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ldren’s Health, Parent-Child Activities, Using Digital Devices, and Social Competence: Serial Mediation
1
作者 Ching-Fen Lee Shain-May Tang 《Health》 2023年第8期883-894,共12页
Background: Studies have pointed out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hildren’s activities and prolonged use of digital products on their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whether the parent-child activities and using digital ... Background: Studies have pointed out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hildren’s activities and prolonged use of digital products on their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whether the parent-child activities and using digital devices were serial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heal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further verification. Purpose: This study explored how parent-child activities and children’s use of digital devices influ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health and their social competence. Method: This study used data from Kids in Taiwan: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A total sample of 2164 participants was used in this study. Serial mediation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model six of Hayes’ PROCESS (2012). Results: This study found that parent-child activities and the use of digital devices can serially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health and social competence. Children’s health could directly improve their social competence, but it could also serially mediate social competence by increasing parent-child activities and reducing the use of digital devices. Conclusion: Childcare policy planners and parenting educators should not only call on parents to reduce the use of electronic products for their children, but also encourage parents to spend more time interacting with their children, so that children can learn social skills by interacting with others in their daily l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s Health social Competence Parent-Child Activities Using Digital Devices PREsCHOOLER
下载PDF
Designing a Need Based Social Protection Intervention Packag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Living with HIV and AIDS in Ghana—An Eclectic Perspective on Desired Social Protection Intervention Package/Framework
2
作者 Seth Christopher Yaw Appiah Adeyemi Olu Adekunle +2 位作者 Adesina Oladokun Jonathan Mensah Dapaah Karikari Mensah Nicholas 《Health》 2019年第10期1396-1413,共18页
Background: Designing a need-based social protection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comes as comprehensive tool for address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of HIV positive children. Not much has been examined on what consti... Background: Designing a need-based social protection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comes as comprehensive tool for address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of HIV positive children. Not much has been examined on what constitute the desired social protection framework for HIV positive children. Methods: This study was informed by a qualitative descriptive exploratory design approach. The study drew insights from the shared perspectives of 27 participants sampled from positive HIV status disclosed children—10 - 17 years, healthcare workers, Social and Development worker, HIV positive caregivers and parents from 7 ART clinics in rural and urban Brong Ahafo and Ashanti regions of Ghana.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and two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with study participants. Drawing on the emerged themes from the transcripts, thematic content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using comparative thematic framework approach. Findings: The eclectic perspectives on the type of social protection policy/intervention preferred demonstrated the need for an interrelated and integrated social protection policy. This should not be designed in isolation towards addressing the child vulnerability. The study found that social protection policies aimed at addressing vulnerability levels of children should