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寅 赵志付 +10 位作者 伍昱 赵阳 李以松 张维 赵宏 杨涛 刘元石 彭唯娜 张翠彦 刘晓清 刘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03-606,共4页
目的 :对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将入选的 6 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4例 ,采用“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 ;对照组 30例 ,采用口服安定类药物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及评价。... 目的 :对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将入选的 6 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4例 ,采用“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 ;对照组 30例 ,采用口服安定类药物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及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总有效率为79 4 % ,其失眠症的总有效率达 97 0 % ;药物对照组仅为 4 0 0 %与 73 3% ,两组间差异存在着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P <0 0 1)。结论 :“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疗效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 失眠症 总有效率 对照组 临床疗效评价 配穴 治疗组 针法 联合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78
2
作者 刘伍立 欧阳建军 +1 位作者 岳增辉 赵艳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1-362,共2页
依据中、西医理论认识和前期临床观察结果 ,阐述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发生原因、机制和表现 ,总结出运用经筋刺法、平衡肌张力针法、针刺督脉与夹脊穴、针刺跷脉穴方法、针刺“泻阴补阳针法”和针刺特定穴等缓解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 依据中、西医理论认识和前期临床观察结果 ,阐述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发生原因、机制和表现 ,总结出运用经筋刺法、平衡肌张力针法、针刺督脉与夹脊穴、针刺跷脉穴方法、针刺“泻阴补阳针法”和针刺特定穴等缓解脑卒中后痉挛瘫痪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脑卒中 痉挛瘫痪 中风后遗症
下载PDF
透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被引量:48
3
作者 米建平 张洪来 +1 位作者 樊莉 蒙昌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寻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有效手段。方法 :运用患肢阴阳经相透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 2 9例 ,与常规针刺组 (头针 +体针 ) 2 2例、药物治疗组 (口服妙纳 ) 2 7例比较。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肌张力累积差值差异大 ,肌张力降低明... 目的 :探寻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有效手段。方法 :运用患肢阴阳经相透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 2 9例 ,与常规针刺组 (头针 +体针 ) 2 2例、药物治疗组 (口服妙纳 ) 2 7例比较。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肌张力累积差值差异大 ,肌张力降低明显 ;在降低肌张力、髋内收肌张力上与常规针刺组、药物治疗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透针疗法治疗中风肢体痉挛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针疗法 治疗 中风 偏瘫 痉挛状态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不同针刺取穴方法结合系统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寅 杨涛 +8 位作者 郭玉峰 刘元石 郭宝娟 邢文台 孙书臣 赵宏 刘军 叶永铭 黄漫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3-85,共3页
方法 :将 135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83例 ,以龙虎交战手法针刺天宗穴。对照组 5 2例 ,常规取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两组患者针后均进行康复训练连续两个疗程。结果 :①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价 ,治疗组... 方法 :将 135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83例 ,以龙虎交战手法针刺天宗穴。对照组 5 2例 ,常规取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两组患者针后均进行康复训练连续两个疗程。结果 :①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价 ,治疗组上肢总积分高于对照组 10分左右。②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亦较明显 (P <0 0 1)。结论 :龙虎交战针刺手法可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所致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交战针刺手法 肩手综合征 天宗穴 中风后遗症 针灸疗法
下载PDF
经筋论治脑卒中后痉挛状态及对脑脊液Glu、GABA的影响 被引量:65
5
作者 岳增辉 袁建菱 姜京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5-567,共3页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有效方法。方法 :将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6例 ,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 ,对照组采用阳明刺法 ,运用高效液相检测治疗前后脑脊液谷氨酸 (Glu)、γ 氨基丁酸 (GABA)的含量。结果 :根...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有效方法。方法 :将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6例 ,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 ,对照组采用阳明刺法 ,运用高效液相检测治疗前后脑脊液谷氨酸 (Glu)、γ 氨基丁酸 (GABA)的含量。结果 :根据康复医学评定结果及脑脊液Glu、GABA含量的差异表明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经筋刺法能有效地缓解脑卒中肢体痉挛状态且与调节脑脊液中Glu、GABA的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论治 脑卒中 痉挛状态 脑脊液 GLU GABA 针灸疗法 中风后遗症
下载PDF
针刺加微生态制剂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6
