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渔“改名易字”说商榷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强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7-83,共7页
迄今流行的李渔"改名易字"说的唯一出处《龙门李氏宗谱》的相关记载系晚出孤证,存在四个方面的可疑之处。《忆王孙·山居漫兴》"不期今日此山中"一词,被李渔研究界认定为李渔居伊山别业时改名易字的主要依据,... 迄今流行的李渔"改名易字"说的唯一出处《龙门李氏宗谱》的相关记载系晚出孤证,存在四个方面的可疑之处。《忆王孙·山居漫兴》"不期今日此山中"一词,被李渔研究界认定为李渔居伊山别业时改名易字的主要依据,而这首词其实作于李渔晚年居杭州吴山层园时。迄今所见的可靠资料均指向斯人本名渔,字笠鸿,中年以后号笠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笠翁 改名易字 《忆王孙》“山居漫兴” 《龙门李氏宗谱》
下载PDF
“太公”姓氏名号考论——《苏秦始将连横》臆说之一
2
作者 龙建春 《台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4-28,共5页
《苏秦始将连横》的“太公”注,分歧较多,主要有三惑:(一)“姓姜亦姓吕”与“姜姓吕氏”;(二)名“尚”与名“望”;(三)号“师尚父”与号“姜太公”。这三惑两千来未得明确,立足于当代,依据史与文的分别,“太公”作为历史人物,姓吕,名尚... 《苏秦始将连横》的“太公”注,分歧较多,主要有三惑:(一)“姓姜亦姓吕”与“姜姓吕氏”;(二)名“尚”与名“望”;(三)号“师尚父”与号“姜太公”。这三惑两千来未得明确,立足于当代,依据史与文的分别,“太公”作为历史人物,姓吕,名尚,字尚父(或名牙,字子牙),号太公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吕望、齐太公等;而作为文学或民俗人物,则以冠姜字者的姜太公、姜子牙等为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公 姓氏 名号 考论 历史 文学
下载PDF
定海黄氏故居及其家族成员名号考略
3
作者 黄雅玲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5-51,共7页
定海黄式三、黄以周是晚清全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名人故居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薪火,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气质,是我们走向未来实现振兴的重要"软实力"。本文以黄氏故居考证作为切入点,探寻大师留下的文化精... 定海黄式三、黄以周是晚清全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名人故居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薪火,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气质,是我们走向未来实现振兴的重要"软实力"。本文以黄氏故居考证作为切入点,探寻大师留下的文化精神,同时对黄氏家族的名、字、号加以研究,透过黄氏家族名、字、号这个小小窗口,一窥近代国学大师的诸种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式三 黄以周 故居
下载PDF
先秦军礼抉微——兼论与德刑观之关系
4
作者 张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2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关于刑的起源,学界普遍认为“刑起于兵”,战争只是征伐的手段。考诸史料发现,先秦建军及治军皆以军礼为用,战前祭祀、授兵以证师出有名,战时有执律听声、观兵等作战仪式,战后则有献捷、献俘等赏罚之礼;至于刑则贯穿于整个战争过程即“... 关于刑的起源,学界普遍认为“刑起于兵”,战争只是征伐的手段。考诸史料发现,先秦建军及治军皆以军礼为用,战前祭祀、授兵以证师出有名,战时有执律听声、观兵等作战仪式,战后则有献捷、献俘等赏罚之礼;至于刑则贯穿于整个战争过程即“出礼入刑”,礼与刑同是军礼的重要内容。即便春秋战国时代战乱频繁,夏商周的军礼也还是被不同程度地继承,儒家有孔子慎战、荀子隆礼思想,法家则好战,突出战争的刑罚功能。由此也形成了儒法两家迥异的德刑观,并直接影响汉以后德刑观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军礼 以礼治军 以礼赏罚 德主刑辅
下载PDF
朱彝尊的名、字、号与他的学术追求、论艺旨趣
5
作者 李开林 《嘉兴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10,共6页
古代文人的名、字、别号往往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而其学术生涯、游艺活动与其名、字、号之间也或隐或显地存在某种呼应关系。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不仅以诗词闻名,还善治金石学、游艺书画,他的学术追求、论艺旨趣与其名“彝尊”、字“锡... 古代文人的名、字、别号往往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而其学术生涯、游艺活动与其名、字、号之间也或隐或显地存在某种呼应关系。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不仅以诗词闻名,还善治金石学、游艺书画,他的学术追求、论艺旨趣与其名“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小长芦钓鱼师”等关系紧密,探析名、字、号的涵义和古代文人的学术生涯、艺文活动之间的互相映射,或是文艺思想研究的一条有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彝尊 学术 文艺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