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SCALE CHARACTERISTICS STUDY ON THE FREQUENCY OF FOGGY DAYS OCCURRING IN NANJING IN DECEMBER 2007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鹏 于华英 牛生杰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5年第4期428-438,共11页
Based on the number of foggy days in Nanjing in December from 1980 to 2011, we analyzed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oggy years and less-foggy years. Positive anomalies of th... Based on the number of foggy days in Nanjing in December from 1980 to 2011, we analyzed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oggy years and less-foggy years. Positive anomalies of the Arctic Oscillation(AO) were found to weaken the East Asian trough,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outhward migration of cold air. Simultaneously, this atmospheric condition favors stability as a result of a high-pressure anomaly from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 portion of La Nia events increases the amount of water vapor in the South China Sea region, so this phenomenon could provide the water vapor condition required for foggy days in Nanjing.Based on the data in December 2007, which contained the greatest number of foggy days for the years studied, the source of fog vapor in Nanjing was primarily from southern China and southwest Taiwan Island based on a synoptic scale study. The water vapor in southern China and in the southwestern flow increased, and after a period of 2-3 days,the humidity in Nanjing increased. Simultaneously, the water vapor from the southwestern of Taiwan Island was directly transported to Nanjing by the southerly wind. Therefore, these two area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water vapor that results in heavy fog in Nanjing. Using the bivariat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 mode on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the first mode was found to reflect the seasonal variation from early winter to late winter, which reduced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n a large scale. The second mode was found to reflect a large-scale,northward, warm and humid airflow that was accompanied by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particularly between December 15-21, which is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secutive foggy days in Nanj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热带气象 大气科学 理论 方法
下载PDF
Low-Level Temperature Inversions and Their Effect on Aerosol Condensation Nuclei Concentrations under Different Large-Scale Synoptic Circulations 被引量:13
2
作者 LI Jun CHEN Hongbin +3 位作者 Zhanqing LI WANG Pucai Maureen CRIBB FAN Xuehu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7期898-908,共11页
