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etry Translation as Rewriting:A Case Study of Zhang Zhizhong’s Reading English Literature to Translate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1
作者 CHENG Yanjun 《译苑新谭》 2024年第2期24-35,共12页
In the summer of 2023,Zhang Zhizhong’s Reading English Literature to Translate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got published as one of the“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Research Series”edited by Cao Shunqing.... In the summer of 2023,Zhang Zhizhong’s Reading English Literature to Translate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got published as one of the“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Research Series”edited by Cao Shunqing.It presents Zhang’s latest theory and praxis of translating classical Chinese poems.As a kind of rewriting,Zhang’s translations are similar to modern English poems—with creative expressions in contemporary English,the enjambments from free verses,the form of concrete poetry,and the artistic conception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but without the rhymes in original works.How this poetry translation as rewriting generates in the constraints of ideology,poetics,and patronage is to be analyzed in the light of AndréLefevere’s rewriting theory.By examining the non-textual factors related to Zhang’s rewriting,it aims to reveal how this rewriting,as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poetry translation,can shed light on the global circu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WRITING ideology POETICS PATRONAGE Reading english Literature to translate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原文传递
《中国评论》典籍译介研究--以湛约翰古诗英译为例
2
作者 李红绿 《怀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中国评论》刊载了中国古代文学、哲学、法学、史学等不同类型的典籍译文,典籍译介成就斐然。以来华传教士湛约翰的古诗英译为例,探讨早期《中国评论》西方译者的典籍译介策略和方法。研究发现,《中国评论》上的典籍译者采取直译、节... 《中国评论》刊载了中国古代文学、哲学、法学、史学等不同类型的典籍译文,典籍译介成就斐然。以来华传教士湛约翰的古诗英译为例,探讨早期《中国评论》西方译者的典籍译介策略和方法。研究发现,《中国评论》上的典籍译者采取直译、节译、释译等不同的翻译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译介中国典籍,不拘泥于某一种翻译策略,翻译技法的运用灵活多变,推动了中国文化西传,对英国专业汉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评论》 古诗英译 典籍译介 湛约翰 翻译方法
下载PDF
中国文化“走出去”之翻译思考——以蔡廷干《唐诗英韵》的译介与接受为例
3
作者 赵晓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6期158-162,共5页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显得尤为重要。这些诗歌不仅是中华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浓缩,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该文以蔡廷干的《唐诗英韵》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古诗翻译策略及...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显得尤为重要。这些诗歌不仅是中华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浓缩,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该文以蔡廷干的《唐诗英韵》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古诗翻译策略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外译的启示。通过深入剖析《唐诗英韵》的翻译方法、语言特点及其在海外的影响与接受情况,发现:其成功的翻译实践不仅有效传递了诗歌的韵律美与意境,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宝贵经验。研究结果显示,培养读者意识、注重翻译选材、增强译者素养、加强中西译者合作、打开海外市场等策略,对于推动中国文化外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翻译思考 蔡廷干 《唐诗英韵》 译介与接受 启示
下载PDF
杜甫《石壕吏》翟译本的翻译转换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文军 李盈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7-12,共6页
