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and parentage analysis of SNP markers for Chestnut-vented Nuthatch(Sitta nagaensis)based on ddRAD-seq data
1
作者 Qingmiao Yuan Xi Lu +3 位作者 Ruixin Mo Xianyin Xu Xu Luo Yubao Duan 《Avian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271-278,共8页
Extra-pair paternity(EPP)is commonly found in socially monogamous birds,especially in small passerine birds,and there are interspecific and intraspecific variations in the extent of EPP.The Chestnut-vented Nuthatch(Si... Extra-pair paternity(EPP)is commonly found in socially monogamous birds,especially in small passerine birds,and there are interspecific and intraspecific variations in the extent of EPP.The Chestnut-vented Nuthatch(Sitta nagaensis)is a socially monogamous passerine bird,and verifying whether this species has EPP relies on parentage testing-S.nagaensis is not known to have EPP.In this study,we developed SNP markers of this species that are informative for parentage analysis from double digest restriction site-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ddRAD-seq)data.A panel consisting of 50 SNP markers,with a mean heterozygosity of 0.343,was used to resolve 95% of nestlings to fathers.The combined exclusion probabilities for the first parent and second parent were 0.991 and 0.9999,respectively.This panel of SNP markers is a powerful tool for parentage assignments in S.nagaensis.In addition,we found that three offspring(7.9%)from three nests(23.1%)were the result of extra-pair fertilization out of 38 offspring in 13 nests.Our study provided information on parentage analysis that has not been reported before in S.nagaensis.It also supplemented the understudied EPP behavior of birds in Asia,contributing to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EPP behaviors of bi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stnut-vented nuthatch ddRAD sequencing Extra-pair paternity Parentage analysis SNPS
下载PDF
Plastering mud around the entrance hole affects the estimation of threat levels from nest predators in Eurasian Nuthatches
2
作者 Jiangping Yu Li Zhang +5 位作者 Guodong Yi Keqin Zhang Jiyuan Yao Jian Fang Chao Shen Haitao Wang 《Avian Research》 SCIE CSCD 2021年第4期658-663,共6页
Background:For cavity-nesting birds,the nest entr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predators from accessing nests.Several species of nuthatches use mud to narrow the entrance of cavities.In theory,the smaller... Background:For cavity-nesting birds,the nest entr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predators from accessing nests.Several species of nuthatches use mud to narrow the entrance of cavities.In theory,the smaller the entrance hole size,the more effective it is against predators;however,few studies have tested whether narrowing the entrance hole size can affect the estimation of threat levels from nest predators in cavity-nesting birds.Methods:Using dummy experiments,we tested whether Eurasian Nuthatches(Sitta europaea,narrow the entrance hole of cavities)and Cinereous Tits(Parus cinereus,do not narrow the entrance hole,as a control)perform different nest defence behaviours against Common Chipmunks(Tamias sibiricus,small nest predator)and Red Squirrels(Sciurus vulgaris,larger nest predator).Results:Both nuthatches and tits exhibited stronger response behaviours(high dummy response scores)against chipmunks than against squirrels.Compared with tits,nuthatches exhibited more aggressive behaviours to chipmunks,but their responses to squirrels were similar.Conclusions:Nest defence behaviours of nuthatches to chipmunks differed from tits,an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nuthatches might estimate threat levels of nest predators according to their narrowed entrance-hole s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ity-nesting birds Entrance-hole size Eurasian nuthatches Nest defence behaviour Nest predator
