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dimen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 within 100 years in western Laizhou Bay,Bohai Sea,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Mao-sheng Gao Guo-hua Hou +1 位作者 Xian-zhang Dang Xue-yong Huang 《China Geology》 2020年第3期445-454,共10页
This study is about the reconstruction of fluvial origins based on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deposits in the western Laizhou Bay,Bohai Sea,China.Thirteen sediment cores were selected to research sediment... This study is about the reconstruction of fluvial origins based on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deposits in the western Laizhou Bay,Bohai Sea,China.Thirteen sediment cores were selected to research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using the Sahu discriminant formula,C-M diagram,and Folk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1)Bounded by the Guangli River estuary,the north sediment was affected by the water and sand flowing from the Yellow River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The south sediment came from multi-source rive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Xiaoqing River,Mihe River,and other coastal rivers;(2)the deposited sediments were dated by a clear historical record of the branched channel oscill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version channel,erosion,and regression.The subaqueous delta overlapped during several Yellow River channel runs(1897–1904,1929–1934,1938–1947,1947–1953,1976–1996)and the deposited sediment facies changed(the north tidal flat-abandoned subaqueous delta-lateral delta-delta front);(3)the deposited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can be revealed by studying the branched divers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coastal multi-rivers of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Grain size sILT Environment evolu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Hydrogeological engineering Laizhou Bay Qingdao city china
下载PDF
Aerosol size distributions during haze episodes in winter in Jinan, China 被引量:8
2
作者 Yuwei Sun Xuehua Zhou Wenxing Wang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77-85,共9页
Number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of 10-10,000 nm particles in a large city (Jina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were measured in winter 2009. The mean number concentrations of nucleation mode (10-20 nm), Aitken... Number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of 10-10,000 nm particles in a large city (Jina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were measured in winter 2009. The mean number concentrations of nucleation mode (10-20 nm), Aitken mode (20-100 nm), and accumulation mode (100-1000 nm) particles, as well as total particles were 925, 6898, 2476, and 10,299cm-3, respectively. Two severe haze episodes, with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caused by pollutants accumulating, were observed. Accumulation mode particle concen- 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during the episodes than on clear days, and nucleation mode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were pronouncedly higher on clear days than during the episodes. The peaks of domi- nant number, surface area, and mass size distributions were around 30-50, 200-300, and 200-400 rim, respectively, both during the haze episodes and on clear days, but elevated mass and surface area con- centrations around 500-600 nm were also observed during the haze episodes, suggesting these particles had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haze formation. These particles were probably formed through larger droplets in cloud and fog evaporating. Two new particle formation events, probably triggered by strong photochemical processes on clear days and significant traffic emissions during haze episode 2, were found. Significant insights were made into haze formation in a oolluted Chinese urban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sol size distributions Hazy and clear days Polluted city china
