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udal approach to pure laparoscopic posterior sectionectomy under the laparoscopy-specific view 被引量:7
1
作者 Hirokazu Tomishige Zenichi Morise +6 位作者 Norihiko Kawabe Hidetoshi Nagata Hisanori Ohshima Jin Kawase Satoshi Arakawa Rie Yoshida Masashi Isetan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CAS 2013年第6期173-177,共5页
AIM:To study our novel caudal approach laparoscopic posterior-sectionectomy with parenchymal transection prior to mobilization under laparoscopy-specific view.METHODS:Points of the procedure are:(1) Patients are put i... AIM:To study our novel caudal approach laparoscopic posterior-sectionectomy with parenchymal transection prior to mobilization under laparoscopy-specific view.METHODS:Points of the procedure are:(1) Patients are put in left lateral position and posterior sector is not mobilized;(2) Glissonian pedicle of the sector is encircled and clamped extra-hepatically and divided afterward during the transection;(3) Dissection of inferior vena cava(IVC) anterior wall behind the liver is started from caudal.Simultaneously,liver transection is performed to search right hepatic vein(RHV) from caudal;(4) Liver transection proceeds to the bifurcation of the vessels from caudal to cranial,exposing the surfaces of IVC and RHV.Since the remnant liver sinks down,the cutting surface is well-opend;and(5)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ransection,dissection of the resected liver from retroperitoneum is easily performed using the gravity.This approach was performed for a 63 years old woman with liver metastasis close to RHV.RESULTS:RHV exposure is required for R0 resection of the lesion.Although the cutting plane is horizontal in supine position and the gravity obstructs the exposure in the small subphrenic space,the use of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such as the good vision for the dorsal part of the liver and IVC and facilitated dissection using the gravity with the patient positioning,made the complete RHV exposure during the liver transection easy to perform.The operation time was 341 min and 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1356 mL.Her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uneventfull and she is well without any signs of recurrences 14 mo after surgery.CONCLUSION:The new procedure is feasible and useful for the patients with tumors close to RHV and the need of the exposure of R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POSTERIOR sectionectomy caudal APPROACH Right hepatic vein MOBILIZATION of the liver Left lateral position
下载PDF
大鼠尾动脉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毕本军 郝丽文 +1 位作者 尹国瑞 王增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明确大鼠尾动脉的解剖学特点,为显微吻合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经心脏插管天然橡胶灌注方法对10只大鼠行动脉灌注后解剖、10只大鼠行动静脉同时灌注后解剖,10只活体大鼠麻醉后直接解剖,观察大鼠尾动脉情况并测量尾动脉不同平面... 目的明确大鼠尾动脉的解剖学特点,为显微吻合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经心脏插管天然橡胶灌注方法对10只大鼠行动脉灌注后解剖、10只大鼠行动静脉同时灌注后解剖,10只活体大鼠麻醉后直接解剖,观察大鼠尾动脉情况并测量尾动脉不同平面的外径。结果大鼠尾部腹侧正中有一条尾中动脉,并有一条尾中静脉与之伴行,动脉位于静脉浅层,尾中动脉节段性发出分支。尾中动脉于第5、第13、第23尾椎外径分别为(1.02±0.06)mm、(0.50±0.01)mm、(0.45±0.02)mm。尾中静脉于第5、第13、第23尾椎处外径分别为(1.60±0.09)mm、(0.89±0.03)mm(、0.71±0.04)mm。结论大鼠尾中动脉直径和显微外科手术中所需吻合的血管管径相似,此结果可指导大鼠尾动脉显微吻合及其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尾动脉 尾静脉 显微解剖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大鼠连续尾静脉采血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洋 芦晓帆 +3 位作者 李杭洁 吴兆寰 李亚 宋晓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5期505-507,共3页