国内对翻译转换理论的研究不多,已有的少量研究也只是用之分析它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文章选取翟理斯翻译的杜甫的《石壕吏》为研究个案,运用翻译转换理论对之进行分析,以说明这一理论在汉英诗歌翻译研究中的可行性,同时也指出了该理论... 国内对翻译转换理论的研究不多,已有的少量研究也只是用之分析它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文章选取翟理斯翻译的杜甫的《石壕吏》为研究个案,运用翻译转换理论对之进行分析,以说明这一理论在汉英诗歌翻译研究中的可行性,同时也指出了该理论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壕吏》 翟译本 翻译转换 汉英诗歌翻译 应用
下载PDF
古诗词曲中的茶文化英译之我见 被引量:9
5
作者 贾玮品 顾正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23-127,共5页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诗歌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文章结合我国传统茶文化,从化解茶事、忆"苦"思"甜"、意象清晰化、以"俚"译"俚"等方面对古诗英译中出现的茶文化翻译进行讨论,以期引起更多有关...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诗歌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文章结合我国传统茶文化,从化解茶事、忆"苦"思"甜"、意象清晰化、以"俚"译"俚"等方面对古诗英译中出现的茶文化翻译进行讨论,以期引起更多有关茶文化方面的研究与探讨,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英译 茶文化 翻译策略
下载PDF
汉语古诗英译语言易化策略探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向士旭 文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汉语古诗英译中,译者会遇到译文语言的选择问题:原文为古代作品,其语言与译入语的现代语言有较大的差异,翻译时是将原语译为译入语的古代语言还是现代语言,抑或采用其他变通方法?本文依据自建的《汉语古诗英译数据库》,归纳出拟古法和... 汉语古诗英译中,译者会遇到译文语言的选择问题:原文为古代作品,其语言与译入语的现代语言有较大的差异,翻译时是将原语译为译入语的古代语言还是现代语言,抑或采用其他变通方法?本文依据自建的《汉语古诗英译数据库》,归纳出拟古法和当时化法两种常见的“易化”策略,并对其使用特点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古诗英译 易化策略 拟古法 当时化法
下载PDF
忠实对等:汉诗英译的一条重要原则 被引量:94
7
作者 李正栓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6-40,共5页
本文对象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简要述评,并通过对一些唐诗宋词的英译文本进行研读和比较,提出了对中国诗歌进行英译时应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即力求达到忠实对等,着重探讨对等的理解、对等的风格、对等的用韵和对等的文化迁移等问题。
关键词 汉诗英译 忠实对等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隐喻及其英译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冯全功 李琳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7年第3期57-64,共8页
中国古典诗词往往寄情于物,借物抒情,出现了很多生动的情感隐喻表达。文章主要以愁、相思、爱情为目的域的隐喻表达及其英译为分析对象,研究发现:1)大多情感隐喻表达可归在"情感是液体""情感是植物"和"情感是... 中国古典诗词往往寄情于物,借物抒情,出现了很多生动的情感隐喻表达。文章主要以愁、相思、爱情为目的域的隐喻表达及其英译为分析对象,研究发现:1)大多情感隐喻表达可归在"情感是液体""情感是植物"和"情感是实体"的概念隐喻之下,其中后者的隐喻机制往往通过反常的搭配实现;2)译者基本上再现了中西具有较强认知通约性的隐喻表达,包括源域或显或隐地投射向目的域的主要特征,从而建构出与原文相似的审美解读空间;3)针对文化个性较强的象征型隐喻表达,译者有时也会对之进行稍加解释;4)译者还会偶尔增添或删除一些隐喻表达,其中增添的审美效果往往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情感隐喻 源域 目的域 英译
下载PDF
英语格律诗汉译中“顿”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商瑞芹 刘莉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9-123,共5页
顿在译诗诗行内的节奏包括“字—顿”、“顿—诗行”两个层次。顿的划分应同时考虑到语音与语义,以顿数代替原诗行音步数,也应灵活变通,着眼于整体意义的传达。在译诗行内与顿内,译者应注意半音阶字在节奏上的调节作用,扩大可选择的字... 顿在译诗诗行内的节奏包括“字—顿”、“顿—诗行”两个层次。顿的划分应同时考虑到语音与语义,以顿数代替原诗行音步数,也应灵活变通,着眼于整体意义的传达。在译诗行内与顿内,译者应注意半音阶字在节奏上的调节作用,扩大可选择的字组范围,以提炼现代汉语的精髓,形成舒促交错的节奏感和言简义丰的诗行,使译诗在节奏、语域与意义上自我统一,并尽可能地接近原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格律诗 汉译 以顿代步 节奏 语域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象及英译问题探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友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1-127,共7页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也是古诗的审美评价标准。本文从中国古典诗歌的这一本质特征出发,探讨汉诗英译过程中诗意的转换问题,认为用英语进行“再创造”,重现原诗的意象或意境,是汉诗英译的关键所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也是古诗的审美评价标准。本文从中国古典诗歌的这一本质特征出发,探讨汉诗英译过程中诗意的转换问题,认为用英语进行“再创造”,重现原诗的意象或意境,是汉诗英译的关键所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从根本上提高译者的诗学修养、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实现“诗人译诗”或“以诗译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诗 意象 意境 英译 审美
