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佳坤 程凯 +3 位作者 朱晓晨 龚立冬 武晋廷 李嘉怡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73-379,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连续治疗6...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连续治疗6周。治疗6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C2~7Cobb角的变化情况,以及麦吉尔疼痛问卷简表(SF-MPQ)评分、血清疼痛因子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进行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C2~7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颈椎生理曲度C2~7Cobb角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椎疼痛SF-MPQ评分、SP、PGE2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颈椎疼痛SF-MPQ评分、SP、PGE2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IL-6、IL-1β、TNF-α、NF-κB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IL-6、IL-1β、TNF-α、NF-κB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6%(59/62),对照组为80.65%(50/6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患者症状复发率为5.71%(2/35),对照组为29.63%(8/27)。观察组患者症状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变异常颈椎生理曲度,并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症状复发风险,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颈夹脊穴 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生理曲度 白细胞介素6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基于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夹脊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旭霞 娄宏君 +1 位作者 王文韬 高曦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模型大鼠的作用效应,从Nrf2/ARE通路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电针组。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用手术方法将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模型大鼠的作用效应,从Nrf2/ARE通路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电针组。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用手术方法将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过的定量滤纸片放在C 8神经根腋下建立CSR型,假手术组仅暴露神经根,不放置滤纸片。造模完成后观察各组大鼠的疼痛行为表现、步态障碍评分和抓握能力评分,从造模后第4天开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以每日捆绑15 min,针刺组予以每日捆绑+针刺15 min,电针组予以每日捆绑+电针15 min。治疗结束后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或活力,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神经根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抗体Kelch样ECH相关蛋白(Keap1)和血红素氧合酶(HO-1)的表达。结果:针刺组和电针组大鼠疼痛行为表现、步态障碍和抓握能力改善程度和好转速度均优于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血清MDA的含量、SOD与GSH-PX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MDA的含量显著升高,SOD与GSH-PX的活性显著降低,并且神经根组织Nrf2与HO-1表达显著下降,Keap1表达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电针组大鼠血清MDA的含量明显降低,SOD的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PX的活性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根组织Nrf2与HO-1的表达显著上升,Keap1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针刺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血清MDA的含量明显升高,SOD与GSH-PX的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根组织Nrf2的表达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O-1的表达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eap1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可以改善CSR大鼠的步态障碍,减轻CSR大鼠的根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夹脊电针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上调Nrf2、HO-1的表达和下调Keap1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 电针 神经根型颈椎病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抗氧化反应元件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电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神经根保护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林林 李明 +1 位作者 金菲 王诗忠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神经根保护作用机理。方法:将54只健康SPF级SD大鼠造模后,随机挑选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普通针刺组、疏波组、密波组、疏密波组,治疗10d后,观察对大鼠疼痛行为学、电生理学及受损神经根病理... 目的:研究电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神经根保护作用机理。方法:将54只健康SPF级SD大鼠造模后,随机挑选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普通针刺组、疏波组、密波组、疏密波组,治疗10d后,观察对大鼠疼痛行为学、电生理学及受损神经根病理形态的影响。结果:经普通针刺及不同波形电针夹脊穴干预后自发痛分值、步态评分显著降低,E-C6Lat(ms)值、MCV(m/s)值、C6Amp(mV)值显著提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情况明显改善,炎症细胞明显减少,空泡样变及胶质细胞增生情况明显减少。结论:电针夹脊穴尤其选用密波波形有明显镇痛和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节神经根局部炎症,促进神经元损伤、修复和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电针 夹脊穴
下载PDF
颈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31
4
作者 田洪昭 孙忠人 +2 位作者 张秦宏 王晓娜 荀文臣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6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观察颈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颈夹脊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1周治疗5次,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NPQ、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MPQ)的评分,判... 目的观察颈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颈夹脊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1周治疗5次,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NPQ、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MPQ)的评分,判断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别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评分均改善(均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指标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组愈显率76.66%,优于对照组的46.66%(P<0.05)。结论颈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电针 夹脊穴
下载PDF
夹脊电针加赵氏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琴 宋海云 +4 位作者 周立志 赵大贵 郭俐宏 黄芳 彭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夹脊电针加赵氏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运用颈夹脊电针加赵氏正骨手法综合治疗与用中西药物扩管、营养治疗进行对照,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和TCD的变化,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颈... 目的:探讨颈夹脊电针加赵氏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运用颈夹脊电针加赵氏正骨手法综合治疗与用中西药物扩管、营养治疗进行对照,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和TCD的变化,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颈夹脊电针加赵氏正骨手法综合治疗组在眩晕症状评分和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都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夹脊电针加赵氏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护理干预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 电针 正骨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下载PDF