Knowledge of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ions and their effects on aerosols under different large-scale synoptic circulations is important for studying and modeling the diffusion of pollutants in the boun... Knowledge of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ions and their effects on aerosols under different large-scale synoptic circulations is important for studying and modeling the diffusion of pollutants in the boundary layer. Based on results gen- erated using the self-organizing map (SOM) weather classification method,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based inversions (SBIs) and elevated inversions (EIs), and quantitatively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SBIs on aerosol condensation nuclei (CN) concentra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gradients and aerosols for six prevailing synoptic patterns over the the Southern Great Plains (SGP) site during 2001-10. Large-scale synoptic patterns strongly influ- ence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ion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aerosols in the low-level atmosphere. The activity, frequency, intensity,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inversion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se synoptic patterns. The verti- cal distribution of inversions varies diurnally and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different synoptic patterns. Anticyclonic patterns affect the accumulation of aerosols near the ground more strongly than cyclonic patterns. Mean aerosol CN con- centrations increase during SBIs compared to no inversion cases by 16.1%, 22.6%, 24.5%, 58.7%, 29.8% and 23.7% for the six synoptic patterns. This study confirms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emperature gradients and aerosol CN concentrations near the ground at night under similar large-scale synoptic patterns. The relationship is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synoptic patterns and can be described by linear funct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large-scale synoptic patterns change the static stability of the atmosphere and inversions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thereby influencing the diffusion of aerosols near the gr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erature inversion AEROSOL condensation nuclei large-scale synoptic pattern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黄土高原大孔径闪烁仪观测特征量T_*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郝小翠 张强 +2 位作者 岳平 王胜 李宏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5-672,共8页
基于黄土高原定西站2009年9月大孔径闪烁仪(LAS)的观测数据,结合涡动相关系统(EC)和梯度塔的同步观测资料,分析了LAS和EC在测量感热通量过程中的温度特征尺度T*及其差异与近地层气象要素风向、位温梯度和稳定度等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 基于黄土高原定西站2009年9月大孔径闪烁仪(LAS)的观测数据,结合涡动相关系统(EC)和梯度塔的同步观测资料,分析了LAS和EC在测量感热通量过程中的温度特征尺度T*及其差异与近地层气象要素风向、位温梯度和稳定度等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下垫面LAS测量的T*LAS和EC测量的T*EC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55,拟合的线性趋势系数是1.482。对9月进行风向统计,主风向为NNE和SE,NNE风向上T*LAS和T*EC的相关系数是0.960,拟合的线性趋势系数是1.349,SE风向上T*LAS和T*EC的相关系数是0.968,拟合的线性趋势系数是1.619,风向对T*有显著影响。位温梯度与T*呈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T*LAS相较于T*EC与位温梯度有更好的相关性。当稳定度z/L<1.5时,T*LAS/T*EC随着z/L的增大而减小;当z/L>1.5时,T*LAS/T*EC随着z/L的增大而增大。T*LAS/T*EC的变化范围随着z/L的增大逐渐变小,当z/L增大到4后,T*LAS/T*EC开始保持较小的变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闪烁仪 涡动相关系统 温度特征尺度t 位温梯度
下载PDF
提取温度对乌鱼鱼鳞明胶功能性质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黄丽金 闻怡凡 +7 位作者 罗美玲 乔娟娟 蒋文丽 谢欢 舒圣 方婷 涂宗财 沙小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90,共8页