作者 龙泽荣 于存海 +2 位作者 于洋 王怀宁 池晓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寻找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最佳方案。方法:将95例IBS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用针刺加微生态制剂治疗;B组35例,口服润肠通便药和微生态制剂治疗;C组30例,单用针刺治疗。结果:A、B、C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7... 目的:寻找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最佳方案。方法:将95例IBS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用针刺加微生态制剂治疗;B组35例,口服润肠通便药和微生态制剂治疗;C组30例,单用针刺治疗。结果:A、B、C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7·2%、66·7%,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肠道有益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与治疗前比较,3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P<0·05),大肠埃希菌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针刺加微生态制剂治疗便秘型IBS确有较好效果,不失为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针灸疗法 便秘/针灸疗法 生态学 针药并用 @微生态制剂
下载PDF
针灸防治中风后偏瘫肩痛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邓柏颖 李扬帆 +1 位作者 周恩华 粟胜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15-817,共3页
目的 :探索针灸早期介入中风后偏瘫肩痛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90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3组 :单纯针灸组 (A组 )、针灸加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 (B组 )和单纯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 (C组 )各 30例。A组针灸用穴以... 目的 :探索针灸早期介入中风后偏瘫肩痛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90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3组 :单纯针灸组 (A组 )、针灸加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 (B组 )和单纯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 (C组 )各 30例。A组针灸用穴以阴经为主 ;B组在针灸基础上 (用穴同A组 ) ,配合内科常规中西药治疗 ;C组单纯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方法同B组。在对其效应进行同期平行观察时 ,对 3组间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在肢体疼痛缓解程度优良率分别为 90 0 %和 93 3%,均明显高于C组的 4 6 7%(P <0 0 1 ) ;而A、B组间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针灸疗法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确切 ,早期介入效果更佳 ,与单纯药物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风后 偏瘫肩痛 内科 常规治疗 近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 平行 随机数
下载PDF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后中重度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8
作者 卞金玲 张春红 +4 位作者 李金波 张艳 丁淑强 贺军 石学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7-308,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中重度吞咽障碍住院患者68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6例,显效24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7.06%。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中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与...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中重度吞咽障碍住院患者68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6例,显效24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7.06%。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中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与该疗法强调整体治疗、调神导气及严格的手法量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吞咽障碍/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刺治疗眼肌麻痹76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欧阳应颐 张锡芳 +2 位作者 尹勇 何伟 宋云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2-454,共3页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 ,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 :共治疗各型眼肌麻痹 76例 ,同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睑裂大小、瞳孔大小及眼球活动范围值。结果 :痊愈 5 7例 ,占 75 0 % ;好转13例 ,占 17 1% ;无效 6例 ,占 7 9%。有效率为 92...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 ,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 :共治疗各型眼肌麻痹 76例 ,同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睑裂大小、瞳孔大小及眼球活动范围值。结果 :痊愈 5 7例 ,占 75 0 % ;好转13例 ,占 17 1% ;无效 6例 ,占 7 9%。有效率为 92 1%。结论 :针刺治疗可能刺激了相关神经及其分支或者刺激了眼周肌肉的肌梭、肌腱等组织 ,促进了神经肌肉功能恢复 ,因此改善麻痹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针刺疗法 穴位选择 治疗机理
下载PDF
针灸“肾俞”穴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和成瘾脑区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胜 周文华 +2 位作者 刘惠芬 赵伟康 杨国栋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05-808,共4页
目的 :探讨电针肾俞穴对吗啡戒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急性吗啡成瘾模型 ,采用瞬时基因c fos表达作为神经元活动的标志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 ,对电针“肾俞”穴对抗吗啡戒断症状以及可能涉及的脑区进行研究。结果 :电针“肾俞... 目的 :探讨电针肾俞穴对吗啡戒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急性吗啡成瘾模型 ,采用瞬时基因c fos表达作为神经元活动的标志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 ,对电针“肾俞”穴对抗吗啡戒断症状以及可能涉及的脑区进行研究。结果 :电针“肾俞”穴能明显抑制大鼠戒断症状 ,降低导水管周围灰质区、下丘脑室旁核、海马CA1区、CA3区和齿状回和下丘脑外侧区的c fos表达 ,但增加杏仁基底外侧核、杏仁中央核和伏隔核核区 (core)的c fos表达。结论 :电针“肾俞”穴能有效抑制吗啡戒断症状 ,电针对抗阿片类药物依赖涉及多个中枢核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俞 电针 神经元活动 c-fos 大鼠 脑区 表达 降低
下载PDF