下载PDF
山东省鸟类新记录--黑头
3
作者 时银川 周志浩 +1 位作者 李文娟 尚帅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67-67,65,共2页
在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7°5157"E,38°15'27"N)观测并记录到1只黑头,经查阅以往资料数据,确定该物种为山东省鸟类分布新记录。
关键词 黑头 山东 新记录 贝壳堤岛
下载PDF
凉水自然保护区普通鳾贮食红松种子行为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邹红菲 郑昕 +3 位作者 马建章 宗诚 吴庆明 孙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0,共3页
2003年 10月,在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对普通鳾(Sittaeuropaea)贮食红松 (Pinuskoraiensis)种子的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普通鳾的贮食行为谱由搬运行为、确定贮食点行为和贮藏行为组成,完成一次贮食行为的时间为(15. 3±3. 1)s,每... 2003年 10月,在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对普通鳾(Sittaeuropaea)贮食红松 (Pinuskoraiensis)种子的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普通鳾的贮食行为谱由搬运行为、确定贮食点行为和贮藏行为组成,完成一次贮食行为的时间为(15. 3±3. 1)s,每个贮食点内的种子数均为 1粒,贮食点平均深度为(1. 4±0. 5)cm。贮食微生境主要包括活立木、枯立木、倒木和倾斜地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鸭 贮食行为 红松种子
下载PDF
普通鳾不同窝雏数雏鸟的生长发育 被引量:5
5
作者 易国栋 杨志杰 +1 位作者 高玮 刘宇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5-110,共6页
 在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对次生阔叶林中的普通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窝雏数的在巢雏鸟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t-检验P<0 05),且各生长参数出现差异的日龄有所不同.对不同窝雏数雏鸟的体重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出飞前雏鸟的平均...  在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对次生阔叶林中的普通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窝雏数的在巢雏鸟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t-检验P<0 05),且各生长参数出现差异的日龄有所不同.对不同窝雏数雏鸟的体重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出飞前雏鸟的平均体重与窝雏数呈负相关.该区域普通的平均窝雏数为(7 59±0 94)只(n=17).对不同窝雏数的亲鸟的日活动进行了全天观察,发现亲鸟喂食次数、清理粪便次数与窝雏数呈显著正相关(F-检验P<0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币鸟) 窝雏数 生长发育 育雏
下载PDF
山地次生林冬季鸟类集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高玮 冯贺林 +2 位作者 相桂权 杨志杰 程宏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85-391,共7页
通过山地次生林两冬季鸟类集群的研究表明,集群的鸟类主要是由大山雀、沼泽山雀和普通鸱组成;每群个体数为7.41—10.63只;据群的行为(单种群、多种集群和单独个体)分析,大多数种类是单独个体活动;冬季鸟类集群大小和组成有时间和空间的... 通过山地次生林两冬季鸟类集群的研究表明,集群的鸟类主要是由大山雀、沼泽山雀和普通鸱组成;每群个体数为7.41—10.63只;据群的行为(单种群、多种集群和单独个体)分析,大多数种类是单独个体活动;冬季鸟类集群大小和组成有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气候因子影响群的形成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集群 种群 次生林
下载PDF
普通鳾雏鸟的生长发育研究
7
作者 易国栋 赵匠 +1 位作者 郝锡联 韩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6-38,共3页
2003年3~7月对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林内普通雏鸟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雏鸟身体各部位生长状况有所不同,与取食相关的器官在雏鸟早期有很大程度的发育,与飞行相关的器官在雏鸟发育的后期仍有较大程度的增长.
关键词 生长发育 食相 器官 次生林 生长状况 雏鸟 取食 飞行 自然保护区 身体
下载PDF
大山雀和普通?对种间报警声的行为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振奎 于江萍 +2 位作者 李玲玉 张立世 姜云垒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110,共5页
利用声音回放进行了大山雀(Parus major)和普通?(Sitta europaea)种间报警声相互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种间报警声与鸣唱回放所诱发的大山雀和普通?行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种内报警声与鸣唱回放所诱发的大山雀和普通?行为反应也存在显著差异... 利用声音回放进行了大山雀(Parus major)和普通?(Sitta europaea)种间报警声相互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种间报警声与鸣唱回放所诱发的大山雀和普通?行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种内报警声与鸣唱回放所诱发的大山雀和普通?行为反应也存在显著差异.大山雀和普通?采用报警应答、快速飞行、摆动头部、摆动身体等行为来进行回应,且对报警声的行为应答强于鸣唱;但种内报警声与种间报警声所诱发的大山雀和普通?行为反应差异不显著.研究说明大山雀和普通?可互相识别彼此的报警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雀 普通(币鸟) 种间报警声 种内报警声 行为反应
下载PDF
北京地区同域分布的普通■和黑头■种群密度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天天 邓文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22-2627,共6页
