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 Program Effects on Anthropometric Index from Children in Latin America: A Systematic Review
1
作者 Larissa Grace Nogueira Serafim de Melo Severina Alice da Costa Uchoa +4 位作者 Ricardo Ney Oliveira Cobucci José Vilton Costa Antonio José do Nascimento Gouveia Costa Isabella Tarciana Pinheiro de Gois Mirella Cristina Silveira Gomes 《Health》 CAS 2016年第7期664-671,共8页
Introduction: To compare the Brazilian 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 program, the “Bolsa Família” with the similar programs found in Latin America regarding its effects in the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e... Introduction: To compare the Brazilian 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 program, the “Bolsa Família” with the similar programs found in Latin America regarding its effects in the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The systematic review contemplated the Scopus, Embase, Pubmed, Scielo and Lilacs data bases.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epidemiological quantitative, observational, descriptive and analytical studies that had as target public children contemplated by the income transfer program with health conditionalities in Latin America. Narrative reviews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theme were excluded as well as systematic reviews with or without meta-analysis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theme. Results: The titles and abridgements review from 1007 articles resulted in the selection of 17 complete studies. After the quality analysis of these,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clusion criteria, 10 articl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review. Among the types of epidemiologic studies selected to compose this systematic review, 3 are cohort analytical studies. Conclusion: Studies carried out in Brazil, Mexico, Ecuador and Nicaragua were selected and indicated the positive effects that the conditional income transfer brought to the anthropometric index from beneficiary children in the researched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h Transfer program child Development Income Distribution Primary Health Care
下载PDF
A Pilot School Meal Program Using Local Foods with Soybean in Rural Bangladesh: Effects on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Children
2
作者 Nobuko Murayama Mieko Magami +4 位作者 Salima Akter Israt Ara Hossain Liaquat Ali Mahmud Hossain Faruquee Sk Akhtar Ahmad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8年第4期290-313,共24页
Background: Growth retardation is a challenge in Bangladesh. School feeding programs with fortified biscuits have been evaluated in Bangladesh. However, the impacts of a school meal program using local foods on the gr... Background: Growth retardation is a challenge in Bangladesh. School feeding programs with fortified biscuits have been evaluated in Bangladesh. However, the impacts of a school meal program using local foods on the growth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children have not been investigated.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a school meal program (SMP) using local foods with soybean could improve children’s growth and micronutrient status in rural Bangladesh. Methods: Two primary school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as intervention (SMP;n = 200) and control (non-SMP;n = 200) schools. Children in the intervention school were supplied a school meal with local foods including soybean,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third of the recommended daily allowance of energy and nutrients, 5 days/week for 8 months. The attendance rate and school lunch consumption of the children were monitored. Baseline and final anthropometry, hemoglobin and micronutrient status were assess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at baseline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s, bu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anemia, vitamin A deficiency and zinc deficiency. After the intervention, children in the SMP school showed a larger degree of improvement in the height-for-age Z-score (P Conclusion: A school meal program using local foods with soybean improved the height velocity and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of children in rural Banglade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OOL MEAL program Local Food child Growth ANEMIA BANGLADESH