consider the dual vulnerability situation within which HIV positiv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re located. A set of unique specific tailored approach and package reflecting minimum combination social protection package to HIV positive children was considered essential for inclusion. The themes that emerged covered social policy/intervention package inclusive of a disease ending/eradication intervention package, cash transfer for children and their caregivers, free comprehensive health insurance integrating all consultancy and laboratory services charges, direct food supplements supply and nutritional support, research, target specified with evidenced-based monitoring. Counseling support and preferential treatment for children visiting ART for treatment were to be included. Conclusion: Combination social protection intervention packages remain the pathway to yielding maximum dividends on any social intervention that seeks to address the vulnerability levels of HIV positive children in Ghana. This should be designe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reference of the main target beneficiaries (HIV positive children) while accounting for the inclusion of the technical expertise of implementing stakeholders in the policy design from conceptualization to e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Protection HIV and AIDs INFECTED children Adolescent’s INTERVENTION Ghana
下载PDF
社会组织参与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服务策略研究--以广州市S组织困境儿童服务项目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媛媛 王兴龙 吴君霞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年第2期18-29,共12页
要妥善回应深化改革过程中困境儿童多元化的需求,须从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着手,通过发挥社会组织联动多元主体的作用来筑实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聚焦S组织困境儿童服务实践策略,分析其回应需求的服务过程,旨在为社会组织参与构建困... 要妥善回应深化改革过程中困境儿童多元化的需求,须从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着手,通过发挥社会组织联动多元主体的作用来筑实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聚焦S组织困境儿童服务实践策略,分析其回应需求的服务过程,旨在为社会组织参与构建困境儿童支持网络提供实务参考。研究发现,S组织在开展困境儿童服务时能够充分发挥枢纽平台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儿童主体发展和多元主体参与,但组织存在建设局限性、服务内容与形式创新不足、服务不够规范、机制缺失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和门槛,整合跨界创新力量,动员多元主体在困境儿童服务中积极投入服务和资源,强化其社会支持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困境儿童 社会支持 网络
下载PDF
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女性社会参与:政策推展、成效评估及动因分析
4
作者 马丽华 《日本问题研究》 2024年第2期44-54,共11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日本通过颁布《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基本法》等相关政策和法律,逐步打破了长期以来“良妻贤母主义”的垄断地位,加大了日本女性社会参与政策改革的力度,推动了建设“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进程。其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日本通过颁布《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基本法》等相关政策和法律,逐步打破了长期以来“良妻贤母主义”的垄断地位,加大了日本女性社会参与政策改革的力度,推动了建设“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进程。其中,政策领域女性人权的彰显、经济领域政策目标的调适、文化领域男女共同参与的推进以及社会教育领域女性机构的建立,是推动日本女性社会参与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的主要动因。日本女性社会参与政策的实施成效和动因中折射出的“男女共同参与”观念、教育中嵌入的“性别认同”、政策中体现的“性别主流化”以及女性理论研究等,对推进日本女性社会参与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经验对于中国女性社会参与政策的未来发展取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少子老龄化 女性政策 社会参与
下载PDF
试论社会工作方法在SOS儿童村模式中的介入 被引量:4
5
作者 邹广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3-46,共4页
SOS国际儿童村模式,是指赫尔曼.格迈纳尔博士自1949年起在奥地利创立的世界上第一所SOS国际儿童村以来,形成的家庭抚养、教育儿童的方式。本文通过先后两次进入被称为中国SOS儿童样板村烟台SOS儿童村的实地调查发现,尽管SOS儿童村模式... SOS国际儿童村模式,是指赫尔曼.格迈纳尔博士自1949年起在奥地利创立的世界上第一所SOS国际儿童村以来,形成的家庭抚养、教育儿童的方式。本文通过先后两次进入被称为中国SOS儿童样板村烟台SOS儿童村的实地调查发现,尽管SOS儿童村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其进入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仍然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和偏差。本文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通过对儿童村、SOS家庭和村内个体成员三个层次的的介入,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对SOS模式顺利实现本土化以及村内孤儿们的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sOs儿童村 家庭 孤儿 社区社会工作 团体社会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
下载PDF
儿童社会化视域下日本绿色少年团社会实践活动及启示
6
作者 薛国凤 《日本问题研究》 2023年第1期62-70,共9页
