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源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长6砂岩孔隙发育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贺静 冯胜斌 +3 位作者 黄静 袁效奇 韩鹏 李廷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7,共8页
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主力产油层,平面上储层储集性能差异较大。通过盆地中部大量长6砂岩岩矿资料,结合盆地周缘露头剖面资料系统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6沉积期存在西部、北东、西北、北部、东南方向及多物源控制的沉积... 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主力产油层,平面上储层储集性能差异较大。通过盆地中部大量长6砂岩岩矿资料,结合盆地周缘露头剖面资料系统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6沉积期存在西部、北东、西北、北部、东南方向及多物源控制的沉积区,且受不同方向物源控制的长6砂岩轻、重矿物组合,填隙物类型和组合及成岩矿物等均不相同,其中混源区受多物源的共同影响,但轻、重矿物组合及孔隙发育程度主要受主物源控制;砂岩成熟度、粒径、碎屑组分、填隙物类型与组合和成岩作用是控制长6砂岩储层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且不同物源控制区长6储集砂岩的孔隙保存条件不同,物性相差较大。研究结果说明确定不同方向物源控制区、混源沉积区长6储集砂岩孔隙特征及孔隙发育控制因素是掌握孔隙性砂体分布规律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物源 延长组长6 孔隙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东区长6油层储层特征及储层评价 被引量:53
2
作者 庞雯 郭德运 +1 位作者 赵靖舟 时宝宏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6-99,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男东区长6油层为该区的主产层之一.本文在长6储层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孔候结构及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6储层为中一低孔、低渗型储层,其储层主要表现为ⅢA...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男东区长6油层为该区的主产层之一.本文在长6储层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孔候结构及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6储层为中一低孔、低渗型储层,其储层主要表现为ⅢA类较差储层,但长61储层相对较好,次为长62储层,长63总体较差,以差储层、非储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6油层 甘谷驿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安塞油田长6油层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32
3
作者 赵虹 党犇 +4 位作者 靳文奇 杨晓奇 刘贵萍 张宏民 党永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目的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为研究砂体展布、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最终预测有利含油区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资料,分析了研究区近200口探井长6油层组的岩、电特征,对安塞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进行了精细划分与... 目的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为研究砂体展布、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最终预测有利含油区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资料,分析了研究区近200口探井长6油层组的岩、电特征,对安塞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进行了精细划分与对比,并利用该成果分析了长61-21小层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点。结果 长6油层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长61-11、长61-21、长1、长61-3621、长62和长63等6个不同级别的小层,各小层厚度不等;其中,长61-21小层砂体发育,属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安塞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主力产层。结论 长6油层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6油层组 标志层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安塞油田
下载PDF
川口油田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与储集条件 被引量:58
4
作者 李文厚 柳益群 冯乔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通过对川口地区长6油层组的划分与对比,结合特征的岩相组合、骨架砂体的几何形态、盆地古地理背景的综合分析,以及储层的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的研究,认为长6油层组的环境演化代表了浅水台地型三角洲逐渐转变为陆上平原的历史;曲流... 通过对川口地区长6油层组的划分与对比,结合特征的岩相组合、骨架砂体的几何形态、盆地古地理背景的综合分析,以及储层的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的研究,认为长6油层组的环境演化代表了浅水台地型三角洲逐渐转变为陆上平原的历史;曲流河道砂体是区内油气富集的有利相带;长61段和长62段是主力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储集条件 6油层组 油气 富集 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上三叠统长6油层孔喉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德运 赵靖舟 +1 位作者 王延玲 庞雯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25-28,共4页
长6油层为该区的主产层之一.为了确定造成长6油层低渗、特低渗的原因,对储层岩石学、沉积体系、孔喉结构及孔渗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长6油层的孔喉结构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6油层的孔喉结构主要为中、低孔—微... 长6油层为该区的主产层之一.为了确定造成长6油层低渗、特低渗的原因,对储层岩石学、沉积体系、孔喉结构及孔渗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长6油层的孔喉结构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6油层的孔喉结构主要为中、低孔—微喉型,孔喉结构的特征主要是受成岩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长6油层这种中、低孔—微喉型孔喉结构控制了长6油层的产能,使长6油层成为低渗、特低渗型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6油层 孔喉结构 成岩作用
下载PDF
安塞油田杏河区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陈欢庆 朱玉双 +2 位作者 李庆印 王小孟 周银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5-300,共6页
目的通过沉积微相研究,为精细油藏描述中“相控建模”和后期数值模拟提供坚实的地质依据。方法运用地质、地球物理(测井)等方法,对安塞杏河区长6油层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结果首次建立了该区长6沉积相模式,细分出沉积微相,并阐述了各小... 目的通过沉积微相研究,为精细油藏描述中“相控建模”和后期数值模拟提供坚实的地质依据。方法运用地质、地球物理(测井)等方法,对安塞杏河区长6油层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结果首次建立了该区长6沉积相模式,细分出沉积微相,并阐述了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征;分析了长6油层油水运动规律及其与沉积微相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开发调整方案。结论该区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和前缘席状砂等6种沉积微相,而且沉积微相与油水运动规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油层 沉积微相 三角洲前缘沉积 油水运动规律 安塞油田
下载PDF
金庄地区长6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南 刘新菊 张天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33-439,共7页
