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Understory Vegetation in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ests in Northern Hainan Province 被引量:2
1
作者 XUE Yang YANG Zhongyang +3 位作者 WANG Xiaoyan SU Shaofeng LIN Zhipan XU Lina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6年第3期115-117,共3页
Understory vegetation in the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ests at different ages was sampled and analyzed fi rstly, and then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biomas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stock of the unde... Understory vegetation in the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ests at different ages was sampled and analyzed fi rstly, and then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biomas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stock of the understory vegetation, as well as the quantity and thickness of the understory litter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derstory vegetation in the C. equisetifolia forests is mainly composed of herbaceous plants, and there are nearly no shrubs in the study area. Moreover, the quantity of herbaceous plants rises obvi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forest age.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oodlands at different ages in total biomass of herbaceous plants, and the maximum of total biomass can be found in 15-year-old woodland, reaching 1.68 t/hm^2; the biomass of overground parts of herbaceous pla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underground parts.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oodlands at different ages in thickness of the understory litter, and the thickness of understory litter in 10-yearold woodland is the highest, reaching 6.67 cm. The maximum quantity of the understory litter has reached 14.69 t/hm^2,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half decomposed litter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undercomposed litter in most wood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Artifi cial pure forest Understory vegeta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下载PDF
3个木麻黄品系不同混交模式在海岸退化防护林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苏亲桂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6期36-38,共3页
为修复强风区域海岸退化防护林带,同时提升防风效能,选择抗性优良的3个木麻黄品系,运用不同的混交模式对其生长指标及防风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木麻黄品系均参与的混交模式中,3个木麻黄品系的保存率均最高,生长指标除圆头木麻黄... 为修复强风区域海岸退化防护林带,同时提升防风效能,选择抗性优良的3个木麻黄品系,运用不同的混交模式对其生长指标及防风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木麻黄品系均参与的混交模式中,3个木麻黄品系的保存率均最高,生长指标除圆头木麻黄外,“惠-1”木麻黄和千头木麻黄均最高;防风效能方面,3个木麻黄品系均参与的混交模式中,在不同高度的防风效能均最高,该混交模式可以在海岸退化防护林修复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混交模式 防护林修复 防风效能
下载PDF
东山县低山丘陵区木麻黄混交林与纯林对比研究
3
作者 陈伍荣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2期25-27,共3页
在东山县低山丘陵马尾松林采伐迹地上开展木麻黄与尾巨桉8∶2不规则混交林、木麻黄与厚荚相思2∶3行状混交林和木麻黄纯林对比试验,以此比较马尾松林迹地更新木麻黄不同造林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中木麻黄的树高... 在东山县低山丘陵马尾松林采伐迹地上开展木麻黄与尾巨桉8∶2不规则混交林、木麻黄与厚荚相思2∶3行状混交林和木麻黄纯林对比试验,以此比较马尾松林迹地更新木麻黄不同造林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中木麻黄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与木麻黄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10.0%、11.1%和32.7%;木麻黄纯林与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中木麻黄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9.1%、12.5%和34.6%。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大,容重最小;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小,容重最大。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肥力最高,木麻黄纯林土壤肥力其次,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肥力最低。东山县低山丘陵区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造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山县 低山丘陵 木麻黄 厚荚相思 尾巨桉 混交林 纯林