目的采用自制的固定器控制SD大鼠,并用改进的采血方法对其尾静脉进行连续采血,根据相关指标评价其效果。方法 SD大鼠24只在乙醚麻醉下,采用改进的一次性静脉输液针进行尾静脉采血并补充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3 d。观察采血成功率和大... 目的采用自制的固定器控制SD大鼠,并用改进的采血方法对其尾静脉进行连续采血,根据相关指标评价其效果。方法 SD大鼠24只在乙醚麻醉下,采用改进的一次性静脉输液针进行尾静脉采血并补充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3 d。观察采血成功率和大鼠存活率。结果 24只SD大鼠连续12 d采血成功;1只SD大鼠在第13天死亡,原因为乙醚麻醉过量,只采到该只大鼠0.2 m L血液。采血成功率为99.68%,SD大鼠存活率为95.83%。结论使用改良后的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实施SD大鼠尾静脉采血并补充生理盐水的方法安全有效、灵活方便,适用于连续时间点采集SD大鼠静脉血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连续 尾静脉 采血
下载PDF
小鼠尾静脉注射与断头取血实验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8
4
作者 苏丽娜 郭剑伟 饶光玲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0年第6期25-27,共3页
目的:改进小鼠尾静脉注射与断头取血实验技术。方法:采用自制固定器固定ICR小鼠,热水浴扩张尾静脉后注射给药,随后断头取血收集血样。结果:每只注射完成时间约2min,1min完成断头取血,可收集到血样0.7~1.1mL。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技... 目的:改进小鼠尾静脉注射与断头取血实验技术。方法:采用自制固定器固定ICR小鼠,热水浴扩张尾静脉后注射给药,随后断头取血收集血样。结果:每只注射完成时间约2min,1min完成断头取血,可收集到血样0.7~1.1mL。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技巧可明显提高小鼠尾静脉注射成功率和效率,快速收集到较多的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尾静脉注射 断头取血
下载PDF
生孢梭菌作为肿瘤基因治疗载体应用方式与动态分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艳丽 苏昊 +3 位作者 胡昊宇 马瑞华 张伟伟 袁欣欣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76-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生孢梭菌在乳癌小鼠体内的应用方式与动态分布,为实体瘤治疗中生孢梭菌的具体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小鼠乳癌模型。取生孢梭菌的芽胞和繁殖体,以尾静脉和瘤内注射两种方式注射到乳癌小鼠体内,定期随机选取小鼠,处死后取其肝、... 目的探讨生孢梭菌在乳癌小鼠体内的应用方式与动态分布,为实体瘤治疗中生孢梭菌的具体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小鼠乳癌模型。取生孢梭菌的芽胞和繁殖体,以尾静脉和瘤内注射两种方式注射到乳癌小鼠体内,定期随机选取小鼠,处死后取其肝、肾、脾等重要器官以及肿瘤组织制作印片,经革兰染色后镜下观察。同时取组织匀浆进行厌氧培养,观察不同时期组织内细菌分布情况。结果生孢梭菌的繁殖体与芽胞一样可以在低氧的乳癌内部定居繁殖,且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毒性。静脉注射后,生孢梭菌可以在肿瘤内大量繁殖,与瘤内注射的结果相同;与瘤内注射不同的是,各器官中有少量细菌分布,但随时间的推移很快被清除。生孢梭菌在肿瘤消退之前被进入肿瘤内部的中性粒细胞吞噬消除。结论生孢梭菌是一种靶向性好、安全性高、自限性的实体瘤治疗的靶向载体;在实体瘤的靶向治疗中,可以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随意采用生孢梭菌的繁殖体、芽胞或二者混合物作为载体将抗肿瘤基因定向送至肿瘤内部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孢梭菌 繁殖体 芽胞 乳腺肿瘤 尾静脉注射 瘤内注射
下载PDF
Transactivating-transduction protein-polyethylene glycol modified liposomes traverse the blood-spinal cord and blood-brain barriers 被引量:1
6
作者 Xianhu Zhou Chunyuan Wang +4 位作者 Shiqing Feng Jin Chang Xiaohong Kong Yang Liu Shijie Ga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5期2784-2792,共9页
Naive liposomes can cros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blood-spinal cord barrier in small amounts. Liposomes modified by a transactivating-transduction protein can deliver anti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bacteri... Naive liposomes can cros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blood-spinal cord barrier in small amounts. Liposomes modified by a transactivating-transduction protein can deliver anti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bacterial infection-induced brain inflammation. Liposomes conjugate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have the capability of long-term circulation. In this study we prepared transactivating-transduction protein-polyethylene glycol-modified liposomes labeled with fi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Thus, liposom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embrane, long-term circulation and fluorescence tracing. Uptake, cytotoxicity, and the ability of traversing blood-spinal cord and blood-brain barriers were observed following coculture with human breast adenocarcinoma cells (MCF-7).