日本绿色少年团是公益社团法人“国土绿化推进委员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组织,以学校或地区为单位建立,旨在通过森林学习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宣传与践行绿化行动并培养儿童社会责任。从组织教育角度看,其目标指向少年儿童未来责任与当下品... 日本绿色少年团是公益社团法人“国土绿化推进委员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组织,以学校或地区为单位建立,旨在通过森林学习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宣传与践行绿化行动并培养儿童社会责任。从组织教育角度看,其目标指向少年儿童未来责任与当下品质培育的有机统一,实践活动内容注重“绿色”主线下个人成长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日本绿色少年团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多维方式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包括以真实世界体验推进儿童角色社会化、以社区环境保护促进儿童道德社会化、以社会服务活动提升儿童认知社会化、以互助合作方式训练儿童交往社会化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路径主要有成人的示范和实践活动引导、学校与社区联携共育以及网络展示和宣传普及等。借鉴相关经验,中国在推进少年儿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需要注重保持社会实践活动的开放性、注重设计地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中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注重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社会化 日本绿色少年团 社会实践活动 少年儿童组织
下载PDF
阅读推广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儿童读书会的发展策略
7
作者 王安君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3年第3期29-35,共7页
儿童读书会对推广儿童阅读意义重大,具有不同于成人读书会和一般阅读推广活动的特点。要办好儿童读书会,需要注重制度、机制建设,以为其发展提供保障;注重科学性、体系化建设,以培养儿童多方面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宣传推广、社会合作、领... 儿童读书会对推广儿童阅读意义重大,具有不同于成人读书会和一般阅读推广活动的特点。要办好儿童读书会,需要注重制度、机制建设,以为其发展提供保障;注重科学性、体系化建设,以培养儿童多方面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宣传推广、社会合作、领读人的管理和培养、小组化管理等组织运作策略,以提升儿童读书会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推广 儿童读书会 公共图书馆 宣传推广 社会合作
下载PDF
当前幼儿体质健康促进困境与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杨斌 唐吉平 +1 位作者 王岐富 莫冰莉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63,共4页
幼儿体质健康是"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实施的基础,也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促进幼儿体质健康发展需要家庭、幼儿园、社区、社会组织、政府与市场等多方力量的支持。当前我国幼儿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面临来自环境、家庭、幼儿园的多... 幼儿体质健康是"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实施的基础,也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促进幼儿体质健康发展需要家庭、幼儿园、社区、社会组织、政府与市场等多方力量的支持。当前我国幼儿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面临来自环境、家庭、幼儿园的多种困境,表明相关社会支持缺乏,主要体现在家庭支持形式简单、园所支持功能缺位、社区及相关社会组织支持有限、政府支持政策运行不畅与投入不足等方面,制约了我国幼儿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今后应从高度认识幼儿体质健康的价值出发,建构促进幼儿体质健康发展所需的家庭、幼儿园、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社会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健康 幼儿体质 健康促进 社会支持 “健康中国”
下载PDF
儿童的假想伙伴与其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其羿 傅宏 +2 位作者 王港 姚进 周楠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45,共11页
国际上有关假想伙伴的新一轮研究热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在逐步认识到假想伙伴区别于其他形式假装游戏的基础上,开始以假想伙伴作为探究儿童想象性关系功能的"窗口",对假想伙伴的测量方式、有无假想伙伴儿童的发展性... 国际上有关假想伙伴的新一轮研究热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在逐步认识到假想伙伴区别于其他形式假装游戏的基础上,开始以假想伙伴作为探究儿童想象性关系功能的"窗口",对假想伙伴的测量方式、有无假想伙伴儿童的发展性差异以及假想伙伴细节性特征的独特作用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在整体上形成了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三条主线。就认知方面而言,有假想伙伴的儿童更富有想象力。在游戏任务中,他们更善于运用想象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并在耐心等待的能力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假想伙伴玩耍随着儿童年龄增长不断抽象化和概括化,这也促进了儿童语言叙述能力的发展。就人格方面而言,儿童在与假想伙伴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加以区分,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人格特质上的发展差异集中体现在一种社会指向性上,即个体愿意尽可能地满足他人的内在需求和愿望。就社会性方面而言,假想伙伴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之间存在着积极的联系。假想伙伴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发展呈现出差异化的影响,与假想伙伴平等互动的儿童在社会技能上发展得更好,而且拥有更高的同伴接纳度。有关儿童假想伙伴的研究启示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应当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和对待儿童以假想伙伴为代表的想象性世界,主动构建亲子关系与儿童假想伙伴玩耍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假想伙伴为中介深入了解儿童的内在心理需求。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拓展游戏的内涵,并在重视儿童日常活动性游戏和教学过程性游戏的基础上,对儿童的想象性游戏给予更多的关注;强调和突出以儿童为主体的游戏精神和与游戏相关的活动经验。此外,教师还应善于借助假想伙伴探寻儿童基本生活经验的源点,进行教学材料、指导方式等方面的变革。未来对假想伙伴的研究应当重视深化研究假想伙伴的概念和特点;重视完善和丰富假想伙伴的研究方法;重视开展有关假想伙伴的本土化系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儿童认知发展 儿童人格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
下载PDF
