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特点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志刚 贾美香 +2 位作者 薛曼 李素水 郭年春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5-248,共4页
本文综述了儿童期精神分裂症(COS)的遗传特点,COS遗传度>80%,主要表现为(1)相关风险基因与成年期精神分裂症有很多重叠;(2)很多风险基因也关联孤独症谱系障碍等更早发的神经发育性障碍;(3)COS的风险基因结构中含有更多的常见和罕见... 本文综述了儿童期精神分裂症(COS)的遗传特点,COS遗传度>80%,主要表现为(1)相关风险基因与成年期精神分裂症有很多重叠;(2)很多风险基因也关联孤独症谱系障碍等更早发的神经发育性障碍;(3)COS的风险基因结构中含有更多的常见和罕见变异体,包括拷贝数变异体(CN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 遗传学 常见变异体 罕见变异体
下载PDF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自尊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孙玉静 张静 +3 位作者 宇虹 周郁秋 姜文龙 贾艳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899-2906,共8页
背景在各类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最高,攻击行为不仅扰乱医疗环境,也对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造成巨大威胁。既往的回归分析研究表明童年创伤、自尊、心理弹性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但当前较少有研究探讨... 背景在各类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最高,攻击行为不仅扰乱医疗环境,也对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造成巨大威胁。既往的回归分析研究表明童年创伤、自尊、心理弹性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但当前较少有研究探讨上述4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目的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自尊、心理弹性及攻击行为的关系,阐明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依据便利抽样原则,选取2021年3月—2022年7月在大庆市第三医院和赤峰市安定医院住院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童年创伤量表(CTQ-SF)、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尊量表(SES)、攻击行为问卷(AQ),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CTQ-SF、CD-RISC、SES和AQ得分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AMOS 24.0进行链式中介模型的构建,并采用Bootstrap方法对所构建的链式中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96.8%。患者PANSS、CTQ-SF、SES、CD-RISC、AQ平均得分为(18.4±3.7)、(49.7±13.5)、(26.9±6.9)、(55.2±15.5)、(84.3±19.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B=0.551,95%CI(0.421,0.681),P<0.001]、自尊[B=-0.661,95%CI(-0.908,-0.413),P<0.001]、心理弹性[B=-0.448,95%CI(-0.561,-0.335),P<0.001]是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TQ-SF得分与AQ得分呈正相关(r=0.695,P<0.01),与SES得分、CD-RISC得分呈负相关(r=-0.524,P<0.01;r=-0.565,P<0.01);SES得分与AQ得分呈负相关(r=-0.607,P<0.01),与CD-RISC得分呈正相关(r=0.522,P<0.01);CD-RISC得分与AQ得分呈负相关(r=-0.681,P<0.01)。链式中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度和适配度良好。Bootstrap分析结果显示,各中介路径95%CI均不包括0,中介效应显著。童年创伤对攻击行为的总效应显著[β=0.810,95%CI(0.743,0.871),P<0.001];童年创伤对攻击行为的间接效应,即自尊、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显著[β=0.473,95%CI(0.362,0.598),P<0.001];童年创伤对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β=0.377,95%CI(0.179,0.485),P<0.001]。结论自尊与心理弹性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与攻击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未来可构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风险预测模型,对患者进行攻击行为风险评估,早期识别有攻击风险的患者并对风险人群进行管理,以减少和预防攻击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 童年创伤 自尊 心理弹性 攻击行为 中介分析 链式中介作用
下载PDF
童年期虐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药物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董莹莹 马青艳 +4 位作者 贾敏 周莉娜 马现仓 朱峰 王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究童年虐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抗精神病药物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7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儿童虐待问卷(CTQ)评估结果分为轻度虐待组(n=42)及重度虐待组(n=31),在基线期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3周后,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目的探究童年虐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抗精神病药物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7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儿童虐待问卷(CTQ)评估结果分为轻度虐待组(n=42)及重度虐待组(n=31),在基线期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3周后,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对两组患者进行施测和对比,分析儿童虐待经历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及对抗精神病药物早期治疗的反应。结果重度虐待组PANSS阳性因子评分(P=0.026)和认知缺陷因子评分(P=0.042)明显高于轻度虐待组;且阳性因子与CTQ评分中情感虐待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57,P=0.028),认知缺陷因子与情感忽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83,P=0.015)。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重度虐待组PANSS阴性因子减分率明显低于轻度虐待组(P=0.035),且与CTQ躯体虐待因子(r=-0.302,P=0.011)相关性最高,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历童年期虐待的严重程度与阳性症状及认知缺陷更为相关,且更多的童年虐待经历会影响抗精神病药物对阴性症状的改善,提示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期虐待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症状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调查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汪敏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170-172,共3页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西省精神病院精神科就诊的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调查组(有童年创伤经历者55例,无童年创伤经历者26例),另选同期陪诊的正常人群50名作...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西省精神病院精神科就诊的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调查组(有童年创伤经历者55例,无童年创伤经历者26例),另选同期陪诊的正常人群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童年创伤问卷(CTQ)和MATRICS共认认知成套测验(MCCB)对所有对象进行童年创伤经历和认知功能调查,采用Pearson检验对童年创伤经历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组的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情感虐待和性虐待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躯体虐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童年创伤经历者的空间广度评分和MCCB总分低于无童年创伤经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性虐待CTQ得分与MCCB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童年创伤经历越多,认知功能下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童年创伤 认知功能 认知损害
