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thanol Lock Therapy as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pediatric patients receiving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Merel N. van Kassel Dasja Pajkrt +2 位作者 Jim C. H. Wilde Cora F. Jonkers Merit M. Tabbers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3年第4期397-402,共6页
Background: 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CRIs) are 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mortality and prolonged hospitalizat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HPN). In recent years, new proph... Background: 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CRIs) are 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mortality and prolonged hospitalizat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HPN). In recent years, new prophylactic and treatment options have been evaluate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RIs and infection related catheter removals. In children, two retrospective studies have shown the efficacy of ethanol lock treatment (ELT)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RIs in pediatric oncology patients. However, prospective data are missing. Our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pro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ELT on the cure and recurrence rate of CRIs,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and antibiotic use in HPN pediatric patients. Methods: HPN children older than three months with a clinical suspicion of a CRI were included and randomised to ELT or standard flushing treatment (heparin or taurolidine). The primary outcomes were persistence and recurrence of the bacteraemia and 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 (CVAD) removal. 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duration of antibiotic use,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and side effects. Results: Data from eight HPN children experiencing 14 suspected CRI were analysed. Seven patients had proven CRIs by positive blood cultures. Four were treated with ELT and three with their standard flushing treatment. One CRI persis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one single patient, bacteraemia recurred three times within 24 weeks. This patient had been enrolled in both study arms. A CVAD removal was needed in one patient because of occlusion. Conclusions: This small study showed no additional efficacy of the use of ELT on cure rate or recurrences of CRIs compared to standard therapy in HPN treated children. There were also no differences in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the use of antibiotics or CVAD removal between both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ETHANOL LOCK TREATMENT 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下载PDF
ICU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拔管后立即重新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继发CRBSI风险的回顾性分析
2
作者 王磊 周亚梅 +5 位作者 阿米娜·艾买提 高景宏 马晓荣 蔺国争 范超林 钟一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9期3487-3495,共9页
目的评估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发生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时立即重新穿刺中心静脉导管(CVC)发生继发CRBSI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疑似CRBSI的病例,数据变量来源纸质病历、电子病历和检验报告数据库,患者出现... 目的评估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发生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时立即重新穿刺中心静脉导管(CVC)发生继发CRBSI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疑似CRBSI的病例,数据变量来源纸质病历、电子病历和检验报告数据库,患者出现疑似CRBSI拔除CVC后对比分析立即重新穿刺和未立即重新穿刺的相关因素,评估继发CRBSI的风险。结果847例疑似CRBSI患者中,立即重新穿刺的患者病情更危重。在控制基线队列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疑似CRBSI患者拔除CVC后立即重新穿刺显著增加继发CRBSI的风险(HR=6.316,95%CI 4.244~9.400,P<0.001),而发热(>38.3℃)(HR=1.666,95%CI 1.184~2.344,P=0.003)和平均动脉压降低(<70 mmHg)(HR=1.513,95%CI 1.045~2.191,P=0.028)是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联合使用抗生素(>2种)的患者中发生CRBSI的风险更低(HR=0.570,95%CI 0.376~0.864,P=0.008)。结论ICU疑似CRBSI而未诊断为CRBSI的患者中,立即重新穿刺CVC增加继发CRBSI的风险,并且不能降低这些患者的30 d死亡风险。临床需加强对疑似CRBSI患者的关注,为降低立即重新穿刺CVC继发CRBS风险进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继发感染 死亡风险
下载PDF
Analysis of Use and Outcomes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Line) in Hemato-Oncological Patients
3
作者 Sulav Sapkota Radheshyam Naik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8年第1期35-41,共7页
Aims: To audit the use and outcomes of using PICC lines in hemato-oncological patients.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demographics of patients: ?studying the use of PICC line in hemato-oncological patients;studying the rat... Aims: To audit the use and outcomes of using PICC lines in hemato-oncological patients.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demographics of patients: ?studying the use of PICC line in hemato-oncological patients;studying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PICC line;studying the cause of early removal of PICC line. Methods: All PICCs inserted in adult hemato-oncological patients in Hematology and Medical Oncology Department of Health Care Global (HCG) Hospital were studied prospectively, as per the proforma, till PICCs were removed or patient expired and the pattern of complications were noted. Results: Eighty-four PICCs were inserted over a period of initial nine months and followed for a total of 1 year with three months post insertion duration for a total of 10,868 catheter-days (mean of 129 days i.e. 4.3 months, range: 1 to 288 days). The most common indication for PICC was chemotherapy (100%). Among them 19 (22%) PICCs had complications and 12 were removed at the rate of 1.1/1000 PICC-days. Complications with haematologic malignancies were more as compared to those with solid tissue malignancies. Conclusions: Despite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 rates, PICCs are a relatively safe and cost effective mode of establishing central venous ac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Vascular Access Device (VAD)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 (ECOG P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
