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ction of Intracranial Giant Cavernous Malformation: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1
作者 Vinicios Rivelli Da Fonseca Cleverson Martins Kill +3 位作者 Mariana Alcantara Hugo Fialho Leonnan De Sa Oliveira Lucidio Souza Filho 《Surgical Science》 2024年第2期28-35,共8页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are a rare and congenital vascular malformation that can present as a challenge in neurosurgical management. The term “giant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still does not have a c...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are a rare and congenital vascular malformation that can present as a challenge in neurosurgical management. The term “giant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still does not have a clear definition in the literature, with a wide variety of results. It is known, however, that there i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ize of the cavernoma and postoperative sequelae, especially in those with a size greater than 3 cm in its largest diameter. We present a case report of resection of a giant brain cavernoma measuring approximately 8 cm in its largest diameter, emphasizing on clinical presentation, diagnoses and postoperative evolution. Additionally, we performe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e subject, addressing the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diagnostic methods, treatment options, and prognosis associated with this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ernous Malformation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 Giant cavernous Malformation cavernous Hemangioma cavernous angioma cavernOMA Giant cavernoma
下载PDF
3D-TOF MRA及SWI对脑血管畸形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徐伟善 曲林涛 +1 位作者 徐希春 张建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465-1467,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脑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的的3D-TOF MRA及SWI磁共振表现,探讨3D-TOF MRA及SWI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4例血管畸形进行高场磁共振成像,并加扫3D-TOF MRA及SWI序列,其中26例海绵状血管瘤、18例动静... 目的:通过分析脑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的的3D-TOF MRA及SWI磁共振表现,探讨3D-TOF MRA及SWI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4例血管畸形进行高场磁共振成像,并加扫3D-TOF MRA及SWI序列,其中26例海绵状血管瘤、18例动静脉畸形。通过分析SW I和3D-TOF-MRA技术对脑血管畸形的显示情况,比较二者对脑血管畸形的检出率以及细微特征的鉴别能力等。结果:3D-TOF MRA可以清晰显示动静脉畸形的部位、大小、输入动脉的来源、输出静脉的去向等;海绵状血管瘤MRA检查均未见异常供血动脉,病灶内无异常流空信号。SWI可清晰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数目及范围较常规序列增大;SWI只能显示动静脉畸形迂曲的小静脉,但不能直观显示畸形血管团的全貌及输入动脉等粗大血管的情况。结论:3D-TOF MRA技术对于AVM之类高流速低阻力的血管畸形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价值,而SWI技术则对于海绵状血管瘤等小血管或低流速的血管畸形的显示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静脉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常规MRI与SWI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林燕 吴玉珍 +1 位作者 陈自谦 林晨阳 《东南国防医药》 2014年第5期476-478,526,共4页
目的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常规MRI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SWI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海绵状血管瘤的常规MRI及SWI影像资料,记录常规MRI T2WI... 目的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常规MRI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SWI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海绵状血管瘤的常规MRI及SWI影像资料,记录常规MRI T2WI、T1WI及SWI检出病灶数并测量最大病灶的大小。结果 18例海绵状血管瘤,T2WI检出病灶共25个,T1WI检出病灶共21个,SWI检出病灶共47个。T2WI和T1WI呈"爆米花"样高、低混杂信号,周围绕以低信号环或高信号环;SWI表现为明显低信号。SWI测得的病灶范围较T2WI、T1WI测得的范围大,且微小病灶显示多。但SWI测得的病灶大小与T2WI、T1WI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敏感成像对海绵窦血管瘤的显示优于T1WI、T2WI成像。结合常规磁共振成像及SWI,可更好地显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变范围及微小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磁敏感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诚 袁波 +1 位作者 刘胜 袁先厚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86-187,共2页
目的 :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 2 9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和癫痫发作 ,MRI有助于明确诊断。结论 :MRI是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最敏感的方法 。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治疗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小儿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特点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亚娟 苏晓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7期32-33,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脑海绵状血管瘤(CA)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小儿CA的MRI检查结果。结果4例患儿MRI具有明显特征性表现:MRI检查T1WI上为稍高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周围环绕低信号。结论MRI检查是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目的分析小儿脑海绵状血管瘤(CA)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小儿CA的MRI检查结果。结果4例患儿MRI具有明显特征性表现:MRI检查T1WI上为稍高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周围环绕低信号。结论MRI检查是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其可准确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和病灶内的出血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儿童
