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lecular analysis of Pasteurella multocida strains isolated from fowl cholera infection in backyard chickens
1
作者 Mohamed-Wael Abdelazeem Mohamed Moemen Abdel Azeem Mohamed Abdel Mageed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1期8-12,共5页
Objective:To characterize Pasteurella isolated from backyard chickens using whole cell protein lysate profiles an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techniques to show their genetic relationship because Pasteurcll... Objective:To characterize Pasteurella isolated from backyard chickens using whole cell protein lysate profiles an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techniques to show their genetic relationship because Pasteurclla multocida(P.multocida)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fatal infections in backyard chickens.Methods:Twenty one P.multocida isolates were recovered previously from clinical cases of fowl cholera belonging to individual owners and phenotypically analysed using biochemical tests and serotyping were used far the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Results:Phylogenetic study based on both methods revealed that the recovered population of P.multocida isolated from backyard chickens differs markedly,constituting a well-separated cluster and appearance of 3 distinguishing lineages with greater discrimination shown by RAPDPCR that resulted in two suclusters in cluster A and three subclusters in cluster B and were related greatly with capsular serogroups for the examined strains.The whole cell protein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dominant protein bands at approximately 41 and 61 kDa in all of the examined isolates that may be a virulent proteins share in the increasing of its pathogenicity.Clear distinctive bands ranged from 123 to 1534 bp.Conclusions:Based on the previous findings,there are three spreading clusters that may indicate the association of a small number of P.multocida variants with the majority of cases suggesting that certain clones of P.multocida are able to colonue the examined backyard chickens.Also,the ease and rapidity of RAPD-PCR support the use of this technique as alternative to the more labour-intensive SDS-PACE system for strain differentiation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avian P.multocida.Further application of RAPD technology to the examination of avian cholera outbreaks in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locks may facilitate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is disease by providing the potential to investigate correlations of P.multocida genotypes,to identify affiliations between bird types and bacterial genotypes,and to elucidate the role of specific bird species in disease trans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eurella multocida chickenS Variation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下载PDF
Effects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 against Bacterial Infection in Chickens
2
作者 Chao REN Rujie LI +3 位作者 Biao YU Nina JIA Shunzi YUAN Tianming JI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4期25-27,47,共4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 against bacterial infection in chickens, 35 3-day-old AA broiler chickens were fed adaptively for two day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 against bacterial infection in chickens, 35 3-day-old AA broiler chickens were fed adaptively for two day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including Escherichia coli experimental group ( group 1 ), Escherichia coli control group (group 2), blank control group ( group 3 ), PasteureUa experimental group ( group 4), and PasteureUa control group ( group 5 ). At 5 days of age, the chickens in group 1 and group 4 were drenched with 5 p.mol/kg ATRA for seven consecutive days according to their weight; the chickens in group 2, group 3 and group 5 were drenched with an equal volume of dimethyl sulfoxlde (DMSO).