下载PDF
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丽华 何建强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76-179,184,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non-cuffed catheter, NCC)行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采用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non-cuffed catheter, NCC)行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中心静脉置入NCC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同置管部位的CRBSI发生率,分析CRBSI患者的感染特点及病原菌分布。依据是否发生CRBSI分为感染组(n=22)和非感染组(n=147),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参数;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CC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果。结果: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CRBS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1,P=0.638);22例CRBSI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1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6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0株),革兰阴性杆菌5株。感染组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铁水平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P=0.006,0.007)。ROC曲线显示,白蛋白AUC为0.726,高密度脂蛋白AUC为0.704。结论:NCC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低水平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CRBSI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燕红 张勤 +1 位作者 钟庆 宋凤莲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3期267-275,共9页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2日期间在简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2日期间在简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中心静脉CRBSI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对CRBSI组患者行病原菌种类分析,同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信息,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构建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93例,其中CRBSI组38例、非CRBSI组255例。38例CRBSI患者共检出病原菌52珠,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比50.00%(26/5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23%(10/52)、表皮葡萄球菌7.69%(4/52)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占比44.23%(23/52),以大肠埃希菌17.31%(9/52)、肺炎克雷伯杆菌13.46%(7/52)为主;真菌占比5.77%(3/52),均为白色念珠菌。CRBSI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置管部位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静脉营养液输液、置管前应用抗菌药物者占比显著高于非CRBSI组;CRBSI组BMI、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非CRBSI组,置管时间显著长于非CRBSI组,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高BMI、合并糖尿病、入院时高APACHEⅡ评分、置管部位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时间长、输液类型为静脉营养液、置管前应用抗菌药物为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ROC分析表明,BMI、入院时APACHEⅡ评分、置管时间均能用于重症患者发生CRBSI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919、0.975(P<0.05)。结论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后CRBSI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较为多见,同时CRBSI的发生与年龄、BMI、置管天数、置管部位等因素关系密切,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改进科学降低儿童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循证护理实践
6
作者 丁亚光 王春立 +7 位作者 迟巍 王晓晖 王莹莹 王莉 武莹 陈芳娇 段颖杰 李慧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0-1135,共6页
目的:探索基于改进科学的循证护理实践在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方面的效果,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采取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病房有PICC置管的患儿以及... 目的:探索基于改进科学的循证护理实践在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方面的效果,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采取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病房有PICC置管的患儿以及病房护士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于2021年1月—12月,采用常规PICC导管感染防控措施,实验组于2022年1月—12月,采用改进科学中改进策略中的六西格玛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以及护士对导管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9%,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4%,实验组每千导管日感染发生率为0.4‰,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0‰;实验组护士对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控知识问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P<0.05)。结论:基于改进科学的循证护理实践可有效降低PICC留置期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提升护士对于导管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水平,提升临床护理的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科学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循证护理实践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案的构建
7
作者 李长红 赵春艳 +2 位作者 蔡天蕊 仇晓霜 由晓艺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1-14,共4页
