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mation patterns of Chang 9 oil reservoir in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 NW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YAO Jingli ZHAO Yande +4 位作者 LIU Guanglin QI Yalin LI Yuanhao LUO Anxiang ZHANG Xiaole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3期389-401,共13页
Based on analysis of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Chang 9, the source rock, driving force of migrati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odes, reservoir forming stages and model and enrichment law of Chang 9 reservoir were ... Based on analysis of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Chang 9, the source rock, driving force of migrati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odes, reservoir forming stages and model and enrichment law of Chang 9 reservoir were examined.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oil of Chang 9 reservoir in the Jiyuan and Longdong(Eastern Gansu) areas came primarily from the source rock of Chang 7 Member, but the oil of Chang 9 reservoir in the Zhidan area came primarily from the source rock of Chang 9 Member. There developed lithologic-structural oil reservoirs in Gufengzhuang-Mahuangshan area in northwest Jiyuan, structural-lithologic oil reservoirs in east Jiyuan, and lithologic reservoirs in Huachi–Qingcheng area and Zhidan area. The overpressure of Chang 7 Member was the driving force of oil migration. The burial history showed that Chang 9 Member experienced two stages of reservoir forming, the reservoir formed in the Late Jurassic was smaller in charging scope and scale, and the Early Cretaceous was the period when the source rock generated oil and gas massively and the Chang 9 reservoir came into being. Along with the tectonic movements, Chang 7 bottom structure turned from high in the west and lower in the East in the sedimentary stage to high in the east and lower in the west in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stage and at last to gentle western-leaning monoclinal structure at present. In Early Cretaceous, the Chang 7 bottom structure was the lowest in the west of Huanxian-Huachi-Wuqi-Dingbian areas, so the oil migrated laterally towards the higher positions around after entering the reservoir. In the main reservoir forming period, Chang 7 bottom had an ancient anticline in Mahuangshan-Hongjingzi area of west Jiyuan, controlling the oil reservoir distribution in west Jiyu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Basin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chang 9 Member source rock driving force of MIGRATI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ODE reservoir ACCUMULATION MODE enrichment law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相及其演化 被引量:66
2
作者 付金华 李士祥 +1 位作者 刘显阳 邓秀芹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9-284,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相,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最有利的储集砂体。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选取了地层厚度、较深水沉积岩含量、砂岩厚度、...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相,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最有利的储集砂体。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选取了地层厚度、较深水沉积岩含量、砂岩厚度、砂地比、自生绿泥石分布、古生物化石分布和沉积构造分布等单因素,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上下2段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其演化规律。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以发育多水系、多物源注入的环湖分布的多个三角洲为特色,东北部地区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西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其中以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较为发育。长92沉积期,半深湖沉积在盆地内较为局限,长91沉积期湖盆初始扩张达到最大范围,湖岸线向陆推移,湖域面积扩大,半深湖沉积较发育。由长92沉积期到长91沉积期,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水体经历了由浅变深的过程,由此在长92的顶部沉积了一套具有生烃潜力的油页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 延长组 9 油层组 沉积相 单因素分析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34