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weight changes in each group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Seven days later, the chickens were euthanized and dissected to determine the immune organ index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dy weight between ATRA-administrated chickens and non-administrated chickens after bacterial infection (P 〈 0.05 ) ; moreover, the immune organ indexes of ATRA-administrated chickens exhibi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 〈 0.05 ), indicating that ATRA c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mmune organs of poultry, thereby enhancing the body immunity against bacterial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 Escherichia coli pasteurella chickenS ANTI-INFECTION WEIGHT Immune organ index
下载PDF
Study on Anti-infection Effect of Polysaccharide from Agaricus blazei Murrill on Chickens
3
作者 Chao REN Shuifeng XIAN +4 位作者 Yuqing ZHOU Jie LI Deliang WEI Nina JIA Shunzi YUA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8年第5期105-107,111,共4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anti-bacterial infection effect of polysaccharide from Agaricus blazei Murrill on chickens,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were orally administrated A. blazei polysaccharide at low dose and high dose, r... In order to study the anti-bacterial infection effect of polysaccharide from Agaricus blazei Murrill on chickens,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were orally administrated A. blazei polysaccharide at low dose and high dose, respectively, for 14 d continuously, and then, the chickens in various groups were infected with Escherichia coli or Pasteurella pneumotropica , so as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hickens and record the change in body weight. Anatomy was performed 14 d later, and the organ indices were determined, so as to study the anti-bacterial infection effect of A. blazei polysaccharide on chicke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bacterial infection, the high-dose A. blazei polysaccharid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d from other groups in changes of body weight and organ indices. It indicates that oral administration of high concentration of A. blazei polysaccharide c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ultry organs, thereby improving the immunity of org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saccharide from Agaricus blazei Murrill Escherichia coli pasteurella pneumotropica chicken Body weight Immune organ index
下载PDF
一株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4
作者 杨宗琛 胡巧云 +9 位作者 王昌建 唐小明 王卫国 彭志 谢怡灵 张坤 黎满香 刘武函 唐亚新 范仲鑫 《湖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5期11-15,共5页
为弄清湖南省某鸡场发病病因,对送检的病死鸡进行了解剖、组织细菌的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生化鉴定、16SrDNA扩增测序分析,且进一步测序分析了其荚膜和脂多糖PCR分型。解剖结果发现,6只鸡均有心包积液、肺脏实变、肝脏表面有许多针... 为弄清湖南省某鸡场发病病因,对送检的病死鸡进行了解剖、组织细菌的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生化鉴定、16SrDNA扩增测序分析,且进一步测序分析了其荚膜和脂多糖PCR分型。解剖结果发现,6只鸡均有心包积液、肺脏实变、肝脏表面有许多针尖状灰白色的坏死点,脾脏和肠无明显症状。对采集组织脏器肝脏、肺脏、脾脏,接种TSA平皿后,均有长出卵圆形菌落。纯化后革兰氏染色为G-短小杆菌,经细菌鉴定仪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16SrDNA测序结果显示其与巴氏杆菌美国株CCUG17978的同源性为100%;通过荚膜和脂多糖PCR分型鉴定为荚膜A型和脂多糖L1型。经使用巴氏杆菌较为敏感的磺胺类药物对应性治疗后,鸡群恢复健康。该鸡场发病系荚膜A型和脂多糖L1型巴氏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霍乱 巴氏杆菌 革兰氏染色 PCR 分离鉴定 荚膜 脂多糖
下载PDF
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杰 赵国明 +5 位作者 陆文俊 杨春龙 马丽丽 黄夏 刘棋 陆承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22-23,共2页