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liposomes had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low cytotoxicity when cocultured with human breast adenocarcinoma cells. Liposomes could traverse cell membranes and entered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neurocytes through the blood-spinal cord and blood-brain barriers of rats via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These results verified that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modified transactivating-transduction protein-polyethylene glycol liposomes have the ability to traverse the blood-spinal cord and blood-brain barr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osomes transactivating-transduction protein polyethylene glycol blood-spinal cord barrier blood-brain barrier caudal vein fi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rat human breast adenocarcinomacells (MCF-7) cytobiolog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一种简易的大鼠固定装置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文忠 孙同柱 付小兵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3年第3期52-53,共2页
报道一种简易的大鼠捕捉固定装置制作和使用方法。该装置制作简单 ,使用方便、安全 ,使用该装置捕捉固定大鼠较传统方法有许多优点 ,并且不需麻醉即可进行尾静脉注射。
关键词 大鼠 固定装置 捕捉 尾静脉 注射
下载PDF
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对大鼠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欣秋 雷鸣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1年第2期8-8,共1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对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尾静脉分别注射 65mg/kg、 25mg/kg STZ,在 48h、2周测血糖,观察血糖的变化.结果:大鼠尾静脉注射 65mg/kg STZ, 48h后引起血...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对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尾静脉分别注射 65mg/kg、 25mg/kg STZ,在 48h、2周测血糖,观察血糖的变化.结果:大鼠尾静脉注射 65mg/kg STZ, 48h后引起血糖升高;大鼠尾静脉注射25mg/kg,2周后形成糖耐量异常.结论:65mg/kg STZ给大鼠尾静脉注射,造成类似Ⅰ型糖尿病模型: 25mg/kg STZ形成糖耐量异常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血糖 糖尿病
下载PDF
不同方式注射垂体后叶素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晓晴 吴琼 +4 位作者 李甜 王聪聪 张晨晨 李武 李铁浪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 比较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以及股静脉注射3种注射方式注射垂体后叶素诱导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的差异。方法 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腹腔注射组、尾静脉注射组和股静脉注射组(n=8)。正常组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分别采... 目的 比较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以及股静脉注射3种注射方式注射垂体后叶素诱导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的差异。方法 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腹腔注射组、尾静脉注射组和股静脉注射组(n=8)。正常组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分别采用不同注射方式注射垂体后叶素诱导心肌缺血。通过观察心电图上J点位置,血清血清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 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 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含量变化和HE染色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来对比模型差异。结果 (1)与正常组相比,各模型组均出现J点位移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股静脉注射组J点位移变化值大于腹腔注射组和尾静脉注射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心电图J点位移值在不同时间之间有差异(P<0.001);时间与组间有交互效应,不同注射方式之间有差异(P<0.001)。(2)与正常组相比,各模型组血清cTn-Ⅰ、CK-MB、LDH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尾静脉注射组与腹腔注射组效应相当;股静脉注射组血清cTn-Ⅰ、CK-MB含量高于腹腔注射组,血清LDH含量高于腹腔注射组和尾静脉注射组(P<0.05)。(3)与正常组相比,各模型组心肌组织均出现心肌损伤性病理改变,以股静脉注射组病理表现最明显。结论 股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建立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动物模型病理和临床表现比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建立的模型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后叶素 心肌缺血 尾静脉注射 腹腔注射 股静脉注射 大鼠模型
下载PDF
