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古一现的痴情汉单于——论《王昭君变文》中的单于形象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海燕 赵望秦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9-113,共5页
描写王昭君的故事非常之多,但其主题多为怜其远嫁,哀其不幸,也有一些是褒其伟功的,但都忽视了少数民族首领单于。《王昭君变文》却一变传统,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典型的痴情汉形象,这在整个昭君故事的发展中可谓仅此一例,本文就此问题进行... 描写王昭君的故事非常之多,但其主题多为怜其远嫁,哀其不幸,也有一些是褒其伟功的,但都忽视了少数民族首领单于。《王昭君变文》却一变传统,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典型的痴情汉形象,这在整个昭君故事的发展中可谓仅此一例,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昭君变文 痴情汉 单于
下载PDF
匈奴单于继承制度突变的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武沐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6,共6页
匈奴单于位的继承在呼韩邪单于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单于比之前实行的是单纯的兄终弟及,之后,则实行了传弟与传子相互结合后派生出来的一种传弟与传子交叉继位的混合继承制。这一制度是对此前匈奴王位继承制度的改进,它使得匈奴单于位... 匈奴单于位的继承在呼韩邪单于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单于比之前实行的是单纯的兄终弟及,之后,则实行了传弟与传子相互结合后派生出来的一种传弟与传子交叉继位的混合继承制。这一制度是对此前匈奴王位继承制度的改进,它使得匈奴单于位的继承更趋规范,并对日后匈奴及北方游牧民族的继承制度有着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于 继承制度 突变
下载PDF
冒顿单于的战争策略透视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绍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39-44,共6页
冒顿单于是匈奴民族的杰出领袖,他南征北战,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迫使汉王朝订立和亲之约,在战争中屡获胜利,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他发动的战争目的明确,战争中使用的手段灵活多变,善于以弱示敌,麻痹对手,出其不意,攻... 冒顿单于是匈奴民族的杰出领袖,他南征北战,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迫使汉王朝订立和亲之约,在战争中屡获胜利,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他发动的战争目的明确,战争中使用的手段灵活多变,善于以弱示敌,麻痹对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集中优势兵力威慑敌人。对北方草原地区和中原农耕地区,冒顿单于审时度势,制定了不同的军事战略,北方对其他游牧民族的战争,以征服、占领为主,意在统一蒙古高原;南方对农耕民族的战争,以胁迫、恐吓为主,意在获取中原地区的物资和财富。冒顿单于的军事策略的成功实施,把匈奴帝国带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阶段,也避免了汉匈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客观上为汉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 冒顿单于 秦汉 战争策略
下载PDF
尹湾汉简《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所见西域史事探微 被引量:5
4
作者 袁延胜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6,共9页
尹湾汉简《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记载的"乌孙公主诸侯使节九十三"、"郅支单于兵九"两项内容,蕴涵着可贵的西域历史信息。"乌孙公主诸侯使节"揭示了乌孙公主与故乡楚王国的密切联系;"郅支单于兵... 尹湾汉简《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记载的"乌孙公主诸侯使节九十三"、"郅支单于兵九"两项内容,蕴涵着可贵的西域历史信息。"乌孙公主诸侯使节"揭示了乌孙公主与故乡楚王国的密切联系;"郅支单于兵九"表明了汉朝诛灭郅支单于的重要历史影响,而"郅支单于兵九"的收藏与使西域骑都尉甘延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湾汉简 《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 乌孙公主 郅支单于
