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total nitrogen storages for differentland-use types in Central Yunnan Plateau 被引量:1
1
作者 SHEN Fangyuan TUO Yunfei +4 位作者 WANG Qian WANG Fei ZHENG Yang DU Wenjuan XIANG Pi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9-528,共10页
Two-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redundancy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storage in garden land,forestland,grassland,farmland,and bare land in the Dachunh... Two-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redundancy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storage in garden land,forestland,grassland,farmland,and bare land in the Dachunhe watershed of Jinning District,Kunming City,Yunnan Province,China.The effects of the soil organic carbon,total nitrogen stratification ratio,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on the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of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e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stratification in soil from 0-20 cm and 40-60 cm of the same land-use types differed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stratification ratio SR1 of garden land soil are 38.5%and 25.3%,respectively,which are higher than SR^(2).The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stratification ratio SR^(2) of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are greater than SR1.There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R^(2)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stratification ratios(P<0.05).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storage of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gradually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soil depth,with the maximum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storage in the 0-20 cm soil layer.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sto-rage at the same soil depth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storage in the garden land a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land-use types.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storage in 0-20 cm garden land are 4.96 and 3.19 times than those in bare land,respectively;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storage are explained by 93.66%and 1.53%in redundancy analysis RDA1 and RDA2,respectively.All physicochemical factors except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pH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with carbon and nitrogen storage(P<0.05).Soil cationic exchange capacity,Available Phosphorus,C/N ratio,and Moisture Content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storage.In contrast,soil Bulk Density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organic carbon storage and total nitrogen storage.Available Phosphorus,C/N ratio,and Moisture Content are the main factors promoting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accu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soil total nitrogen storage stratification ratio land-use types central yunnan plateau
下载PDF
滇中元江栲林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
2
