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controlled central hyperthermia by standard dose of bromocriptine: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1
作者 Xin Ge Xue Lua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23期6158-6163,共6页
BACKGROUND Some patients present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due to noninfectious pathologies resulting in fever,especially acute neurological injuries,including brain trauma and intracranial haemorrhage.The cause has ... BACKGROUND Some patients present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due to noninfectious pathologies resulting in fever,especially acute neurological injuries,including brain trauma and intracranial haemorrhage.The cause has been identified to be central hyperthermia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core temperature and a poor response to antipyretics and antibiotics.However,no proper guidelines on how to treat central hyperthermia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clinical practice.CASE SUMMARY A 63-year-old woman was transferred to our hospital due to injury after a traffic accident.Eight hours after admission,her pupils enlarged bilaterally from 2.5 mm to 4.0 mm.She developed severe coma and underwent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She was diagnosed with central hyperthermia after surgery and was prescribed bromocriptine.The standard dose of bromocriptine could not control her hyperpyrexia,and we prescribed 30 mg a day to control her temperature.CONCLUSION Bromocriptine may be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central hyperthermia and have a dosage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hyperthermia BROMOCRIPTINE Side effect Case report
下载PDF
Bromocriptine in Central Hyperthermia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被引量:1
2
作者 Tamer Zakhary Ahmed Sabry 《Ope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17年第3期102-109,共8页
Strong evidence showed that fever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In this study, we tried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Bromocriptine in central hyperthermia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 Strong evidence showed that fever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In this study, we tried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Bromocriptine in central hyperthermia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BI. This p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y was conducted on 50 severe TBI patients who admitted to the critical care department and confirmed 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of the brain and GCS of less than 9 at admission. Then, the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2 groups. Bromocriptine group (25) received bromocriptine 7.5 mg/day during 24 hours from admission through a naso-gastric (NG) feeding tube. Control group (25)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ly. Temperature was measured every 2 hours. The antipyretic measures used were the same across all patients enrolled.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number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entral hyperthermia. After the discharge of all patients,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in number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entral hyperthermia (6 (24%) in bromocriptine group Vs 18 (72%) in control, p = 0.002).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hospital length of stay (p = 0.904) or mortality (p = 0.393). Early administration of bromocriptine in severe TBI may be associated with lower incidence of central hyperthermia with no effect on length of stay or mort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al NEUROLOGY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entral hyperthermia BROMOCRIPTINE
下载PDF
A Case Series on Central Core Disease in Pregnancy
3
作者 Sharadhi Channegowda Prajwal Shetty Ajith Wijesiriwardana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22年第4期337-348,共12页
Congenital myopathies are a group of minimally progressive or non-progressive neuromuscular conditions which is present from birth. A classical type of congenital myopathy is called central core disease. This conditio... Congenital myopathies are a group of minimally progressive or non-progressive neuromuscular conditions which is present from birth. A classical type of congenital myopathy is called central core disease. This condition is often confused with muscular dystrophy. Central core disease can be associated with comorbidities which affect pregnancy and its management. In this case series, we describe two cases, who are siblings affected by the same condition but at varied levels and their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We also would like to illustrate a management plan for congenital myopathy during pregnancy, for a good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genital Myopathy central Core Disease PREGNANCY Obstetric Management Malignant hyperthermia
下载PDF
1例中央轴空病伴恶性高热易感患者的围麻醉期护理管理
4
作者 王洁茹 黄朝旭 画妍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1期1218-1223,共6页