下载PDF
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疾病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25
5
作者 陈一心 罗硕军 +2 位作者 柯晓燕 金利波 焦公凯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对16例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以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等评定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结果显示:儿童精神分裂症10例中有效7例,Tourette综合征(TS)4例中有效3例,孤独症2例中有效1例,显效时间为2周,有... 对16例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以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等评定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结果显示:儿童精神分裂症10例中有效7例,Tourette综合征(TS)4例中有效3例,孤独症2例中有效1例,显效时间为2周,有效日剂量儿童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为2~3mg,TS为1~1.5mg。56.3%的患儿出现药物副反应。提示利培酮对儿童精神分裂症、TS和孤独症部分症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儿童精神分裂症 Tourete综合征 孤独症
下载PDF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关念红 王继辉 张晋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和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异同。【方法】对36例12~16岁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34例18~25岁的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各44名和31名正常对照进行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注意测验,评价指标有...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和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异同。【方法】对36例12~16岁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34例18~25岁的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各44名和31名正常对照进行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注意测验,评价指标有完成分类数、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注意测验时间和错误数。【结果】显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正确分类数少于正常儿童(P<0.05),总错误数和持续错误数高于正常儿童(P<0.05),连线测验时间大于正常儿童(P<0.05);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青年比较结果类似;儿童精神分裂症连线测验B型错误数低于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P<0.05),其余各项测验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提示儿童精神分裂症和青年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类型相似,但青年患者注意障碍严重程度高于儿童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年精神分裂症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注意测验
下载PDF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型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颅脑结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芳 李文强 +3 位作者 邓越峰 郭素芹 李玉玲 郭敬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64-468,共5页
目的分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其脑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199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和200名健康儿童的BDNF基因VaL66Met... 目的分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其脑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199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和200名健康儿童的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用磁共振成像对104例患者进行检测,并采用计算机软件测量颅腔结构。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的BDNF VaL66Met基因型(A/A,A/G,G/G)和等位基因(A,G)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掊2=1.22,P>0.05;掊2=0.24,P>0.05)。BDNF基因VaL66Met不同基因型之间患者比较,左外侧裂脑沟根部宽(F=8.11,P<0.01)、右外侧裂脑沟根部宽(F=10.25,P<0.00)、顶叶脑沟宽(F=8.23,P<0.01)、右颞角宽度(F=5.1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各基因型两两比较显示,A/A型的患者的顶叶脑沟宽(3.77±1.36)cm、右外侧裂脑沟根部宽(6.44±2.75)cm显著高于A/G型[(3.19±0.74)cm,(5.19±1.16)cm]、G/G型[(3.15±0.60)cm,(4.92±1.83)cm];A/A型的患者的左外侧裂脑沟根部宽(6.28±1.79)cm显著高于A/G型(5.11±1.56)cm;A/A型患者的右颞角宽度(5.05±1.36)cm显著高于G/G型(4.05±2.13)cm,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易感性与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无显著相关;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携带BDNF基因(VaL66Met)A/A基因型的患者存在显著的脑室扩大、右颞角宽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精神分裂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依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垭 黄浩 +4 位作者 刘争 朱红 杨涛 黄霞 黄秀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1期1929-1933,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依恋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患者的家庭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人际信任量表,于2018年1-12月在我院心理卫生中心住院的100例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依恋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患者的家庭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人际信任量表,于2018年1-12月在我院心理卫生中心住院的100例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依恋回避因子得分(64.13±11.14)分,依恋焦虑因子得分(62.25±7.69)分,人际信任得分(69.00±24.84)分。以患者父母的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人际信任为因变量,以患者家长的性别、婚姻状况、家族史、民族、居住地等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依恋焦虑在不同性别、不同民族(本研究中只有藏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5,P=0.020;t=2.388,P=0.019),依恋回避在有无家族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4,P=0.035);依恋回避与人际信任呈负相关(r=-0.234,P<0.05)。结论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依恋类型与国内研究一致,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人际信任越高,则其依恋回避越低,父母的依恋情况直接影响患者的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患者家长的依恋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 父母 依恋 人际信任 护理