目的:构建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方案。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头脑风暴形成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案初稿,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建立预... 目的:构建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方案。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头脑风暴形成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案初稿,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建立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最终方案。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90、0.92;对一轮专家函询意见进行整理修改后,第二轮专家函询方案条目的重要性均值为4.13~5.00,方案条目的相关性均值为4.07~5.00,重要性、相关性变异系数分别在0.00~0.19、0.00~0.20之间,Kendall’s W为0.131、0.143(P<0.001)。最终形成了包含5个一级条目、15个二级条目、49个三级条目的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案。结论:本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有助于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德尔菲专家函询
下载PDF
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彩飞 刘小敏 +6 位作者 龙卓 辛霞 高菊林 王莉莹 代雯晴 陈思婕 杨聪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3期45-50,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证据,为血液透析护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数据库及网站中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 目的检索、评价并汇总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证据,为血液透析护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数据库及网站中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最佳临床实践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25日。由两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分析与整合。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指南8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3篇。最终形成包括危险因素、制度管理、无菌屏障、导管留置、导管评估、导管维护、冲封管7个类别共41条的最佳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在证据转化过程中应根据导管留置时间和患者个体差异应用证据,并及时更新相关证据,以降低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巴斯德葡萄球菌引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例
9
作者 王崇圳 钟山 +7 位作者 许丽霞 王立程 符晓莹 李欢 黎元莉 朱雄 陈海 陈东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0-1043,共4页
1例患者因“脓毒血症、慢性肾病、2型糖尿病、休克、脑梗死”入院,临床抽取血标本进行相关检查,导管血和静脉血需氧和厌氧培养均报阳,通过VITEK MS鉴定病原菌是巴斯德葡萄球菌,确定为巴斯德葡萄球菌引起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临床经验性... 1例患者因“脓毒血症、慢性肾病、2型糖尿病、休克、脑梗死”入院,临床抽取血标本进行相关检查,导管血和静脉血需氧和厌氧培养均报阳,通过VITEK MS鉴定病原菌是巴斯德葡萄球菌,确定为巴斯德葡萄球菌引起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临床经验性使用哌拉西林抗感染治疗无效后,最终根据体外药敏试验改用万古霉素治疗,并拔除血管导管病情好转。巴斯德葡萄球菌目前在国内尚未有相关的病例报道,尽早明确病原学诊断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该病例的有效治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德葡萄球菌 导管 血流感染 crbsi
下载PDF
血常规参数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徐梁 徐燕 +1 位作者 胡淑阳 郭梦楠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目的探索血常规参数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肾内科病房及门诊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终末期... 目的探索血常规参数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肾内科病房及门诊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获取其在发热48h内的血常规及降钙素原资料,以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及降钙素原为参考,评估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sular hemoglobin,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e width,PDW)、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大血小板比例(platelet-larger cell ratio,P-LCR%)以及衍生参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s/lymphocyte ratio,MLR)对CRBS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相对于非CRBSI组,CRBSI组的WBC、降钙素原明显高于非CRBSI组(P<0.05),CRBSI组在RDW、PCT、P-LCR%、NLR、PLR、PDW上明显升高(P<0.05),而在MCV明显降低(P<0.05);WBC、降钙素原、RDW、PDW、P-LCR及NLR发生CRBSI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5);NLR>6.78时,预测发生CRBSI的敏感度为43.32%,特异度为86.72%,P-LCR>43.67%时,预测发生CRBSI的敏感度为70.04%,特异度为66.72%,PDW超过8.84 fL时,预测发生CRBSI的敏感度为56.73%,特异度为90.03%,RDW>58.23时,预测发生CRBSI的敏感度为73.45%,特异度为66.78%;NLR、P-LCR、PDW、RDW中至少有2个超过对应的截断值时,对发生CRBSI的预测AUC为0.829,敏感度为76.67%,特异度为73.33%(P=0.001)。结论包括RDW、PDW、P-LCR以及NLR在内的4个参数对CRBSI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当NLR>6.78,P-LCR>43.67,PDW>8.84 fL,RDW>58.23 fL时,满足以上4项中的至少2项对CRBSI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 血常规参数
下载PDF
静脉置管模式与HM患者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评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戢敏 陈星 +5 位作者 刘娇 王川林 敬雪明 梅怡晗 李芸 梅小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8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置管模式与恶性血液病(HM)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及耐药性评估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 335例在四家三级甲等医院血液肿瘤科住院的HM患者行静脉置管后发生CRBSI的病例资料。结果股静脉置管模式的CRBSI感染率... 目的探讨静脉置管模式与恶性血液病(HM)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及耐药性评估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 335例在四家三级甲等医院血液肿瘤科住院的HM患者行静脉置管后发生CRBSI的病例资料。结果股静脉置管模式的CRBSI感染率与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置管模式的CRBS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BSI发生率高低与HM患者年龄、静脉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规范换药与否、白细胞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和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与否相关(P<0.05)。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革兰阴性菌耐药率<20.0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50.0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均<50.00%。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对3种革兰阳性菌不耐药;对利福平的耐药率<20.00%;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耐药率>50.00%。