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origin and accumulation model of crude oils from oil reservoirs Chang 9 and Chang 10 in the Yanchang Formation of the Ordos Basin 被引量:1
1
作者 HUANG Junping LI Xiangbo +5 位作者 CHEN Qilin YANG Zhanlong WAN Yanrong WEI Lihua LONG Liwen LIU Xiaogua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12年第3期327-339,共13页
In the lower parts of oil reservoirs Chang 9 and Chang 10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are oil-bearing layers newly found in oil exploration in the Ordos Basin.Based on GC,GC-MS analyses of saturated hydrocarbons from cr... In the lower parts of oil reservoirs Chang 9 and Chang 10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are oil-bearing layers newly found in oil exploration in the Ordos Basin.Based on GC,GC-MS analyses of saturated hydrocarbons from crude oils and source rocks,reservoir fluid inclusions and BasinMod,the origin of crude oils,accumulation period and accumulation models are discusse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etroleum geology data in this paper.The result shows that(1)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types of crude oils in oil reservoir Chang 9 in the Longdong and Jiyuan regions:crude oils of typeⅠ(Well D86,Well A44,Well A75,Well B227,Well X62 and Well Z150) are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Chang 7 source rocks(including mudstones and shales) and distributed in the Jiyuan and Longdong regions;those of typeⅡ(Well Z14 and Well Y427),are distributed in the Longdong region,which are derived from the Chang 9 source rocks.Crude oils from oil reservoir Chang 10 in the Shanbei region are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Chang-9 source rocks;(2) there are two phases of hydrocarbon filling in oil reservoir Chang 9 in the Jiyuan and Longdong regions and oil reservoir Chang 10 in the Shanbei region:The first phase started at the early stage of J2z.The process of hydrocarbon filling was discontinuous in the Late Jurassic,because of the tectonic-thermal event in the Ordos Basin.The second phase was the main accumulation period,and hydrocarbons began to accumulate from the late stage of J2a to the middle-late of K1,mainly at the middle-late stage of K1;(3) there exist two types of accu-mulation models in oil reservoirs Chang 9 and Chang 10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source rocks of the reservoirs in oil reservoir Chang 9 in the Jiyuan region and oil reservoir Chang 10 in the Shanbei region,the mixed type of reservoirs on the lateral side of source rocks and source rocks of the reservoirs in oil reservoir Chang 9 in the Long-dong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原油类型 成藏模式 延长组 油藏 GC-MS分析 石油勘探 陕北地区
下载PDF
Geochemical studies of the Silurian oil reservoir in the Well Shun-9 prospect area, Tarim Basin, NW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Song Daofu Li Meijun Wang T.–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32-441,共10页
Commercial oil flow has been obtained from the sandstone reservoir of the Lower Silurian Kelpintag Formation in the Well Shun-9 prospect area.In the present studies,10 Silurian oil and oil sand samples from six wells ... Commercial oil flow has been obtained from the sandstone reservoir of the Lower Silurian Kelpintag Formation in the Well Shun-9 prospect area.In the present studies,10 Silurian oil and oil sand samples from six wells in the area were analyzed for their molecular and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oil alteration(biodegradation),oil source rock correlation and oil reservoir filling direction.All the Silurian oils and oil sand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Pr/Ph and C21/C23 tricyclic terpane(〈1.0) ratios,"V"-pattern C27-C29 steranes distribution,low C28-sterane and triaromatic dinosterane abundances and light δ13C values,which can be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carbonate source rock of the O3 l Lianglitage Formation.Different oil biodegradation levels have also been confirmed for the different oils/oil sands intervals.With the S1k2 seal,oils and oil sands from the S1k1 interval of the Kelpintag Formation have only suffered light biodegradation as confirmed by the presence of "UCM" and absence of 25-norhopanes,whereas the S1k3-1 oil sands were heavily biodegraded(proved by the presence of 25-norhopanes) due to the lack of the S1k2 seal,which suggests a significant role of the S1k2 seal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Silurian oil reservoir.Based on the Ts/(Ts+Tm) and 4-/1-MDBT ratios as reservoir filling tracers,a general oil filling direction from NW to SE has been also estimated for the Silurian oil reservoir in the Well Shun-9 prospect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urian oil reservoir Well Shun-9 prospect area geochemistry oil source rock correlation alteration oil reservoir filing direction