作者 陈晓琴 李小英 +3 位作者 陈梦婕 吴思政 王毅雯 杨能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为探究滇中元江栲林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影响机制,以滇中地区不同海拔(2090~2490 m)、不同坡向(阴、阳坡)元江栲林为研究对象,探究林下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 为探究滇中元江栲林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影响机制,以滇中地区不同海拔(2090~2490 m)、不同坡向(阴、阳坡)元江栲林为研究对象,探究林下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C)、颗粒性有机碳(POC)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SOC、MBC、ROC、POC含量随海拔上升先升高再降低,DOC含量随海拔上升逐渐降低,4种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表现为POC>ROC>MBC>DOC。4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阴坡高于阳坡,且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0~20 cm土层高于20~40、40~60 cm土层。各个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在土壤有机碳中的占比表现为POC/SOC>ROC/SOC>MBC/SOC>DOC/SOC,POC为4种活性有机碳库中的主要碳库,MBC/SOC比值随海拔上升无明显变化规律,ROC/SOC、POC/SOC比值随海拔上升先增大再减小。SOC、MBC、ROC、POC含量任意两者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海拔与土层极显著影响SOC、DOC、MBC、ROC、POC含量(P<0.001),坡向极显著影响SOC、POC含量(P<0.01,P<0.001),显著影响DOC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江栲 海拔 坡向 土壤有机碳 活性碳组分 滇中地区
下载PDF
滇中高原哀牢山不同林分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3
作者 刘浪 吴恒 +2 位作者 许先鹏 方向阳 王玥琳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5,共10页
为探究滇中高原哀牢山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对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选取哀牢山4种林分(常绿阔叶林、高山栎林、华山松林、滇油杉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林分土壤,对该土壤进行7种重金属(Zn、Cu、Mn、Cr、Pb、As、Ni)... 为探究滇中高原哀牢山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对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选取哀牢山4种林分(常绿阔叶林、高山栎林、华山松林、滇油杉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林分土壤,对该土壤进行7种重金属(Zn、Cu、Mn、Cr、Pb、As、Ni)、有机质含量和pH进行检测分析。以云南省土壤背景值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Ⅰ级)作为参比值,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Potential ecologicalrisk index)评价研究区不同林分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中Zn的含量最高,其次是Mn,其余5种都在5 mg/kg以下,pH均为酸性,有机质的含量常绿阔叶林最高,滇油杉林、华山松林次之,高山栎林最低,变异系数为18.32%~37.26%。常绿阔叶林土壤中Pb和pH为显著负相关(P<0.05),与有机质显著正相关(P<0.05);高山栎林Pb和Ni极显著负相关(P<0.01),As和有机质显著正相关(P<0.05);华山松林Mn与Pb显著正相关(P<0.05);滇油杉林Zn和Pb、Ni、有机质为负相关外,其余4种重金属和pH均为正相关,且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有机质与Zn的相关性较强可聚类为一组。4种林分土壤重金属的单种和多种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都处于轻微风险状态,单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As、Zn、Ni、Pb、Cu、Cr、Mn,多种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华山松林、滇油杉林、常绿阔叶林、高山栎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高原 哀牢山 森林土壤 重金属含量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滇中高原地区干旱特性及风险分析
4
作者 陈晶 张天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1,共8页
滇中高原地区是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也是遭受干旱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研究该区域干旱特性及其风险对干旱灾害防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多元Copula函数构建综合干旱指数MDI,识别出同时涵盖气象、水文、农业3类干旱特性的综合干旱事... 滇中高原地区是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也是遭受干旱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研究该区域干旱特性及其风险对干旱灾害防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多元Copula函数构建综合干旱指数MDI,识别出同时涵盖气象、水文、农业3类干旱特性的综合干旱事件,据此分析区域干旱特性,进而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提出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根据危险度、种植率、受灾率、缺水率4个因子划分干旱风险等级,评估滇中引水工程供水前后对区域干旱情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滇中高原地区的总体干旱特征为干旱历时1.90~5.10月、烈度2.80~4.50,二者的联合重现期为2.45~3.14 a;干旱历时、烈度、联合重现期的地区分布规律均为中部楚雄、昆明、玉溪以及南部红河等州市较长(强),西部大理、东部曲靖等州市较短(弱);滇中引水工程建成通水后区域干旱呈现历时变短、烈度减弱而联合重现期增长的发展态势。②滇中引水工程通水前滇中高原区干旱风险等级为4~7级,工程建成通水后干旱风险等级较现状普遍下降1~4级,干旱风险明显降低,这表明通过实施滇中引水工程构建滇中高原水网可提高区域防御干旱灾害的能力,有利于区域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农业干旱 干旱风险 COPULA函数 滇中引水工程 滇中高原
下载PDF
滇中高原华山松林凋落叶枝分解特征对氮的响应
5
作者 肖文贤 王克勤 +3 位作者 宋娅丽 安文雄 郑兴蕊 潘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83,共11页
