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Patients with Pectus Excavatum as an Indication for Therapy
1
作者 Susanne Habelt Stephanie Korn +1 位作者 Angelika Berger Jozef Biele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1年第3期295-300,共6页
Background: Adolescents with pectus excavatum (PE) are often affected by their body shape. The aim of our approach was to quantify the patients’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to create a psychological indicat... Background: Adolescents with pectus excavatum (PE) are often affected by their body shape. The aim of our approach was to quantify the patients’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to create a psychological indication for treatment. Methods: 10 adolescents (8 male, median age 16 years, interquartile range 15 - 17 yrs.) with PE were examined at our psychological department. Using standardized psychological tests, projective tests and interviews psychologists validated the patients’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status. All patients were offered psychological therapy and correction of the deformity. In addition, the children were followed-up by a telephone questionnaire (median follow-up after starting therapy 12.8 months (5.9 - 18.0). Results: No patient had a relevant physiological limitation. The median follow-up since presentation to our psychologists was 15.0 months (9.1 - 20.6). 8 patients (5 were operated, 2 used the vacuum bell, 1 will undergo surgery) had distinct psychological limitations especially concerning the dimensions attractiveness, self-esteem and somatisation. They demonstrated increased insecurity, anxiety and denegation of their body. Since all patients were within puberty th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due to the PE has to be interpreted as disadvantageous for their further development. 7 patients completed the follow-up questionnaire and reached a median score of 80.8% (76.4% - 86.8%), which indicates a good improvement in all patients. Conclusions: We conclude that the psychological indication for treatment is justified, since our results support this ind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st Wall DEFORMITY Pectus Excavatum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urgery Vacuum BELL
下载PDF
Cases Report of Atypical Aortic Dissection
2
作者 Yuan Tang Yong Hu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Background: Aortic dissection (AD) is one of the common causes of fatal chest pain in emergency medicine. The main and most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is pain, with about 90% of patients experiencing sudden persist... Background: Aortic dissection (AD) is one of the common causes of fatal chest pain in emergency medicine. The main and most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is pain, with about 90% of patients experiencing sudden persistent, tearing or cutting-like pain in the chest or back. However, there have also been report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art failure, renal failure, syncope, shock, stroke, paraplegia and other cases. Clinical misdiagnosis is common. Aim: Alert clinicians to aortic dissection with shock and chest tightness as the main clinical presentations. Case Presentation: Report on two cases of aortic dissection with syncope and shock as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Conclusion: Aortic dissection is a highly dangerous cardiovascular emergency with a high mortality rate. In clinical practice, awareness of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ortic dissection should be increased. Careful inquiry about medical history, attention to atypical clinical presentations of aortic dissection, thorough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comprehensive diagnostic evaluation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diagnosing aortic dis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rtic Dissection SYNCOPE Shock chest distress
下载PDF
《温病条辨》咳 痰 喘证治辨析
3