利用岩石学、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显微镜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资料的统计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南泥湾油田金庄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喉道类型、孔喉结构特征以及成... 利用岩石学、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显微镜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资料的统计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南泥湾油田金庄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喉道类型、孔喉结构特征以及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该地区主要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庄地区长6油层组碎屑岩主要为灰色、浅灰色、灰绿色、灰褐色细砂岩和中-细砂岩,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和云母,杂基与胶结物的含量变化大,为1% ~33%,主要集中在4% ~ 22%,平均为约9%.砂岩以原生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孔隙类型为溶孔-粒间孔和粒间孔-溶孔;孔喉结构主要为大孔-细喉型和中孔-微细喉型,是研究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总体上为低孔、低渗储层;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压溶、胶结和溶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庄地区 6油层组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特征
下载PDF
靖边油田韩家沟区长6油层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霞 刘永卫 +1 位作者 张添锦 刘秀婵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7年第8期96-98,共3页
以标志层电性特征研究为基础,并结合录井及岩心等资料,对靖边油田韩家沟区长6地层进行了精细划分与对比。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自下而上划分为长6^(3-3)、长6^(3-2)、长6^(3-1)、长6^(2-2)、长6^(2-1)、长6^(1-3)、长6^(1-2)和长6^(1-1)共... 以标志层电性特征研究为基础,并结合录井及岩心等资料,对靖边油田韩家沟区长6地层进行了精细划分与对比。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自下而上划分为长6^(3-3)、长6^(3-2)、长6^(3-1)、长6^(2-2)、长6^(2-1)、长6^(1-3)、长6^(1-2)和长6^(1-1)共8个不同的小层,各小层厚度不等,主力小层长62-1砂体最为发育。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研究构造特征、砂体平面展布趋势、沉积微相研究及有利区预测的地质基础,对油田的开发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油层组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标志层 韩家沟 靖边油田
下载PDF
甘谷驿油田北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泉波 李彪 +1 位作者 邹宏 刘建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23期100-102,共3页
本文利用地质和测井等方法,对甘谷驿油田北区长6油层组沉积体系进行分析。细分出沉积微相,并阐述各小层平面展布特点。该区属三角洲沉积体系,长6油层组细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河口坝、远砂坝、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几... 本文利用地质和测井等方法,对甘谷驿油田北区长6油层组沉积体系进行分析。细分出沉积微相,并阐述各小层平面展布特点。该区属三角洲沉积体系,长6油层组细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河口坝、远砂坝、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几种微相,河道主要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其中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油气富积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甘谷驿油田北区 6油层组 沉积微相 沉积体系
下载PDF
陕北富县探区长6沉积微相特征及其与石油富集关系研究
10
作者 冯辉 刘艳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1期124-127,共4页
本文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资料,确定了陕北富县探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测井相,利用多种沉积相的识别标志及特征,进行长6油层组沉积相、沉积微相的划分,并进行各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 本文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资料,确定了陕北富县探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测井相,利用多种沉积相的识别标志及特征,进行长6油层组沉积相、沉积微相的划分,并进行各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研究。依据测井曲线综合解释、岩性特征及试油、试采资料,分析石油富集规律。通过以上综合研究,分析沉积微相与石油富集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有利含油砂体进行预测。长6油层组沉积属于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为主,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以北东物源方向为主,总体来看砂体的发育完全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展布,均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展布。长6油层组油藏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受岩性控制,分布不均匀,属岩性油藏,通过生、储、盖组合综合评价,认为骨架砂体水下分流河道为有利沉积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县探区 6油层组 沉积微相 石油富集关系
下载PDF
何家集延长组长4+5-长6沉积特征
11
作者 刘艳 冯辉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23期145-148,共4页
本文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资料,确定了陕北何家集探区长4+5-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测井相,利用多种沉积相的识别标志及特征,进行长4+5-长6油层组沉积相、沉积微相的划分,并进行各小层沉积微相及砂... 本文通过野外露头剖面、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资料,确定了陕北何家集探区长4+5-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利用测井资料建立测井相,利用多种沉积相的识别标志及特征,进行长4+5-长6油层组沉积相、沉积微相的划分,并进行各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研究。依据测井曲线综合解释、岩性特征及试油、试采资料,分析石油富集规律。通过以上综合研究,分析沉积微相与石油富集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有利含油砂体进行预测。长4+5-长6油层组沉积属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为主,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以北东物源方向为主,总体来看砂体的发育完全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展布,均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展布。长4+5-长6油层组油藏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受岩性控制,分布不均匀,属岩性油藏,通过生、储、盖组合综合评价,认为骨架砂体水下分流河道为有利沉积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何家集 长4+5-长6油层组 沉积特征
下载PDF
安塞油田Y区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12
作者 雷喆 《辽宁化工》 CAS 2015年第2期225-226,共2页
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安塞油田Y区长6储层主要为前三角洲亚相沉积的内侧部分,主要沉积微相有河口坝、河道侧翼、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及分流间湾沉积。同时根据粒度概率曲线等分析了该区沉积相类型及特征,反映三角洲前缘水动力作用较弱... 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安塞油田Y区长6储层主要为前三角洲亚相沉积的内侧部分,主要沉积微相有河口坝、河道侧翼、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及分流间湾沉积。同时根据粒度概率曲线等分析了该区沉积相类型及特征,反映三角洲前缘水动力作用较弱、颗粒较细、分选较好特点,以及该区结构成熟度高,生物化石含量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沉积微相 三角洲前缘 6储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