下载PDF
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不同群落生物量和能量的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叶功富 张清海 +1 位作者 林益明 吴锡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8-14,共7页
对福建省东山县海岸基干防护林带中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木麻黄 -湿地松群落和单一木麻黄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基干防护林带中 ,复合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均要高于单一群落 ,其中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中的生物量和... 对福建省东山县海岸基干防护林带中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木麻黄 -湿地松群落和单一木麻黄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基干防护林带中 ,复合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均要高于单一群落 ,其中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中的生物量和能量最高 ,为 1 670 0 64g·m- 2 和 3 41 685 70kJ·m- 2 ,其次是木麻黄-湿地松群落 1 0 1 0 4 62g·m- 2 和 2 1 0 1 2 8 3 0kJ·m- 2 ,单一木麻黄群落最低 ,为 5 1 2 9 87g·m- 2 和 1 0 5 75 1 40kJ·m- 2 。在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中 ,木麻黄各组分干重热值为 1 9 83~ 2 1 5 2kJ·g,厚荚相思各组分热值为2 0 0 0~ 2 3 77kJ·g- 1 ;木麻黄 -湿地松群落 ,木麻黄各组分热值为 1 9 47~ 2 0 83kJ·g- 1 ,湿地松各组分热值为2 0 5 4~ 2 1 5 4kJ·g- 1 ;单一木麻黄群落 ,木麻黄各组分热值为 1 9 98~ 2 1 2 7kJ·g- 1 。在不同群落结构中木麻黄各组分的热值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中木麻黄各组分热值最大 ,其次是单一木麻黄群落 ,木麻黄 -湿地松群落中最小。不同的混交模式产生不同的混交效果 ,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的生物量是木麻黄 -湿地松群落的 1 65倍 ,是单一木麻黄群落的 3 2 6倍 ,能量是木麻黄 -湿地松群落的 1 63倍 ,是单一木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生物量 群落 木麻黄 防护林
下载PDF
木麻黄基干林带类型划分和更新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水松 叶功富 +2 位作者 徐俊森 林武星 陈洪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4-53,共10页
1992年以来 ,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和惠安县赤湖林场 ,通过对海岸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典型调查、防风效能流动观测和更新改造技术系列研究 ,提出依据地貌类型、海风强弱、微地形、林木生长、林带结构特征和防风效能等相结合的基干林带... 1992年以来 ,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和惠安县赤湖林场 ,通过对海岸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典型调查、防风效能流动观测和更新改造技术系列研究 ,提出依据地貌类型、海风强弱、微地形、林木生长、林带结构特征和防风效能等相结合的基干林带类型分类系统 ,把当地林带分为 9种主要类型 ,并提出基干林带分类更新理论。由于基干林带分类理论研究的突破 ,带动了林带更新方式和造林技术的不断创新 ,有力地推动了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造林的顺利发展。在林带更新方式方面 ,按照不同类型林带研究结果 ,提出带内隔带、林冠下造林和疏伐套种更新方式等 ,以及应用时的更新带宽度、郁闭度和疏伐强度的控制等各项关键技术。根据树种适应性、速生性和防护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提出用于不同类型林带的更新造林树种 ,如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刚果 12 #按、湿地松和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等。这些优良树种和无性系已繁殖 70 0× 10 4 株 ,陆续在邻近市县推广造林。在林带更新造林关键技术方面 ,因应不同类型林带秋冬季大风、干旱、土壤缺水贫瘠等不良生境条件 ,研究提出挖深穴整地、放适量客土、施磷肥、拌泥浆、春季雨天冒雨造林 ,容器苗大苗深栽和幼林培土保墒抚育等系列化抗旱造林技术 ,多数树种造林成活率达到 90 %左右。 3a幼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基干林带 类型划分 更新造林 关键技术
下载PDF
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土壤呼吸动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 被引量:12
6
作者 肖胜生 叶功富 +3 位作者 董云社 齐玉春 杨智杰 刘丽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1-537,共7页