下载PDF
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1
6
作者 楼林 金晓 王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5期274-275,共2页
目的 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表现。方法 脑海绵状血管瘤58例全都作MRI检查,其25例曾作DSA和48例曾作CT检查。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表现。结果 脑海绵状血管瘤DSA常呈阴性,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欠缺,而MRI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目的 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表现。方法 脑海绵状血管瘤58例全都作MRI检查,其25例曾作DSA和48例曾作CT检查。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表现。结果 脑海绵状血管瘤DSA常呈阴性,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欠缺,而MRI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MRI对脑海绵状血管瘤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学 DSA CT MRI
下载PDF
3.0T磁共振不同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树 曹代荣 +3 位作者 吴小丽 熊美连 邢振 刘颖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3年第4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不同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经病理和/或3.0 T磁共振诊断的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均行T1WI、T2WI及SWI序列检查;DWI检查93例,增强扫描41例,颅脑MRA检查10例。分析临...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不同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经病理和/或3.0 T磁共振诊断的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均行T1WI、T2WI及SWI序列检查;DWI检查93例,增强扫描41例,颅脑MRA检查10例。分析临床症状及病灶的分布部位;使用盲法比较MRI各序列显示的病灶数目,观察每个病灶的大小、形态、信号特征以及合并静脉畸形等情况。结果 80例单发病例中,T1WI发现77个病灶,T2WI发现80个病灶,DWI(n=79)发现79个病灶,dark-fluid(n=77)发现76个病灶,SWI发现80个病灶;15例多发病例中,T1WI发现84个病灶,T2WI发现100病灶,DWI(n=14)发现121个病灶,dark-fluid(n=14)发现86个病灶,SWI发现210个病灶。经统计学检验,DWI-T1WI、DWI-T2WI、DWI-(dark-fluid)间病灶检出率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T1WI-T2WI、T1WI-(dark-fluid)、T2WI-(dark-fluid)间的病灶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41例增强扫描中,无明显强化31例,轻度强化5例,明显不均匀强化5例。10例行颅脑MRA扫描,病灶区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血管影。SWI发现11例合并静脉畸形;T1WI和T2WI能显示引流静脉4例,余7例显示不清;DWI(n=9)显示引流静脉4例,余5例显示不清。结论 SWI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及合并有静脉畸形的检出及显示有很好的应用价值;DWI对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检出率高于T1WI、T2WI及dark-fluid序列,对诊断海绵状血管瘤具有补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磁敏感加权成像 多发病灶 静脉畸形
下载PDF
T2^*加权血管成像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若伟 张海都 孔令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4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T2*加权血管成像(SWAN)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病理确诊的38例CCA患者的SWAN序列表现特征,比较SWAN序列与常规MR序列对CCA病灶诊断检出率的差异。结果:38例CCA患者,S... 目的:探讨T2*加权血管成像(SWAN)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病理确诊的38例CCA患者的SWAN序列表现特征,比较SWAN序列与常规MR序列对CCA病灶诊断检出率的差异。结果:38例CCA患者,SWAN序列共检出病灶153个,T1WI共检出88个病灶,T2WI共检出112个病灶,T1WI、T2WI和SWAN序列对脑内CCA病灶检出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CA在SWAN序列上表现为完全均匀低信号、"爆米花样"混杂高信号及边缘环绕低信号"铁环征"。结论:SWAN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敏感性高于常规MR序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T2^* 加权血管成像 脑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术中NBCA胶栓塞切除复杂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探讨
9
作者 徐厚池 姜宝英 +2 位作者 张玉海 徐风亮 秦玉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8Z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NBCA胶栓塞切除复杂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复杂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BCA胶栓塞切除25例为实验组,常规方法切除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全切率、出血率、脑水肿、清醒时间及并发症之间... 目的:探讨术中NBCA胶栓塞切除复杂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复杂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BCA胶栓塞切除25例为实验组,常规方法切除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全切率、出血率、脑水肿、清醒时间及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全部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NBCA胶栓塞可以显著提高复杂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CA胶 栓塞 脑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SW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宁 高峰 张军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7年第9期695-697,共3页
