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二聚体监测在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5
1
作者 赵伯翔 顾建平 +6 位作者 陈国平 何旭 楼文胜 陈亮 宋进华 苏浩波 施万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4-469,共6页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值的变化,结合影像学表现,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8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抗凝组(A组)20例、置管溶栓组(...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值的变化,结合影像学表现,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8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抗凝组(A组)20例、置管溶栓组(CDT,B组)40例和顺行性溶栓组(C组)20例。为防止致命性肺栓塞(PE)发生,B、C组患者溶栓前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溶栓药物均采用尿激酶,总量均为50万u/d。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时间点(治疗前,治疗开始2、4、6、8 d,治疗结束时)的D-二聚体值,同时计算各时间点血栓溶解体积及血栓清除率,采用统计学方法评判D-二聚体的变化规律及D-二聚体与血栓溶解体积、血栓清除率的关系。结果 A、B、C组患者治疗前的D-二聚体均值分别为(0.83±0.21)μg/ml、(0.83±0.28)μg/ml、(0.82±0.20)μg/ml,治疗后分别为(0.30±0.98)μg/ml、(0.31±0.12)μg/ml、(0.33±0.11)μg/ml,与正常临界值(0.5μ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治疗前D-二聚体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过程中各时间点血栓清除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全程看,D-二聚体值与血栓清除率无相关性(Pearson系数=0.028,P=0.538)。B、C组第2天的D-二聚体峰值与对应时间点血栓溶解体积呈直线相关关系(R2=0.970,P=0.000)。B、C组D-二聚体峰值与治疗结束后血栓清除率呈正相关(Pearson系数=0.547,R2=0.299,P=0.000)。B、C组在治疗第8天前有24例(40%)D-二聚体值已降至正常值范围,结合造影图像比较,其中5例在治疗第8天前血栓清除率已达100%,其余19例继续溶栓后血栓清除率较前(D-二聚体值降至正常值时所对应的血栓清除率)无明显变化。在第8天前未降至正常范围内的36例(60%),继续溶栓后血栓清除率继续增加。结论 D-二聚体的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再发血栓形成,对治疗效果起到预测作用,同时能为停止溶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抗凝 置管 溶栓 D-二聚体
下载PDF
Confirming longline position in neonates-Survey of practice in England and Wales 被引量:1
2
作者 Arunoday Arunoday Christos Zipitis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2017年第3期149-153,共5页
AIM To establish how neonatal units in England and Wales currently confirm longline tip position, immediately after insertion of a longline.METHODS We conducted a telephone survey of 170 neonatal units(37 special care... AIM To establish how neonatal units in England and Wales currently confirm longline tip position, immediately after insertion of a longline.METHODS We conducted a telephone survey of 170 neonatal units(37 special care baby units, 81 local neonatal units and 52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across England and Wales over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to May 2016. Data was collected on specifically designed proformas. We gathered information on the following: Unit Level designation; whether the unit used longlines and specific type used? Modality used to confirm longline tip position? Whether guide wires were routinely removed and contrast injected to determine longline position? The responders were primarily senior nurses.RESULTS We had 100% response rate. Out of the total neonatal units surveyed(170) in England and Wales, 141 units(83%) used longlines. Fifty-five out of 81 local neonatal units(68%) using longlines, used ones that came with guide wires; a similar percentage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i.e., 31 out of 52 units(60%) did the same. All of those units used radiography, plain X-rays, to establish longline tip position. Out of 55 local neonatal units usinglonglines with guide wires, 42(76%) were not removing wire to use contrast while this figure was 58%(18 out of 31 units) for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Overall, only 49 out of 141 units(35%) of the units using longlines were using contrast. However it wa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use of contrast increased as one moved from special care baby units(25%, 2 out of 8 units) to local neonatal units(28%, 23 out of 81 units) and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level(46%, 24 out of 52 units) designation. CONCLUSION Neonatal units in England and Wales are overwhelmingly relying on plain radiographs to assess longline tip position immediately after insertion. Despite evidence of its usefulness, and in the absence of perhaps more accurate methods of assessing longline tip position in a reliable and consistent way, i.e., ultrasonography, contrast is only used in a third of un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NEWBORN Contrast media Line placement PREMATURE INFANTS
下载PDF