下载PDF
是“天降jiànɡ单于”,还是“天降xiánɡ单于”——天神观与汉匈政治关系的一个审视点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文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62,共7页
"单于天降"瓦当中的"降"是个多音字,对"降"的读音和释义目前有两种不同意见:一、读jiànɡ,诞生;降生。二、读xiánɡ,降服,使驯服。经笔者考证,在汉代以前上百种古籍数千万字中近百个"天降... "单于天降"瓦当中的"降"是个多音字,对"降"的读音和释义目前有两种不同意见:一、读jiànɡ,诞生;降生。二、读xiánɡ,降服,使驯服。经笔者考证,在汉代以前上百种古籍数千万字中近百个"天降"连用的语句里,"降"只读作"jiànɡ"。"天降"中"天"的含义主要有两类:一、天是万物的主宰。国家的兴衰存亡,灾害、战争、疾病,以及人之外在的祸福﹐都是"天"对人的赏罚。二、指自然之天,不到全部用例的十分之一。"单于天降jiànɡ",是匈奴天神信仰的表达。汉王朝认可这一信仰,是出于羁靡政策需要的尊重。而"单于天降xiánɡ",不符合汉朝对匈奴的怀柔政策。匈奴单于反抗王莽蔑称其为"降奴服于"的事实,有力地证明匈奴不会接受"单于天降xiánɡ"的读音和含义。"天降jiànɡ"的音义在汉代以前的多种语境中表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反映了人们天神信仰观念的延续和继承,也表现了古人在长期与天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天人关系的认知模式。以此理解"天降单于"中"降"的音义和汉、匈天神观念,当去古人之旨不远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降单于 天神信仰 瓦当 汉朝 匈奴 民族关系
下载PDF
匈奴头曼单于以冒顿为质月氏相关史实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贾文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3,共6页
秦朝末年,匈奴头曼单于送太子冒顿"为质月氏"是处理与强敌月氏关系的一种策略,目的是示弱,待机再举,而欲假借月氏之手杀冒顿以立少子为不实之说;头曼被杀,不是源于冒顿复仇,而是冒顿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大,权力欲望膨胀的结果;... 秦朝末年,匈奴头曼单于送太子冒顿"为质月氏"是处理与强敌月氏关系的一种策略,目的是示弱,待机再举,而欲假借月氏之手杀冒顿以立少子为不实之说;头曼被杀,不是源于冒顿复仇,而是冒顿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大,权力欲望膨胀的结果;汉代文献中有关头曼单于既无能又无情的人物形象,与匈奴民族对冒顿单于的英雄情结和史学家的有意刻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曼单于 冒顿 为质月氏 民族关系
下载PDF
汉朝和平接管河西,不由攻夺强占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正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4,共5页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秋,匈奴单于伊稚斜怒浑邪王、休屠王被汉军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休屠二王恐,谋降汉。与汉共谋既定,休屠王却悔而不降,浑邪王杀休屠王而兼并其众。霍去病迎降大军渡过黄河,与浑邪王众相望,忽闻浑邪王部下颇有...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秋,匈奴单于伊稚斜怒浑邪王、休屠王被汉军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休屠二王恐,谋降汉。与汉共谋既定,休屠王却悔而不降,浑邪王杀休屠王而兼并其众。霍去病迎降大军渡过黄河,与浑邪王众相望,忽闻浑邪王部下颇有疑汉军掩杀而逃跑者,霍去病轻骑驰见浑邪王,坚其降汉决心,促使其果断平乱。之后,浑邪王遂率四万余众降汉,河西之地由此纳入汉朝版图。浑邪王降汉之事,《史记·匈奴列传》等篇皆有所载。班固亦取《史记》之说,在《汉书·武帝纪》等诸多篇章中亦屡屡载之。确知浑邪、休屠王降汉,是匈奴单于逼出来的,不是汉朝迫降的。但班固在《汉书·西域传(上)》将票骑将军于元狩二年春夏两次"击破匈奴右地",同当年秋"降浑邪、休屠王"二事笼统混言,给后世造成"票骑将军迫降浑邪王"的误解,又在《汉书·地理志后叙》说:"自武威以西本匈奴昆邪王、休屠王地,武帝时攘之。"给后世造成"汉朝武力夺得河西之地"的误解;本属匈奴内部矛盾,而无端改换为汉匈矛盾,显然都是错误的,亟应加以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邪王 休屠王 河西之地 河西之民 降汉 匈奴伊稚斜单于 霍去病
