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元核抗原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不同表达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新红 段丽 +3 位作者 曹荣 江山 赵钢 饶志仁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1-385,共5页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神经元核抗原(NeuN)的表达。方法正常成年SD大鼠5只,常规固定,恒冷箱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尼氏染色。结果NeuN在成年大鼠CNS神经元有4种表达:大部分神经元(大脑皮质、基底核、脊髓背角...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神经元核抗原(NeuN)的表达。方法正常成年SD大鼠5只,常规固定,恒冷箱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尼氏染色。结果NeuN在成年大鼠CNS神经元有4种表达:大部分神经元(大脑皮质、基底核、脊髓背角等)有明显表达;部分神经元为中等表达(三叉神经脊束核、下丘脑室旁核等);部分神经元为弱表达(孤束核、蓝斑等);而有些核团神经元缺乏NeuN的表达(视上核、弓状核、迷走神经背核等)。结论中枢神经系统不同区域或核团的神经元NeuN的表达程度不同,有的区域或核团神经元缺乏NeuN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核抗原 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慢性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厌恶模型杏仁中央核蛋白激酶A表达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宋秀花 李文强 +4 位作者 冯玉芳 张景丹 石玉中 张瑞岭 李毅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28-331,389,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建立前后、消退后及重建后,与成瘾密切相关的脑区杏仁中央核(CeA)内蛋白激酶A(PKA)蛋白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探讨阿片依赖戒断后厌恶动机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①将雄性SD大... 目的:分析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瘾戒断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建立前后、消退后及重建后,与成瘾密切相关的脑区杏仁中央核(CeA)内蛋白激酶A(PKA)蛋白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探讨阿片依赖戒断后厌恶动机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①将雄性SD大鼠分为实验组(慢性吗啡注射+纳洛酮催瘾组,MN),对照组(慢性吗啡注射+生理盐水催瘾组,MS),慢性生理盐水注射+纳洛酮催瘾组,SN),每组24只。采用慢性吗啡注射(10 mg/kg,BID,ip)后给予一次纳洛酮(0.3 mg/kg)催瘾注射(同时与条件性位置训练箱搭配)建立大鼠CPA模型。②在CPA建立前后、消退后及重建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eA内PK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N组在CPA建立前后、消退后及重建后CeA内PKA的蛋白表达出现适应性变化(P<0.05),建立后(Day7,134.43±4.481,P<0.05),消退后(Day13,141.01±3.360,P<0.01)及重建后(Day14,137.18±40.330,P<0.05)PKA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建立前(Day5,124.48±6.722)。而MS组(P>0.05)和SN组(P>0.05)在CPA的各个时间点PKA的蛋白表达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①CeA内PKA蛋白的低表达导致的厌恶的中枢状态,可能是CPA建立的关键的神经机制。②CeA内PKA的适应性变化可能是物质依赖戒断后CPA相关神经可塑性变化的重要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性位置厌恶 蛋白激酶A 杏仁中央核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水稻中央细胞发育期间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向东 卢永根 +1 位作者 徐是雄 徐雪宾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1-16,共6页
本文通过透射电镜对水稻受精前胚囊中央细胞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八核胚囊形成后很快就进行细胞化形成7个细胞,其中刚形成的中央细胞由1个大液泡、2个极核(珠孔端和合点端各1个)和一些含有丰富细胞器的胞质... 本文通过透射电镜对水稻受精前胚囊中央细胞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八核胚囊形成后很快就进行细胞化形成7个细胞,其中刚形成的中央细胞由1个大液泡、2个极核(珠孔端和合点端各1个)和一些含有丰富细胞器的胞质组成。中央细胞以后的发育主要是极核的发育和极核周围胞质的变化。极核发育经历以下过程:a.2个核都膨大呈“椭圆”形。核周围胞质呈不对称分布。b.2个核分别向胚囊中央移动并相互靠近。之后2个极核调整排列方式,由纵排(即与胚囊纵轴平行)变成横排。此时期有细胞质“桥”联结珠孔端卵器、2个极核和合点端反足细胞器。c.横排的极核移向卵器,并排列于卵细胞之上。此时胚囊未明显膨大,但极核相靠近的两边核膜有许多处已形成“融合桥”,核周围的胞质也起较大的变化,如质体内淀粉消失和光面内质网增加等。极核进一步发育直至胚囊成熟期间,极核排列方式及其周围胞质组成未观察到明显的变化,但胚囊体积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胚囊发育 中央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论大城市多中心发展模式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光荣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7,共5页