功能性质是衡量鱼明胶品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着鱼明胶的实际应用范围和价值。为探究提取温度对乌鱼鱼鳞明胶功能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乌鱼鱼鳞为原料,采用热水法提取明胶,考察了不同温度(60、70、80、90、100℃)提取对鱼鳞表面形态、... 功能性质是衡量鱼明胶品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着鱼明胶的实际应用范围和价值。为探究提取温度对乌鱼鱼鳞明胶功能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乌鱼鱼鳞为原料,采用热水法提取明胶,考察了不同温度(60、70、80、90、100℃)提取对鱼鳞表面形态、鱼鳞明胶得率、功能性质(起泡性、乳化性、凝胶强度、凝胶温度、胶融温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SDS-PAG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探究鱼鳞明胶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当提取温度从60℃逐步升高到100℃,乌鱼鱼鳞表面的破损越来越严重,鱼鳞明胶得率从31.72%增加到50.97%,起泡能力从23.33%提升至73.33%,乳化活性从15.13 m^(2)/g增长到17.27 m^(2)/g,而凝胶强度、凝胶温度、胶融温度则从677.82 g、20.80℃、28.70℃分别降低至372.91 g、15.80℃、23.90℃。此外,随着提取温度的提升,电泳图中乌鱼鱼鳞明胶α_(1)、α_(2)、β链三条特征带逐渐模糊,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鱼鳞明胶都具有特征吸收峰(酰胺A、酰胺Ⅰ、酰胺Ⅱ、酰胺Ⅲ)且酰胺A带波数先升高后降低,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鱼鳞明胶多孔网格结构的紧密程度降低。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乌鱼鱼鳞明胶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鱼 鱼鳞明胶 提取温度 功能性质 结构特性
下载PDF
自燃烧合成(Sr,Pb)TiO_3及其阻-温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明福 梁延峰 +2 位作者 赫晓东 韩杰才 杜善义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15,共3页
用自燃烧法低温合成了单相 (Sr,Pb) Ti O3陶瓷粉末 ,研究和确定了自燃烧反应的 p H值条件 ,分析了自燃烧反应历程。测量了 (Sr,Pb) Ti O3的居里温度及 Y掺杂陶瓷阻 -温特性。结果表明 ,(Sr,Pb) Ti O3的居里温度较理论计算值稍有偏移。... 用自燃烧法低温合成了单相 (Sr,Pb) Ti O3陶瓷粉末 ,研究和确定了自燃烧反应的 p H值条件 ,分析了自燃烧反应历程。测量了 (Sr,Pb) Ti O3的居里温度及 Y掺杂陶瓷阻 -温特性。结果表明 ,(Sr,Pb) Ti O3的居里温度较理论计算值稍有偏移。典型陶瓷样品的电阻升阻比为 4.2 ,V型特性明显。Y掺杂陶瓷样品的电阻率与 Y掺杂量之间关系符合一般稀土掺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烧合成法 钛酸锶铅 阻-温特性 陶瓷
下载PDF
光栅MOEMS加速度计温度特性
6
作者 邰鹏 金丽 +2 位作者 解琨阳 张敏娟 李孟委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27-133,共7页
由于硅微机械加速度计受温度影响,导致硅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发生变化,造成微光机电系统(MOEMS)加速度计标度因数漂移、测量稳定性下降等问题。首先,采用COMSOL软件对光栅MOEMS加速度计微机械结构部分进行了温度特性仿真,分析了硅弹性... 由于硅微机械加速度计受温度影响,导致硅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发生变化,造成微光机电系统(MOEMS)加速度计标度因数漂移、测量稳定性下降等问题。首先,采用COMSOL软件对光栅MOEMS加速度计微机械结构部分进行了温度特性仿真,分析了硅弹性模量温度系数和热膨胀系数对光栅MOEMS加速度计微机械结构标度因数和零位的影响。其次,设计了温控精度达0.1℃的温度控制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加速度计进行温度控制。最后,对光栅泰伯效应MOEMS加速度计温度特性展开测试,结果表明,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零偏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加速度计标度因数温度系数为0.30 V·g^(-1)·℃^(-1),零偏稳定性温度系数为-7.78μg/℃,其变化趋势与仿真结果一致。这为实现全温范围下高精度MOEMS加速度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机电系统(MOEMS)加速度计 光栅泰伯效应 热仿真 温度特性 温控电路 标度因数 零偏稳定性
下载PDF
AA/AMPS和T-225低温条件下碳酸钙阻垢性能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楼琼慧 谢文州 +2 位作者 秦会敏 郦和生 吴颖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4期276-277,282,共3页