【目的】研究施氮对滇中高原华山松林凋落叶、枝分解特征的影响,为预测未来高海拔区域森林凋落物分解对持续氮增加的响应与适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采用尼龙网袋法,以滇中高原华山松林为对象,开展施氮处理下凋... 【目的】研究施氮对滇中高原华山松林凋落叶、枝分解特征的影响,为预测未来高海拔区域森林凋落物分解对持续氮增加的响应与适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采用尼龙网袋法,以滇中高原华山松林为对象,开展施氮处理下凋落叶、枝原位分解试验,设置对照(N 0 g/(m^(2)·a),CK)、低氮(N 10 g/(m^(2)·a),LN)、中氮(N 20 g/(m^(2)·a),MN)和高氮(N 25 g/(m^(2)·a),HN)4种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华山松林凋落叶、枝质量残留率及木质素和纤维素残留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华山松林凋落叶、枝质量残留率与木质素、纤维素残留率的关系。【结果】(1)随着分解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华山松林凋落叶、枝质量残留率均呈下降趋势。分解1年后,凋落叶质量残留率低于凋落枝,可知凋落叶分解速率快于凋落枝;与CK相比,LN、MN处理凋落叶、枝质量残留率均明显降低,而HN处理则明显提高。(2)与CK的凋落叶分解50%和95%所需的时间(1.764和7.623年)相比,LN处理分别减少了0.018和0.077年,MN处理分别减少了0.009和0.039年,而HN处理分别增加了0.336和1.455年;与CK的凋落枝分解50%和95%所需的时间(4.030和17.417年)相比,LN处理分别减少了0.179和0.774年,MN处理分别减少了0.092和0.396年,而HN处理分别增加了0.171和0.739年。(3)随着分解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凋落叶、枝木质素残留率均先降低后升高,纤维素残留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分解1年时,与CK相比,LN、MN处理促进了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分解,而HN处理则抑制其分解。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林凋落叶、枝质量残留率均与其纤维素残留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施氮对华山松林凋落叶、枝的分解有不同程度影响,影响大小与木质素和纤维素分解对施氮的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林 森林凋落物 凋落物分解 滇中高原
下载PDF
滇中高原地区耕地利用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
6
作者 童绍玉 周跃 彭海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23-30,共8页
为了研究滇中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耕地利用方式产生的影响,构建耕地利用的区域灌溉需水程度指数,定量表达区域耕地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征和区域耕地利用结构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98—2019年研究区气候有显著的暖干化趋势... 为了研究滇中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耕地利用方式产生的影响,构建耕地利用的区域灌溉需水程度指数,定量表达区域耕地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征和区域耕地利用结构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98—2019年研究区气候有显著的暖干化趋势,平均增温速率达0.35℃/10a,降水量平均下降速率为79.15mm/10a,Kira干湿度指数的平均下降速率为0.65/10a;同时,区域耕地利用结构呈“旱化”趋势,灌溉需水量相对较小的作物占比大幅上升,而灌溉需水量相对较大的作物占比快速下降;在播种面积增加的背景下,耕地利用的区域灌溉需水程度指数呈下降趋势;主要作物播种面积、耕地利用的区域灌溉需水程度指数与年平均气温、降水量、Kira干湿度指数有显著相关性,区域耕地利用结构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方式表现为耕地利用结构的“旱化”,且这种响应具有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灌溉需水程度指数 灌溉需水量 气候暖干化 滞后相关系数 累积滞后效应 滇中高原
下载PDF
滇中高原山地人工群落径流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方向京 孟广涛 +3 位作者 郎南军 李贵祥 袁春明 温绍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68,84,共4页
基于连续 3年的观测 ,研究了华山松人工群落的径流特征 ,分析结果表明 :区域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 ,湿季 (6~ 10月 )降水量占全年的 80 % ,降水量主要由大于 10 mm以上的降雨带来 ,且降雨强度大部分小于 5 .0mm/ h;径流量月变化趋势与... 基于连续 3年的观测 ,研究了华山松人工群落的径流特征 ,分析结果表明 :区域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 ,湿季 (6~ 10月 )降水量占全年的 80 % ,降水量主要由大于 10 mm以上的降雨带来 ,且降雨强度大部分小于 5 .0mm/ h;径流量月变化趋势与降雨量相似 ,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一次性降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显著 (R =0 .91) ,一次性“最大可能”地表径流产流的降雨临界值为 2 2 .3mm。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分别占总径流量的 0 .5 8%和99.42 % ,林地具有显著的涵养水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高原 人工群落 径流 山地 华山松
下载PDF
滇中高原桤木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物量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贵祥 孟广涛 +3 位作者 方向京 郎南军 袁春明 温绍龙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2-366,共5页
对云南省会泽县桤木Alnus cremastogyne人工林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桤木人工林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林下灌草恢复快,生物多样性高,具有很好的土壤改良与水源涵养功能。桤木各部位的生物量依次为干〉根〉枝〉皮〉叶,其根系主要分布在0... 对云南省会泽县桤木Alnus cremastogyne人工林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桤木人工林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林下灌草恢复快,生物多样性高,具有很好的土壤改良与水源涵养功能。桤木各部位的生物量依次为干〉根〉枝〉皮〉叶,其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的表层土壤中,占根系总量的96.14%;从桤木林分各层的生物量来看,乔木层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的84.93%,其次为枯落物层和草本层,灌木层较少。在分析桤木生物量基础上建立了桤木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桤木 人工林 群落特征 生物量 滇中高原