总结1例中央轴空病(central core disease, CCD)伴恶性高热易感(malignant hyperthermia susceptibility, MHS)患者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围麻醉期护理管理经验。护理管理要点:通过术前多学科讨论,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一起制定防治围术期恶... 总结1例中央轴空病(central core disease, CCD)伴恶性高热易感(malignant hyperthermia susceptibility, MHS)患者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围麻醉期护理管理经验。护理管理要点:通过术前多学科讨论,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一起制定防治围术期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 MH)的预案,学习MH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建立详细的物品准备清单及人员分工,完善术前准备。通过麻醉护士在麻醉前、中、后与麻醉医生、外科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协同合作,本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未发生MH,术后随访半年,患者情况稳定,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高热易感 恶性高热 中央轴空病 脊柱侧弯矫形术 围麻醉期 麻醉护士 护理
下载PDF
探讨CRRT在重型颅脑外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戚振红 陈家鑫 +4 位作者 杨延斌 马明远 潘永 徐杰 张云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423-3425,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在重型颅脑外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日至2011年4月20日入院的87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患者分别采用CRRT治疗或药物降温方法在降温效果、改善GCS...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在重型颅脑外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日至2011年4月20日入院的87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患者分别采用CRRT治疗或药物降温方法在降温效果、改善GCS评分及预后的比较结果。结果:CRRT组平均体温达标时间为(110.3±27.3)min,对照组为(165.7±58.8)min,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CRRT组及对照组在24h内体温复燃率分别为71.0%、78.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RRT组与对照组两组的28d死亡率分别为38.7%、51.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GCS评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RRT在中枢性高热患者中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但利用CRRT技术来降低过高体温以达到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率的临床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重型颅脑外伤中枢性高热
下载PDF
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对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云海 吴丹 +1 位作者 邓梦华 马明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4656-4660,共5页
背景物理降温方法是中枢性高热患者的主要降温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效果报道不一,且存在较明显的并发症。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20070586.4)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治... 背景物理降温方法是中枢性高热患者的主要降温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效果报道不一,且存在较明显的并发症。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20070586.4)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2019年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中枢性高热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9)、普通静脉降温组(n=32)和应用降温装置组(n=32)。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体表物理降温,普通静脉降温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静脉输注低温液体(由冰箱冷藏4℃),应用降温装置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输注室温液体。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及治疗48 h后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bg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观察寒战、心律失常、皮肤受损等并发症发生率;测量治疗前及治疗2、4、8、12、24、48 h的肛温;评估治疗1周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电话随访患者治疗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方法和时间对FbgC、APTT、PT及PLT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对FbgC、APTT、PT及PLT主效应均不显著(P>0.05)。应用降温装置组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皮肤受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7)。治疗方法和时间对肛温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对肛温主效应均显著(P<0.05);其中应用降温装置组治疗2、4、8、12、24、48 h的肛温均低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P<0.05)。治疗1周后应用降温装置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治疗具有快速且稳定的降温效果,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降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静脉输液装置 中枢性高热 降温效果 专利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管并发中枢性高热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建英 沈晓明 马云枝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841-842,共2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管并发中枢性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的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醒脑静注射液配合物理降温,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降温及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8%,...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管并发中枢性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的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醒脑静注射液配合物理降温,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降温及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有效降低急性脑血管并发中枢性高热,有助于意识恢复及预防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急性脑血管病 中枢性高热
下载PDF
中枢性发热的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士海 单爱军 王进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3期173-175,共3页
中枢性高热(central hyperthermia,CHT)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合并症,由于其是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因此单纯退热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目前认为,对于CHT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为物理降温,本文主要就CHT患者物理降温分类及具体方法作一综... 中枢性高热(central hyperthermia,CHT)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合并症,由于其是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因此单纯退热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目前认为,对于CHT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为物理降温,本文主要就CHT患者物理降温分类及具体方法作一综述,同时对低温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进行阐述,改善颅脑损伤合并CHT的临床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高热 治疗 护理 脑损伤
下载PDF