采用静态阻垢试验,研究了AA/AMPS和T-225在2~15℃的低温条件下对碳酸钙的阻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AA/AMPS和T-225在2~15℃的低温条件下阻垢性能良好;起始钙离子+碱度对AA/AMPS和T-225的阻垢性能影响较大,当钙离子+碱度从500+600 mg/L提... 采用静态阻垢试验,研究了AA/AMPS和T-225在2~15℃的低温条件下对碳酸钙的阻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AA/AMPS和T-225在2~15℃的低温条件下阻垢性能良好;起始钙离子+碱度对AA/AMPS和T-225的阻垢性能影响较大,当钙离子+碱度从500+600 mg/L提高至800+800 mg/L时,AA/AMPS和T-225的阻垢率分别从100%降至63%和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AMPS阻垢剂 t-225阻垢剂 低温 阻垢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中T-2毒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吕鹏莉 陈海燕 +5 位作者 王雅玲 孙力军 张春辉 施琦 徐德峰 叶日英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1-36,共6页
离筛选低温环境中T-2毒素的降解菌并探明其生化特性,探究T-2毒素降解微生物生化特性异同点,为T-2毒素降解微生物的检验提供生化判断参考。针对暴露于-20℃低温环境中的低浓度T-2毒素标准品,采用LC-MS/MS定量分析T-2毒素残留量,利用营养... 离筛选低温环境中T-2毒素的降解菌并探明其生化特性,探究T-2毒素降解微生物生化特性异同点,为T-2毒素降解微生物的检验提供生化判断参考。针对暴露于-20℃低温环境中的低浓度T-2毒素标准品,采用LC-MS/MS定量分析T-2毒素残留量,利用营养琼脂培养基(NA)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共分离出5株降解菌,16S rDNA结合生化鉴定结果为死谷芽胞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弯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eniculata)和尼泊尔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nepalensis)。这些分离株在-20℃条件下对低浓度T-2毒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能力,其中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降解能力最强,降解率为91%。它们的理化特性具有很多相似性,主要表现在5株菌均不能利用D-塔格糖(d TAG),对ELLMAN都表现出阴性;Bacillus vallismortis Bp1234-7、Pseudomonas geniculata Bp24-4、Staphylococcus nepalensis Bp124-5和Enterobacter cloacae Bp123-7都能分解D-葡萄糖,而Bacillus cereus Bp1234-8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低温 降解微生物 生化特性
下载PDF
淮河中上游植被变化及其对气象因素的多时空尺度响应
9
作者 黄对 彭安帮 +3 位作者 刘九夫 张建云 王文种 王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8-278,共11页
[目的]植被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多时空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流域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MODIS EVI数据与气象观测资料,结合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淮河中上游2001-2015年植被动态... [目的]植被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多时空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流域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MODIS EVI数据与气象观测资料,结合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淮河中上游2001-2015年植被动态并探讨流域至局地尺度的植被与降水、气温的相关关系。[结果](1)流域植被整体呈明显增长趋势(p<0.05),EVI指数增长速率为0.055/10 a,冬季增速最大(0.075/10 a)、夏季最小(0.047/10 a),不同地类增速差异显著。(2)年均EVI呈增加的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93%,其中呈显著(p<0.05)及极显著(p<0.01)上升趋势约占82%,华北平原(主要为耕地)增速最大,山区、山丘区增速次之,郑州市辖区等呈显著下降(p<0.05);EVI变化的时空分布差异明显。(3)流域尺度春季EVI与同期(3-5月)和2-5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p<0.05),冬季EVI与同期降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月EVI在3月、11月与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12月分别与最高气温、降水呈显著正相关(p<0.05)和极显著负相关(p<0.01)。(4)局地尺度季、月EVI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有明显地区差异,淮南的固始冬季植被与降水呈正相关,淮北区域则与降水呈负相关;从月来看,驻马店在2月、11月、12月植被受各类气温的积极影响(p<0.05),许昌植被对4月、7月降水响应积极并有一个月的滞后响应(p<0.05),固始植被在7-8月与降水、气温呈显著正、负相关(p<0.05),9月与最高、平均气温极显著负相关(p<0.01),10月植被对最高、最低气温存在一个月的滞后响应。[结论]流域尺度EVI、局地尺度EVI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分别反映流域主要植被生长特点和植被变化驱动因素的地区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生态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I 降水 气温 多时空尺度 响应特征
下载PDF
高温-动态冲击作用下页岩微纳米孔隙结构演化特征
10
作者 余旭 王宇 +3 位作者 翟成 刘厅 徐吉钊 孙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7-146,共10页