作者 王颖 王玉光 张晓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4期60-62,共3页
咳、痰、喘是呼吸科常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系统疾病,病因广泛。特殊疾病的喘咳治疗较困难,如感冒后咳嗽、肺间质纤维化等。文章对《温病条辨》相关条文进行了梳理,发现其主要从风温、肺热、痰饮水湿、肺燥、津伤、肝肾阴亏、败血冲肺七... 咳、痰、喘是呼吸科常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系统疾病,病因广泛。特殊疾病的喘咳治疗较困难,如感冒后咳嗽、肺间质纤维化等。文章对《温病条辨》相关条文进行了梳理,发现其主要从风温、肺热、痰饮水湿、肺燥、津伤、肝肾阴亏、败血冲肺七个方面对外感温热病相关喘咳进行论述;历代对于湿证之喘咳论述较少,由于温病多夹杂痰湿,因此吴氏论述详细,补充了喘咳的证治范围。吴氏治疗喘咳并非单纯针对喘咳症状,而是针对其证候,或配伍理气止咳平喘药物如杏仁、旋覆花、桔梗、郁金、滑石等,证候解除则喘咳自止。临床内伤之人多有外感迁延不愈,外感之人多有内伤基础,因此《温病条辨》虽然为外感温热病之著作,但对于外感、内伤之喘咳均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闷 咳嗽 《温病条辨》
下载PDF
胸壁压迫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通气中的应用前景
4
作者 柳宇华 张钊培 +1 位作者 刘晓青 刘学松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193-1199,共7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非心源性肺水肿。尽管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ARDS治疗的基石,但部分患者仍无法有效缓解低氧血症或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近期研究发现,通过胸壁或腹部按压可以改善肺顺应性,缓解ARDS患者吸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非心源性肺水肿。尽管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ARDS治疗的基石,但部分患者仍无法有效缓解低氧血症或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近期研究发现,通过胸壁或腹部按压可以改善肺顺应性,缓解ARDS患者吸气末期肺泡过度膨胀。胸壁压迫作为一种对仰卧患者胸部腹侧施加重物的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获益能力,也被认为是诊断ARDS患者肺泡过度通气的方法之一。本综述从生理及临床角度分析胸壁压迫在ARDS患者通气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机制与临床意义,旨在为ARDS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胸壁压迫 机械通气 呼吸力学 肺顺应性
下载PDF
胸部外伤致去皮质综合征1例报告
5
作者 罗泽刚 柳亚亚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目的报告1例胸部外伤致去皮质综合征患者,探讨胸部外伤与去皮质综合征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救治积累经验,辅助判断预后。方法庄浪县人民医院收治1例入院2 d前胸部受伤且呈醒状昏迷状态患者,回顾并分析病史、诊治过程、疗效及预后。结果... 目的报告1例胸部外伤致去皮质综合征患者,探讨胸部外伤与去皮质综合征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救治积累经验,辅助判断预后。方法庄浪县人民医院收治1例入院2 d前胸部受伤且呈醒状昏迷状态患者,回顾并分析病史、诊治过程、疗效及预后。结果患者入院2 d前被他人用木棒击伤右侧胸部,伤后出现胸痛、胸闷、气短,呈醒状昏迷状态,右侧胸壁有不规则青紫,查胸部CT提示右侧第8肋骨骨折,右侧胸腔积血(少量),双下肺炎症病变,诊断为去皮质综合征。入院后急给予清理呼吸道,面罩吸氧、抗休克、抗感染、雾化吸入、祛痰、纠正酸中毒、减轻肺水肿、改善微循环及脑水肿等综合治疗,3 d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归良好。结论由胸部外伤所致的去皮质综合征在短期内及时干预,纠正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酸碱中毒和继发感染等问题,即使患者已出现去皮质综合征及呼吸窘迫综合征,也有望完全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外伤 去皮质综合征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RDW联合TTS评分对肺挫伤致ARDS的预测价值研究
6
作者 丁珏婧 张晓娇 林倩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联合胸部创伤严重性(TTS)评分对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于本院重症医学科符合纳入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白细胞计数(WBC)、RDW、C反...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联合胸部创伤严重性(TTS)评分对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于本院重症医学科符合纳入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白细胞计数(WBC)、RDW、C反应蛋白、血气分析、氧合指数、肝肾功能、胸部CT、创伤原因、既往病史、并发症、TTS评分。根据柏林标准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分析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绘制RDW、TTS评分及RDW联合TTS评分的ROC曲线。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有56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7例。发生ARDS的有25例,31例未发生ARDS。其中发生机制为车祸伤42例,堕落伤5例,爆裂伤4例,重物砸伤2例,其他原因外伤3例。两组发生肺挫伤的患者中男性均多于女性,肺挫伤中创伤原因为车祸的人数最多。TTS评分、RDW、WBC、氧合指数(PaO2/Fi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与WBC、TTS、RDW/ALB呈正相关(r=0.186,P=0.05;r=0.648,P=0.001;r=0.812,P=0.003),与PaO2/FiO2呈负相关(r=-0.013,P=0.006)。RDW、TTS、RDW联合TT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1、0.966、0.976,RDW联合TTS评分的AUC高于RDW及TTS评分单独预测。结论RDW、TTS、RDW联合TTS评分对肺挫伤致ARDS均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但RDW联合TTS评分评估肺挫伤致ARDS发生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优于单个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挫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红细胞分布宽度 胸部创伤严重评分
下载PDF
亚健康态胸痹与胸痹红外图谱的温度特征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超 余葱葱 +1 位作者 张成明 黄祖波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0-382,共3页