电针深刺颈夹脊穴治疗单纯性颈椎曲度异常临床随机对照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曦 段超 彭锐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第11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颈夹脊穴疗法对单纯性颈椎曲度异常的影响并判断其临床价值。方法:138名单纯性颈椎曲度异常患者(因失随访入组实际131人)按随机量表法(分段随机化)分为3组,电针深刺组(A组)53人、普通电针组(B组)46人、物理...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颈夹脊穴疗法对单纯性颈椎曲度异常的影响并判断其临床价值。方法:138名单纯性颈椎曲度异常患者(因失随访入组实际131人)按随机量表法(分段随机化)分为3组,电针深刺组(A组)53人、普通电针组(B组)46人、物理治疗组(C组)32人。A组接受C3~C6棘突水平夹脊穴深刺电针治疗,针尖触及骨质;B组接受C3~C6棘突水平夹脊穴电针治疗,但针尖不触及骨质;C组接受颈部中频电疗、超短波照射等物理治疗。3组疗程均为10天。3组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半年接受X线检查,并经椎体Borden氏测量法测量颈椎曲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 3组治疗前测量值分别为(6.9±1.9)mm、(7.3±2.1)mm、(6.9±1.7)mm;A、B、C 3组治疗后半年测量值分别为(14.1±2.6)mm、(10.1±1.5)mm、(9.7±1.9)mm。A组治疗后颈椎曲度恢复水平与B组、C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电针深刺颈夹脊穴疗法治疗单纯性颈椎曲度异常疗效较好,可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优于普通电针法及物理治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深刺 夹脊穴 颈椎曲度
下载PDF
穴位注射加温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朱俊平 史可测 +1 位作者 杨怡 张伟 《西部医学》 2011年第7期1316-1318,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加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2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加温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治疗3个疗...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加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2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加温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治疗3个疗程(30次)后,参照《中医病症诊断标准》判定疗效,并根据症状、体征评分观察治疗前后积分变化,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4.00%,总有效率为97.00%,对照组治愈率为64.00%,总有效率为86.00%,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1)。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显示,治疗前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1~2疗程治愈者,其构成比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加温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是较优化的针灸组合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此法集针、灸、药、穴为一体,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安全、简便、价廉的优点,临床实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针灸疗法 水针 电针 温针疗法 夹脊穴
下载PDF
针刀配合夹脊电针治疗近端肌萎缩型颈椎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包瑞 刘再然 +4 位作者 徐西林 张晓峰 刘长燕 孟悦 赵淑芳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64-68,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夹脊电针治疗近端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一病房、骨科三病房及门诊的近端CSA的患者33例,其中观察组16例,对照组17例。比较治疗前、治疗...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夹脊电针治疗近端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一病房、骨科三病房及门诊的近端CSA的患者33例,其中观察组16例,对照组17例。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疗后6个月的上肢lovett肌力评定、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并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上肢lovett肌力评定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后6个月的上肢lovett肌力评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2周后视觉模拟评分(VA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81.25%(13/16),优于对照组35.30%(6/17)。结论:针刀配合夹脊电针治疗近端CSA在两周内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在改善患者肌力方面疗后6个月疗效显著。针刀配合夹脊电针组与单纯夹脊电针组均能治疗本病,但针刀配合夹脊电针组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肌萎缩型颈椎病 夹脊电针 针刺 CSA
下载PDF
电针颈夹脊穴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忠人 朱嘉民 +1 位作者 崔杨 尹洪娜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S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电针颈夹脊穴治...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S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2次/d, 7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炎性指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比较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29/32),优于电针组的71.88%(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PIS评分及NIHSS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WBC、NE%、CRP及PCT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体温恢复、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穴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指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电针 颈夹脊穴 血必净注射液 肺脑同治
下载PDF
一指禅推风池联合颈夹脊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姜功道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7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一指禅推风池联合颈夹脊电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位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一指禅推风池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椎动脉血流... 目的:研究一指禅推风池联合颈夹脊电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位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一指禅推风池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椎动脉血流及颈椎病临床评价分数进行分析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收缩期最高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均升高,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降低,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2.22%,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指禅推风池联合颈夹脊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椎动脉血流,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指禅 风池 颈夹脊 电针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下载PDF
不同波形电针对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疗效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波形电针对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疏密波组及连续波组各40例,针刺得气后,颈夹脊穴上接G9805-C低频电针治疗仪,选择不同波形治疗,疗程20次。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 目的:观察不同波形电针对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疏密波组及连续波组各40例,针刺得气后,颈夹脊穴上接G9805-C低频电针治疗仪,选择不同波形治疗,疗程20次。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疼痛指标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疏密波组优于连续波组(P<0.05)。各疼痛指标比较:疏密波组PRI、VAS、PPI评分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连续波组(P<0.05)。结论:低频疏密波和低频连续波电针法均能改善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状况、降低其疼痛程度,低频疏密波电针法对其改善效果优于低频连续波电针法(P<0.05),在降低其疼痛程度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血瘀型颈椎病 电针 颈夹脊穴 疏密波 连续波 波形
下载PDF
电针颈夹脊穴对颈型颈椎病模型兔椎间盘软骨细胞MMP-3、TGF-β1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唐学 肖靓宜 +5 位作者 吴清明 钟茜云 陈翼 何可旺 胡晓妹 伍果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74-678,共5页
