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the Protégé^(TM) stent in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with adjunctive use of a filter Embolic Protection Device (PROCAR)-one-month follow-up data on 77 pati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A. Cremonesi F. Van Elst +5 位作者 J. Reul K. Mathias J. Schofer H. Sievert L. Stockx M-J. Suttorp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1期171-171,共1页
Objective The trial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ev3 Protégé TM stent in the treatment of de novo or re-stenotic common and/or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es with adjunctive u... Objective The trial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ev3 Protégé TM stent in the treatment of de novo or re-stenotic common and/or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es with adjunctive use of a CE-marked filter embolic protection device.Methods This study was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ingle-arm trial. Between June and October 2003, 77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8 investigational centers throughout Europe.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the incidence of Major Neurological Events (MANE) through one month. Other endpoints were the ability to properly place the stent, and primary patency and MANE after six months. Eligible for the study were patients with a de novo or restenotic target lesion located in the common and/or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70% stenosis for asymptomatic and >50% stenosis for symptomatic patients). The ev3 Spider (Embolic Protection Filter was used in 75 of 77 cases. Results In 76 out of the 77 patients (99%), the stent could be successfully implanted with a residual stenosis ≤30% as criterion. Of the 74 patients that had a carotid ultrasound at one month follow-up, none had a re-stenosis of the target lesion. There were three MANEs during or immediately after the procedure (3.9%), two were major and one was a minor stroke. There were eight severe complications (9.1%); six of these happened during or immediately after the procedure and were related to the procedure, none was related to the device. They are resolved without sequelae. No deaths have occurred.Conclusions The Protégé stent is safe and performs well in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The technical success rate for placement of the Protégé stent as assessed by the residual stenosis post implant was very high and all stents were successfully deployed. The incidence of MANE was comparable with that in other recent carotid stent studies and still lower than standard C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nt in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with adjunctive use of a filter Embolic Protection Device one-month follow-up data on 77 patients TM Evaluation of the Prot PROCAR
下载PDF
Transcervical access,reversal of flow and mesh-covered stents:New options in the armamentarium of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2
作者 Kosmas I Paraskevas Frank J Veith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7年第5期416-421,共6页
In the last 25 years, the very existence of 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 has been threatened on a number of occasions. The initial disappointing results that even lead to the discontinuation of an early randomized con... In the last 25 years, the very existence of 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 has been threatened on a number of occasions. The initial disappointing results that even lead to the discontinuation of an earl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have improved considerably with time. Novel devices, advanced stent and equipment technology, alternative types of access and several types of filters/emboli protecting devices have been reported to reduce stroke/death rates during/after CAS and improve CAS outcomes. The present review will provide a description of the various technology advances in the field that aim to reduce stroke and death rates associated with CAS. Transcervical access, reversal of flow and mesh-covered stents are currently the most promising tools in the armamentarium of C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STROKE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filterS
