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牧区畜产品销售新渠道建设与优化探究
1
作者 刘小燕 图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203-205,225,共4页
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内蒙古按照“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思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聚焦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优质畜产品有效供给,在畜产品产量继续提升的同时,销售量也持续增加。草原牧区是内蒙古畜产品主要来源地,... 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内蒙古按照“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思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聚焦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优质畜产品有效供给,在畜产品产量继续提升的同时,销售量也持续增加。草原牧区是内蒙古畜产品主要来源地,在保障畜产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牧区畜产品在销售渠道环节存在问题,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足,可供牧户选择的便捷、稳定、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比较少,因而影响了畜产品竞争力和收益的提升。牧区畜产品营销需要更具有针对性,把产地市场与消费地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由“运牛羊”向“运肉”转变,缩短流通环节,最大程度降低销售成本。牧区畜产品销售渠道需向多元化、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销售渠道 畜产品 牧区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碰撞与共生——以保障牧草安全为视角
2
作者 其其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247-250,共4页
草原生态安全不仅关乎筑牢我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和民族地区绿色振兴的进程,也是全面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草原有生产和生态双重功能,草原生态保护有必要减少传统畜牧业对草地资源的过度依赖,但同时也要妥善解决... 草原生态安全不仅关乎筑牢我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和民族地区绿色振兴的进程,也是全面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草原有生产和生态双重功能,草原生态保护有必要减少传统畜牧业对草地资源的过度依赖,但同时也要妥善解决牧区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矛盾。应高度重视牧区牧草安全,整顿完善天然牧草生产和流通环节,有效降低牧民牧草支出和努力实现“人-草-畜”动态平衡是从根本上解决牧区草畜矛盾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在牧区顺利实施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牧区 生态保护 牧草安全 内蒙古
下载PDF
传统牧区草场纠纷演变特征及其化解机制研究——基于内蒙古典型牧区的调查
3
作者 其其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225-228,共4页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恢复社会各主体之间的正常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活动,也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传统牧区民间矛盾纠纷也呈现出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和常态化趋势,其中草场纠纷具有...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恢复社会各主体之间的正常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活动,也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传统牧区民间矛盾纠纷也呈现出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和常态化趋势,其中草场纠纷具有数量多、时间跨度长、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当前,牧区草场纠纷化解机制可分为官方体制和民间力量2个部分,但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方式和机制。应加快构建牧区基层法制化建设,结合民间力量和社会组织,采取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等措施有效预防和化解草场纠纷是牧区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 草场纠纷 化解机制 内蒙古
下载PDF
牧区边民生计方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内蒙古满都拉镇的田野调查
4
作者 巴责达 康岳豪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1期55-59,共5页
边民生计始终同国家发展与边疆稳定密不可分,是关乎全面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关键要素。内蒙古边境地区的满都拉镇作为我国对蒙开放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北疆安全、自然生态、能源资源、农畜产品、向北开放的前哨站。近年... 边民生计始终同国家发展与边疆稳定密不可分,是关乎全面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关键要素。内蒙古边境地区的满都拉镇作为我国对蒙开放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北疆安全、自然生态、能源资源、农畜产品、向北开放的前哨站。近年来,当地边民形成了以畜牧守边、口岸商铺、外来务工的多元生计方式,但因边境牧场生态脆弱、牧民思维滞后、地方人才稀缺、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影响,致使边民生计面临挑战,由此应落实禁牧政策,完善牧区合作社,推动边境贸易,改善基础设施,发展边境旅游,进而促进满都拉镇经济发展,提升边民福祉,维护边疆社会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边境牧区 边民 生计方式 满都拉
下载PDF
“千万工程”视角下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分析
5
作者 平延龙 《农业展望》 2024年第5期28-32,共5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千万工程”探索出了一条整治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对标“千万工程”经验成果,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人居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千万工程”探索出了一条整治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对标“千万工程”经验成果,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人居环境整治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建设资金和管护资金缺口较大等系列问题。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的发展理念,对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基于此,以农村牧区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运用“千万工程”发展理念解决问题,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拿出相关举措和对策,能够有力推动全区农牧民人居环境的改善,有效提升农牧民人居环境的舒适度,实现“千万工程”乡村建设“压舱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农牧区 人居环境 “千万工程” 整治与改善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6