下载PDF
奥氮平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耐受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靖 郭延庆 +1 位作者 杨晓玲 黄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耐受性。方法:对30名9-17岁精神分裂症患儿进行为期至少8周的奥氮平治疗,并定期进行BPRS、CGI、TESS评定及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检查。结果:对于总体组和各亚组,...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耐受性。方法:对30名9-17岁精神分裂症患儿进行为期至少8周的奥氮平治疗,并定期进行BPRS、CGI、TESS评定及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检查。结果:对于总体组和各亚组,治疗前后BPRS、CGI-I及CGI-S评分均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F=4.82-53.39,P<0.001)(难治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除外),治疗8周及观察终点时,总体组有效率分别为43.3%和56.7%。对于三个亚组,治疗8周和观察终点时,首选组和难治组间BPRS减分和减分率、CGI-S和CGI-I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首选组和次选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难治组(x2=4.54-7.78,P<0.05或0.01)。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体重增加,其他出现比例超过10%的不良反应为:肝功能异常、心电图改变、过度镇静、心悸、乏力、锥体外系反应、头昏和头晕、血脂增高、血常规异常、心肌酶异常等,但多为一过性,程度较轻且与剂量有关。结论:奥氮平可有效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对首选组和次选组的疗效明显优于难治组,无严重不良反应,患儿对该药耐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治疗 儿童 精神分裂症 有效性 耐受性
下载PDF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焦公凯 陈一心 +2 位作者 陈图农 张久平 张宇琼 《精神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特征。方法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SSFD)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71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128名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 (1)研究组的家庭气氛和系...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特征。方法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SSFD)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71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128名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 (1)研究组的家庭气氛和系统逻辑维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87,P<0.01;t=2.987,P<0.01),两组个性化、疾病观念维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研究组亲密度低于对照组(t=-3.955,P<0.01),矛盾性、独立性和控制性高于对照组(t=3.214,P<0.01;t=2.178,P<0.05;t=2.528,P<0.05)。(3)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气氛维度与家庭环境中矛盾性呈正相关(P<0.01),与亲密度、组织性呈负相关(P<0.01);个性化维度与亲密度、独立性呈负相关(P<0.01);系统逻辑维度与控制性呈正相关(P<0.01),与情感表达呈负相关(P<0.01);疾病观念维度与成功性呈正相关(P<0.01),与娱乐性呈负相关(P<0.01)。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特征为亲密度低、情感疏远、矛盾性和控制性高,因此,家庭气氛倾向于"敌对、沉闷",系统逻辑倾向于"非此即彼"的二元认知对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精神分裂症 家庭动力学 家庭环境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失与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玉婷 董毅 +7 位作者 汪凯 赵菁 王龙 刘勇 张玉 李慧 耿峰 陈学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失与童年创伤经历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中文版修订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C)和童年创伤问卷( CTQ)对1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71例正常健康者进行评估,分析快感缺...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失与童年创伤经历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中文版修订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C)和童年创伤问卷( CTQ)对1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71例正常健康者进行评估,分析快感缺失与童年创伤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组RSAS-C评分(13.32±6.12)、RPAS-C评分(19.04±8.53)、CTQ总分(47.63±13.49)及其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分别为10.40±5.05,16.80±7.89,38.82±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组RSAS-C评分、RPAS-C评分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均呈正相关(rs =0.266~0.439,P<0.01);患者组RSAS-C评分(rs =0.419,P<0.01)和RPAS-C评分(rs =0.322,P<0.01)与CTQ总分呈正相关,控制PANSS总分后,快感缺失评分与童年创伤评分间的相关性仍存在。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失程度较高,与童年创伤经历之间存在关联,提示早年的创伤经历可能会影响个体对躯体及社会交往快乐的体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感缺失 童年创伤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与梦威胁模拟水平和功能失调性态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子丛 董毅 +6 位作者 汪凯 李慧 谢雯 程赓 张爱国 常荷 李倩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与梦的威胁模拟水平和功能失调性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童年创伤问卷(CTQ)、梦威胁事件问卷(DTQ)和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对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评估,同时与72名正常人(对照组)作比较...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与梦的威胁模拟水平和功能失调性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童年创伤问卷(CTQ)、梦威胁事件问卷(DTQ)和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对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评估,同时与72名正常人(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童年创伤经历、梦威胁事件模拟水平和功能失调性态度的关系。结果患者组CTQ总分46.90±12.81、DTQ分3.68±2.70和DAS总分143.50±24.16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4.41±7.05、1.83±2.35和125.63±26.09),(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CTQ总分、DTQ分和DAS总分之间均两两显著相关(P<0.05);回归分析发现,梦威胁模拟水平可以直接预测功能失调性态度(β=0.263,P<0.05),在童年创伤和功能失调性态度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梦的威胁模拟水平和功能失调性态度水平均增高,梦的威胁模拟水平是影响功能失调性态度的主要因素,童年创伤通过梦的威胁模拟水平的完全中介效应对功能性失调态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童年创伤 威胁 功能失调性态度