比较了红外图谱在亚健康态胸痹与胸痹中温度差异。按问卷和体检结果对受试者进行分组:健康组,疾病组,亚健康组。采集所有受试者红外热图,进行温度对比。结果表明疾病组与亚健康组在红外热图中平均温度表现为低于健康组平均温度,各组平... 比较了红外图谱在亚健康态胸痹与胸痹中温度差异。按问卷和体检结果对受试者进行分组:健康组,疾病组,亚健康组。采集所有受试者红外热图,进行温度对比。结果表明疾病组与亚健康组在红外热图中平均温度表现为低于健康组平均温度,各组平均温度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红外热图在亚健康态胸痹诊断中具有验证价值,同时可作为胸痹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态胸痹 胸痹 红外图谱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胸痹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沈培红 毛威 +3 位作者 叶武 刘艳 许茂盛 陈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6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胸痹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疑诊冠心病患者470例,按64层螺旋CT(64MSCT)冠脉成像结果根据冠脉有无病变、病变范围、钙化积分、冠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分组,观察胸痹不同证型中冠脉病变程度,并分析相关性...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胸痹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疑诊冠心病患者470例,按64层螺旋CT(64MSCT)冠脉成像结果根据冠脉有无病变、病变范围、钙化积分、冠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分组,观察胸痹不同证型中冠脉病变程度,并分析相关性。结果:病变冠脉以心血瘀阻证和痰浊痹阻证多见,冠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两组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组;粥样斑块以心血瘀阻证和痰浊痹阻证多见,两组中软斑块比例高,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组。结论:冠状动脉病变与胸痹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相关性。心血瘀阻证、痰浊痹阻证冠脉病变范围广,狭窄程度严重,软斑块比例高,是胸痹的危险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胸痹 证候分型
下载PDF
双心汤干预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倪卫兵 姚祖培 +4 位作者 葛芳清 郑晓丹 蔡娟 彭金祥 苏海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双心汤干预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胸闷胸痛伴心理障碍(抑郁、焦虑)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基础治疗均为冠心病常规口服西药及心理疏导,治疗组加服中药双心汤,对照组加服黛力新(氟哌... 目的观察双心汤干预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胸闷胸痛伴心理障碍(抑郁、焦虑)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基础治疗均为冠心病常规口服西药及心理疏导,治疗组加服中药双心汤,对照组加服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疗程均为6周。采用胸(闷)痛症状积分表、中医证候积分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观察评定2组治疗前后胸(闷)痛症状疗效、心理障碍疗效及临床中医证候疗效,同时观察心电图、心肌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胸(闷)痛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总有效率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P<0.01);2组抑郁、焦虑情绪(HAD)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2组比较,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减少(P<0.01),2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75%,明显优于对照组(20%,P<0.01)。2组心电图、心肌标志物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比较,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双心汤具有明显改善冠心病伴心理障碍患者胸闷胸痛症状及中医临床证候的疗效,同时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是治疗"双心"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汤 冠心病 胸闷胸痛 心理障碍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轶英 金为群 +1 位作者 蔡峥 梅柳松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3,共2页
为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选取符合条件患者 35例,予口服通心络胶囊,疗程 4周。结果:治疗后中医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为 91. 43%,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 88. 57%,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有显著降低(P<0. 05)。... 为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选取符合条件患者 35例,予口服通心络胶囊,疗程 4周。结果:治疗后中医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为 91. 43%,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 88. 57%,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有显著降低(P<0. 05)。全血黏度(高、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心绞痛 通心络胶囊
下载PDF
生脉散合酸枣仁汤联合西药治疗女性冠心病心绞痛48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杨阿妮 徐义先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4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生脉散合酸枣仁汤联合西药对女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服用生脉散合酸枣仁汤化裁,对照组48例服用常规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后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药生脉散合酸枣仁汤联合西药对女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服用生脉散合酸枣仁汤化裁,对照组48例服用常规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后的疗效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66%,与对照组的75.00%,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散合酸枣仁汤联合西药治疗女性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养心安神法 胸痹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严重胸外伤合并ARDS的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陶宇 于奇 +1 位作者 韩继彪 张俊峰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73-173,176,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7例严重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总结,分析其血气PaO2/FiO2、Qs/Qt等与诊断及治疗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占同期胸外伤的7.33%。