原文传递
Davis规律与Beckmann模型的数理等价性——城市体系等级结构的宏观—微观对称性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继生 陈彦光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1-234,共4页
根据城市体系等级序列的镜象对称性规律 ,从基于中心地理论的Beckmann模型Pm=KRSm -1/ (1-K) m 出发 ,导出基于世界城市规模分布的广义Davis模型即δn 规律 :ai=ai+nλn,fi=fi+nδ-n从而证明了Davis的二倍数(2 n)规律与Beckmann的城市... 根据城市体系等级序列的镜象对称性规律 ,从基于中心地理论的Beckmann模型Pm=KRSm -1/ (1-K) m 出发 ,导出基于世界城市规模分布的广义Davis模型即δn 规律 :ai=ai+nλn,fi=fi+nδ-n从而证明了Davis的二倍数(2 n)规律与Beckmann的城市等级—规模模型在数理结构上完全等价 :它们的共同演绎结果乃是三参数Zipf模型P(r) =C(r-α) -dz,式中dz具有分维意义。Davis模型与Beckmann模型的数理同构性暗示了城市体系等级结构的宏观—微观对称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等级结构 对称性 Davis规律 Beckmann模型
下载PDF
中国省际及主要旅游城市旅游规模 被引量:123
4
作者 朱竑 吴旗韬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9-927,共9页
借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较成熟的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理论,以多年入境游客数为指标,研究了中国省际层次和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规模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区域的旅游规模分布呈现首位分布,但位序—规模分布拟合度不高。根据各省... 借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较成熟的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理论,以多年入境游客数为指标,研究了中国省际层次和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规模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区域的旅游规模分布呈现首位分布,但位序—规模分布拟合度不高。根据各省市旅游规模变化和位序变化的协调关系,可以将我国省市分成:均衡型、增长缓慢型和加速增长型等三种类型。但对我国主要旅游城市旅游规模的分析表明,虽然其也基本符合首位分布,但是特征不明显。通过对位序—规模相关系数的回归分析表明,城市旅游规模分布更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发展、城市职能变化、旅游资源、边境口岸、重大事件、市场营销、突破型产品等因素对旅游规模分布的影响。文章旨在为区域旅游规模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途径,进而为国家旅游产业发展和大区域旅游投资政策的制定等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层面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规模 首位分布 位序—规模分布 省际及主要旅游城市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演进趋势研究——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被引量:36
5
作者 余吉祥 周光霞 段玉彬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52,共9页
城市规模分布的特征受城市化政策的影响。本文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对城市人口统计口径进行详细探讨的基础上,使用齐夫回归方法研究发现,随着城市化政策在2000年前后的调整,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演进趋势经历了从分散化发展到集中化发... 城市规模分布的特征受城市化政策的影响。本文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对城市人口统计口径进行详细探讨的基础上,使用齐夫回归方法研究发现,随着城市化政策在2000年前后的调整,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演进趋势经历了从分散化发展到集中化发展的转变。另外,研究发现已有的基于"市区非农业人口"的研究低估了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集中度。本文的启示是,走一条以大城市为主要载体的城市化道路是加速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城市化政策 齐夫回归
下载PDF
东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57
6
作者 刘继生 陈彦光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借助 Zipf公式考察了东北地区 (1994) 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几何特征,发现辽宁省城市规模分布具有双分形结构,吉林省城市规模分布具有单分形结构,而黑龙江省城市规模分布则具有局部分形结构, 整个东北地区的城市规模分... 本文借助 Zipf公式考察了东北地区 (1994) 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几何特征,发现辽宁省城市规模分布具有双分形结构,吉林省城市规模分布具有单分形结构,而黑龙江省城市规模分布则具有局部分形结构, 整个东北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呈现局部分形图式, 但显示出双分形迹象。文章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结论, 并为东北三省的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优化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城市规模分布 分形 分维 东北地区
下载PDF
基于物流企业网络的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董琦 甄峰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76,共6页
