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轴突定向弥散和密度成像技术评估帕金森患者小脑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马东辉 刘存存 +3 位作者 黄小盼 王敏 谢超 王红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轴突定向弥散和密度成像(NODDI)对帕金森病患者小脑微结构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35例帕金森病患者且进行NODDI检查的为帕金森病组,选取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根据NODDI扫描结果获取相关参数取向弥散指数(ODI)、... 目的探讨利用轴突定向弥散和密度成像(NODDI)对帕金森病患者小脑微结构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35例帕金森病患者且进行NODDI检查的为帕金森病组,选取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根据NODDI扫描结果获取相关参数取向弥散指数(ODI)、细胞内体积分数(VIC)和各向同性隔室的体积分数(VISO)值,分析两组感兴趣区ODI、VIC及VISO值的组间差异,以ROC曲线评估相关参数对帕金森病是否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帕金森病患者左、右侧齿状核、小脑白质的VIC值,及左、右侧齿状核的ODI值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减低(P<0.05),帕金森病患者左、右侧小脑白质的ODI值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增加(P<0.05)。ROC曲线显示,齿状核左、右侧VIC诊断帕金森病患者的AUC为0.743、0.767,齿状核左、右侧ODI诊断帕金森病患者的AUC为0.891、0.694。结论NODDI可以反映帕金森病患者小脑微观结构的变化,其参数值可以作为帕金森病患者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轴突定向弥散和密度成像 齿状核 小脑白质
下载PDF
基于小脑通路的弥散磁共振成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常学斌 龚津南 +4 位作者 常鑫 李薪 史鸿儒 罗程 尧德中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小脑-大脑皮层通路的白质连接模式。方法于2015年10月-2016年4月通过电子科技大学校园网公开招募20名健康被试并采集所有被试的弥散磁共振(dMRI)数据,通过概率性示踪法重建出小脑-大脑皮层之间的白质纤维束通路,包括齿状核-红核... 目的探讨小脑-大脑皮层通路的白质连接模式。方法于2015年10月-2016年4月通过电子科技大学校园网公开招募20名健康被试并采集所有被试的弥散磁共振(dMRI)数据,通过概率性示踪法重建出小脑-大脑皮层之间的白质纤维束通路,包括齿状核-红核-丘脑-皮层(DTC)、额叶-脑桥-小脑(FPC)、顶叶-脑桥-小脑(PPC)、颞叶-脑桥-小脑(TPC)和枕叶-脑桥-小脑(OPC)。考察这些通路白质微结构的弥散参数,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度(MD)、横向扩散度(AD)和径向扩散度(RD)。利用配对t检验考察各个纤维束弥散参数的对称性。结果在20名被试中均成功追踪出5组白质纤维束。DTC和OPC的各个参数均显示为双侧对称;TPC和PPC的FA存在不对称性,左侧高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FPC和右侧PPC的RD值较对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散磁共振数据能有效重构小脑-大脑间的白质纤维束,作为小脑输出纤维(DTC)的弥散参数具有双侧对称性。而额叶、顶叶、颞叶向小脑的输入纤维均显示双侧不对称性,这可能反映了小脑参与大脑非运动功能的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磁共振 概率性示踪 小脑白质 弥散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