经导管取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陈明朗 江谋应 +3 位作者 金涛 严雄 陈付文 丁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53-356,366,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取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3年2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L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药物组(n=38,采用保守药物治疗)与介入组(n=38,... 目的 探讨经导管取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3年2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L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药物组(n=38,采用保守药物治疗)与介入组(n=38,采用经导管取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治疗前、治疗后7d健患侧大腿围差值、小腿围差值及凝血功能指标,评估临床疗效与血栓清除效果,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介入组患者治疗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药物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健患侧大腿围差值、小腿围差值均小于本组治疗前,且介入组患者均小于药物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本组治疗前延长,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介入组患者PT、APTT均长于药物组患者,FIB、D-D水平均低于药物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血栓清除效果、临床疗效均优于药物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导管取栓联合置管溶栓治疗LDVT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与血清清除效果,并可缩短溶栓时间,提高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导管取栓 置管溶栓
下载PDF
超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经口盲置空肠管的护理
4
作者 陈锦秀 程玉超 +3 位作者 王珊 李畅妍 余良珍 易君丽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2期1088-1090,共3页
总结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因胃食管反流致频繁心搏骤停,实施经口盲置空肠管维持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预防误吸风险,精细化气道管理;盲置空肠管术中要点:安善固定导管,加强观察和处理;改良喂养和维护方式,保... 总结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因胃食管反流致频繁心搏骤停,实施经口盲置空肠管维持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预防误吸风险,精细化气道管理;盲置空肠管术中要点:安善固定导管,加强观察和处理;改良喂养和维护方式,保障导管通畅。经过精心的空肠管置入围手术期护理,患儿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并逐渐改为经口进食,体重增长良好,无不良反应,于住院131 d后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出生体重儿 经口盲置 空肠置管 危重病护理
下载PDF
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栓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郝媛媛 张伟杰 贾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997-1001,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栓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市中心医院接受PICC化疗的2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匹配法按照置管相关性血栓(CRT)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栓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市中心医院接受PICC化疗的2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匹配法按照置管相关性血栓(CRT)发生情况将其分为CRT组37例和NCRT组128例。收集患者相关的临床指标,分析肺癌化疗PICC置管后发生CRT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应用抗血管生成类化疗药物、既往存在血栓史、置管后负重、置管时穿刺次数≥2次均是肺癌化疗患者PICC发生置管CRT的危险因素(OR≥1,P﹤0.05)。根据危险因素绘制的CRT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C指数=0.866),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经外部校正曲线分析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CRT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临床上可据此量化性评估肺癌经PICC置管化疗患者CRT的发生风险,并给予专项治疗干预,以提高化疗安全性,延长PICC使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相关性血栓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不同敷料用于PICC穿刺点感染防治的网状Meta分析
6
作者 陈泽方 莫霖 +2 位作者 沈雨晴 刘涛 曾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敷料防治经外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万方(Wanfang Data)数据库有关敷料预防和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的随机对...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敷料防治经外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万方(Wanfang Data)数据库有关敷料预防和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资料提取,经过质量评价后,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ADDIS 1.16.6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1篇文献,网状meta分析果显示:预防PICC穿刺点处感染效果最佳的是聚氨酯泡沫敷料,其次为藻酸盐敷料、软聚硅酮敷料、纳米银敷料、氯已定敷料。结论 根据现有结果表明,在预防PICC穿刺点感染方面聚氨酯泡沫敷料及藻酸盐敷料优于其他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置管处感染 敷料 伤口护理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基于FMEA模式的风险管理在大面积烧伤患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王媛媛 马蕾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572-1575,1584,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失效模式-效应分析(FMEA)模式的风险管理在大面积烧伤患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PI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大面积烧伤患儿,按1∶1进行倾向性匹配评分,共112例(56对)纳入研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干预组(基于FMEA模式... 目的:分析基于失效模式-效应分析(FMEA)模式的风险管理在大面积烧伤患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PI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大面积烧伤患儿,按1∶1进行倾向性匹配评分,共112例(56对)纳入研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干预组(基于FMEA模式的风险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效果、并发症、血管损伤及感染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操作时间、PICC留置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血管扩张反应(FMD)高于对照组(P<0.05),而内皮微粒(EMPs)、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EA模式的风险管理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儿PICC置管中有较好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模式 风险管理 大面积烧伤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下载PDF
不同导管尖端定位法在静脉输液港置入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田竹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7期3104-3108,共5页