以中国亚热带木麻黄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对木麻黄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特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木麻黄林地土壤呼吸日动态均呈双峰变化曲线,8:00-10:00和14:00-16:00出现峰值,最小... 以中国亚热带木麻黄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对木麻黄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特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木麻黄林地土壤呼吸日动态均呈双峰变化曲线,8:00-10:00和14:00-16:00出现峰值,最小值出现在20:00-22:00;季节动态均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6-7月份,最小值则出现在12-1月份.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存在显著影响,并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土壤呼吸季节变化与5cm土温存在着较好的指数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表层含水量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利用双因素模型模拟发现,5cm土温和土壤表层含水量能够共同解释土壤呼吸变异的69.0%-91.9%(P〈0.05).不同林龄的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显著(P〈0.05),其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呈现中林〉成林〉幼林;随着林龄的增大,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敏感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沿海防护林 木麻黄 林龄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徐馨 王法明 +5 位作者 邹碧 李钦禄 王刚 李应文 凌清云 李志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14-1522,共9页
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是我国东南沿海海岸防护林骨干树种。本文对广东省茂名市木麻黄防护林开展了不同林龄的种群结构、植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养分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沙地木麻黄群落在生长过程中有明显的自疏现象,18... 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是我国东南沿海海岸防护林骨干树种。本文对广东省茂名市木麻黄防护林开展了不同林龄的种群结构、植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养分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沙地木麻黄群落在生长过程中有明显的自疏现象,18年林个体数(975株·hm-2)不足3年林个体数一半(2350株·hm-2),3年至6年龄木麻黄生长最快。调查林地内共有植物27种,其中灌木8种,草本植物18种。随林龄的增长,林下植物种数显著增加,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逐步增加,优势度指数下降。林地土壤有机碳、全氮与速效氮供应水平极低;土壤磷供应相对较好,表层有效磷一般高于3.5mg·kg-1。土壤有效养分与植物多样性显著相关,显示养分是植物定居的主要限制因素。结果表明,木麻黄林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土壤养分贫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防护林 林龄 生物多样性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不同林龄木麻黄沿海防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杨青青 杨众养 +6 位作者 余雪标 薛杨 王小燕 陈小花 崔喜博 李然 高刘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9-364,共6页
为了揭示木麻黄防护林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中国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了海南文昌滨海台地不同林龄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防护林,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植物... 为了揭示木麻黄防护林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中国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了海南文昌滨海台地不同林龄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防护林,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防护林下出现的植物种类为19科31属32种,其中木本植物6科6属8种;草本植物14科24属24种。黑面神(Breynia fruticosa)、马樱丹(Lantana camara)、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丰花草(Borreria stricta)、白花草(Habenaria dentata)等物种几乎在木麻黄林的各个年龄阶段出现。随着林龄的增加,林下物种总丰富度指数明显在增长。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前期物种多样性随林龄的增加而增高,后期稳定不变。说明滨海台地的木麻黄沿海防护林随着林龄的增长,植被群落的生境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木麻黄 林龄 植物多样性 沿海防护林
下载PDF
沙岸木麻黄防护林不同更新模式土壤结构分形特征及其效应 被引量:27
9
作者 林武星 叶功富 +2 位作者 谭芳林 聂森 徐俊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52-1357,共6页
运用分形模型对滨海沙地木麻黄防护林10种更新模式土壤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沙质土壤小径级沙粒含量越大,土壤结构分形维数越大,土壤肥力越高,保水能力越强。土壤结构分形维数与土壤小径级颗粒含量... 运用分形模型对滨海沙地木麻黄防护林10种更新模式土壤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沙质土壤小径级沙粒含量越大,土壤结构分形维数越大,土壤肥力越高,保水能力越强。土壤结构分形维数与土壤小径级颗粒含量及其他理化性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回归关系。木麻黄、刚果12#桉、厚荚相思和湿地松顺序排列多行混交模式土壤结构分形维数最大,其改土效果最明显,为最优更新模式。分形模型在沙质土壤肥力研究上应用为木麻黄防护林更新模式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岸 木麻黄 防护林 更新模式 分形维数 土壤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海岸带风口沙地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6