目的通过与MRI常规序列(T1WI、T2WI)的对比研究,探讨3.0T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28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行MRI常规序列扫... 目的通过与MRI常规序列(T1WI、T2WI)的对比研究,探讨3.0T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28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行MRI常规序列扫描及SWI扫描,分析比较病灶在各序列上的表现特征及检出率。结果 SWI对病灶检出率为100.0%,T2WI检出率为70.5%、T1WI检出率为55.7%。SWI序列对ICA病灶的检出明显优于常规T2WI、T1WI序列,病灶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MRI常规序列SWI在显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血管畸形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脑海绵状血管瘤:γ-刀治疗后的MRI表现
11
作者 邱大胜 孔祥泉 +1 位作者 徐海波 刘定西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γ刀治疗后的MRI表现,评价γ刀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资料与方法搜集脑海绵状血管瘤γ刀治疗患者36例,MRI随访24个月,分析γ刀治疗后病灶MRI征象及临床症状的演变。结果36例患者γ刀治疗后6个月,MRI示28例... 目的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γ刀治疗后的MRI表现,评价γ刀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资料与方法搜集脑海绵状血管瘤γ刀治疗患者36例,MRI随访24个月,分析γ刀治疗后病灶MRI征象及临床症状的演变。结果36例患者γ刀治疗后6个月,MRI示28例患者瘤周水肿增大,瘤体信号无明显变化,16例患者症状加重。γ刀治疗后12个月MRI示7例瘤体缩小及其信号减低,25例瘤周水肿增大,16例症状减轻;γ刀治疗后24个月MRI示19例瘤体缩小,26例瘤体信号减低,26例瘤周水肿缩小,其临床症状减轻。结论MRI可以准确地显示脑海绵状血管瘤γ刀治疗后脑部的病理演变及转归,与临床症状的演变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Γ-刀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静脉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对低流速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孙海成 盖风 +1 位作者 贾海龙 尉东涛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1期72-73,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氧水平依赖成像(VEN_BOLD)技术对海绵状血管瘤(CCA)和静脉血管畸形(CVM)之类低流速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磁共振扫描仪分析我院收治的39例患者64个低流速血管畸形病灶(37例CCA及5例C...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氧水平依赖成像(VEN_BOLD)技术对海绵状血管瘤(CCA)和静脉血管畸形(CVM)之类低流速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磁共振扫描仪分析我院收治的39例患者64个低流速血管畸形病灶(37例CCA及5例CVM,其中3例为合并症)的常规MRI序列及VEN_BOLD成像特点,比较常规MRI序列和VEN_BOLD对低流速脑血管畸形的检出率。结果低流速血管畸形在VEN_BOLD序列上的表现较具特征,CCA可呈典型的"铁环征"、"黑线结征"以及"黑点征",CVM则呈"根须样"和"辐轮状"征象;VEN_BOLD比常规MRI序列可检出更多的低流速血管畸形病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VEN_BOLD对于CCA、CVM等低流速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显著优势,VEN_BOLD序列可作为低流速脑血管畸形的重要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低流速脑血管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 静脉血管畸形
下载PDF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及其显微手术治疗
13
作者 刘寿堂 黄勤 +1 位作者 李连 韦红恩 《微创医学》 2008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技术。方法回顾分析6年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32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结果头痛、癫痫发作、局限性神经功能损害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临床表现;CT典型表现为脑实质内类... 目的分析总结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技术。方法回顾分析6年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32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结果头痛、癫痫发作、局限性神经功能损害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临床表现;CT典型表现为脑实质内类圆形或结节状稍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灶;MRI特征性表现为T1W I大部分呈等或稍高信号区,T2W I一般为不均匀高信号区,部分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环影。DSA多表现为无特征的乏血管病变。所有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并全切病灶,手术无死亡,效果满意。结论MRI是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最敏感的方法,对有症状者行积极的显微外科治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CT MRI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以癫痫起病的幕上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拯 谢延风 +4 位作者 石全红 但炜 詹彦 陆波 孙晓川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以癫痫起病的幕上脑海绵状血管瘤(CCA)的治疗方法及影响术后癫痫控制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以癫痫起病的幕上CCA患者76例,其中药物组(不愿接受手术者)25例,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显微手术组51例,显微... 目的探讨以癫痫起病的幕上脑海绵状血管瘤(CCA)的治疗方法及影响术后癫痫控制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以癫痫起病的幕上CCA患者76例,其中药物组(不愿接受手术者)25例,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显微手术组51例,显微手术切除病灶及致痫灶,术后继续抗癫痫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5年,按Engel分级评定疗效,Engel分级Ⅰ~Ⅱ级为疗效满意。结果显微手术组疗效满意45例(88.2%),药物治疗组癫痫疗效10例(40.0%),两组疗效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病程≤1年的患者术后疗效满意率明显高于癫痫病程〉1年的患者(P〈0.05)。结论以癫痫起病的幕上CCA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建议尽早手术治疗;影响术后癫痫控制率的因素为癫痫的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癫痫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8
15
作者 逄利博 李刚 +3 位作者 刘静 阎海波 丁伟 刘少春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3期5-6,9,共3页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全部患者行MRT1WI、T2WI序列扫描,11例增强扫描。结果41例共有52个病灶,均呈结节状或类圆形,1例7个病灶呈散在分布圆点形。3...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全部患者行MRT1WI、T2WI序列扫描,11例增强扫描。结果41例共有52个病灶,均呈结节状或类圆形,1例7个病灶呈散在分布圆点形。38个病灶T1WI、T2WI均呈高、低混合信号,3个病灶呈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5个病灶T1WI、T2WI均呈高信号,此46个病灶T2WI均见黑色低信号环影。6个病灶T1WI、T2WI均呈低信号,1例7个病灶T1WI、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脑海绵状血管瘤T1WI、T2WI显示信号多样,但具有特征性。MRI对多数脑海绵状血管瘤能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与癫痫(46例报告) 被引量:23