结论静脉置管模式与CRBSI有关,CRBS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分布最多,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静脉置管模式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基于破窗效应的护理干预模式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CRBSI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萍 徐绍红 孙存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破窗效应的护理干预模式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东院(以下简称“我院”)自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内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究基于破窗效应的护理干预模式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东院(以下简称“我院”)自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内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参照组,两组均为40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加用基于破窗效应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CRBSI感染率、营养状况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CRBSI感染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营养指标水平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破窗效应的护理干预模式在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CRBIS感染率和促炎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窗效应 颅脑外伤 营养状况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炎症因子
下载PDF
ICU患者并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3
作者 黎朝政 苗玉 +2 位作者 吴珍 黄绮华 欧阳菊英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478-1482,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并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2例ICU住院患者,其中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的280例患者作为训练集构建预测模型,202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并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2例ICU住院患者,其中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的280例患者作为训练集构建预测模型,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的122例患者作为验证集进行外部验证。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构建基于危险因素的联合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训练集280例患者中有15例发生CRBSI(5.4%),验证集122例患者中有8例发生CRBSI(6.6%),2组CRBS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7,P=0.634)。训练集中多因素分析显示,导管留置时间、导管滑动/滑出、白细胞、白蛋白是ICU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与验证集的C-index分别为0.904和0.877,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和0.822。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有较好的临床获益性。结论基于CRBSI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预测ICU患者发生CRBSI风险,能帮助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14
作者 张素云 黄娟 赵婷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7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并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并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尿毒症M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CRBSI分为感染组(并发CRBSI,n=100)与对照组(未并发CRBSI,n=30)。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耐药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00例尿毒症MHD并发CRBSI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0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G+)占比43.52%(47/108),革兰阴性菌(G-)占比56.48%(61/108),G+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7.59%)、表皮葡萄菌(14.81%)和溶血性葡萄球菌(9.26%)占比较高,G-中以大肠埃希菌(15.74%)、肺炎克雷伯菌(13.89%)、鲍曼不动杆菌(12.96%)和铜绿假单胞菌(11.11%)占比较高。G+耐药性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60.00%,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及替加环素敏感。G-耐药性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头孢唑林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70.00%,对美罗培南敏感。感染组合并基础疾病、股静脉插管、导管留置时间≥14 d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股静脉插管及导管留置时间≥14d是导致尿毒症MHD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基础疾病、股静脉插管、导管留置时间是导致尿毒症MHD患者并发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各种病原菌耐药性均较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为临床预防感染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病原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春艳 罗丹 +1 位作者 陈倩 李威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4期417-423,共7页
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于简阳市人民医院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CRBSI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 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于简阳市人民医院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CRBSI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304例患者,其中CRBSI组47例(15.46%)、非CRBSI组257例(84.54%)。CRBSI组年龄、BMI、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非CRBSI组,置管时间显著长于非CRBSI组,合并糖尿病、置管地点为ICU、置管部位为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的占比显著高于非CRBS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3.067,95%CI(1.238,7.598)]、高BMI[OR=1.894,95%CI(1.215,2.952)]、合并糖尿病[OR=1.609,95%CI(1.129,2.293)]、高APACHEⅡ评分[OR=2.287,95%CI(1.174,4.455)]、置管地点为ICU[OR=4.106,95%CI(1.600,10.537)]、置管部位为颈内静脉或股静脉[OR=3.416,95%CI(1.583,7.371)]、置管时间长[OR=1.416,95%CI(1.019,1.968)]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ROC分析证实,年龄、BMI、APACHEⅡ评分、置管时间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均能用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预测,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可获得更高的曲线下面积[AUC=0.981,95%CI(0.967,0.996)]及敏感度(0.957)、特异度(0.961)。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SI的发生受到年龄、BMI、APACHEⅡ评分、置管地点、置管部位、置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及时采取针对应的干预措施,尽早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风险预警分级管理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钱钱 徐璐 周海燕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分级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我院ICU行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分级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我院ICU行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行风险预警分级管理。比较两组CLABSI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ICU住院时间及ICU护理人员感染控制能力。结果观察组CLABSI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后护理人员感染控制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预警分级管理在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应用可降低CLABSI发生率,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提高护理人员感染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警 重症监护病房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17