TIE2-R849W突变斑马鱼模型的建立及其在静脉畸形发病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仲 马海龙 +2 位作者 张凌 郑家伟 王延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 :建立TIE2-R849W突变斑马鱼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在静脉畸形中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 :通过合成TIE2-R849W突变基因表达体系,利用成熟的mRNA显微注射技术,基于fli1a:EGFP转基因斑马鱼构建TIE2-R849W过表达斑马鱼模型,荧光显微镜下记录... 目的 :建立TIE2-R849W突变斑马鱼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在静脉畸形中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 :通过合成TIE2-R849W突变基因表达体系,利用成熟的mRNA显微注射技术,基于fli1a:EGFP转基因斑马鱼构建TIE2-R849W过表达斑马鱼模型,荧光显微镜下记录斑马鱼尾静脉丛(caudal vein plexus,CVP)的早期发育改变并定量比较。提取斑马鱼RNA,针对目标基因行实时定量PCR(qRT-PCR),利用已有基因芯片进一步验证结论。采用GraphPad Prism 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于对TIE2-R849W过表达斑马鱼模型的观察,TIE2-R849W显著影响斑马鱼早期尾静脉丛的发育,表现为尾静脉丛窦腔数量和面积显著减少。qRT-PCR显示,TIE2-R894W可引发pik3r2、foxo1b的表达上调,而与尾静脉丛发育相关的基因,除显著高表达的egfl7外,nr2f2、nr2f1a和s1pr1均无显著异常表达。比较体外芯片结果,部分突变组内的tie2、pik3r2、foxo1b及egfl7同样存在一致的高表达。结论:TIE2-R849W引发斑马鱼尾静脉丛发育异常与egfl7的高表达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尾静脉丛 斑马鱼 EGFL7
下载PDF
不同取血方式及性别对成年Wistar大鼠11种血液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蜜 蒋雪云 +2 位作者 曹丽歌 罗葵 薛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尾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取血对成年Wistar大鼠部分血液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34只成年Wistar大鼠按性别等分2组,各组麻醉后依次采集尾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血清用7180E型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11种血液生物化... 目的探讨尾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取血对成年Wistar大鼠部分血液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34只成年Wistar大鼠按性别等分2组,各组麻醉后依次采集尾静脉,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血清用7180E型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11种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血糖(glucose,GLU)、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肌酐(creatinine,Cr)、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结果在雌性Wistar大鼠中,尾静脉和下腔静脉血中GLU,TP和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尾静脉和腹主动脉血中GLU、TP、ALB、Cr、TG、TC和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Wistar大鼠中,尾静脉和下腔静脉血中ALT、AST、GLU、TP和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尾静脉和腹主动脉血中ALT、AST、GLU、TP、ALB、TG、TC、HDL-C和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尾静脉取血时AST、TC和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腔静脉取血时TP、ALB、Cr、TG、TC和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取血时TP、ALB、Cr、TC和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取血方式和性别会影响成年Wistar大鼠的血液生物化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静脉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生物化学指标 WISTAR大鼠
下载PDF
经颈动脉、尾静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肾脏病大鼠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珊杉 马逸群 +5 位作者 吴思颖 简远熙 杨帆 张文卿 王丽娟 王家平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2期9-12,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经颈动脉、尾静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慢性肾脏病大鼠的效果。方法选取90只大鼠建立慢性肾脏病模型,分为颈动脉组、尾静脉组、生理盐水组各30只,另选30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组。颈动脉组、尾静脉组分别采用颈动脉... 目的对比观察经颈动脉、尾静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慢性肾脏病大鼠的效果。方法选取90只大鼠建立慢性肾脏病模型,分为颈动脉组、尾静脉组、生理盐水组各30只,另选30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组。颈动脉组、尾静脉组分别采用颈动脉插管输注、尾静脉注射的方法进行BMSC移植;生理盐水组经颈动脉插管输注生理盐水;正常组不做特殊处理。术后观察大鼠的生命体征、活动状态及毛发颜色。分别于术后1、7、14 d检测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术后15 d处死各组大鼠并取肾组织标本,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各组大鼠均存活。颈动脉组与尾静脉组食欲较生理盐水组旺盛,体质量增长较快,毛发较光滑;生理盐水组明显食欲不佳,毛发毛糙,体质量增长较慢。颈动脉组、尾静脉组术后14 d血BUN、Cr、24 h尿蛋白量低于生理盐水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生理盐水组;颈动脉组术后14 d血BUN、Cr、24 h尿蛋白量低于尾静脉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尾静脉组(P均<0.05)。颈动脉组和尾静脉组肾组织病理变化较生理盐水组减轻,其中颈动脉组肾小球、肾小管病变较生理盐水组明显改善,尾静脉组较生理盐水组肾小球无明显黏连,肾小球毛细血管襻扩张。结论经颈动脉、尾静脉BMSC移植治疗慢性肾脏病大鼠均有积极效果,且经颈动脉BMSC移植肾功能改善情况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颈动脉 尾静脉 肾功能