对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及其定位方法进行综述,包括胸部X线平片定位法、术中X线透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胸部CT、体表标志、腔内心电图、超声、心电监护辅助、电磁导航尖端确认系统定位法等,以期为临床护... 对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及其定位方法进行综述,包括胸部X线平片定位法、术中X线透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胸部CT、体表标志、腔内心电图、超声、心电监护辅助、电磁导航尖端确认系统定位法等,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港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导管尖端定位 综述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春艳 罗丹 +1 位作者 陈倩 李威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4期417-423,共7页
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于简阳市人民医院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CRBSI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 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于简阳市人民医院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CRBSI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304例患者,其中CRBSI组47例(15.46%)、非CRBSI组257例(84.54%)。CRBSI组年龄、BMI、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非CRBSI组,置管时间显著长于非CRBSI组,合并糖尿病、置管地点为ICU、置管部位为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的占比显著高于非CRBS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3.067,95%CI(1.238,7.598)]、高BMI[OR=1.894,95%CI(1.215,2.952)]、合并糖尿病[OR=1.609,95%CI(1.129,2.293)]、高APACHEⅡ评分[OR=2.287,95%CI(1.174,4.455)]、置管地点为ICU[OR=4.106,95%CI(1.600,10.537)]、置管部位为颈内静脉或股静脉[OR=3.416,95%CI(1.583,7.371)]、置管时间长[OR=1.416,95%CI(1.019,1.968)]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ROC分析证实,年龄、BMI、APACHEⅡ评分、置管时间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均能用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预测,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可获得更高的曲线下面积[AUC=0.981,95%CI(0.967,0.996)]及敏感度(0.957)、特异度(0.961)。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SI的发生受到年龄、BMI、APACHEⅡ评分、置管地点、置管部位、置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及时采取针对应的干预措施,尽早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原发性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继发性异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张利静 白晶翠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2期944-949,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继发性异位的原因,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及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367例留置PICC原发性支气...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继发性异位的原因,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及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367例留置PICC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异位分为未异位组(n=331例)和异位组(n=36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发生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的危险因素。结果:在PICC导管使用中,异位组与未异位组在异位史、体质量指数(BMI)、指定维护地点、导管价位及护理人员置管工龄这五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使用PICC导管时,易发生继发性异位,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导管堵塞、静脉血栓等),导致拔管、治疗延误、经济负担加重及生活质量下降。护理人员需高度重视并谨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继发性异位
下载PDF
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分割线列线图构建与验证
11
作者 刘琴 杜更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13-18,共6页
目的 分析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留置PICC的144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 分析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留置PICC的144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1个月后是否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进行分组,分为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n=35)和未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n=10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因素,构建列阵图风险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Homst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别对模型进行性能评价。并另选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 144例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概率为24.31%。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和未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颈内静脉置管、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高APACHE-Ⅱ评分(β=0.272,OR=1.313,P<0.001,95%CI:1.127~1.530)、颈内静脉置管(β=1.729,OR=5.637,P=0.001,95%CI:2.072~15.341)、PT(β=0.170,OR=1.185,P=0.009,95%CI:1.043~1.348)、D-二聚体(β=2.457,OR=11.666,P=0.039,95%CI:1.130~120.416)、FIB(β=0.803,OR=2.232,P=0.001,95%CI:1.374~3.626)均是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内部验证,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5.153,P>0.05,模型拟合优度良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850(P<0.001,95%CI:0.777~0.923),灵敏度为80.00%,特异性为75.20%。外部验证,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6.158,P>0.05,模型拟合优度较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P<0.001,95%CI:0.668~0.974),灵敏度为81.30%,特异性为78.60%。模型预测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校正曲线总体趋势与理想曲线基本吻合,表明该模型拟合优度良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 高APACHE-Ⅱ评分、颈内静脉置管、PT、D-二聚体、FIB均是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模型预测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能够有效预测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静脉血栓 风险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技术在静脉穿刺困难患儿外周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12