中枢性高热患者耳温测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海新 刘风青 杨桂华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8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中枢性高热患者耳温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应用电子冰帽降温的脑血管疾病中枢性高热患者,每2小时观察记录患者同侧耳温及腋温的变化,并比较其降温效果。结果同一患者耳温测量值显著高于同侧腋温(P<0.05);应用冰帽后的... 目的探讨中枢性高热患者耳温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应用电子冰帽降温的脑血管疾病中枢性高热患者,每2小时观察记录患者同侧耳温及腋温的变化,并比较其降温效果。结果同一患者耳温测量值显著高于同侧腋温(P<0.05);应用冰帽后的降温效果比较,耳温显著优于腋温,以6h内下降最明显(P<0.05,P<0.01)。结论耳温测量能较早地反映脑血管疾病中枢性高热患者降温时的脑温变化,且操作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中枢性高热 腋温 耳温
下载PDF
中枢性高热患者静滴低温液体降温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姚梅琪 高雅文 刘蒙娜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9年第1期9-10,共2页
为了探讨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方法,对30例在接受物理或药物降温后体温仍高于39℃的中枢性高热患者,静脉滴注低温液体,液温0~10℃,40~60gt/min进行降温。结果:降温有效率达100%,降温前后体温差经统计学检验,... 为了探讨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方法,对30例在接受物理或药物降温后体温仍高于39℃的中枢性高热患者,静脉滴注低温液体,液温0~10℃,40~60gt/min进行降温。结果:降温有效率达100%,降温前后体温差经统计学检验,P<005。提示静脉输注低温液体对中枢性高热有显著疗效。护理要点:掌握适应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确定液温、液量,适时对症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高热 低温液体 静脉滴注 护理 发热
下载PDF
中央轴空病患者畸形矫正术中的恶性高热风险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士文 马维娅 +1 位作者 于生元 沈定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5期427-428,共2页
目的探讨中央轴空病患者骨、关节畸形的发生情况,以及在畸形矫正术中的恶性高热风险。方法回顾分析28例中央轴空病患者临床及肌纤维钙离子致钙离子释放试验资料。结果22例出现明确的肢体肌无力,6例无临床症状;21例伴有骨和/或关节畸形,... 目的探讨中央轴空病患者骨、关节畸形的发生情况,以及在畸形矫正术中的恶性高热风险。方法回顾分析28例中央轴空病患者临床及肌纤维钙离子致钙离子释放试验资料。结果22例出现明确的肢体肌无力,6例无临床症状;21例伴有骨和/或关节畸形,其中伴关节挛缩11例,关节脱位9例,脊椎侧凸12例,脊椎前弯5例,胸廓畸形1例。10例患者有畸形矫正的手术史,6例在手术麻醉中发生恶性高热或可疑恶性高热发作。8例患者经钙离子致钙离子释放试验检查诊断为恶性高热易患者。结论骨、关节畸形在中央轴空病中很常见,在畸形矫正术中有很高的恶性高热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轴空病 恶性高热 畸形矫正
下载PDF
智能降温仪与传统物理降温治疗中枢性高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2
作者 区秀凤 卢瑞梅 赵爱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3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智能降温仪与传统物理降温在颅脑损伤所致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颅脑损伤并高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物理降温,观察组... 目的探讨智能降温仪与传统物理降温在颅脑损伤所致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颅脑损伤并高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物理降温,观察组采用智能降温仪降温。监测两组体温情况;评估降温疗效;比较两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体温反弹例数。结果观察组降温后2 h,6 h,12 h,24 h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早于对照组,体温反弹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降温仪治疗中枢性高热效果满意,能够快速、安全降温,有利于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高热 智能降温仪 物理降温 体温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疗法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美霞 黄欢雪 +2 位作者 梁惠冰 李颖阳 吴丽霞 《现代护理》 2004年第7期597-598,共2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疗法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美国FCM的TEMET1 0 0 0型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治疗系统对 80例各类晚期恶性肿瘤及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全身热疗 ,观察经 1 2 0min高温 (4 2 .5℃ ...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疗法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美国FCM的TEMET1 0 0 0型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治疗系统对 80例各类晚期恶性肿瘤及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全身热疗 ,观察经 1 2 0min高温 (4 2 .5℃ )平台期后 ,患者出现的相关中枢神经统系异常的临床表现 ,并通过动物实验 ,观察治疗高温 (4 2 .5℃ )下脑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结果 共有1 8例 (占 2 2 .5 % )患者在术后出现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临床表现 ;动物实验病理结果表现为神经元细胞的水肿 ,经过 2 4~ 4 8h后都可恢复。结论 全身热疗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是轻微的、可逆的。加强做好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疗法 中枢神经系统 护理
下载PDF
射频热疗中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测温的可行性研究
14
作者 范娟 牛雪梅 吴敬波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3939-3942,共4页
目的:通过套有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传感器与未套管的传感器对水温、体模中心温度和恶性肿瘤病人热疗中盆、腹腔温度的测量进行相关的对比及鉴定实验。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腹腔测温有无影响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热... 目的:通过套有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传感器与未套管的传感器对水温、体模中心温度和恶性肿瘤病人热疗中盆、腹腔温度的测量进行相关的对比及鉴定实验。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腹腔测温有无影响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热传导性进行鉴定,后分别对保温杯中不同温度的水、加热体模中心温度和恶性肿瘤病人盆、腹腔温度的测量来鉴定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传感器测温有无影响。结果: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内、外两传感器的传感头通过45℃-36℃的温度梯度场时的温度读数差在0.1℃以内;水温测量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3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模射频加热后中心温度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声哆0.05);盆、腹腔射频热疗中温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个别时间范围、个别测温点上有较大的测温误差。结论:在45℃~36℃的温度梯度场内,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的热传导影响可忽略不计;射频加热区域有引流管时,并不影响其治疗的安全性;恶性肿瘤盆、腹腔射频加热时,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传感器测温无明显影响,在个别时间范围、个别测温点上有较大误差可能与热场分布、磁场方向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疗法 温度记录法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热射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袁睿 杨萌萌 +2 位作者 张宇 刘时飞 康红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004-1007,F0003,共5页
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指严重危及生命的致死性中暑,大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功能损伤。高热、炎症反应、热应激等是导致CNS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也是导致H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了解HS的CNS损伤的发病... 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指严重危及生命的致死性中暑,大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功能损伤。高热、炎症反应、热应激等是导致CNS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也是导致H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了解HS的CNS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有助于提高对HS疾病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救治,从而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中枢神经系统 中暑