下载PDF
评冒顿单于 被引量:2
8
作者 吕喜林 《阴山学刊》 2011年第5期91-95,124,共6页
冒顿单于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历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是一位具有高超政治谋略的杰出政治家,富有创造性的军事才干。他第一次统一了北方草原游牧各民族,建立起强大的政权。统治期间,匈奴经济迅速发展。对于冒顿单于,我们应该给予准确... 冒顿单于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历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是一位具有高超政治谋略的杰出政治家,富有创造性的军事才干。他第一次统一了北方草原游牧各民族,建立起强大的政权。统治期间,匈奴经济迅速发展。对于冒顿单于,我们应该给予准确的定位和高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顿单于 匈奴 草原英雄
下载PDF
《史记·匈奴列传》“后四岁”军臣立为单于辨
9
作者 刘振刚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5,共6页
关于军臣单于即位年代,一般认为是汉文帝后元三年,也有少数人认为是汉文帝后元五年。经考证,上述二说不确,军臣单于当立于汉文帝后元四年。徐广最早得出了军臣单于立于汉文帝后元三年的结论,其根据不仅相当薄弱,且自相矛盾。从徐广引古... 关于军臣单于即位年代,一般认为是汉文帝后元三年,也有少数人认为是汉文帝后元五年。经考证,上述二说不确,军臣单于当立于汉文帝后元四年。徐广最早得出了军臣单于立于汉文帝后元三年的结论,其根据不仅相当薄弱,且自相矛盾。从徐广引古本《史记·匈奴列传》可证传本《史记·匈奴列传》"后四岁,老上稽粥单于死,子军臣立为单于"之"岁"字当为"年"字的讹文。"后四年"就是汉文帝后元四年。从《汉书·匈奴传》亦可证军臣单于立于汉文帝后元四年。《翰苑》军臣单于"立四岁"引自《史记》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引自《汉书》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臣单于 汉文帝 《翰苑》
下载PDF
试读《额济纳汉简》著录的第九燧十二枚简文
10
作者 阿其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在王莽秉政及统治时期,出现了急剧的恶化。新莽在发兵徼讨匈奴知单于的同时,施以分匈奴为十五单于的政策。这段史实很重要,但史籍中记载约略。幸赖新近面世的《额济纳汉简》,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料信息,对该段史事的探讨...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在王莽秉政及统治时期,出现了急剧的恶化。新莽在发兵徼讨匈奴知单于的同时,施以分匈奴为十五单于的政策。这段史实很重要,但史籍中记载约略。幸赖新近面世的《额济纳汉简》,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料信息,对该段史事的探讨颇有裨益。简文:分封“单于者十四人”,重现了分封史事的工作细节;简文:分封单于“在致卢儿候山”,则首次透露了事态发展曾进入到匈奴驻地以内;而“皆背叛”的简文。再一次印证了王莽实施徼讨匈奴知单于方略,是彻底失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汉简》 王莽 微讨 知单于
下载PDF
十六国时期的“单于”制度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8-73,共6页
十六国时期的“单于”制度虽源于匈奴 ,但在结构与功能上已发生变化 ,实际上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汉文化涵化的结果 。
关键词 "单于"制度 十六时期 文化变迁 涵化 胡文化 汉文化
下载PDF
命名方式、地域变化与穿着群体:中国古代“襜褕”服制考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0,I0002,共7页
