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穷而后工”意涵再探
1
作者 吕梅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1-51,共11页
“穷而后工”作为古典诗学中的重要命题,学界对其理论文脉、思想渊源、学理依据、关联命题、后世接受、域外影响、作家个案等方面皆不乏析论,然却未及细致梳理《梅圣俞诗集序》文本的历史语境和该命题的原初意涵。从语义分析和知人论世... “穷而后工”作为古典诗学中的重要命题,学界对其理论文脉、思想渊源、学理依据、关联命题、后世接受、域外影响、作家个案等方面皆不乏析论,然却未及细致梳理《梅圣俞诗集序》文本的历史语境和该命题的原初意涵。从语义分析和知人论世的角度重新观照此命题,可掘发出其中潜隐的丰富内蕴。“穷”不仅关涉物质境遇,更指向政治仕途,其语义指涉的变化与欧梅二人的政治身份密切相关;“工”不仅指诗歌的技艺之高、言辞之好,更指思想意旨的风雅之正。梅尧臣“穷且工”形象的建构,不仅与其自身的诗歌书写有关,亦有赖欧阳修的一再置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梅圣俞诗集序》 穷而后工
下载PDF
“诗穷而后工”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巩本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27,共9页
"诗穷而后工"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其说虽渊源有自,然明确提出此说的,则是北宋的欧阳修,而这又与北宋党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北宋党争背景下的产物。在欧阳修之后,此说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看法,遂又有其逆命题&qu... "诗穷而后工"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其说虽渊源有自,然明确提出此说的,则是北宋的欧阳修,而这又与北宋党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北宋党争背景下的产物。在欧阳修之后,此说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看法,遂又有其逆命题"诗能穷人"以及后者的反命题"诗能达人"等观点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穷而后工” 北宋 党争 欧阳修 梅尧臣
下载PDF
秦可卿出丧的写作参照与可能性对比 被引量:6
3
作者 马瑞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60,共7页
《红楼梦》中秦可卿出丧的写作参照是《金瓶梅》中李瓶儿出丧。表现在相似的临终嘱托、棺木越规、僭越规矩等。而《聊斋志异》中金和尚出丧是前二者的过渡环节,即变繁琐为简练,变自然撷拾为理性归纳的中间环节。金和尚和秦可卿的相似之... 《红楼梦》中秦可卿出丧的写作参照是《金瓶梅》中李瓶儿出丧。表现在相似的临终嘱托、棺木越规、僭越规矩等。而《聊斋志异》中金和尚出丧是前二者的过渡环节,即变繁琐为简练,变自然撷拾为理性归纳的中间环节。金和尚和秦可卿的相似之处是:都出身微贱;都生活在不合礼法的氛围中;二者都有异姓儿;作者对他们的丧事描写都采用了春秋笔法。曹雪芹笔下跟秦可卿出丧形成鲜明对比的可能是贾母之丧。秦可卿是辈分最低的重孙媳,贾母是辈分最高的老祖宗,身份形成强烈对比;秦可卿之丧在贾府极盛时,奢华无限,贾母之丧在贾府败落时,寒酸异常,丧事规格形成尖锐对比。从现存脂评找不到曹雪芹写过贾母之丧的痕迹,但没写过不等于没打算写。根据前八十回的蛛丝马迹推测,曹雪芹笔下可能出现这样的情节:贾母去世时,贾府大厦已倾,贾母不仅不可能有风光大丧,甚至棺木都成了问题。这时,刘姥姥登场,出钱葬贾母并用二进大观园时的贾母赠衣为其装殓。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为这样的描写预埋了伏线:刘姥姥跟贾母有着非同寻常的“天上缘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打秋风者,二进荣国府因跟贾母投缘,变成贾母的贵客和“老亲戚”;贾母和刘姥姥的依依惜别,很像是贾府败落时刘姥姥葬贾母的伏笔。当年贾母惜老怜贫,刘姥姥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帮助贾母本人和她的家族。贾母能入土为安,跟秦可卿当年提醒凤姐安排祖茔有关。这样一来,贾母之死和秦可卿之丧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合情合理的对比,就小说构思艺术而言,顺理成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可卿 贾母 《红楼梦》 《聊斋志异》 《金瓶梅》
下载PDF
浅析聂耳创作的歌曲《梅娘曲》 被引量:1
4
作者 余俊 朱琳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2009年第9期133-134,共2页
聂耳是一位自学成才、早熟的、多才多艺、充满青春活力的人民音乐家。他为社会而生,他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本文从聂耳的创作歌曲《梅娘曲》的风格与特点、歌曲结构、音乐分析等几个方面来... 聂耳是一位自学成才、早熟的、多才多艺、充满青春活力的人民音乐家。他为社会而生,他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本文从聂耳的创作歌曲《梅娘曲》的风格与特点、歌曲结构、音乐分析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与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耳《梅娘曲》