根据发病情况和病理变化,结合病原分离、动物试验、毒素试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等,证实广西某鸡场鸡群急性死亡是由鸡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霍乱。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对麻保沙星在鸡体内药动学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显会 陈杖榴 +1 位作者 张淑婷 曾振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8-102,共5页
按每kg体重30万个CFU在鸡胸部肌肉注射接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 1),人工诱发鸡急性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选用90只51~60日龄健康未经多杀性巴氏杆菌苗免疫的岭南黄鸡,18只用作病理模型研究,其余72只随机分为6组,进行静注、肌注及内服麻... 按每kg体重30万个CFU在鸡胸部肌肉注射接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 1),人工诱发鸡急性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选用90只51~60日龄健康未经多杀性巴氏杆菌苗免疫的岭南黄鸡,18只用作病理模型研究,其余72只随机分为6组,进行静注、肌注及内服麻保沙星(2 5mg/kg)在健康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鸡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麻保沙星的浓度。用MCPKP药物动力学程序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麻保沙星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是吸收迅速且完全、分布广泛、消除缓慢。急性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除显著延长了肌注及内服麻保沙星的消除半衰期、血药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和降低肌注给药的峰浓度外,对其他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 麻保沙星 鸡体 药动学特征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氟苯尼考在鸡体内的药动学及其体内抗菌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旭 薛克友 +2 位作者 王大菊 赵芬琴 谢欣梅 《中国兽药杂志》 2008年第12期39-42,共4页
为探讨氟苯尼考的药动学特征及抗菌后效应(PAE),制订临床给药方案,用微生物法测定鸡血清中氟苯尼考浓度。建立鸡组织笼感染模型,以菌落计数法测定氟苯尼考的体内PAE。结果显示内服给药后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式模型,其药动学... 为探讨氟苯尼考的药动学特征及抗菌后效应(PAE),制订临床给药方案,用微生物法测定鸡血清中氟苯尼考浓度。建立鸡组织笼感染模型,以菌落计数法测定氟苯尼考的体内PAE。结果显示内服给药后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式模型,其药动学方程为C=4.7804(e-0.1096t-e-2.5858t),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e=(6.42±0.83)h、Cmax=(3.96±0.42)μg/mL、AUC=(42.41±7.50)(μg/mL).h-1、Vd=(6.63±0.68)L/kg;氟苯尼考浓度在2MIC、4MIC和8MIC时,作用1h的体内PAE分别为0.35、1.20和1.48h,同时测定的体外PAE为0.23、0.93和1.17h。鸡内服氟苯尼考的给药方案为1日1次,维持剂量30mg/kg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多杀性巴氏杆菌 药动学 抗菌后效应
下载PDF
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体外抑菌试验及对人工感染巴氏杆菌雏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婷 李引乾 +5 位作者 谢沄 张海亮 周旭 庞丽娜 薛芬 薛琴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46,共5页
研究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仔鸡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保护作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以红霉素、磷酸替米考星、泰乐菌素为对照,测定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多杀... 研究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仔鸡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保护作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以红霉素、磷酸替米考星、泰乐菌素为对照,测定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将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以20、405、0 mg/kg 3个剂量,磷酸替米考星10 mg/kg,泰乐菌素10 mg/kg,红霉素5 mg/kg皮下注射,治疗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雏鸡。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对革兰氏阳性菌抑菌效果与磷酸替米考星相当,强于泰乐菌素和红霉素。体内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替米考星高、中、低剂量组疗效明显,均优于磷酸替米考星治疗组和泰乐菌素治疗组(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 MIC 雏鸡 巴氏杆菌
下载PDF
鸡IL-18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DNA疫苗的免疫佐剂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曹素芳 黄青云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58-1061,共4页
为了探索鸡IL-18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H基因DNA疫苗中的免疫佐剂作用,分别用共表达鸡IL-18基因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H基因的DNA疫苗、鸡IL-18真核表达质粒pcDNA3/cIL-18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H基因的DNA疫苗混合物、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为了探索鸡IL-18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H基因DNA疫苗中的免疫佐剂作用,分别用共表达鸡IL-18基因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H基因的DNA疫苗、鸡IL-18真核表达质粒pcDNA3/cIL-18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H基因的DNA疫苗混合物、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H基因的DNA疫苗肌肉注射5周龄鸡,首免后每周采取外周血及外周抗凝血,应用ELISA和MTT法分别检测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二免后第2周用10 LD50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菌株C48-1进行攻击。结果鸡IL-18能够明显增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H基因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显著提高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并且鸡IL-18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H基因共表达时的免疫佐剂作用最强,能强有力地抵抗强毒菌株C48-1的致死性攻击。结果表明,鸡IL-18可作为DNA疫苗的一种理想的免疫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鸡IL-18 DNA疫苗