借鉴世界城市网络研究代表性学者Taylor等提出的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以中国主要物流企业总部及分公司的分布数据为基础,生成国内物流企业网络,并从物流企业网络中各城市网络连接度、网络总体形态结构和三大城市群网络格局比较三方面... 借鉴世界城市网络研究代表性学者Taylor等提出的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以中国主要物流企业总部及分公司的分布数据为基础,生成国内物流企业网络,并从物流企业网络中各城市网络连接度、网络总体形态结构和三大城市群网络格局比较三方面分析解读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发现了中国城市网络节点城市连接度层次分布情况,城际网络联系强度分等,以及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巨型城市群内外部网络格局差异等结构现象,对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特征研究做出了有效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企业布局 中国城市网络
下载PDF
中国中部地区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及演进机制探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程开明 庄燕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21-1427,共7页
采用首位度指数、城市规模基尼系数及马尔可夫转移矩阵描述中部地区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特征与变动规律,解析城市体系演进的自组织与他组织机制。结果显示:①1985~2010年中部地区城市首位度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武汉市的首位城市地... 采用首位度指数、城市规模基尼系数及马尔可夫转移矩阵描述中部地区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特征与变动规律,解析城市体系演进的自组织与他组织机制。结果显示:①1985~2010年中部地区城市首位度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武汉市的首位城市地位未变但呈弱化趋势;②中部地区城市规模基尼系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动过程,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相对均衡但近年来差距呈微弱的扩大趋势。③中部地区城市体系发展总体处于上升期,不同类型城市之间转换较为平稳,重点城市的地位持续强化。④中部地区城市体系的演进受到以要素集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等为代表的自组织机制和以政府调控为代表的他组织机制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规模分布 自组织 中部地区
下载PDF
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的理论难题:数理本质与解决方案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彦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8-102,共5页
周一星在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时发现Zipf模型P(r) =P1r-q的参数P1的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误差 ,即最大城市的人口数的理论值与实际数有不容忽视的差距 ,从而出现了理论与实验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从一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奇... 周一星在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时发现Zipf模型P(r) =P1r-q的参数P1的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误差 ,即最大城市的人口数的理论值与实际数有不容忽视的差距 ,从而出现了理论与实验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从一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奇异对称序列出发 ,导出了城市位序 规模法则的精确表达式 ,从而揭示了“周一星难题”的数理本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城市规模分布 ZiPf定律 分维 "同一星难题" 城市位序-规模法则
下载PDF
基于分形的福建省城市规模分布动态演变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晓峰 黄跃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5-98,共4页
运用分形理论研究福建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自相似性质和特征,借助分维及城市规模分布的均衡度指数分析福建省城市体系等级结构演化的动态特征,运用R/S分析方法对城市体系演化趋势作出预测,结果显示福建省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有持续上... 运用分形理论研究福建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自相似性质和特征,借助分维及城市规模分布的均衡度指数分析福建省城市体系等级结构演化的动态特征,运用R/S分析方法对城市体系演化趋势作出预测,结果显示福建省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有持续上升的趋势.论述了分维值上升的利弊,并根据分形优化原理提出改善福建省城市等级结构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分形 分维 均衡度 R/s分析 福建省
下载PDF
基于建成区面积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薇 刁承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8-144,共7页
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用地规模总量持续增加.城市用地如何在规模不等的城市中合理分布,这是制定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战略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选择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中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建成... 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用地规模总量持续增加.城市用地如何在规模不等的城市中合理分布,这是制定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战略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选择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中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将全国的26个省区划分为8种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并分析了中国省域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市规模分布区域差异明显,以中级型和集中型为主导类型,并有向高层次和集中型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建成区用地 位序-规模法则 规模分布类型 中国
下载PDF
Beckmann城市体系异速生长模型的理论基础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彦光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0-367,共8页