下载PDF
七芍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尾静脉血压、心脏及肾脏血管形态学作用相关研究
13
作者 叶舒婷 张稳 +2 位作者 李霞 李苏 谭元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426-2428,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七芍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尾静脉血压、心脏及肾脏血管形态学的影响,初步讨论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13周龄SPF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10只相同周龄SPF级Wistar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对照原则,40只13周龄的自发性高血... 目的:观察并探讨七芍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尾静脉血压、心脏及肾脏血管形态学的影响,初步讨论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13周龄SPF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10只相同周龄SPF级Wistar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对照原则,40只13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干预组、对照组(本研究采用缬沙坦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其数量分别为10只、20只、10只,10只相同周龄Wistar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每2周进行测量血压;第8周处死大鼠取出大鼠心脏组织及肾脏血管组织,进行形态学相关观察及研究。结果:中药干预组大鼠及对照组大鼠的血压与模型组大鼠对比有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细胞分布及形态较为紊乱,胞径显著增宽,心肌纤维显著变大,部分存在撕裂情况;中药干预组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细胞存在轻微增大,心肌组织细胞间质轻微增生,未发现心肌纤维变大及撕裂情况;中药干预组大鼠、对照组大鼠在肾脏血管形态学上与模型组大鼠对比有显著改善。结论:七芍方可显著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尾静脉血压,减慢其高血压心室重构进程,延缓其心肌组织纤维化进程并降低其肾脏血管重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芍方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尾静脉血压 心肌组织纤维化 形态学改变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两种感染方法小鼠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洋 李艳菊 +3 位作者 陶奕汐 李学会 刘燕青 王飞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881-2884,共4页
目的探讨尾静脉注射法和鼻腔滴注法对肺炎克雷伯菌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选择体质量30g左右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尾静脉组、鼻腔组给予菌液后,每2h观察小鼠发病情况,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小鼠感染后眼球取血法处死一... 目的探讨尾静脉注射法和鼻腔滴注法对肺炎克雷伯菌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选择体质量30g左右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尾静脉组、鼻腔组给予菌液后,每2h观察小鼠发病情况,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小鼠感染后眼球取血法处死一批小鼠。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1(IL-1)、IL-6。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对照组小鼠活跃,饮食正常。尾静脉组6h后均开始发病,脸部肿胀,28h死亡1例。小鼠鼻腔滴注细菌后,24h后小鼠逐渐开始发病,36h后小鼠症状加重,对照组小鼠28h和50h体质量为(31.84±0.99)g和(32.31±1.13)g高于感染前(29.93±0.98)g(P<0.001);尾静脉组28h和鼻腔组小鼠28h、50h体质量分别为(26.82±0.52)g和(28.36±0.88)g、(26.06±0.82)g低于对照组相应时期(P<0.001)。尾静脉组小鼠28h体质量低于感染前和鼻腔组28h(P<0.001);随时间延长,鼻腔组体质量逐渐下降(P<0.001)。感染后尾静脉组小鼠CRP、PCT和IL-1、IL-6分别为(44.06±10.37)μg/ml、(18.64±6.92)ng/ml、(158.62±33.86)pg/ml、(19.15±4.82)pg/ml和鼻腔组为(18.39±4.69)μg/ml、(6.23±2.03)ng/ml、(103.03±27.22)pg/ml、(12.18±3.80)pg/ml高于对照组(P<0.001);尾静脉组小鼠CRP、PCT和IL-1、IL-6高于鼻腔组(P<0.001)。尾静脉组小鼠肺组织出现炎性渗出物,肺泡腔内浸润大量炎性细胞,肺泡结构模糊;鼻腔组肺泡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呈现模糊。结论尾静脉注射和鼻腔滴注构建肺炎克雷伯菌小鼠模型,体质量、CRP、PCT和炎性因子水平存在差异性,且尾静脉注射比鼻腔滴注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静脉注射 鼻腔滴注 肺炎克雷伯菌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卵巢早衰有效性动物实验的Meta分析
15