2007年4月至7月,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分别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小龙门森林公园、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以及延庆县松山自然保护区,对同域分布的普通(Sitta europaea)和黑头(Sitta villosa)两种同域分布的类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普通在小龙门... 2007年4月至7月,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分别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小龙门森林公园、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以及延庆县松山自然保护区,对同域分布的普通(Sitta europaea)和黑头(Sitta villosa)两种同域分布的类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普通在小龙门森林公园、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和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种群密度分别是40.92、96.67只/km2和16.67只/km2。而黑头在上述3个调查区域的种群密度分别是2.03、16.67只/km2和23.33只/km2。普通的总体平均密度(51.4只/km2)高于黑头(20.68只/km2)。两种类分布的海拔和林型存在着差异。普通在海拔高度1070—1350 m的分布比较多。在海拔段1070—1250 m区间,普通的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而黑头在海拔600—800 m分布较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种群数量呈递减趋势。普通主要分布在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而黑头主要分布在针叶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密度 鸭类 海拔 林型
下载PDF
雌性普通?孵化投入研究
10
作者 李松昊 张立世 +2 位作者 孙一夫 姜云垒 姚纪元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2015—2016年3—7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采用录像和直接观察法,对人工巢箱条件下雌性普通?孵化投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窝卵数、首枚卵产期及雌鸟的身体条件对孵化期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性普通?坐巢时长与窝卵数呈显著正相关(r=0.7... 2015—2016年3—7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采用录像和直接观察法,对人工巢箱条件下雌性普通?孵化投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窝卵数、首枚卵产期及雌鸟的身体条件对孵化期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性普通?坐巢时长与窝卵数呈显著正相关(r=0.705,P<0.001);不同孵化阶段坐巢时长存在差异;雌鸟身体条件与孵化期坐巢时长呈显著正相关(r=0.444,P=0.050).说明雌性普通?可根据身体条件和窝卵数调整繁殖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 窝卵数 身体条件 繁殖投入
下载PDF
西藏南部8种鸟类的新分布记录 被引量:5
11
作者 阙品甲 雷维蟠 +3 位作者 张敬刚 史杰 董路 张正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7-663,共7页
2016年9和10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及日喀则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期间新记录到8种鸟类,包括白胸翡翠指名亚种(Halcyon smyrnensis smyrnensis)、黑冠山雀指名亚种(Periparus rubidiventris rubidiventris)和栗腹?指名亚种(Sitta cinnamovent... 2016年9和10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及日喀则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期间新记录到8种鸟类,包括白胸翡翠指名亚种(Halcyon smyrnensis smyrnensis)、黑冠山雀指名亚种(Periparus rubidiventris rubidiventris)和栗腹?指名亚种(Sitta cinnamoventris cinnamoventris)、斑尾鹃鸠(Macropygia unchall)、红喉姬鹟(Ficedula albicilla)、黄胸柳莺(Phylloscopus cantator)、棕脸鹟莺(Abroscopus albogularis)以及田鹨(Anthus richard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鸟类 白胸翡翠 黑冠山雀 栗腹鳾
原文传递
四种同域分布洞巢鸟的巢址特征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春发 周大庆 +1 位作者 孔祥坤 邓文洪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6-724,共9页
洞巢鸟集团是中国东北地区温带次生林内鸟类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巢址特征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鸟类群落动态的内在机制。作者于2008年4-7月,对吉林大岗林场4种主要洞巢鸟的巢址特征进行了调查,并从多尺度(巢树、巢址和活动区... 洞巢鸟集团是中国东北地区温带次生林内鸟类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巢址特征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鸟类群落动态的内在机制。作者于2008年4-7月,对吉林大岗林场4种主要洞巢鸟的巢址特征进行了调查,并从多尺度(巢树、巢址和活动区)比较分析,进而探讨了初级洞巢鸟与次级洞巢鸟的关系。共发现160个繁殖巢,其中初级洞巢鸟58巢,包括大斑啄木鸟(Dendrocopos major)24巢和灰头绿啄木鸟(Picus canus)21巢;次级洞巢鸟102巢,包括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38巢和普通?(Sitta europaea)45巢。初级洞巢鸟对巢树无显著选择性,而次级洞巢鸟对巢树有显著选择性,以白皮柳(Salix pierrotii)为主。灰头绿啄木鸟的洞口主要朝南,而其他3种洞巢鸟对洞口朝向没有显著的选择性。初级洞巢鸟巢址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巢树和巢址尺度上,而次级洞巢鸟在3个尺度上均有显著差异。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表明,区分大斑啄木鸟和灰头绿啄木鸟洞巢的关键因子为洞口直径和洞巢内径,即洞巢的大小;区分白眉姬鹟和普通?洞巢的关键因子为巢树树冠高度和洞口深度。也就是说,初级洞巢鸟之间以及次级洞巢鸟之间巢址特征的最主要差异均在巢树尺度上。判别分析表明,普通?倾向于选择灰头绿啄木鸟提供的洞巢,而白眉姬鹟偏好于大斑啄木鸟提供的洞巢。由于啄木鸟所凿洞巢的大小不同,导致了次级洞巢鸟对其巢址的差异性选择。因此,洞巢的大小是影响同域分布的洞巢鸟巢址利用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斑啄木鸟 灰头绿啄木鸟 白眉姬鹟 普通 巢址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