下载PDF
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 被引量:11
11
作者 胡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移情是人们审美认知必然要经历的心理过程。在文学创作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作者直接而带感情地把握感性观照对象,将与之类比的自己的感情,从自己内部投射给对象,并且把它当作属于对象的东西来体验。这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就叫移情。诗词翻译... 移情是人们审美认知必然要经历的心理过程。在文学创作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作者直接而带感情地把握感性观照对象,将与之类比的自己的感情,从自己内部投射给对象,并且把它当作属于对象的东西来体验。这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就叫移情。诗词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文化的文学再创作过程,同样也少不了审美主体——译者的移情,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包括移情于景、移情于物、移情及人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英译 审美 移情
下载PDF
艾米·洛威尔汉诗译集《松花笺》及仿中国诗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葛文峰 李延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7-112,共6页
艾米·洛威尔作为美国20世纪初叶的"意象派"挂帅诗人,继庞德之后译介了大量汉诗,出版了汉语诗歌译集《松花笺》。《松花笺》的成书颇具传奇,洛威尔的英译手法既严谨又富有创新,是"信"与"新"的结合。... 艾米·洛威尔作为美国20世纪初叶的"意象派"挂帅诗人,继庞德之后译介了大量汉诗,出版了汉语诗歌译集《松花笺》。《松花笺》的成书颇具传奇,洛威尔的英译手法既严谨又富有创新,是"信"与"新"的结合。在译介汉诗的同时,她创作了诸多融合了汉诗元素的"仿中国诗"。《松花笺》与"仿中国诗"使得洛威尔在美国诗坛享有盛誉、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洛威尔 汉诗 《松花笺》 英译 仿中国诗
下载PDF
汉诗英译中的格式塔叙事视角选取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慧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意合与形合两种不同特性造成了汉、英两种语言的明显差异。要将汉语诗这种意合特点极为突出的特殊语篇译成典型的形合英语,势必经历一个从原诗字里行间找出隐含的语义关系,并将其化隐为显,体现于译诗之中这样一个完形过程。本文借鉴格... 意合与形合两种不同特性造成了汉、英两种语言的明显差异。要将汉语诗这种意合特点极为突出的特殊语篇译成典型的形合英语,势必经历一个从原诗字里行间找出隐含的语义关系,并将其化隐为显,体现于译诗之中这样一个完形过程。本文借鉴格式塔完形心理学原理和叙事学基本理念,结合一些具体译例,探讨汉诗英译过程中叙事视角的选取对译诗"格式塔质"(整体意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英译 格式塔质 叙事视角
下载PDF
汉语诗词英译中的心理观照与建构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5-160,共6页
在汉语诗词的英译过程中,对原文创作心理进行准确的观照,是正确体会原作寓意、意境、情境、气势、内涵等的源头和关键点,也是建构译文最重要的基础。译文的建构无非是在译者与作者之间良好的心理观照之下,以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精神实... 在汉语诗词的英译过程中,对原文创作心理进行准确的观照,是正确体会原作寓意、意境、情境、气势、内涵等的源头和关键点,也是建构译文最重要的基础。译文的建构无非是在译者与作者之间良好的心理观照之下,以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精神实质。译者的认知程度、思想水平、文学素养、外语能力等都会给译文的建构造成差异,产生思想传递偏误。以原文创作心理为观照,分析和对比译文的处理方式,有利于发现译文建构中的问题,并获得正确的处理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 汉语诗词 心理观照 建构
下载PDF
典籍译者主体性的哲学阐释学观照——以“易安词”英译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葛文峰 季淑凤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哲学阐释学的三个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阈融合"与"效果历史"应用在"易安词"英译的个案分析中,误读、文化过滤与复译(重译)现象证明了典籍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主观能动性。哲... 哲学阐释学的三个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阈融合"与"效果历史"应用在"易安词"英译的个案分析中,误读、文化过滤与复译(重译)现象证明了典籍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主观能动性。哲学阐释学本体论思维辨证证实了典籍译者主体性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典籍 哲学阐释学 译者主体性 英译 “易安词”
下载PDF