10
作者 张水松 林武星 +2 位作者 叶功富 徐俊森 谭芳林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46,共8页
自 1 998年 5月以来 ,在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和东山县赤山林场木麻黄基干林带前沿风口干旱沙地 ,进行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配套技术研究。经 2年试验研究 ,在分析风口困难立地造林失败主要原因基础上 ,从木麻黄抗逆品系选择应用 ,因地制... 自 1 998年 5月以来 ,在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和东山县赤山林场木麻黄基干林带前沿风口干旱沙地 ,进行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配套技术研究。经 2年试验研究 ,在分析风口困难立地造林失败主要原因基础上 ,从木麻黄抗逆品系选择应用 ,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方式 ,采用深挖整地、放客土、拌泥浆、提早造林季节、选择大雨天冒雨造林、大苗深栽等抗旱造林配套技术以及旱季培土抚育保墒、浇水保苗和筑沙堤设风障防潮防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造林方法 ,在造林屡次失败的风口沙地木麻黄造林保存率提高到 80 %~ 90 %。在造林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防护林 木麻黄 风口造林 成活率
下载PDF
海岸青皮林与木麻黄林养分动态及凋落物分解的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敏英 刘强 +3 位作者 丁亚凤 符素贞 叶照丽 冯太生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7-603,共7页
对海南岛东南部海岸生境相似的天然青皮Vatica mangachapoi林和人工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林养分动态及凋落物分解(采用网袋法)进行比较研究,为营造青皮-木麻黄混交林,并逐渐过渡到天然青皮林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 对海南岛东南部海岸生境相似的天然青皮Vatica mangachapoi林和人工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林养分动态及凋落物分解(采用网袋法)进行比较研究,为营造青皮-木麻黄混交林,并逐渐过渡到天然青皮林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青皮林土壤-植物系统各分室氮、磷、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均高于木麻黄林对应各分室(氮:P叶=0.008,P枝<0.001。磷:P叶=0.030,P枝<0.001,P根<0.021。钾:P叶<0.001,P枝<0.001,P根<0.001)。②2种林型土壤分室之间,氮和钾的质量分数呈现显著差异(P氮<0.001,P钾=0.028),磷的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差异。③2种林型各分室中,除氮和磷元素在土壤分室随季节变化不明显外,其余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④青皮和木麻黄凋落物分解周转期在青皮林下分别为3.53 a和1.83 a,在木麻黄林下分别为3.53 a和3.45 a,因而青皮林林下环境较木麻黄林利于凋落物的分解。可见青皮林比木麻黄林对氮、磷、钾元素有更高的积累能力,且青皮林林下环境更有利于凋落物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青皮林 木麻黄林 养分元素 凋落物 分解
下载PDF
从琅岐岛滨海沙丘朴树群落特征探讨福建沿海防护林更新与改造问题 被引量:14
12
作者 林承超 魏守珍 +1 位作者 肖海燕 何启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4-60,共7页
本文对福州郊区琅歧岛朴树群落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分析了朴树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群落结构和生活型组成等群落特征。同时.将琅歧岛朴树群落下土用性质与平潭县芦洋农场木麻黄林下土壤性质做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沿... 本文对福州郊区琅歧岛朴树群落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分析了朴树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群落结构和生活型组成等群落特征。同时.将琅歧岛朴树群落下土用性质与平潭县芦洋农场木麻黄林下土壤性质做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沿海防护林更新与改造的具体意见。研究认为:①朴树在福建滨海风沙土上种植是可行的;②朴树与木麻黄混交种植,将会减轻木麻黄的病虫害,提高木麻黄林下土壤有机质,减轻木麻黄林下土壤酸化.改香土壤结构.缓解木麻黄退化的危机,增强木麻黄防风固沙效能,以保证福建沿海生态环境的优化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树 木麻黄 沿海防护林 防护林
下载PDF
海南省东北部沿海地区更新造林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宪钊 薛杨 +2 位作者 王小燕 林之盼 宿少锋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3期130-134,共5页
为研究热带海岸地区不同更新方式的造林效果,选取3种阳性树种、3种中性树种和2种阴性树种在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内进行冠下更新造林,同时在邻近海防林的人工林采伐迹地进行植苗造林,并对2年后两种更新方式下不同造林树种的保存率、苗高和... 为研究热带海岸地区不同更新方式的造林效果,选取3种阳性树种、3种中性树种和2种阴性树种在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内进行冠下更新造林,同时在邻近海防林的人工林采伐迹地进行植苗造林,并对2年后两种更新方式下不同造林树种的保存率、苗高和地径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3个阳性树种冠下更新造林和迹地更新造林均有较高保存率,其中除马占相思、苦楝在高郁闭度林冠下更新造林保存率分别为68%和76%,非洲楝迹地造林保存率76%,其他造林方式保存率均在80%以上。中生树种和阴性树种只有林冠更新造林能保证其存活和生长,迹地造林条件下仅小叶榄仁保存率达到15%,其余4种保存率均不足10%。对更新造林保存率最高的非洲楝、苦楝、马占相思和鸭脚木的生长进行分析得到,除马占相思高(2.16 m·a^(–1))、地径(3.05 cm·a^(–1))的年生长量迹地更新造林显著高于林冠下更新造林,其他3个树种均在中度郁闭(40%—55%)的林冠下更新造林生长效果最佳。以上研究为热带沿海地区更新造林方式和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海防林 更新造林 光特性