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顺 蔡玉颖 +3 位作者 胡丙成 卢金荣 孙忠人 张雅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单盲、多中心的研究方法,对4家医院的224例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2例。治疗组采用透穴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刺法... 目的:观察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单盲、多中心的研究方法,对4家医院的224例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2例。治疗组采用透穴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刺法,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进行观察,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对经颅多普勒(TCD)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透穴刺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基底动脉、椎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TCD(Vs、Vm、Vd、PI、RI),其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小脑性共济失调/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方法 透针
下载PDF
电针夹脊穴干预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12
作者 穆敬平 刘莉 +1 位作者 胡军 徐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99-602,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夹脊穴对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干预效应。方法:将120例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4组:针刺1组(夹脊穴、肾俞)、针刺2组(四肢穴)、模拟组和对照组,采用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自评量表积... 目的:研究电针夹脊穴对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干预效应。方法:将120例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4组:针刺1组(夹脊穴、肾俞)、针刺2组(四肢穴)、模拟组和对照组,采用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自评量表积分(SDS)观察治疗前、治疗4、8、10周的变化。结果:在治疗4、8、10周,针刺1组、针刺2组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和HAMA、SD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稽延性戒断症状,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电针夹脊穴明显优于四肢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夹脊 海洛因依赖/针灸疗法 物质禁断综合征/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刺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对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董勤 王萍 +3 位作者 仲远明 顾平 韩燕 徐兰凤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05-708,共4页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格林 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探讨针刺对该病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 (37例 )和激素对照组 (35例 )。治疗组取穴以循经远取与局部近取相结合 ,辅以随证配穴 ;对照组口服强的松。同时以患...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格林 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探讨针刺对该病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 (37例 )和激素对照组 (35例 )。治疗组取穴以循经远取与局部近取相结合 ,辅以随证配穴 ;对照组口服强的松。同时以患者脑脊液和外周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为指标 ,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结果 :针刺组痊愈 1 6例 (43 2 4 % ) ,显效 1 1例 (2 9 73 % ) ,好转 8例 (2 1 62 % ) ,无效 2例 (5 41 % ) ,总有效 35例 (94 59% )。激素组痊愈 7例 (2 0 0 0 % ) ,显效 9例(2 5 72 % ) ,好转 1 6例 (45 71 % ) ,无效 3例 (8 57% ) ,总有效 32例 (91 43 %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而痊愈率针刺组高于激素组。脑脊液及血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 ,两组治疗后均有下降 ,尤以激素组降幅明显。结论 :针刺治疗格林 巴利综合征疗效确切 ,具有抗异常免疫损伤和保护机体正常免疫功能的双重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免疫球蛋白 激素 含量 痊愈 对照组 格林-巴利综合征 机体
下载PDF
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风痰型假性球麻痹120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吴清明 冯国湘 +4 位作者 刘未艾 刘本立 赵艳玲 张志萍 易宣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3-606,共4页
目的:观察和验证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风痰型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确诊为风痰型假性球麻痹的病人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分别给予祛风化痰针刺法和胞二磷胆碱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加空白针刺法治疗,1个月后对主要... 目的:观察和验证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风痰型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确诊为风痰型假性球麻痹的病人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分别给予祛风化痰针刺法和胞二磷胆碱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加空白针刺法治疗,1个月后对主要症状、体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40.7%和89.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和37.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祛风化痰针刺法对风痰型假性球麻痹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减轻乃至消除患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球麻痹/针灸疗法 痰证/针灸疗法 祛风 祛痰 针刺疗法/方法
下载PDF
电针五脏俞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洪峰 王富春 +2 位作者 王健 张二力 东贵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23-824,共2页
目的 :探讨电针五脏俞治疗急性格林 巴利综合征 (GBS)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4 9例GBS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药物组 ,观察两组运动功能缺损评分的动态变化 ,病程 1年时的后遗症、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在病程 6个月内的临床过程针刺组... 目的 :探讨电针五脏俞治疗急性格林 巴利综合征 (GBS)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4 9例GBS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药物组 ,观察两组运动功能缺损评分的动态变化 ,病程 1年时的后遗症、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在病程 6个月内的临床过程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 ,高峰期持续时间前者比后者缩短 (P <0 0 5 )。在 1月两组运动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中药物组较针刺组减低 (P <0 0 5 )。结论 :电针五脏俞治疗GBS疗效肯定 ,与对照组相比高峰期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五脏 电针 GBS 针刺 缺损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病程 运动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55