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数量日益增多的大城市面对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多中心发展模式是实现大城市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单中心集中发展转向多中心发展模式,是我国大城市发展中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大城市 草中心集中发展模式 多中心发展模式
下载PDF
豆纹动脉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管勇 吕少平 +2 位作者 李朗 孙俊 余发昌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0年第2期73-79,共7页
目的 :了解豆纹动脉的来源与分布。方法 :显微解剖结合厚片迭加观测 4 0侧人类大脑半球。结果 :4 0侧大脑半球共有豆纹动脉 2 60条 ,平均每侧半球 6.50± 3.31条 ,区分为近侧、中间和远侧三群。它们分别起自大脑中动脉根部、主干或... 目的 :了解豆纹动脉的来源与分布。方法 :显微解剖结合厚片迭加观测 4 0侧人类大脑半球。结果 :4 0侧大脑半球共有豆纹动脉 2 60条 ,平均每侧半球 6.50± 3.31条 ,区分为近侧、中间和远侧三群。它们分别起自大脑中动脉根部、主干或其皮质支。分布于外囊、内囊和基底核的不同部位 ,但彼此有重叠。依其在前穿支的穿入部位 ,又可分为内侧、外侧和中间三组。结论 :豆纹动脉恒定地参与尾核头背外侧部的血供 ,而且从其起源、穿入部位和分布来看 ,传统的内侧群应分为近侧群和中间群 :前者参与内侧组血管并分布于苍白球和内囊膝 ;后者参与外侧组血管并分布于壳的前极、内囊前肢及尾核头背外侧部。由于豆纹动脉的发出部位是动脉瘤的好发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纹动脉 基底核 显微解剖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艳红 赵晓冬 +2 位作者 洪菲 许铖 宋磊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1期1627-1628,共2页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在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4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康复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在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4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康复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疗法,对两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及Gesell发育量表动作能之发育商(DQ)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57.14%),治疗后DQ评分观察组[(84.91±7.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97±5.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 小脑核 中枢性协调障碍 婴幼儿
下载PDF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3
7
作者 陆玉麒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8-476,共9页
自古典区位论开创空间结构分析的先河 ,空间学派已成为现代地理学的四大学派之一。从理论上考察 ,归根到底是由地理学的特性 ,即区域性所决定的。区域性决定了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但区域性本身与理论模型的提炼确实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冲突... 自古典区位论开创空间结构分析的先河 ,空间学派已成为现代地理学的四大学派之一。从理论上考察 ,归根到底是由地理学的特性 ,即区域性所决定的。区域性决定了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但区域性本身与理论模型的提炼确实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冲突。因此 ,从区域性中剥离出空间性 ,就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模型提炼的前提。然而 ,仅有空间性并不解决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全部问题。可以认为 ,正确协调空间与区域的关系是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地理学界一方面已有数十年的实证分析积累 ,另一方面也充分意识到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在空间结构模型的归纳与提炼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对此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 ,对今后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领域、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认为空间结构模型、空间思维、分析技术、区域应用等 ,构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四大领域。参照自然地理学空间结构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认为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的提炼可在水平至垂直谱系、空间至区域谱系等两个基本层面上展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学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空间结构 中心地学说 点轴理论 双核结构模式
下载PDF
松果体、中枢核团与淋巴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昼夜节律
8
作者 童建 秦立强 朱金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松果体、中枢核团视交叉上核(SCN)和中缝背核(DR)与外周淋巴细胞之间昼夜节律的联系和传递关系。方法在标准的光照条件下,测定中枢和外周第一信使褪黑素(MT)、第二信使cAMP和cGMP的昼夜节律。结果在小鼠松果体和血清中... 目的探讨松果体、中枢核团视交叉上核(SCN)和中缝背核(DR)与外周淋巴细胞之间昼夜节律的联系和传递关系。方法在标准的光照条件下,测定中枢和外周第一信使褪黑素(MT)、第二信使cAMP和cGMP的昼夜节律。结果在小鼠松果体和血清中,MT含量的昼夜节律峰值位于黑暗中期,而各组织中cAMP/cGMP比值的节律峰值却位于光照中期,呈现相互倒置的位相关系。各组织中cAMP/cGMP比值的昼夜节律的峰值分别为:松果体,-155.82°(CT10 :23);SCN,-166.30°(CT10:54);DR,-179.16°(CT11:56);血清,-186.66°(CT12:27);淋巴细胞,-188.00°(CT12:32)。结论依据cAMP/cGMP峰值出现的昼夜时间先后,由中枢向外周淋巴细胞的信息传递按照松果体→SCN→DR→血液→淋巴细胞的顺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 视交叉上核 中缝背核 淋巴细胞 信息传递
