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适与中美《桐油借款合约》考析——基于哥大藏陈光甫文件与胡适日记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黄珍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53,共12页
通过哥伦比亚大学藏陈光甫文件与现存胡适日记的比较,查明具体史事,考析胡适日记的“缺失”内容,可知胡适尽管并未直接参与中美桐油借款谈判,但在关键时刻与陈光甫精诚合作,在策略制定上提供辅助和给予支持,并间接推动美国国务院对借款... 通过哥伦比亚大学藏陈光甫文件与现存胡适日记的比较,查明具体史事,考析胡适日记的“缺失”内容,可知胡适尽管并未直接参与中美桐油借款谈判,但在关键时刻与陈光甫精诚合作,在策略制定上提供辅助和给予支持,并间接推动美国国务院对借款政策的调整和转变,为借款谈判的成功发挥了独特作用。进一步而言,中美桐油借款谈判实际上体现了国民政府对美国外交双轨并行的策略,即实行双代表体制。这一体制缘于美国政府内部对华政策的分歧,特别是联邦财政部与国务院在对华援助上的不同立场。在双代表体制下,国民政府“舍外交部而就财部”,通过陈光甫与胡适的共同努力,最终突破了美国政府内部的分歧,推动《桐油借款合约》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桐油借款 陈光甫 中美关系 双代表体制
下载PDF
陈献章“似禅非禅”说考辨
2
作者 金瑛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7-61,93,共6页
宋明儒学发展出由人心到宇宙的新儒学范畴,无疑是受到佛教影响。明初陈献章之学强调主体通过静心涵养的工夫手段,将宇宙万物视作由自身“主一”发散至外界的心物相通,以寻求“此心此理”的契合范畴。但同门胡居仁及明中期的罗钦顺直言... 宋明儒学发展出由人心到宇宙的新儒学范畴,无疑是受到佛教影响。明初陈献章之学强调主体通过静心涵养的工夫手段,将宇宙万物视作由自身“主一”发散至外界的心物相通,以寻求“此心此理”的契合范畴。但同门胡居仁及明中期的罗钦顺直言陈献章之学是“似禅”之学,此番诘难使后世易对陈献章之学产生理解偏差。故通过陈献章“主静”“虚寂”等“似禅非禅”之考辨,并考察陈献章诗学对佛教禅学的掫聚和改造,从而重现陈献章闳识孤怀之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献章 胡居仁 罗钦顺 “似禅非禅”
下载PDF
陈瑚诗学论著考述——以《顽潭诗话》《离忧集》《从游集》为考察中心
3
作者 邵乐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6-81,共6页
陈瑚在诗学观念上主要承袭的是儒家的诗教说,但面对易代之后的社会环境,他又强调诗歌创作以“性情为主”,即诗歌创作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技巧和表现形式,而在于是否蕴含诗人自己的真挚情感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此外,陈瑚在《离忧》《从游... 陈瑚在诗学观念上主要承袭的是儒家的诗教说,但面对易代之后的社会环境,他又强调诗歌创作以“性情为主”,即诗歌创作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技巧和表现形式,而在于是否蕴含诗人自己的真挚情感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此外,陈瑚在《离忧》《从游》二集各人诗篇前撰有小传,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陈瑚“以人存诗”的存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瑚 儒家诗教 性情学问 以人存诗
下载PDF
安徽路径与皖籍现代作家的文学取向——以陈独秀和胡适为中心的考察
4
作者 黄艳芬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4期57-62,共6页
以陈独秀和胡适为代表的皖籍现代作家在中国文学和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出创造性作用,他们在建构五四文学传统上构建了一条安徽路径。陈独秀和胡适作为文学革命的“急先锋”开创新文学,引领皖籍现代作家在现代文坛聚合,并且在诗歌中书... 以陈独秀和胡适为代表的皖籍现代作家在中国文学和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出创造性作用,他们在建构五四文学传统上构建了一条安徽路径。陈独秀和胡适作为文学革命的“急先锋”开创新文学,引领皖籍现代作家在现代文坛聚合,并且在诗歌中书写安徽人情与地理,体现出独特的地方文学取向,标举出中国现代文学生成中的安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路径 陈独秀 胡适 文学取向
下载PDF
两版《鲁迅全集》注释的变迁与作家的重评——以陈独秀、瞿秋白、胡适、沈从文为例
5
作者 黄海飞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3年第3期7-17,共11页
《鲁迅全集》人物注释受政治运动影响最为明显,但在政治运动之外,学术研究是否也影响到人物注释的评价?如何体现 1958年版、1981年版《鲁迅全集》中陈独秀、瞿秋白、胡适、沈从文注释的变迁显示出,学术研究参与到人物重评的过程中,发挥... 《鲁迅全集》人物注释受政治运动影响最为明显,但在政治运动之外,学术研究是否也影响到人物注释的评价?如何体现 1958年版、1981年版《鲁迅全集》中陈独秀、瞿秋白、胡适、沈从文注释的变迁显示出,学术研究参与到人物重评的过程中,发挥着或推波助澜,或导其先声的作用。人物的重评具体体现在《鲁迅全集》注释的内容和形式的细微调整,昭示出编辑的良苦用心和高超技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全集》 注释 陈独秀 瞿秋白 胡适 沈从文
下载PDF
基于《灵枢》五刺法探析岐黄针疗法的诊治思路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昆 偶鹰飞 +1 位作者 陈雨婷 陈振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2245-2250,共6页