下载PDF
恩诺沙星在健康及巴氏杆菌感染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应翔宇 李冬郊 +4 位作者 田慧英 梁德勇 杨永胜 祁超 姚湘燕 《中国兽药杂志》 2002年第1期3-6,共4页
健康及巴氏杆菌感染鸡 (10CFUC4 8- 1多杀性巴氏杆菌 /只鸡 ,im)按 5mg/kg恩诺沙星单次im后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药物浓度。结果表明 ,恩诺沙星在健康及巴氏杆菌感染鸡体内的消除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巴... 健康及巴氏杆菌感染鸡 (10CFUC4 8- 1多杀性巴氏杆菌 /只鸡 ,im)按 5mg/kg恩诺沙星单次im后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药物浓度。结果表明 ,恩诺沙星在健康及巴氏杆菌感染鸡体内的消除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巴氏杆菌感染可显著加速鸡体内恩诺沙星的消除 ,推测可能与感染鸡体内巴氏杆菌裂解后产生的内毒素有关。内毒素可刺激骨髓产生大量白细胞 ,而恩诺沙星又恰恰能在吞噬细胞中富集 ,且在富集后可迅速向周围炎性组织中释放 ,因此导致血中药物浓度下降。提示在应用恩诺沙星预防、治疗细菌性疾病时 ,利用其在健康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指导临床用药 ,有时是不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巴氏杆菌病 药物代谢动力学 禽霍乱
下载PDF
氟苯尼考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疗效试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缪小群 宋冶萍 +1 位作者 黄显会 曾振灵 《中国兽药杂志》 2006年第8期52-55,共4页
以试管肉汤两倍稀释法测定氟苯尼考和氯霉素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然后对实验性鸡多杀性巴杆菌感染进行内服或肌注给药3 d(每天2次)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和氯霉素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0.5和1.0... 以试管肉汤两倍稀释法测定氟苯尼考和氯霉素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然后对实验性鸡多杀性巴杆菌感染进行内服或肌注给药3 d(每天2次)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和氯霉素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0.5和1.0μg/mL。以20、40、80 mg/kg BW氟苯尼考和40 mg/kg BW氯霉素的剂量给鸡内服给药后,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治愈率分别为93.3%、100%、100%及70%;相同剂量肌注给药的治愈率分别为86.7%、100%、100%和83.3%,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氯霉素 鸡多杀性巴氏杆菌
下载PDF
单抗捕获ELISA法检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IgM抗体 被引量:6
12
作者 钱建飞 徐步 +4 位作者 陈溥言 蔡宝祥 毛洪先 邵国青 凌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3-70,共8页
本试验采用纯化的鸡IgG和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再以亲和层析纯化的鸡IgM免疫BALB/C小鼠,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了5株能稳定地分泌抗鸡IgM(μ链)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ELISA交叉反应性试验和羊抗鸡IgM... 本试验采用纯化的鸡IgG和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再以亲和层析纯化的鸡IgM免疫BALB/C小鼠,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了5株能稳定地分泌抗鸡IgM(μ链)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ELISA交叉反应性试验和羊抗鸡IgM(μ链)抗血清阻断试验,证明这5株单克隆抗体均是抗鸡IgM(μ链)特异性的。应用该抗鸡IgM(μ链)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鸡抗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的抗体捕获ELISA(Mac-ELISA),本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良好的重复性。用于检测鸡抗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异性IgM抗体发现:鸡在注射免疫接种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菌苗后,第4天即可检测到IgM抗体,并且上升较快,峰值在第2周,滴度较高(1∶5120);鸡在口服免疫接种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活菌苗后IgM抗体上升缓慢,峰值在第4周左右,滴度较低(9∶320);鸡由不同途径感染不同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后第8天时,IgM抗体滴度均明显上升。我们认为,Mac-ELISA方法是检测鸡抗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IgM抗体的良好方法,本项试验方法对建立检测鸡抗其它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IgM抗体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ELISA 多杀性巴氏杆菌 IGM抗体
下载PDF
溪黄草水提物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金菊 禤敏莹 +5 位作者 王冬琴 凌建林 梁辉燕 陈荣伟 范葶莉 马驿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6年第3期29-31,共3页