下载PDF
滇中高原山地4种人工群落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孟广涛 袁春明 +3 位作者 方向京 和丽萍 柴勇 李贵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6,共4页
基于连续5年的定位观测,研究了滇中高原4种典型人工群落的径流与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区域降雨量的季节分配不均,湿季(6~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6.64%,降雨量主要由大于10mm以上的降雨带来,且降雨强度大部分小于5mm/h。与荒地... 基于连续5年的定位观测,研究了滇中高原4种典型人工群落的径流与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区域降雨量的季节分配不均,湿季(6~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6.64%,降雨量主要由大于10mm以上的降雨带来,且降雨强度大部分小于5mm/h。与荒地相比,林地的水土保持效益显著。试验小流域的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土壤流失量主要决定于地表径流量,其次是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高原 人工群落 径流量 土壤流失量
下载PDF
滇中高原不同林龄云南松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晋霞 王艳霞 +2 位作者 陈奇伯 贺莉莎 佟志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0-745,共6页
以人工林为对照,对不同林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次生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与林龄20年的人工林相比,次生林的各项土壤理化指标均优于人工林(P<0.05);(2)中龄次生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自然含水... 以人工林为对照,对不同林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次生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与林龄20年的人工林相比,次生林的各项土壤理化指标均优于人工林(P<0.05);(2)中龄次生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大;(3)中龄次生林的土壤pH值最小,土壤全氮、全磷质量分数以及表层有机质质量分数最高;3个林龄次生林在0 ~ 20 cm层的全钾质量分数相差较小,而>20 ~ 60 em层的全钾质量分数以中龄林为最高;(4)土壤pH值与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质量分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而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质量分数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可见,在当地云南松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应当营造以中龄次生林为主的经营模式,同时注意利用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最优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高原 林龄 云南松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挤压造山带中的伸展构造及其成因——以滇中地区晚新生代构造为例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刚 王二七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8-199,共12页
在印度和欧亚大陆晚新生代SN向陆内汇聚作用下,川滇地块沿鲜水河-小江左行走滑断裂和红河-哀牢山右行走滑断裂发生SE向逃逸和顺时针旋转,这必然造成其南缘的滇中、楚雄等地区地壳发生挤压缩短和隆升。然而,在滇中高原,SN向的小江断裂系... 在印度和欧亚大陆晚新生代SN向陆内汇聚作用下,川滇地块沿鲜水河-小江左行走滑断裂和红河-哀牢山右行走滑断裂发生SE向逃逸和顺时针旋转,这必然造成其南缘的滇中、楚雄等地区地壳发生挤压缩短和隆升。然而,在滇中高原,SN向的小江断裂系发生张扭性运动,沿断裂出现众多的第四纪伸展和拉分盆地,这反映出滇中高原在晚新生代处于近EW向的伸展环境。力学分析与地质现象之间的矛盾暗示有一种尚未被揭示的伸展变形机制。文中根据该地区的地质和地貌特征论证了晚新生代滇中背形构造的存在,揭示出是背形构造的应力分布状态导致了滇中高原上部地壳EW向伸展的发生,从而使得小江断裂发生分裂并伴随伸展构造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构造 新生代构造 挤压造山带 滇中地区 成因 晚新生代 滇中高原 应力分布状态 走滑断裂 顺时针旋转 欧亚大陆 川滇地块 拉分盆地 变形机制 地质现象 力学分析 地貌特征 小江断裂 哀牢山 鲜水河 断裂系 第四纪 SN 地壳
下载PDF
滇中高原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吉霞 王邵军 +2 位作者 陈奇伯 王艳霞 舒蛟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103,共8页
以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09便携式土壤呼吸室对土壤呼吸速率进行连续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两种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趋势;云南松天然林土壤呼吸速率在1.58... 以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09便携式土壤呼吸室对土壤呼吸速率进行连续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两种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趋势;云南松天然林土壤呼吸速率在1.58~4.23μmol·m-2s-1之间,变异幅度为2.68;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在1.13~3.34μmol·m-2s-1之间,变异幅度为2.96。(2)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与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均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不同层次土壤温度的相关性仅在云南松人工林达到显著水平。(3)双因素关系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共同解释了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80.8%~93.0%和84.2%~85.9%。(4)两种林分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土壤全氮含量仅与云南松天然林土壤呼吸相关性显著(R2=0.712,p<0.05),而土壤水解氮含量对两林分土壤呼吸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土壤C/N则与两林分呈极显著(p<0.01)的负相关关系。因此,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土壤温度、湿度及土壤C、N养分含量等土壤环境因子都存在变化,从而导致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时空变化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天然林 云南松人工林 土壤呼吸速率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土壤养分 滇中高原