下载PDF
Patient-Reported Factors Facilitating Participation in Prevention of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 Programs in Kara, Togo, West Africa
3
作者 Eméfah C. Loccoh Deladem Azouma +3 位作者 Kevin Fiori Jr. Jennifer Schechter Sesso Gbeleou Lisa R. Hirschhorn 《World Journal of AIDS》 2014年第4期446-457,共12页
Background: Despite efforts to expand 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PMTCT) of HIV in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 only 53% of women in sub-Saharan Africa receive adequate PMTCT services. Understanding fact... Background: Despite efforts to expand 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PMTCT) of HIV in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 only 53% of women in sub-Saharan Africa receive adequate PMTCT services. Understanding factors that enable successful program completion are crucial to improving adherence rates to PMTCT programs in these settings. Using a positive deviance approach, we explored patient and provider’s perspectives on factors enabling women to successfully access and adhere to PMTCT services to identify areas of program improvement and further reduce HIV transmission. Method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11 health care workers (HCWs) at two health centers in Kara, Togo and 34 women who had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PMTCT program at those facilities. Women were identified using purposive sampling and content theme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Knowledge and belief in the potential to give birth to an HIV-negative child, supported by facilitating factors on the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levels, was the cornerstone to women’s PMTCT program success. Effective program education and peer-to-peer interactions fostered the participants’ knowledge and belief in PMTCT, with the resulting internal motivation driving continued participation and adherence. The welcoming environment, availability of peer support groups and financial assistance from the health facility, further facilitated success, with women using this facility-based community to seek advice and support from HCWs and peers. Financial, physical, and emotional support from relatives was also important in ensuring unhindered access. Finally, the faith-based communities’ acceptance and support for HIV-positive women further encouraged participants to adhere to the program. Conclusion: Understanding and believing in the ability to have an HIV-negative baby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ilitator for PMTCT program adherence. This led to internal motivation that was continually reinforced through facility and community supportive environments focused on addressing barriers. Efforts to improve PMTCT success should focus on all of these factors through a patient-centere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ERNAL Health program ADHERENCE AIDS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HIV Positive Women
下载PDF
基于建筑策划的城市居住区儿童友好化策略研究——以上海市曲阳新村为例
4
作者 涂慧君 刘潇 +2 位作者 汤佩佩 李若帆 于斐 《新建筑》 2024年第6期81-86,共6页
城市中的居住区是儿童健康成长最为重要的空间载体,但其存在诸多问题,加之低生育率的严峻现实,进一步催发了城市空间供给与儿童友好需求之间的矛盾。文章以上海市曲阳新村为例,基于建筑策划问题搜寻法,结合实态调研,梳理了建设大都市居... 城市中的居住区是儿童健康成长最为重要的空间载体,但其存在诸多问题,加之低生育率的严峻现实,进一步催发了城市空间供给与儿童友好需求之间的矛盾。文章以上海市曲阳新村为例,基于建筑策划问题搜寻法,结合实态调研,梳理了建设大都市居住区儿童友好化所面临的挑战,系统性寻找居住区儿童友好化面临的显著性问题,并通过进一步的问题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儿童友好城市居住区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 居住区 建筑策划 校社共享 游戏街区
下载PDF
克罗恩病儿童经全肠内营养诱导后饮食重新引入方案的构建
5
作者 李丹 胡柳 +1 位作者 耿丽 甘甜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5期1598-1604,共7页
目的 构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儿童经全肠内营养(exclusive enteral nutrition,EEN)诱导后的饮食重新引入方案。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拟订饮食重新引入方案初稿。2023年5-7月通过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征询专家意见,修... 目的 构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儿童经全肠内营养(exclusive enteral nutrition,EEN)诱导后的饮食重新引入方案。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拟订饮食重新引入方案初稿。2023年5-7月通过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征询专家意见,修改后形成饮食重新引入方案终稿。结果 2轮专家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条目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23、0.207,0.304、0.269(均P<0.001)。最终形成的饮食重新引入方案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7项和三级指标37项。结论 构建的CD儿童经EEN诱导后的饮食重新引入方案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临床实用性,可指导护士为CD儿童实施科学、规范的饮食重新引入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克罗恩病 全肠内营养 饮食重新引入 德尔菲法 护理
