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in Siz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Paleoenvironmental and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 of Jinsha Site Since 4 ka B.P.
1
作者 Liping Luo~1,Lidong Zhu~2,Wenguang Yang~2 1.Institute of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Chinese Aceda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Chengdu 610041, China. 2.Institute of Sedimentary Geology,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13-113,共1页
The excavation of Jinsha Site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Shu civilization.Based on the grain size characteristics and six AMS 14C data,three phrases of paleoenvironmental and paleoclimatic changes can be proposed sinc... The excavation of Jinsha Site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Shu civilization.Based on the grain size characteristics and six AMS 14C data,three phrases of paleoenvironmental and paleoclimatic changes can be proposed since 4 ka B.P.in this area.PhraseⅠ: 4200-3800 a B.P.,fluviatile deposit altemated with swamping deposit,climate is damper and warmer; PhraseⅡ:3800-3400 a B.P.,flood plain and bank sand deposit,the precipitation increased;PhraseⅢ: 3400 a B.P.,multi-cycle of paleos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nsha Site grain size CLIMATIC changes chengdu PLAIN LATE HOLOCENE
下载PDF
成都金沙遗址距今3000年的古气候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姚轶锋 李奎 +3 位作者 刘建 王宇飞 杜乃秋 李承森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49-560,共12页
成都金沙遗址位于成都西郊金沙村,推测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古蜀国的都邑所在地。文中分析了金沙遗址2个探方WT7908和IT8305的31个孢粉样品。探方IT8305孢粉组合表明:蕨类植物孢子占60.3%,草本被子植物花粉... 成都金沙遗址位于成都西郊金沙村,推测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古蜀国的都邑所在地。文中分析了金沙遗址2个探方WT7908和IT8305的31个孢粉样品。探方IT8305孢粉组合表明:蕨类植物孢子占60.3%,草本被子植物花粉占24.8%,木本裸子和被子植物花粉占14.2%,水生植物花粉相对较少,仅占0.7%。蕨类植物主要以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凤尾蕨属为主,草本植物中野牡丹科占绝对优势,木本裸子和被子植物中主要以松属和桦木属为主,水生植物主要包括双星藻、鸭跖草科和香蒲属。成都平原在这个时期的气候分为2个阶段,早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平原上生长着茂盛的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晚期的气候虽然还属于亚热带气候,但较早期更加湿热,气温和降雨量都比早期要高,平原上生长的草本植物种类有所减少,蕨类植物种类有所增加。定量分析了金沙遗址距今3 000年的古气候:年均温17.7~19.8℃,最热月均温21.7~28.6℃,最冷月均温11.5~11.9℃,年较差12.1~14.9℃,年降雨量993.3~1 113.3mm,最大月降雨量224.6~268.1mm,最小月降雨量6.9~14.1mm。成都地区3 000年前的年均温比现在要高1.7~2.8℃,年降雨量基本和现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金沙遗址 距今3 000年 孢粉 古气候
下载PDF
成都金沙出土古象牙赋存环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旦辉 汪灵 +4 位作者 叶巧明 邓苗 樊华 孙杰 杨颖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1-545,共5页
为了查明成都金沙出土古象牙赋存的物理化学条件,为其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古象牙赋存环境(土壤)的物相、化学成分、pH值和Eh值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与古象牙的pH值、Eh值等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古象牙赋存土壤样品主要... 为了查明成都金沙出土古象牙赋存的物理化学条件,为其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古象牙赋存环境(土壤)的物相、化学成分、pH值和Eh值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与古象牙的pH值、Eh值等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古象牙赋存土壤样品主要由粘土及硅酸盐矿物组成,其中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等粘土矿物含量达43%~60%,其pH值和Eh值的平均值分别为6.5和-13.5mV,这种弱酸性还原环境的形成与土壤中含有0.3%左右的腐殖酸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成都金沙古象牙pH和Eh值平均分别为6.46和-15.5mV,与土壤pH和Eh值非常接近;并由于土壤中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的封闭作用,能够阻止古象牙与外部环境的物质交换及其对古象牙侵蚀作用,使古象牙能够在一种相对平衡的条件下得以长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象牙 碳羟磷灰石 赋存环境 粘土矿物 蒙脱石 文物保护 成都金沙