16
作者 刘海 王忠诚 +1 位作者 张伟 洪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1998-2003年在北京天坛医院顺序入院的72例幕上脑內篊嘧囱芰龌颊咧?46例伴有癫痫发作。详细记录和分析癫痫发作的临床类型和特点,同时给予手术和药物治疗。并对治疗... 目的探讨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1998-2003年在北京天坛医院顺序入院的72例幕上脑內篊嘧囱芰龌颊咧?46例伴有癫痫发作。详细记录和分析癫痫发作的临床类型和特点,同时给予手术和药物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46例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40例术前均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后27例发作次数减少,13例病情无改善。手术治疗后,癫痫均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伴发癫痫单纯通过药物控制效果不佳,而显微外科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癫痫 手术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致癫痫 幕上 抗癫痫药物治疗 显微手术治疗 北京天坛医院 癫痫发作
原文传递
脑海绵状血管瘤3.0T常规MRI与SWI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亚男 张体江 +5 位作者 刘衡 江林 廖大伟 张国明 朱克文 彭岚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4-468,共5页
目的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CA)常规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表现,评价SWI在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CA患者的常规MRI(T1WI、T2WI)、SWI资料。53例均行常规MRI、SWI,其中2例行MRI增强扫描。数据采用... 目的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CA)常规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表现,评价SWI在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CA患者的常规MRI(T1WI、T2WI)、SWI资料。53例均行常规MRI、SWI,其中2例行MRI增强扫描。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直径为数值型变量,用均数±标准差(x珋±s)描述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灶个数在Excel 2003做直方图描述。结果 T1WI检出病灶共55个,T2WI检出60个;15例表现为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38例在T1WI、T2WI上表现为网状高、低混杂信号,32例T2WI灶周具有典型"黑环征"。SWI检出病灶84个;53例SWI显示为单发或多发斑片状、结节状低信号。7例合并静脉畸形,表现为"水母头"样低信号或强化。SWI显示病变范围比T1WI、T2WI范围更大,微病灶显示更多。CA最大瘤体直径SWI与T1WI、T2W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较常规MRI能检出更多微小病灶,提高病灶显示率,在脑CA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畸形 脑海绵状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磁共振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与磁敏感成像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影像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石磊 曲林涛 +2 位作者 左玲莲 张胜利 刘晓芳 《中国综合临床》 2011年第11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脑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的的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磁共振表现,探讨3D-TOF-MRA与SWI对两种常见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4例血管畸形进行磁共振成像,并加扫3D... 目的通过分析脑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的的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磁共振表现,探讨3D-TOF-MRA与SWI对两种常见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4例血管畸形进行磁共振成像,并加扫3D-TOFMRA及SWI序列,其中26例海绵状血管瘤、18例动静脉畸形。分析比较二者对脑血管畸形的检出率以及细微特征的鉴别能力。结果3D-TOFMRA可以清晰显示动静脉畸形的部位、大小、输入动脉的来源、输出静脉的去向;海绵状血管瘤MRA成像未见明显供血动脉。SWI清晰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的数目及范围较常规序列增大;而且还能显示动静脉畸形迂曲的小静脉,但不能直观显示畸形血管团的全貌及输入动脉等粗大血管的情况。结论3D-TOFMRA技术对于动静脉畸形之类高流速低阻力的血管畸形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价值,而SWI技术则对于海绵状血管瘤等低流速小管径的血管畸形的显示具有明显的优势;二者联合可以提高脑血管畸形检出,减少漏诊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时间飞跃法 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动静脉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 比较影像学
原文传递
脑海绵状血管瘤的静脉血氧依赖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永远 曲林涛 徐希春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2期298-299,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氧水平依赖成像(VEN_BOLD)对脑海绵状血管瘤(C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35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常规磁共振图像及VEN_BOLD图像,通过与T1WI、T2WI以及时间飞跃法磁共振...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氧水平依赖成像(VEN_BOLD)对脑海绵状血管瘤(C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35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常规磁共振图像及VEN_BOLD图像,通过与T1WI、T2WI以及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OF-MRA)等序列对比观察,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信号特点以及VEN_BOLD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数目及范围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35例患者共发现47个脑海绵状血管瘤病灶。脑海绵状血管瘤在MRI各序列上的影像表现呈多样性,有5个脑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在常规T1WI及T2WI图像上未能显示;而TOF-MRA及VEN_BOLD序列却能显示全部47个脑海绵状血管瘤病灶。VEN_BOLD对脑海绵状血管瘤最大径的显示较其他各序列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N_BOLD对于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脑海绵状血管瘤(CCA)重要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氧水平依赖 磁共振成像 海绵状血管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