作者 罗超 朱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技术在静脉穿刺困难患儿外周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技术在静脉穿刺困难患儿外周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C组)和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组(30例,U组)。C组患儿镇静后采用传统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开通外周静脉通道,U组患儿镇静后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动态针尖定位技术开通外周静脉通道。比较2组患儿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导管置入成功率、置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U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置入成功率较高,置管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C组5例患儿出现皮下淤血,U组2例患儿出现皮下淤血,但2组皮下淤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静脉穿刺困难患儿外周静脉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静脉穿刺 导管置入 并发症 穿刺困难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引导腹膜透析管置入的比较研究
13
作者 韩孝洲 赵诚 +6 位作者 邱瑾 刘剑新 林钐 张勇 田长海 刘旺 胡华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引导腹膜透析管(腹透管)置入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3年3月终末期肾病54例腹透管置入的临床资料,由患者选择置入方法,常规组23例应用金属导丝引导腹透管置入,软镜组31例应用输尿管软镜代替导丝引导腹...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引导腹膜透析管(腹透管)置入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3年3月终末期肾病54例腹透管置入的临床资料,由患者选择置入方法,常规组23例应用金属导丝引导腹透管置入,软镜组31例应用输尿管软镜代替导丝引导腹透管置入。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应用止痛药、腹透管相关并发症和术后肌酐下降等指标。结果2组均置管成功,软镜组腹透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6.5%(2/31)vs.30.4%(7/23),χ^(2)=3.878,P=0.049]。2组手术时间、术后应用止痛药、术后2周肌酐下降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3~24个月),未见腹透液渗漏、肠穿孔、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代替导丝引导腹透管置入,安全,可视,定位准确,可以降低腹透管相关并发症,并可以发现和处理腹腔内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输尿管软镜 置管
下载PDF
置管溶栓术结合支架植入对急性下肢DVT患者血流畅通和血栓后综合征的影响
14
作者 袁克芳 孙莎 +1 位作者 刘秩硕 焦亚彬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术结合支架植入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流畅通和血栓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组(置管溶栓术+支架置入)和溶栓组(置管溶栓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静脉畅通率、下肢周径差...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术结合支架植入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血流畅通和血栓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组(置管溶栓术+支架置入)和溶栓组(置管溶栓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静脉畅通率、下肢周径差、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栓后综合征(PTS)、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组静脉畅通率高于溶栓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双侧大腿周径差、双侧小腿周径差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且联合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2年,联合组发生PTS程度低于溶栓组(P<0.05)。治疗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置管溶栓术结合支架置入能更有效地再通急性下肢DVT患者静脉,降低PT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置管溶栓术 急性下肢DVT 静脉畅通 血栓后综合征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置管体验的质性研究
15
作者 汤春涛 黄菲菲 高雅 《上海护理》 2024年第4期16-20,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自然分娩产妇硬膜外阻滞置管的真实体验,旨在为临床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2022年7-8月选取于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自然分娩并行硬膜外镇痛的12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其... 目的深入了解自然分娩产妇硬膜外阻滞置管的真实体验,旨在为临床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2022年7-8月选取于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自然分娩并行硬膜外镇痛的12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其对分娩镇痛及硬膜外置管的体验,采用Colaizzi七步法分析资料及提炼主题。结果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的麻醉置管体验包括负性体验和正性体验,同时希望提前了解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知识。负性体验主要有:认为镇痛存在滞后性,置管前感到焦急与害怕,置管时因疼痛难以配合且无助、希望有家属陪伴,拔除导管后仍存在担心和顾虑;正性体验包括:认为使用镇痛药物后疼痛有效缓解有助于增加分娩信心、镇痛置管期间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和关心。结论产科医护人员应关注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麻醉置管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及时了解其麻醉及分娩过程中的需求,并根据产妇个体情况合理选择硬膜外分娩镇痛时机和陪伴模式,以提高分娩质量。医院层面则应重视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知识宣教,通过多种形式为孕产妇提供便捷、高效、专业的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产妇 硬膜外麻醉 置管 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成人重症监护室PICC相关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王文慧 卫晓静 +3 位作者 王欣静 李婷 景孟娟 