为阐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载荷对页岩储层的微观改性特征,开展高温-动载协同作用下页岩微纳米孔隙结构的演化特征研究,选取典型页岩样品,综合应用3D轮廓测量、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高温-动态冲击作用后... 为阐明甲烷原位燃爆压裂载荷对页岩储层的微观改性特征,开展高温-动载协同作用下页岩微纳米孔隙结构的演化特征研究,选取典型页岩样品,综合应用3D轮廓测量、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高温-动态冲击作用后的页岩碎块的宏微观粗糙特性、孔裂隙结构及矿物组分随高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页岩断面毫米级粗糙度先略有降低后急剧升高。随温度升高,页岩有机质纳米孔减少,石英中出现复杂裂缝,碳酸盐矿物产生气孔,黏土矿物层间结构破坏,页岩体孔隙度由常温的1.488%逐渐上升至700℃的1.997%。不同高温下页岩物性组成差异显著,XRD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石英的质量占比升高,方解石和白云石总占比降低,从微纳米尺度说明燃爆载荷对页岩储层有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效应 动态冲击 页岩 微纳米 孔隙结构 演化特征 燃爆压裂 粗糙度
下载PDF
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11
作者 高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9-96,共8页
文章通过研究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效果。首先,通过区域生成网络,确定课堂环境内多个师生目标的区域;利用基于序列多尺度特征的多目标姿态估计方法,在确定的目标区域内,估计多个师生目标的姿态,获取... 文章通过研究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效果。首先,通过区域生成网络,确定课堂环境内多个师生目标的区域;利用基于序列多尺度特征的多目标姿态估计方法,在确定的目标区域内,估计多个师生目标的姿态,获取全部师生的骨骼序列关节点位置信息;其次,引入时空图卷积网络,构建识别方法,在时空图卷积网络内输入骨骼序列关节点位置信息,输出课堂教学行为识别结果;最后,通过S-T分析法结合课堂教学行为识别结果,完成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确定多个师生目标区域,完成多目标姿态估计。在不同课堂教学行为时,该方法多目标姿态估计的精度较高,可有效分析课堂教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姿态估计 课堂教学 行为分析 多尺度特征 S-t分析法
下载PDF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振动特性分析及其参数可行域研究
12
作者 张明亮 杨新梦 +1 位作者 刘丽茹 李明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0-38,共9页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在运行时由于轨道不平顺和风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悬浮间隙发生改变,列车的悬浮力特性使其具有恢复到原平衡位置的能力,在恢复过程中引起了列车的振动,需要研究列车的自由振动行为。通过试验平台测试得到不同悬浮间隙...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在运行时由于轨道不平顺和风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悬浮间隙发生改变,列车的悬浮力特性使其具有恢复到原平衡位置的能力,在恢复过程中引起了列车的振动,需要研究列车的自由振动行为。通过试验平台测试得到不同悬浮间隙下高温超导体和永磁轨道之间的悬浮力,构造悬浮力的经验公式,基于经验公式建立列车自由振动下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无量纲化方法对动力学模型进行处理得到弱非线性系统,利用多尺度法对弱非线性系统进行解析求解,将近似解析解与数值解进行对比验证其正确性。基于近似解析解得到自由振动时列车的位移和最大加速度表达式,研究系统参数比阻尼和比刚度对最大加速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最大加速度随着比阻尼和比刚度的增大而增大。基于磁悬浮列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标准,提出一种判断系统参数可行域的解析方法,研究表明可行域呈现近似的三角形区域,并处于三角形的内部。这些研究结果为该类型磁悬浮列车磁轨关系的参数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 多尺度法 振动特性 参数可行域
下载PDF
低温低压环境下正庚烷池火燃烧特性研究
13
作者 张纪元 黄鑫 周晓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8-154,共7页
为研究低温低压耦合环境对油池火燃烧特性的影响,利用高低温低气压实验箱开展小尺度正庚烷火燃烧实验,分析不同环境压力(30~101 kPa)和温度(-10~20℃)下,正庚烷油池火稳定燃烧阶段的燃烧速率、火焰辐射分数、火焰振荡频率以及火焰高度... 为研究低温低压耦合环境对油池火燃烧特性的影响,利用高低温低气压实验箱开展小尺度正庚烷火燃烧实验,分析不同环境压力(30~101 kPa)和温度(-10~20℃)下,正庚烷油池火稳定燃烧阶段的燃烧速率、火焰辐射分数、火焰振荡频率以及火焰高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正庚烷油池火燃烧处于稳定燃烧阶段时,在相同环境温度下,其燃烧速率随环境压力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环境压力下,环境温度更低时燃烧速率更快;环境温度或环境压力越低,火焰辐射分数越低,火焰辐射能力也越低;火焰振荡频率的变化受到不同火焰形态的影响,并且环境温度越低,火焰振荡频率越高;不同环境温度下,火焰高度与环境压力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对于掌握高空中飞机货舱以及高海拔地区火灾特性、制定相应防火策略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低压 小尺度油池火 燃烧速率 火焰特征 正庚烷
下载PDF
近138年上海地区高温热浪事件分析 被引量:67