下载PDF
儿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护理队伍培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雯澜 傅丽娟 +2 位作者 沈南平 孙霁雯 汤晓丽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0期1009-1014,共6页
目的针对儿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设置和实施应急响应救护培训课程,并探索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WHO灾害救护与应急响应理论模型、国际护士协会灾害护理胜任力标准科学建立儿科应急响应课程,通过专家咨询法对课程设置和内容进行论证。并于2... 目的针对儿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设置和实施应急响应救护培训课程,并探索其应用效果。方法基于WHO灾害救护与应急响应理论模型、国际护士协会灾害护理胜任力标准科学建立儿科应急响应课程,通过专家咨询法对课程设置和内容进行论证。并于2021年11—12月选取93名护理人员参与课程培训,应用理论和技能考核、护士在线学习态度量表和课程满意度问卷进行教学评价。结果93名护理队员全程参加并完成课程考核。经过系统教学培训,护理人员应急响应救护理论考核成绩显著提升,合格率从56.3%提升至89.2%(P<0.05),技能考核合格率100%。调查结果中,护理队员对在线学习接受度高,但认为对促进临床实践作用有限。同时对整体课程感到满意,认为教师授课质量较高,但建议增加线下讨论课频次,提升学习效果。结论建立系统的儿童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培训课程能够有效帮助护理人员提升综合救护能力,且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最大化保障教学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案 儿童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响应 护理人员 课程
下载PDF
韩国托幼机构第四版0-3岁标准化保育课程解析及启示
7
作者 侯菲菲 郑国凤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1-37,共7页
在婴幼儿托育机构服务过程中,科学的托育课程对婴幼儿获得有益的直接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幼儿保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更是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自2007年韩国政府颁布首版0-3岁标准化保育课程以来已历... 在婴幼儿托育机构服务过程中,科学的托育课程对婴幼儿获得有益的直接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幼儿保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更是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自2007年韩国政府颁布首版0-3岁标准化保育课程以来已历经四版修订,形成了完善且规范的课程建设体系,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托育服务质量评估中位居前列。本文对韩国2020年最新颁布的第四版托育课程(제4차어린이집표준보육과정)的出台背景、基本方针、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原则、组织与评价五个维度的内容进行深入解析,旨在借鉴其有益经验,助力我国托育机构课程设置及实施的规范性,推动托育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幼机构 0-3岁托育课程 韩国
下载PDF
专科和本科学前专业关联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8
作者 阮朝辉 陈刚 欧冰铉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2-87,共6页
构建专科和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六个要素有机结合的关联课程体系,体系化推进该专业专任教师与幼儿园一线优秀教师深度合作的“一课多师”的关联课程实施,持续迭代升级该专业关联课程实施方式,既是推动该专业高质量建设的实际行动,也是抓实... 构建专科和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六个要素有机结合的关联课程体系,体系化推进该专业专任教师与幼儿园一线优秀教师深度合作的“一课多师”的关联课程实施,持续迭代升级该专业关联课程实施方式,既是推动该专业高质量建设的实际行动,也是抓实“强师计划”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课程 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 轮转教学 会保善育乐教 强师计划
下载PDF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红研乐学”亲子研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王蕾 关展鹏 赖韵韵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13期112-115,120,共5页
近年来,亲子研学(尤其是红色研学)需求愈发高涨,家长需要集中可靠的信息来源,同时研学机构也需要触及更多的客户群体。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进行了“红研乐学”亲子研学平台的设计、实现及测试优化等工作。该平台基于微信小程序而开发,... 近年来,亲子研学(尤其是红色研学)需求愈发高涨,家长需要集中可靠的信息来源,同时研学机构也需要触及更多的客户群体。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进行了“红研乐学”亲子研学平台的设计、实现及测试优化等工作。该平台基于微信小程序而开发,服务于小学生家长和研学机构,提供从活动信息共享到用户互动等全方位的服务。Node.js和Pinia等技术的运用保证了平台的高效运行,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该平台作为一个互动的社区,显著提高了亲子研学的可及性和服务水平,可助力研学机构探索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满足愈发迫切的亲子教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小程序 研学活动 互动平台 亲子教育
下载PDF
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刚 吕军 +2 位作者 刘英涛 张德英 张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43-645,共3页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现状,探讨提高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率的对策。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杭州4个城市3152名<6岁的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流动儿童建立儿童系...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现状,探讨提高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率的对策。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杭州4个城市3152名<6岁的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流动儿童建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卡/册的比例为45.27%,一年半以来未做过儿童健康体检的比例为47.18%,95.21%的流动儿童建立了预防接种卡/册,流动儿童接受乙肝、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白百破和麻疹等疫苗接种的比例分别为90.23%、88.95%、85.26%、80.98%和70.32%,流动儿童“四苗”与“五苗”覆盖率分别为67.61%与66.61%。结论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率低,应采取包括改变流动人口的健康观念、向流动儿童提供费用低廉而效果佳的适宜卫生保健服务等服务措施,将流动儿童卫生保健纳入流入地儿童健康管理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儿童保健服务 免疫接种