下载PDF
沿海木麻黄防护林土壤pH值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灿 林勇明 +3 位作者 吴承祯 林宇 李键 洪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85,共6页
以福建省福州市21年生沿海木麻黄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样地法和地统计学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土壤层pH值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该木麻黄林土壤pH值整体呈强酸性,0~20(A)、20~40(B)和40~60 cm(C)土壤层的pH值均值分别... 以福建省福州市21年生沿海木麻黄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样地法和地统计学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土壤层pH值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该木麻黄林土壤pH值整体呈强酸性,0~20(A)、20~40(B)和40~60 cm(C)土壤层的pH值均值分别为4.04、4.16和4.14;变异系数分别为10.73%、9.13%和13.26%;2) A、B和C土壤层, pH值块金效应值分别为0.879、0.233和0.080,空间变异最优模型分别为线性有基台值模型、指数模型和指数模型。克里格最优插值分析结果显示表层土壤pH值受结构影响,底层则受林分影响为主;3)该林地土壤酸化主要受土壤母质、大气酸沉降、土壤含水量和林分等因素共同作用。研究结果为沿海木麻黄及其它防护林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沿海防护林 林地土壤pH值 空间变异 福建省福州市
下载PDF
沿海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木麻黄适生立地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廖晓丽 周新年 +3 位作者 刘健 余坤勇 郑德祥 赖日文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结合3S技术,利用数量化理论Ⅰ,从土壤类型、土层厚度、海拔、坡向和坡度5个因子,对沿海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木麻黄在漳浦县的适生立地条件进行测定和分析,并把立地条件划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立地适宜等级以Ⅱ级为主,Ⅰ级次之,二者占... 结合3S技术,利用数量化理论Ⅰ,从土壤类型、土层厚度、海拔、坡向和坡度5个因子,对沿海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木麻黄在漳浦县的适生立地条件进行测定和分析,并把立地条件划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立地适宜等级以Ⅱ级为主,Ⅰ级次之,二者占总面积的91.30%,漳浦立地条件对木麻黄生长较适宜,为沿海防护林适地适树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防护林 木麻黄 适生性 立地因子 数量化理论
下载PDF
沙质海岸带木麻黄林与天然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伟 叶功富 +3 位作者 游水生 韩孟孟 杜林梅 辛秀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40,共6页
通过样地调查比较分析了沙质海岸带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林与天然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这2种重要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依照各种群在2种林分中生态位宽度的变化,可将其划分为生态位扩展型、衰退型、敏感型... 通过样地调查比较分析了沙质海岸带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林与天然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这2种重要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依照各种群在2种林分中生态位宽度的变化,可将其划分为生态位扩展型、衰退型、敏感型和稳定型4个种群类型;天然林中的演替优势种在木麻黄林的灌木种群中已有较大数量的分布,且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但由于人工林生态位分化不良,种间竞争相对激烈,群落组成不稳定;天然林中大部分乡土树种生态位宽度较之在木麻黄林中大为增加,但除敏感型种群和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雀梅藤(Sageretia thea)以外,天然林中其他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较之在木麻黄林中有所降低,说明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天然林种间生态位分化程度高,竞争相对缓和。总体来看,以乡土树种为优势种的天然林生态位配置比人工林更优化,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更有意义,因此实现乡土树种与木麻黄的合理配置对建设稳定型沿海防护林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天然林 生态恢复 演替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沙质海岸木麻黄+湿地松林不同混交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武星 黄雍容 +1 位作者 叶功富 聂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5期70-75,共6页