作者 王永平 《环境与发展》 2024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内蒙古自治区因自身资源、地理环境等的特殊性,在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治理中面临许多挑战,如何加快改善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是下一步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内蒙古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对内蒙古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 内蒙古自治区因自身资源、地理环境等的特殊性,在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治理中面临许多挑战,如何加快改善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是下一步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内蒙古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对内蒙古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进行重点分析,提出增强农牧民环境治理主人翁意识,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适应性的对策,以加快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治理不断好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化乡村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农村牧区 生态环境治理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乡村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以扎鲁特旗东萨拉嘎查为例
7
作者 侯依林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期77-80,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治理内容与能力的内涵更加丰富,为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面对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深层结构性矛盾,内蒙古牧区开展的多元复合主体的治理模式是以“乡村有效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治理内容与能力的内涵更加丰富,为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面对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深层结构性矛盾,内蒙古牧区开展的多元复合主体的治理模式是以“乡村有效治理”推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中国特色牧区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为共建共治共享下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为我国牧区生态治理提供一种创新思路。该文以多元复合主体的治理结构为切入点,探讨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内在逻辑,提出以草场整合为合作基础,构建多元主体治理结构和互惠合作机制的乡村治理体系,对于保障草原生态保护、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牧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牧区 生态治理 乡村振兴 多元主体 治理模式
下载PDF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殉马习俗研究
8
作者 包曙光 代佳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37,共8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殉马遗存的考古发现,认为该地区春秋中晚期游牧经济的形成是殉马习俗开始流行的直接原因。受不同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导致殉马习俗在殉牲组合、殉马位置和摆放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明显的区... 本文系统梳理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殉马遗存的考古发现,认为该地区春秋中晚期游牧经济的形成是殉马习俗开始流行的直接原因。受不同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导致殉马习俗在殉牲组合、殉马位置和摆放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殉马与其使用人群的对应关系,反映了不同人群的生产分工、身份等级和社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南部 殉马习俗 农牧交汇
下载PDF
蒙东农牧交错区乡村聚落文化景观区划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飞 郭沁 段广德 《城市建筑》 2023年第5期27-29,49,共4页
以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区211个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文化景观解构框架分为自然环境、空间形态和社会文化3种类型和8种子类型,并利用ArcGIS 10.8进行可视化呈现;依据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里的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并结合内蒙古东部农... 以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区211个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文化景观解构框架分为自然环境、空间形态和社会文化3种类型和8种子类型,并利用ArcGIS 10.8进行可视化呈现;依据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里的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并结合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文化景观特征区的分区结果。结果显示:(1)东部农业文化主导型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区;(2)西部牧业文化主导型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区;(3)中部农牧交融文化主导型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区。3个不同文化主导的文化景观特征区验证了蒙东地区农牧文化兼并的属性,以期为当前我国大量的农牧交错区乡村聚落景观区划研究提供借鉴,为区域尺度的乡村聚落景观特征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聚类分析 文化景观 内蒙古 农牧交错区 乡村聚落
下载PDF