16
作者 赵大贵 穆敬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讨头针配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12 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 0例。观察组采用头针配合促通技术进行康复治疗 ,对照组单纯进行促通技术治疗 ,以Fugl Meyer评分法、Barthe... 目的 :探讨头针配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12 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 0例。观察组采用头针配合促通技术进行康复治疗 ,对照组单纯进行促通技术治疗 ,以Fugl 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价。结果 :观察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ADL)方面治疗后有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头针配合促通技术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通技术 头针 康复疗效 脑卒中偏瘫患者 BARTHEL指数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MEYER 脑卒中患者 对照组 观察组 康复治疗 功能评价 治疗前后 恢复功能 评分法 治疗后 显著性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41
17
作者 申鹏飞 孔莉 石学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将 2 5 6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口服西药对照组 (76例 )和醒脑开窍针法针刺组 (180例 )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以卒中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血浆中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为指标探... 目的 :探讨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将 2 5 6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口服西药对照组 (76例 )和醒脑开窍针法针刺组 (180例 )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以卒中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血浆中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为指标探讨治疗机制。 结果 :针刺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种抑郁量表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 ,血液中相关单胺类递质含量提高 ,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可以通过改善疾病相关因素来治疗卒中后抑郁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症 醒脑开窍针法 临床研究 神经递质含量 疾病相关因素 抑郁症患者 单胺类递质 有效方法 临床疗效 治疗机制 抑郁量表 临床症状 对照组 服西药 关指标 显著性 西药组 针刺
下载PDF
武连仲教授治疗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脑卒中经验 被引量:24
18
作者 解越 武连仲 李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8,共4页
武连仲教授认为脑之用在神 ,功能寄托于手足少阴 ,以阴阳、刚柔、缓急辨硬瘫 ,通过升清降浊、疏通督脉、舌部点刺以调神 ,并根据步态和下肢远端特点结合经络循行选穴处方 ,总结出一系列中风合并症验方 ;发展腧穴刺法理论 ,提出直刺新观... 武连仲教授认为脑之用在神 ,功能寄托于手足少阴 ,以阴阳、刚柔、缓急辨硬瘫 ,通过升清降浊、疏通督脉、舌部点刺以调神 ,并根据步态和下肢远端特点结合经络循行选穴处方 ,总结出一系列中风合并症验方 ;发展腧穴刺法理论 ,提出直刺新观念和提插补泻手法量学标准 ,认为雀啄刺为第 3种基本针刺手法 ,一穴 3刺 ,自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连仲 恢复期 后遗症期 脑卒中 针刺疗法
下载PDF
俞募配穴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被引量:17
19
作者 孙远征 崔淑子 +1 位作者 郭淑颖 迟旭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观察俞募配穴针法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5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 3组 ,观察组采用以俞募穴相配为主的针刺方法治疗 ,并与普通针刺法及药物疗法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 93 3 % ,普通... 目的 :观察俞募配穴针法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5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 3组 ,观察组采用以俞募穴相配为主的针刺方法治疗 ,并与普通针刺法及药物疗法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 93 3 % ,普通针刺组为 80 0 % ,药物组为 66 7% ,3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俞募配穴针法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明显优于普通针法及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针灸疗法 俞募配穴针法 诊断标准 取穴
下载PDF
整体辨证针刺为主对干眼症患者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20
作者 王中林 何慧琴 +1 位作者 黄东 石长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索提高干眼症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45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整体辨证针刺组(针刺1组)、局部取穴针刺组(针刺2组)和人工泪液组(对照组)。针刺1组根据患者证型,全身辨证取穴针刺;针刺2组取眼局部穴位针刺;对照组点人工泪液... 目的:探索提高干眼症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45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整体辨证针刺组(针刺1组)、局部取穴针刺组(针刺2组)和人工泪液组(对照组)。针刺1组根据患者证型,全身辨证取穴针刺;针刺2组取眼局部穴位针刺;对照组点人工泪液。治疗前后分别检查眼局部症状和泪流量(S1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结果:针刺1、2组治疗后S1T增多、BUT增加,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和针刺1、2组间FL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针刺1、2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6.7%、33.3%。结论:整体辨证针刺治疗干眼症,能提高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优于局部取穴针刺和人工泪液治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病/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辨证论治 眼泪/分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