母亲养育方式对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社会期望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正 韩悦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9,共7页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Piers-Harrie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对1 42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母亲养育方式对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保护上得分...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Piers-Harrie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对1 42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母亲养育方式对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保护上得分低于本地儿童,在母亲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上得分高于本地儿童;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期望、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期望、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期望在母亲养育方式和流动儿童自我意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母亲应当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温暖理解和赞许鼓励,使其体会到来自母亲的积极期望,产生较强烈的被认可的需要,进而提高流动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母亲养育方式 自我意识 社会期望
下载PDF
聋哑儿童社会期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建伟 刘昌龙 +2 位作者 聂玉玲 李飞 王洪宾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聋哑儿童的社会期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对190名聋哑儿童的儿童社会期望与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测试。结果①不同性别聋哑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有显著差异;②聋哑儿童的社会期望值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③不同社会期望值聋... 目的探讨聋哑儿童的社会期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对190名聋哑儿童的儿童社会期望与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测试。结果①不同性别聋哑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有显著差异;②聋哑儿童的社会期望值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③不同社会期望值聋哑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存在显著差异。④聋哑儿童社会期望与父母教养方式有显著相关。结论父母养育方式是影响聋哑儿童社会期望值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哑儿童 儿童社会期望 父母教养方式
下载PDF
66例社交恐惧症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对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程 黄钢 胡连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研究社交恐惧对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6例社交恐惧儿童和正常儿童主观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对照分析。结果社交恐惧儿童认知成份、情感成份以及总得分低于正常儿童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7.223、-4.846、-8.335,均P<0.... 目的研究社交恐惧对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6例社交恐惧儿童和正常儿童主观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对照分析。结果社交恐惧儿童认知成份、情感成份以及总得分低于正常儿童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7.223、-4.846、-8.335,均P<0.01)。社交恐惧儿童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识、抑郁体验、焦虑体验与正常儿童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2.090,P<0.05;t=-3.654,P<0.01;t=-2.370,P<0.05;t=-4.413,P<0.01;t=-4.741,P<0.01;t=-3.343,P<0.01;t=-2.834,P<0.01)。结论社交恐惧儿童生活质量较差,应引起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社交恐惧 情绪障碍 儿童主观生活质量
下载PDF
实现中的权利:困境儿童社会保障政策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洪波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6,共7页
残疾儿童、家庭贫困儿童、家庭监护缺失及监护不当儿童构成困境儿童群体。当前,我国困境儿童的发展权在从法律权利向现实权利转变的过程中遇到了"保障性"障碍,儿童福利制度的不完善突显出来。与成人群体社会福利目标主要体现... 残疾儿童、家庭贫困儿童、家庭监护缺失及监护不当儿童构成困境儿童群体。当前,我国困境儿童的发展权在从法律权利向现实权利转变的过程中遇到了"保障性"障碍,儿童福利制度的不完善突显出来。与成人群体社会福利目标主要体现为生存权的保障不同,儿童社会福利救助是与其发展权积极相关的,对于儿童而言,发展权是建立在生存权基础之上的,由受教育权和参与权保障的基本权利。加强困境儿童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困境儿童的社会救助体系是当前实现困境儿童权益保护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境儿童 儿童福利 社会保障政策
下载PDF
教育政策视角下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7
14
作者 邵彩玲 贾立平 李亚青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8年第3期332-335,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子女将会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有效地融入城市社会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历了过多的隔离和排斥,不利于融入城市社会。从教育政策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的困...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子女将会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有效地融入城市社会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历了过多的隔离和排斥,不利于融入城市社会。从教育政策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的困境,并从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3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城市融入 教育政策
下载PDF