中国古代襜褕是一个变化着的服制概念,表现在地域差异、穿着人群的不同及质料式样的调整等方面。襜褕的基本特征为直裾襌衣,式样近长襦,而不是袍服。本文在对文献资料梳理过程时,发现襜褕中的一类为半袖衣,史料也表明半袖衣是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襜褕是一个变化着的服制概念,表现在地域差异、穿着人群的不同及质料式样的调整等方面。襜褕的基本特征为直裾襌衣,式样近长襦,而不是袍服。本文在对文献资料梳理过程时,发现襜褕中的一类为半袖衣,史料也表明半袖衣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服装品类,并非是受到西域服饰的影响,这一点可以结合西汉杨家湾兵马俑和香山汉墓兵马俑的服装给予佐证,文章最后依据实物图像归纳总结了三种直裾襜褕服制,以作考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襜褕 直裾 襌衣 长襦 半袖
下载PDF
西汉长城的修建对长城内外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永美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35-140,共6页
西汉长城的完善和功能的有效发挥,促使匈奴政治局势发生新变化,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且其政权趋于稳定。在长城内外政局稳定下,西汉政府开发长城地带,加强与匈奴和西域诸国的联系,各民族间的交流从语言、服饰、音乐到农业生产技术、手工... 西汉长城的完善和功能的有效发挥,促使匈奴政治局势发生新变化,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且其政权趋于稳定。在长城内外政局稳定下,西汉政府开发长城地带,加强与匈奴和西域诸国的联系,各民族间的交流从语言、服饰、音乐到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技术等等,交流方式、内容和规模增加,相互认同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长城 呼韩邪单于 长城地带 民族交流
下载PDF
昭君之子死因史实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易行国 《语文学刊》 2017年第6期52-57,共6页
通过梳理《汉书》、《后汉书》、《两汉纪》与《资治通鉴》中关于昭君之子的记载,发现《后汉书》记载的"昭君之子被杀"与其它三部史书存在差异。通过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及其儿子们即位情况的分析,发现"昭君之子被杀"... 通过梳理《汉书》、《后汉书》、《两汉纪》与《资治通鉴》中关于昭君之子的记载,发现《后汉书》记载的"昭君之子被杀"与其它三部史书存在差异。通过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及其儿子们即位情况的分析,发现"昭君之子被杀"记载有误;通过王莽拜单于、《后汉书》成书背景也得出昭君之子没有被杀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君之子 汉书 后汉书 两汉纪 呼韩邪单于 资治通鉴
下载PDF
乌禅幕事迹所见匈奴史若干问题
15
作者 宁侠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22年第2期111-118,共8页
乌禅幕是呼韩邪单于的岳丈。公元前60年,握衍朐鞮单于篡立,最有资格继承单于位的稽侯?“亡归”妻父乌禅幕,随后被推立为呼韩邪单于。初,乌禅幕率众投降匈奴,狐鹿姑单于妻以亲属之子女,划给牧地,继领部众,受到最高宠遇,这也是匈奴对归降... 乌禅幕是呼韩邪单于的岳丈。公元前60年,握衍朐鞮单于篡立,最有资格继承单于位的稽侯?“亡归”妻父乌禅幕,随后被推立为呼韩邪单于。初,乌禅幕率众投降匈奴,狐鹿姑单于妻以亲属之子女,划给牧地,继领部众,受到最高宠遇,这也是匈奴对归降部落酋首或投降之汉朝名将的一贯政策。日逐王先贤掸通过“僮仆都尉”主持征收西域赋税达30余年之久,与相继任“右贤王”的握衍朐鞮单于父子,在长期共事中,因经济利益积怨较深。乌禅幕的女儿,这位与曾与稽侯?患难与共的发妻,后来既不列于呼韩邪单于宠幸的五阏氏之列,也在史籍中难寻踪影,患难夫妻终敌不过政治联姻。乌禅幕在匈奴史上不过是陪衬人物,但其承载的历史信息却能推动匈奴史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禅幕 僮仆都尉 呼韩邪单于 握衍朐鞮单于 先贤掸
下载PDF
朔州昭君墓真伪考辨
16
作者 闫涛 《阴山学刊》 2022年第4期61-67,共7页
王昭君墓葬位置是现阶段昭君研究的课题之一,多位学者曾论证部分昭君墓的真伪。《王昭君变文》虽是王昭君墓葬位置研究中常被学者引证的材料之一,但实为一部文学作品。它并非记述昭君出塞至去世安葬的这段历史,而是借古喻今,描述唐朝与... 王昭君墓葬位置是现阶段昭君研究的课题之一,多位学者曾论证部分昭君墓的真伪。《王昭君变文》虽是王昭君墓葬位置研究中常被学者引证的材料之一,但实为一部文学作品。它并非记述昭君出塞至去世安葬的这段历史,而是借古喻今,描述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且虚构想象的内容较多,故其史料价值值得探讨。近年来山西朔州青钟村昭君墓被部分研究者提及,其关于匈奴单于庭的具体位置、汉朝北方与匈奴边界位置以及山西朔州拥有一座受降城的论述均存在争议。昭君墓葬位置研究应将考古发掘与史书典籍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朔州 昭君墓 《王昭君变文》 匈奴单于庭 边界 受降城