下载PDF
吴起油田白豹地区东部长8、长9储层特征研究
3
作者 刘阳 郝佼佼 程永福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78-182,共5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白豹东部地区长8、长9储层进行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豹东部长8和长9储层的砂岩多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储层孔喉类型属于细孔粗喉,渗透率为强非均质型;长8砂体发育好,长9砂体发育程度差。同时储层敏感... 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白豹东部地区长8、长9储层进行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豹东部长8和长9储层的砂岩多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储层孔喉类型属于细孔粗喉,渗透率为强非均质型;长8砂体发育好,长9砂体发育程度差。同时储层敏感性研究表明:白豹项目区的长8、长9储层均为弱-中速敏、弱水敏和弱碱敏及中偏弱应力敏特征,但长8储层显示为弱酸敏,长9储层为强酸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起白豹东部 长8、长9储层 致密油层 储层敏感性
下载PDF
靖边油田梁镇区域延9曲流河储层构型单元划分
4
作者 王龙军 王锋 +3 位作者 马立 李刚 张旺 郭春玲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3年第1期81-86,共6页
对于已经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的油藏,开展储层构型研究是精细化油藏描述、深化剩余油分布认识的必要举措。本文以靖边油田梁镇区域延9曲流河储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岩芯、测井等资料,通过密井网解剖,识别不同级次的构型界面并分级次细分构... 对于已经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的油藏,开展储层构型研究是精细化油藏描述、深化剩余油分布认识的必要举措。本文以靖边油田梁镇区域延9曲流河储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岩芯、测井等资料,通过密井网解剖,识别不同级次的构型界面并分级次细分构型单元。本研究在梁镇区域主力油层延9^(2-1)单层内部划分出了3—5级构型界面;延9^(2-1)小层同期单河道之间以孤立式、对接式为主,不同期次河道垂向上以叠加式、切叠式为主,该小层整体上呈侧向拼接-垂向切叠式复合河道结构形式;在单河道内部识别出3个单一点坝,同时,在点坝内部识别出3个侧积层,4个侧积体构型单元。本次储层构型单元划分研究可以为下一步储层构型定量解剖及剩余油挖潜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油田 9储层 曲流河 储层构型 河道砂体 梁镇区域 陕西省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34
5
作者 时保宏 姚泾利 +3 位作者 张艳 张雷 杨亚娟 李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4-300,共7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长9油藏的油源主要来自于上覆长7油层组和其本身两套烃源岩,但志丹地区长9油藏原油来源于长9烃源岩,无长7烃源岩的混入。长9油层组含油段主要集中在长91亚段,储集体主要发育于辫状...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长9油藏的油源主要来自于上覆长7油层组和其本身两套烃源岩,但志丹地区长9油藏原油来源于长9烃源岩,无长7烃源岩的混入。长9油层组含油段主要集中在长91亚段,储集体主要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分流河道砂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部分为半深湖亚相浊积岩砂体。长9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以粒间孔为主,孔隙度、渗透率总体较低。平面上储层物性分布差异性较大,姬塬地区砂岩粒度粗,粒间孔发育,物性最好;而发育碳酸盐胶结物的洛川地区孔隙不发育,物性最差。根据源-储关系,长9油层组主要发育上生下储、自生自储两种成藏组合类型。据综合分析,姬塬地区成藏条件较好,为下一步勘探的最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9油层组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古峰庄—王洼子地区长9油层组流体过剩压力与油气运移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吴保祥 段毅 +1 位作者 郑朝阳 于文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4-849,共6页
近几年,在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长9油层组中不断有新的油气发现,因而对长9油层组石油运移的认识对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对古峰庄-王洼子地区延长组长7—长9油层组流体过剩压力的计算,并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该地区长9... 近几年,在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长9油层组中不断有新的油气发现,因而对长9油层组石油运移的认识对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对古峰庄-王洼子地区延长组长7—长9油层组流体过剩压力的计算,并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该地区长9油藏形成时的油气运移的动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古峰庄—王洼子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石油和长7油层组烃源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长9原油可能主要来自于其上部长7油层组源岩。长7油层组源岩层具有远远大于长9油层的过剩压力分布,二者之间具有14MPa以上过剩压力差值,成为长7油气向长9油层组储层运移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古峰庄—王洼子地区 9油藏 流体过剩压力 油气运移动力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储层沉积学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欣欣 郑荣才 +2 位作者 牛小兵 梁晓伟 李云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7-284,共8页