14
作者 陈敏 耿福海 +3 位作者 马雷鸣 周伟东 施红 马井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7-607,共11页
深入了解特大城市高温热浪的变化特征和发生条件对于科学防御其引发的灾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中国气象局高温日和高温预警信号阈值定义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三级标准,并引入高温有效积温,基于1873-2010年上海市徐家汇站日最高气温... 深入了解特大城市高温热浪的变化特征和发生条件对于科学防御其引发的灾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中国气象局高温日和高温预警信号阈值定义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三级标准,并引入高温有效积温,基于1873-2010年上海市徐家汇站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的多尺度时频特征;基于环流指数和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异常偏强年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将高温有效积温与高温热浪发生频次结合,可更合理地表征高温热浪的炎热程度。(2)近138年来上海共发生214次高温热浪事件,其平均高温有效积温为8.3℃,7月高温热浪发生频次和高温有效积温均多于8月。(3)近138年来上海地区高温热浪有三段持续偏多与偏强期:19世纪90年代初至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80年代末尤其是21世纪初以来;最强的高温热浪事件出现在1934年;而21世纪初的10年,其炎热程度正呈明显上升趋势。(4)上海地区高温热浪异常偏强年的主要环流特征是夏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和印缅槽异常偏弱,如高温热浪异常偏强年夏季平均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伸展至我国东南沿海约122°E附近,而低纬地区印度半岛至孟加拉湾的低槽区基本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高温有效积温 多尺度时频特征 大气环流异常
下载PDF
2005年春初浙江近海的低温特征及其对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朱德弟 陆斗定 +1 位作者 王云峰 苏纪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39,共9页
在长江口附近和浙江近海海域,近些年来每年春季几乎都发生大规模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赤潮,时间通常是在4月底或5月初,但2005年却一直到5月底才发生。本文根据近几年在浙江近海进行的多个春季航次的调查资料和有关... 在长江口附近和浙江近海海域,近些年来每年春季几乎都发生大规模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赤潮,时间通常是在4月底或5月初,但2005年却一直到5月底才发生。本文根据近几年在浙江近海进行的多个春季航次的调查资料和有关站位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海区2005年春初的温度特征及其对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的影响,阐明了2005年春季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迟发的主要物理环境原因。结果表明,2005年3月浙江近海水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低,且这种情况在近岸区更为明显;与2004年同期相比,2005年春初(4月初)浙江近海水温偏低,2005年和2004年的这种水温差异在近岸和中上层的低盐水里最为明显,而在远岸和下层的高盐水水温差异则相对要小;近岸低盐水最低温度2005年比2004年低约2.6℃;2005年1—3月浙江近海特殊的气象条件(10 a中最低的气温和强劲的偏北大风)和2004/2005年冬季较弱的台湾暖流是形成4月初浙江近海低温特征的主要原因;2004年冬季和2005年春初浙江近水温偏低很可能是2005年春季东海大规模原甲藻赤潮迟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近海 大规模东海原甲藻赤潮 低温特征
下载PDF
GA+EA钢桥面铺装复合结构的高温性能与力学特性 被引量:15
16
作者 胡靖 钱振东 杨宇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46-1952,共7页
研究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与环氧沥青混凝土(GA+EA)复合铺装结构在荷载和温度耦合下的高温性能及力学特性。分析GA层的高温流变参数,采用多尺度与子模型有限元技术建立分析最不利温度下复合铺装层结构的压应力、剪应力分布状态,并预... 研究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与环氧沥青混凝土(GA+EA)复合铺装结构在荷载和温度耦合下的高温性能及力学特性。分析GA层的高温流变参数,采用多尺度与子模型有限元技术建立分析最不利温度下复合铺装层结构的压应力、剪应力分布状态,并预估连续变温条件下复合结构的车辙深度及蠕变应变随时间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EA层扩散了荷载中心GA层压应力,但其底受剪应力较大。双轮中央处GA层由于荷载叠加作用处于不利状态,其层底压应力达0.85 MPa。最不利连续变温条件下,EA层变形量较小,GA层占铺装结构永久变形90%以上,但总体车辙深度仅为0.32 mm。铺装结构永久变形主要产生于夏季10:00-16:00高温时段。GA+EA结构较好地利用了各自材料的优点,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永久变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结构 高温性能 力学特征 温度作用 多尺度子模型
下载PDF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回收低温余热的优势 被引量:49
17
作者 冯驯 徐建 +1 位作者 王墨南 于立军 《节能技术》 CAS 2010年第5期387-391,共5页