下载PDF
微栓子脱落时脑保护伞处理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华 苏兰军 +2 位作者 李斌 王学良 李素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5-166,共2页
目的讨论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中微栓子脱落后脑保护伞回收时处理方法。方法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颈内动脉血流停滞或缓慢,回撤保护伞于C3、C4段,指引导管送入支架近端,迅速反复多次回抽血流。结果血流通畅,无1例脑栓塞。结论在颈... 目的讨论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中微栓子脱落后脑保护伞回收时处理方法。方法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颈内动脉血流停滞或缓慢,回撤保护伞于C3、C4段,指引导管送入支架近端,迅速反复多次回抽血流。结果血流通畅,无1例脑栓塞。结论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联合应用脑保护伞,当微栓子脱落所导致的颈内动脉血流停滞或缓慢时,正确的处理脑保护伞可以有效防止脱落的微栓子进入脑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 微栓子 脑保护伞 颈内动脉血流 脑栓塞
下载PDF
脑保护下的颈动脉狭窄内支架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春明 申东峰 +2 位作者 段润卿 胡耀峰 庞宁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12例有临床症状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术中同时使用颈动脉滤器进行脑保护,并对颈动脉滤器所回收的物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12例患...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12例有临床症状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术中同时使用颈动脉滤器进行脑保护,并对颈动脉滤器所回收的物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12例患者支架及滤器均成功植入,滤器均成功回收。回收物质为微小血栓颗粒、泡沫细胞、胆固醇颗粒。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可有效缓解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血流障碍,预防术中脱落的微小栓子进入脑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保护 内支架治疗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颅外颈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治疗 病理学分析 治疗效果 临床症状 血栓颗粒 泡沫细胞 血流障碍 滤器 回收 胆固醇 患者 术中 物质
下载PDF
滤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加春 王大明 +2 位作者 翟乐乐 姜学丽 王利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 探讨滤网保护装置在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方法 配合应用滤网保护装置 ,对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36例次 (其中颈动脉 33例次 ,椎动脉起始部 3例次 ) ,对手术过程、治疗效果和... 目的 探讨滤网保护装置在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方法 配合应用滤网保护装置 ,对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36例次 (其中颈动脉 33例次 ,椎动脉起始部 3例次 ) ,对手术过程、治疗效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全部病例成功应用滤网保护装置进行了支架置入术 ,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0。血管狭窄率由支架前的 81 4 %下降至支架后的 14 1% ;病理学检查显示 ,2 7例患者保护装置的滤网内有斑块成分 ,占 75 % ;保护装置捕捉到的有形成分包括纤维蛋白、斑块碎片 (坏死组织、胆固醇碎片、钙化成分等 )。 结论 滤网保护装置可以捕捉到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碎解的斑块成分 ,降低术中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目前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滤网保护装置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于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支架成形术中 ;滤网保护装置应进一步向微型化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狭窄 颈动脉 术中 并发症 支架置人术 支架成形术 目的 患者 适应
下载PDF
滤器保护下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万亮 华续明 +3 位作者 李轶 王旭辉 李心远 李世亭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滤器保护下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颈动脉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路图指引下,于狭窄远端植入保护滤器,再沿同轴导丝植入扩张球囊及自膨式支架。其中行单纯支架植入术5例,余均行... 目的探讨滤器保护下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颈动脉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路图指引下,于狭窄远端植入保护滤器,再沿同轴导丝植入扩张球囊及自膨式支架。其中行单纯支架植入术5例,余均行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术。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地植入支架,约62.9%的滤器内发现斑块。术中发生急性脑栓塞2例,其中治愈1例,死亡1例;术后1 d发生脑梗死1例,经溶栓治疗后偏瘫症状好转。所有病人随访3~22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期间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DSA或颈动脉超声复查均未发现颈动脉狭窄。结论滤器保护下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 滤器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郁芳 蒋初明 +5 位作者 李冬华 叶容臻 李宇东 李燕 张静 缪中荣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中短期疗效。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24例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在颈动脉保护伞下采用自膨支架进行血管成形治疗。结果24例患者成功置入27枚自膨支架、26...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中短期疗效。