下载PDF
电刺激猫杏仁中央核对丘脑后核内脏大神经单位诱发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沙磊 黄品杰 +1 位作者 丁伟 滕国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5期340-343,共4页
以猫丘脑后核群内脏大神经单位诱发放电为内脏痛指标,研究杏仁中央核在抑制内脏痛中的作用。杏仁中央核与丘脑后核间存在一条多突触神经通路。电刺激杏仁中央核对内脏痛放电的抑制作用,是经由该通路的竞争抑制及其某些体液性因素实现的。
关键词 杏仁中央核 内脏大神经 放电
下载PDF
电刺激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对猫丘脑后核群内脏痛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敏范 朱启文 滕国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9-180,186,共3页
目的 :研究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 :以电刺激内脏大神经在丘脑后核群诱发的单位放电作为内脏痛指标 ,应用细胞外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及条件 -检验刺激技术 ,研究电刺激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对内脏痛放... 目的 :研究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 :以电刺激内脏大神经在丘脑后核群诱发的单位放电作为内脏痛指标 ,应用细胞外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及条件 -检验刺激技术 ,研究电刺激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对内脏痛放电的影响。结果 :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对丘脑后核群内脏痛放电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 ,抑制作用形式可分为即时抑制、延迟抑制及持续抑制。纳洛酮可拮抗中央中核的抑制作用。结论 :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参与内脏痛的调制 ,主要为抑制内脏痛 ;中央中核的抑制作用强于中央外侧核的抑制作用 ;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参与中央中核对该内脏痛的抑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痛 纳洛酮 中央中核 中央外侧核 丘脑后核群 内脏大神 电刺激
下载PDF
中央内侧丘脑核中NMDA受体参与丙泊酚致意识消失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益 罗竺欣 +2 位作者 王袁 段自坤 李佳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739-74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央内侧丘脑核(CMT)中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在全身麻醉意识消失中的作用。方法 60只大鼠微注射模型随机均分为4组:NMDA10 mmol/L组、NMDA20 mmol/L组、NMDA40 mmol/L组及对照组(C组),丙泊酚麻醉后分别于前3组CMT内微... 目的探讨中央内侧丘脑核(CMT)中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在全身麻醉意识消失中的作用。方法 60只大鼠微注射模型随机均分为4组:NMDA10 mmol/L组、NMDA20 mmol/L组、NMDA40 mmol/L组及对照组(C组),丙泊酚麻醉后分别于前3组CMT内微量泵注10、20和40 mmol/L的NMDA以及等体积生理盐水(C组)。观察微注射后自主体动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并通过组织学对微注射位点进行定位。结果当注射位点在CMT中时,与C组相比,各浓度NMDA组大鼠麻醉后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其中NMDA20mmol/L与40 mmol/L组恢复时间短于NMDA10 mmol/L组,且NMDA20 mmol/L与40 mmol/L组大鼠麻醉中自主体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均P<0.05)。当注射部位在CMT外时,各浓度NMDA组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注射部位在CMT内者(P<0.05),而各组间比较自主体动发生率与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MT中的NMDA受体参与了丙泊酚所导致的全身麻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全身 丘脑中央核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二异丙酚 中央内侧丘脑 NMDA受体 意识消失 脑区微注射
下载PDF
大鼠大脑皮层、杏仁中央核和黑质网状带向脑干面口部运动核及其周围区域的分支投射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云庆 施际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15,共1页
用荧光素双标记技术观察了大鼠大脑皮层、杏仁中央核和黑质网状带向下位脑干面口部运动核及其周围区域的分支投射。将FastBlue(FB)和DiamidinoYellow(DY)分别注入两侧脑干面口部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 用荧光素双标记技术观察了大鼠大脑皮层、杏仁中央核和黑质网状带向下位脑干面口部运动核及其周围区域的分支投射。将FastBlue(FB)和DiamidinoYellow(DY)分别注入两侧脑干面口部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左侧两个不同脑干面口部运动核、左侧和右侧两个不同胞干面口部运动核及其周围区域后,大脑皮层的FB/DY双标神经元占FB单标、DY单标和FB/DY双标神经元总数的14.8%~34.1%,杏仁中央核和黑质网状带的FB/DY双标神经元分别占标记神经元总数的48.1%~70.3%和25.4~35.8%。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是主理咀嚼、吞咽、吸吮、表情和发声等复杂活动的运动神经元所在地,上述区域发出的轴突对这些运动核及其周围区域的分支支配,对面口部的横纹肌活动的精细调控和协调,可能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层 杏仁中央核 黑质网状带 面口部 运动核