作者 赵顺莹 沈斌 +1 位作者 邢韦韦 高艳秋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9-1245,共7页
目的:系统检索并评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选择及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有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 目的:系统检索并评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选择及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有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1日。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使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和适用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15个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15个模型的AUC或C指数为0.67~0.930;5个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8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16篇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均为高偏倚风险、低适用性风险。出现频次较高的预测因子包括:肠外营养、糖尿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重症监护室患者或住院史、管腔数、使用抗生素、股静脉置入、恶性肿瘤。结论:现有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预测因子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偏倚风险高,未来应对模型进行进一步验证,为制订有效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封管液对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曹燚 赵信飞 +2 位作者 冯绘绘 张锐 彭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导致静脉导管置管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导管封管液的选择成为维护静脉导管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化学成分的封管液对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效果存在差异。因此,选择适合有效的溶液进行封管,是降低血管导...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导致静脉导管置管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导管封管液的选择成为维护静脉导管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化学成分的封管液对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效果存在差异。因此,选择适合有效的溶液进行封管,是降低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重要方法。现就国内外单一化学成分及其复合成分的不同类型封管液对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对封管液的选择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管液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单一化学成分 复合化学成分
下载PDF
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对危重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19
作者 高菲 赵敏敏 +2 位作者 李长秀 韩笑 刘蓓蓓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对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危重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89... 目的探讨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对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危重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89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CRBSI分为CRBSI组(n=63)和非CRBSI组(n=126)。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资料及留取血培养当天的HNL、PCT、IL-6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HNL、PCT和IL-6的联合检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对危重患者发生CRBSI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CRBSI组HNL、PCT、IL-6水平均高于非CRB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NL、PCT、IL-6及联合检测模型诊断CRBS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0、0.901、0.828、0.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NL、PCT、IL-6诊断CRBSI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48.51 ng/ml、0.62 ng/ml、32.68 pg/ml,灵敏度分别为81.0%、79.4%、84.1%,特异度分别为99.2%、86.4%、69.6%。一致性检测结果显示,联合检测模型结果与预测诊断CRBSI存在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10,P<0.05),HNL≥248.51 ng/ml与预测诊断CRBSI存在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04,P<0.05)。结论相比于PCT、IL-6,HNL对危重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Nomogram预测模型构建
20
作者 王旺 赵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95-100,共6页
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行血液透析的120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CRBSI,分为CRBSI组(n=19)和非CRBSI组(n=101)。比较2组临床资料... 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行血液透析的120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CRBSI,分为CRBSI组(n=19)和非CRBSI组(n=101)。比较2组临床资料、生物学标志物[外周血白蛋白(ALB)、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指标(Smad2、Smad3)]水平。分析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120例CRF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CRBSI 19例,发生率为15.83%。CRBSI组的年龄、吸烟占比、合并糖尿病占比、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PCT、TNF-α、IL-8、TGF-β1、Smad2和Smad3水平高于非CRBSI组,外周血ALB水平低于非CRB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BSI组的插管次数、导管留置时间多于或长于非CRB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吸烟、年龄、导管留置时间、插管次数、APACHEⅡ评分、合并糖尿病、PCT、IL-8、ALB、TGF-β1、Smad2、TNF-α和Smad3是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P<0.05);森林图结果显示,年龄、吸烟、插管次数、导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APACHEⅡ评分、PCT、TNF-α、IL-8、TGF-β1、Smad2、Smad3水平均为正相关因素,ALB水平为负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校准曲线、DCA显示,构建的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风险的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良好一致性和预测效能。结论 年龄、插管次数、吸烟、导管留置时间、APACHEⅡ评分、PCT、合并糖尿病、ALB、TNF-α、TGF-β1、Smad2、IL-8和Smad3是CRF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Nomogram模型 森林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