(10μmol·L-1)处理24h,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3H]亮氨酸掺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RT-PCR技... 目的观察内皮缩血管肽(ET)A受体拮抗剂ETP-508对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厚的作用。方法心肌细胞用ET-1(10nmol·L-1)或ET-1+ETP-508(10μmol·L-1)处理24h,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3H]亮氨酸掺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RT-PCR技术方法观察ETP-508对心肌细胞表面积、蛋白质合成、肌原纤维肌节重新组装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ET-110nmol·L-1诱导心肌细胞表面积和[3H]亮氨酸掺入增加,胚胎基因心钠素和肌球蛋白轻链2的mRNA表达增加,肌原纤维节重新形成;ETP-50810μmol·L-1可显著抑制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表面积和[3H]亮氨酸掺入增加,抑制率分别达56%和46%;并显著减弱肌原纤维节的重新形成和胚胎基因的再表达。结论ETP-508对ET-1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厚有显著的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内皮缩血管肽 内皮缩血管肽受体拮抗剂 ETP-508 心肌病 肥厚性 肌细胞 心脏
下载PDF
食管斜切断粘膜延长与胃分层吻合在贲门癌、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火旭东 王文才 +2 位作者 胥立根 张亚军 郑如恒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3-214,共2页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食管-胃吻合术预防吻合口狭窄和反流的效果.方法:同期行食管、贲门癌手术病人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0例,应用食管斜切断粘膜延长与胃分层吻合术;对照组80例,应用常规的食管-胃吻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记录吻合...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食管-胃吻合术预防吻合口狭窄和反流的效果.方法:同期行食管、贲门癌手术病人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0例,应用食管斜切断粘膜延长与胃分层吻合术;对照组80例,应用常规的食管-胃吻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记录吻合口瘘、狭窄和反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实验组0(0/80),对照组0.0125(1/80)(χ2=0.006,p=0.83).两组吻合口的口径:实验组≥1.5 cm 62例;1.0~1.5 cm 16例;≤1.0 cm 2例;而对照组相应的例数分别为31,34,14(χ2=25.81,p<0.001).两组吻合口的反流例数:实验组8例,对照组34例(χ2=20.12,p<0.001).结论:食管斜切断粘膜延长与胃分层吻合术能有效的预防吻合口的狭窄和反流.可改善术后病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延长 贲门癌 手术中 食管癌 食管-胃吻合术 分层吻合术 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实验组 对照组 手术病人 术后随访 生存质量 术后病人 发生率 反流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