下载PDF
构式语法视角下的“差点儿”结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悠夏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第7期833-835,共3页
学界对"差点儿"所包含的不同语义语法关系的研究甚热,文章从构式语法角度进行探讨。不同于Gold-berg所关注的语义构式,"差点儿"为语用构式,涉及说话人的主观性。该构式依不同的参与动词,可形成三个有理据性连接的... 学界对"差点儿"所包含的不同语义语法关系的研究甚热,文章从构式语法角度进行探讨。不同于Gold-berg所关注的语义构式,"差点儿"为语用构式,涉及说话人的主观性。该构式依不同的参与动词,可形成三个有理据性连接的构式承继句群。对此构式的读解除须了解构式义外,还必须参考常识和说话人的视角或立场。依说话人的视角或立场不同,可对参与构式句的否定词"没"作羡余或否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差点儿” 语用构式 主观性 “没” 羡余或否
下载PDF
《金瓶梅词话》中的"儿"作动词词尾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山佳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30-32,55,共4页
《金瓶梅词话》中带"儿"尾现象十分常见,尤其是动词重叠后"儿"尾现象更见特色。本文分析了十三种形式,有单音节的动词重叠,也有双音节的动词重叠,还有双音节和单音节结合的动词重叠,其中尤以单音节的数量为多,形式... 《金瓶梅词话》中带"儿"尾现象十分常见,尤其是动词重叠后"儿"尾现象更见特色。本文分析了十三种形式,有单音节的动词重叠,也有双音节的动词重叠,还有双音节和单音节结合的动词重叠,其中尤以单音节的数量为多,形式也多种多样,而且更具特点;动词重叠带"儿"尾的语法作用,与一般动词重叠的语法作用也有差别,即前者没有带宾语的,而后者带宾语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动词重叠 “儿”尾 词尾分析
下载PDF
论小说《二度梅》与《金兰筏》非同一人所作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德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58-61,共4页
如果将《二度梅》、《金兰筏》这两部小说的版本及有关内容详细对比 ,就会发现二者的行文习惯、常用习语、表述方式等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书中的地理沿革、名物史实等考定 ,《二度梅》的成书时间当晚于《金兰筏》。两书虽署名相同 ,... 如果将《二度梅》、《金兰筏》这两部小说的版本及有关内容详细对比 ,就会发现二者的行文习惯、常用习语、表述方式等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书中的地理沿革、名物史实等考定 ,《二度梅》的成书时间当晚于《金兰筏》。两书虽署名相同 ,而实非同一人所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度梅 金兰筏 版本 对比 差异
下载PDF
试论小说《二度梅》对《醒风流》的承袭
8
作者 张文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醒风流》和《二度梅》这两部才子佳人小说,在情节、语言、人物及其活动场景等方面有着诸多雷同之处,因袭关系明显。通过书中的仪征地名沿革、清代官制变化等线索,考定《二度梅》的成书当在乾隆十三年之后,远晚于成书在康熙十一年的《... 《醒风流》和《二度梅》这两部才子佳人小说,在情节、语言、人物及其活动场景等方面有着诸多雷同之处,因袭关系明显。通过书中的仪征地名沿革、清代官制变化等线索,考定《二度梅》的成书当在乾隆十三年之后,远晚于成书在康熙十一年的《醒风流》,而且《二度梅》中有三条材料呈现出因袭《醒风流》的明显痕迹。因此可以论定:《二度梅》确实承袭了《醒风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风流》 《二度梅》 情节承袭 清代 才子佳人小说 小说创作 地名沿革 官制变化
下载PDF
现实主义诗人阎尔梅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登勤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2-65,共4页
阎尔梅是我国明清之际现实主义诗歌流派的杰出代表 ,他的大量的现实主义的诗文创作 ,具有较高的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 ,确立了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阎尔梅 诗歌 现实主义 艺术风格 诗史
下载PDF
关于中国才子佳人小说在东亚传播的特征——以《二度梅》、《好逑传》为主要考察对象 被引量:7
10
作者 矶部佑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50,共6页
汉字文化对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多有影响,这种影响在西方文化浸入东亚之前尤显强烈,而这些地域对汉文化的吸收亦为迫切。文章选择中国才子佳人小说《二度梅》、《好逑传》为例,来具体考察汉字文化对它们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因地域之不... 汉字文化对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多有影响,这种影响在西方文化浸入东亚之前尤显强烈,而这些地域对汉文化的吸收亦为迫切。文章选择中国才子佳人小说《二度梅》、《好逑传》为例,来具体考察汉字文化对它们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因地域之不同(文化背景)显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二度梅》 考察对象 东亚 中国 传播 汉字文化 朝鲜半岛 西方文化 文化背景 汉文化 地域