从基于中心地理论的 Beckmann城市等级 -规模模型 Pm=KRSm -1 / (1 - K) m出发 ,导出了关于城市体系的 Beckmann异速生长方程 dy/ dt=b(y/ x) dx/ dt,得到中心 (最大 )城市的人口规模(P1 )与城市体系总人口 (U)之间的几何测度关系 P1 ∝... 从基于中心地理论的 Beckmann城市等级 -规模模型 Pm=KRSm -1 / (1 - K) m出发 ,导出了关于城市体系的 Beckmann异速生长方程 dy/ dt=b(y/ x) dx/ dt,得到中心 (最大 )城市的人口规模(P1 )与城市体系总人口 (U)之间的几何测度关系 P1 ∝ Ub,证明了当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 D≤ 1时 ,标度因子 b=1 ;而当 D>1时 ,则有 b>0 .从长期平均看来 ,b值应变化于 0~ 1之间 ,即有 0 <b≤ 1 ,且有 b→ 1的变化趋势 .研究发现 ,Beckmann异速生长方程的标度因子 (b)与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D)有一定关系 ,且其数值在理论上等于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广义维数 (Dc)与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广义维数 (Ds)之比 (即有 b=Dc/ Ds) .以河南省城市体系 (1 990~ 1 998)为实例 ,对理论推导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分析 城市体系 城市规模分布 位序-规模法则 Beckmann异速生长模型 Davis规律 Zipf定律
下载PDF
中国省会城市首位度变化分析——兼论省会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宁越敏 张凡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100,共9页
首位度是度量首位城市地位的一项指标,属于城市规模分布的研究领域。通过选取1978年、2010年、2019年三年的数据分析我国省会城市首位度的变化可以发现:省会城市首位度总体趋向上升,沿海和中西部省会城市首位度差异比较明显,沿海地区省... 首位度是度量首位城市地位的一项指标,属于城市规模分布的研究领域。通过选取1978年、2010年、2019年三年的数据分析我国省会城市首位度的变化可以发现:省会城市首位度总体趋向上升,沿海和中西部省会城市首位度差异比较明显,沿海地区省会城市首位度较低,而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首位度普遍较高。对外开放和自然地理条件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计算省会城市首位度和经济集聚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发现,二者的关系接近于弱相关,即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并不必然产生相应的经济集聚。据此,省会城市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需从三个方面进行转型:一是提升服务能级,增强辐射效应;二是推进市民化,促进社会融合;三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推进都市圈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首位度 省会城市 中国
下载PDF
成渝城市群近40年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基于K-S检验的滚动样本回归 被引量:14
14
作者 韩剑萍 苟思远 +2 位作者 黄庆旭 何春阳 朱磊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9-67,共9页
准确量化城市规模分布是城市空间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长时序城市人口数据可比性差和城市样本的选择比较主观的原因,成渝城市群近40年的城市规模分布动态还不清晰。文章在订正成渝城市群地区近40年城市土地数据的基础上,基于... 准确量化城市规模分布是城市空间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长时序城市人口数据可比性差和城市样本的选择比较主观的原因,成渝城市群近40年的城市规模分布动态还不清晰。文章在订正成渝城市群地区近40年城市土地数据的基础上,基于K-S检验的滚动样本回归方法,多尺度分析了该区域城市规模分布动态。结果显示,成渝城市群1980-2015年城市土地面积由203 km^2增加到4 491 km^2,增长了21.09倍,年均增长率为9.3%。同期,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分布总体上呈现集聚分布特征,帕累托系数值始终小于1。从时间动态来看,成渝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分布表现出先集聚后均衡的特征。1980-2000年趋于集聚,帕累托系数从0.66下降到0.60。2000年后趋于均衡,帕累托系数上升到0.68。建议在未来成渝城市群规划建设中,通过交通路网建设,增强重庆和成都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逐渐形成等级规模结构完整协调的城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中国西部 新型城镇化 成渝城市群 城市可持续性 幂律分布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及其空间特征 被引量:36
15
作者 王颖 张婧 +1 位作者 李诚固 张雪娜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9,共5页
采用1990—2008年的城市人口数据,首先对东北地区城市规模级别结构演变概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引入城市首位指数、位序—规模法则、城市基尼系数对地区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展开计量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区域城市规模成长的空间特征。结果表... 采用1990—2008年的城市人口数据,首先对东北地区城市规模级别结构演变概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引入城市首位指数、位序—规模法则、城市基尼系数对地区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展开计量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区域城市规模成长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呈阶段性、层级递进式演变;由于缺乏龙头带动城市,各城市首位指数较低且不断下降;1996—2008年,城市体系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城市规模分布总体趋于合理;1990—2005年,经济基尼系数与人口基尼系数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地区大城市、特大城市仍有较大的人口发展空间;区域城市规模成长表现出空间极化、轴线指向、群带集聚、区域差异等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城市首位指数 位序—规模法则 城市基尼系数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走向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中国新型城镇化格局——建国以来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化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47