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24例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在颈动脉保护伞下采用自膨支架进行血管成形治疗。结果24例患者成功置入27枚自膨支架、26个颈动脉保护伞,其中3例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分别于双侧颈内动脉各置入1枚支架。血管平均狭窄程度从治疗前的87.2%(70%~99%)降低到4.3(0%~15%)。回收的过滤伞中12个发现组织碎片(46.2%)。8例患者(33.3%)在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后出现迷走兴奋引发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其中2例患者持续3~5天,经对症处理全部缓解。1~31个月临床中短期随访21例,平均随访22个月,2例失访。1例患者手术后26小时死于急性心梗;1例患者手术后36小时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1小时,经对症处理缓解;1例患者出现小卒中;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随访21例患者中19例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占90.5%,2例部分缓解。随访21例支架全部开通良好,未出现再狭窄。结论保护伞下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中短期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狭窄 支架 保护伞
下载PDF
使用滤网保护系统和自膨胀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建豪 刘亚杰 卓文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2期32-33,共2页
目的评估使用ANGIOGUARDTMXP远端滤网保护系统和PRECISETM自膨胀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2例经脑血管造影确诊的、符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指征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在ANGIOGUARDTMXP远端滤网保护系统下置入PRECISET... 目的评估使用ANGIOGUARDTMXP远端滤网保护系统和PRECISETM自膨胀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2例经脑血管造影确诊的、符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指征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在ANGIOGUARDTMXP远端滤网保护系统下置入PRECISETM自膨胀支架,观察各临床指标。结果手术成功率100%,10例行预扩张中4例(40.0%)出现颈动脉窦反应,2例(16.7%)术中发生颈内动脉远端痉挛,术中滤网保护系统捕获栓子的阳性率41.6%,围手术期内无症状性卒中和死亡事件的发生,近期随访均未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使用ANGIOGUARDTMXP远端滤网保护系统和PRECISETM自膨胀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滤网保护系统 支架/自膨胀
下载PDF
脑保护滤网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杨 倪秀石 +4 位作者 张荣林 朱文斌 朱文辉 施广飞 姜宏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观察脑保护滤网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时使用脑保护滤网,观察脑保护滤网中有无脱落的斑块以及围手术期有无并发症。术后B超随访观察有无血管再狭窄以及有无缺血性... 目的观察脑保护滤网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时使用脑保护滤网,观察脑保护滤网中有无脱落的斑块以及围手术期有无并发症。术后B超随访观察有无血管再狭窄以及有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结果12例患者脑保护滤网放景和回收以及支架放置全部成功,其中7例在回收的脑保护滤网中发现有斑块碎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1-8(4.89±2.67)个月,原狭窄部位血管通畅,未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再发。结论使用脑保护滤网可提高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卒中 支架 脑保护滤网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微栓子信号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文辉 倪秀石 +1 位作者 赵杨 张荣林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到的微栓子信号(MES)数量与手术各操作步骤的相关性。方法:对15例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采用TCD进行全程动态MES监测。将整个操作过程分为导丝和脑保护滤网...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到的微栓子信号(MES)数量与手术各操作步骤的相关性。方法:对15例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采用TCD进行全程动态MES监测。将整个操作过程分为导丝和脑保护滤网通过狭窄部位、球囊预扩张、支架置入、球囊后扩张、回收脑保护滤网5个阶段,观察手术侧大脑中动脉的MES数量与手术各操作步骤的相关性。结果:15例患者术中各操作阶段均可产生MES。MES数量67~309(中位数173),其中支架置入是微栓子最易脱落的阶段,占MES总数量的54.2%。减少操作步骤可明显减少MES的数量。结论:TCD可以全程动态监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各个阶段的MES数量,指导手术安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晋勒超声 微栓子信号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保护滤网
下载PDF
复杂颈动脉畸形伴颈动脉瘤带膜支架治疗1例
11
作者 王非 杨超 +1 位作者 姚宏 马东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95-197,共3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0岁,汉族。因“右颈部上份肿物发现1月”,于2005年7月23日收入院。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右颈上份有一约“鸡蛋”大肿块.伴疼痛,在外院行药物抗感染治疗,肿物略减小至“核桃”大小。1月内肿块再次增大...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0岁,汉族。因“右颈部上份肿物发现1月”,于2005年7月23日收入院。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右颈上份有一约“鸡蛋”大肿块.伴疼痛,在外院行药物抗感染治疗,肿物略减小至“核桃”大小。1月内肿块再次增大,经抗炎治疗有效.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畸形 颈动脉瘤 带膜支架
下载PDF