给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杆菌的鸡饲喂含药饲料,观察溪黄草水提物、头孢曲松钠以及溪黄草与头孢曲松钠联用对鸡的巴氏杆菌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治疗组和预防组的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预防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治疗组。单独使用溪黄草对鸡巴氏... 给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杆菌的鸡饲喂含药饲料,观察溪黄草水提物、头孢曲松钠以及溪黄草与头孢曲松钠联用对鸡的巴氏杆菌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治疗组和预防组的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预防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治疗组。单独使用溪黄草对鸡巴氏杆菌病防治效果不太理想;头孢曲松钠对鸡巴氏杆菌病治疗及预防效果较好,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保护率分别为47.8%和68.2%;溪黄草与头孢曲松钠联用对鸡巴氏杆菌病治疗及预防效果较单独用药略有增加,保护率分别为52.2%和72.7%。试验结果与该两种药物联用的体外抑菌效果基本一致,呈现协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中西药联用 多杀性巴氏杆菌
下载PDF
体内繁殖禽巴氏杆菌的提取及其交叉保护特性
14
作者 韦强 鲍国连 +1 位作者 佟承刚 季权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8,共3页
通过不同攻毒途径、不同攻毒剂量、不同采血时间及不同采血途径的试验表明 ,以翅静脉途径攻击多杀巴氏杆菌 ,剂量 10亿 /只 ,在鸡濒死挣扎时的即刻颈静脉无菌放血 ,可以自鸡体采集到最大量的含菌血 ,每只鸡 37~ 39m L ,再将血液进行差... 通过不同攻毒途径、不同攻毒剂量、不同采血时间及不同采血途径的试验表明 ,以翅静脉途径攻击多杀巴氏杆菌 ,剂量 10亿 /只 ,在鸡濒死挣扎时的即刻颈静脉无菌放血 ,可以自鸡体采集到最大量的含菌血 ,每只鸡 37~ 39m L ,再将血液进行差速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可最大限度地提取到血液中的巴氏杆菌 ,每只鸡 30 0~ 4 0 0亿的总菌量。该结果与报道的提取方法相比 ,效率提高了 10 0 0倍以上。提取的细菌灭活后免疫鸡 ,经异型菌交叉攻毒试验表明 ,体内繁殖的巴氏杆菌具有交叉保护特性 ,而体外培养菌则没有。用该方法提取的巴氏杆菌 ,其总蛋白和总糖含量均高于培养基培养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 血液 交叉保护 剂量 颈静脉 静脉途径 采血时间 巴氏杆菌 养菌 繁殖
下载PDF
从实验感染鸡血液中最大量提取巴氏杆菌试验
15
作者 韦强 鲍国连 +1 位作者 佟承刚 季权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13,共3页
通过对AA鸡不同途径攻毒及不同时间不同途径的采血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翅静脉攻毒,在鸡濒死挣扎时的即刻颈静脉无菌放血,再通过差速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可以从攻毒鸡的血液中提取到最大量的体内培养的巴氏杆菌。用这样的方法,每只鸡可提... 通过对AA鸡不同途径攻毒及不同时间不同途径的采血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翅静脉攻毒,在鸡濒死挣扎时的即刻颈静脉无菌放血,再通过差速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可以从攻毒鸡的血液中提取到最大量的体内培养的巴氏杆菌。用这样的方法,每只鸡可提取到约300~400亿菌,比以前用的方法提高1000倍以上。提取的细菌灭活后免疫鸡,经异型菌交叉攻毒试验,结果表明体内繁殖的巴氏杆菌具有交叉保护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感染鸡 血液 巴氏杆菌 试验
下载PDF
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及毒力基因检测
16
作者 郭伟娜 张瑞 +3 位作者 王雨欣 卫文娟 曾凡俊 赵磊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2-16,共5页
目的:确诊安徽五河某养殖户送检病死草鸡的病原菌。方法:通过采集病死草鸡的肝脏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培养、染色镜检以及16S rRNA基因的PCR鉴定,然后采用PCR方法对其荚膜血清型capA基因及毒力基因(ptfA、fimA、nanH、hsf1、hsf2、tbpA、pm... 目的:确诊安徽五河某养殖户送检病死草鸡的病原菌。方法:通过采集病死草鸡的肝脏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培养、染色镜检以及16S rRNA基因的PCR鉴定,然后采用PCR方法对其荚膜血清型capA基因及毒力基因(ptfA、fimA、nanH、hsf1、hsf2、tbpA、pmHAS、pfhA、tadD、toxA、sodA、sodC、ompA、ompH、oma87、plpB、exbB、exbD、tonB、hgbA、hgbB、Fur、nanB)进行检测,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分离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其16S rRNA和cap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9.86%和100%,除toxA、nanB和nanH基因外,共检出20个毒力基因,其序列结果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应毒力基因的同源性介于98.11%~100%之间。结论:从送检病死草鸡分离到的主要病原为A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共检测出20个毒力基因,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 毒力基因检测
下载PDF
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QHP-1株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常超越 张召兴 +4 位作者 李蕴玉 贾青辉 闫艳娟 张香斋 李佩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8-50,54,共4页
