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醒术》:1909年发表的“狂人日记”——兼谈“名报人”陈景韩在早期启蒙时段的文学成就 被引量:14
1
作者 范伯群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8,共8页
陈景韩主编的《新新小说》以"新新不已"为追求目标,不赞成梁启超的改良立宪模式,而要利用小说的社会作用建立一种"侠主义"。"侠主义"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为设立一种无视当时政府的权力系统,第二层... 陈景韩主编的《新新小说》以"新新不已"为追求目标,不赞成梁启超的改良立宪模式,而要利用小说的社会作用建立一种"侠主义"。"侠主义"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为设立一种无视当时政府的权力系统,第二层次是介绍外国的革命精神、反抗侵略与压迫的精神,第三个层次是传统的"劫富济贫"。1909年10月,陈景韩与包天笑共同主编的《小说时报》创刊号的首篇是陈景韩的《催醒术》,与鲁迅的《狂人日记》相比虽然有很大差距,但这篇小说表明了陈景韩的思想站在时代的前列。我们应该承认,中国的"狂人世家"是有一个发展谱系的,同时应该认识到,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早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就开始了,陈景韩的作品可以为证。从《新新小说》到《小说时报》,陈景韩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景韩 《新新小说》 《催醒术》
下载PDF
陈景韩“新水浒”系列“游戏”与晚清翻新小说的繁荣——以《新水浒》同题小说为中心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鑫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12,共6页
光绪三十年(1904年),《时报》曾刊载过一篇莫名其妙的《<新水浒>之一节》,经考证为陈景韩戏撰,是为吸引读者而投石问路的一个策略,得到回应后却未续载,只以《<新水浒>题解》搪塞,却意外引起了更多读者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成... 光绪三十年(1904年),《时报》曾刊载过一篇莫名其妙的《<新水浒>之一节》,经考证为陈景韩戏撰,是为吸引读者而投石问路的一个策略,得到回应后却未续载,只以《<新水浒>题解》搪塞,却意外引起了更多读者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成为编读互动和展示创意的"游戏"平台。这一系列"游戏"对后来的《新水浒》同题之作起到了示范作用,也在无意中开启了晚清翻新小说的大门,并促使其走向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景韩 新水浒 晚清 翻新小说
下载PDF
陈景韩的文学编译出版思想与实践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3
作者 季淑凤 葛文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9-103,共5页
陈景韩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编辑家、出版家、翻译家。他以报刊为阵地,在编辑出版与文学翻译之间进行跨界运作,其编译出版思想与实践特点鲜明:编译选材富有时代气息,编译策略着眼读者接受,多方营销开拓传播渠道。他的编译出版活动对近... 陈景韩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编辑家、出版家、翻译家。他以报刊为阵地,在编辑出版与文学翻译之间进行跨界运作,其编译出版思想与实践特点鲜明:编译选材富有时代气息,编译策略着眼读者接受,多方营销开拓传播渠道。他的编译出版活动对近现代传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培植了大批商业化报刊编译人才,又繁荣了近现代影剧界的编剧题材,同时,也促进了其自身小说创作的革新。直至当下,陈景韩的编译出版活动仍具有重大现实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景韩 文学 编译 出版 影响
下载PDF
伯爵夫人的转译之旅——从对《虚无党奇话》翻译与改写看陈景韩启蒙意识的转变
4
作者 国蕊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28-134,共7页
虚无党小说是晚清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文学产物,承担着文学与政治的双重功能。创作及理论著述外,虚无党小说的译作也数量繁多,其中又以陈景韩的翻译最为著名。在陈景韩转译的虚无党小说中,《虚无党奇话》应该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篇。对于... 虚无党小说是晚清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文学产物,承担着文学与政治的双重功能。创作及理论著述外,虚无党小说的译作也数量繁多,其中又以陈景韩的翻译最为著名。在陈景韩转译的虚无党小说中,《虚无党奇话》应该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篇。对于该小说的翻译到改写,表现出陈景韩塑造虚无党人立体像的"虚无党丛谈"的编辑策略;同时,也是陈景韩此一时期开始向关注社会现实的小说转向的标志和典型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译近代翻译 虚无党小说 陈景韩 《虚无党奇话》
下载PDF
晚清民国报人陈景韩救国理念初探——围绕袁世凯时期“二十一条”交涉之初步反应
5
作者 黄文治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3-108,共6页
1915年,日本对华提出旨在灭亡中国之"二十一条"要求,中国人民作出了广泛深入的反应。陈景韩作为晚清民国名报人,是新型知识分子的代表。这期间其围绕"二十一条"交涉在《申报》上刊载近140篇时评文章,倡扬其救国理... 1915年,日本对华提出旨在灭亡中国之"二十一条"要求,中国人民作出了广泛深入的反应。陈景韩作为晚清民国名报人,是新型知识分子的代表。这期间其围绕"二十一条"交涉在《申报》上刊载近140篇时评文章,倡扬其救国理念及目标。其救国理念虽有朦胧不清晰之特点,但偏向理性,启蒙意义不可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景韩 “二十一条” 时评 救国理念
下载PDF
从叙述主体的角度考察近代译者对第一人称叙事特征的认知——以《新蝶梦》的译介为例
6
作者 国蕊 陈鹏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83-89,共7页