通过对36口井的岩心观察描述和108件样品的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物性、孔隙结构分析的综合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岩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水上和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灰色中... 通过对36口井的岩心观察描述和108件样品的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物性、孔隙结构分析的综合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岩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水上和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灰色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为主,次为粒间和粒内溶孔,少量铸模孔,喉道以中、细喉为主,储层物性中等略偏差,属中-低孔、低渗孔隙型储层。储层发育受沉积作用、砂体厚度和成岩作用复合控制,可划分为4类储层,有利于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依次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上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好的Ⅰ、Ⅱ类储层主要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9油层组 储层特征 浅水三角洲 孔隙结构 储层评价
下载PDF
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精细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郑荣才 王海红 +2 位作者 侯长冰 王昌勇 吴艳艳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1期1-9,131,共9页
长9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最具石油勘探潜力的地层单元之一,而有关该地层单元的储层特征研究非常薄弱,成为制约该区长9油层组高效勘探开发的难点。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镜质体反射率和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 长9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最具石油勘探潜力的地层单元之一,而有关该地层单元的储层特征研究非常薄弱,成为制约该区长9油层组高效勘探开发的难点。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镜质体反射率和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有利储层发育的岩性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机械压实和方解石、石英及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和浊沸石等次生矿物的胶结作用对孔喉具有不同程度的封堵,是储层孔隙缩减、渗透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早期次生绿泥石环边和伊/蒙混层环边胶结物虽然占据了部分孔隙和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但同时也增强了砂岩的抗压实能力和抑制了次生石英沉淀,是部分原生粒间孔隙得以保存和有利储层发育的重要条件;深部有机酸热液对不稳定组分的溶蚀作用有利于各类次生孔隙的发育,对改善储层的孔渗性贡献最大,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层 成岩作用 9油层组 上三叠统延长组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模式与剩余油分布——以辽河西部凹陷齐9—欢50区块杜家台油层为例 被引量:28
9
作者 李红南 徐怀民 +1 位作者 许宁 黄石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综合运用辽河西部凹陷齐9—欢50区块油藏静、动态资料,建立了杜家台油层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3个层次的宏观非均质模式,揭示出扇三角洲前缘低渗透储层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该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强,层内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正韵律砂体... 综合运用辽河西部凹陷齐9—欢50区块油藏静、动态资料,建立了杜家台油层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3个层次的宏观非均质模式,揭示出扇三角洲前缘低渗透储层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该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强,层内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正韵律砂体的上部和复合韵律砂体的低渗透、强非均质部位;平面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扇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砂体边缘、连通性差或分布局限的砂体内;层间剩余油富集程度与纵向上层间旋回性基本一致,在物性差、非均质性相对强的层位富集。研究认为宏观非均质性控制平面和垂向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储层非均质模式 扇三角洲 杜家台油层 9-欢50区块 辽河西部凹陷
下载PDF
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与油藏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斯扬 张文选 +2 位作者 罗安湘 孙勃 朱玉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36,共12页
基于地层水分析数据对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的地层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在研究长9油藏主控因素的基础上,分析长9油层组原油地化参数与地层水化学特征,探讨长9油层组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藏的关系。结果表明:长9油层组地层水矿化度平均为28.7 g... 基于地层水分析数据对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的地层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在研究长9油藏主控因素的基础上,分析长9油层组原油地化参数与地层水化学特征,探讨长9油层组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藏的关系。结果表明:长9油层组地层水矿化度平均为28.7 g/L,地层水类型主要为CaCl_2型,其次为Na_2SO_4型及少量MgCl_2型和NaHCO_3型,属于整体封闭的,局部相对开放水文地质环境;从油藏运移的角度来看,长9地层水矿化度与示踪油气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参数(nC_(21)^-+nC_(22)^+)/(nC_(28)+nC_(29))及nC_(21)^-/nC_(22)^+比值有着良好正相关性,长9油藏总是从低矿化度区域向高矿化度运移,且在运移路径上均存在显示地层水化学异常的Na_2SO_4型和NaHCO_3型地层水,其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断层及裂缝等优势运移通道存在的响应,同时CaCl_2型地层水可作为良好的油藏保存条件的响应,因此长9油藏大多分布在Na_2SO_4型和NaHCO_3型地层水分布区域附近的CaCl_2型地层水中;结合油藏分布区地层水化学参数的分布,提出长9油藏聚集的有利水文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9油层组 水化学参数 油气运移 地层水与油藏勘探
下载PDF