为了确定引起鸡急性死亡的病原菌,从临床病死鸡体内分离到的一株病原菌,并命名为QHP-1,采用分离培养、纯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等鉴定方法,初步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经过Kmt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临床分离菌株QHP-1与多杀性巴氏杆菌... 为了确定引起鸡急性死亡的病原菌,从临床病死鸡体内分离到的一株病原菌,并命名为QHP-1,采用分离培养、纯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等鉴定方法,初步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经过Kmt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临床分离菌株QHP-1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同源性为100%。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的QHP-1株有强的致病性。耐药性分析结果:分离菌株QHP-1对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强力霉素、恩诺沙星4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氟苯尼考、庆大霉素、阿米卡星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等5种药物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Kmt1基因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白头翁散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防治效果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陆毅兴 邵思欣 +4 位作者 许斯祺 王一 梁诗欣 马驿 彭金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4-67,共4页
为了了解白头翁散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效果,给鸡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观察中药白头翁散、加味白头翁散、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白头翁散与氟苯尼考联合以及加味白头翁散与强力霉素联合使用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结果... 为了了解白头翁散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效果,给鸡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观察中药白头翁散、加味白头翁散、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白头翁散与氟苯尼考联合以及加味白头翁散与强力霉素联合使用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治疗组和预防组的死亡率较阳性对照组降低,仅使用中药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防治效果均不太理想,白头翁散对鸡的巴氏杆菌病治疗和预防的保护率分别为15%、25%,加味白头翁散对鸡的巴氏杆菌病治疗和预防的保护率分别为20%、25%;白头翁散与氟苯尼考联合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防治效果明显增强,保护率分别为90%、95%,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加味白头翁散与强力霉素联合对鸡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效果(保护率分别为75%、85%)明显比单用中药防治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散 抗生素 多杀性巴氏杆菌
下载PDF
一株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伍澜 李佑君 +1 位作者 梁雄燕 杨玉莹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71-76,83,134,共8页
为了确定引起湖北省荆州市某养鸡场鸡群发生疑似禽霍乱死亡的原因,试验从该养鸡场采集病死鸡的肝脏病原,通过细菌分离鉴定、16S rDNA克隆测序分析、荚膜和脂多糖PCR分型、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对病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呈革... 为了确定引起湖北省荆州市某养鸡场鸡群发生疑似禽霍乱死亡的原因,试验从该养鸡场采集病死鸡的肝脏病原,通过细菌分离鉴定、16S rDNA克隆测序分析、荚膜和脂多糖PCR分型、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对病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呈革兰氏染色阴性,瑞氏染色为两极浓染的球杆菌;分离菌经荚膜和脂多糖PCR分型鉴定为荚膜B型、脂多糖L2型,将其命名为JZ-B-1;JZ-B-1菌株与巴氏杆菌的同源性高达99%以上,在系统进化树中分别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属和多杀性巴氏杆菌败血亚种处于同一分支上,属多杀性巴氏杆菌败血亚种;菌株JZ-B-1对哌拉西林、羧苄西林和青霉素有耐药性,对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头孢拉定、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四环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氯霉素、呋喃唑酮、万古霉素、氧氟沙星、诺氧沙星、麦迪霉素高度敏感。说明从病死鸡中分离的菌株为荚膜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属败血亚种,丰富了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物学亚型,对湖北地区巴氏杆菌病的防控和细菌耐药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荚膜B型 脂多糖L2型
下载PDF
乌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杀禽亚种16S rDNA鉴定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萃 伍思华 +2 位作者 李钰 邓贤才 邬向东 《生物灾害科学》 2019年第3期243-247,共5页
2018年底某乌鸡场突然暴发一起急性死亡疫情,细菌分离纯化得到菌株JXPm01。该分离菌株经染色镜检、1 6S rDNA基因片段PCR扩增与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JXPm01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源性接近100%,其中与杀禽亚种同源性最高,达99.3%,初步... 2018年底某乌鸡场突然暴发一起急性死亡疫情,细菌分离纯化得到菌株JXPm01。该分离菌株经染色镜检、1 6S rDNA基因片段PCR扩增与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JXPm01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源性接近100%,其中与杀禽亚种同源性最高,达99.3%,初步判定分离菌株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杀禽亚种,该次疫情为禽霍乱。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筛选敏感药物进行防治,笔者对分离菌株JXPm01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丁胺卡那、多西环素和恩诺沙星敏感,对头孢曲松、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红霉素、林可霉素和诺氟沙星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鸡 16S rDNA鉴定 多杀性巴氏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杀禽亚种 药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