下载PDF
滇中云南松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凤军 崔凯 +4 位作者 廖声熙 喻景深 张鹏 崔永忠 王小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23-1226,共4页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滇中云南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滇中云南松林平均混交度仅为0.034,林分混交程度极低,主要为云南松纯林,仅见少许其他乔木树种分布;该林分林木大小分化程度较为均匀...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滇中云南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滇中云南松林平均混交度仅为0.034,林分混交程度极低,主要为云南松纯林,仅见少许其他乔木树种分布;该林分林木大小分化程度较为均匀,大小比数平均值为0.494,不同径级云南松间竞争较为激烈;云南松林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林分角尺度平均值为0.449,角尺度为0.5的株数比例为55.2%。综上可见,云南松林树种结构较为单一,林分稳定性较差,且林木间竞争较为激烈,亟待进行抚育间伐措施改善林分空间结构,提高林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高原 云南松林 空间结构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下载PDF
滇中温凉坝子啤酒大麦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云周 刘建香 +3 位作者 王建新 周绍松 袁建富 俞晓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1-463,共3页
在滇中温凉坝子冲积性水稻土上 ,采用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 ,研究N ,P和K对啤酒大麦产量的影响以及供试肥料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试验结果 ,建立了以啤酒大麦为目标的回归模型。应用回归模型可预报啤酒大麦产量 ,也可根据产量目标确定施... 在滇中温凉坝子冲积性水稻土上 ,采用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 ,研究N ,P和K对啤酒大麦产量的影响以及供试肥料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试验结果 ,建立了以啤酒大麦为目标的回归模型。应用回归模型可预报啤酒大麦产量 ,也可根据产量目标确定施肥量。在目前条件下当氮肥施用量大于 180kg/hm2 ,P2 O5用量为 12 0kg/hm2 ,啤酒大麦获得 4 0 0 0kg/hm2 以上产量的可能性较大 ;当施纯氮 315 .0kg,P2 O5191.4kg/hm2 时 ,啤酒大麦可获得 5 9996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大麦 肥效 滇中高原 温凉坝子 通用旋转回归 氮肥 磷肥 钾肥 目标产量数学模型
下载PDF
滇中高原不同植被恢复条件下土壤肥力和水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侯永平 段昌群 何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3,共5页
在干湿不同季节分析滇中高原不同恢复措施下群落的土壤肥力条件和土壤水分条件,结果表明,无论干湿季节,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类型的植被中由优到劣依次为次生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云南松林、桉树林、荒坡灌草丛;各种植被对0~30cm的... 在干湿不同季节分析滇中高原不同恢复措施下群落的土壤肥力条件和土壤水分条件,结果表明,无论干湿季节,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类型的植被中由优到劣依次为次生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云南松林、桉树林、荒坡灌草丛;各种植被对0~30cm的剖面层次的土壤肥力影响最大,自然恢复更新的植物群落对0~30cm土层的肥力影响显著优于人工林,其变化幅度也高于人工林;自然恢复更新的植物群落在30~60cm、60~90cm土层中,营养物质含量较低,尤其在雨季这些深层土壤营养物质的含量更小。次生常绿阔叶林的持水能力最强,桉树林的持水保水能力最低。次生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养分和水分在干湿季节间变化幅度较小,而桉树林和云南松林变化幅度较大。讨论认为雨季补充营养可以显著提高植被恢复的速度,生态建设中尽可能以自然演替恢复更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高原 植物群落 土壤肥力与水分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滇中高原及干热河谷薪材树种热值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杨成源 张加研 +1 位作者 李文政 李跃明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94-302,共9页
1991年以来,对安宁、玉溪、东川、元谋4个试验基地的供试树种和部分乡土树种,共计35个树种,用GR~3500B微电脑热量计对薪材热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滇中高原直干桉,赤桉、黑荆、圣诞、木荷、麻栎、锥连栎、苦刺等... 1991年以来,对安宁、玉溪、东川、元谋4个试验基地的供试树种和部分乡土树种,共计35个树种,用GR~3500B微电脑热量计对薪材热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滇中高原直干桉,赤桉、黑荆、圣诞、木荷、麻栎、锥连栎、苦刺等8个树种为优质薪材树种,每千克薪材的热值达18850kJ以上,与褐煤的热值相当,其次为大叶桉、蓝桉、山樱桃、桤木等9个树种,薪材热值在16750~18850kJ之间。干热河谷区赤桉、直干桉、巨桉、黑荆、圣诞、马占相思、苏门答腊金合欢、刺槐等8个树种为优质薪材树种,其次为柠檬桉、银合欢、念珠相思等11个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高原 干热河谷 薪材 热植 树种选择
下载PDF
滇中高原不同植被的蓄水保土效应及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晋霞 陈奇伯 +2 位作者 王克勤 赵洋毅 佟志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148,共8页