远端保护装置用于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荣林 赵杨 +5 位作者 倪秀石 朱文斌 李敬伟 徐运 徐标 施广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远端保护装置应用于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6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时应用远端保护装置,首先将远端保护装置通过狭窄部位并在狭窄远端展开,然后行保护性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观察围手... 目的分析远端保护装置应用于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6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时应用远端保护装置,首先将远端保护装置通过狭窄部位并在狭窄远端展开,然后行保护性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观察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并观察保护装置滤网内捕获的斑块组织碎片。结果26例患者行远端滤网保护下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均获成功,回收的保护装置中有14个(54%)发现滤网中有斑块碎片组织和血栓颗粒,无死亡及急性栓塞事件发生,但有3例患者在手术后1~6d经磁共振检查发现了新的无症状性脑梗死病灶,26例患者在出院后临床随访期内未发生严重脑缺血事件。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重度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微创治疗方法,术中常规使用远端保护装置可提高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脑血管意外 支架 滤网保护装置
下载PDF
滤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丽梅 姚秀丽 《南方护理学报》 2005年第9期59-60,共2页
报道了41例应用滤网保护装置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的护理体会。指出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和心理护理,术中加强血压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出血、血栓形成及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等,... 报道了41例应用滤网保护装置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的护理体会。指出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和心理护理,术中加强血压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出血、血栓形成及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等,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网保护装置 颈动脉 支架置入术 护理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瑞文 王明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9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组28例患者,在球囊扩张及支架释放过程中,全部使用保护伞,并对颈动脉狭窄程度>70%的13例患者进行预扩张,扩张后根据狭窄长度置入自膨式支架,未扩张的15例患者直接置...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组28例患者,在球囊扩张及支架释放过程中,全部使用保护伞,并对颈动脉狭窄程度>70%的13例患者进行预扩张,扩张后根据狭窄长度置入自膨式支架,未扩张的15例患者直接置入自膨式支架,其中有2例未扩张的患者,支架释放后未完全膨胀,但血流通畅。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100%,未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支架置入后,支架膨胀良好,血流通畅,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亦能代替经典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并对颈动脉狭窄引起的卒中的预防和治疗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球囊扩张 保护伞
下载PDF
颈动脉滤器在颈动脉狭窄内支架植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申东峰 谢春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8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21例具有临床症状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术中同时使用颈动脉滤器,并对颈动脉滤器所回收的物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21例患者支架...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21例具有临床症状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术中同时使用颈动脉滤器,并对颈动脉滤器所回收的物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21例患者支架及滤器均成功置入,滤器均成功回收。所有患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都得到有效控制或明显改善。对滤器内的回收物质病理学分析表明,回收物质为微小血栓颗粒、泡沫细胞、胆固醇颗粒。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不仅可有效地缓解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血流障碍,而且可有效地预防术中脱落的微小栓子进入脑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滤器 放射学 介入
下载PDF
深度学习算法在颈动脉超声图像斑块分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冲冲 周小安 +2 位作者 安相静 熊煜 吴涛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1年第1期84-88,共5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数据集的大规模化,越来越多的人把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到超声医学图像中。但在超声图像方面却存在低准确度且不稳定产生的模糊、伪影等使现有算法对模糊、噪声图像误判较高。另外由于病例过多,人为的去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数据集的大规模化,越来越多的人把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到超声医学图像中。但在超声图像方面却存在低准确度且不稳定产生的模糊、伪影等使现有算法对模糊、噪声图像误判较高。另外由于病例过多,人为的去检测和识别斑块过于繁琐。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提出了采用inception的网络结构方法快速准确地获取高噪声的超声图像的关键特征,并通过数据增强和自适应中值滤波的方法确保了分割的稳定性。最后得到的颈动脉分割图像,更有利于医生去观察和判断病变体的严重程度,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具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图像 分割 INCEPTION 滤波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善军 韩兴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方法:本组34例患者,在球囊扩张及支架释放过程中,全部使用保护伞,并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的16例患者进行预扩张,扩张后根据狭窄长度置入自膨式支架,未扩张的18例患者直接置入... 目的:分析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方法:本组34例患者,在球囊扩张及支架释放过程中,全部使用保护伞,并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的16例患者进行预扩张,扩张后根据狭窄长度置入自膨式支架,未扩张的18例患者直接置入自膨式支架,其中有3例未扩张的患者,支架释放后未完全膨胀,但狭窄的直径超过了80%,血流通畅,未进行后扩张。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100%,无1例患者出现脑出血、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支架置入后,支架膨胀良好,血流通畅,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亦能代替经典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并对颈动脉狭窄引起的卒中的预防和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球囊扩张 保护伞