下载PDF
《金瓶梅》作者丁惟宁说的又一例证
11
作者 丁其伟 丁鹏 《保定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50-50,共1页
《金瓶梅》的早期刻本,就出现了“廿公跋”,人们还一度将其置于“弄珠客序”前。这个廿公是为《金瓶梅》作读书的丁耀亢。
关键词 《金瓶梅》 廿公 丁耀亢 小说
下载PDF
“差点没VP”句式肯定否定共存现象初探
12
作者 朱晓倩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差点没VP"句式存在肯定否定共存现象,按语音和停顿不同,可分化为"差点没+VP"和"差点+没VP"两种句式,前者表示否定,后者表示肯定。这主要是由"没"的不同引起的,前一句式中"没"是主... "差点没VP"句式存在肯定否定共存现象,按语音和停顿不同,可分化为"差点没+VP"和"差点+没VP"两种句式,前者表示否定,后者表示肯定。这主要是由"没"的不同引起的,前一句式中"没"是主观标记,不起否定作用;后一句式中的"没"则是否定副词,因此句中存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点没VP”句式 肯定否定共存 “差点没+VP”句式 “差点+没VP”句式 “没”
下载PDF
郑氏针法治疗眼病的学术思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柯义泽 秦晓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96-1599,共4页
郑氏针法流派治疗眼病,基于对相应脏腑、经络与眼存在密切联系的深刻认识,使针刺手法与腧穴的功效、配伍高度适配,重点在风池穴操作温通针法,并在眼周局部腧穴操作“二龙戏珠法”及“喜鹊登梅法”,强调针刺操作时对“气”的把握,促使“... 郑氏针法流派治疗眼病,基于对相应脏腑、经络与眼存在密切联系的深刻认识,使针刺手法与腧穴的功效、配伍高度适配,重点在风池穴操作温通针法,并在眼周局部腧穴操作“二龙戏珠法”及“喜鹊登梅法”,强调针刺操作时对“气”的把握,促使“气至病所”,发挥“气”的作用,可直接治疗眼病,明显减轻症状;远端取穴意在平衡脏腑的气机,通过对相应腧穴的补虚泻实来调节眼的濡养之源,可间接治疗眼病,远近相合,兼顾疾病的标本、虚实,具有显著的疗效。文章阐述郑氏针法治疗眼病的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眼病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针法 眼病 过眼热针法 二龙戏珠法 喜鹊登梅法 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胤禛围屏美人图》探秘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新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23,158,共18页
本文作者从被称之为《雍正十二美人图》的画面背景中,发现其署名为米元章、董其昌的法书条幅,不但其诗文内容是题此套美人图的,而且诗亦为胤禛本人所作。更奇怪的是,其书法也是胤禛的亲笔。为什么他要将自己的真名实姓隐去而假借他人名... 本文作者从被称之为《雍正十二美人图》的画面背景中,发现其署名为米元章、董其昌的法书条幅,不但其诗文内容是题此套美人图的,而且诗亦为胤禛本人所作。更奇怪的是,其书法也是胤禛的亲笔。为什么他要将自己的真名实姓隐去而假借他人名号呢?其中必定有其用意与奥秘。作者从画幅的创作时间、地点、目的以及其表现形式和制作规模等入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大量的文献和图像资料分析和对比,其结论为:1、其创作时间,正是康熙诸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康熙五十一年至六十年间(1712-1721),胤禛采用了韬晦战术使自己处于斗争漩涡的边沿,不即不离,最终得到了皇位;2、从题诗的内容可以看到胤禛在夺取皇位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是借传统的香草美人的文学手法,表现出他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矛盾;3、这十二幅美人图,既不是画他的十二或几个妃子,也不是画家凭空想象出来的抽象美人,而是以他的嫡福晋即后来的皇后那拉氏为模特创作出来的,画的仅只是一个人;4、这十二幅美人图,其正名应当称"胤禛围屏美人图"。"胤禛"是人名,表明他亲自参与创作构思和制作。而"雍正"是年号,只能说明时代,画像创作于康熙年间,用《雍正十二美人图》之名,不确切。"围屏"是创作的形式,如此规模很特别。"美人图"是胤禛自己的取名,尊重作者本意。这个名称,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具特色,应当将原图名予以改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正十二美人图 雍正 胤禛 破尘居士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 《雍邸集》 圆明园记 雍正行乐图 雍正耕织图 钮祜禄氏 那拉氏 胤禛围屏美人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