当前国内传统余热发电系统都是利用水蒸气的朗肯循环。举例分析了目前我国低温余热回收状况,进而通过和传统水蒸气余热发电系统的对比,阐述了有机朗肯循环(ORC)在回收低温余热领域的优势以及国内外实际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对于国内发展... 当前国内传统余热发电系统都是利用水蒸气的朗肯循环。举例分析了目前我国低温余热回收状况,进而通过和传统水蒸气余热发电系统的对比,阐述了有机朗肯循环(ORC)在回收低温余热领域的优势以及国内外实际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对于国内发展ORC余热发电系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余热 有机朗肯循环(ORC) 工质特性 系统结构分析 t-S图
下载PDF
近50年中国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频发期的气候特征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晓娟 龚志强 +1 位作者 沈柏竹 封国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61-1073,共13页
基于1960—2011年中国冬季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库,分别选取20世纪60年代中、70年代中、90年代初、21世纪初以及2008—2011年5个典型的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频发时段,从大气内部环流和海温外部强迫两个方面对各频发期的气候异常特征进行了... 基于1960—2011年中国冬季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库,分别选取20世纪60年代中、70年代中、90年代初、21世纪初以及2008—2011年5个典型的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频发时段,从大气内部环流和海温外部强迫两个方面对各频发期的气候异常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总体而言,20世纪60年代冬季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强度大、频次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年代际尺度的持续性特征,而20世纪70年代中、90年代初、21世纪初则以年际尺度的振荡为主。此外,2008年以来的频发期在大气内部环流和北太平洋海温外部强迫两个方面均呈与20世纪60年代中期较为相似的特征:即欧洲至南亚大范围区域的地表温度异常偏低,欧亚中纬度500 hPa高度场距平呈显著的北正南负模态,急流区南北梯度异常显著,北极涛动具有明显的指数负位相特征,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为典型的冷位相等;同时,当前频发期与其他时段的差异较大,特别是与20世纪90年代初的气候特征差异尤为明显。因此,2008年以来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频发期所对应的海-气系统异常除了具有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一些新特征之外,也初步出现了一些年代际变化的异常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 频发期 气候特征 年代际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大苞景天的形态特征及生理响应 被引量:11
19
作者 傅杨 杨柳青 +5 位作者 吴红强 刘志昂 廖飞勇 陈月华 黄琛斐 HUANG Chen-fei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59,共4页
为了研究大苞景天Sedum amplibracteatum K.T.Fu的耐热性及在不同高温胁迫下的生理特点,采用美国生产的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大苞景天的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程度的慢慢增加,大苞景天叶片出现卷曲、萎蔫、变黄... 为了研究大苞景天Sedum amplibracteatum K.T.Fu的耐热性及在不同高温胁迫下的生理特点,采用美国生产的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大苞景天的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程度的慢慢增加,大苞景天叶片出现卷曲、萎蔫、变黄、干枯脱落等症状,部分植物茎基部变软腐烂,反映了其不耐高温的特点。在高温胁迫过程中,大苞景天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荧光参数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大苞景天的生理变化和形态特征,表明其不耐高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大苞景天 形态特征 生理变化
下载PDF
LaNiMnCrO 系陶瓷的温敏特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树英 黄安荣 杨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18-322,共5页
传统的 NTC 热敏电阻由过渡金属氧化物尖晶石材料制成.本文报道一种具有负电阻温度系数的新型热敏材料.这种材料由尖晶石陶瓷和钙钛矿陶瓷复合而成.与传统的 CoNiMnO 系材料比较,该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电阻-温度特性非线性系数小、适... 传统的 NTC 热敏电阻由过渡金属氧化物尖晶石材料制成.本文报道一种具有负电阻温度系数的新型热敏材料.这种材料由尖晶石陶瓷和钙钛矿陶瓷复合而成.与传统的 CoNiMnO 系材料比较,该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电阻-温度特性非线性系数小、适用温区宽、材料成本低、批量生产效益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材料 宽温区 陶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