中国传统文学向来缺乏第一人称叙事,尤以主角叙事更为稀少。清末翻译小说兴起,第一人称作品被逐渐译入国内。面对陌生的叙事方法,近代译者在观照文学传统与探索新鲜模式之间进行了反复尝试。翻译家陈景韩成功地译入了我国第一部第一人... 中国传统文学向来缺乏第一人称叙事,尤以主角叙事更为稀少。清末翻译小说兴起,第一人称作品被逐渐译入国内。面对陌生的叙事方法,近代译者在观照文学传统与探索新鲜模式之间进行了反复尝试。翻译家陈景韩成功地译入了我国第一部第一人称主角叙事小说《新蝶梦》。中译对底本存在诸多修改,而这些变异却不完全指向故事情节,而是与叙事视角紧密相关。考辨此翻译变化,可了解近代译者对第一人称主角叙事的理解认知,把握该类型叙事在中国流传与接受的初期样态,同时亦可窥探中国文学现代化转型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翻译文学 第一人称叙事 主角叙事 转译 陈景韩
下载PDF
近代翻译小说与时事的互文关系建构——以报人译者陈景韩的译作为例
7
作者 国蕊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8年第4期72-78,共7页
报人译者是近代文学翻译活动中的重要力量和独特群体,然而迄今为止,针对此一群体的译介活动,学界并没有充分的研究跟进。记者、志士、译者等多元身份的交叠使他们的译述往往超乎于文学本身,陈景韩及其翻译可谓其中典型。本文即以陈景韩... 报人译者是近代文学翻译活动中的重要力量和独特群体,然而迄今为止,针对此一群体的译介活动,学界并没有充分的研究跟进。记者、志士、译者等多元身份的交叠使他们的译述往往超乎于文学本身,陈景韩及其翻译可谓其中典型。本文即以陈景韩译作为切入,通过考察当时的社会语境,判明译者如何借域外小说进行隐喻叙事和互文关系建构,从一个侧面对近代报人译家翻译活动及作品特质进行勾勒和研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翻译文学 陈景韩 互文关系 报人译者 时报
下载PDF
陈景韩主编身份考证及《新新小说》“短命”原因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辛亭亭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9-24,共6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发展的第一波潮流中,作为"清末四大小说期刊"之外相对较"小"的文学刊物—《新新小说》,及其主编—晚清报人陈景韩在当下的通俗文学研究中并未被给予足够重视。其实《新新小说》留给世人的未知仍... 在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发展的第一波潮流中,作为"清末四大小说期刊"之外相对较"小"的文学刊物—《新新小说》,及其主编—晚清报人陈景韩在当下的通俗文学研究中并未被给予足够重视。其实《新新小说》留给世人的未知仍有许多,包括其主编身份的考证,出版发行、社址变动、内容改版,以及"短命"原因的探讨,对这些问题的梳理,有助于呈现该刊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新小说》 陈景韩 主编 “短命”
下载PDF
陈景韩的小说研究
9
作者 辛亭亭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0-28,共9页
陈景韩的小说,无论是翻译小说还是创作,都是在其报刊从业过程中发表的。与很多小说家不同,陈景韩的大部分小说都是以时事为基础,以救国救民为目的,因此他的许多小说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凭借着前卫的个人意识,陈景韩的作品在痛陈时弊、反... 陈景韩的小说,无论是翻译小说还是创作,都是在其报刊从业过程中发表的。与很多小说家不同,陈景韩的大部分小说都是以时事为基础,以救国救民为目的,因此他的许多小说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凭借着前卫的个人意识,陈景韩的作品在痛陈时弊、反抗侵略的过程中仍然积极吸收西方国家的先进文化,这也使他成为中国较早接受并传播翻译小说、侦探小说的知识分子。而他的侠义小说创作,突破了传统侠文化的窠臼,实现了传统侠义小说的社会化改造,更加贴近现实、反映现实、揭露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景韩 翻译小说 侦探小说 侠义小说
下载PDF
外国复仇小说译本与国民性改造之关系——以陈景韩《窟中人》译本为中心 被引量:3
10
作者 禹玲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3-148,共6页
以陈景韩的外国复仇小说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索晚清精英知识分子对国民性改造的多重思考。通过分析《窟中人》和虚无党系列小说的翻译过程,探讨译作中由"个人复仇观"到"国家复仇观"的过渡与呈现,阐述译者藉由小说翻... 以陈景韩的外国复仇小说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索晚清精英知识分子对国民性改造的多重思考。通过分析《窟中人》和虚无党系列小说的翻译过程,探讨译作中由"个人复仇观"到"国家复仇观"的过渡与呈现,阐述译者藉由小说翻译彰显复仇精神,进而提出国民性改造实践方案的潜在意图。由此,可更为全面地把握当时知识分子关于国民启蒙的种种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景韩 复仇小说 国民性改造
原文传递
陈景韩新闻思想及影响探析——以上海《时报》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玉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83,119,120,共15页
陈景韩是清末民初一位真正以报业为志趣的报人,然而他在新闻史人物研究中的地位一直被边缘化。他曾任职上海《时报》和《申报》长达28年,在其漫长的新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报刊经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新闻思想,集中表现在独立的新闻职业... 陈景韩是清末民初一位真正以报业为志趣的报人,然而他在新闻史人物研究中的地位一直被边缘化。他曾任职上海《时报》和《申报》长达28年,在其漫长的新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报刊经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新闻思想,集中表现在独立的新闻职业精神、客观公正的新闻理念、不随流俗的报业革新思想,以及富有远见的新闻团体意识。他的新闻思想对近现代新闻业的职业身份转变、新闻本位复归、业务革新倡行、团体意识提升、职业伦理规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景韩 新闻思想 《时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