下载PDF
成都金沙遗址区古环境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傅顺 王成善 +2 位作者 江章华 刘建 李奎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4,18,共6页
通过对成都金沙遗址区孢粉分析方法复原古植被特征,同时结合遗址区广汉亚粘土层古土壤的地球化学行为分析结果得出,金沙遗址文化期内气候总体上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温暖湿润气候, 并有温暖湿润与温暖干旱气候交替现象发生。
关键词 成部市 金沙遗址 古环境 孢粉分析 文物考古
下载PDF
成都平原4ka以来地层磁化率特征及气候变化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罗丽萍 朱利东 +6 位作者 杨文光 张擎 王成善 阚瑷珂 罗虹 江章华 朱章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7-330,共4页
对成都金沙遗址IT6814探坑约4 m厚地层的5 cm间距磁化率分析,建立了成都平原4 ka以来的质量磁化率曲线和频率磁化率曲线。根据质量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特征结合粒度中值曲线对比,探讨了金沙遗址4 000 a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划分出成都平原... 对成都金沙遗址IT6814探坑约4 m厚地层的5 cm间距磁化率分析,建立了成都平原4 ka以来的质量磁化率曲线和频率磁化率曲线。根据质量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特征结合粒度中值曲线对比,探讨了金沙遗址4 000 a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划分出成都平原的三个气候阶段:4 000~3 380 aBP,气候偏湿;3 380~1 700 aBP,气候条件相对湿热;1 700 aBP^20世纪90年代初,气候逐渐偏干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金沙遗址 质量磁化率 频率磁化率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从成都平原考古发现说天府文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剑华 《地方文化研究》 2018年第2期1-20,共20页
古蜀文明与天府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成都平原的考古发现对此便给予了充分的揭示。古蜀文明既是天府文化的根脉所在,也是源流关系。古蜀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与周边区域有着广阔而又活跃的交流,生气勃勃,充满了活力,... 古蜀文明与天府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成都平原的考古发现对此便给予了充分的揭示。古蜀文明既是天府文化的根脉所在,也是源流关系。古蜀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与周边区域有着广阔而又活跃的交流,生气勃勃,充满了活力,既丰富了自身,也辐射出灿烂的光辉。这对后来发展形成的天府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创新发展。概而言之,悠久的历史传承是天府文化的基础,治水精神是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因素,人文的绚丽与厚重是天府文化的主要内涵,重视教育和文化发展是天府文化的重要动力,兼容并蓄与知快守慢是天府文化的个性特色。天府文化迄今仍洋溢着充沛的活力,显示出鲜明而浓郁的地域文化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明 三星堆 金沙遗址 成都根脉 天府文化 城市魅力
下载PDF
成都金沙古人类遗址亚粘土层的元素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碧辉 李巨初 +3 位作者 李奎 蒋成 朱章义 张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8-652,共5页
选取成都金沙遗址揭露的广汉层中一个代表性剖面,对其元素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的相似性,揭示了成壤物质的同源性;元素含量在剖面上部、中部和下部呈规律性变化,反映了成壤过程物质分解、元素迁移和... 选取成都金沙遗址揭露的广汉层中一个代表性剖面,对其元素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的相似性,揭示了成壤物质的同源性;元素含量在剖面上部、中部和下部呈规律性变化,反映了成壤过程物质分解、元素迁移和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金沙遗址 亚粘土 元素特征
下载PDF
考古发现与古史新知——成都建都历年及古都地位论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毛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7-154,共8页
近年来,三星堆城址、金沙遗址等的考古发现,为认识古蜀国的都城历史提供了更多的直接依据。如果将三星堆城址计算在内,历史上先后在成都建都的共有11个政权,历时约1546年。即使将三星堆都城时期和蜀王李顺与蜀王王均建都成都除外,先后... 近年来,三星堆城址、金沙遗址等的考古发现,为认识古蜀国的都城历史提供了更多的直接依据。如果将三星堆城址计算在内,历史上先后在成都建都的共有11个政权,历时约1546年。即使将三星堆都城时期和蜀王李顺与蜀王王均建都成都除外,先后建都成都者也有8个政权,历时约844年。成都建都早且历时长,长期为区域性政权的都城,城址与名称长期不变,自古至今为西南中心城市乃至全国中心城市。成都古都个性鲜明,地位重要,甚至可以考虑跻身中国大古都之列。成都都城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重点应在古蜀国都城考古与都城研究以及大古都理论认识方面寻求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古蜀国 都城史 大古都 三星堆遗址 金沙遗址