下载PDF
大鼠外侧丘系核GABA能免疫阳性神经元向下丘的投射
13
作者 李佩英 岳毅刚 +2 位作者 骆耐香 陆明深 张德兴 《华夏医学》 1999年第6期651-654,共4页
用HRP逆行追踪结合抗GABA的免疫细胞化学双标记法对外侧丘系核(NLL)向下丘中央核(ICC)的GABA能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双侧外侧丘系背侧核(DNLL)及同侧外侧丘系中间核(INLL)和外侧丘系腹侧核(VN... 用HRP逆行追踪结合抗GABA的免疫细胞化学双标记法对外侧丘系核(NLL)向下丘中央核(ICC)的GABA能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双侧外侧丘系背侧核(DNLL)及同侧外侧丘系中间核(INLL)和外侧丘系腹侧核(VNLL)均可见到大量HRP单标,GABA单标及HRP/GABA 双标细胞。其中HRP/GABA双标细胞在同侧VNLL最多(41% ),同侧INLL为21% ,同侧DNLL为8% ,对侧DNLL为29% ,各亚核双标细胞占投射神经元的比例:同侧VN-LL为70% ,同侧INLL为63% ,同侧DNLL为51% ,而对侧DNLL为75% 。对侧INLL及VNLL未见HRP单标及HRP/GABA双标细胞。以上结果表明,双侧DNLL、同侧INLL和VNLL存在着大量向ICC投射GABA能神经元。本研究提示NLL通过GABA能投射向IC施加抑制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中枢 下丘 外侧丘系核 GABA能投射 大鼠
下载PDF
电刺激束旁核、中央外侧核对猫丘脑后核群内脏痛放电影响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江敏 吴敏范 朱启文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 :研究束旁核、中央外侧核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以电刺激内脏大神经在丘脑后核群诱发的单位放电作为内脏痛指标 ,应用细胞外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及条件 检验刺激技术 ,研究电刺激束旁核、中央外侧核对内脏痛放电的影响... 目的 :研究束旁核、中央外侧核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以电刺激内脏大神经在丘脑后核群诱发的单位放电作为内脏痛指标 ,应用细胞外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及条件 检验刺激技术 ,研究电刺激束旁核、中央外侧核对内脏痛放电的影响。结果 :束旁核、中央外侧核对丘脑后核群内脏痛放电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 ,抑制作用形式分为即时抑制、延迟抑制及持续抑制。结论 :束旁核、中央外侧核参与内脏痛的调制 ,主要为抑制内脏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痛 束旁核 中央外侧核 丘脑后核群 内脏大神经
下载PDF
大鼠中央杏仁核-卵圆核投射神经元的免疫细胞化学特征——荧光金逆行追踪结合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研究
15
作者 韩中胜 鞠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1-156,I003,共7页
本实验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全身麻醉下将荧光金水溶液注入一侧终纹床核群卵圆核区域,在同侧中央杏仁核看到大量逆行标记细胞。将此切片分别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神经降压素、甲-脑啡肽和胆囊收缩素抗血清孵育,再用FITC结... 本实验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全身麻醉下将荧光金水溶液注入一侧终纹床核群卵圆核区域,在同侧中央杏仁核看到大量逆行标记细胞。将此切片分别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神经降压素、甲-脑啡肽和胆囊收缩素抗血清孵育,再用FITC结合的羊抗兔IgG温育,结果在中央杏仁核范围内,看到数量不等的荧光金逆行标记细胞,分别被上述4种神经肽免疫血清标记。本组实验结果表明,中央杏仁核有上述4种肽能神经元投射到终纹床核群的卵圆核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纹床核群 中央杏仁核 大鼠 免疫
下载PDF
卵圆核内CRF和N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向中央杏仁核投射——荧光金逆行追踪结合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研究
16
作者 韩中胜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用雄性Sp:ague-Dawley大鼠14只,分两组。第一组6只,将荧光金(FG)注入杏仁复合体,检查终纹床核群范围内逆行标记细胞的分布。结果发现,只有在FG注射到中央杏仁核(Ce)的动物,卵圆核(Ov)内才出现较多的标记细胞。第二组8只,选FG注入Ce且Ov... 用雄性Sp:ague-Dawley大鼠14只,分两组。第一组6只,将荧光金(FG)注入杏仁复合体,检查终纹床核群范围内逆行标记细胞的分布。结果发现,只有在FG注射到中央杏仁核(Ce)的动物,卵圆核(Ov)内才出现较多的标记细胞。第二组8只,选FG注入Ce且Ov有较多标记细胞的切片,分别用抗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Anti—CRF)和抗神经降压素(Anti—NT)兔血清孵育,冉用FITC—IgG(羊抗兔)血清温育,结果发现,Ov内的FG标记细胞中,部分亦呈现CRF或NT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提示,Ov内有CRF和NT能神经元投射到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纹床核群 卵圆核 中央杏仁核
下载PDF
电刺激杏仁中央核对猫丘脑后核群内脏痛觉诱发放电的抑制效应
17
作者 黄品杰 吴敏范 张肃 《沈阳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8-10,共3页