主述位理论下《虞美人》及其英译本的语篇纯理功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段晓芳 郭增卫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06-112,共7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主述位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描述,该理论对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均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从主述位理论的角度,对唐代诗人李煜的《虞美人》的三种英译文本以及原语文本的主述位进行对比分析,以期通过对该诗歌的语言学角度...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主述位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描述,该理论对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均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从主述位理论的角度,对唐代诗人李煜的《虞美人》的三种英译文本以及原语文本的主述位进行对比分析,以期通过对该诗歌的语言学角度语篇纯理功能分析,证实主述位理论可以成为诗歌英译和赏析的一个视角与维度,重新审视一些翻译对等问题,检验主述位理论在诗歌翻译实践与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使语言学理论可以更好地应用服务于诗词英译研究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诗词英译 《虞关人》 主述位理论 主述位结构
下载PDF
汉语古诗英译体系简化策略之增添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汨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31,共7页
汉语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当前语境下中国文化外译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选择何种翻译策略以及相应的翻译方法以更好地促进汉语古诗英译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考虑的问题。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主要包括易化、多样化... 汉语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当前语境下中国文化外译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选择何种翻译策略以及相应的翻译方法以更好地促进汉语古诗英译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考虑的问题。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主要包括易化、多样化和简化三大翻译策略,其中简化策略包括概括法、释义法、替换法、节略法和增添法等五种方法。本文聚焦简化策略中的增添法,首先指出增添法的内涵,进而结合汉语古诗英译语料,从名词意象增添、形容词意象增添、动词意象增添以及短语或短句意象增添等四个方面对增添法进行阐释,最后对译者使用增添法的原因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古诗 英译策略 增添法 中国文化"走出去"
下载PDF
从李白《月下独酌》的英译看诗词翻译规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素花 杜耀文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93-95,共3页
通过对李白《月下独酌》不同英译本在形、意、神三个层面的比较分析,表明诗歌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可译的,只能是创造性的移植;但这种创造性移植也有一个原则,即“力求近似”,在形式与意义近似的基础上做到神似;文章旨在找出中诗英译的... 通过对李白《月下独酌》不同英译本在形、意、神三个层面的比较分析,表明诗歌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可译的,只能是创造性的移植;但这种创造性移植也有一个原则,即“力求近似”,在形式与意义近似的基础上做到神似;文章旨在找出中诗英译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诗英译 形式 意义 神韵
下载PDF
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再论 被引量:34
19
作者 文军 《外语教育研究》 2019年第1期61-65,共5页
本文对作者2016年提出的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进行了增补和完善,提出该体系包括"译诗语言易化策略""译诗形式多样化策略""译诗词语转换策略"和"附翻译扩展策略",各策略下又包含若干种方法。本... 本文对作者2016年提出的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进行了增补和完善,提出该体系包括"译诗语言易化策略""译诗形式多样化策略""译诗词语转换策略"和"附翻译扩展策略",各策略下又包含若干种方法。本文对新增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古诗英译 策略体系 框架 修订
下载PDF
诗无达诂 译尽其能——评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五种英译本 被引量:17
20
作者 熊德米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66-72,共7页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歌、赋代代相传,诗人辈出,世代相袭。中国历代政治家几乎都能诗会文。当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风格古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隽永,常为国人及国际友人传诵引用。毛泽东诗词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被译成多种外文,流...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歌、赋代代相传,诗人辈出,世代相袭。中国历代政治家几乎都能诗会文。当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风格古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隽永,常为国人及国际友人传诵引用。毛泽东诗词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被译成多种外文,流传到世界各地。其英文译本几近二十余种,各家译本竞显风流。不同译本的对比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译文质量,更加有效促进地我国文学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汉英对比研究 诗词翻译 “三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