3
作者 时保宏 姚泾利 +3 位作者 张艳 张雷 杨亚娟 李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4-300,共7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长9油藏的油源主要来自于上覆长7油层组和其本身两套烃源岩,但志丹地区长9油藏原油来源于长9烃源岩,无长7烃源岩的混入。长9油层组含油段主要集中在长91亚段,储集体主要发育于辫状...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长9油藏的油源主要来自于上覆长7油层组和其本身两套烃源岩,但志丹地区长9油藏原油来源于长9烃源岩,无长7烃源岩的混入。长9油层组含油段主要集中在长91亚段,储集体主要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分流河道砂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部分为半深湖亚相浊积岩砂体。长9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以粒间孔为主,孔隙度、渗透率总体较低。平面上储层物性分布差异性较大,姬塬地区砂岩粒度粗,粒间孔发育,物性最好;而发育碳酸盐胶结物的洛川地区孔隙不发育,物性最差。根据源-储关系,长9油层组主要发育上生下储、自生自储两种成藏组合类型。据综合分析,姬塬地区成藏条件较好,为下一步勘探的最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9油层组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规律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段毅 于文修 +4 位作者 刘显阳 郭正权 吴保祥 孙涛 王传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5-860,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是一个新发现的含油层。迄今为止,有关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成藏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对石油运聚规律缺乏认识。该问题的解决会进一步完善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石油成藏理论;同时,对长9油层组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是一个新发现的含油层。迄今为止,有关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成藏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对石油运聚规律缺乏认识。该问题的解决会进一步完善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石油成藏理论;同时,对长9油层组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对长9油层组石油来源、油气输导体系、油气运移路径和油气运移动力等油气运聚条件特征及其不同地区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9油层组原油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只有在志丹局部地区来自长7和长9烃源岩;长9油层组石油的纵向运移路径是由上向下运移;孔隙型输导体和断层、构造裂隙输导体是长9油层组石油运移的主要输导体;盆地长7油层组普遍存在高过剩压力带,长7与长9油层组之间存在较大的流体压力差,因此长7油层组生成的油气在高过剩压力驱动下可以向下运移,进入储层物性相对好的长9砂体聚集成藏。同时,建立了3种长9油层组油气运聚模式,讨论了长9油层组油气运聚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9油层组 运聚条件 运聚机理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王传远 段毅 +1 位作者 杜建国 贺世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50,58,共5页
采用显微荧光技术以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结合鄂尔多斯盆地长9段储层油气埋藏史及地热史演化过程模拟,确定了该区油气运移的主要期次。系统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油气主要经历了一期油气充注,只有峰2井存在较弱的二期油... 采用显微荧光技术以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结合鄂尔多斯盆地长9段储层油气埋藏史及地热史演化过程模拟,确定了该区油气运移的主要期次。系统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油气主要经历了一期油气充注,只有峰2井存在较弱的二期油气充注;该油层组构造热事件主要发生在中生代晚期的早、中白垩世(130-10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9油层组 埋藏史 油气充注期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9段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杜治利 田亚 +4 位作者 刘洪军 王凤琴 杜小弟 袁远 仝立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8-367,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9段为长7段之外另一套富含页岩气层段,然而其资源潜力长期未被重视。通过黄探1井的钻探在长9段发现了高含气量的页岩层段,初步证实了其资源潜力。本文利用黄探1井钻探成果并结合大量邻区钻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9段为长7段之外另一套富含页岩气层段,然而其资源潜力长期未被重视。