下载PDF
传统城镇工业遗产视野下的成都金沙遗址
9
作者 李梦涵 阙维民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22,共8页
金沙遗址是21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考古初步表明金沙遗址是商周都城遗址,古蜀文明的中心城邑,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成都现城址确定前最后的大型城址,距成都现城址最近的成都早期遗址,以及传统金器加工工艺的先锋代表... 金沙遗址是21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考古初步表明金沙遗址是商周都城遗址,古蜀文明的中心城邑,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成都现城址确定前最后的大型城址,距成都现城址最近的成都早期遗址,以及传统金器加工工艺的先锋代表地,金沙遗址具有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重要城市功能与遗产价值。从传统城镇工业遗产的视野,分析了金沙遗址的历史和现状,金沙遗址与成都城址变迁关系,金沙遗址金器制作工业流程等,对金沙遗址遗产价值进行评估,并提出了金沙遗址保护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镇工业遗产 金沙遗址 保护规划 成都
下载PDF
宜宾金沙江公铁两用桥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文爽 李松 索小灿 《中国铁路》 2021年第9期173-178,共6页
成贵高铁宜宾金沙江公铁两用桥为双层桥面拱墩固结钢箱系杆拱桥,结构体系复杂、施工过程体系转换多、构件安装难度大、精度控制要求高。为确保施工过程受力安全可靠、成桥状态线形平顺、受力合理,结合大桥的结构特点、施工难点,针对性... 成贵高铁宜宾金沙江公铁两用桥为双层桥面拱墩固结钢箱系杆拱桥,结构体系复杂、施工过程体系转换多、构件安装难度大、精度控制要求高。为确保施工过程受力安全可靠、成桥状态线形平顺、受力合理,结合大桥的结构特点、施工难点,针对性开展施工控制工作。对拱墩固桥钢箱拱肋悬臂拼装扣锚索索力确定方法、拱肋合龙控制原则、柔性系杆张拉控制原则和次序、刚性吊杆应力控制方式等施工控制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可供同类桥梁施工控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贵高铁 宜宾金沙江 公铁两用桥 系杆拱桥 施工控制 刚性吊杆
下载PDF
图形符号在地铁站台标识的再设计研究——以成都金沙遗址站台导视系统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芹宇 董石羽 《设计》 2020年第1期45-47,共3页
对成都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中存在的图形符号进行再设计研究。利用调研分析法,造型特征因子分析法及形状文法。分析图形符号特点与导视系统的辩证关系,把成都金沙遗址地铁站台导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调研数据提取文化造型因子并进行分析... 对成都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中存在的图形符号进行再设计研究。利用调研分析法,造型特征因子分析法及形状文法。分析图形符号特点与导视系统的辩证关系,把成都金沙遗址地铁站台导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调研数据提取文化造型因子并进行分析,将得到的特征因子加入形状文法运算进行再设计。得到以成都金沙遗址地铁站台导视牌标识为例的站台导视系统牌再设计方案。文章通过探讨导视系统与图形符号关系,以成都金沙地铁站台的标识设计图形为例,优化成都地域性文化特色在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中的再设计过程及运用,从标识设计层面探究导视系统中图形符号所传达的地域特色文化信息内容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遗址站台导视系统设计 成都特色文化 图形符号元素
下载PDF
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菲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3,共9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技发展的驱动下,我国博物馆建设经历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三大阶段。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博物馆试点单位,通过启动“智慧金沙”建设,打造“智慧服务”新体系,创新“智慧展览”新形式,推出“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技发展的驱动下,我国博物馆建设经历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三大阶段。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博物馆试点单位,通过启动“智慧金沙”建设,打造“智慧服务”新体系,创新“智慧展览”新形式,推出“智慧管理”新平台等诸多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可为业界提供一定借鉴。未来在智慧博物馆建设中,博物馆应制定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构建统一的线上入口,合理运用数字化展示来深入解读文物内涵,不断推进智慧博物馆发展的新模式、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智慧化建设 智慧博物馆 数字技术 保护利用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原文传递
成都市西郊金沙村龙山时代遗址试掘
13
作者 李明斌 李平 +4 位作者 刘守强 何强 高攀 党国萍 戴堂才 《华夏考古》 CSSCI 2002年第3期3-6,72,共5页