锦州9-3油田二元复合体系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京博 史锋刚 +2 位作者 黄波 田津杰 张军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1期98-100,140-141,共3页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是在三元复合驱基础上,删除碱成分形成的复合驱,可有效避免高浓度碱对地层造成的危害,具有一定实用优势。海上油田绥中36-1减压馏分油芳烃含量高,与其合成的石油磺酸盐与原油配伍性好,界面活性强,适合于无...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是在三元复合驱基础上,删除碱成分形成的复合驱,可有效避免高浓度碱对地层造成的危害,具有一定实用优势。海上油田绥中36-1减压馏分油芳烃含量高,与其合成的石油磺酸盐与原油配伍性好,界面活性强,适合于无碱复合驱油体系。针对锦州9-3油田条件,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适合该地区开发的二元复合体系配方,并对该体系的热稳定性、抗剪切性能、耐盐性能、乳化性能、过滤性、吸附性、注入性能和驱油性能等方面进行评价。研究认为,该配方各方面性能均符合施工要求,适用于海上油田的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聚合物 石油磺酸盐 驱油效率 锦州9—3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油源及成藏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何雁兵 傅强 +1 位作者 金艳 李元昊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5期55-60,共6页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长10油层组发现了油气藏。通过烃源岩特征分析、油-源对比、成藏特征分析等发现,英旺地区长9油层组烃源岩为一套好烃源岩,但其生成的油气可能优先侧向运移到了志丹等地区成藏,对英旺...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长10油层组发现了油气藏。通过烃源岩特征分析、油-源对比、成藏特征分析等发现,英旺地区长9油层组烃源岩为一套好烃源岩,但其生成的油气可能优先侧向运移到了志丹等地区成藏,对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油气藏贡献不大。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中的油气主要来自华池—太白—正宁—英旺一带的长7油层组烃源岩。烃源岩成岩演化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压力为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孔隙和裂缝为油气运移的主要输导体系,油气沿孔隙-裂缝输导体系进行垂向-侧向运移,遇砂体即充注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长10油层组 油源对比 成藏分析 英旺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吴起王洼子地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及勘探突破 被引量:5
13
作者 庞军刚 王桂成 +2 位作者 石勇 李赛 朱鹏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8,43,共8页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在延长组下组合长9油层组获得了新发现,但对该致密油藏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认识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致密油藏勘探开发。根据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对王洼子地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在延长组下组合长9油层组获得了新发现,但对该致密油藏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认识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致密油藏勘探开发。根据钻井、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对王洼子地区长9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油藏富集规律及其勘探潜力。研究表明,该区长9油层组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长91和长93已见多口高产井,石油勘探已有较大的突破。烃源岩、沉积微相、优质砂体、鼻状隆起等几个因素的优化匹配是长9致密砂岩油藏勘探能够取得突破的关键。据综合分析,洼4井区及洼14—洼11井区成藏条件较好,为下一步的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油层组 延长组下组合 致密砂岩油藏 王洼子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三角洲砂岩沉积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熊 田景春 +2 位作者 姚泾利 余杭航 罗安湘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5-34,共10页
通过钻井、录井、测井及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是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油层组主要的三角洲沉积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分布于盆地西部,辫状分流河道和辫状水下分流河道发育砂岩,砂岩中主要发育... 通过钻井、录井、测井及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是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油层组主要的三角洲沉积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分布于盆地西部,辫状分流河道和辫状水下分流河道发育砂岩,砂岩中主要发育冲刷面、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等,以向上变细的正粒序为主,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曲流河三角洲分布于盆地东部,陆上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发育砂岩,砂岩中主要发育冲刷面、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砂纹层理等,以向上变细的正粒序为主,也可见向上变粗的逆粒序,砂岩粒度概率曲线主要为两段式或三段式,可见四段式。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盆地内长9油层组辫状分流河道、辫状水下分流河道和陆上分流河道中砂体最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曲流河三角洲 9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成岩相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向芳 陈康 +2 位作者 李凤杰 孟繁星 孟立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30,共8页
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的储层特征、成岩特征和成岩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长9油层组储层主要为粒度较粗的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杂基含量较少,以绿泥石和浊沸石胶结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粒内溶... 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的储层特征、成岩特征和成岩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长9油层组储层主要为粒度较粗的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杂基含量较少,以绿泥石和浊沸石胶结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2)储集砂岩目前主要处于中成岩A期—B期,弱的压实作用、胶结物和自生矿物有限充填作用和较为发育的长石和浊沸石溶蚀作用,对原生粒间孔的保留和次生孔隙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3)将该区划分出浊沸石溶蚀相、绿泥石环边残余粒间孔相和硅质胶结相,其分布与物源供给、沉积特征和水动力作用有关;(4)该区最为有利的成岩相为与分流河道砂体相关的绿泥石环边残余粒间孔相和浊沸石溶蚀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塬地区 9油层组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成岩相划分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曹崾岘区延9油藏富集规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雷华伟 韩华峰 +3 位作者 乔力 王龙军 李刚 白玉彬 《地质与资源》 CAS 2018年第5期466-471,共6页