内蒙古人口老龄化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李亚静 刘艳 《现代农业》 2023年第4期23-26,共4页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化的必然发展趋势,其形势不可逆转,并对全球各个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带来挑战。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影响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乡村振兴的稳定实...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化的必然发展趋势,其形势不可逆转,并对全球各个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带来挑战。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影响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乡村振兴的稳定实现。作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内蒙古,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农村牧区适龄劳动力流失严重,老年人成为农牧业生产的中坚力量,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并影响了乡村振兴的稳步实现。对此,探讨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牧业经济带来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对促进内蒙古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供给 农村牧区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治理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依林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4期76-79,共4页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与牧区高质量发展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学界围绕牧区生态治理进行一系列颇具启示的研究,如人口流动下的牧区生态治理、平衡生态治理权力关系、生态治理政策绩效评价和牧区生态多元治理等方面,但对于草原生态治理...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与牧区高质量发展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学界围绕牧区生态治理进行一系列颇具启示的研究,如人口流动下的牧区生态治理、平衡生态治理权力关系、生态治理政策绩效评价和牧区生态多元治理等方面,但对于草原生态治理仍处在理论探讨阶段,尚未提出较成熟的牧区生态治理体系。展望未来,构建生态保护视野下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牧区生态治理统筹衔接的长效机制,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特色牧区现代化道路将是草原生态治理研究的重点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牧区 生态治理 乡村振兴 生态保护 多元主体
下载PDF
游牧生态智慧对草原牧区生态关系调控的启发——以内蒙古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祥 张嫩江 马成俊 《住宅科技》 2023年第3期51-56,共6页
国家实行草原禁牧、休牧政策的初衷是防治内蒙古草原退化、沙化,保护草原生态平衡,却导致生态保护与维护牧民福祉之间产生矛盾,变成牧民的经济负担。游牧生态智慧可以为调控“人-畜-草”生态关系提供启示。文章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视角,... 国家实行草原禁牧、休牧政策的初衷是防治内蒙古草原退化、沙化,保护草原生态平衡,却导致生态保护与维护牧民福祉之间产生矛盾,变成牧民的经济负担。游牧生态智慧可以为调控“人-畜-草”生态关系提供启示。文章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视角,重新思考草原牧区人、畜、草三者之间生态关系的问题本质与机理,并在游牧生态智慧的启发下,从生产方式和聚落形态两方面提出“人-畜-草”生态关系调整对策,以期为更智慧、更精细、更灵活的草原利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关系 生态智慧 启发与对策 内蒙古草原牧区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内蒙古牧区集体经济演化机制研究
13
作者 陶阳 特格西毕力格 《现代农业》 2023年第2期7-10,共4页
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牧区集体经济是集体经济在牧区具体化、本土化的表现,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是建立在草原生态经济基础上,具有有别于农耕区的独特功能和特征的经济形式。乡村振兴赋予了牧区新的时代任务,不断推动... 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牧区集体经济是集体经济在牧区具体化、本土化的表现,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是建立在草原生态经济基础上,具有有别于农耕区的独特功能和特征的经济形式。乡村振兴赋予了牧区新的时代任务,不断推动牧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意义非凡。本文从科技与文化、制度安排及结构、要素禀赋差异作为切入点深入剖析牧区集体经济的演化动能及演化趋势,指出要重视科技赋能、扎根民族文化、增强制度创设、寻求差异化筑牢竞争优势,从而因势利导地推动牧区集体经济迈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牧区集体经济 科技文化 制度结构 要素禀赋
下载PDF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农户生计资产与生计方式研究——以科右中旗双榆树嘎查为例 被引量:18
14
作者 斯琴朝克图 房艳刚 +1 位作者 王晗 徐凯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95-1103,共9页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采用统计分析和深度访谈法,将研究区293户农户按生计活动类型划为牧户(牛户、羊户、牛羊户和马户)、种植户和非农户,并按农户生计资产总值进一步划为高、中、低3个等级类型,进而分析了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农户的生计...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采用统计分析和深度访谈法,将研究区293户农户按生计活动类型划为牧户(牛户、羊户、牛羊户和马户)、种植户和非农户,并按农户生计资产总值进一步划为高、中、低3个等级类型,进而分析了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农户的生计资产与生计活动及方式的依存关系。研究发现:各类农户的生计资产均值差距明显,牧户最高,为0.37,种植户为0.25,非农户为0.21;牧户的劳动力、草场、牲畜、现金、贷款等资产均值最高,种植户的农机和耕地资产均值最高,非农户的社会资产均值最高。目前,半农半牧区的农户仍然以旱作种植业和草地畜牧业为主要生计,但农牧业生产均面临较大的资源环境压力;非农户只占15.3%,且面临非农就业机会不足、个人技能缺失、语言障碍和务农时间与用工季节的冲突。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户收入和改善农户生计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类型 生计资产 生计方式 双榆树嘎查 半农半牧区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政策的变迁与农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媛媛 盖志毅 马军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8,共4页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不同历史阶段的牧区政策变迁,进行了回顾和考察。牧区经济政策演变过程中包含着一定的规律性,即由只重视畜牧向重视草业发展,由注重经济目标向保护生态目标发展,由抓行业生产向多业全面综合发展、...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不同历史阶段的牧区政策变迁,进行了回顾和考察。牧区经济政策演变过程中包含着一定的规律性,即由只重视畜牧向重视草业发展,由注重经济目标向保护生态目标发展,由抓行业生产向多业全面综合发展、统筹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由单一畜牧业向二三产业并进整体发展。提出在未来牧区政策制定过程中,应进一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前瞻性、参与性、灵活性和农村政策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牧区政策 畜牧业 生态与经济 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内蒙古中部牧区雪灾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博 李小娟 胡卓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84-1987,共4页