均给予机械通气,平均...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7例严重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总结,分析其血气PaO2/FiO2、Qs/Qt等与诊断及治疗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占同期胸外伤的7.33%。均给予机械通气,平均4.5天,机械通气24h后血气分析显示PaO2为(94.85±12.25)mmHg,PaCO2为(34.4±7.05)mmHg,Qs/Qt值为5.25%±6.85%,全组死亡3例,死亡率11.1%。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ARDS,正确使用呼吸机治疗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和休克,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最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 诊断 并发症
下载PDF
重症胸部外伤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附60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清华 杨俊杰 +5 位作者 田子朴 黄旭中 袁宏声 石应康 张怀斌 杨振华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98-200,共3页
本文报告重症胸部创伤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60例,其发病率占胸部外伤的8.4%,占重症胸部外伤的40%。本组死亡24例,死亡率为40%。本组结果表明:伤后休克,平均动脉压水平,受伤器官数量,伤后早期输液、输库血量的多少,以及是否应... 本文报告重症胸部创伤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60例,其发病率占胸部外伤的8.4%,占重症胸部外伤的40%。本组死亡24例,死亡率为40%。本组结果表明:伤后休克,平均动脉压水平,受伤器官数量,伤后早期输液、输库血量的多少,以及是否应用皮质激素和利尿剂减轻肺水肿,是影响ARDS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主要因素。作者认为:充分氧疗,正确使用呼吸机治疗,限制静脉输液量,早期给予激素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呼吸窘迫 综合征 ARDS
下载PDF
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诊治体会 被引量:6
14
作者 韦春晖 姚武 胡巍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9期1127-1128,共2页
目的总结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3月至2007年3月10例胸外伤合并ARDS的临床资料。结果:绝大部分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胸外伤并发ARDS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前奏及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目的总结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3月至2007年3月10例胸外伤合并ARDS的临床资料。结果:绝大部分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胸外伤并发ARDS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前奏及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积极治疗ARDS可大大降低MODS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早期诊断,正确掌握机械通气指征,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及时治疗原发病和处理合并征,是治疗ARDS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胸痹古今证型归类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胡冬裴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8-10,共3页
对胸痹的病因病机、辨证证型进行古今文献的比较研究 ,由此探讨胸痹的本质与特征 ,为现代胸痹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胸痹 病因病机 证型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素荣 袁新宇 +1 位作者 宋国维 甘晓庄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1-354,共4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肺内、外致病因素分别引起肺源性和肺外源性ARDS,其特征性病理表现为肺泡内液体渗出和透明膜形成,导...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肺内、外致病因素分别引起肺源性和肺外源性ARDS,其特征性病理表现为肺泡内液体渗出和透明膜形成,导致广泛肺泡实变。本病初期的胸片检查可见边界模糊的磨玻璃影,随病情进展则出现弥漫性、密度均匀的大片实变影;CT扫描可显示病变从头向足以及从腹向背两个方向上形成的密度递增征象,仰卧位时,腹侧肺野透亮度接近正常,而实变影位于背侧脊柱两旁,中间区域则呈现磨玻璃样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胸部影像
下载PDF
以胸闷为主的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薇 李美珠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为提高儿童哮喘的确诊率 ,减少漏诊率 ,充分认识儿童不典型哮喘的临床特点和早期症状。方法 调查 114例哮喘儿童 ,男 74例 ,女 40例 ,平均年龄 8.92岁。分析其首诊时的主要症状 ,监测 PEF值 ,并随访 2 4个月。结果 其中 49例有... 目的 为提高儿童哮喘的确诊率 ,减少漏诊率 ,充分认识儿童不典型哮喘的临床特点和早期症状。方法 调查 114例哮喘儿童 ,男 74例 ,女 40例 ,平均年龄 8.92岁。分析其首诊时的主要症状 ,监测 PEF值 ,并随访 2 4个月。结果 其中 49例有胸闷症状 ,占 43 % ,而首诊时不伴哮鸣音者 2 1例 ,全部伴有 Ig E升高 ,呼气流量峰值(PEF)降低。经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抗过敏治疗 ,均明显好转。随访 2 4个月有 16例最终出现哮鸣音 ,5例始终未出现。