《灵枢》五刺法详细论述了皮、脉、筋、肉、骨病的治疗手法,对于临床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陈振虎教授首创的岐黄针疗法正是在发明岐黄针针具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以首辨经筋,次定穴位,再选刺法的三位一体的特色诊疗体系,提升临床疗效,值... 《灵枢》五刺法详细论述了皮、脉、筋、肉、骨病的治疗手法,对于临床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陈振虎教授首创的岐黄针疗法正是在发明岐黄针针具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以首辨经筋,次定穴位,再选刺法的三位一体的特色诊疗体系,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刺法 岐黄针疗法 理论探讨 陈振虎
下载PDF
陈瑚“莲社”与《顽潭诗话》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则杰 黄治国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5-163,共9页
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文人结社最为繁盛的时期。著名思想家陈瑚创立的"莲社"是清初重要的遗民诗社之一。"莲社"的文献资料主要见于陈瑚纂辑的一种唱和类诗歌总集《顽潭诗话》,但《顽潭诗话》所收作品及其作者相当庞杂... 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文人结社最为繁盛的时期。著名思想家陈瑚创立的"莲社"是清初重要的遗民诗社之一。"莲社"的文献资料主要见于陈瑚纂辑的一种唱和类诗歌总集《顽潭诗话》,但《顽潭诗话》所收作品及其作者相当庞杂,并不简单等同于"莲社"的社诗总集。通过对《顽潭诗话》的仔细分析和鉴别,可以获知"莲社"的成立时间、集会唱和、基本成员等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为该诗社勾勒出一个比较清晰的面貌。同时,以《顽潭诗话》为线索,还可以进一步探究陈瑚以及其他"莲社"成员另外组织或参加过的若干诗社,从而理清"莲社"及《顽潭诗话》更多方面的关系。所有相关考察将有助于对整个清初遗民结社乃至古代文人结社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 莲社 遗民诗社 《顽潭诗话》 陈瑚 陆世仪
下载PDF
善隐者与苦隐者的情感共鸣——得全堂夜讌始末及其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黄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49,共6页
得全堂夜讌是冒襄为著名理学家兼遗民陈瑚的来访而举办的戏曲盛宴,夜讌上冒氏家乐演出了《燕子笺》和《邯郸梦》二剧,这两部戏曲所相关和反映的反抗奸佞的历史事件及故国之思使得善隐者冒襄及苦隐者陈瑚摒弃生活方式上的隔阂,达到嫉恶... 得全堂夜讌是冒襄为著名理学家兼遗民陈瑚的来访而举办的戏曲盛宴,夜讌上冒氏家乐演出了《燕子笺》和《邯郸梦》二剧,这两部戏曲所相关和反映的反抗奸佞的历史事件及故国之思使得善隐者冒襄及苦隐者陈瑚摒弃生活方式上的隔阂,达到嫉恶如仇、悲思故明的情感共鸣,并引为同志知己。陈瑚于夜讌后广泛宣传水绘园雅集之胜及冒襄的高才懿行,他为夜宴所作的《得全堂夜讌记》和《得全堂夜讌后记》后来成为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历史材料依据,并对之具有精神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襄 陈瑚 得全堂夜讌 善隐 苦隐 《燕子笺》 《邯郸梦》 《桃花扇》
下载PDF
“诗辨”意识与古典主义“新诗”观念的建立——胡怀琛关于新诗文体理论的另一种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赵黎明 朱晓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8,共9页
新文学之初,胡怀琛被新文学作家视为"旧派文人",然其在传统"辨体"思维影响下提出的"新派诗"观点,对于新诗理论建设颇有借鉴意义。在诗歌本质方面,他坚持"情感"和"音节"的密不可分;... 新文学之初,胡怀琛被新文学作家视为"旧派文人",然其在传统"辨体"思维影响下提出的"新派诗"观点,对于新诗理论建设颇有借鉴意义。在诗歌本质方面,他坚持"情感"和"音节"的密不可分;在诗歌文体方面,他强调诗文之别和诗歌之别;关于中外诗歌文体,他指出二者不仅情感内容有别,形式也各有"民族本性"的不同;而对于诗歌文体的新旧,他坚持情感没有新旧,"体裁没有新旧",据此他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新诗体"建设的根本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怀琛 “诗辨” 新派诗
下载PDF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与20世纪中国文化——陈寅恪及学衡派诸子眼里的杜威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克敌 程振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6,62,共5页
作为杜威学说在中国的最佳代言人,胡适的文化理论和文学实践都证明他不愧为杜威最好的中国学生。相反,同样留学美国的吴宓、梅光迪和陈寅恪等学衡派诸人,却拒绝了杜威,转而以白壁德为精神导师。同为谋求振兴中国文化的精神救药,为何他... 作为杜威学说在中国的最佳代言人,胡适的文化理论和文学实践都证明他不愧为杜威最好的中国学生。相反,同样留学美国的吴宓、梅光迪和陈寅恪等学衡派诸人,却拒绝了杜威,转而以白壁德为精神导师。同为谋求振兴中国文化的精神救药,为何他们的选择产生巨大差异?通过对学衡派有关论著中对杜威学说的评述(包括他们私人记录中的相关议论文字),可以读出他们做出上述文化抉择的原因,以及当时的中国社会为何没有接受白壁德学说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胡适 陈寅恪 《学衡》 实用主义
下载PDF