作者 李萍 郭广玲 +2 位作者 董斯睿 赵淑颖 张超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41-104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卵巢早衰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SinoMed、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搜集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卵巢早衰的动物实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至2021年9月17日。由2名研究者... 目的系统评价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卵巢早衰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SinoMed、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搜集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卵巢早衰的动物实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至2021年9月17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包括302只小鼠。Meta分析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使卵巢早衰鼠的始基卵泡[SMD=1.51,95%CI(0.80,2.22),P<0.0001]、初级卵泡[SMD=1.43,95%CI(0.76,2.09),P<0.0001]、次级卵泡[SMD=1.39,95%CI(0.78,2.01),P<0.00001]和窦状卵泡[SMD=1.15,95%CI(0.49,1.82),P=0.0007]数目显著增加;可显著升高卵巢早衰鼠的雌二醇浓度[SMD=2.38,95%CI(1.75,3.01),P<0.00001];可使血清促卵泡激素浓度[SMD=-1.98,95%CI(-2.80,-1.17),P<0.00001]下降。结论当前动物实验证据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修复小鼠卵巢组织,改善卵巢内分泌功能。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早衰 动物实验 卵巢移植 尾静脉移植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左旋泮托拉唑钠重复静脉给药30天对大鼠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戴晓莉 郭秀丽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研究连续静脉给予左旋泮托拉唑钠30 d对SD大鼠产生的全身毒性反应。方法 左旋泮托拉唑钠80、40、20 mg·kg-1·d-1(高、中、低剂量),泮托拉唑钠80 mg·kg-1·d-1连续静脉给药30 d,分别于末次给药后24 h和停药后14 ... 目的研究连续静脉给予左旋泮托拉唑钠30 d对SD大鼠产生的全身毒性反应。方法 左旋泮托拉唑钠80、40、20 mg·kg-1·d-1(高、中、低剂量),泮托拉唑钠80 mg·kg-1·d-1连续静脉给药30 d,分别于末次给药后24 h和停药后14 d时取部分大鼠进行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左旋泮托拉唑钠高剂量组大鼠每次给药后即刻出现呼吸急促、步态不稳、俯卧不动等症状。与溶剂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给药30 d后可导致大鼠血液中总胆固醇(TC)含量明显升高、Na+、Cl-水平明显降低(P<0.05);停药14 d后,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泮托拉唑钠组给药30 d同样可导致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Na+、Cl-水平明显降低;且可引起肝脏相对重量显著升高。停药恢复14 d后上述指标均恢复正常。结论 重复大剂量给予左旋泮托拉唑钠,可导致大鼠血液总胆固醇含量可逆性升高以及电解质水平可逆性改变,相同剂量下左旋泮托拉唑钠与泮托拉唑钠的毒性基本一致,但等效剂量下左旋泮托拉唑钠(40 mg·kg-1·d-1)的毒性明显低于泮托拉唑钠(80 mg·kg-1·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泮托拉唑钠 泮托拉唑钠 全身毒性 大鼠 重复给药 尾静脉
原文传递
利用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检测真菌病毒对黄曲霉菌致病力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碧 刘翔 +3 位作者 田询 禹文峰 齐晓岚 江银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84-1794,共11页
【目的】构建用于比较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A.flavus)菌株之间致病力差异的小鼠感染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评价真菌病毒AfPV1对宿主A.flavus致病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环磷酰胺腹腔注射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ICR)小鼠... 【目的】构建用于比较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A.flavus)菌株之间致病力差异的小鼠感染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评价真菌病毒AfPV1对宿主A.flavus致病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环磷酰胺腹腔注射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ICR)小鼠,根据白细胞的数量判断小鼠免疫抑制程度;通过滴鼻和尾静脉两种感染方法接种不同浓度的A.flavus孢子量,统计14 d以内小鼠的死亡率,确定A.flavus最佳的孢子接种量;通过小鼠组织的菌落负荷量以及肺部组织的病理观察,确定A.flavus感染是否成功;最后利用该小鼠模型评价真菌病毒AfPV1对寄主A.flavus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浓度为250 mg/kg时,能够达到免疫抑制水平;小鼠组织真菌负荷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显示A.flavus成功感染接种的ICR小鼠组织;在滴鼻接种模型中,A.flavus的孢子接种量为40μL(1×10^(6) CFU/mL)时比较合适评价A.flavus菌株之间的差异;在尾静脉接种的模型中,A.flavus的孢子接种量在50μL(1×10^(6) CFU/mL)比较合适评价A.flavus菌株之间的差异;病毒AfPV1能够引起A.flavus的致病力下降,但是不影响A.flavus在小鼠肺部的定殖量。【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小鼠感染模型能够评价A.flavus菌株之间致病力的差异;真菌病毒AfPV1的感染降低了宿主A.flavus的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rgillus flavus 真菌病毒 免疫抑制小鼠 感染模型 尾静脉注射 滴鼻接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