为了筛选综合效益最佳的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模式,应用层次分析法,以蓄积量、生物量、风降率、风害率、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为指标,对沙质海岸8年生的5种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模式(木麻黄与湿地松2∶4带状混交、3∶... 为了筛选综合效益最佳的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模式,应用层次分析法,以蓄积量、生物量、风降率、风害率、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为指标,对沙质海岸8年生的5种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模式(木麻黄与湿地松2∶4带状混交、3∶3带状混交、1∶3行带混交、1∶2行带混交及1∶1行间混交)的生长效益、防护效益和地力维护效益状况分别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以上5种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模式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种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模式综合效益大小顺序为木麻黄与湿地松3∶3带状混交模式>2∶4带状混交模式>1∶2行带混交模式>1∶1行间混交模式>1∶3行带混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岸 木麻黄 湿地松 防护林 混交林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公路建设对木麻黄生长及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尤龙辉 叶功富 +2 位作者 陈增鸿 白永会 朱美琴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7,共10页
在福建省晋江市,采用样线法垂直晋江沿海大通道西侧布设3条相互平行的样线,对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及其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在样线上布设样点调查林内的光照强度、温湿度及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分析沿海公... 在福建省晋江市,采用样线法垂直晋江沿海大通道西侧布设3条相互平行的样线,对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及其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在样线上布设样点调查林内的光照强度、温湿度及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分析沿海公路建设对路域生态因子、木麻黄生长及其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距公路距离的增加,光照强度、温湿度、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均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距公路100 m处是光照强度从剧烈到缓和的转折点,距公路50 m处是温湿度、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从剧烈到缓和的转折点。②栽植于路基附近的木麻黄的生长比未受路基建设干扰的木麻黄差,其中树高、胸径和冠幅在P〈0.01水平差异显著。③随着距公路距离的增加,木麻黄林下植被呈现从喜光植物到耐阴植物的变化,从林下植被以草本为主到灌木草本分布均匀的变化,50~100 m是优势种剧烈变化的范围。④随着距公路距离的增加,木麻黄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其中距公路50~100 m的范围,物种周转速率最高。⑤从沿海大通道对木麻黄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范围看,主要集中在路域100 m的范围之内,随着与公路距离的增加,影响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木麻黄 生态因子 生长情况 物种组成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下载PDF
滨海沙地湿地松与木麻黄混交林构建和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叶功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3-468,共6页
自 1992年以来 ,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滨海沙地 ,在湿地松、木麻黄混交林营造的基础上 ,采用行状疏伐法对其种间关系和树种结构比例进行调控试验。混交林经调控 1a后 ,通过 2个树种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年生长率的变化分析 ,提出调... 自 1992年以来 ,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滨海沙地 ,在湿地松、木麻黄混交林营造的基础上 ,采用行状疏伐法对其种间关系和树种结构比例进行调控试验。混交林经调控 1a后 ,通过 2个树种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年生长率的变化分析 ,提出调控后形成新的混交方式应为 :木麻黄行数应控制在 2  3行之内 ,而湿地松行数应增至 3行以上带状混交配置模式 ,以形成树种间交界行宽行距和树种内窄株距的宽行窄株混交配置模式 ,对种间关系和林木生长比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沙地 木麻黄 湿地松 混交林 调控技术
下载PDF
沿海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木麻黄的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廖晓丽 周新年 +3 位作者 刘健 余坤勇 郑德祥 赖日文 《三明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7-23,共7页
木麻黄是闽东南沿海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明确它的适生区域对该树种的科学区划和引种栽培意义重大,现结合3S技术,采用相似优先比的方法,从气候和土壤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以土壤有机质、年平均温度、≥10℃积温、土层厚度和年平均... 木麻黄是闽东南沿海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明确它的适生区域对该树种的科学区划和引种栽培意义重大,现结合3S技术,采用相似优先比的方法,从气候和土壤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以土壤有机质、年平均温度、≥10℃积温、土层厚度和年平均降水量为主导因子,对木麻黄在漳浦县下属22个乡镇的适宜性进行分析和区划,并根据测定结果划分为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和勉强适宜区3个生态区。结果表明:木麻黄在漳浦县各乡镇的分布以一般适宜区为主,适宜区分布在马坪镇,勉强适宜区分布在六鳌镇、赤湖镇和古雷镇。适宜性区划为木麻黄的引种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防护林 木麻黄 适宜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