在对油水分布特征及油藏类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成藏地质条件与油藏分布叠合分析的方法,对靖边油田曹崾岘区延9油藏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延9油藏纵向上主要分布在延92层,具有明显的边水和底水,其油藏类型以构造油藏、构造-岩性... 在对油水分布特征及油藏类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成藏地质条件与油藏分布叠合分析的方法,对靖边油田曹崾岘区延9油藏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延9油藏纵向上主要分布在延92层,具有明显的边水和底水,其油藏类型以构造油藏、构造-岩性复合油藏为主.延9油藏分布和富集主要受控于曲流河边滩砂体分布和规模、储层顶面构造高点分布位置、直接盖层厚度和展布特征.三者有效配置共同控制了延9油藏富集层位和地区,东部地区砂体厚度大于10 m的构造高点石油最为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分布 9油层组 靖边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层序-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欣欣 王海红 +2 位作者 郑荣才 侯长冰 王昌勇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1期67-74,共8页
通过岩心描述、岩石薄片鉴定、古生物、物源区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长9油层组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可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和4个短... 通过岩心描述、岩石薄片鉴定、古生物、物源区及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长9油层组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可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和4个短期旋回层序。以古盐度的定量计算和盐度分区为依据,进一步确定了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沉积期的古湖岸线位置。在此基础上,以物源区、沉积相和层序分析等资料为基础,选取中期旋回层序的上升和下降相域作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各时期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各时期古地理面貌和砂体展布格局主要受湖平面升降和物源区方向控制,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水上和水下分流河道主要出现在各中期旋回的湖侵相域,砂体的延伸方向与西南部的主物源方向相平行。该研究成果对陇东地区长9油藏的后续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岩相古地理 古盐度 古湖岸线 三角洲沉积体系 9油层组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靖边东南部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及其对延9油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晓娟 高飞 冯春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0,151,共5页
靖边东南部前侏罗纪古地貌一直以来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研究。运用补偿厚度印模法建立了研究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图,并结合构造、沉积相研究分析了古地貌对延9油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古地貌景观控制着延9沉积相展布及压实披盖构造的形... 靖边东南部前侏罗纪古地貌一直以来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研究。运用补偿厚度印模法建立了研究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图,并结合构造、沉积相研究分析了古地貌对延9油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古地貌景观控制着延9沉积相展布及压实披盖构造的形成,古斜坡部位易形成良好的构造与沉积相的有机配置,控制着延9油藏的分布。研究古地貌对延9油藏的控制作用对研究区延9油藏建产、有利区预测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侏罗纪古地貌 补偿厚度印模 沉积相 有利区预测 9油藏
下载PDF
辽河油田茨9区水平井开发方案预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文华 张雅琦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74-78,共5页
茨9区油藏为发育边水的中孔中高渗油藏,利用直井开发的弊端日益凸现,水平井开发可行性研究的论证认为,该区油藏部署水平井开发优势明显。在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茨9区进行水平井开发方案设计,确定了水平井开发的... 茨9区油藏为发育边水的中孔中高渗油藏,利用直井开发的弊端日益凸现,水平井开发可行性研究的论证认为,该区油藏部署水平井开发优势明显。在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茨9区进行水平井开发方案设计,确定了水平井开发的目的层位、水平井段方向以及长度,并利用数值模拟对开发方案进行结果预测,结果表明水平井开发从累积产油量以及含水上升情况等方面都远优于直井开发,综上为茨9区的进一步开发提出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边水油藏 剩余油 9
下载PDF
靖边油田墩洼油区延9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添锦 张海 李鹏程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7年第5期15-19,共5页
针对靖边油田墩洼油区延9低渗透油藏,层内非均质性强,部分注水井吸水不均,水驱规律复杂,注水调控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研究其注采对应关系,油水井生产能力,注水情况、采油速度、油藏压力保持水平、注采井网适应性的研究,对研究区的注水开... 针对靖边油田墩洼油区延9低渗透油藏,层内非均质性强,部分注水井吸水不均,水驱规律复杂,注水调控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研究其注采对应关系,油水井生产能力,注水情况、采油速度、油藏压力保持水平、注采井网适应性的研究,对研究区的注水开发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藏注水时间短,地层亏空严重,油水井数比过高,达到4.18,大部分面积没有水井控制,水驱控制程度只有45%左右,存水率为负的50%,导致采油速度低,目前采油速度只有0.26%;目前压力保持程度低,压力系数为0.43。目前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采出程度低,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墩洼油区 9油藏 开发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