下载PDF
儿童哮喘系统管理68例报告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建华 满立新 +2 位作者 甘晓虹 白晓玲 郑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9期1600-160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管理儿童哮喘的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哮喘的68例管理组患儿实行专科病案管理、门诊治疗及定期防治知识学习班学习,以问卷调查、检测肺功能的最大呼气流速(PEF)评定疗效.结果管理组患儿在学习班前、后对1... 目的探讨应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管理儿童哮喘的效果.方法对确诊为哮喘的68例管理组患儿实行专科病案管理、门诊治疗及定期防治知识学习班学习,以问卷调查、检测肺功能的最大呼气流速(PEF)评定疗效.结果管理组患儿在学习班前、后对10项知识问卷的认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吸药技术的掌握,经3~4次指导后正确使用率由11.00%上升至74.00%~94.00%;管理组在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时PEF>80%的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哮喘防治知识学习班是增加治疗依从性的必要形式,正确使用吸药装置、用峰流速仪监测PEF是保障疗效的重要环节.采用医院与家庭相结合的管理是长期控制儿童哮喘行之有效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管理医疗规划
下载PDF
基于项目理论的怒江儿童健康综合干预评估框架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雪 王芳 +4 位作者 曹彬 徐晓超 张波 刘晓曦 陈永超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4年第2期65-71,共7页
文章回顾了项目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框架,以及儿童健康干预评估的研究实践,并结合怒江当地儿童卫生工作现状,基于项目理论初步构建了怒江儿童健康综合干预评估框架。该框架包括项目外环境、儿童健康综合干预行动模块、儿童健康综合干预作... 文章回顾了项目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框架,以及儿童健康干预评估的研究实践,并结合怒江当地儿童卫生工作现状,基于项目理论初步构建了怒江儿童健康综合干预评估框架。该框架包括项目外环境、儿童健康综合干预行动模块、儿童健康综合干预作用模块和评估技术环境等方面,涉及到领导机构、执行机构、协调机构、协调/执行人员、干预和服务标准、环境和氛围、目标人群、干预活动、决定因素以及结果或效果等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健康 干预项目 项目理论 评估框架
下载PDF
“少年班”与“精英学院”:绩效诉求抑或制度合法化--基于组织理论的新制度主义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献君 张晓冬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5,111,共8页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理论认为组织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才能够生存下来,而组织生存的环境主要有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两种,不同的组织对环境依赖的倾向是不同的。从"少年班"到"珠峰计划"发展的历程看,精英学院组织...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理论认为组织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才能够生存下来,而组织生存的环境主要有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两种,不同的组织对环境依赖的倾向是不同的。从"少年班"到"珠峰计划"发展的历程看,精英学院组织虽然面临着基于制度合法化的政策环境和基于组织场域的技术环境两种生存环境,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精英学院组织主要遵循的是制度合法化和资源依赖,即适应制度环境的发展逻辑。这从精英学院共享的组织特征和组织绩效都可以作出判断。大学组织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既有着较高的专业技术要求,又有着明显的制度合法化诉求,运用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二元环境分析框架研究大学组织现象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班 珠峰计划 精英学院 组织理论的新制度主义 制度合法化
下载PDF
成果为本的专业设计——基于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实施OBE教学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31
14
作者 宋志刚 陈红 王根平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3-66,共4页
基于"成果为本"的教育理念,参照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进行成果为本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基于成果为本进行专业设计与课程开发的4个步骤,主要包括:专业规划、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大纲设计及教案设计,明确了专业设计和教学实施... 基于"成果为本"的教育理念,参照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进行成果为本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基于成果为本进行专业设计与课程开发的4个步骤,主要包括:专业规划、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大纲设计及教案设计,明确了专业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核心是成果,紧紧围绕成果使专业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形成了良性的闭环控制系统,并以开办婴幼儿护理专业为例,给出基于成果为本的专业设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为本 专业设计 婴幼儿护理
下载PDF