下载PDF
溴隐亭在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建国 王永生 贾卓鹏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溴隐亭在颅脑损伤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颅脑损伤合并中枢性高热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吸氧、神经营养保护、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发热时给予冰块... 目的探讨溴隐亭在颅脑损伤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颅脑损伤合并中枢性高热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吸氧、神经营养保护、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发热时给予冰块、酒精擦拭等物理降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或鼻饲溴隐亭治疗,剂量2. 5 mg/次,2次/d,持续使用5 d,如停药后仍有高热,继续追加使用。两组患者均分别于降温当日、3 d、5 d时依颅内压监测仪或腰椎穿刺术测定颅内压。结果治疗组21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停药后出现反弹,继续给药后可控制;治疗组降温有效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组及时控制体温后,高颅内压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溴隐亭在颅脑损伤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降温作用有效,可有效降低体温进而降低颅内压力,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隐亭 颅脑损伤 中枢性高热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仪在ICU脑出血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尹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7期49-52,共4页
目的 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脑出血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仪治疗的效果。方法 60例ICU脑出血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比组患者采取一般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比组基础上... 目的 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脑出血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仪治疗的效果。方法 60例ICU脑出血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比组患者采取一般治疗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比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治疗前后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0.5、1、2、72 h,两组患者的体温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体温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为(115.55±4.29)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比组的(125.85±3.2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为(74.02±2.23)mm Hg,低于对比组的(80.96±2.7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20、30 d,观察组患者的ESS评分分别为(77.56±3.86)、(88.02±3.73)、(93.56±3.46)分,均高于对比组的(65.23±3.52)、(75.95±3.84)、(84.02±2.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30),显著低于对比组的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脑出血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仪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温,控制患者血压,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脑出血 术后中枢性高热 亚低温治疗仪
下载PDF
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治疗中枢性高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聂晶 孙艳 +2 位作者 钟瑞霞 陈花英 任晋宏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SY-1000型输液降温仪)对中枢性高热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治疗的中枢性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或家属意愿进行分组,同意采用新型低温静脉输...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SY-1000型输液降温仪)对中枢性高热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治疗的中枢性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或家属意愿进行分组,同意采用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的35例为仪器组,另选择同期采用常规降温的3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静脉输注4℃液体,仪器组在仪器辅助下静脉输注4℃液体。对两组患者的体温进行动态监测,当体温降至38℃时停止降温。比较两组体温降至38℃所需时间、降温有效率及各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体温降至38℃所需时间为(6.44±0.77)h,显著长于仪器组的(4.47±0.8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降温率57.14,%,显著低于仪器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2.86%)明显低于对照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律失常、凝血异常及皮肤冻伤间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仪器组寒战发生率仅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降温装置对中枢性高热患者降温速度和降温有效率更佳,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高热 低温静脉输液装置 物理降温 降温效果
下载PDF
上肢康复训练联合微波热疗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乳腺癌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春红 封旭光 +1 位作者 王晓喜 尹长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训练联合微波热疗对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后静脉血流及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训练联合微波热疗对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后静脉血流及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上肢康复训练联合微波热疗干预。比较2组置管前后腋静脉血流速(Vmax)、单位时间平均血液流速(TMFV)、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同时比较2组血栓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后21、28 d腋静脉Vmax和腋静脉TMF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置管28 d后,观察组PT、APTT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上肢康复训练联合微波热疗能够增加乳腺癌PICC患者腋静脉血流量,改善血液凝血指标水平,降低血栓发生率,且不增高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训练 微波热疗 乳腺癌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静脉血流 血栓
下载PDF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2-74,共3页
目的初步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 28例28眼CSC行TTT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眼底荧光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变化。结果 28眼CSC经TTT治疗后,患者黄... 目的初步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 28例28眼CSC行TTT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眼底荧光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变化。结果 28眼CSC经TTT治疗后,患者黄斑水肿减轻或吸收,FFA显示渗漏停止或减少,视力明显提高。结论 TTT治疗CSC有效,但还需要更多的病例来评价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 高温 诱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