毛茛叶报春组一存疑种花粉形态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小梅 刘云云 +4 位作者 谢菲 洪芳玲 李治中 闫浩 邵剑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4-498,503,共6页
对分布于浙江西北部的毛茛叶报春组(sect.Ranunculoides)一存疑种5个居群共50个植株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该存疑种的花粉形态特征在种下具高度多样化,根据萌发孔类型、数量及组成的不同,其花粉可划分为多沟型、沟多孔少... 对分布于浙江西北部的毛茛叶报春组(sect.Ranunculoides)一存疑种5个居群共50个植株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该存疑种的花粉形态特征在种下具高度多样化,根据萌发孔类型、数量及组成的不同,其花粉可划分为多沟型、沟多孔少型、孔多沟少型、散孔型和环沟型5种类型;而且居群间花粉的大小及花粉类型的组成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同一个植株或同一个花粉囊的花粉也可能具有多种类型的花粉。本文进一步证明了花粉形态特征在种内可能存在多样化的现象。花粉形态特征支持该存疑种为一个独立的新物种,它很可能是由具多沟型和散孔型花粉的亲本杂交进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茛叶报春组 花粉形态 种下变异 分类地位
下载PDF
“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汤奇学 陈宝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136-144,共9页
辛亥革命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有相因相似之处 ,都以“救亡”和“启蒙”为主题 ,但是两者在侧重点、具体内容、思想资料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梁启超等突出救亡 ,力图中西结合培养出具有现代政治、社会意识的国民 ,... 辛亥革命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有相因相似之处 ,都以“救亡”和“启蒙”为主题 ,但是两者在侧重点、具体内容、思想资料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梁启超等突出救亡 ,力图中西结合培养出具有现代政治、社会意识的国民 ,以挽救民族危机 ;陈独秀等鼓吹个人主义 ,个性解放 ,希望造就一代和传统完全决裂的新青年使社会走向现代。两个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相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国民性思想 辛亥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时期 启蒙 救亡 梁启超 陈独秀 胡适
下载PDF
浅析胡居仁对陈献章之批评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代湘 黄丽娅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9-32,55,共5页
胡居仁与陈献章同为吴与弼受业门徒,然治学理路却大相径庭。胡氏站在维护儒学正统的立场,从工夫修养论方面批评陈氏的心学理路,具体有三:"屏绝思虑以求静";"不读书";"放开太早,求乐太早"。这为深入研究... 胡居仁与陈献章同为吴与弼受业门徒,然治学理路却大相径庭。胡氏站在维护儒学正统的立场,从工夫修养论方面批评陈氏的心学理路,具体有三:"屏绝思虑以求静";"不读书";"放开太早,求乐太早"。这为深入研究明初理学流衍提供了极佳的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居仁 陈献章 “敬” “静”
下载PDF
历史境遇与文化氛围——新文化运动前夜的安徽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杨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37,共6页
在新文化运动中,安徽是全国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通过考察新文化运动之前安徽的政治、经济及教育情况,分析地域文化的差异和西方教会文化的影响,探究新学堂的兴办、西化教育体系的确立以及留学生群体带来的改变,可以看到,近代以来的安徽... 在新文化运动中,安徽是全国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通过考察新文化运动之前安徽的政治、经济及教育情况,分析地域文化的差异和西方教会文化的影响,探究新学堂的兴办、西化教育体系的确立以及留学生群体带来的改变,可以看到,近代以来的安徽从社会文化结构、文化氛围等方面都为新文化运动在本土的发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文化场",也为新文化运动在全国的推进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力量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安徽 陈独秀 胡适 安庆 芜湖
下载PDF
新文学发生期的理论分歧与选择——试论陈独秀、胡适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玉琴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1-116,共6页