下载PDF
《王昭君变文》之新变及其影响
17
作者 杨勇 《语文学刊》 2020年第6期105-110,共6页
敦煌写卷中的《王昭君变文》反映了唐代民间艺人对昭君故事的创造性加工,以其主题的多重性、全新的单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张力在昭君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代昭君故事演变的转折点。《王昭君变文》对唐代文人昭君诗和后世昭君文学... 敦煌写卷中的《王昭君变文》反映了唐代民间艺人对昭君故事的创造性加工,以其主题的多重性、全新的单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张力在昭君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历代昭君故事演变的转折点。《王昭君变文》对唐代文人昭君诗和后世昭君文学的创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昭君变文》 多重主题 单于形象 张力 历史地位
下载PDF
“单于”号所见拓跋部与北方游牧部族的融合
18
作者 郭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1,共10页
作为“鲜卑”诸部之一的拓跋氏,内部曾发育出一套与匈奴、华夏不同的名号体系,代表性名号是“可汗”。魏晋以来“单于”号在北方诸部族中被广泛使用,西晋末年的匈奴诸部发起反晋行动,“单于”号也随着西晋朝廷的封授进入拓跋部,并曾行... 作为“鲜卑”诸部之一的拓跋氏,内部曾发育出一套与匈奴、华夏不同的名号体系,代表性名号是“可汗”。魏晋以来“单于”号在北方诸部族中被广泛使用,西晋末年的匈奴诸部发起反晋行动,“单于”号也随着西晋朝廷的封授进入拓跋部,并曾行用相当长的时间。“单于”等匈奴名号,与鲜卑传统名号如“可汗”,华夏名号如“皇帝”“王”等并行,不仅有胡汉区隔,还有“胡胡分治”的含义,反映了游牧部族政权在政治制度与政治结构方面独特的融合。“单于”“可汗”等首领名号逐渐在北魏官方文献中消失,代表着游牧部族向华夏式政权发展的趋势,也代表了北朝民族融合的历史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于 可汗 拓跋部 游牧部族 融合
原文传递
论塔什巴城址为匈奴郅支单于在坚昆的都城
19
作者 潘玲 杜徇齐 《考古学集刊》 2023年第2期202-230,共29页
俄罗斯南西伯利亚地区阿巴坎市境内的塔什巴城址,是匈奴在其统治中心区域以外建的都城遗址,城内宫殿遗址出土的金耳饰、铜铺首、青铜带扣的形制具有西汉晚期的特征。城址的选址和宫殿建筑布局、建筑材料吸收了汉文化因素,体现出与蒙古... 俄罗斯南西伯利亚地区阿巴坎市境内的塔什巴城址,是匈奴在其统治中心区域以外建的都城遗址,城内宫殿遗址出土的金耳饰、铜铺首、青铜带扣的形制具有西汉晚期的特征。城址的选址和宫殿建筑布局、建筑材料吸收了汉文化因素,体现出与蒙古国境内匈奴都城级别城址的共性。城址的年代、位置、文化因素构成、建筑的临时性均可证明塔什巴城址是西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至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之间匈奴支单于短期定都坚昆时所建的都城。塔什巴城址宫殿遗址体现出的中亚文化因素,是西汉中期以来匈奴与中亚之间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塔什巴城址 鄄支单于 匈奴都城 西汉晚期
原文传递
秦、西汉时期匈奴单于位继承制度考辨 被引量:6
20
作者 武沐 王希隆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7-92,共6页
匈奴单于位的继承制度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 ,但仍有章可循 :在呼韩邪单于之前 ,它的主干是长子继承制 ,同时 ,它需要兄终弟及以及叔继侄位、侄继叔位等方式的补充。兄终弟及以及叔继侄位、侄继叔位等虽然只在特殊情况下才得以实行 ,但... 匈奴单于位的继承制度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 ,但仍有章可循 :在呼韩邪单于之前 ,它的主干是长子继承制 ,同时 ,它需要兄终弟及以及叔继侄位、侄继叔位等方式的补充。兄终弟及以及叔继侄位、侄继叔位等虽然只在特殊情况下才得以实行 ,但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们在长子继承受阻碍时承担衔接和纽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朝 西汉朝 匈奴 单于 继承制度 考辨 少数民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