原发性或隐源性癫痫儿童行为问题和自我意识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斌 周农 尹世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或隐源性癫痫儿童行为问题和自我意识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SS)对68例原发性或隐源性癫痫儿童进行评定,并将结果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同时应用回归... 目的探讨原发性或隐源性癫痫儿童行为问题和自我意识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SS)对68例原发性或隐源性癫痫儿童进行评定,并将结果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同时应用回归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或隐源性癫痫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异常检出率为44.12%,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且突出表现在多动(20.59%)、交往不良(14.71%)和强迫行为(14.71%)等因子。原发性或隐源性癫痫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及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幸福与满足等因子的分值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5)。对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病程、起病年龄和癫痫发作控制情况等多个变量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癫痫发作控制与否是影响其精神行为问题的最显著的因素。而性别与起病年龄也是显著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性或隐源性癫痫儿童存在精神行为问题,且自我意识水平偏低。癫痫儿童的精神问题受着癫痫发作控制情况、起病年龄和性别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病理学 精神病状态评定量表 自我评价方案 儿童行为
下载PDF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血淋巴细胞程序凋亡分子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海燕 曹兰芳 +3 位作者 马敏 毛海英 卢燕鸣 李亚琴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615-1616,1645,共3页
目的探讨程序凋亡分子(PD-1)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oJIA组24例和健康对照组39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二组T、B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PD-1在CD3+T、CD4+T、CD3+CD4-T、CD19+B淋巴细胞上表达。结果SoJIA... 目的探讨程序凋亡分子(PD-1)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oJIA组24例和健康对照组39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二组T、B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PD-1在CD3+T、CD4+T、CD3+CD4-T、CD19+B淋巴细胞上表达。结果SoJIA患儿CD3+T、CD3+CD4-T及CD19+B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4.345,6.132,4.019 Pa<0.05),PD-1在上述淋巴细胞亚群上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16.238,17.536,15.561,6.301 Pa<0.05);治疗后SoJIA患儿PD-1在CD19+B淋巴细胞上表达显著低于治疗前(t=5.986 P<0.05),且PD-1在CD19+B淋巴细胞上表达与ESR呈正相关(r=0.520 P<0.05)。结论SoJIA患儿可能存在PD-1分子功能区域结构异常或PD-1/PD-L通路功能障碍,或由于正性刺激信号过强超过负性抑制信号抑制免疫反应作用,从而导致疾病发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型 关节炎 幼年特发性 程序凋亡分子-1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学习障碍及其治疗 被引量:16
17
作者 静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673-1677,共5页
学习障碍(LD)是一组异质性综合征,多见于学龄期儿童,未经干预矫治者易发展为品行障碍或青少年违法。儿科学界对LD的诊疗介入成为必然,且对LD的治疗干预需结合教育心理学。故本文结合国内外LD研究现状,对LD研究沿革、发病原因、机制、诊... 学习障碍(LD)是一组异质性综合征,多见于学龄期儿童,未经干预矫治者易发展为品行障碍或青少年违法。儿科学界对LD的诊疗介入成为必然,且对LD的治疗干预需结合教育心理学。故本文结合国内外LD研究现状,对LD研究沿革、发病原因、机制、诊断及预防治疗等方面作系统阐述,以飨国内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障碍 神经心理学 个别教育计划 儿童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儿童福利政策的基本特征、发展逻辑与未来走向——基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的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何芳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9,共10页
作为指导未来近10年我国儿童和儿童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反映了我国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儿童福利理念和发展战略。对该政策文本的分析表明,我国儿童福利政策在... 作为指导未来近10年我国儿童和儿童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反映了我国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儿童福利理念和发展战略。对该政策文本的分析表明,我国儿童福利政策在新时代背景下体现了从保障性目标向支持性、发展性目标转型,以儿童保护为重心、以专门性政策为主,在制度建设的引领下综合使用多种政策工具的基本特征。在国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儿童福利需求普遍化和多样化以及国家亲权理念普及的合力下,我国儿童福利正朝着适度普惠、专业精准、法治的战略方向迈进。当前我国儿童福利的短板集中在家庭福利领域,未来应重点探索协助家庭科学育儿的政策措施和适合我国家庭的儿童福利政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福利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 政策分析
下载PDF
美国儿童课后教育项目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传远 阚逍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20,25,共6页
美国儿童课后教育项目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探究其历史根源和影响因素,了解其当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可以预测其发展前景,并可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课后教育项目 儿童看护 自我看护 处境不利儿童
下载PDF
Ada95层次库结构与大型软件开发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宝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6-71,共6页
Ada95提出了层次库和后扩库单元的概念并提供了相应的设施,对Ada83的分别编译设施与可见性规则进行了扩充.这些扩充不仅可以减少重编译和重测试,而且也有利于把一个大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进行开发,有利于进行面向对象的... Ada95提出了层次库和后扩库单元的概念并提供了相应的设施,对Ada83的分别编译设施与可见性规则进行了扩充.这些扩充不仅可以减少重编译和重测试,而且也有利于把一个大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进行开发,有利于进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本文对层次库的概念与设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 层次库 后扩库单元 程序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