191 7年到 1 92 0年是中国新文学理论发难、探讨以及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 ,以《新青年》为阵营 ,围绕着文学革新问题分成了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两大文学改良派系。本文试图通过还原、分析这两大改良派系的分歧、对立 ,... 191 7年到 1 92 0年是中国新文学理论发难、探讨以及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 ,以《新青年》为阵营 ,围绕着文学革新问题分成了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两大文学改良派系。本文试图通过还原、分析这两大改良派系的分歧、对立 ,来说明陈独秀、胡适的文学主张分别代表了新文学发生期的两种不同建设思路和模式 ;进而说明中国新文学中的两大创作阵营——“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分别是陈独秀、胡适艺术思想的承担者、实践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 陈独秀 胡适 分歧
下载PDF
从庐山森林植物园到庐山植物园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宗刚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8年第1期62-74,共13页
自1934年创建庐山森林植物园到今日庐山植物园,60多年来,在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下,该园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业绩,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该文依据史料,主要记述了植物园在胡先、秦仁昌、陈封怀的主持和关怀下。
关键词 庐山植物园 秦仁昌 陈封怀 植物园 森林植物园
下载PDF
民国旧体词变革的两种尝试——以胡适的白话词和陈柱的自由词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艳青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民国词体革新风潮之中,胡适从语言变革入手,创作出白话词,并进一步演变成白话新诗。陈柱则在词为诗之变体的理论基础上对词进行变体式改造,提出自由词的词学理论和创作主张。胡适和陈柱代表了词体革新的两种不同方式,共同描绘着民国旧... 民国词体革新风潮之中,胡适从语言变革入手,创作出白话词,并进一步演变成白话新诗。陈柱则在词为诗之变体的理论基础上对词进行变体式改造,提出自由词的词学理论和创作主张。胡适和陈柱代表了词体革新的两种不同方式,共同描绘着民国旧体词革新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陈柱 白话词 自由词
下载PDF
“文学”如何“革命”——近代“文学革命”话语的生成 被引量:3
18
作者 余来明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2-17,共6页
清民之际,随着中国摄取西方文明的进一步推展,知识界汲纳西方文明的重心开始逐步由技术移植转向制度文化的学习与改造,见诸议论的内容涵括政治、思想、文学、艺术、教育等诸方面。在此背景下生成的"文学革命"概念,展现了术语... 清民之际,随着中国摄取西方文明的进一步推展,知识界汲纳西方文明的重心开始逐步由技术移植转向制度文化的学习与改造,见诸议论的内容涵括政治、思想、文学、艺术、教育等诸方面。在此背景下生成的"文学革命"概念,展现了术语复杂的思想文化内涵。对于这一概念生成经历的考察,有助于从一个侧面深入理解中国文学和思想文化的近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革命 近代转型 梁启超 胡适 陈独秀
下载PDF
胡汉民·西南政权与广东实力派(1932—1936)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红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1期19-27,共9页
“西南—南京”的对抗模式是20世纪30年代“地方—中央”对抗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而西南政权内部又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联合体:一方面因政治取向基本相同、利益上有互相依赖关系而结合,另一方面又因政治目标与策略的不同而相互争斗。这种... “西南—南京”的对抗模式是20世纪30年代“地方—中央”对抗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而西南政权内部又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联合体:一方面因政治取向基本相同、利益上有互相依赖关系而结合,另一方面又因政治目标与策略的不同而相互争斗。这种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在国民党派系斗争中颇具普遍性。当前新史料的发掘为深入考察西南政权内部的结构提供了可能性,相关的分析能深化对国民党派系史的认识,进而推动民国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汉民 西南政权 广东实力派 陈济棠
下载PDF
胡怀琛、周作人现代小诗研究之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东方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4-137,共4页
1920年代,以胡怀琛和周作人为代表的现代小诗研究,是新诗诞生以来第一次对传统诗学的认真反思,同时又是对西方诗学的深层次思考。他们的研究既有相同之点,又具相异之处。特别是胡怀琛的小诗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今日看来,它们对于中... 1920年代,以胡怀琛和周作人为代表的现代小诗研究,是新诗诞生以来第一次对传统诗学的认真反思,同时又是对西方诗学的深层次思考。他们的研究既有相同之点,又具相异之处。特别是胡怀琛的小诗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今日看来,它们对于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怀琛 周作人 现代小诗 现代诗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