通过黄探1井的钻探在长9段发现了高含气量的页岩层段,初步证实了其资源潜力。本文利用黄探1井钻探成果并结合大量邻区钻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9段泥页岩发育特点、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热演化成熟度、岩矿特征、储层物性及含气性等方面开展研究,对其页岩气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总体认为:长9段沉积时期半深湖—深湖相发育,为油页岩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沉积条件;长9段总有机碳(TOC)平均质量分数3.98%,有机质丰度高,以偏腐殖Ⅱ2型混合有机质为主,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页岩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均较低,成岩矿物以石英和长石体积分数较高。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9段页岩气平均含气量高达2.92m3/t,是鄂尔多斯盆地下一步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资源潜力 延长组 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静 朱亚军 +2 位作者 辛红刚 李文厚 李廷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100,共8页
目的对鄂尔多斯盆地长9的沉积背景、湖岸线位置、沉积相及砂体展布规律展开深入剖析。方法通过野剖面、钻井剖面和岩心观察,结合分析测试及测井资料进行详细的沉积特征分析。结果长9期鄂尔多斯盆地为一西南陡、东北缓、总体向东南开口... 目的对鄂尔多斯盆地长9的沉积背景、湖岸线位置、沉积相及砂体展布规律展开深入剖析。方法通过野剖面、钻井剖面和岩心观察,结合分析测试及测井资料进行详细的沉积特征分析。结果长9期鄂尔多斯盆地为一西南陡、东北缓、总体向东南开口的不对称湖盆,长92—长91期沉积中心由东南向西北逐渐迁移,晚期发育的长91与长92具有较好的继承性;首次湖侵期,长9油层组沉积格局以发育三角洲—半深湖相为特征,砂体十分发育,各个三角洲雏形为延长期三角洲的发育奠定了基础。结论长9期盆地四周均有砂体发育,局部地区油层发育,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长9 湖侵期 湖岸线 沉积相 沉积中心
下载PDF
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精细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郑荣才 王海红 +2 位作者 侯长冰 王昌勇 吴艳艳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1期1-9,131,共9页
长9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最具石油勘探潜力的地层单元之一,而有关该地层单元的储层特征研究非常薄弱,成为制约该区长9油层组高效勘探开发的难点。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镜质体反射率和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 长9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最具石油勘探潜力的地层单元之一,而有关该地层单元的储层特征研究非常薄弱,成为制约该区长9油层组高效勘探开发的难点。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镜质体反射率和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有利储层发育的岩性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机械压实和方解石、石英及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和浊沸石等次生矿物的胶结作用对孔喉具有不同程度的封堵,是储层孔隙缩减、渗透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早期次生绿泥石环边和伊/蒙混层环边胶结物虽然占据了部分孔隙和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但同时也增强了砂岩的抗压实能力和抑制了次生石英沉淀,是部分原生粒间孔隙得以保存和有利储层发育的重要条件;深部有机酸热液对不稳定组分的溶蚀作用有利于各类次生孔隙的发育,对改善储层的孔渗性贡献最大,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层 成岩作用 9油层组 上三叠统延长组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与油藏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斯扬 张文选 +2 位作者 罗安湘 孙勃 朱玉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36,共12页
基于地层水分析数据对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的地层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在研究长9油藏主控因素的基础上,分析长9油层组原油地化参数与地层水化学特征,探讨长9油层组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藏的关系。结果表明:长9油层组地层水矿化度平均为28.7 g... 基于地层水分析数据对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的地层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在研究长9油藏主控因素的基础上,分析长9油层组原油地化参数与地层水化学特征,探讨长9油层组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藏的关系。结果表明:长9油层组地层水矿化度平均为28.7 g/L,地层水类型主要为CaCl_2型,其次为Na_2SO_4型及少量MgCl_2型和NaHCO_3型,属于整体封闭的,局部相对开放水文地质环境;从油藏运移的角度来看,长9地层水矿化度与示踪油气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参数(nC_(21)^-+nC_(22)^+)/(nC_(28)+nC_(29))及nC_(21)^-/nC_(22)^+比值有着良好正相关性,长9油藏总是从低矿化度区域向高矿化度运移,且在运移路径上均存在显示地层水化学异常的Na_2SO_4型和NaHCO_3型地层水,其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断层及裂缝等优势运移通道存在的响应,同时CaCl_2型地层水可作为良好的油藏保存条件的响应,因此长9油藏大多分布在Na_2SO_4型和NaHCO_3型地层水分布区域附近的CaCl_2型地层水中;结合油藏分布区地层水化学参数的分布,提出长9油藏聚集的有利水文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9油层组 水化学参数 油气运移 地层水与油藏勘探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9段多源成藏模式 被引量:26