Jinsha is the first site in Western Chengdu city where Baodun culture the late Neolithic culture or culture of the Longshan Times has been found.It dates to 4200-4000 BP and shares many characteristics with those foun... Jinsha is the first site in Western Chengdu city where Baodun culture the late Neolithic culture or culture of the Longshan Times has been found.It dates to 4200-4000 BP and shares many characteristics with those found from Yufu Walled enclosure in Wenjiang county and another contemporary walled enclosure in Pixian county.The findings from Jinsha site thus has provided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the Baodun cul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ite and the surrounding walled enclosures of the Longsh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金沙村 龙山时代遗址 地层堆积 遗迹 出土文物 中国 文物考古
原文传递
想象历史的方法——从成都平原商周时期出土的象牙说起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志清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7-152,共6页
在距今3000年前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青铜器、金器、玉器、陶器等遗物和高耸的城墙、规模宏大的"宫殿式"建筑遗存及反映其严重社会分层的墓葬等遗迹现象,显示其已进入了成熟的文... 在距今3000年前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青铜器、金器、玉器、陶器等遗物和高耸的城墙、规模宏大的"宫殿式"建筑遗存及反映其严重社会分层的墓葬等遗迹现象,显示其已进入了成熟的文明社会;三星堆"祭祀坑"和金沙遗址"祭祀区"大量象牙、鹿角及獠牙的出土,反映出成都平原商周时期早蜀社会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昭显了人类过度性的开发和拓殖是成都平原商周时期温暖湿润的生态环境消失或破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商周 三星堆 金沙遗址
原文传递
成都金沙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擎 周志清 朱章义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9-11,T003-T004,共5页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是一处大型的商周时期古蜀文化中心遗址,现已发现祭祀区、重要居住区、一般居住区和墓地等。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等珍贵文物2000余件及大量象牙和陶器;还发现了一些与宗教祭祀活动相关的特殊遗迹现象。
关键词 金沙遗址 发掘 发现
原文传递
成都市金沙遗址“黄忠小学”地点商周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剑波(执笔/摄) 张春秀(执笔/摄) +4 位作者 周志清 孙志辉(绘图) 邓江燕(描图) 田剑波(摄) 唐建芳(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53,I0001,F0002,共19页
金沙遗址“黄忠小学”地点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乡黄忠村七组,黄忠路与黄忠横街交叉口。地处摸底河北岸,属金沙遗址群的西北部,南距金沙遗址“祭祀区”约1100米[1],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0′45″、北纬30°41′21″,海拔508米... 金沙遗址“黄忠小学”地点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乡黄忠村七组,黄忠路与黄忠横街交叉口。地处摸底河北岸,属金沙遗址群的西北部,南距金沙遗址“祭祀区”约1100米[1],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0′45″、北纬30°41′21″,海拔508米(图一)。为配合“黄忠配套小学(特教小学)及幼儿园”项目的建设,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对该遗址点进行了勘探和抢救性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金沙遗址 “黄忠小学”地点 十二桥文化
原文传递
金沙玉器类型及其特点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方 《中原文物》 2004年第4期66-72,共7页
成都金沙遗址是一处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的古蜀王国都邑 ,其分布面积约 5平方公里。在遗址的大型祭祀活动区内现已出土玉器 2 0 0 0余件 ,器形丰富。这批玉器制作精美 ,器上少见使用的痕迹 ,从其类型及特点分析大都不是实用物品 ,而是与... 成都金沙遗址是一处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的古蜀王国都邑 ,其分布面积约 5平方公里。在遗址的大型祭祀活动区内现已出土玉器 2 0 0 0余件 ,器形丰富。这批玉器制作精美 ,器上少见使用的痕迹 ,从其类型及特点分析大都不是实用物品 ,而是与古蜀王国重要的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的礼仪性用器 ,它们既是当时的统治阶层财富、身份、地位的实物载体 ,也是巫师沟通神灵 ,祭祀天地、山川、祖先的媒介与法器。金沙玉器大多具有礼神、祀神、通神的功用 ,玉质礼器在祭祀活动中的大量使用体现出金沙社会以神权为主导的原始宗教社会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遗址 玉器 宗教祭祀 历史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