下载PDF
经颈滤伞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单中心经验
18
作者 金文旭 倪海真 +7 位作者 黄崇青 潘乐门 苏翔 吕和平 裘益辉 杨法镜 黄景勇 虞冠锋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总结采用经颈滤伞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TC-CAS)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纵向研究。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应用TC-CAS治疗31例(32条颈动脉)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采用经颈滤伞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TC-CAS)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纵向研究。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应用TC-CAS治疗31例(32条颈动脉)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32条颈动脉病变均为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其中重度狭窄25条,中度狭窄7条。31例患者中,CT血管造影示Ⅲ型弓10例,牛角弓2例,主动脉弓溃疡1例,重度钙化4例,混合斑块6例,颈总动脉迂曲7例,主髂动脉闭塞1例。观察和评估手术成功率、术后30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发生率、术后3 d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MRI)检测到的新发脑缺血灶发生率以及外科并发症情况。结果32条狭窄的颈动脉均经过TC-CAS成功开通(其中1例双侧颈动脉狭窄采取分期手术),残余狭窄程度均≤20%,手术成功率为100%。23例患者术后行DW-MRI,发现脑部新缺血灶4例(17.4%),其中3例无症状,1例出现小卒中,表现为短暂的意识淡漠,围术期卒中发生率为3.1%(1/32)。此外,2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创口血肿,经清创处理后成功治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7.5(4.0,14.0)个月,随访期间无TIA或卒中发生。结论TC-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有利于降低CAS中导管接触主动脉弓斑块导致脑卒中的风险和避免对侧栓塞性卒中的发生,可考虑用于符合CAS适应证且存在通路解剖高风险因素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经颈滤伞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原文传递
滤器保护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微栓子和脑血流监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葳 黄一宁 +1 位作者 杨敏 邹英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36-639,共4页
目的研究滤器保护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术前、术中和术后微栓子及脑血流变化。方法对5例颈动脉严重狭窄(>70%)患者进行6次CAS,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使用M模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大脑中动脉(MCA)的微栓子和脑血流。术后随访,记录... 目的研究滤器保护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术前、术中和术后微栓子及脑血流变化。方法对5例颈动脉严重狭窄(>70%)患者进行6次CAS,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使用M模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大脑中动脉(MCA)的微栓子和脑血流。术后随访,记录新的血管性事件。结果CAS术中监测发现单纯造影时出现大量微栓子信号(MES)。此外,MES数目最多的手术操作步骤是预扩张(n=116)和支架放置(n=135,91,113,90,106,125),后扩张时MES数目相对较少(n=8,14,37,16)。术中MCA收缩期血流速度与平均血流速度比值变化发生在预扩张(46/31至76/54)和后扩张(40/26至74/49,0/0至114/69,35/24至116/71,50/36至137/86)时。术前有2例患者存在MES,术后MES消失。术后与基线相比,MCA血流速度或者搏动指数增加,术中无并发症。1例回收滤器中有脱落组织碎片。随访3~19个月,有1例新发脑梗死,位于CAS对侧。结论TCD监测可以评价滤器保护的CAS术前、术中和术后微栓子发生和脑血流变化。滤器可以过滤较大组织碎片,减少术中栓塞,而并不影响脑血流。可以通过滤器的气泡和小的固体颗粒一般不会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血流速度
原文传递
远端保护装置下颈动脉支架术预防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20
作者 王焱 巩燕 +7 位作者 郑剑涛 黄卫斌 江宏飞 王挹青 陈炳煌 温红梅 肖彩斌 何世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在远端保护装置下行颈动脉支架术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002—2005年住院的58例颈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在置入远端保护伞装置后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行心脑血管专科及颈动脉超... 目的探讨在远端保护装置下行颈动脉支架术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002—2005年住院的58例颈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在置入远端保护伞装置后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行心脑血管专科及颈动脉超声检查随访。结果 58例患者中57例成功置入远端保护伞装置,远端保护伞装置置人的成功率为98%;59处颈动脉狭窄病变共置入61枚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100%。平均颈动脉狭窄程度由术前的(81.3±19.6)%减少到术后的(6.2±1.3)%。颈动脉狭窄处直径由术前(1.3±0.9)mm 增加到(5.2±1.1)mm;平均住院2.5天;1例患者术中发生小卒中。平均随访时间(14±2)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发生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2例发生心肌梗死;1例发生小卒中;无大卒中及无死亡发生。结论远端保护伞装置置入及在其下进行的经皮颈动脉支架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能够有效减少近、远期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远端保护 脑血管意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