10
作者 姚泾利 赵彦德 +4 位作者 刘广林 齐亚林 李元昊 罗安湘 张晓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3-384,共12页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9段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对长9段油源、运移动力、运聚方式、成藏期次、成藏模式及富集规律进行研究。姬塬、陇东地区长9段原油主要来自长7段烃源岩,志丹地区长9段原油主要来自长9段烃源岩。姬塬地区西北部...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9段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对长9段油源、运移动力、运聚方式、成藏期次、成藏模式及富集规律进行研究。姬塬、陇东地区长9段原油主要来自长7段烃源岩,志丹地区长9段原油主要来自长9段烃源岩。姬塬地区西北部古峰庄—麻黄山地区发育岩性-构造油藏,姬塬东部地区发育构造-岩性油藏,华池—庆阳地区和志丹地区发育岩性油藏。长7段过剩压力是石油运移的动力,埋藏史表明,长9段经历了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2期成藏,晚侏罗世烃类充注范围和规模较小,早白垩世为烃源岩大规模生排烃期和长9段原油运聚主成藏期。伴随构造运动,盆地长7段底面构造经历了由沉积后西高东低到成藏期东高西低,再到现今平缓的西倾单斜的构造演化过程。早白垩世,环县—华池—吴起—定边以西地区长7段底面构造最低,原油进入储集层后,向周边高部位发生侧向运移。主成藏期长7段底面在姬塬西部麻黄山—红井子一带存在古背斜构造,控制姬塬西部油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 9 烃源岩 运移动力 运聚方式 成藏模式 富集规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9储层成岩作用与有利成岩相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艳琴 余芳 +2 位作者 李洋 李百强 邱雅洁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8-564,共7页
对岩心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进行综合研究,以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的主要成岩类型、成岩阶段、成岩序列及有利成岩相的分布规律。研究后认为,研究区长9储层经历了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 对岩心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进行综合研究,以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的主要成岩类型、成岩阶段、成岩序列及有利成岩相的分布规律。研究后认为,研究区长9储层经历了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对储层起破坏性成岩作用的有压溶压实作用和包括碳酸盐胶结、长英质胶结、自生黏土矿物胶结等的胶结作用,起建设性成岩作用的主要有绿泥石薄膜胶结作用、浊沸石和长石溶蚀作用。综合研究成岩作用的组合类型和演化序列,认为长9砂岩的成岩演化主体已进入中成岩阶段A期,成岩相可划分为5种:Ⅰ绿泥石膜-粒间孔+浊沸石溶蚀相;Ⅱ绿泥石膜-粒间孔+长石溶蚀+浊沸石胶结相;Ⅲ铁方解石胶结+绿泥石膜-粒间孔+长石溶蚀相;Ⅳ硅质胶结+铁方解石胶结+绿泥石膜-粒间孔+长石溶蚀相;Ⅴ铁方解石胶结+水云母胶结+硅质胶结相。Ⅰ类成岩相物性好,Ⅱ和Ⅲ两类次之,它们成为储层发育的有利成岩相;Ⅳ和Ⅴ类物性较差,为不利成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有利成岩相带 9油层组 华庆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体系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隆昊 田景春 +2 位作者 苏楠 王卫红 邵晓岩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79-85,共7页
对姬塬地区三叠统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体系的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姬塬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包括分流河道、决口扇、天然堤等微相。详细研究了长91、长92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建立了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的... 对姬塬地区三叠统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体系的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姬塬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包括分流河道、决口扇、天然堤等微相。详细研究了长91、长92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建立了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地区 延长组 9油层组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长9油层组沉积相及其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三 杨博 +3 位作者 李廷艳 王慧玲 张振红 汪伶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64-1970,共7页