16
作者 孙斌栋 金晓溪 林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4,共10页
为了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战略,对1952-2014年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指数进行演化分析,并在时间序列分析基础上探索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规模分布一改长期的分散化趋势,正走向集中化;人口规... 为了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战略,对1952-2014年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指数进行演化分析,并在时间序列分析基础上探索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规模分布一改长期的分散化趋势,正走向集中化;人口规模增长、政策干预以及城市之间信息和交通成本的节约,都促使城市规模分布分散化;人均GDP长期以来促进了城市规模分布的集中,但近年来开始促进分散化;对外开放水平则主要促进分布的集中。未来应以全国适度均衡发展作为指导方针;远期以市场一体化,近期以共赢互利机制建设为抓手,促进城市群内大中小城市协调分工,优势互补;注意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减少城市化格局的人为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演化 影响因素 集中 分散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实证研究--基于微观空间数据和城市聚类算法的探索 被引量:9
17
作者 劳昕 沈体雁 孔赟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32,共13页
齐普夫定律反映了城市规模与其位序之间简单而准确的关系,也是研究判别城市集聚和城市体系合理性的重要原则。关于齐普夫定律中城市的定义一直颇有争议,由于传统的空间研究尺度过于宏观,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城市规模,学术界逐渐开始将眼光... 齐普夫定律反映了城市规模与其位序之间简单而准确的关系,也是研究判别城市集聚和城市体系合理性的重要原则。关于齐普夫定律中城市的定义一直颇有争议,由于传统的空间研究尺度过于宏观,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城市规模,学术界逐渐开始将眼光转向微观空间尺度,突破传统的行政区划界限,研究真正起到城市功能的微观城市组团。引入国外研究用于划分城市界限的新方法——城市聚类算法,对中国微观空间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的功能性城市组团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齐普夫定律对中国城市规模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基本上服从齐普夫定律。此外,将基于城市聚类算法的城市规模分布研究结果与中国地级、区县级和乡镇街道级空间层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证实了城市聚类算法是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一种较好的新方法,它成功架设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研究之间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普夫定律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 城市聚类算法 微观空间尺度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形态和演化与城市增长模式--基于Zipf定律与Gibrat定律的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斌栋 王言言 +1 位作者 张志强 李琬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1-370,共10页
鉴于以往研究较少关注城市规模分布形态的规模差异性和城市规模分布演化与城市增长模式之间的关联,论文基于1953—2010年中国6次人口普查数据,选择了全部城市(包含地级市市区和县级市)和地级市(地级市市区)2种样本组,对中国城市位序规... 鉴于以往研究较少关注城市规模分布形态的规模差异性和城市规模分布演化与城市增长模式之间的关联,论文基于1953—2010年中国6次人口普查数据,选择了全部城市(包含地级市市区和县级市)和地级市(地级市市区)2种样本组,对中国城市位序规模分布的形态特征、演变趋势及其与Gibrat定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主体符合Zipf定律的线性分布,但两端即小城市和超大城市因规模不足而偏离线性分布,这一现象也得到全球各国证据的支持;从演化角度来看,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在早期逐渐分散化并偏离Zipf定律,但从2000年开始转而向符合Zipf定律的方向回归,其中大城市率先在1990年就开始了转向,与这一阶段城市人口随机增长表现出耦合性,从而验证了Zipf定律和Gibrat定律的逻辑一致性。该发现对于促进中国城市规模分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Zipf定律 位序规模法则 Gibrat定律 中国
原文传递
Zipf定律与Gibrat定律在中国城市规模分布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29
19
作者 魏守华 孙宁 姜悦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6-120,共25页
本文在阐释Zipf定律和Gibrat定律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中国646个县级以上城市数据检验其在城市规模分布上的适用性。理论分析表明:Zipf定律服从Pareto分布,适合用Simon随机增长模型解释;Gibrat定律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适合用Gabaix人口... 本文在阐释Zipf定律和Gibrat定律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中国646个县级以上城市数据检验其在城市规模分布上的适用性。理论分析表明:Zipf定律服从Pareto分布,适合用Simon随机增长模型解释;Gibrat定律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适合用Gabaix人口迁移模型解释;Gibrat定律是Zipf定律的适用条件,近似Gibrat定律下可用修正的Zipf定律———上尾Pareto分布或双Pareto对数正态分布描述。基于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表明:646个县级以上城市总体不满足Gibrat定律,而表现为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两组对数正态分布;2000和2010年在截点分别为规模排序第375和第417位的城市时,Zipf定律的拟合效果最好,Pareto指数都在1.30左右,表明城市规模分布具有大城市主导特征;近似Gibrat定律下,双Pareto对数正态分布能较好地拟合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pf定律 Gibrat定律 城市规模分布 PARETO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