针对内蒙古中部牧区,基于灾害学理论,使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多方面开展综合分析。通过雪草高度比、积雪持续时间和气温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及因子的绝对数值危险的大小得到雪灾的危险性;通过基础地理... 针对内蒙古中部牧区,基于灾害学理论,使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多方面开展综合分析。通过雪草高度比、积雪持续时间和气温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及因子的绝对数值危险的大小得到雪灾的危险性;通过基础地理数据中的草地载畜量、牲畜密度、GDP以及畜牧业产值等方面的因素,加权综合分析得到脆弱性;根据灾害学理论的危险性和脆弱性的作用关系通过组合对照的形式组合得到最终的雪灾风险等级。针对研究区2000年2月上旬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呼伦贝尔地区和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有较高的风险,这与灾情统计资料的描述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灾 风险 评估模型 内蒙古中部牧区
下载PDF
内蒙古中东部草原景观区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樊连杰 马生明 +2 位作者 岑况 郭志娟 艾金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7-1124,共8页
内蒙古中东部草原景观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但由于风成砂等的覆盖,导致常规地球化学勘查在该地区找矿中受到限制。在内蒙古东乌旗1017高地进行了土壤热磁组分测量、土壤细粒级组分测量和铁锰氧化物态测量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 内蒙古中东部草原景观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但由于风成砂等的覆盖,导致常规地球化学勘查在该地区找矿中受到限制。在内蒙古东乌旗1017高地进行了土壤热磁组分测量、土壤细粒级组分测量和铁锰氧化物态测量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有效地圈出地球化学异常,而且3种方法圈定的异常吻合程度很好。相比较而言,土壤热磁组分测量能够显著提高异常强度,有利于发现微弱的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显示出该方法在草原景观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热磁组分测量 土壤细粒级组分测量 铁锰氧化物态测量 草原景观区 内蒙古中东部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和祥 李和平 +1 位作者 郭克贞 佟长福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6-28,共3页
通过研究2001—200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的197项牧区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模式和运行管理情况得出:家庭灌溉饲草料地建设模式、集体开发建设模式和饲草料基地集约开发模式是适合于内蒙古牧区的三种比较成功的建设模式;根据工程产权归属... 通过研究2001—200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的197项牧区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模式和运行管理情况得出:家庭灌溉饲草料地建设模式、集体开发建设模式和饲草料基地集约开发模式是适合于内蒙古牧区的三种比较成功的建设模式;根据工程产权归属确定的国有管理或灌溉服务组织、联户集体经营、用水合作社、公司和牧户联合经营、单户或企业承包经营等多元化的管理形式有利于工程后期的管理和运行,适合内蒙古牧区的生产现状;同时也存在着建设难度较大、建设管理成本相对较高、配套资金制约工程建设标准、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牧区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和重建轻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牧区 节水灌溉 建设模式 运行管理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人口变动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包红霞 恩和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3,共5页
秦、汉农业移民的进入使内蒙古草原的人口形势开始发生变化,而从清末和民国时期起内蒙古人口数量才有了较大幅度的持续增长。建国后内蒙古牧区人口变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7年到1957年,人口增长主要以人口的自然增长为主;1958年到1... 秦、汉农业移民的进入使内蒙古草原的人口形势开始发生变化,而从清末和民国时期起内蒙古人口数量才有了较大幅度的持续增长。建国后内蒙古牧区人口变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7年到1957年,人口增长主要以人口的自然增长为主;1958年到1986年主要以特殊历史时期、特殊原因导致的人口的机械变动为主;1987年至今,根据为数不多的统计数据得出结论,牧区人口增长以人口的自然变动为主。以各种名目进入牧区的大量流动人口,由于其较长时期的居住及不同于牧区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生产方式,给牧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牧区 人口 草原
下载PDF
内蒙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基于乌审旗和鄂托克前旗的调查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启宇 张文秀 刘东伟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5-157,共3页
本文通过对内蒙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分析了内蒙牧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根据内蒙牧区的自然、经济情况提出了单户散居—家庭牧场模式、联户定居—联户牧场模式和移民新村—养殖小区模式等几种牧区新农村建设模式,并提... 本文通过对内蒙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分析了内蒙牧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根据内蒙牧区的自然、经济情况提出了单户散居—家庭牧场模式、联户定居—联户牧场模式和移民新村—养殖小区模式等几种牧区新农村建设模式,并提出了模式选择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模式 内蒙牧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