志靖安塞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以钻井取心观察为基础,结合砂岩厚度、砂地比、自生绿泥石分布、古生物化石分布等因素,对长9油层组2个层段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9油层组发育一套三角洲-... 志靖安塞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以钻井取心观察为基础,结合砂岩厚度、砂地比、自生绿泥石分布、古生物化石分布等因素,对长9油层组2个层段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9油层组发育一套三角洲-湖泊沉积,北部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在南部发育浅湖沉积。长92沉积期,湖盆范围较小,长91沉积期湖盆初始扩张,湖岸线向北推进,湖域面积增大。从长92沉积期到长91沉积期,研究区经历了沉积水体由浅变深的过程,并在长91顶部发育一套具有生烃潜力的高阻泥岩。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较有利的储集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9油层组 延长组 志靖—安塞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长9烃源岩特征与生烃潜力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丽荣 李剑锋 +3 位作者 杨伟伟 马军 李欢 吴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8-284,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发现多个长9烃源岩邻近的下组合含油有利区,为推进该区下组合石油勘探,亟需深化长9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潜力研究。利用测井、录井和岩心资料,分析研究区长9烃源岩分布特征。应用岩石热解、总有机碳、干酪根显微组分分...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发现多个长9烃源岩邻近的下组合含油有利区,为推进该区下组合石油勘探,亟需深化长9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潜力研究。利用测井、录井和岩心资料,分析研究区长9烃源岩分布特征。应用岩石热解、总有机碳、干酪根显微组分分析及饱和烃色谱-质谱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等方法,研究长9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结果表明,长9_(1)烃源岩在吴起、靖边、志丹、安塞等地区均有分布,厚度最大超20 m。长9_(2)烃源岩主要发育在甘泉—洛川地区,厚度最大超12 m。长9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_(1)型为主,处于成熟阶段,烃源岩生烃转化率高、生烃能力较强的区域主要为志丹—安塞地区。长9烃源岩多数为较好—好烃源岩,少数为优质烃源岩,具备较强的生烃能力和排烃能力,为伊陕斜坡延长组下组合石油聚集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伊陕斜坡 延长组 9烃源岩 地球化学 生烃潜力 油源对比 下组合
下载PDF
吴起王洼子地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及勘探突破 被引量:5
15
作者 庞军刚 王桂成 +2 位作者 石勇 李赛 朱鹏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8,43,共8页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在延长组下组合长9油层组获得了新发现,但对该致密油藏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认识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致密油藏勘探开发。根据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对王洼子地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在延长组下组合长9油层组获得了新发现,但对该致密油藏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认识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致密油藏勘探开发。根据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对王洼子地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油藏富集规律及其勘探潜力。研究表明,该区长9油层组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长91和长93已见多口高产井,石油勘探已有较大的突破。烃源岩、沉积微相、优质砂体、鼻状隆起等几个因素的优化匹配是长9致密砂岩油藏勘探能够取得突破的关键。据综合分析,洼4井区及洼14—洼11井区成藏条件较好,为下一步的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油层组 延长组下组合 致密砂岩油藏 王洼子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9致密储层流体识别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薇 张小莉 赵进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1-818,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9致密砂岩储层地质特征复杂,低阻油层与常规油层、高阻水层与常规水层共存,导致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差异性微弱,流体识别精度极低。该研究根据储层地质特征及其测井响应特征,优选能够有效放大或突出流体性质差异...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9致密砂岩储层地质特征复杂,低阻油层与常规油层、高阻水层与常规水层共存,导致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差异性微弱,流体识别精度极低。该研究根据储层地质特征及其测井响应特征,优选能够有效放大或突出流体性质差异性的测井参数,利用视自然电位-实测自然电位和声波时差-深感应电阻率重叠图法、声波时差、电阻率、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自然伽马和组合参数(RILD×Δt×Cw)交会图法及Archie公式法综合识别和校验流体性质。研究表明,重叠图法能初步识别常规油、油水层和水层或干层,交会图法能进一步识别低阻油层和高阻水层,Archie公式法能通过计算含油饱和度定量识别流体性质。这种定性和定量综合识别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常规油层、低阻油层,常规水层、高阻水层和高伽马砂岩的水层,研究思路和方法有效可行,预测结果可以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储层的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响应特征 流体识别 致密储层 9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红河油田长9油层组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及模式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翠丽 周文 +2 位作者 李红波 邓虎成 刘岩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34 39 7,共7页