结论 胸闷是儿童哮喘的重要症状之一 ,其特点为反复发作 ,血 Ig E升高 ,PEF值下降 ,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 ,如有过敏史、家族史者更应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胸闷 哮鸣音 儿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序贯肺复张对严重胸部外伤所致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袁金权 周建平 +2 位作者 谢锐文 叶照伟 韩沃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序贯肺复张(RM)治疗对严重胸部外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胸部外伤导致的ARDS患者96例,按通气方式不同分为RM组和...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序贯肺复张(RM)治疗对严重胸部外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胸部外伤导致的ARDS患者96例,按通气方式不同分为RM组和机械通气组,每组48例.机械通气组给予小潮气量通气结合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RM组在机械通气组基础上序贯给予RM治疗.于治疗前后动态监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和动脉血气指标,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不大;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aO2/FiO2均逐渐升高,二氧化碳总量(TCO2)逐渐降低,以治疗后72hRM组的变化较机械通气组更显著〔PaO2(mmHg,1mmHg=0.133kPa):91.02±9.03比80.34±7.66,SaO2:0.96±0.04比0.94±0.04,TCO2(mmol/L):24.72±2.83比23.54±2.76,PaO2/FiO2(mmHg):238.47±19.83比185.34±17.37,均P<0.05〕.RM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较机械通气组明显缩短〔ICU住院时间(d):22.03±3.39比26.75±4.04,机械通气时间(d):13.38±4.04比19.33±5.02〕,VAP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机械通气组明显降低〔VAP发生率:8.33%(4/48)比25.00%(12/48),病死率:18.75%(9/48)比22.92%(11/48),均P<0.05〕.随时间延长,RM组CVP、MAP、CO、CI、SVRI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HR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RM后5min上述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次/min):97.88±6.22比98.20±8.37,CVP(mmHg):6.33±1.35比6.32±1.36,MAP(mmHg):94.56±5.96比95.03±9.82,CO(L/min):6.34±1.42比6.40±1.23,CI(L·min^-1·s^-1):2.08±0.32比2.17±0.53,SVRI:2404.34±31.34比2474.34±29.73,均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肺保护性通气序贯RM,RM能显著改善严重胸部外伤所致ARDS患者氧合,降低VAP发生率,同时对血流动力学不会发生严重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保护性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胸部外伤
下载PDF
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明灿 游凯 +2 位作者 黄一 裴家强 龚文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513-1515,共3页
目的:总结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50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措施、治疗后24h内主要血气值:PaO2、PaCO2及PaO2/FiO2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2h、治疗... 目的:总结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50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措施、治疗后24h内主要血气值:PaO2、PaCO2及PaO2/FiO2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2h、治疗后24h的PaO2、PaCO2、PaO2/Fi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39例,治愈率为78%,死亡11例,死亡率为22%。结论: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全身用药的前提下首先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再对创伤器官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症胸部创伤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期胸部影像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劳国荣 张剑 +2 位作者 罗世康 叶伙华 刘超凡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3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影像学表现及其意义,以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胸部影像的认识,尤其是该并发症的早期胸部影像的认识。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1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影像学表现及其意义,以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胸部影像的认识,尤其是该并发症的早期胸部影像的认识。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1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66例患儿,随访2年,出院诊断明确,有完整胸部影像资料和完整临床资料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NRDS治疗后并发BPD66例,治疗过程中平均治疗2-3周后复查影像检查,几乎所有并发BPD患儿胸片均开始出现“两肺透亮度减低,呈‘磨玻璃’样改变,两肺野可见斑片及云絮状阴影,边界模糊不清”表现,而且治疗过程中该影像较肺水肿影像持续时间长、吸收相对较慢。66例最终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网格状囊泡状阴影改变,25例此后连续拍片影像无明显变化。结论:胸部影像是临床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最直观、最方便、最快捷的首先方法,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病史及影像学资料,胸片、CT表现虽无特征性,但具有诊断意义,尤其是高分辨率CT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征象,有助于BPD的早期诊断,为临床及患儿尽早预防治疗赢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胸部影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