下载PDF
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异常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春林 潘伟刚 +1 位作者 马俊芳 李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4期2451-2454,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结构异常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新入院379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及头部CT资料,分为头部CT正常组(340例)与头部CT异常组(39例)。观察青少年首发... 目的探讨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结构异常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新入院379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及头部CT资料,分为头部CT正常组(340例)与头部CT异常组(39例)。观察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头部CT异常的发生率和脑结构异常类型,分析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脑结构异常者39例,头部CT异常率为10.3%,其中脑室扩大17例(43.6%),脑沟增宽11例(28.2%),大枕大池7例(17.9%),蛛网膜囊肿4例(10.3%)。与头部CT正常者相比,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头部CT异常者年龄更小,母孕期异常(早产、剖宫产者)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头部CT异常者,脑结构异常的发生与年龄负相关(r=-0.31,P<0.01),与母孕期异常正相关(r=0.19,P<0.01);脑结构异常类型与性别、家族史、临床表现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脑结构异常检出率较高,并且脑结构异常者起病年龄更小、母孕期异常更多,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脑结构异常可能为其神经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精神分裂症 脑结构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敬华 郭素芹 +5 位作者 苏林雁 杜海霞 郭芳 李强 潘伟盟 常克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204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0名健康对照的BDNF基因C270T多态性;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204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0名健康对照的BDNF基因C270T多态性;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用Andreason阳性与阴性精神分裂症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阴性症状为主型(阴性组)和阳性症状为主型(阳性组)。结果①患者组和对照组间BDNF基因C270T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56,P<0.01),前者的C/T型和T/T型频率高于后者;患者组等位基因T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24.04,P<0.01);②阴性组、阳性组、对照组3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义(2=37.93,P<0.01;2=38.90,P<0.01);两两比较显示,阴性组、阳性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义(P<0.001)。③不同基因型患者组之间PANSS各因子分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NF C270T多态性与儿童精神分裂症有关,但与具体临床表现之间无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童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多态性
下载PDF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与脑室扩大及微小躯体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素芹 苏林雁 +5 位作者 郭敬华 杜海霞 郭芳 李强 潘伟盟 常克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17-421,共5页
目的调查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BDNF)C270T多态性与脑室扩大及微小躯体异常(MPA)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204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0名健康对照的BDNF基... 目的调查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BDNF)C270T多态性与脑室扩大及微小躯体异常(MPA)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204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0名健康对照的BDNF基因C270T多态性;用CT测量患者的脑室值,采用Waldrop编制的躯体异常量表(WS)修改版评定MPA发生情况。结果①患者组BDNF基因C270T多态性的C/T和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2=24.56,P<0.01;2=24.04,P<0.01);②不同基因型患者组之间各脑室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T与C/T基因型患者合并后哈氏值高于C/C型患者(t=2.28,P<0.05);③T/T和C/T型合并后与C/C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部WS评分及WS总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34,P<0.05;t=2.10;P<0.05);④WS总分与哈氏值及三脑室宽度存在正相关(r=0.26,P<0.01;r=0.29;P<0.01),与前角指数存在负相关(r=-0.18,P<0.05)。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与微小躯体异常有关,并可能与脑室扩大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童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室扩大 微小躯体异常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建红 郑毅 +1 位作者 姜长青 陈敏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8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评价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方法对237例单一口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药物达到临床最大剂量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QT/QTC间期进... 目的评价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方法对237例单一口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药物达到临床最大剂量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QT/QTC间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齐拉西酮治疗前后QT/QTC间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齐拉西酮治疗后QT较治疗前显著延长(t=-4.307,P=0.000)。齐拉西酮治疗后QTC较治疗前相比,虽然有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t=-0.786,P=0.439)。不同组药物治疗后QT/QTC间期平均值长短顺序依次为:齐拉西酮>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氯氮平。不同药物组治疗前后QTC间期无显著性差异(F=1.477,P=0.208),不同药物组间差异无显著性(F=0.179,P=0.673)。不同药物组治疗前后QT间期无显著性差异(F=2.833,P=0.090),不同药物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4.929,P=0.001)。结论不同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QT/QTC间期有不同的影响。其中齐拉西酮组的QT/QTC间期最长,氯氮平组最短,无QTC间期延长达到异常标准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不良反应 心电图