通过建立长9油气测试产油井分布与烃源岩、地层压力、沉积储层、断裂系统的关系,分析了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提出了油气富集模式。分析结果表明:长7烃源岩不仅是长9油气的物质来源,还为油气向下运移提供动力,控制了油藏的分布范围;断裂... 通过建立长9油气测试产油井分布与烃源岩、地层压力、沉积储层、断裂系统的关系,分析了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提出了油气富集模式。分析结果表明:长7烃源岩不仅是长9油气的物质来源,还为油气向下运移提供动力,控制了油藏的分布范围;断裂、裂缝系统是油气输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气向下运移的关键;长8、长9砂体的物性条件决定了油气能否充注,而砂体的叠置关系、发育程度、排烃量共同控制了油气在长9砂体中的充注程度。断裂系统、裂缝系统、砂体叠置和源储接触等单一输导系统的自由组合构成了复杂的纵横向沟通的疏导网络体系,决定了红河油田长9油气的不同成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富集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9油层组 红河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江斌 任战利 +1 位作者 李文厚 胡桂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0-452,共13页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储层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及孔隙演化,并对储层成岩相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旬邑地区长9储层主要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储层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及孔隙演化,并对储层成岩相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旬邑地区长9储层主要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压实作用造成孔隙度降低约15.5%,胶结作用造成孔隙降低约13.6%。溶蚀作用对储层孔隙改善不明显,仅增加孔隙度约为1.98%。通过分析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综合实验测试数据将长9储层划分为4种成岩相:绿泥石膜-粒间孔相、长石溶孔-粒间孔相、碳酸盐致密胶结微孔相及塑性岩屑压实致密相等。其中绿泥石膜-粒间孔相、长石溶孔-粒间孔相为有利的成岩相带,主要分布在砂体中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成岩作用 9储层延长组旬邑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段浊积岩特征及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佳兵 柳蓉 +1 位作者 刘招君 张坤 《世界地质》 CAS 2018年第4期1177-1186,共10页
通过岩芯观察、岩石薄片粒度分析,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9段识别出了浊积岩,并揭示了其垂向上典型鲍马序列组合及沉积特征。同时,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段的油页岩、富有机质泥岩等样本进行TOC、热解测试,分析了该... 通过岩芯观察、岩石薄片粒度分析,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9段识别出了浊积岩,并揭示了其垂向上典型鲍马序列组合及沉积特征。同时,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段的油页岩、富有机质泥岩等样本进行TOC、热解测试,分析了该段浊积岩特征及对有机质富集的特征及影响。结果表明:半深湖--深湖区油页岩、泥岩干酪根类型以Ⅱ1型为主,浊积岩上下层位的泥岩、泥页岩、粉砂质泥岩等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Ⅲ型和Ⅱ2型。长9段浊积岩对含油页岩段的有机质富集具有一定影响,浊积岩AB及ABC序列对底部沉积的泥岩、泥页岩有机质含量影响最大,其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浊积岩DE序列对底部沉积的泥岩、泥页岩有机质含量影响相对较小,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长9 浊积岩 沉积特征 有机质富集
下载PDF
吴起、定边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9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于波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5期16-20,共5页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定边地区延长组长7—长9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利用薄片、粒度、压汞、物性等资料,对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结构、物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吴起、定边地区上...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定边地区延长组长7—长9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利用薄片、粒度、压汞、物性等资料,对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结构、物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吴起、定边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9油层组的储层主要发育岩屑长石砂岩;孔隙以溶蚀粒间孔为主,孔隙度主要为8%~12%,渗透率主要为0.1~1mD。压实作用使储集层的原始孔隙空间损失;胶结作用不仅破坏了部分原生孔隙,而且使部分次生溶孔也遭到了破坏;溶解作用使储层物性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长7—长9油层组 延长组 吴起、定边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