目的采用ELISA法观察电针颈型颈椎病(CS)模型兔对其椎间盘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从而探讨电针治疗颈型CS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新西兰纯种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采用ELISA法观察电针颈型颈椎病(CS)模型兔对其椎间盘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从而探讨电针治疗颈型CS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新西兰纯种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两组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造模,连续10周。造模成功后,治疗组予电针治疗,其他两组正常饲养,连续4周。耳缘静脉注射空气栓塞处死各组动物,取C4-7椎间盘组织,分离出软骨终板,采用ELISA法观察椎间盘软骨中MMP-3、TGF-β1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兔椎间盘软骨细胞中MMP-3、TGF-β1含量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兔椎间盘软骨细胞中MMP-3含量降低,TGF-β1含量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颈型CS模型兔颈夹脊穴可以降低其椎间盘软骨细胞中MMP-3含量,抑制其对软骨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维持血窦-软骨终板界面弥散营养物质的能力,延缓或阻止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同时可以升高TGF-β1含量,促进ECM的合成,对椎间盘进行修复,维持椎间盘软骨终板的正常形态结构,减轻早期椎间盘退变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颈夹脊穴 颈型颈椎病 软骨细胞外基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3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电针颈夹脊穴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3
作者 朱嘉民 孙忠人 +1 位作者 崔杨 尹洪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549-1554,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8例C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8例C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夹脊穴治疗,治疗14 d。治疗14 d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PF)水平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4%(49/54),对照组为74.07%(40/5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LVA、RVA、BA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LVA、RVA、BA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HBV、LBV、PV、PF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HBV、LBV、PV、PF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穴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液流变学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颈夹脊穴 前列地尔 椎动脉型颈椎病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小醒脑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宫秀丽 薛艳艳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 目的观察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醒脑针刺法配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灸疗法 小醒脑开窍法 颈椎夹脊电针
下载PDF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任祥 杨松 +5 位作者 孟灵 钟青华 严森 刘芝俐 常小荣 蒋学余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7-21,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模型大鼠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共4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通过结扎左侧C7背根神经节远端神经根制备CSR...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模型大鼠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共4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通过结扎左侧C7背根神经节远端神经根制备CSR模型(假手术组采用同样手术方法但不结扎神经根)。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均从造模后第15天开始干预,连续干预14 d,同时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热痛阈值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4组大鼠C6-C7脊髓节段谷氨酸、前列腺素、一氧化氮(NO)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组大鼠C7背根神经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腺苷酸环化酶(AC)、人钙离子通道抗体(VGCC)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干预前,假手术组大鼠较空白组相比,热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相比,热痛阈值明显降低(P<0.05),连续干预14 d后,电针组大鼠与模型组对比,热痛阈值显著升高(P<0.05);连续干预14 d后,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相比,脊髓组织谷氨酸、前列腺素、NO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脊髓组织谷氨酸、前列腺素、NO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蛋白和基因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相比,背根神经节CGRP、AC、VGC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背根神经节CGRP、AC、VGC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穴对CSR大鼠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可能与调控伤害性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抑制谷氨酸、前列腺素、NO、CGRP、AC、VGCC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电针 颈夹脊穴 伤害性感觉神经元
下载PDF
夹脊电针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玉良 王程祥 +2 位作者 赵虎 胡华刚 孙洁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24期101-104,共4页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康复科和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科门诊和病房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2例,根据随机对照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康复科和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科门诊和病房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2例,根据随机对照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神经和消炎止痛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和颈椎牵引和按摩治疗,治疗组采用夹脊电针和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电针每天1次,以6 d为一个疗程,动态关节松动术每周2次,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并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表和颈椎活动度量表以及总共有效率评估疗效。结果:颈椎活动度(前屈、后伸、旋转)明显改善。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1)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的VAS评分对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33/35),与对照组(88.2%,30/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电针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从而缓解疼痛和麻木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电针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电针夹脊穴对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鲁玉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期92-92,94,共2页
目的:探讨夹脊穴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夹脊穴为主的针灸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 目的:探讨夹脊穴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夹脊穴为主的针灸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电针灸法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夹脊穴针灸 颈椎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与颈痛功能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胜成 李世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评价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本法对患者颈椎生理曲度与颈痛评分的影响。方法将7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 目的评价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本法对患者颈椎生理曲度与颈痛评分的影响。方法将7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理疗,包括牵引治疗、中频电疗法及TDP照射。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与颈痛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颈痛量表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通过调整颈段脊柱力学平衡,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颈部肌肉疼痛、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总体疗效上明显优于常规理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Mulligan手法 电针颈夹脊穴 颈椎生理曲度 颈痛功能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