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方法和条件—检验刺激技术,观察分析杏仁中央核对猫丘脑后核群内脏痛觉诱发放电的调制作用和纳洛酮对该杏仁中央核调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杏仁中央核可明显抑制内脏痛,其抑制作用不被纳洛酮所拮抗。提示杏仁中央... 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方法和条件—检验刺激技术,观察分析杏仁中央核对猫丘脑后核群内脏痛觉诱发放电的调制作用和纳洛酮对该杏仁中央核调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杏仁中央核可明显抑制内脏痛,其抑制作用不被纳洛酮所拮抗。提示杏仁中央核对内脏痛的抑制作用不依赖于内源性阿片样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中央核 丘脑后核群 内脏大神经 内脏痛 纳洛酮
下载PDF
华北中部夏季气溶胶垂直分布及其与云凝结核和云滴转化关系的飞机观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义宇 郭学良 +4 位作者 金莲姬 李培仁 孙鸿娉 赵德龙 马新成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5-858,共14页
气溶胶的时空分布及其核化成云的转化过程是云降水物理研究的重点,也是气候变化中气溶胶间接效应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2013~2014年期间在华北中部山西地区开展的9架次夏季晴天和积云天气情况下的气溶胶、云凝结核(CCN)及云滴数浓度观测... 气溶胶的时空分布及其核化成云的转化过程是云降水物理研究的重点,也是气候变化中气溶胶间接效应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2013~2014年期间在华北中部山西地区开展的9架次夏季晴天和积云天气情况下的气溶胶、云凝结核(CCN)及云滴数浓度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气溶胶的垂直分布、谱分布、来源特征及其与云凝结核、云滴数浓度的转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气边界层逆温层结对气溶胶、CCN垂直分布有重要影响,不同天气条件下气溶胶谱型在低层差异较大而高层基本一致;垂直方向上CCN数浓度与气溶胶数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过饱和度0.3%条件下CCN比率(云凝结核/凝结核)与气溶胶有效直径呈线性关系;积云云下气溶胶与云滴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1.3x-616.3,拟合相关系数为0.96,气溶胶转化为云滴的比率可达到47%。在过饱和度0.3%条件下,云下CCN与云滴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1.6x-473.8,拟合相关系数也为0.96,CCN转化为云滴的比率可达到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云凝结核(CCN) 云滴数浓度 飞机观测 华北中部
下载PDF
The central black hole masses for the γ-ray loud blazars 被引量:6
19
作者 YANG JiangHe FAN JunHui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0年第10期1921-1927,共7页
The Large Area Telescope (LAT) on the Fermi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 (formerly GLAST) provides an increase in sensitivity and has detected rapid variability of gamma-ray sources.The variability time scales detected f... The Large Area Telescope (LAT) on the Fermi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 (formerly GLAST) provides an increase in sensitivity and has detected rapid variability of gamma-ray sources.The variability time scales detected from the gamma-ray loud blazars by LAT and EGRET,and gamma-ray luminosity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central black hole masses.In this work,we find that the lower limits of central black hole masses are in a range of (0.3-24)×107M⊙,which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by other authors.Our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other authors' results.Also,the Lorentz factor,Γ,and the propagation angle,θ,are obtained for 18 blazars for which superluminal motions are kn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galactic nuclei(AGNs) time scale central black hole mass Doppler factor
原文传递
针刺足三里穴对胃运动影响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谢燕东 杨琦 +2 位作者 王景杰 秦明 黄裕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19期3741-3743,共3页
针灸在中国已应用了2500多年,并且越来越广泛的被全世界的医患人员所接受,针刺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证实了针刺对胃运动具有良性双向调整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尤其是神经机制方面,... 针灸在中国已应用了2500多年,并且越来越广泛的被全世界的医患人员所接受,针刺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证实了针刺对胃运动具有良性双向调整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尤其是神经机制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进一步探讨。本文回顾了近些年来针刺足三里穴对胃运动影响神经机理的实验数据,并从中枢神经系统及中枢核团,外周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这三大方面综述针刺足三里对胃运动影响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胃运动 中枢核团 肠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