下载PDF
微小躯体异常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素芹 苏林雁 +4 位作者 郭芳 杜海霞 郭敬华 李强 常克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躯体异常(MPA)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纳入168例年龄≤16岁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和170名健康儿童对照,采用Waldrop编制的躯体异常量表(WS)修改版评定2组的MPA发生... 目的探讨微小躯体异常(MPA)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纳入168例年龄≤16岁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和170名健康儿童对照,采用Waldrop编制的躯体异常量表(WS)修改版评定2组的MPA发生情况。用Andreason阳性与阴性精神分裂症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阴性症状为主型(阴性组)和阳性症状为主型(阳性组)进行亚组间比较。结果①患者组和对照组MPA检出率分别为98.8%和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5.53,P<0.01)。患者组头颅畸形、眉毛融合、眦距过宽、面部不称、畸形耳、耳座位置过低、腭弓高而窄、第五指弯曲、通关掌检出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为1.97~5.33,P均小于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此9个条目进入方程,提示其与儿童精神分裂症有关;判别分析显示这9个条目可作为预测变量,总判别正确率为76.0%,而患者组和对照组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74.4%和77.6%。②患者组头、眼、耳、口、手、足各WS分量表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阴性组患者头、口、手各WS分量表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阳性组(P<0.05)。结论MPA与儿童精神分裂症或至少与其某一亚型存在关联,提示精神分裂症可能与神经发育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童 微小躯体异常
下载PDF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振和 袁国桢 +2 位作者 朱红梅 唐步春 汪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在6~15岁之间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标准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予P300检测,分别比较P300...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在6~15岁之间符合DSM-IV精神分裂症标准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予P300检测,分别比较P300潜伏期、波幅及面积的差异。结果观察组PZ点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延长(t=2.977,P<0.01);观察组FZ、CZ、PZ、OZ点波幅比对照组降低(t=2.674、2.160、3.834、3.520,P<0.05或P<0.01)。观察组F3点波幅比F4点波幅降低(t=2.492,P<0.05)。结论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大脑感知容量减低,半球间协调能力以及各脑区间整合能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事件相关电位P300
下载PDF
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龚华 王继红 曹红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8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年龄<14岁首次发病患儿用阿立哌唑治疗8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监测评价安全性,于基线时,实验第1、2、4...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年龄<14岁首次发病患儿用阿立哌唑治疗8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监测评价安全性,于基线时,实验第1、2、4、6、8周末分别评定各量表。统计方法为描述性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共收集有效病例60例,其中基本痊愈占20.0%(12/60),显著进步占30.0%(18/60),好转占30.0%(18/60)和无效占20.0%(12/60)。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立哌唑对阳性、阴性症状以及一般精神病性症状均有良好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立哌唑能缓解儿童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性症状,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GRM5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家系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栾萌 唐剑 +5 位作者 陈星 周鹏 张燕 刘金同 刘文敏 陈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6-369,共4页
目的对既往有阳性发现的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基因(glutamate receptor,metabotropic 5,GRM5)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进行验证。方法先用affymetrix 6.0芯片对89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1000例正常对照的DNA分别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而后... 目的对既往有阳性发现的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基因(glutamate receptor,metabotropic 5,GRM5)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进行验证。方法先用affymetrix 6.0芯片对89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1000例正常对照的DNA分别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而后在另一个样本-100个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中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进行了GRM5基因6个SNP位点(rs591849,rs16915130,rs3899716,rs2133395,rs597462,rs1942486)的检测。用HaploView4.1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89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1000例正常对照的全基因关联分析显示,GRM5基因的rs16915130位点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x2=39.895,P=2.68×10-10),然而通过6个SNP位点及所构建的单倍型在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家系的验证却不支持GRM5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关联(P>0.05)。结论本研究不支持GRM5基因与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童青少年 亲代谢性谷氨酸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