袁俊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5期746-751,共6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成人重症监护室(ICU)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栓中的应用价值,为预防PICC相关血栓提供新思路有望降低PICC相关血栓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医院202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成人重症监护室(ICU)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栓中的应用价值,为预防PICC相关血栓提供新思路有望降低PICC相关血栓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ICU收治并行PICC的患者82例为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2022年6—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3年1—6月开始行集束化护理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PICC相关血栓发生率及相关并发症(导管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异位等)发生率,同时观察不同置管时间患者D-二聚体(D-D)水平变化;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调查比较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ICC相关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CC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管7 d后,观察组患者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成人ICU行PICC患者的应用,能够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轻凝血状态,继而有效预防PICC相关血栓发生,具有患者家属认可度高的特点,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集束化护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 D-二聚体
下载PDF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肠梗阻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沈林艳 靳清 +8 位作者 杨景毅 唐婷 洪钟 陈昆 于志华 黄海荣 赵云 王晓斌 葛正息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39-42,共4页
肠梗阻可能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肠道腔道的部分或完全阻塞。胃肠减压是肠梗阻治疗的首要原则。目前,虽然胃管减压是临床胃肠减压治疗中的主要方式,但是胃管减压效果和对肠道内容物吸引作用较为有限,尤其是在低位肠梗阻的治疗过程... 肠梗阻可能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肠道腔道的部分或完全阻塞。胃肠减压是肠梗阻治疗的首要原则。目前,虽然胃管减压是临床胃肠减压治疗中的主要方式,但是胃管减压效果和对肠道内容物吸引作用较为有限,尤其是在低位肠梗阻的治疗过程中更是如此。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是一种治疗肠梗阻的介入性医疗程序:将导管通过鼻孔引导到胃肠道,以缓解肠梗阻,特别是在梗阻导致严重症状或危及生命时。经鼻肠梗阻导管可随肠蠕动直至梗阻近端,并持续有效地进行胃肠减压,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基础,降低手术意外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本文回顾相关文献报道,对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胃肠减压 经鼻肠梗阻导管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静疗小组的干预效果探讨
18
作者 李芳婷 郑雪云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4期150-153,共4页
目的 探究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置管患者应用静疗小组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于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100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究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置管患者应用静疗小组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于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100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静疗组、基础组,各50例。基础组行一般护理,静疗组联合采用静疗小组护理。比较两组的PICC置管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静疗组的PICC置管情况中一次穿刺率(96.00%)、一次置管率(98.00%)、上腔静脉到位率(92.00%)均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4.891、11.422,P均<0.05);静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基础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静疗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0.05)。结论 静疗小组能够改善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的置管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静疗小组 护理质量
下载PDF
缩宫素联合宫颈环扎术与乳胶导尿管球囊放置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刘利平 张争艳 +1 位作者 王虹 凌婷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6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缩宫素联合宫颈环扎术与乳胶导尿管球囊放置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1月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产科进行阴道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 目的:分析缩宫素联合宫颈环扎术与乳胶导尿管球囊放置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1月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产科进行阴道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应用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治疗,观察组应用缩宫素联合宫颈环扎术与乳胶导尿管球囊放置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指标、止血有效率、凝血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2);治疗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两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8 h,两组血红蛋白高于治疗后24 h,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后24 h,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宫颈环扎术与乳胶导尿管球囊放置术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止血效率,改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常规指标,促进产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宫颈环扎术 乳胶导尿管球囊放置术 缩宫素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大隐静脉置入中长导管患者静脉管理中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陈书巧 朱海霞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8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大隐静脉置入中长导管患者静脉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4年4月60例恶性肿瘤合并SV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大隐静脉置入中长导管患者静脉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4年4月60例恶性肿瘤合并SV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均应用大隐静脉置入中长导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置管有效率、护理效果评分。结果:观察组置管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观察组配合治疗评分、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精细化护理可以提高对恶性肿瘤合并SVCS大隐静脉置入中长导管患者的置管效果以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恶性肿瘤 上腔静脉综合征 大隐静脉置入中长导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