四川省古蔺县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调查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裔涛 刘书铭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年第1期127-128,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发达地区进城务工,同时进城务工人员留在农村的子女的生活、教育等问题也日渐凸显,即留守儿童问题。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古蔺县部分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会期望进行调查,对现在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发达地区进城务工,同时进城务工人员留在农村的子女的生活、教育等问题也日渐凸显,即留守儿童问题。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古蔺县部分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会期望进行调查,对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状况 孤独感 社会期望
下载PDF
幼儿园社会认知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目标与内容 被引量:8
16
作者 廖贻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0,共4页
儿童的社会认知与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幼儿个体的社会化,但当前幼儿园课程中的社会认知内容较为模糊,甚至相当匮乏。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幼儿园开展社会认知教育应涉及个性品质、社会... 儿童的社会认知与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幼儿个体的社会化,但当前幼儿园课程中的社会认知内容较为模糊,甚至相当匮乏。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幼儿园开展社会认知教育应涉及个性品质、社会情感与社会行为等方面,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建构目标与内容逐渐深化与全面的社会认知教育体系,以促进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 社会认知 幼儿社会化
下载PDF
生命哲学视野下对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审思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春燕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4-37,共4页
生命哲学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它比较关注体验与理解,强调直觉的方法。当我们在生命哲学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时,我们倡导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规范的权威者转向与儿童平等参与的体验者;教学过程应从知识、规范的灌... 生命哲学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它比较关注体验与理解,强调直觉的方法。当我们在生命哲学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时,我们倡导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规范的权威者转向与儿童平等参与的体验者;教学过程应从知识、规范的灌输、训练转向对个体精神的"教化";教学目标应从教育价值的外在诉求转向对儿童内在心灵的陶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哲学 儿童社会性教育 儿童的生命
下载PDF
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两种途径的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良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69-73,共5页
流动人口子女是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在整个社会变迁中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文从流动子口子女、城市居民子女、流动人口家长和学校教师四方面分析了流入地实现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的优势,对公办学校的主渠道和民办学校的辅助渠道从... 流动人口子女是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在整个社会变迁中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文从流动子口子女、城市居民子女、流动人口家长和学校教师四方面分析了流入地实现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的优势,对公办学校的主渠道和民办学校的辅助渠道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子女 学校教育 民工子弟学校 社会政策
下载PDF
对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强虹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5,共5页
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现代特殊教育的重要议题之一。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特殊儿童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显得很不深入。以笔者的第一手研究材料为基础 ,参照西方学者关于“参与模式”、“家长需求”、... 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现代特殊教育的重要议题之一。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特殊儿童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显得很不深入。以笔者的第一手研究材料为基础 ,参照西方学者关于“参与模式”、“家长需求”、“家长角色”和“家长的心理压力”的理论论述 ,对“家长参与”这一世界性的重要议题可以进行切合实际的探讨和思考 ,并由此提出了促进家长参与的几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儿童 家长参与模式 家长需求 家长角色 家长的心理压力 社会支持系统
下载PDF
社会福利视角下我国少儿教育的区域均衡: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2
20
作者 万国威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3,共7页
少儿教育的区域均衡研究一直以来主要采取教育学的分析视角,而本研究希望从社会福利学的角度去考察该问题。在利用SPSS软件中的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技术对我国31个省份2004年到2010年的少儿教育福利供应状况进行研究之后,研... 少儿教育的区域均衡研究一直以来主要采取教育学的分析视角,而本研究希望从社会福利学的角度去考察该问题。在利用SPSS软件中的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技术对我国31个省份2004年到2010年的少儿教育福利供应状况进行研究之后,研究认为我国各省市的教育福利供应在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区域分化,且当前的教育福利政策并没有能够有效的缩小区域之间的既有差异。本文希望在对区域差异进行综合讨论的前提下,明确提出我国各个省市在教育福利未来建构中的基本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儿教育 区域均衡 2004到2010 社会福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