【目的】研究滇中高原不同植被的蓄水保土效应及对土壤碳库的影响,为当地的植被建设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径流小区观测法,于2006-2012年在云南省玉溪市尖山河小流域,对云南松次生林、云南松-蓝桉人工林、灌... 【目的】研究滇中高原不同植被的蓄水保土效应及对土壤碳库的影响,为当地的植被建设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径流小区观测法,于2006-2012年在云南省玉溪市尖山河小流域,对云南松次生林、云南松-蓝桉人工林、灌草丛及坡耕地小区的坡面产流、产沙情况和土壤碳库变化进行观测。【结果】1)灌草丛小区和云南松次生林小区的减流率分别为91.87%和91.61%,云南松-蓝桉人工林小区的减流率为77.45%。灌草丛、云南松次生林和云南松-蓝桉人工林的减沙率分别为99.17%,98.76%和96.45%。2)5-10月4种不同类型植被小区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83%以上,土壤侵蚀量占全年土壤侵蚀量的90%以上。3)与坡耕地相比,3种不同类型植被小区的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幅度为42.27%~108.19%,土壤碳储量增加幅度为55.53%~145.27%。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减流效应与土壤碳库指标总体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灌草丛小区和云南松次生林小区蓄水减流效益显著,3种不同类型植被的保土减沙效益表现为:灌草丛】云南松次生林】云南松-蓝桉人工林;5-10月为当地水土保持的关键期;3种不同植被均具有增加土壤碳库的作用;有效的蓄水减流可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高原 植被 蓄水保土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滇中引水工程测量中椭球变换方法选定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辛 罗洪波 +1 位作者 向巍 李志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48,共4页
系统地阐述与推导了椭球膨胀法、椭球变形法与椭球平移法3种常用的椭球变换方法,并在云南滇中引水这一典型的高原长距离工程测量中加以应用。针对3种方法进行了椭球参数变化分析、大地坐标变化分析、高斯投影坐标变化分析及长度变形分析... 系统地阐述与推导了椭球膨胀法、椭球变形法与椭球平移法3种常用的椭球变换方法,并在云南滇中引水这一典型的高原长距离工程测量中加以应用。针对3种方法进行了椭球参数变化分析、大地坐标变化分析、高斯投影坐标变化分析及长度变形分析,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差异性与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椭球膨胀法之广义微分法适宜作为滇中引水工程测量的椭球变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球膨胀法 椭球变形法 椭球平移法 滇中引水 高原
下载PDF
云南中部区域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受城市化影响程度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志杰 何云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7-142,共6页
利用云南中部区域1961—2010年逐月气温资料,采用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等方法分析该地区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城郊对比法分析城市化对于气温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该地区年均气温上升趋... 利用云南中部区域1961—2010年逐月气温资料,采用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等方法分析该地区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城郊对比法分析城市化对于气温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该地区年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年均气温存在着24 a的主周期,并于1997年发生了突变,之后进入了一个显著增暖时期。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气温增幅最大。(2)除西北部的元谋干热河谷存在降温趋势外,其余地区均呈现增温趋势,升温中心位于城市,其中以昆明的升温趋势最为显著。(3)城市化对气温序列变化趋势的影响显著,城市化引起的增温速率在冬季最大,而城市化对气温变化趋势贡献最高的季节则为春季。(4)昆明的城市化增温速率最大,楚雄次之,玉溪最弱;三市的热岛强度从1985年开始逐年增强,2000年后达到最高值,之后趋于平缓;冬春季节的城市化增温速率要明显高于夏秋季节,城市化增温贡献最高的季节为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城市化 增温贡献 云南中部
下载PDF
滇中岩溶高原滇青冈原生林植物水分利用来源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秀勤 范弢 +1 位作者 官威 覃娜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0-696,共7页
为阐明滇中岩溶高原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原生林植物水分利用机理及其对岩溶干旱生境的适应策略,运用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滇青冈,云南木樨揽Olea yue nnanensis,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等3种不同年龄阶段常... 为阐明滇中岩溶高原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原生林植物水分利用机理及其对岩溶干旱生境的适应策略,运用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滇青冈,云南木樨揽Olea yue nnanensis,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等3种不同年龄阶段常见优势木琴植物小枝木质部水分及土壤水、表层岩溶带水氧同位素值的相关性,确定植物水分来源,并通过IsoSource模型计算不同潜在水源对滇青冈原生林的贡献。结果表明:滇青冈及其伴生的乔木水分利用层位及利用比例呈现时空差异,并形成明显的水分竞争关系。旱季,滇青冈、成熟云南木樨揽、幼龄清香木主要利用55~115 cm深层土壤水,成熟的滇青冈和清香木对表层岩溶带水利用比例增加。雨季,成熟的滇青冈、云南木樨揽、清香木和幼龄清香木因大气降水对浅表层土壤的补给主要利用20-55cm土壤水,利用比例分别为100%,33.3%,66.0%,37.4%,幼龄植株对表层岩溶带水的利用比例大于成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学 氧同位素 植物水分来源 滇青冈原生林 IsoSource模型 滇中岩溶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